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杭州師范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
杭州師范大學是二本。
杭州師范大學在浙江既有是第一批次招生也有第二批招生,所以嚴格意義上,我們說杭州師范大學是二本大學,只有全部都在第一批本科招生,我們才說杭州師范大學是一本大學。
如果你不是浙江考生,杭州師范大學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話,你也可以說杭州師范大學是一本大學。
註:教育部門並沒有說杭州師范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杭州師范大學是幾本只是民間說法(某大學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話,就說該大學是一本大學,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話,就說該大學是二本大學,既有一批又有二批招生的,通常也認為是二本大學)。
杭州師范大學簡稱「杭師大」,位於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杭州市重點綜合性大學 ,為浙江省和杭州市重點建設的百年老校,第二批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截至2016年12月,該校建有倉前、下沙、玉皇山、古盪灣、溫州路校區等校區。博士、碩士點132個,有包括國家特色專業、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省重點專業在內的69個本科專業,形成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醫學四大主幹學科,藝術、教師等特色學科。
歷史沿革
杭州師范大學前身是光緒三十二年創建的浙江官立兩級師范學堂,是全國建立最早的六大高等師范學堂和浙江省民主科學思想和藝術教育的發祥地之一,為最早的全國四大官立師范學堂之一。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杭州師范學院,新世紀更名為杭州師范大學。
2000年,杭州師范學校、杭州教育學院、杭州市法律學校、杭州工藝美術學校並入杭州師范學院。
2016年,入選應用型建設試點示範學校; 列入來華留學質量認證首批試點院校。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杭州師范大學入選。
❷ 有關溫州的歷史文化
東甌名城」溫州,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回中國沿海九個港口之一,答公元323年,著名學者郭璞選址始建溫州城。相傳建城時,有一隻白鹿銜花跨城而過,所到之處一片鳥語花香、祥雲騰飛,故又名「鹿城」。<br/>「東甌山水甲江南」,溫州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有被譽為「海上名山、寰中絕勝」的雁盪山和號稱「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兩個國家級名勝風景區;有以「東方夏威夷」著稱的南麂山列島和有「動植物王國」之稱的烏岩嶺自然保護區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br/>溫州還是改革開放較早的前沿城市,商業經濟相當發達。溫州人幾乎家家戶戶經商,專業市場遍地開花。一方面,外資大量湧入溫州,使其迅速發展成為科技先進、經濟繁榮、文明富裕的現代化商貿港口城市;另一方面,溫州人開辦的公司遍布五洲四海。「溫州模式」、「溫州速度」、「溫州商人」,享譽海內外。<br/>
❸ 明朝溫州叫什麼名字
明朝時溫州就叫溫州。溫州在唐朝是就改名為溫州。
約公元前2500年(新石器時代晚期),在溫州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00餘處,出土有石犁、石鐮、石斧、石錛、石刀、石鑿、石鏃、石網墜、石矛及紡輪等勞動工具。尚有夾炭陶片和夾粗沙陶片,先民從事漁獵和耕作,前475-前221年戰國時代,前333年(楚威王七年),楚威王破越國,殺越王無疆.越部分族遷東甌定居。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中國,劃天下為36郡,溫州地屬閩中郡。
公元前192年(西漢惠帝三年)惠帝劉盈立騶搖為東海王,都東甌,溫州地屬東海國(俗稱東甌國)。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東甌國滅。
漢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屬會稽郡回浦縣。
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為章安縣東甌鄉。
138年(東漢順帝永和三年)分章安縣之東甌鄉置永寧縣,西猶兼處州地,戶不滿萬,縣始於甌江北岸,是為溫州建縣之始。
323年(東晉明帝太寧元年),析臨海郡溫嶠嶺以南地區置永嘉郡,轄永寧,安固、橫陽、松陽四縣。治永寧,建郡城於甌江南岸。
422年(南朝寧武帝永初三年)謝靈運貶寧永嘉,遍歷諸縣,多有題詠,成為山水詩鼻祖。前此數年,鄭緝之撰《永嘉群記》,是溫州最早的地方誌,今存孫詒讓輯本一卷。
589年(隋文帝開皇九年)永寧、安固、橫陽、樂成四縣合並,稱永嘉縣,屬處州。後三年,處州改名為括州.州治設於括蒼(今麗水市)。
607年(隋煬帝大業三年)改括州為永嘉郡,郡治仍於括蒼.轄永嘉、括蒼、松陽、臨海四縣,計10542戶。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改永嘉郡為括州。622年,析括州之永嘉縣置東嘉州,轄永嘉、安固、樂成、橫陽四縣。627年,廢東嘉州重隸於括州。
675年,從括州析永嘉、安固兩縣置溫州。自此以後,歷1300餘年至今,州名無改,州境亦無大變。
742年(唐玄宗天寶元年)改溫州為永嘉郡,轄四縣,共計42814戶,241690口。
758年(唐肅宗乾元元年)復改永嘉郡為溫州。
1911年(清宣統三年)武昌起義後,11月29日,溫州組成軍政分府,徐定超任臨時都督。翌年7月廢溫州軍政分府,置溫州府。1914年6月置甌海道,轄溫州、處州二府,道尹公署駐永嘉縣,屬浙江省。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區.溫州區初稱浙江省第十縣政督察區,督察專員辦事處駐永嘉縣。後數度更名稱第四特區、第三特區、永嘉行政督察區、第八行政督察區,1948年4月,改稱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5月7日溫州和平解放,建立溫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8月26日成立第五專區,並設溫州市。
建國後改稱為溫州區專員公署。其後,名稱和轄縣有所變動。
1981年9月溫州地區和溫州市合並建立溫州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1981年9月12日,析原溫州市郊區置甌海縣。
1984年1月,市郊區6個鄉劃歸城區,稱鹿城區。
1984月2日,劃市郊狀元鎮、龍灣鄉和甌海縣永中鎮的黃石、黃山二村建龍灣區。
1987年4月18日,改瑞安縣為瑞安市(縣級)。
1992年3月9日,改甌海縣為區。
1993年9月18日,改樂清縣為樂清市(縣級)。
2015年,《國務院關於同意浙江省調整溫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5]122號):同意撤銷洞頭縣,設立溫州市洞頭區,將溫州市龍灣區靈昆街道劃歸洞頭區管轄,以原洞頭縣和龍灣區靈昆街道的行政區域為洞頭區的行政區域。洞頭區人民政府駐北嶴街道縣前路12號。
2016年4月22日,溫州獲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❹ 溫州有名嗎
溫州,浙江省轄地級市,簡稱"甌";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溫州歷史悠久回,有2000餘年的答建城歷史。
溫州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南戲的故鄉、中國海鮮雞蛋之鄉,溫州人被國人稱之為東方猶太人。溫州方言也被評為中國最難懂方言之一。
2016年4月22日,溫州被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❺ 溫州景點都有哪些
1、雁盪山:東南第一山
雁盪山形成於一億二千萬年以前,風景壯美,素有「海版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權。雁盪山有三絕不能錯過,大龍湫、靈峰夜景和靈岩飛渡。
4、龍灣潭國家森林公園:親近自然
龍灣潭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楠溪江上游。這里有鬱郁蔥蔥的森林和氣勢磅礴的瀑布、深潭,也遊人不太多,是值得一去的親近自然的好地方。
5、楠溪江:坐竹筏賞美景
楠溪江是浙南地區最令人神往的一片山水。這里景緻優美,無論你是登山探幽還是漂流賞水,甚至只是漫步江邊,都能感受到楠溪江如夢似幻的景緻。
❻ 溫州從早年到今天的歷史演變
約公元前2500年(新石器時代晚期),在溫州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00餘處,出土有石犁、石鐮、石斧、石錛、石刀、石鑿、石鏃、石網墜、石矛及紡輪等勞動工具。尚有夾炭陶片和夾粗沙陶片,先民從事漁獵和耕作,前475-前221年戰國時代,前333年(楚威王七年),楚威王破越國,殺越王無疆.越部分族遷東甌定居。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中國,劃天下為36郡,溫州地屬閩中郡。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處州析置溫州,這是溫州得名的開始
建國後改稱為溫州區專員公署。其後,名稱和轄縣有所變動。
1981年9月溫州地區和溫州市合並建立溫州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1981年9月12日,析原溫州市郊區置甌海縣。
1984年1月,市郊區6個鄉劃歸城區,稱鹿城區。
1984月2日,劃市郊狀元鎮、龍灣鄉和甌海縣永中鎮的黃石、黃山二村建龍灣區。
1987年4月18日,改瑞安縣為瑞安市(縣級)。
1992年3月9日,改甌海縣為區。
1993年9月18日,改樂清縣為樂清市(縣級)。
2015年,《國務院關於同意浙江省調整溫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5]122號):同意撤銷洞頭縣,設立溫州市洞頭區,將溫州市龍灣區靈昆街道劃歸洞頭區管轄,以原洞頭縣和龍灣區靈昆街道的行政區域為洞頭區的行政區域。洞頭區人民政府駐北嶴街道縣前路12號。[2]
2016年4月22日,溫州獲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❼ 溫州和無錫哪座城市好
溫州是中國浙江省的轄市,2012年3月28日國務院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海峽西岸經濟區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浙江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的經濟中心之一、浙東南第一大都市、第二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總體來說經濟肯定會不錯的。
而無錫呢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自古就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中國四大米市之一,同時也是一座繁華的現代化城市,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2012年中國城市GDP排名前十、被《財富》(中文版)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商務城市」。2004年1月2日當選《CCTV》「全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連續多年入選福布斯大陸最佳商業城市。代管的江陰市和宜興市兩個縣級市的經濟實力均列全國百強縣(市)前十分別位居第一、第七位。江陰市的華西村被譽為「天下第一村」。在全國相對富裕地區排行榜中,無錫位列全國第五。(2012年數據)。
總之這倆個城市都是我國說的上來的城市,在我國也比較出名,主要經濟好,還有所處位子。但是不知道後來發展勢頭大不大,我國好像最近幾年都在著重建設西部大開發,比如西藏、新疆、以及最重要的內蒙古等地。望採納。
❽ 溫州瑞安市
參考資料:http://www.ruian.gov.cn
瑞安位於浙江省東南沿海,是浙江重要的現代工貿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溫州大都市區南翼中心城市。全市陸域面積 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37平方公里,共轄6街道12鎮19鄉,總人口112.5萬。瑞安歷史悠久,三國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開始置縣,至今已有1760多年歷史,有著「理學名邦」、「東南小鄒魯」之美稱,二十五史正式立傳的瑞安人就有22人,「永嘉學派」代表人物陳傅良、「南戲鼻祖」高則誠、清代朴學大師孫詒讓等就是瑞安歷史文化名人的傑出代表。瑞安名勝古跡眾多,境內已發現史前遺址和各類文物史跡600處,其中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2個、省級重點文保單位8個。2003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92.5億元,財政總收入19.49 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名列全國百強縣(市)第36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居全國第24位。
瑞 安 經 濟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努力克服要素資源制約,實現了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全年宏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運行質量明顯提高;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經濟活力有所增強;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取得新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
一、綜 合
經濟總量持續較快增長。據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27.7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增幅達到了1998年以來的最高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2億元,比上年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 130.3億元,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87.2億元,增長14.2%。全市人均生產總值20179元,比上年增長13.5%。
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8:56.8:38.4調整為4.5:57.2:38.3,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比重由上年10.1%提高到10.3%,外貿依存度由上年的11.7%提高到13.9%,出口依存度由16.6%提高到21.3%,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佔全部工業的比重突破50%,達到53.3%。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是:農業生產的基礎還不牢固,激勵機制尚需完善;工業產業結構水平較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動力不足,土地、電力等資源性瓶頸制約更加突出;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制約經濟發展後勁;區域發展和產業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二、農 業
農業生產恢復增長。我市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兩個l號文件精神,加大農業扶持力度,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中心,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和安全,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7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農業產值7.8億元,增長7.4%;林業產值0.2億元,增長3.3%;牧業產值1.7億元,下降6.0%;漁業產值7.8億元,增長3.5%。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均恢復增長。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0.1萬畝,比上年增加4.3萬畝,增長12.0%,扭轉了我市連續6年糧食種植面積下降的趨勢。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5.8萬畝,比上年下降1.9%。糧經比例為60.9:39.1。全年糧食產量15.7萬噸,比上年增長14.4%。
農業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農產品推廣成效顯著,通過舉辦旅遊節、高樓楊梅節,提高了我市楊梅的知名度;在省農博會、溫州農博會等展示展銷會上簽訂農產品銷售合同9350萬元,農產品獲獎25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增速較快。全市50家農業加工企業,全年實現產值9.8億元,同比增長15%。品牌戰略實施成效顯著。鹿木鄉馬蹄筍基地被評為"浙江省效益林業十大精品基地",楊梅產業項目被列入省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階。"清明早"牌茶葉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成為我市首個擁有"有機食品"標志使用權的農產品;"廚工"牌陳醋、"大三元"牌香脆鰻片和蝦皮等8個產品通過了綠色認證,至年末"綠色食品"累計達9隻;無公害農產品新增11個,累計達30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新增13個(其中畜禽2個)、面積4.8萬畝,累計個數達27個、面積13.2萬畝。
林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造林面積0.4萬畝,發展經濟林0.4萬畝;封山育林2.5萬畝,累計達32萬畝;平原植樹20萬株。森林覆蓋率為41.5%。
畜牧業和漁業生產總體穩定。畜牧業生產略有下降,全市肉類總產量10793噸,比上年下降8.0%。全年水產品總量115781噸,比上年增長2.1%。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我市不斷完善工業發展政策,加大對主導行業的引導、扶持力度,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48.0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增幅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實現工業增加值118.3億元,增長16.1%。工業經濟的主導作用更加突出,工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到56.5%,拉動GDP增長8.3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據初步統計,全市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數量繼續攀升,達到756家,完成工業總產值238.6億元,比上年增長27.7%,高於全部工業增幅6.9個百分點。重工業產值135.0億元,比上年增長27.8%,高出輕工業2.1個百分點,輕重工比達到43.4:56.6。產值超億元的企業41家,比上年增加12家,實現產值96.1億元,增長32.2%,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40.3%。
三大主導行業引領其他行業發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三大主導行業完成總產值138.4億元,比上年增長30.7%,增幅高出規模以上工業3個百分點,其中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製品行業43.5億元,增長36.0%,汽摩配行業44.7億元,增長29.5%,機械電子行業50.3億元,增長27.4%。
品牌經營得到較快發展。2004年獲得"中國男裝名城"、"中國膠鞋名城"稱號,至此我市已擁有5個國家級生產基地稱號。獲國家免檢產品1個,累計達3個;獲浙江省名牌產品6個,累計達到17個;獲溫州市名牌產品18個,累計達到51個。全年新獲省著名商標3個,累計達16個;溫州市知名商標9個,累計達22個。華峰集團、榮光集團等企業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
企業資本經營取得突破。華峰氨綸公司完成上市輔導期,並通過國家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瑞立集團通過收購境外企業,創建瑞立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並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市場上市,實現溫州民企上市零的突破。
工業經濟效益有所改善。對規模以上工業7項經濟效益指標綜合考評得分為137.6分,比上年提高0.3分。在考核指標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5.44%,全員勞動生產率為4.6萬元/人,均比上年有所好轉。效益考核企業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28.2億元,比上年增長26.6%,利稅總額20.8億元,增長21.3%,其中利潤總額12.0億元,增長28.8%,呈現產銷利同步增長的良好勢頭。
建築業穩步發展。全年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2.0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全市擁有四級以上資質的建築企業52家,實現總產值16.1 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實現利潤4365萬元,下降13.7%。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89.8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92.3萬平方米。
四、國內貿易、對外經濟和旅遊
消費市場穩步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8億元,比上年增長10.8%。批發零售業零售額56.5億元,增長9.1%;餐飲業零售額7.3億元,增長26.4%。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全年實現商品零售總額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汽車類、石油及製品類等增長較快。汽車類商品零售額9.54億元,增長11.7%。
商品交易市場成交活躍。年末有各類市場77個,其中消費品市場50個,生產資料市場26個,生產要素市場1個。商品交易市場全年實現成交額104.9億元,比上年增長56.1%。各類市場中成交額超億元市場9個,年成交額93.9億元,其中超十億元市場2個,年成交額71.1億元。
利用外資進展順利。在行業結構上,外資開始涉足城市基礎設施、服務行業等項目;在利用外資方式上,瑞立集團在美國"買殼上市",開辟了我市間接利用外資的新渠道;在投資規模上,合同外資平均投資規模達454萬美元,比上年有了較大幅度增加。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3家,新簽合同外資金額10454.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1.8%,實際使用外資3694萬美元,增長113.5%。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我市已與13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7.9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3%,其中出口5.87億美元,增長51.8%,進口2.05億美元,增長54.5%。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快速,出口額比上年增長79.4%,占總出口額的27.8%。市場開拓有新進展,對出口總額佔全市90%以上的歐、亞、美三大主體市場出口分別增長38.7%、67.7%和46.3%,對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也成績斐然,增長率為76.4%。全年新增出口企業97家,完成出口額9514萬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6.2%,成為帶動我市外貿發展的新動力。
外經合作穩步推進。全市共新批境外投資項目24個,同比增長118.2%,完成年度計劃266.7%。境外機構帶動國內商品出口9990.9萬美元,同比增長11.5%。
旅遊產業進入發展新階段。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135.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6.5%;實現旅遊收入15.3億元,增長46.7%。全年接待海外旅遊者1.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7.6%;旅遊外匯收入209.6萬美元,增長41.7%。2004年,我市在社會經濟各方面條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積極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通過了國家驗收。
五、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勢頭趨緩。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54.8億元,比上年增長5.7%,增幅比上年下降14.3個百分點。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城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8億元,比上年下降5.6%;農村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0億元,增長12.8%。國有單位投資10.1億元,比上年下降1.9%;非國有單位投資44.7億元,增長7.6%。城鄉私人投資8.4億元,下降2.4%。
投資結構變化顯著。基礎設施投資繼續保持較大力度,基礎設施完成投資14.7億元,比上年增長9.2%。工業性投資力度明顯加大,工業性項目完成投資額17.0億元,增長39.2%,增幅比上年增加26.9個百分點,支撐著投資總額增長的勢頭;房地產投資14.4億元,下降16.1%。限額以上項目投資22.9億元,比上年增長25.2%。
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展順利。2004年全市共安排重點建設工程25個,完成投資9.65億元。瑞安廣場、市行政學校、鳳山水廠一期、110KV上望、焦坑(擴建)變電所、糧食中心庫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竣工,56省道瑞安段全線貫通,飛雲江三橋及接線、東新路、文化藝術中心等工程進展順利,污水處理、城市防洪三期、瑞楓公路、塘下大道、溫福鐵路瑞安段等工程相繼開工建設。
六、交通、郵電和電力
交通建設成效顯著。2004年,我市交通建設力度繼續加大,有10項交通重點工程項目列入省級計劃,獲得交通補助資金7500萬元,是歷史上列入省級項目最多、獲得資金補助最多的一年。干線暢通工程順利推進。圍繞我市"五縱二橫一繞"公路主網路建設,全年投入重點工程投資4.8億元。鄉村康莊工程全面鋪開。全年開工的通村公路建設總里程186.6公里,完成投資7400萬元。至年末市域內等級公路達535.3公里,每平方公里擁有公路42.1公里。交通運輸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全年貨運量763.31萬噸,貨物周轉量34752.77萬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4.8%、2.6%;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分別為2995.03萬人、73114.77萬人公里,分別增長5.8%、8.5%;飛雲江港口貨物吞吐量256.31萬噸,比上年增長3.5%。年末機動車擁有量13.4萬輛,其中汽車5.6萬輛。
郵電業務進一步發展。全年郵電業務總量9.98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電信業務總量9.49億元,增長14.5%;郵政業務總量4876.5萬元,增長9.8%。年內新增固定電話用戶10.1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5.7萬戶,互聯網用戶1.9萬戶。至年末全市擁有固定電話用戶52.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68.6萬戶,互聯網用戶12.0萬戶。全市每百人擁有固定電話46部,行動電話61部,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9.5%。郵政業務保持穩定發展。全年函件總量307.0萬件,包裹總量11.3萬件,匯票業務38.9萬筆,特快專遞22.3萬件,報紙訂閱累計2018.8萬份,雜志累計53.9萬份,集郵業務31.8萬枚。
電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市電力系統最高負荷48.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7.1%,用電高峰期電力負荷最大缺口達25萬千瓦。由於供電緊缺,全年全社會用電量27.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5%,增幅比上年下降5.1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量21.56億千瓦時,增長17.0%;城鄉居民生活用電4.2億千瓦時,與上年基本持平。
七、財政和金融保險
財政形勢穩定。全市完成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23.4億元(按上年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22.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26.5%。考慮2004年實施的出口退稅新機制及其他財政體制改革因素,全市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為19.1億元(新口徑),與上年同口徑相比增長1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億元,增長21.8%。全年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2.87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23.7%,完成預算的112.6%,其中教育事業費支出3.77億元,增長24.3%。科技、社會福利、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建設等重點支出明顯增加。
金融運行健康平穩。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221.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3億元,增長10.1 %,其中居民儲蓄存款128.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0億元,增長9.4%;企業存款61.3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6億元,增長12.0%。年末金融機構貸款余額達到170.0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3.5億元,增長16.0%。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比達76.7%,比上年末提高3.9個百分點。信貸結構不斷優化。基礎建設、工業、個人消費等貸款保持較快增長,與上年末相比增幅分別為22.9%、25.7%、和30.5%。金融機構全年現金累計收入2347.4億元,累計支出2311.2億元,現金凈回籠36.2億元,比上年增加8.1億元。
保險業繼續發展。至年末,全市共有各類保險公司12家,全年保費收入45831萬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7151萬元,增長18.6%;人身險保費收入28680萬元,下降6.4%。全年支付各類保險賠款及給付12771萬元,比上年增長41.1%,其中財產險10749萬元,增長58.6%;人身險2022萬元,下降11.1%。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整體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全市擁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學校221所,在校學生168697人,占總人口14.91%。小學入學率為99.99%;初中入學率為98.54%;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比例達到88.69%,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全國高校統考報名錄取率80.34%。中等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也得到大力發展。全年新創溫州市級教育強鎮2個,溫州市級以上教育強鎮累計達14個,其中省級12個。教育條件繼續改善。每個學生平均佔有校舍建築面積,小學達4.83平方米,初中8.24平方米,普高15.23平方米;校均學生人數,小學達到687人/所,獨立初中達到1149人/所,一貫制學校初中部達265人/所。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小學、初中、普高、職高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98.8%、97.1%、94.9%、72.8%,中級及以上職稱比例分別為49.34%、47.06%、48.43%、38.28%。
科技進步取得新進展。全社會科技經費投入41178.2萬元,科技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8%。各級財政科學事業費支出1554萬元,比上年增長18.6%,科技三項經費投入2438萬元,增長37.0%。全年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5項,星火計劃1項,重點新產品計劃6項,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2項;列入省級各類項目56項、溫州市級項目13項。全年獲省科技進步獎3項,溫州市科技進步獎9項。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年內新增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家,溫州市級6家,至年末,共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1家。全年專利授權486項,至年末累計2642項。一批科技項目獲得國家和省貼息貸款或創新基金資助,全年獲資助經費773萬元,比上年增長45.4%。科技合作交流加強。全年技術成交額1.3億元,占溫州市的24%。年末,隸屬人事部門管理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288人,比上年增加623人;其中中級以上職稱人員5770人,增加834人。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群眾文藝創作百花齊放,全年共創作各類文藝作品139件,其中獲國家級獎項2個,省級獎11個。文化產業繼續穩步發展。至年末,我市共有文化經營單位1223家,比上年增長13.7%,總投資額達3.2億元,增長18%。公共圖書館藏書18.7萬冊(件),年總流通量10.9萬人次。城鄉群眾文化生活條件不斷完善,年內新?quot;東海文化明珠"鄉鎮1個,累計達10個;"金海岸文化網"工程新增1個,累計達4個。全市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7%,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5.7%,有線電視用戶19萬戶。
公共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市有各類衛生機構605家,其中醫院5家,衛生院58家,村衛生室345家,其它醫療機構185家,城市和農村衛生網路逐步完善。年末有各類衛生技術人363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799人,執業護士935人。全市醫療機構病床 1750張,平均每萬人擁有病床15.5張、醫師15.9人。至年末全市農村改廁普及率達88.5%。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年體育人口達48.6萬人,占總人口的43%;中小學全面開展體育達標活動,達標率為98.3%;公共健身點新增40個,累計達160個。全年舉辦全民健身活動47次,參加活動17萬人次。瑞籍運動員在省、市運動會的19個項目上共獲金牌92枚、銀牌71枚、銅牌67枚。
十、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城市建設不斷加強。全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積44.2萬平方米,累計260.8萬平方米;新增公共綠地面積2.2萬平方米,累計122.3萬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供排水設施繼續改善。市區公共交通營運線路12條,年載客量3326.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1%。年末供水管道270公里,年供水量4119萬噸,增長16.7%;排水管道199.4公里,液化石油氣用戶5.9萬戶,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環境保護力度加大。圍繞生態市建設目標,加強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大氣環境和城市雜訊環境質量水平保持穩定,環境空氣Ⅰ、Ⅱ級優良天數佔全年總天數的比重為91.3%,城市道路交通雜訊全年平均值68.8分貝,符合交通干線雜訊標准。工業污水排放達標率90.9%,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97.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3.3%。全市已有8家單位通過ISO14001環境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繼續保持低增長。年末全市總人口113.1萬人,總戶數30.5萬戶。男女性別比為106.6:10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4‰,計劃生育率達90.6%,已婚育齡婦女綜合避孕率90.1%,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率86%。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繼續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6元,比上年增長15.9%,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5.5%。教育文化娛樂
❾ 溫州市有多少個縣
溫州市一共有6個縣。
溫州市轄3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鹿城內市轄區、甌海容市轄區、龍灣市轄區; 樂清縣級市,瑞安縣級市;平陽縣、蒼南縣、文成縣、泰順縣、洞頭縣、永嘉縣。
(9)溫州歷史文化名城擴展閱讀:
溫州的區劃詳情
截至2017年底,溫州市轄鹿城、龍灣、甌海、洞頭4區,瑞安、樂清2市(縣級)和永嘉、平陽、蒼南、文成、泰順5縣。全市有66個街道、93個鎮、26個鄉,5405個建制村,152個居委會、235個城市社區。溫州市人民政府駐地鹿城區綉山路321號。
溫州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南與福建省寧德地區的福鼎、柘榮、壽寧三縣毗鄰,西和麗水地區的縉雲、青田、景寧畲族自治縣相接,北和東北與台州地區的仙居、黃岩、溫嶺、玉環四縣為界。
參考資料:網路-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