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詩歌發展歷程
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乎情而施乎藝也——摘自趙缺《無咎詩三百序》。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孔子認為,詩具有興、觀、群、怨四種作用。陸機則認為:「詩緣情而綺靡」。在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後世將兩者統稱為詩歌。
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後發展為民歌)以及祭祀頌詞。詩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吉爾、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詩歌發展經歷了《詩經》→ 《楚辭》→漢賦→漢樂府詩→建安詩歌→魏晉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的發展歷程。
② 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歷史
詩歌變化值得一講的是春秋時期、兩漢、魏晉南北朝、唐朝,分為詩的產生、詩的發展、詩的頂峰三個階段。
詩的產生(先秦)
一般把《詩經》尊為中國古詩的源頭。其實《詩經》的詩已經是一種相對成熟的形式,詩的起源要遠遠早於《詩經》。
詩的產生,就是勞動之餘的哼唱。有一種說法,勞動號子也可能是詩歌的起源。
詞牌興起,詩史也不是到這里就完結,除了盛中唐詩歌的頂峰之外,後來還有宋詩理學詩的第二高峰,清詩的復興第三高峰。
如宋朝的西昆體、太學體、香山體、江湖體、四靈詩派、江西詩派、包括後來清朝的公安派、性靈派,這些都只是時代內容進步和文人思想覺醒的不同層次,詩本身的形式沒有變化。
詩的簡史,大致如此。
③ 詩歌發展史
發展:
《詩經》→ 《楚辭》→漢賦→漢樂府詩→魏晉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內七子)→唐詩→宋詞→元曲→容明清詩歌→近代詩、新詩
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④ 詩歌的發展史
一:中國的詩歌產生於文字發明之前,它是在人們的勞動、歌舞中漸漸形成和發內展起來的。
二《詩經》容是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總集,也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期的楚國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基礎,加上北方文化的影響,孕育出了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響的宋玉等人創造了一種新的詩體棗楚辭。屈原的《離騷》是楚辭傑出的代表作。詩經、楚辭之後,詩歌在漢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形式,即漢樂府民歌。漢末建安時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籍、應暘、劉楨)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並普遍採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詩歌的高潮。詞在南宋已達高峰,元代散曲流行,詩詞乃退居其後
⑤ 詩歌的歷史變遷
先秦詩歌主要以詩經和楚辭為代表,詩經是中國民間詩歌和現實主義詩歌的源泉,楚辭則是文人創作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的源泉,詩經中的國風部分內容朴實,語言自由貼近生活,楚辭瑰麗浪漫,汪洋恣肆,反映了楚地的方言和信仰。
漢魏六朝,主要是樂府詩歌,既有民間創作,也有文人創作,既有敘事詩歌,也有抒情詩歌,字數以四言五言為主,這一時期出現了「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辭》,以及《古詩十九首》。魏晉時期的詩風開始趨向清新健朗,即「魏晉風骨」,三國時期開始出現後來的邊塞詩萌芽,兩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出現了後來山水田園詩的萌芽。
唐宋是詩詞發展的高峰期,唐詩主要有山水田園派和邊塞派兩大創作流派,體例上古體詩與近體詩(格律詩)齊頭並進,風格多樣,異彩紛呈,涌現出了一大批傑出詩人。唐中後期韓愈柳宗元的「古文運動」推行「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思想。宋代詞這種形式得到了空前發展,並逐漸由五代和北宋早期的婉約風格開始向豪放派轉變,南宋詞多懷念故土和收復失地的內容,情感。
元明清時期單獨的詩歌創作逐漸衰落,更多的是與曲、戲劇、小說等文學形式融合,清代由於文字獄的影響,詩歌創作走向沒落。
總體來說,詩歌在字句、格律、體制等方面是日漸發展的,從先秦的三言四言到後來的五言七言,格律的要求也日益嚴格。從內容上講,每個時代的詩歌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社會性格。
⑥ 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歷程
唐代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詩體完備,流派各異,名家輩出,成就卓著。「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和稍後的陳子昂,上承漢魏風骨,力掃齊梁宮體頹靡詩風,發出清新健康的歌唱,為唐詩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宋詩總體成就不如唐詩,但別開天地,自有特色。對比而言,唐詩主情韻,開朗俊健,以境取勝;宋詩主理致,深幽曲折,以意勝。蘇軾是宋代文藝創作成就最為全面的作家,其詩說理抒情,自由奔放,發展了宋詩好議論、散文化的傾向。
明朝以後,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後七子」,先後發起復古運動,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但他們盲目尊古,一味模擬,受到有識者的批評。
清中葉以後,考據學風盛極一時,影響到詩壇,遠離現實、重視形式和以學問為詩之風大熾,唯鄭燮反映民情之作、袁枚直抒性情之作、黃景仁獨寫哀怨之作較有特色。
道光、咸豐年間,內憂外患日益嚴重,龔自珍以詩為武器,揭露社會黑暗,抒發報國大志,成為近代詩歌史上開一代風氣的第一位大詩人,贏得了「三百年來第一流」的稱譽。
詩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它來源於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後發展為民歌)以及祭祀頌詞。詩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
中國詩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歐洲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吉爾、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以入樂與否,區分歌與詩,入樂為歌,不入樂為詩。
詩從歌中分化而來,為語言藝術,而歌則是一種歷史久遠的音樂文學。《詩經》是入樂歌唱的,嚴格地說它是歌,正因為如此,《詩經》被學者稱之為我國音樂文學成熟的標志。
⑦ 詩歌發展歷史的詳細資料.
所謂詩詞,是指主要以近體詩和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傳統詩歌。通常認為,詩更適合「言志」,詞更適合「抒情」。
詩歌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它,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像、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詩歌是有節奏、有韻律並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此外詩歌又可以按照不同的表現形式分為白話詩和文言詩詞,在近代新月詩社力求較好地繼承現代詩和古體詩的關系,在自由的同時強調詩歌的音樂美、建築美,但新月派的理論及作品,未曾獲得讀者的普遍認可。按照文體背後的意識形態不同,又可分為新詩(西洋詩)與古典詩詞(中國詩)。
詞起於隋唐,流行於宋的一種文體,最早叫曲子,或曲子詞,是隋唐用燕樂伴奏的一種新詩體。詩歌的一種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展而成, 起於唐代,盛於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有令詞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
⑧ 古詩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古詩的發展歷程是:詩經、楚辭、樂府、賦、辭、唐詩、宋詞、元曲。
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一共305篇,其內容有「風、雅、頌」三個部分,這是從音樂角度上分的。在表現手法上有「賦、比、興」三種。因此前人把「風、雅、頌」和「賦、比、興」稱作《詩》的六義。在語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個字一句。
繼《詩經》之後,公元前四世紀,在楚國出現了一種新的詩體,叫「楚辭」,它的創始人是屈原。後來,漢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一書,叫《楚辭》。《楚辭》發展為五言句,七言句。
到了漢代,出現了為配合音樂而歌唱的詩即「樂府詩」。在語言上有四言,五言,雜言,但多數是五言的。
到了魏晉,由於受到了印度的梵音學的影響,我國的聲韻學得到了發展。齊梁的周喁和沈約總結了漢字的發音規律,提出了「四聲」、「八病」之說,使詩歌創作由自然的聲律發展到講究追求聲律,出現了作詩要注意平仄和韻律的性質,形成了格律詩的主要內容。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是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其分類有兩種:一是古體詩,也叫古風,所謂古體詩,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傳統詩體,沒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長可短,用韻平仄都比較自由,句子的字數有整齊的,也有不整齊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體和七言古體兩種。
二是近體詩,也叫今體詩,即格律詩。近體詩在篇幅,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基本上可分為兩種:律詩和絕句。律詩和絕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過八句的律詩稱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詩派生出新的體裁,這種體裁到了宋代最為發達,這就是詞。由於詞是由詩派生出來的,所以詞又被稱為「詩余」。由於詞的句子字數長短不一,古人也稱為「長短句」。
到了元明兩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體裁,叫曲,也稱散曲。曲可以說是詞的另一體,除了詠唱時的伴奏樂器不同以外,在語言上更加接近口語,最突出的特點是可以加襯字。
(8)詩歌的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詩歌按題材內容可分為:
1、山水田園詩
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形成了一個重要詩派——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生機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2、別塞戰爭詩
邊塞詩派指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形成的一個以反映唐朝邊疆戰爭生活為主要內容的詩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煥、王翰等,這些詩多以描寫邊塞山川景物、風土人情。
3、詠史懷古詩
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頌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詠物言志詩
古人很喜歡詠物,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嶽,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寄託自己的感情。
5、贈友送別詩
這類詩歌主要抒寫離別之情,借對送別情景的描寫,表達達依依不捨的離情別緒,或留戀、或安慰、或囑咐、或祝願;有傷心、有惆悵、有期望等。
6、閨怨詩
閨怨詩以女性心態為描寫對象,有濃重的感傷色調,細膩的心理描寫。從創作特色上說,閨怨詩從整體而言,都呈現出一種婉約纏綿幽怨感傷之美,悠長含蓄,有無盡之味。閨怨詩都以女性為描寫對象,「怨」是這類詩的基調。
⑨ 中國詩歌的發展與演變
縱觀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演變的歷史,可以看出它主要歷經了從二言到四言,到騷體楚辭,到五言七言已經及雜言,到前格律詩,到最終形成的格律詩。(包括古白話詩,以及詞,散曲,和新詩,本文不作深究)這十一種主要形式。
中國詩歌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古代文學的河流里追本溯源,詩歌恐怕是最古老的文學形式。如果從魯迅所說的「杭育杭育」派的原始詩歌開始算起,那麼,詩歌的歷史也就幾乎等同於人類語言的歷史。流傳至今的《彈歌》就是遠古時候最美的詩歌。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相傳黃帝所作的《彈歌》就是典型的二言詩,短短八個字概括了從製作工具到獵取動物的整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二言古謠,也可稱為原始歌謠,遠古歌謠,太古歌謠或上古歌謠等等。《禮記》和《易經》等古籍中也有類似的作品。這類詩歌的基本形式就是歌謠,它產生與先民的集體生活密切相關,他們通過歌謠來傳授生產技能,協調勞動節奏,表達內心感受,娛樂群體生活等等。清代沈德潛選編的《古詩源》收錄了許多遠古和上古時代的歌謠,如:
《堯戒》:戰戰慄慄,日謹一日。人莫躓於山,而躓於垤。
《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伊耆氏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卿雲歌》: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夏商時期已經形成了相當成熟而發達的文化。這個時期的詩歌漸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
如《大學》中記載:「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但流傳下來極少,部分保存在甲骨文和大型青銅器上。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大戰中取得完全勝利,建立了新的奴隸制王朝。周王朝起初定都鎬京(今西安附近),史稱西周。西周是奴隸制社會的鼎盛時期。由於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周文化對中國的歷史進程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周王朝建立了采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保留了大量的民歌。春秋時期,四言詩已經十分成熟,作詩言詩蔚然成風,舉凡廟堂祭祀、外交應對、親朋酬答,都離不開詩歌的創作和應用。中國文化進入了第一個繁盛期。 經過孔子的刪定,形成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是最初一部以詩的藝術形式獨樹一幟的,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從音韻學上說它仍然屬於上古歌謠,但是它與二言古謠有明顯的不同點,賦比興三大手法的運用已經相當成熟。感情充沛,和現代作品幾乎沒有隔閡。如愛情詩歌《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共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詩」,有目無辭,不計在內),最初稱《詩》,漢代儒者奉為經典,此後才稱《詩經》。《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共十五《國風》,詩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頌》包括《周頌》三十一篇,《商頌》五篇,《魯頌》四篇。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也是中國歷史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是封建制逐步取代奴隸制的轉變時期。由於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儒、墨道、法、兵等各個學派紛紛著書立說,宣傳政治主張,並互相辯論,形成了學術繁榮的「百家爭鳴」局面。春秋末期,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詩》、《書》、《禮》、《樂》等,相繼傳入楚國,巫風盛行的這個地方,詩歌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屈原的創作使詩歌有了飛躍,創造了一種新詩體「楚辭」,詩歌獲得了飽滿的生命力,把先秦文學推向了又一個新的高峰。西漢劉向把屈原及其宋玉等人的作品匯編而成《楚辭》,它是繼《詩經》之後的第二部詩歌總集。與《詩經》相比,《楚辭》砌詞以托意,詞藻華麗,想像力豐富,開創了浪漫主義先河。
《漢書·藝文志》載屈原賦二十五篇,未列篇名。東漢王逸《楚辭章句》所載也是二十五篇,為《離騷》、《九歌》(十一篇)、《天問》、《九章》(九篇)、《遠游》、《卜居》、《漁父》,而把《招魂》列於宋玉名下,漢代就存在爭議。大致說來,現代研究者多認為《招魂》仍應遵從《史記》,視為屈原之作。《史記》本傳中提到的有《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懷沙》五篇為屈原的作品。
其間荀子還著有篇幅相當長的雜言體的《成相篇》,以七言句為主。
「請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墮賢良。人主無賢,如瞽無相何悵悵。」
詩中已經出現典型的上四下三結構的七言詩句,這種形式節奏明快,音韻順口,便於流傳。近年秦墓出土的竹簡中,也有好幾首類似的歌辭,可見這種歌謠體在戰國後期曾經很流行,已經存在形成七言詩體的萌芽。
秦王朝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劉邦戰勝了項羽,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西漢開國君臣多為楚人,所以楚辭和楚歌興盛一時。楚辭孕育了漢賦,楚歌孕育了五言詩的雛形。辭賦如司馬相如和《子虛賦》、《上林賦》這樣典型的漢代大賦。但賦作為一種獨立的文體始終存在,其語言整飭華麗、注重鋪陳的特點也貫穿始終。新興的樂府詩開始顯示出生命力,五言詩正在登上文學舞台,七言詩也開始萌芽。「樂府」收集整理的民歌就叫樂府民歌,多同民間的音樂舞蹈相結合。如《江南》、《鐃歌十八曲》、《十五從軍征》等。最早的五言詩是虞姬的《和項王歌》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李延年的《佳人歌》
「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班婕妤的《怨歌行》
「新裂齊絝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西漢後期,五言詩形式在民間已經普遍流行。不過,五言詩在西漢始終沒有成為通行的主流的詩歌形式,直到東漢以後才逐步興盛起來。
與五言詩一樣,七言古體詩起源也較早,七言詩在舊體詩中,是形式最活潑,體裁最多樣,句法和韻腳處理最自由,而且抒情敘事最富有表現力的一種形式。在《楚辭》中已經有不少的七言句子。在戰國時期已經很常見。《文選》注引劉向的《七言》詩尚有六句,是完整的七言詩歌,
「朅來歸耕永自疏」、「結構野草起屋廬」、
「宴處從容觀詩書」、「山鳥群鳴我心懷」。
較早的如曹丕的《燕歌行》,句句押韻,即所謂的「柏梁體」,如《柏梁台詩》、《四愁詩 》等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宋代詩人鮑照,他是我國第一個大量寫七言的詩人,其《行路難》十八首其中就有著名的純七言詩,與此同時的還有謝惠連和謝庄,自此時起,七言這種形式就已經奠定了基礎。七言詩在南北朝發展緩慢,入唐以後,一支律化,成為格律詩的主要形式。另一支被稱為「歌形體」。這些詩很多地方不講究平仄,仍舊只能算是古體。
五言古體詩產生以後,成為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間的主要詩體。曹丕、曹植、王粲等人詩歌追求修辭華美,普遍運用藻飾、駢偶、聲律、用典等表現手段,增強了詩歌藝術性,使文學語言更富於表現力,以後愈來愈成為魏晉南北朝文學的普遍風氣。隨著佛教的影響,中國人逐漸開始自覺地研究起聲調來,相傳最早的專著魏.李登的《聲類》,但本書已經失傳,齊武帝永明年間沈約和周顒提出「四聲八病」之說,古代詩歌自此開始走向格律化。根據口音把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類,提出了「四聲說」,並提倡在詩中應用。形成了「永明體」。但「永明體」的格律要求尚不成熟,如律句模式以及粘未定,故稱為前格律詩。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最著名的「竟陵八友」等人的詩歌。
隋唐時期建立並完善了科舉制度,尤其是唐朝進士科重視詩賦考試,極大地促進了詩歌的繁榮。詩歌創作的高度繁榮使唐代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中國真正成為「詩的國度」。初唐以後,涌現了一批對詩歌創作產生重大影響的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陳子昂,孟浩然,王維,王之渙,王昌齡,高適,岑參,韓愈,李賀,元稹,劉禹錫,柳宗元,杜牧,李商隱,溫庭筠等人,詩人數以千計,作品數以萬計,形成群星璀璨的盛大局面。由於唐代詩人來自於社會的各個階層,其中許多詩人來自社會中下層,他們對社會各方面情況有更深刻的了解和體驗,自身的經歷也往往更為曲折豐富,因而,唐詩廣泛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從詩歌的題材與內容來說,詠史懷古、飲酒賦詩、壯麗河山、農家田園、邊塞戰爭、塞外風光、友誼愛情、琴棋書畫、音樂舞蹈、參禪禮佛等,都在唐詩中得到具體而生動的反映。唐詩中各種傳統詩體兼備,無論古體詩,還是近體詩,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格律詩——五律、七律、五絕、七絕、排律進一步成熟並定型。
《唐書》有曰:唐興,詩人承隋、陳風流,浮靡相矜。
至宋之問、沈佺期等,研揣聲音,浮切不差,而號律詩。
經過唐人的努力,此時格律詩在句內搭配、粘對,對仗,句言等方面都有了完備的規范。
古白話詩是人民群眾生活的語言,受官僚文人的排斥,一般書籍不予收錄,所以流傳的極少。
詞產生於晚唐,興盛於宋。宋代的詞從風格上看,豪放派最傑出的代表是辛(棄疾)蘇(軾);婉約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李清照。
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是金、元兩代興起、由「詞」蛻化出來的一種歌曲,體式與詞相近,較為自由,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地使用口語。散曲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形式。小令只用一曲,套數則合一個曲調中許多曲子為一套。套數也叫套曲,是戲曲或散曲中連貫成套的曲子。它少則兩曲,多則二十曲,沒有定數限制。每一套數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新詩是「五四」時期新興的自由體白話詩,從形式上講除了簡單的押韻外,幾乎沒有其他要求。
⑩ 詩的歷史發展
中國詩歌的產生久遠得可以追溯到沒有文字的遠古時期。《禮記》中記載了神農時代的一首祭祀歌謠:「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吳越春秋》也記載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獵的歌謠《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肉)。」這些歌都是詩、樂、舞結合的典型例子,而詩、樂、舞的結合,正是中國詩歌產生時期的重要特徵。
公元前6世紀,《詩經》被編定成書,包括地方土樂的十五國風160篇,朝廷正樂的大雅31篇、小雅74篇,祭祀之樂的頌40篇,共305篇,另有6首樂譜失傳的笙曲。產生地域包括現在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湖南北部。《詩經》中有反映宴會享樂的詩,如《小雅·鹿鳴》;有反映戰爭的詩,如《小雅·六月》;愛情詩的名作如《鄭風·子衿》;有諷刺現實的《魏風·伐檀》;還有一組反映周朝開國歷史的大型周王族史詩《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
四言為主、重章疊句的《詩經》顯示出我國抒情為主的民族文學特色,從它開始,我國詩歌走上了一條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詩也成為了我國詩歌的主要形式。《詩經》里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道德意識、真摯積極的人生態度,被概括為「風雅」精神,成為我國詩歌的最基本最深遠的傳統。
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中國詩歌史上第一位偉人屈原出生。西漢末年的劉向把屈原宋玉等的作品編成《楚辭》一書,當中收錄肯定為屈原所作的《離騷》、《九歌》(11篇)、《天問》、《九章》(9篇)、《招魂》共23篇。其中的《離騷》,以忠君愛國為主題,以香草美人為象徵,以纏綿悱惻的感情,反復迸發的憤慨,塑造出一個堅貞高潔的主人公形象。
屈原的詩歌創造了一種新的詩歌樣式,直接影響漢賦的產生。又大量運用楚地方言,如「些、只、羌、紛,誶,謇,傺」,帶有濃郁地方性色彩。楚辭突出表現浪漫的精神氣質,影響後世的李白、李賀、韓愈等詩人。香草美人的象徵傳統源遠流長,影響一直綿延到清代《聊齋志異》。
繼《詩經》、《楚辭》之後,漢代的樂府詩登上詩壇,這些詩歌由西漢的樂府機關和東漢的黃門鼓吹署在民間搜集而來。樂府詩長於敘事,《羽林郎》敘當壚美女反抗強暴,《陌上桑》敘羅敷拒絕太守追求,《艷歌行》敘妻子為遊子縫補衣服而引起丈夫猜忌,著名的《孔雀東南飛》敘一個凄美的愛情悲劇。詩人的筆觸各自深入各自的階層,合起來就充分反映出整個社會的真實面貌,既勸諫富貴又同情疾苦。漢代的樂府詩實現了四言詩向雜言、五言的過渡。
東漢的時候出現了文人群體創作的詩歌,五言取代傳統的四言成為新的詩歌樣式,甚至產生完整的七言詩。現存最早的東漢文人詩是班固《詠史》,而他的《竹扇賦詩》是比較早的完整的七言詩。最著名的文人詩是沒有留下作者姓名的《古詩十九首》,寫的是遊子羈旅和思婦閨愁,因此鄉情和戀情就融匯在一起。同時當中涉及很多人生哲理,討論永恆和短暫、人的心態和生命周期、悲傷和歡樂等問題。文人詩長於抒情,語言爐火純青、一字千金,直接影響曹植和陶淵明。
東漢末年建安時代到曹魏前期,三曹、七子並世而出。古直悲涼的曹操、便娟婉約的曹丕、身兼父兄之長的曹植,以及作為羽翼的「建安七子」,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最後轉變,開辟了五言詩的廣闊道路。著名的有曹操《短歌行》,曹丕柏梁體《燕歌行》,曹植《贈白馬王彪》、《白馬篇》。建安詩人中曹植最受推崇,這是由於他文采華美,對五言詩發展有重大影響,他不幸的身世又引起後世文人的共鳴。
「建安風骨」,就是建安文學特別是五言詩中的鮮明爽朗、剛健有力的文風,它以作家慷慨飽滿的思想感情為基礎,形成志深筆長、梗概多氣、悲涼慷慨的特點。鮮明的個性色彩和時代特色成為建安詩風獨具魅力的標志。
曹魏後期正始年間,司馬氏掌權,一批文人不滿司馬氏的統治,隱逸山林,以阮籍、稽康為首的七人,稱「竹林七賢」。阮籍的代表作是《詠懷詩》82首,開創中國文學史政治抒情組詩的先河,詩中充滿孤獨苦悶,但政治高壓之下又不敢直言,借比興、象徵來寄託懷抱。嵇康的詩以四言成就最高,追求自然,高蹈獨立。總體來說,正始詩風轉變為詞旨淵永、寄託遙深,體現出獨特的藝術面貌。
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西晉。西晉詩壇呈現出的藝術特色稱為「太康詩風」,表現為講究形式,描寫繁復,辭彩華麗,詩風繁縟。陸機的《擬古詩》就是華麗藻飾的代表作。太康詩風代表人物是三張(張協、張載、張亢兄弟)、二陸(陸機、陸雲兄弟)、兩潘(潘岳、潘尼叔侄)。他們詩中山水描寫成分大量增加,為謝靈運、謝朓等人的山水詩人的先導。同時期的左思憑著《詠史》八首開創借詠史以詠懷的道路,成為後世詩人效法的範例。
東晉建立後一百年間,詩壇被玄言詩占據,詩歌藝術的發展脈絡中斷了。一直到中國詩歌史上第二位偉人陶淵明出現,才使這個脈絡重新接上。他的詩歌源於《古詩十九首》,得阮籍之遺音而協左思之風骨,魏晉詩歌甚至中國古代詩歌的古樸作風在他手上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他作為結束一代詩風的集大成者,成為了一座里程碑。他開創了田園詩,如《歸園田居》、《飲酒》等,寫躬耕生活的感受,平淡質朴的語言中不露痕跡地表達對人生的哲學思考。陶淵明是追求人生藝術化的魏晉風流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國士大夫的精神歸宿之一,為後世文人築起一個精神的家園。
東晉被宋取代,之後宋、齊、梁、陳交替,四朝偏安江南。南方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充裕的經濟條件使南朝的民歌呈現清麗纏綿的風格,代表作是長詩《西洲曲》,四句換韻,用連珠格,聲韻回環婉轉。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碩果,《敕勒歌》雄渾壯闊,是千古絕唱;代表作《木蘭詩》清新剛健,寫出一個女英雄的英風豪氣。
從南朝宋代的謝靈運開始,文人詩風發生轉變。他開創山水詩,特點是鮮麗清新,注重描寫刻劃物象,但由於精心琢磨,穠麗之極反若平淡,如《登池上樓》。他是開啟一代新詩風的首創者,影響著南朝整代的詩風。齊梁陳三代是新體詩形成和發展的時期,特徵是講究聲律和對偶。沈約等人創立音韻嚴格的「永明體」,規定了四聲八病,主張要講究詩歌的音韻美。「永明體」代表詩人謝朓,繼續寫山水詩,避免了大謝的晦澀,情景融合,深婉含蓄,又講究永明聲律,音調流暢和諧。齊梁兩代形成蕭子良、蕭衍、蕭統三個文學集團,詩歌創作都是以宮體艷情詩為主,但南方詩人庾信滯留北方,把南方文風帶到北方的同時,自己詩風也集合了南北之長,窮南北之勝。南方的清麗和北方的勁健的結合,為唐代新詩風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備。
唐詩是中國詩歌的標志。初唐四傑、陳子昂初唐詩人在永明體的基礎上創造了新體詩——律詩,五律在宋之問、沈佺期手上最後定型。盛唐國勢強大,中國詩歌史第三位偉人李白登上詩壇,他以其絕世才華,豪放飄逸的氣質,把詩寫得行雲流水又變幻莫測,如《蜀道難》、《將進酒》等詩,骨氣端翔,無跡可尋又含蘊深厚。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的《燕歌行》、《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把邊塞生活寫得瑰奇壯偉、豪邁慷慨。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則把山水田園的靜謐秀麗表現得清麗空遠。
公元775年,爆發安史之亂。中國詩歌史上第四位偉人杜甫以動地的歌吟寫戰火中的人間災難,「三吏」「三別」把深沉的抒情融入敘事,是詩歌表現方法的一大轉變,標志著詩歌從盛唐詩風轉向中唐詩風。杜甫是一個承前啟後的人物,其緣事而發開中唐元稹、白居易;文字奇崛開韓愈、孟郊、李賀、苦吟詩派;其七律律法開晚唐李商隱,成為後世典範。
中唐白居易有傷感蒼涼的《長恨歌》、《琵琶行》,韓愈有狠重粗豪的《石鼓歌》、《陸渾山火》,引出中唐詩歌高潮。但是到了晚唐,詩風再變,杜牧的詠史詩注入了深沉的歷史感慨。李商隱《籌筆驛》(七律)沉鬱頓挫,絕類杜甫,而其《錦瑟》《無題》等朦朧詩深入心靈世界,幽深窈渺,形成凄艷渾融的風格,成為唐代最後一位詩壇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