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列為三國三大戰役之一的夷陵之戰,對歷史造成了什麼影響
漢末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是指曹操與袁紹之間爆發的官渡之戰、曹操與孫劉聯盟之間爆發的赤壁之戰,還有那場劉備為了重奪荊州、為兄弟關羽報仇而發動的夷陵之戰。
我們都知道在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弱勝強,一舉擊潰袁紹所部主力,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在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以火攻擊敗曹軍主力,曹操倉皇北撤,孫權、劉備各自攻佔荊州的部分地區,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出現的基礎,這兩場戰役影響都極為深遠。那麼,夷陵之戰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為什麼能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一樣列為三國三大戰役之一?
當然,夷陵之戰孫吳贏得也並不輕松,荊州在雙方角逐之下,百姓流離失所,經濟受到沉重打擊,在戰後曹魏趁機南下進攻江東,也使得孫吳損失不輕,國力大減。
在孫吳、蜀漢實力皆遭到打擊之後,孫吳在與蜀漢和解的基礎上,開始尋求與蜀漢的重新聯合,共同抗擊北方強大的曹魏,繼而形成了一個更加穩固的抗曹聯盟,三國之間的疆域基本穩定下來,重新出現了三國對峙的局面。
㈡ 簡述夷陵之戰
歷史上的彝陵之戰發生於蜀漢章武元年至二年(221–222年)。在此之前,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嚴重損害了劉備集團的利益。章武元年七月,劉備不顧群臣反對,親率大軍攻吳,企圖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率兵抵禦。兩軍在彝陵一帶相持近一年,至章武二年閏六月,陸遜利用蜀軍兵疲意懈之機,發動火攻,大敗蜀軍。這一戰役,鞏固了東吳對整個長江以南地區的控制,而蜀漢的實力則大為削弱,再也沒有可能實現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從荊州和益州兩路北伐的計劃。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時,把「彝陵之戰」作為後半部書中的一個重要單元,苦心經營,把這場聲勢浩大的戰役寫得曲折起伏,驚心動魄,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彝陵之戰」的情節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蜀軍步步進逼,吳軍節節敗退。劉備即皇帝位之初,即下詔伐吳,欲為關羽報仇。趙雲、諸葛亮、秦宓先後諫阻,劉備皆不聽。張飛因鞭撻部將范疆、張達而被刺,劉備報仇之心愈切。東吳群臣聞劉備御駕親征,盡皆驚恐,遣諸葛瑾求和,願送歸孫夫人,縛還降將,交還荊州,劉備不允。孫權為免兩面受敵,遣使向魏稱臣。蜀軍先敗吳軍左右都督孫桓、朱然,將孫桓困於彝陵城中;繼敗東吳老將韓當、周泰等,關興殺死仇人潘璋;麋芳、士仁殺死馬忠向劉備請罪,被處死。蜀軍聲威大震,孫權再度求和,劉備仍不允,誓滅東吳。第二階段,蜀、吳兩軍相持於彝陵、猇亭一帶。經闞澤力薦,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全權指揮戰事。陸遜胸有成竹,不顧諸將懷疑譏諷,命令堅守關隘,不許出戰。劉備屢次挑戰不得,心中焦躁,又見天氣炎熱,遂命全軍移屯於林木茂密之處,連營數百里,欲待夏盡秋至,再乘涼進兵。第三階段,吳軍發動火攻,蜀軍遭到慘敗。陸遜見蜀軍兵疲意沮,防備懈怠,下令火燒蜀營。蜀軍大亂,傷亡慘重,劉備倉惶逃入白帝城,傅彤、張南、馮習等戰死,黃權率江北蜀軍投降魏國。陸遜乘勝追擊,在魚腹浦誤入八陣圖,幸得諸葛亮岳父黃承彥引出。陸遜為防魏軍乘虛來襲,下令班師。
㈢ 夷陵之戰的歷史背景和戰爭過程是怎麼樣的
公元222年正月,蜀漢吳班、陳式的水軍進入夷陵地區,屯兵長江兩岸。版二月,劉備親率主權力從秭歸進抵猇亭,建立了大本營。這時,蜀軍已深入吳境二三百公里,由於開始遭到吳軍的扼阻抵禦,其東進的勢頭停頓了下來。在吳軍扼守要地、堅不出戰的情況下,蜀軍不得已乃在巫峽、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為了調動陸遜出戰,劉備遣前部督張南率部分兵力圍攻駐守夷道的孫桓。孫桓是孫權的侄兒,所以吳軍諸將紛紛要求出兵救援,但陸遜深知孫桓素得士眾之心,夷道城堅糧足,堅決拒絕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議,避免了分散和過早地消耗兵力的行為。
㈣ 赤壁之戰、襄樊之戰、夷陵之戰,對三國都是何意義
有一種說法,東漢末年之所以能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就是因為發生於荊州的三場戰役,三國就是在赤壁之戰中萌芽,在襄樊之戰中發展,在夷陵之戰中奠定,無論是赤壁、襄樊還是夷陵,都在當時天下十三州之一的荊州境內,所以說:
一部三國史,就是半部荊州史。
荊州是東漢十三州之一,地處長江兩岸,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和湖南省全部、江西省西部、貴州省東部、廣東省和廣西自治區北部,當時的一個荊州抵得上今天的三個省。
荊州城
從赤壁之戰、南郡之戰到劉備攻取荊南四郡,再到孫權嫁妹給劉備,劉備向孫權借南郡,之後便是劉備率軍入川,拿下益州,期間荊州還發生了湘水對峙,劉備還劃了2個郡還給孫權,之後便是襄樊之戰,夷陵之戰,之後荊州只有東吳和曹魏瓜分,兩家在數十年中誰也吃不了誰,一直維持到晉滅吳之戰,荊州同樣是晉軍主攻的一個方向,所以說:
一部三國史,就是半部荊州史。
㈤ 三國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哪次戰役意義最重大呢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三次戰役都是當時重要的戰役。這三次戰役的意義不同,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同。下面來一一的進行分析一下!
▲官渡之戰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劉備對東吳發動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因東吳孫權偷襲荊州,擒殺關羽。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奪回荊州,在公元221年親摔大軍攻打東吳。東吳陸遜抓住劉備求戰心切,急於速戰速決的形勢後。誘敵深入後堅守不出,後集中兵力巧用火攻火燒劉備七百里連營。最終劉備近乎全軍覆沒,東吳大獲全勝。
夷陵之戰最終導致劉備實力大大受損,使蜀國淪為三國時期實力最弱的一方,最後也是第一個亡國!
▲對比分析
這三場戰役都是當時三國時期最大的戰役,官渡之戰的勝利成功的推進了後期赤壁之戰的爆發。不管這三場戰役的發動者是誰,都是無法避免的。都屬於地方勢力割據的兼並戰,每一次戰役都為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㈥ 夷陵之戰的歷史背景
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版帝。公元221年,劉備於權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聞劉備將來伐,遣使求和,備不許。吳南郡太守諸葛瑾給備來箋說:「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來自吳人的議論,只能引起劉備的更大反感,而不會有何效果 。蜀漢猛將張飛率兵萬人,從閬中至於江州,與劉備會師,但在出發前,被部下張達、范強所殺 。
㈦ 三國演義中夷陵之戰於史實的差異
戰役分析
蜀軍有近10萬大軍(演義中稱70萬),而孫給陸遜的兵力才5萬,在後勤方面,蜀軍派趙雲督辦糧草,所以不因為糧草而失敗。劉備之所以失敗,正因為他沒有天時地利人和這3大忌諱:天時,他選擇酷暑去攻打吳國,吳國做為防守國沒什麼,而作為進攻國方的蜀國,每天冒者烈日行軍,這上士兵的時期和身體都慢慢衰弱。假如只單單是天時,蜀軍還可以依靠士兵的數量取勝。但沒了地利,為陸遜創造了偷襲的好機會。蜀軍駐扎在樹林茂密的地方,雖然靠近河流,但是也沒有辦法對抗吳軍的進攻。最致命的是,劉備沒人和,在出征前不聽諸葛亮的勸告,在出征後又把智勇雙全的趙雲安排覆轍糧草。最後馬良勸他不要駐軍在樹林茂密之處也不聽,這使陸遜的進攻創造了很好的機會。所以劉備的失敗是必然的。
戰役影響
蜀軍在出征之前,不論兵力國力物力都不落後魏國。而且此時攻打魏國,可以借著「光復漢室」之名出師。蜀軍敗退後,全國的國力迅速衰退,而且由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劉禪當上了國君,這為將來的蜀國埋下了很深的禍根。
關於諸葛亮不參加夷陵之戰的原因
很多人看過《三國演義》都有過這個疑問,以諸葛亮的軍事天才,當初要是讓諸葛亮帶兵攻打東吳,滅掉東吳後再打魏國,那麼結果就不一樣了,為什麼不讓諸葛亮去呢?原因有二:第一,歷史上的諸葛亮治國上確實很好,但在軍事上才能並不那麼突出,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很大部分都是演義誇張的結果,所以歷史上就沒有諸葛亮非要參戰的必要性了。第二,當時蜀國需要後方有他看守,輔佐劉禪,提供糧草補給。
㈧ 夷陵之戰的歷史是
小說《三國演義》,呂蒙偷襲荊州,關羽兵敗被殺,劉備為兄弟報仇,興兵80萬討伐東吳。內同時吳侯為呂蒙慶功,容呂蒙暴斃,吳侯派使節到西川賠禮道歉,送還關羽屍首,又到曹魏示好,牽制蜀漢。東吳委任陸遜為大都督,陸遜避而不戰,夏季火燒連營700里,劉備敗逃,退守西川,無力再戰,不久後「孫劉聯盟」恢復,劉備鬱郁而終!(小說是可以虛構的)。
歷史上夷陵之戰只是小規模作戰,劉備為了關羽客場挑戰東吳失敗。
㈨ 夷陵之戰對蜀漢的打擊是什麼,有怎樣的意義呢
其實蜀漢統治走下坡路的標志,不是夷陵之戰,而是關羽之死。關羽死了荊州失守,導致了夷陵之戰。而夷陵之戰的後果,則從根本上導致了蜀漢最後的結局。
不單單是兵力的損失,還有人才的損失,劉備一死人心難攏,盡管諸葛亮神通廣大,但是僅憑諸葛亮一人實在是難以扭轉乾坤。
㈩ 夷陵之戰的歷史典故是什麼
建安二十五年(219年),孫權俘殺蜀將關羽,出兵攻佔荊州(今湖北襄陽)。章武元年(回221年),蜀漢劉備為替答二弟關羽報仇,奪回荊州,親率十萬大軍向東吳進發。孫權派大將陸遜率兵5萬迎敵。蜀軍連戰連捷,攻入吳境五六百里,自巫峽連營至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同時得到武陵蠻的支持,聲勢浩大,銳不可當。劉備沼江設置軍營幾十個。陸遜以逸待勞,堅守不出。公元222年,蜀軍已經被弄得十分疲憊,士氣一下子變得低落起來。陸遜於獍亭(今湖北宜都北長江北岸)與蜀軍決戰。吳軍利用火攻,大破蜀軍40餘營,劉備盡失舟船器械。狼狽逃回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北)。蜀軍主力遭受重創。劉備於次年憂憤病故。夷陵之戰後,蜀軍再無力攻吳,吳亦無力西進,三國鼎立局面最終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