㈠ 導彈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火箭的歷史可能有千年之久。最原始的可以追溯到我國宋代。據記載,公元969年製成了第一支原始火箭,曾在打仗中用過。但是火箭和導彈不是一個東西。有種通俗的說法:火箭是沒有彈頭的導彈,導彈是裝上了彈頭的火箭。現代火箭是一種飛行器,或者叫做運載工具,只有裝上戰斗部件和制導設備,這樣的飛行器才叫導彈。如果裝上核彈頭,就成了導彈核武器。
最早的導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人製造的V-1飛航式導彈和V-2彈道式導彈,V-1導彈非常像一架無人駕駛飛機,能攜帶1000公斤炸葯,飛行250公里左右。V-2使用液體燃料發動機,攜帶炸葯750公斤,射程300公里,最大彈高100公里左右,飛行速度每秒可達1.6~1.7公里。這兩種導彈控制設備簡單,誤差大,德國向英國發射過數千枚,大部分都落入英吉利海峽。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都在德國人的V-1、V-2導彈基礎上,積極研究發展導彈武器。在V-l導彈基礎上研究發展了多種飛航式導彈,在V-2導彈基礎上研究發展了各種射程的彈道式導彈。現今的導彈分類依然是飛航式和彈道式兩種。
導彈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40~50年代,主要發展戰略導彈和防空導彈。50~60年代,重點在提高導彈的生存能力。60~70年代競相發展多彈頭。從70年代以後,研製的方向大多在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和機動發射能力上。
㈡ 導彈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導彈的起源與火葯和火箭的發明密切相關。火葯與火箭是由中國發明的。南宋時期,不遲於12世紀中葉,火箭技術開始用於軍事,出現了最早的軍用火箭。約在13世紀,中國火箭技術傳入阿拉伯地區及歐洲國家。
18、19世紀火箭武器進展不大,直到1926年,美國才第一次發射了一枚無控液體火箭。20世紀30年代,由於電子、高溫材料及火箭推進劑技術的發展,為火箭武器注入了新的活力。
20世紀30年代末,德國開始火箭、導彈技術的研究,並建立了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1939年發射了A—1、A—2、A—3導彈,並很快將研製這種小型導彈的經驗應用到V—1導彈和V—2導彈上。
1944年6~9月德國向倫敦發射了V—1、V—2導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首先在實戰中使用了V-1和V-2導彈,從歐洲西岸隔海轟炸英國。V-1是一種亞音速的無人駕駛武器,射程300多公里,很容易用殲擊機及其他防空措施來對付。
V-2是最大射程約320公里的液體導彈,由於可靠性差及彈著點的散布度太大,對英國只起到騷擾的作用,作戰效果不大。但V-2導彈對以後導彈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先驅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還研製了「萊茵女兒」等幾種地空導彈,以及X—7反坦克導彈和X—4有線制導空空導彈,但均未投入作戰使用。
彈道式地地導彈是發展最迅速的一類導彈,40年代後期,美國和蘇聯分別用德國的器材裝配了一批V-2導彈做試驗,並著手提高它的射程和制導精度。
50年代出現了一批中程和遠程液體導彈,這批導彈的特點是採用了大推力發動機,多級火箭,使射程增加到幾千公里,核戰斗部的威力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噸梯恩梯(TNT)當量,已成為一種極具威懾力的武器。
但由於氧化劑仍是液氧,制導系統的精度還不很高,導彈還是在地面發射的,地面設備復雜,發射准備時間長,生存能力不高。所以這批導彈只解決了有無問題,還不是有效的作戰武器。
60年代改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或固體推進劑,制導系統使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發射方式改為地下井發射或潛艇發射。這些變動簡化了武器系統,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生存能力,使導彈成為可用於實戰的武器。
此後,導彈技術集中到多彈頭導彈的發展,一個導彈運載幾個甚至十幾個子彈頭,每個子彈頭可以瞄準各自的目標。這樣,不增加導彈的數量,就能大幅度增加彈頭的數量,提高了突破反導彈防禦體系的概率,增加了受到一次打擊以後生存下來的彈頭數,也給打擊更多的目標提供了可能。
多彈頭分導的技術基礎是高精度制導系統和小型核裝置的研製成功。美國首先於1970年在「民兵」Ⅲ導彈上實現了帶3個子彈頭,隨後美、蘇在新研製的遠程導彈上都採用了這項技術。
隨著進攻性導彈精度的提高和偵察能力的完善,從固定基地發射的導彈越來越難以保證自身的安全。採用加固的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生存能力低的問題。
機動發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較小的導彈多採用機動發射。大型多彈頭導彈比較笨重,陸地機動發射會遇到許多困難。一些國家轉而研製便於機動發射的小型單彈頭洲際導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50年代初,導彈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各國從德國的V—1、V—2導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使用中,意識到導彈對未來戰爭的作用。美、蘇、瑞士、瑞典等國在戰後不久,恢復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已經進行的導彈理論研究與試驗活動。
英、法兩國也分別於1948和1949年重新開始導彈的研究工作。自50年代初起,導彈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出現了一大批中遠程液體彈道導彈及多種戰術導彈,並相繼裝備了部隊。1953年美國在朝鮮戰場曾使用過電視遙控導彈。但這時期的導彈命中精度低、結構質量大、可靠性差、造價昂貴。
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戰爭的需要,導彈進入了改進性能、提高質量的全面發展時期。戰略彈道導彈採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使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和固體推進劑,採用地下井發射和潛艇發射,發展了集束式多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大大提高了導彈的性能。
巡航導彈採用了慣性制導、慣性-地形匹配製導和電視制導及紅外製導等末制導技術,採用效率高的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和比威力高的小型核彈頭,大大提高了巡航導彈的作戰能力。
戰術導彈採用了無線電制導、紅外製導、激光制導和慣性制導,發射方式也發展為車載、機載、艦載等多種,提高了導彈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機動能力、低空作戰性能和抗干擾能力。
70年代中期以來,導彈進入了全面更新階段。為提高戰略導彈的生存能力,一些國家著手研究小型單彈頭陸基機動戰略導彈和大型多彈頭鐵路機動戰略導彈,增大潛地導彈的射程,加強戰略巡航導彈的研製。
發展應用「高級慣性參考球」制導系統,進一步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研製機動式多彈頭。以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為例,從1957年8月21日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枚SS—6洲際彈道導彈以來,世界上一些大國共研製了20多種型號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
30多年來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表1)。在此期間,戰術導彈的發展出現了大范圍更新換代的新局面。其中幾種以攻擊活動目標為主的導彈,如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和反飛機導彈,發展更為迅速,約佔70年代以來裝備和研製的各類戰術導彈的80%以上。
面對尖銳激烈的國際斗爭環境,為了維護國家的獨立與領土完整,為了自衛,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研製導彈。經過20多年的努力,1966年10月27日進行了首次導彈核武器試驗,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發射了洲際彈道導彈,1982年10月成功地發射了潛地導彈。
1999年8月2日發射了新型車載遠程地地戰略彈道導彈。中國已經研製並裝備了不同類型的中遠程、洲際戰略彈道導彈,及其他多種類型的戰術導彈。
導彈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問世以來,受到各國普遍重視,得到很快發展。導彈的使用,使戰爭的突然性和破壞性增大,規模和范圍擴大,進程加快,從而改變了過去常規戰爭的時空觀念,給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導彈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集成,它的發展既依賴於科學與工業技術的進步,同時又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因而導彈技術水平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另外,導彈技術還是發展航天技術的基礎。自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世界各國已研製成功150餘種運載火箭,共進行了4000餘次航天發射活動。
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從第一顆人造衛星的83.6千克發展到10010千克以上;火箭的飛行軌道從初期的近地軌道發展到太陽系深空間軌道。
以運載火箭為主要支撐的航天技術已發展成為一種新興高技術產業,它是人類對外層空間環境和資源的高級經營,是一項開拓比地球大得多的新疆域的綜合技術,它不僅為人類利用開發太空資源提供技術保障,而且還為人類現代文明的信息、材料和能源3大支柱作出開拓性貢獻,給世界各國帶來了巨大的政治、社會與經濟效益。
因此,當今世界的航天技術領域已成為各技術先進的大國角逐的重要場所。綜觀世界各國航天技術發展史,幾乎都是與液體彈道導彈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的。
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載火箭,是由SS—6液體洲際彈道導彈改裝成的,以後又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了「東方」號、「聯盟」號和「能源」號等運載火箭,在航天活動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載火箭,也是以「紅石」液體彈道導彈為基礎改製成的,以後又在「雷神」、「宇宙神」、「大力神」等液體彈道導彈的基礎上發展了「雷神」、「宇宙神」、「大力神」、「德爾塔」等系列運載火箭。
西歐諸國早期聯合研製的「歐洲」號火箭,也是以英國的「藍光」液體彈道導彈為基礎,直到20世紀80年代又發展研製成功「阿里安」系列運載火箭。同樣,中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也是在液體彈道導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展望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新的國際形勢,新的軍事科學理論(包括新的戰爭理論),新的軍事技術與工業技術成就,必將為導彈武器的發展開辟新的途徑。未來的戰場將具有高度立體化(空間化)、信息化、電子化及智能化的特點,新武器也將投入戰場。
為了適應這種形勢的需要,導彈正向精確制導化、機動化、隱形化、智能化、微電子化的更高層次發展。戰略導彈中的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展趨勢是:採用車載機動(公路和鐵路)發射,以提高生存能力;加固固定發射提井,以提高抗核打擊能力;提高命中精度,以直接摧毀堅固的點目標;採用高性能的推進劑和先進的復合材料,以提高「推進-結構」水平;尋求反攔截對策,並在導彈上採取相應措施。
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美、俄兩國服役的部分洲際彈道導彈性能將得到很大提高。戰術導彈的發展趨勢是:採用精確制導技術,提高命中精度並減少附帶傷害;攜帶多種彈頭,包括核彈頭、多種常規彈頭(如子母彈頭等)和特種彈頭(如石墨戰斗部),提高作戰靈活性和殺傷效果;既能攻擊固定目標也能攻擊活動目標;提高機動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採用微電子技術,電路功能集成化,小型化,提高可靠性;採用新型發動機以提高導彈的機動性和打擊的突然性;實現導彈武器系統的系列化、模塊化、標准化;簡化發射設備,實現偵察、指揮、通信、發射控制、數據處理一體化。
㈢ 導彈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導彈是 20 世紀 40 年代開始出現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首先在實戰中使用了 V-1 和 V-2 導彈,從德國V-2導彈歐洲西岸隔海轟炸英國。V-1 是一種亞音速的無人駕駛武器,射程 300 多公里,很容易用殲擊機及其他防空措施來對付。V-2 是最大射程約 320 公里的液體導彈,由於可靠性差及彈著點的散布度太大,對英國只起到騷擾的作用,作戰效果不大。但 V-2 導彈對以後導彈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先驅作用。
從地面發射攻擊地面目標的叫地地導彈。這類導彈還可按射程遠近分為近程(小於 1000 公里)、中程(1000~8000公里)和遠程或洲際(8000公里以上)導彈。也可按彈道式地地導彈及巡航式地地導彈分類。地地導彈一般攻擊地面的固定目標,但在近距離內也可用於攻擊運動速度低的目標,如反坦克導彈。
彈道式地地導彈是發展最迅速的一類導彈,40 年代後期,美國和前蘇聯分別用德國的器材裝配了一批 V-2 導彈做試驗,並著手提高它的射程和制導精度。50 年代出現了一批中程和遠程液體導彈,這批導彈的特點是採用了大推力發動機,多級火箭,使射程增加到幾千公里,核戰斗部的威力達到幾百萬噸梯恩梯(TNT)當量,已成為一種有威懾力的武器。但由於氧化劑仍是液氧,制導系統的精度還不很高,導彈還是在地面發射的,地面設備復雜,發射准備時間長,生存能力不高。所以這批導彈只解決了有無問題,還不是有效的作戰武器。
60 年代改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或固體推進劑,制導系統使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發射方式改為地下井發射或潛艇發射。這些變動簡化了武器系統,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生存能力,使導彈成為可用於實戰的武器。此後,導彈技術集中到多彈頭導彈的發展,一個導彈運載幾個甚至十幾個子彈頭,每個子彈頭可以瞄準各自的目標。這樣,不增加導彈的數量,就能大幅度增加彈頭的數量,提高了突破反導彈防禦體系的概率,增加了受到一次打擊以後生存下來的彈頭數,也給打擊更多的目標提供了可能。多彈頭分導的技術基礎是高精度制導系統和小型核裝置的研製成功。
美國首先於 1970 年在「民兵」Ⅲ 導彈上實現了帶 3 個子彈頭,隨後美、蘇在新研製的遠程導彈上都採用了這項技術。隨著進攻性導彈精度的提高和偵察能力的完善,從固定基地發射的導彈越來越難以保證自身的安全。採用加固的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生存能力低的問題。機動發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較小的導彈多採用機動發射。大型多彈頭導彈比較笨重,陸地機動發射會遇到許多困難。一些國家轉而研製便於機動發射的小型單彈頭洲際導彈。[1]
1944 年 6~9 月德國向倫敦發射了 V-1、V-2 導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還研製了「萊茵女兒」等幾種地空導彈,以及 X-7 反坦克導彈和 X-4 有線制導空空導彈,但均未投入作戰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 50 年代初,導彈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各國從德國的 V-1、V-2 導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使用中,意識到導彈對未來戰爭的作用。美、蘇、瑞士、瑞典等國在戰後不久,恢復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已經進行的導彈理論研究與試驗活動。英、法兩國也分別於 1948 和 1949 年重新開始導彈的研究工作。
最早的導彈是二戰時期納粹的V-2火箭,彈道導彈的祖宗。V-1飛彈是巡航導彈的祖宗。
制導方式目前有紅外製導(空空格鬥導彈如AIM-9響尾蛇)、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如AIM-120)、慣性制導(飛毛腿彈道導彈)、GPS制導(戰斧巡航導彈、民兵3戰略導彈)地形匹配製導(戰斧巡航導彈)、星光制導(民兵3戰略導彈),以及復合制導。
http://ke..com/link?url=_me3SBfDB619kryOiSiMoWCP7_HjYTsyia4pQlxg2pG5u5QQum#2
㈣ 導彈的發展歷史
導彈是 20 世紀 40 年代開始出現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首先在實戰中使用了 V- 和 V-2 導彈,從歐洲西岸隔海轟炸英國。V-1 是一種亞音速的無人駕駛武器,射程 300 多公里,很容易用殲擊機及其他防空措施來對付。V-2 是最大射程約 320 公里的液體導彈,由於可靠性差及彈著點的散布度太大,對英國只起到騷擾的作用,作戰效果不大。但 V-2 導彈對以後導彈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先驅作用。
從地面發射攻擊地面目標的叫地地導彈。這類導彈還可按射程遠近分為近程(小於 1000 公里)、中程(1000~8000公里)和遠程或洲際(8000公里以上)導彈。也可按彈道式地地導彈及巡航式地地導彈分類。地地導彈一般攻擊地面的固定目標,但在近距離內也可用於攻擊運動速度低的目標,如反坦克導彈。
彈道式地地導彈是發展最迅速的一類導彈,40 年代後期,美國和前蘇聯分別用德國的器材裝配了一批 V-2 導彈做試驗,並著手提高它的射程和制導精度。50 年代出現了一批中程和遠程液體導彈,這批導彈的特點是採用了大推力發動機,多級火箭,使射程增加到幾千公里,核戰斗部的威力達到幾百萬噸梯恩梯(TNT)當量,已成為一種有威懾力的武器。但由於氧化劑仍是液氧,制導系統的精度還不很高,導彈還是在地面發射的,地面設備復雜,發射准備時間長,生存能力不高。所以這批導彈只解決了有無問題,還不是有效的作戰武器。
60 年代改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或固體推進劑,制導系統使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發射方式改為地下井發射或潛艇發射。這些變動簡化了武器系統,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生存能力,使導彈成為可用於實戰的武器。此後,導彈技術集中到多彈頭導彈的發展,一個導彈運載幾個甚至十幾個子彈頭,每個子彈頭可以瞄準各自的目標。這樣,不增加導彈的數量,就能大幅度增加彈頭的數量,提高了突破反導彈防禦體系的概率,增加了受到一次打擊以後生存下來的彈頭數,也給打擊更多的目標提供了可能。多彈頭分導的技術基礎是高精度制導系統和小型核裝置的研製成功。
美國首先於 1970 年在「民兵」Ⅲ 導彈上實現了帶 3 個子彈頭,隨後美、蘇在新研製的遠程導彈上都採用了這項技術。隨著進攻性導彈精度的提高和偵察能力的完善,從固定基地發射的導彈越來越難以保證自身的安全。採用加固的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生存能力低的問題。機動發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較小的導彈多採用機動發射。大型多彈頭導彈比較笨重,陸地機動發射會遇到許多困難。一些國家轉而研製便於機動發射的小型單彈頭洲際導彈。
1944 年 6~9 月德國向倫敦發射了 V-1、V-2 導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還研製了「萊茵女兒」等幾種地空導彈,以及 X-7 反坦克導彈和 X-4 有線制導空空導彈,但均未投入作戰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 50 年代初,導彈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各國從德國的 V-1、V-2 導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使用中,意識到導彈對未來戰爭的作用。美、蘇、瑞士、瑞典等國在戰後不久,恢復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已經進行的導彈理論研究與試驗活動。英、法兩國也分別於 1948 和 1949 年重新開始導彈的研究工作。 自 50 年代初起,導彈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出現了一大批中遠程液體彈道導彈及多種戰術導彈,並相繼裝備了部隊。1953 年美國在朝鮮戰場曾使用過電視遙控導彈。但這時期的導彈命中精度低、結構質量大、可靠性差、造價昂貴。60 年代初到 70 年代中期,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戰爭的需要,導彈進入了改進性能、提高質量的全面發展時期。戰略彈道導彈採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使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和固體推進劑,採用地下井發射和潛艇發射,發展了集束式多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大大提高了導彈的性能。
巡航導彈採用了慣性制導、慣性-地形匹配製導和電視制導及紅外製導等末制導技術,採用效率高的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和比威力高的小型核彈頭,大大提高了巡航導彈的作戰能力。戰術導彈採用了無線電制導、紅外製導、激光制導和慣性制導,發射方式也發展為車載、機載、艦載等多種,提高了導彈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機動能力、低空作戰性能和抗干擾能力。 70 年代中期以來,導彈進入了全面發展更新階段。為提高戰略導彈的生存能力,一些國家著手研究小型單彈頭陸基機動戰略導彈和大型多彈頭鐵路機動戰略導彈,增大潛射對地導彈的射程,加強戰略巡航導彈的研製。發展應用「高級慣性參考球」制導系統,進一步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研製機動式多彈頭。以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為例,從 1957 年 8 月 21 日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枚 SS-6 洲際彈道導彈以來,世界上一些大國共研製了 20 多種型號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30 多年來經歷了 3個發展階段。
在此期間,戰術導彈的發展出現了大范圍更新換代的新局面。其中幾種以攻擊活動目標為主的導彈,如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和反飛機導彈,發展更為迅速,約占 70 年代以來裝備和研製的各類戰術導彈的 80% 以上。面對尖銳激烈的國際斗爭環境,為了維護國家的獨立與領土完整,為了自衛,中國自 20 世紀 50 年代末開始研製導彈。經過 20 多年的努力,1980 年 5 月 18 日成功地發射了洲際彈道導彈,1982 年 10 月成功地發射了潛地導彈,中國已經研製並裝備了不同類型的中遠程、洲際戰略彈道導彈,及其他多種類型的戰術導彈。
㈤ 中國導彈的發展歷史
1964年6月.我國設計的中近程地地導彈在西北地區講行飛行試驗獲得成功.
1966年10月裝有核彈回頭的中近答程地地導彈點火發射.核禪頭核彈頭在預定地點上空實現了核爆炸。我國有了可用於實戰的導彈。
1966年,我國戰略導彈部隊組建。
1970年1月30日,東風-4中遠程彈道導彈發射試驗成功。
1980年末,巨浪-1完成增程任務,射程從2,000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
1986年,用東風-4彈道導彈進行多彈頭分導式重返大氣層的第一次試驗。
1989年8月,東風-21固體燃料彈道導彈以機動方式發射成功。
1992年,M-11戰術彈道導彈定型生產並出口噸。
1999年8月2日,中國對外宣布試射「新型遠程導彈」成功。
㈥ 導彈有哪些發展歷史
導彈是20世紀40年代開始出現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首先在實戰中使用了V-1和V-2導彈,從歐洲西岸隔海轟炸英國。V-1是一種亞音速的無人駕駛武器,射程300多公里,很容易用殲擊機及其他防空措施來對付。V-2是最大射程約320公里的液體導彈,由於可靠性差及彈著點的散布度太大,對英國只起到騷擾的作用,作戰效果不大。但V-2導彈對以後導彈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先驅作用。
彈道式地地導彈是發展最迅速的一類導彈,40年代後期,美國和蘇聯分別用德國的器材裝配了一批V-2導彈做試驗,並著手提高它的射程和制導精度。50年代出現了一批中程和遠程液體導彈,這批導彈的特點是採用了大推力發動機,多級火箭,使射程增加到幾千公里,核戰斗部的威力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噸梯恩梯(TNT)當量,已成為一種極具威懾力的武器。但由於氧化劑仍是液氧,制導系統的精度還不很高,導彈還是在地面發射的,地面設備復雜,發射准備時間長,生存能力不高。所以這批導彈只解決了有無問題,還不是有效的作戰武器。60年代改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或固體推進劑,制導系統使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發射方式改為地下井發射或潛艇發射。這些變動簡化了武器系統,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生存能力,使導彈成為可用於實戰的武器。此後,導彈技術集中到多彈頭導彈的發展,一個導彈運載幾個甚至十幾個子彈頭,每個子彈頭可以瞄準各自的目標。這樣,不增加導彈的數量,就能大幅度增加彈頭的數量,提高了突破反導彈防禦體系的概率,增加了受到一次打擊以後生存下來的彈頭數,也給打擊更多的目標提供了可能。多彈頭分導的技術基礎是高精度制導系統和小型核裝置的研製成功。美國首先於1970年在「民兵」Ⅲ導彈上實現了帶3個子彈頭,隨後美、蘇在新研製的遠程導彈上都採用了這項技術。隨著進攻性導彈精度的提高和偵察能力的完善,從固定基地發射的導彈越來越難以保證自身的安全。採用加固的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生存能力低的問題。機動發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較小的導彈多採用機動發射。大型多彈頭導彈比較笨重,陸地機動發射會遇到許多困難。一些國家轉而研製便於機動發射的小型單彈頭洲際導彈。
簡史:導彈的起源與火葯和火箭的發明密切相關。火葯與火箭是由中國發明的。南宋時期,不遲於12世紀中葉,火箭技術開始用於軍事,出現了最早的軍用火箭。約在13世紀,中國火箭技術傳入阿拉伯地區及歐洲國家。18、19世紀火箭武器進展不大,直到1926年,美國才第一次發射了一枚無控液體火箭。20世紀30年代,由於電子、高溫材料及火箭推進劑技術的發展,為火箭武器注入了新的活力。20世紀30年代末,德國開始火箭、導彈技術的研究,並建立了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1939年發射了A—1、A—2、A—3導彈,並很快將研製這種小型導彈的經驗應用到V—1導彈和V—2導彈上。1944年6~9月德國向倫敦發射了V—1、V—2導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還研製了「萊茵女兒」等幾種地空導彈,以及X—7反坦克導彈和X—4有線制導空空導彈,但均未投入作戰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50年代初,導彈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各國從德國的V—1、V—2導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使用中,意識到導彈對未來戰爭的作用。美、蘇、瑞士、瑞典等國在戰後不久,恢復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已經進行的導彈理論研究與試驗活動。英、法兩國也分別於1948和1949年重新開始導彈的研究工作。自50年代初起,導彈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出現了一大批中遠程液體彈道導彈及多種戰術導彈,並相繼裝備了部隊。1953年美國在朝鮮戰場曾使用過電視遙控導彈。但這時期的導彈命中精度低、結構質量大、可靠性差、造價昂貴。
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戰爭的需要,導彈進入了改進性能、提高質量的全面發展時期。戰略彈道導彈採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使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和固體推進劑,採用地下井發射和潛艇發射,發展了集束式多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大大提高了導彈的性能。巡航導彈採用了慣性制導、慣性-地形匹配製導和電視制導及紅外製導等末制導技術,採用效率高的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和比威力高的小型核彈頭,大大提高了巡航導彈的作戰能力。戰術導彈採用了無線電制導、紅外製導、激光制導和慣性制導,發射方式也發展為車載、機載、艦載等多種,提高了導彈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機動能力、低空作戰性能和抗干擾能力。
70年代中期以來,導彈進入了全面更新階段。為提高戰略導彈的生存能力,一些國家著手研究小型單彈頭陸基機動戰略導彈和大型多彈頭鐵路機動戰略導彈,增大潛地導彈的射程,加強戰略巡航導彈的研製。發展應用「高級慣性參考球」制導系統,進一步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研製機動式多彈頭。以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為例,從1957年8月21日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枚SS—6洲際彈道導彈以來,世界上一些大國共研製了20多種型號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30多年來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表1)。在此期間,戰術導彈的發展出現了大范圍更新換代的新局面。其中幾種以攻擊活動目標為主的導彈,如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和反飛機導彈,發展更為迅速,約佔70年代以來裝備和研製的各類戰術導彈的80%以上。
面對尖銳激烈的國際斗爭環境,為了維護國家的獨立與領土完整,為了自衛,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研製導彈。經過20多年的努力,1966年10月27日進行了首次導彈核武器試驗,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發射了洲際彈道導彈,1982年10月成功地發射了潛地導彈,1999年8月2日發射了新型車載遠程地地戰略彈道導彈。中國已經研製並裝備了不同類型的中遠程、洲際戰略彈道導彈,及其他多種類型的戰術導彈。
㈦ 導彈有哪些發展歷程
火箭的歷史可能有千年之久。最原始的可以追溯到我國宋代。據記載,公元969年製成了第一支原始火箭,曾在打仗中用過。但是火箭和導彈不是一個東西。有種通俗的說法:火箭是沒有彈頭的導彈,導彈是裝上了彈頭的火箭。現代火箭是一種飛行器,或者叫做運載工具,只有裝上戰斗部件和制導設備,這樣的飛行器才叫導彈。如果裝上核彈頭,就成了導彈核武器。
最早的導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人製造的V-1飛航式導彈和V-2彈道式導彈,V-1導彈非常像一架無人駕駛飛機,能攜帶1000公斤炸葯,飛行250公里左右。V-2使用液體燃料發動機,攜帶炸葯750公斤,射程300公里,最大彈高100公里左右,飛行速度每秒可達1.6~1.7公里。這兩種導彈控制設備簡單,誤差大,德國向英國發射過數千枚,大部分都落入英吉利海峽。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都在德國人的V-1、V-2導彈基礎上,積極研究發展導彈武器。在V-l導彈基礎上研究發展了多種飛航式導彈,在V-2導彈基礎上研究發展了各種射程的彈道式導彈。現今的導彈分類依然是飛航式和彈道式兩種。
導彈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40~50年代,主要發展戰略導彈和防空導彈。50~60年代,重點在提高導彈的生存能力。60~70年代競相發展多彈頭。從70年代以後,研製的方向大多在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和機動發射能力上。
㈧ 導彈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現代導彈是在現代火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二戰前的德國,在火箭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1933年,德國火箭專家多恩伯格和布勞恩一起領導的火箭研製組著手研製兩種火箭,一種是外形酷似飛機的飛航式火箭;另一種是飛行軌跡為拋物線型的彈道式火箭。1937年冬季,進行火箭的飛行試驗。點火命令下達後,當火箭緩緩離開發射架升到幾百米高空時,火箭發動機突然熄火,很快就墜入大海。試驗失敗。但是,失敗並沒有讓布勞恩等人喪失信心,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在1942年10月13日成功地把改進後的A-4火箭送上藍天。A-4火箭後被命名為V-2導彈。
兩個月後,布勞恩等人研製的另外一種飛航式火箭獲得成功。這種火箭被命名為V-1導彈。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式導彈和第一枚飛航式導彈,於1942年年底相繼在德國誕生。
V-1導彈是飛航式導彈,總質量2200千克,彈長7.6米,最大直徑0.82米,翼展5.3米,使用脈沖式空氣發動機,戰斗部裝葯700千克,以550~600千米/時的速度航行時航程可達370千米,飛行高度2000米。發射時用彈射器彈射升空,然後按預定彈道自動操縱導彈飛行。
V-2導彈是一種裝有專門控制設備,能自動控制飛行速度和彈道的世界上第一個可控導彈武器。它是戰後美國研製第一代彈道導彈的樣彈,也是對戰後導彈發展影響最大的一型導彈。V-2導彈質量約13噸,長14米,最大直徑1.65米,戰斗部裝葯1000千克,採用新型液體發動機推進,能以5倍音速(即5400千米/時)的最大速度飛行,彈道高度80~100千米,射程320~480千米。
1944年,蘇軍開始對德軍全面反擊,德軍在東線戰場節節敗退。1944年6月6日晨,盟軍在諾曼底地區實施大規模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德軍腹背受敵,面臨徹底覆滅的命運。戰爭狂人希特勒為了作垂死掙扎,把剛剛裝備部隊的秘密武器V-1和V-2導彈亮了出來,企圖通過用V-1、V-2導彈對英國進行襲擊,以挽救敗局。
希特勒瘋狂地使用V-1、V-2導彈,最終也沒有挽救其滅亡的命運。不過,作為一種軍事武器,這兩種導彈的出現使導彈武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都十分重視發展導彈。50年代以後,科學技術取得了飛躍發展,近代力學、高能燃料、特種材料、無線電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精密儀表和機械等的發展未導彈武器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前蘇聯於1957年10月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和洲際彈道式火箭,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美國為了趕上前蘇聯在導彈技術方面的優勢,從1957年開始,加緊發展中程和洲際導彈,迅速彌補了當時與蘇聯在導彈方面的差距。
美、蘇兩國在發展遠程戰略導彈的同時,也大力發展各種戰術導彈。其中以防空導彈最受重視,發展最快。從50年代開始,美、蘇相繼發展並裝備了地(艦)對空導彈。在以後的時期內,美、蘇還發展了多種型號的空對空導彈、空對地(艦)導彈、反艦(潛)導彈、巡航導彈及反坦克導彈。與此同時,西歐國家如英、法、德和義大利等國也研製了不少類型的導彈,並且在戰術導彈的某些方面還處於先進地位。然而,美國和前蘇聯(俄羅斯)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導彈最早,研製品種最多的國家,他們代表了當前到導彈技術的先進水平,並處於領先地位。
導彈武器的問世,改變了現代戰爭的作戰樣式。在中東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等局部戰爭中,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取得了令人矚目的作戰效果,一再證明導彈武器的強大威力,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新一輪的「導彈發展熱潮」。近10年來,全世界各國研製的導彈型號達到800多個,一些發展中國家相繼加入了自行研製導彈國家行列,由少數大國壟斷導彈發展的局面已經打破,導彈開發速度日漸加快,新型號的平均研製周期已從以往的8~10年,縮短為5~7年。
現如今,人類已經邁入一個嶄新的世紀,但是戰爭的烏雲仍然籠罩著我們這個綠色星球的許多角落。局部戰爭此起彼伏,導彈武器總是在各個戰場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甚至影響著戰爭的進程和結構。
導彈作為現代高技術兵器之一,以它多功能、高效率、大威力等特點,在多次局部戰爭中獨領風騷。有的軍事專家甚至聲稱,現在已進入「導彈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