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商務網站的發展歷史
中國電子商務始於1997年。如果說美國電子商務是「商務推動型」,那麼中國電子商務則更多的是「技術拉動型」,這是在發展模式上中國電子商務與美國電子商務的最大不同。在美國,電子商務實踐早於電子商務概念,企業的商務需求「推動」了網路和電子商務技術的進步,並促成電子商務概念的形成。當Internet時代到來的時候,美國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先進和發達的電子商務基礎。在中國,電子商務概念先於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啟蒙者」是IBM等IT廠商,網路和電子商務技術需要不斷「拉動」企業的商務需求,進而引致中國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了解這一不同點是很重要的,這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大特點,也是理解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的一把鑰匙。
在1997年和1998年,中國電子商務的主體正是一些IT廠商和媒體,它們以各種方式進行電子商務的「啟蒙教育」,激發和引導人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興趣和需求。經過這一階段,在1999年和2000年,以網站為主要特徵的電子商務服務商在風險資本的介入下成為中國電子商務最早的應用者,成為這一階段中國電子商務的主體。隨著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的深化,隨著資本市場泡沫的破滅,網站電子商務開始跌入低谷,而企業特別是傳統卻開始大規模進入電子商務領域,中國電子商務從2001年開始進入第三個階段,企業電子商務成為中國電子商務新的主體。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2007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2.17萬億元,比上年度增長90%。中國網路購物發展迅速,2008年6月底,網路購物用戶人數達到6329萬,半年內增加36.4%。截至2008年12月,電子商務類站點的總體用戶覆蓋已經從9000萬戶提升至9800萬戶。
這一變化是深刻的,然而也引發了對中國電子商務形勢的一些不正確看法。人們已經習慣以網站電子商務,特別是以一些「熱點」網站電子商務作為了解和判斷電子商務形勢的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據。因此,一些「熱點」網站電子商務的衰落,導致不少媒體和專業人士作出了中國電子商務處於低谷、走向衰退或者乾脆從此一蹶不振的判斷,許多人因此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產生極大的懷疑,對電子商務的優越性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負面的、否定性的意見。
這是看法可以理解但並不正確。事實上,與表面情形相反,中國電子商務正在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總的態勢是健康的。電子商務的主體正在由IT廠商、媒體和電子商務服務商轉換為企業,傳統企業正在大規模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其特點是堅定、有效但不太吸引「注意力」。企業電子商務是今後觀察和判斷電子商務形勢的主要視角。
在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的歷程中,有不少很基本的問題需要重新思考,比如,究竟什麼是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E-Commerce還是E-Business,電子商務的范圍有多大,政府采購算電子商務還是電子政務,網路廣告是不是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包不包括ERP,電子商務交易額怎麼計算,等等。
㈡ 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
【歷史發展】[編輯本段]以歐美國家為例,可以說電子商務業務開發的如火如荼。在法、德等歐洲國家,電子商務所產生的營業額已佔商務總額的1/4,在美國則已高達1/3以上,而歐美國家電子商務的開展也不過才十幾年的時間。在美國,美國在線(AOL)、雅虎、電子港灣等著名的電子商務公司在1995年前後開始賺錢,到2000年創造了7.8億美元,IBM、亞馬遜書城、戴爾電腦、沃爾瑪超市等電子商務公司在各自的領域更是取得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巨額利潤。歐美國家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 歐美國家擁有電腦的家庭,企業眾多,網民人數占總人口的2/3以上,尤其是青少年,幾乎都是網民,優裕的經濟條件和龐大的網民群體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2. 歐美國家普遍實行信用卡消費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信用保障體系,這為電子商務的網上支付問題解決了出路。細致說來,歐美國家的信用保證業務已開展有80年的時間。在歐美國家,人們可自由流動,不用像中國一樣受戶口的限制,為方便生活起居,每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不能偽造並伴隨終生的信用代碼,持此信用卡進行消費,發卡銀行允許持卡人大額度透支,但持卡人需在規定時間內將所借款項歸還,如果某企業或個人惡意透支後不還款,那也就意識著以後他無論走到何地,他的信用記錄上都會有此污點,不論他想貸款買房,購車或辦公司,銀行都不會貸款給他,這在貸款成風的西方世界是及其可怕的!因此,西方人普遍將信用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誰也不願意貪小利失大義,當在網上購物時,他們會在點擊物品直接輸入密碼,將信用卡中的電子貨幣劃撥到網站上,商務網站在確認款到後,立即組織送貨上門。 ★3. 歐美國家的物流配送體系相當完善,正規,其是近年來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出現,使的不同地區的眾多網民,往往能在點擊購物的當天或轉天就可收到自己所需的產品。這要得益於歐美國家近百年的倉儲運輸體系的發展史。以美國為例,第二次世界大站後,許多企業將軍隊後勤保障體系的運做模式有效地加以改造運用到物資流通領域中來,逐漸在全國各地設立了星羅棋布,無孔不入的物流配送網路。即使在電子商務業務還未廣泛開展的十多年前,只要客戶打電話通知要貨,幾乎都可以享受免費的送貨家政服務。美國聯邦快遞,UPS(聯邦包裹快遞)等是大型物流公司的典範,專門負責為各個商家把產品送到顧客手中,有了這樣龐大的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當電子商務時代到來後,美國只需將各個配送點用電腦連接起來,即順理成章的完成了傳統配送向電子商務時代配送的過度,電子商務活動中最重要最復雜的環節——物流配送問題就是這樣輕而易舉的解決了。 【中國狀況】[編輯本段]中國電子商務始於1997年。如果說美國電子商務是「商務推動型」,那麼中國電子商務則更多的是「技術拉動型」,這是在發展模式上中國電子商務與美國電子商務的最大不同。在美國,電子商務實踐早於電子商務概念,企業的商務需求「推動」了網路和電子商務技術的進步,並促成電子商務概念的形成。當Internet時代到來的時候,美國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先進和發達的電子商務基礎。在中國,電子商務概念先於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啟蒙者」是IBM等IT廠商,網路和電子商務技術需要不斷「拉動」企業的商務需求,進而引致中國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了解這一不同點是很重要的,這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大特點,也是理解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的一把鑰匙。 在1997年和1998年,中國電子商務的主體正是一些IT廠商和媒體,它們以各種方式進行電子商務的「啟蒙教育」,激發和引導人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興趣和需求。經過這一階段,在1999年和2000年,以網站為主要特徵的電子商務服務商在風險資本的介入下成為中國電子商務最早的應用者,成為這一階段中國電子商務的主體。隨著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的深化,隨著資本市場泡沫的破滅,網站電子商務開始跌入低谷,而企業特別是傳統卻開始大規模進入電子商務領域,中國電子商務從2001年開始進入第三個階段,企業電子商務成為中國電子商務新的主體。 這一變化是深刻的,然而也引發了對中國電子商務形勢的一些不正確看法。人們已經習慣以網站電子商務,特別是以一些「熱點」網站電子商務作為了解和判斷電子商務形勢的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據。因此,一些「熱點」網站電子商務的衰落,導致不少媒體和專業人士作出了中國電子商務處於低谷、走向衰退或者乾脆從此一蹶不振的判斷,許多人因此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產生極大的懷疑,對電子商務的優越性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負面的、否定性的意見。 這是看法可以理解但並不正確。事實上,與表面情形相反,中國電子商務正在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總的態勢是健康的。電子商務的主體正在由IT廠商、媒體和電子商務服務商轉換為企業,傳統企業正在大規模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其特點是堅定、有效但不太吸引「注意力」。企業電子商務是今後觀察和判斷電子商務形勢的主要視角。 未來電子商務展望[編輯本段]盡管近來對於互聯網零售公司的風險投資基金已經明顯減少,但北美互聯網零售市場的總銷售額在2000年仍然達到了史無前例的29.3億美元,比1999年增長了75個百分點。這是從Gartner Group Inc.公司最近關於互聯網業界研究報告中所得到的消息。Gartner Group Inc.是主要從事於互聯網技術研究以及業界咨詢的公司。該公司的這份報告中還提到在1999年北美互聯網零售市場的總收入是16.8億美元,而較1998年則增長了157%。據Gartner的分析家介紹,隨著該市場的逐漸成熟,該領域內的一些實力雄厚的零售商也開始嶄露頭角,他們將來有可能成為這個領域的領導者。 Gartner公司電子商務服務部門的主要分析家Robert Labatt說:「一些具有知名品牌以及雄厚客源支持的在線銷售公司將在以後的大合並浪潮中佔得先機,而一部分小型零售商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發展能夠獲得收益的戰略夥伴關系。」 「而對於目前市場的領導者而言,現在正是獵取利潤的大好時機。因為他們與那些相同弱小的商業夥伴相比,他們具有雄厚的人才團體、技術及客戶基礎等多個優勢,只要他們與這些弱小的商業夥伴達成協議,他們將肯定獲得更多的利益,至少可以減少更多的商業成本,」Robert Labatt說。「為了生存,這些互聯網零售商除了在短期內向人們展示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得到所預期的利潤之外別無他法。」 在1999年,北美零售市場中在線購物活動的發生額還不到用戶總銷售額的1%,而Gartner預計,到2004年,在線購物整個銷售市場中所佔的份額將達到5%至7%左右,其中計算機軟/硬體以及家庭消費電器的銷售將是在線購物活動中的主要領導產品,預計這類產品的銷售額將從1999年的7.5億美元在2004年猛增到59.7億美元。 「盡管看似這類產品擁有很好的銷售背景,但事實上這類產品的銷售商多是採取薄利多銷的銷售策略,特別是與那些從事在線銀行服務的互聯網公司來看,更是如此,」Labatt說。
㈢ 電子商務的發展史
起步期
1990-1993年,電子數據交換時代,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起步期。
雛形期
1993-1997年,政府領導組織開展「三金工程」階段,為電子商務發展期打下堅實基礎。
1993年成立了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為主席的國民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及其辦公室,相繼組織了金關、金卡、金稅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
1996年1月成立國務院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副總理任組長,20多個部委參加,統一領導組織中國信息化建設。
1996年,金橋網與網際網路正式開通。
1997年,信息辦組織有關部門起草編制中國信息化規劃。
1997年4月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各省市地區相繼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省開始制訂本省包含電子商務在內的信息化建設規劃。
1997年,廣告主開始使用網路廣告。
1997年4月以來,中國商品訂貨系統(CGOS)開始運行。
發展期
1998-2000年,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
1998年3月,中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
1998年10月,國家經貿委與信息產業部聯合宣布啟動以電子貿易為主要內容的"金貿工程",它是一項推廣網路化應用、開發電子商務在經貿流通領域的大型應用試點工程.。
1999年3月8848等B2C網站正式開通,網上購物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1999年興起政府上網、企業上網,電子政務(政府上網工程)、網上納稅、網上教育(湖南大學、浙江大學網上大學),遠程診斷(北京、上海的大醫院)等廣義電子商務開始啟動,並已有試點,並進入實際試用階段。
穩定期
2000-2009年,電子商務逐漸以從傳統產業B2B為主體,標志著電子商務已經進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穩定期。
成熟期
3G的蓬勃發展促使全網全程的電子商務V5時代成型,電子商務已經受到國家高層的重視,並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
電子郵件階段。這個階段可以認為是從70年代開始,平均的通訊量以每年幾倍的速度增長。
第二階段
信息發布階段。從1995年起,以Web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發布系統,爆炸式地成長起來,成為Internet的主要應用。中小企業如何把握好從「粗放型」到「精準型」營銷時代的電子商務。
第三階段
EC (Electronic Commerce),即電子商務階段。EC在 美國也才剛剛開始,之所以把 EC 列為一個劃時代的東西,是因為 Internet 的最終主要商業用途,就是電子商務。同時反過來也可以說,若干年後的商業信息,主要是通過 Internet 傳遞。Internet 即將成為我們這個商業信息社會的神經系統。1997 年底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第五次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首腦會議(APEC)上美國總統柯林頓提出敦促各國共同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議案,其引起了全球首腦的關注,IBM、HP 和 Sun 等國際著名的信息技術廠商已經宣布 1998 年為電子商務年。
第四階段
全程電子商務階段。隨著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服務模式的出現,軟體紛紛登陸互聯網,延長了電子商務鏈條,形成了當下最新的「全程電子商務」概念模式。
第五階段
智慧階段。2011年,互聯網信息碎片化以及雲計算技術愈發成熟,主動互聯網營銷模式出現,i-Commerce(indivial Commerce)順勢而出,電子商務擺脫傳統銷售模式生搬上互聯網的現狀,以主動、互動、用戶關懷等多角度與用戶進行深層次溝通。其中以 IZP 科技集團提出的 ICE 最具有代表性。
發展趨勢
更廣闊的環境:人們不受時間的限制,不受空間的限制,不受傳統購物的諸多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在網上交易。
更廣闊的市場:在網上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很小,一個商家可以面對全球的消費者,而一個消費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購物。
更快速的流通和低廉的價格:電子商務減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節省了大量的開支,從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
更符合時代的要求:如今人們越來越追求時尚、講究個性,注重購物的環境,網上購物,更能體現個性化的購物過程。
國內前景
「十二五」時期,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產業規模迅速擴大,電子商務信息、交易和技術等服務企業不斷涌現。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已達4.5萬億元,同比增長22%。2011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再創新高,達到5.88萬億元,其中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21萬億元。
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整體交易規模1.76萬億,同比增長25.8%,環比下降4.2%。2012年第二季度,我國電子商務市場整體交易規模1.88萬億,同比增長25.0%,環比增長7.3%。
截止到2013年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10.2萬億,同比增長29.9%。其中,B2B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8.2萬億元,同比增長31.2%。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8851億元,同比增長42.8%。排在前十的省份(含直轄市)分別為:廣東省、江蘇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東省、湖北省、福建省、四川省、湖南省。
截止2013年12月,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235萬人。由電子商務間接帶動的就業人數,已超過1680萬人。
2013年電子商務市場細分行業結構中,B2B電子商務佔比80.4%;網路零售交易規模市場份額達到17.6%;網路團購佔比0.6%;其他佔1.4%。
㈣ 電商發展了多少年
起步期
1990-1993年,電子數據交換時代,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起步期。
雛形期
1993-1997年,政府領導組織開展「三金工程」階段,為電子商務發展期打下堅實基礎。
1993年成立了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為主席的國民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及其辦公室,相繼組織了金關、金卡、金稅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
1996年1月成立國務院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副總理任組長,20多個部委參加,統一領導組織中國信息化建設。
1996年,金橋網與網際網路正式開通。
1997年,信息辦組織有關部門起草編制中國信息化規劃。
1997年4月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各省市地區相繼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省開始制訂本省包含電子商務在內的信息化建設規劃。
1997年,廣告主開始使用網路廣告。
1997年4月以來,中國商品訂貨系統(CGOS)開始運行。
發展期
1998-2000年,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
1998年3月,中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
1998年10月,國家經貿委與信息產業部聯合宣布啟動以電子貿易為主要內容的"金貿工程",它是一項推廣網路化應用、開發電子商務在經貿流通領域的大型應用試點工程.。
1999年3月8848等B2C網站正式開通,網上購物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1999年興起政府上網、企業上網,電子政務(政府上網工程)、網上納稅、網上教育(湖南大學、浙江大學網上大學),遠程診斷(北京、上海的大醫院)等廣義電子商務開始啟動,並已有試點,並進入實際試用階段。
穩定期
2000-2009年,電子商務逐漸以從傳統產業B2B為主體,標志著電子商務已經進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穩定期。
成熟期
3G的蓬勃發展促使全網全程的電子商務V5時代成型,電子商務已經受到國家高層的重視,並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
電子郵件階段。這個階段可以認為是從70年代開始,平均的通信量以每年幾倍的速度增長。
第二階段
信息發布階段。從1995年起,以Web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發布系統,爆炸式地成長起來,成為Internet的主要應用。中小企業如何把握好從「粗放型」到「精準型」營銷時代的電子商務。
第三階段
EC(Electronic Commerce),即電子商務階段。EC在美國也才剛剛開始,之所以把EC列為一個劃時代的東西,是因為Internet的最終主要商業用途,就是電子商務。同時反過來也可以說,若干年後的商業信息,主要是通過Internet傳遞。Internet即將成為我們這個商業信息社會的神經系統。1997年底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第五次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首腦會議(APEC)上美國總統柯林頓提出敦促各國共同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議案,其引起了全球首腦的關注,IBM、HP和Sun等國際著名的信息技術廠商已經宣布1998年為電子商務年。
第四階段
全程電子商務階段。隨著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服務模式的出現,軟體紛紛登錄互聯網,延長了電子商務鏈條,形成了當下最新的「全程電子商務」概念模式。
第五階段
智慧階段。2011年,互聯網信息碎片化以及雲計算技術愈發成熟,主動互聯網營銷模式出現,i-Commerce(indivial Commerce)順勢而出,電子商務擺脫傳統銷售模式生搬上互聯網的現狀,以主動、互動、用戶關懷等多角度與用戶進行深層次溝通。其中以IZP科技集團提出的ICE最具有代表性。
來源:網路
㈤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簡史
一、電子商務發展總體情況
電子商務代表著未來貿易方式的發展方向,其應用和推廣將給社會和經濟帶來極大的效益。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現代電子交易手段已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發達國家已紛紛制定政策,發展中國家正在加緊制定總體發展戰略,大力促進電子商務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應用,力爭在新一輪國際分工中佔領制高點,贏得新的競爭優勢。
我們來看幾組數據,全球互聯網用戶1996年不足0.4億,到2000年6月已經達到2.6億以上,並且仍在不斷增長,預測今後4年內全球上網人數將增至10億,平均每個月增加100萬戶。
1994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為12億美元,1997年達到26億美元,增長了一倍多,1998年銷售額達500億美元,比1997年增長近20倍。聯合國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表明,2000年全球電子商務的交易額將達到3770億美元,2010年可達1萬億美元,未來10年三分之一的全球國際貿易將以網路貿易的形式來完成。由此可見,電子商務有著巨大的市場與無限的商業機遇,孕含著現實和潛在的豐厚商業利潤。
二、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1.中國電子商務總體發展情況和特點
(1)總體發展情況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近兩年我國電子商務獲得了迅速發展,從以下數據即可看出:1996年中國互聯網用戶為10萬,1999年互聯網用戶為400萬,增長了40倍,2000年達到2225萬,增長了200多倍。
截止到2001年1月,我國電子商務網站數量已達1500餘家,其中網上零售商600餘家,拍賣類網站100家左右,遠程教育網站180家,遠程醫療網站20家。網上中文站點1.5萬個。ISP620家,ICP1000餘家。B2C網站有667家,B2B網站370家。2000年互聯網服務市場總體規模為53億元人民幣,其中接入市場48.9億元人民幣,撥號接入市場為28.4億元人民幣,專線接入市場為9.8億元人民幣;虛擬主機市場3.2億元人民幣;主機託管市場為6.56億元人民幣;域名注冊市場為0.97億元人民幣。撥號及專線接入占接入市場總規模的近80%,主機託管收入隨著上網企業的增加,銷售額在迅速提升。
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為771.6億元人民幣,其中B2C電子商務交易額為3.9億元人民幣,B2B電子商務交易額為767.7億元人民幣。
經權威機構調查,我國信息產業總規模已超過14000億元人民幣,電信業務年均增長率為33%,信息產品製造業年均增長率已大於30%。中國電子商務正由起步邁入繁榮階段。
(2)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
由熱浮躁到冷思索,加強理性,轉變發展戰略。
大型傳統產業紛紛涉足電子商務,實業網站開始崛起。
網站建設發展迅速,大眾化程度明顯提高。
2.基礎環境建設情況
(1)基礎設施情況
我國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建設在過去的一年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現在國內主幹網帶寬有了較大的擴展,個人和企業上網費用已經開始下調;網民和企業對網路環境已經從改變速度慢和價格高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到要求保障服務質量,對於網路服務已經開始進入更具體和更務實的發展階段。
(2)網路建設連接情況
1994年9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建設啟動,同年10月,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啟動。1995年1月,中國電信開始向社會提供Internet接入服務,同年4月,中國科學院啟動百所聯網工程。在此基礎上,網路不斷擴展,形成了中國科技網(CSTNET)。1996年1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全國骨幹網建成並正式開通,同年9月,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向社會提供Internet接入服務。
1997年,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中國科技網(CSTNT)、中國教育計算機網(CERNET)、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實現了互連互通。
(3)立法情況
我國在研究國際先進經驗的同時,結合中國國情,在立法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初步制定了一套有中國特色的電子商務法規:
1996年2月,國務院第195號令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1997年5月,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中國互聯網路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1999年8月,信息產業部發布《電信網間互聯管理暫行規定》;同年,《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總體框架(初稿)》擬就,報國務院審批;2000年9月25日,國務院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3.電子商務模式
電子商務模式逐漸趨向多樣化,目前主要有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消費者(B2C)(由於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詳述)。
三、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電子商務起步晚,發展程度低,目前處於初級階段。
1.發展戰略問題
網站的爆炸式增長和網站的無效益落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網路公司為了創造所謂的「品牌」效應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2.意識和觀念問題
中國購物習慣和方式比較保守和陳舊,不肯輕易相信網上的「花言巧語」。
3.國內計算機信息網路運行質量問題
網路技術、網路管理、信息內容、技術標准、資費水平、通信速度、安全和保密條件等各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這些都影響了網路的繼續擴大。
4.企業信息化普及率低
在15000家左右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大約有10%左右的企業基本上實現了企業信息化,有70%左右的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著手向實現企業信息化的方向努力,有20%的企業只有少量的計算機,但除了用作財務、打字機外很少有其它應用。
5.金融體系支撐不足
目前,我國金融服務水平和電子化程度不高,網上支付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進程。
6.社會化信用體系不健全
目前中國的社會化信用體系很不健全,信用心理不健康。交易行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嚴厲的社會監督。
7.語言障礙問題
由於網上的信息絕大多數是英文信息,語言上的障礙成為制約他們進行企業信息化和發展電子商務的主要問題。
8.商業模式的創新問題
目前我國電子商務處於對傳統商業模式和海外先進經營模式的抄襲、模仿的水平上,很少有結合我國國情的創新模式。
9.管理體制問題
現行管理體制基本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條塊分割,設置不合理,協調性不夠,辦事效率低下,對新經濟適應性較差。
四、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
1.積極參與國際對話,以便建立一個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電子商務框架
2.突出重點,由點帶面
首先,在一些管理和經營的特點比較適合電子商務發揮長處的領域中推行電子商務,例如銀行、民航、證券、外貿、連鎖店、軟體、出版物和影視產品等。其次,對那些經濟比較發達、信息化程度相對較高、對電子商務有需求和有效益的地區,特別是一些有條件的沿海省市,以及內地的少數省會城市和中心城市,應不失時機地發展各種方式的電子商務。第三,採取在電子商務和傳統商務的結合中逐步擴大電子商務比重的做法。
3.加強標准制定、安全技術研究,加快法律法規建設
4.大力推動企業信息化進程,搞好計算機信息網路建設
5.加強宣傳教育,普及電子商務常識,提高全民族電子商務意識
㈥ E-commerce的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史
1993-1997年,政府領導組織開展「三金工程」階段,為電子商務發展期打下堅實基礎。
1993年成立國務院副總理為主席的國民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及其辦公室,相繼組織了金關、金卡、金稅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
1996年1月成立國務院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副總理任組長,20多個部委參加,統一領導組織我國信息化建設。
1996年,全橋網與網際網路正式開通。
1997年,信息辦組織有關部門起草編制我國信息化規劃
1997年4月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各省市地區相繼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省開始制訂本省包含電子商務在內的信息化建設規劃。
1997年,廣告主開始使用網路廣告。
1997年4月以來,中國商品訂貨系統(CGOS)開始運行。 1998-2000年,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
1998年3月,我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
1998年10月,國家經貿委與信息產業部聯合宣布啟動以電子貿易為主要內容的「金貿工程」,它是一項推廣網路化應用、開發電子商務在經貿流通領域的大型應用試點工程.。
1999年3月8848等B2C網站正式開通,網上購物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1999年興起政府上網、企業上網,電子政務(政府上網工程)、網上納稅、網上教育(湖南大學、浙江大學網上大學),遠程診斷(北京、上海的大醫院)等廣義電子商務開始啟動,並已有試點,並進入實際試用階段。 3G的蓬勃發展促使全網全程的電子商務V5時代成型。
㈦ 中國的電子商務興起於何時
中國電子商務與中國互聯網接入一起起步,並在2003年興起。你可以看看阿里巴巴的歷史,就可以知道電子商務網站的發展階段了。
㈧ 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歷史以及市場趨勢
http://wenku..com/view/5d1c5d1dfc4ffe473368ab7f.html
我不是專門搞這方面的,這個講的挺全版的,可以看權看
㈨ 評述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歷程
1993年電子商務概念引入中國。
1996年中國出現了第一筆象徵性的網上交易。
1998年以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為目標的企業間電子商務示範項目開始啟動。
1999年以來,電子商務在中國開始了由概念向實踐的轉變。從最初的B2C模式擴展到C2C網上拍賣以及年末興起的B2B模式,電子商務在中國取得了良好的發展。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對電子商務發展造成了沉重打擊。
2002年基於移動,聯通的簡訊收費模式的興起和運營環境的成熟又積極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2003年底出現第一例「非典」,到2004年全國防範「非典」,興起了互聯網泡沫以來中國電子商務的大發展,徹底走出互聯網冬天,電子商務概念深入人心,並得到廣泛應用。從這一年起更多的企業開始上網,建立自己的網站。開始了電子商務的實際應用。2004年,中國電子商務的增長率為73.7%,營業額達到4800億人民幣。
2005年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到5531億元,其中B2B電子商務進入高速發展,並佔到整個市場的95%以上。在這一時期隨著淘寶,ebay易趣,拍拍網的興起,C2C電子商務也開始普及,C2C交易額高達135億元。
2006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萬億,預計2007年將突破1.7萬億。目前C2C市場光淘寶網的零售額就已經超過了沃爾瑪在中國的所有超市的總零售額。
結論:從發展可以看到,在我國實質性的電子商務起源於1998年,發展目前行業是千變萬化,這是一個平等的沒有權威的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