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學理論社會歷史發展觀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史學思想的發展和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唯物歷史觀的形成並佔主導地位,社會文化的豐富多彩
㈡ 一元多線的歷史發展觀的內容
內容提要:以「一元多線論」為基礎的「現代化範式」把「現代化」主要看作一個有特定內涵的全球歷史大變革進程,看作一個並不具備終極目標價值而且道路模式選擇多樣的歷史范疇,從而使之成為史學研究的對象。它和20世紀50-60年代的美國現代化論有原則上的不同,也不同於建立在 「五種生產方式序列」基礎上的革命史範式。東、西方兩種對立的單線演進歷史模式,在史學方法論上都有絕對主義和排他性色彩。多線發展觀則是開放的、包容的、多面向的。現代化範式的出現打破了史學長期由單一範式支配的局面。史學範式的多樣化,是中國史學繁榮之道。
一 什麼是「以一元多線論為基礎的現代化範式」?
「現代化」被廣泛接受為一種史學「範式」,大致緣起於美國學者德里克的專論「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當代危機」。德里克所謂「範式危機」,並不是一種「範式」取代另一種「範式」,而是說「現代化範式」的出現,使「革命範式」支配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局面為之改變,「歷史研究喪失了中心」。[1]德里克所舉例證雖多出於美國當今漢學界,但所論「問題」已經觸及中國大陸學者。嚴格地說,「現代化研究」是一個跨學科或稱「科際整合」的領域,因而有關的「問題」不都屬於歷史學。然而,由於「現代化」客觀上首先是一個歷史范疇,史學界首當其沖也是很自然的。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內地學者的現代化研究,擴大了歷史研究的視野。就中國近現代史而言,從現代化研究的角度來看,從「改良」到革命,從東西文化、新舊文化的論戰,以農立國還是以工立國的討論,民主與獨裁之爭,到決定20世紀後半葉中國命運的歷次大決戰,一個半世紀以來激盪在思想政治舞台上的各種思潮、方案,以及與此相關的豐富多彩的社會經濟變革、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變化,各種力量在各個社會層面的關系,都是圍繞「中國的現代化」這一中心問題展開的。而先前以階級斗爭和政治革命為中心或「主題」的編史學卻忽略甚至否定了許多這方面的內容。在理論上,現代化研究雖然與「革命範式」有剪不斷的聯系,但已經有其獨立的品格,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有特色的概念和論說系統,例如羅榮渠先生在《現代化新論》中對「現代」和「現代化」的重新界定,現代化的全球性和世界現代化三次大浪潮說,中國近現代史作為世界現代化總趨勢的一部分所展現的共性與個性特點如「四個趨勢(衰敗化、半邊緣化、革命化、現代化)」、「三種矛盾」、「三次模式轉換」說,「改革儒學」說,以及不同於西方學者的現代化類型學,等等。它的理論核心是「一元多線歷史發展觀」[2],因而被有的批評者恰如其分地稱為「以『一元多線論』為基礎的『現代化範式』」。[3]此外,「現代化」研究者也不缺乏對現實進程的關懷,面對急劇的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一再發出「人文憂思的盛世危言」。其對社會主義發展戰略的深層次思考,確已產生「振聾發聵,使人警覺」之效。[4]
「一元多線歷史發展觀」吸收20世紀人類知識發展的新成果,例如世界體系理論,進而建構了系統的發展動力機制分析框架。它堅持以生產力而不是以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為標准衡量社會發展的程度,強調大工業生產力所引起的人類社會革命性變化。它的論述重點是世界現代化進程的「多線性」和造成現代化多模式、多路徑的多因素互動作用,其中,多線發展與多因素互動相輔相成。它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在對唯物史觀的概述中既有原則性,又富於開放性,符合恩格斯晚年所表述的思想:「根據唯物史觀,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無論馬克思或我都從來沒有肯定過比這更多的東西。……這里表現出這一切因素間的相互作用,而在這種相互作用中歸根到底是經濟運動作為必然的東西通過無窮無盡的偶然事件(即這樣一些事物和事變,它們的內部聯系是如此疏遠或者是如此難於確定,以致我們可以認為這種聯系並不存在,忘掉這種聯系)向前發展。」[5]「一元多線歷史發展觀」迄今仍不是史學思想的主流,但它對整個思想理論界進一步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確實起了推動作用。[6]
吳英先生在「關於現代化的含義、模式和規律——對《現代化新論》幾個理論觀點的評析」一文中,批評「一元多線發展觀」「止步於抽象的生產力概念,沒有進一步闡明生產力本身發展的原因和動力」,「忽略了人作為終極動因的作用」,所以「(現代化)新論」不「新」,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決定的多元折中論」;「仍然停留在事實陳述或經驗歸納的層次,尚未能進入因果關系鏈條的深層次分析,因而不能歸為因果必然性規律,更不能說是普遍規律」。[7]批評者稱「新的歷史發展觀由此提出了覆蓋整個歷史時空的『三階段』演進論,而且每一階段的內涵都極為空泛,似乎這樣就可以避免可能出現形態的多樣性而被證偽」。[8]但只要看一下《現代化新論》第77-78頁的兩個圖表,任何讀者都能一目瞭然:所謂「三階段」所指並非社會形態,而是對人類有史以來生產力發展的大體歸納,每個階段內不同的社會(文化、文明)形態、發展道路(經濟結構、政治制度)都是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相反,對於某些歷史單線論者抽象地談「人的生產能力」,試圖以空泛的「三階段」或稱「三大社會形態」說代替已經漏洞百出的五種生產方式論,《現代化新論》恰恰持鮮明的批評態度。[9]此外,批評者稱羅榮渠先生把現代化定義為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大轉變「無異於說現代化就是工業化」,「一系列難以回答的問題,都是由『現代化即工業化』的錯誤界定引起的」;批評「把後發國家的現代化模式概括為『外源或外誘的現代化』,……似乎西方國家充滿善良願望去幫助後發國家,而後者似乎依靠西方國家就有了實現現代化的便捷道路。這種錯覺十分有害。」[10]這些恐怕都是批評者自己的誤解和錯覺。[11]實則《現代化新論》反復強調現代化是全方位的社會大變革,而不僅僅是工業化;對資本主義、殖民主義之「惡」的本性也是一貫持批判態度的。有心的讀者可以看《現代化新論》第148頁關於民主、民權、法治秩序、社會結構變化、普及現代教育等層面現代化進程的論述和149頁「經濟發展-社會變革示意圖」,以及關於「半邊緣化即半殖民地化」和「革命化」諸進程和形式的反復論述。所謂「外源或外誘」,是說「後發國家」原來的歷史進程被資本主義、殖民主義擴張所打斷。現代化的制度設計和觀念形態都來自現代西方,而不是「後發國家」歷史上自然發生的。這些思想和制度,例如進化、理性、社會契約觀念、工業主義、科學主義、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等等,本身更難於以「善」、「惡」判斷之。進化論是科學,從西方傳入的社會進化和進步觀念取代傳統的循環史觀自然是大勢所趨。但進化論所揭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蘊含著聽任社會內部和民族-國家之間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現代化的全球推進對強國和資本家是福音,對弱國和社會下層人民則帶來「現代災難」。連李鴻章都知道:面臨挾堅船利炮且「陰懷吞噬之計」而來的「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中國不能不求「變」求「自強」,而「自強之道,在乎師其所能奪其所恃耳」!建立和維護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核心」國家對「邊緣」地區和國家哪有我們天真的批評者所說的什麼「善良願望」,而且還能「充滿」?與此同時,批評者還很輕松地宣布:馬克思早已「從因果關繫上揭示出發展多樣性的歷史必然性」,「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條件就必然決定了人們適應和改造環境的方式出現差異,由此導致不同發展道路的出現」,「西歐面對西歐的環境,印度面對印度的環境,都必然做出不同發展道路的選擇」[12]——思想史、學術史上復雜的「多線」問題,竟然用幾行字、三言兩語就解決了,真的是比解一個簡單的一次方程式還容易!批評者反復提出的「終極動因」、「因果必然性」和由此帶來的「普遍規律」、「歷史必然性」等概念,其實都是大有疑義的。因果聯系有多種形式,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可以異果,同果也可能異因,因而要做具體分析。如西歐封建制和資本主義的起源、中國國家的起源等眾多歷史課題,至今仍無定說,就是由於情況復雜,非單一因素所能解釋。如果歷史真的是單因素一個決定一個的因果關系鏈,工業革命將必然地起因於中亞的氣候。不相信嗎?請看推導:[13]
工業制度緣自現代科學,現代科學緣自伽利略,伽利略緣自哥白尼,哥白尼緣自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緣自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緣自突厥人移民,突厥人移民則緣自中亞的乾燥。因而,尋求歷史原因的根本在於研究水文地理學。
㈢ 科學發展觀歷史意義
http://www.qingnews.com/content/2006-04/15/content_6687689.htm
這里有,麻煩自己看下。
裡面的內容關乎到國家的政治,
所以專發表不了。
望採納。屬
㈣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科學發展觀是前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年7月28日的講話中所提出的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寫入黨章,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之一,在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上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容包括:
第一,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第二,全面發展觀。
第三,協調發展觀。
第四,可持續發展觀。
發展歷史
2003年4月15日,胡錦濤在廣東視察時首次提出:「要堅持全面的發展觀」。同年7月28日,胡錦濤在全國防治非典的工作會議上又一次比較完整地提出了:「要更好地堅持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這被認為是科學發展觀一詞的首次出現。
2003年10月14日,胡錦濤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並提出了「五個統籌」。該次會議將胡錦濤的講話精神寫入最後決議,科學發展觀概念得到了完善,並正式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之一。
其後,中共中央迅速組織了「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專題研究班」,2004年2月29日,在研究班的結業式上,溫家寶要求全黨「統一思想,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科學發展觀提高到全黨「統一思想」的高度。
2004年3月10日,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就科學發展觀發表講話,「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堅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將科學發展觀提到與「三個代表」並列,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對科學發展觀最完整、最全面的闡述。
2007年11月21日,科學發展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被寫入黨章。
2008年9月開始,2008年9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從2008年9月開始,用一年半左右時間,在全黨分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第一批:2008年9月開始,2009年2月基本完成。包括:中央和國家機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黨政機關;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政協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人民團體機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機關;中管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
黨中央、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中央直屬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管理的事業單位,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事業單位。
第二批:2009年3月開始,2009年8月基本完成。包括:市(地、州、盟)、縣(市、區、旗)黨政機關;市(地、州、盟)、縣(市、區、旗)人大、政協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人民團體機關;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師、團機關;中央企業;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企業,市(地、州、盟)直屬企業事業單位;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
第三批:2009年9月開始,2010年2月基本完成。包括:鄉(鎮)、街道;村、社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基層單位;中小學校;未參加第二批活動的企業、社會團體、社會中介組織等。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上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4)歷史發展觀擴展閱讀:
如何落實
第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國正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這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需要長期保持較快的速度,並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這樣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第二、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加快社會發展,努力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存在的「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
第三、堅持城鄉協調發展。要站在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決「三農」問題,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第四、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第五、堅持可持續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
第六、堅持改革開放。統籌推進各方面改革,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體制和機制保障。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處理好內需與外需、利用外資與利用內資的關系,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第七、堅持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㈤ 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科學內涵是什麼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既涉及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問題,又包含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問題;既針對當前,又著眼長遠;既是重大的理論問題,更是現實的實踐問題,必須在工作中認真把握、貫徹落實。
科學發展觀首先是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科學發展觀是全面的發展觀,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進步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協調的發展觀,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的發展觀,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營造更好的發展空間,保證他們一代一代地永續發展.
全面理解、准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實質,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一是必須正確認識經濟增長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經濟增長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人的全面發展是經濟增長的目的和根本動力.不顧條件、不計代價地片面追求增長速度,可能會有損於人的發展.二是必須正確認識增長與發展的關系.經濟增長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增長就沒有發展,但發展是包括經濟增長、結構改善、相互協調、社會和諧、人的全面進步、人與自然和諧在內的,內涵更廣泛、更豐富的概念.三是必須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破壞自然、掠奪自然,就是破壞自己、掠奪自己,必須把堅持以人為本與珍愛自然、延續自然結合起來,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不斷改善當代人和子孫後代的生存空間.四是必須正確認識區域之間的協調.我國不同區域的發展條件差距很大,這決定了不同地區經濟實力和規模的差距將是長期存在的.區域協調不是指各地的經濟規模都要一樣大,而是指全國的人口與經濟分布在各個區域之間要協調,與各個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在完善國家統籌和轉移支付機制的基礎上,使地區間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務的相對差距逐步縮小.五是必須正確認識工業化的內涵.工業化不是簡單地提高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的過程,也不是全國每個地區都把當地工業產值比重提高到相同的水平,更不是不顧各地的條件盲目上工業項目.工業化是一種經濟社會結構和生產方式的變化,是運用傳統生產方式的農業人口不斷向擁有現代生產方式的工業和服務業轉移的過程,是不斷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過程.六是必須正確認識城鎮化的內涵.推進城鎮化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城鎮化不是單純地加強城鎮建設、擴大城鎮面積,更不是簡單的「地改市」、「縣改市」、「縣改區」、「鄉改鎮」等行政區劃調整,城鎮化既是壯大城鎮規模、增加城鎮數量、繁榮城鎮經濟的過程,更是轉移農村人口、從而改變其傳統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過程,是完善城鎮形態、優化城鎮體系布局、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過程。
㈥ 歷史唯物主義發展觀
唯物主義發展觀:
①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問題。
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墨守成規、固步自封,事物是得不到發展的,根據事物變化發展的實際來推動事物的發展;要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把握事物前後相繼的歷史聯系,了解過去,立足現在,預測未來。
②發展的實質是前進的、上升的,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人類的根本利益,具有強大的生命和遠大的發展前途,要有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③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一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要作好准備,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挫折。
④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重視量的積累,推動質的飛躍。
⑤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1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著;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是推動社會歷史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因此,人類在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把人的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最終目標。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正是這一原理的具體體現。 2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永恆發展的。發展是過程的集合體,是前進性的運動。發展是一切事物和現象的根本法則。堅持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就是要堅持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正確認識和利用地理環境、生態、人口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注意保護資源和改善環境,使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3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互為前提和基礎。一方面,人的全面發展不能脫離經濟社會得發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發展是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認得全面發展的程度是經濟社會進步的最重要的標志。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程度都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這兩個歷史過程應互相結合。互相促進的向前發展。因此,必須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一個集經濟、社會、自然為一體的復合系統。它以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前提、生態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的,追求的是經濟繁榮、生態安全、社會公平。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旨在於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首先關注經濟繁榮。它要求以經濟增長為前提,為國家富強和滿足民眾基本需求提供永續的經濟支持。未來十幾年我國經濟必須保持7%的年增長速度,才能實現2020年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標,而這意味著我們要加快工業化進程,擺脫農業經濟占國民經濟主導地位的落後狀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變勞動密集型為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保持製造業增加值和就業人口比重持續上升的態勢。而在這一偉大的工程中,人力資本的數量與質量則是其中關鍵所在。根據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的理論,人力資本是指通過投資形成的並體現在勞動者身上,以其數量和質量形式表示的資本。人力資本主要反映人的能力水平和素質高低,是已經開放了的人力資源。我國是一個人力資源大國,人口總量大、素質低,人力資本存量偏低。若分性別進行分析,女性的人力資本含量則更為不足。這些已經或正在成為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障礙。它不僅無法推動經濟繁榮而且還再生著貧困和低效率,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包袱。科學發展觀關注
㈦ 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是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既涉及生產專力和經濟基礎問題,又包含屬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問題;既針對當前,又著眼長遠;既是重大的理論問題,更是現實的實踐問題,必須在工作中認真把握、貫徹落實。
科學發展觀首先是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科學發展觀是全面的發展觀,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進步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協調的發展觀,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的發展觀,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營造更好的發展空間,保證他們一代一代地永續發展。
㈧ 歷史上中國形成的發展觀都有哪些
紙上中國形成的發展觀有哪些我認為,中國形成的發展觀,當然是由最初的奴隸社會。
㈨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
十六大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既面臨著歷史性機遇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發展、為什麼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賦予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科學發展觀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的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科學發展觀是在准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提出的。進人21世紀後,我國面臨的仍將是一個總體上有利於我國發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環境。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加快發展,就要把中國的發展放在世界的大局中來思考,發揮比較優勢,把握有利條件,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努力取得發展的主動權。科學發展觀反映了當代最新的發展理念,順應了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和高度概括。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歷史根據。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發展要求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現實依據。
㈩ 科學發展觀的歷史背景
背景:
政治: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國企業、國內企業等內對我國環境破容壞變得更加嚴重,人民生活水平想得到進步的提高,我國經濟能夠進步發展,時代要求必須要實現人與自然協調。因此,科學發展觀提出了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以及根本方法:統籌兼顧。與此同時,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們最根本的利益,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充分說明了,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為人民謀福利的,是為人民服務的。
經濟:科學發展觀追求的是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當中實現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它促進了我國經濟進一步邁向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並且使「綠色GDP」觀念逐步的深入人心。
文化:科學發展觀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同時它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這一理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進步升華,對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