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河北省定州市有什麼文化
定州抄是中山文化的主要襲發祥地,是中國北方古代地域文明的搖籃之一,歷史上曾作為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經過幾千年,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傳統文化――中山文化。
戰國中山國是由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白狄族建立的。歷史上,中山國國都幾經變遷,先是新市、然後是中人城、再然後是顧(今定州城)最後是靈壽。縱觀上述幾個中山國都,隨中山國的動盪和滅亡,均開始衰落,唯獨定州繼承了中山文化的正統,一直延續了中山文化的命脈,並將其發揚光大。在上述幾個中山國都中,定州是唯一一個中山文化沒有出現過斷代的城市。
『貳』 定州地理位置自古就有什麼之稱
位置境域
定州市位於北緯38°14ˊ-38°40ˊ,東經114°48ˊ-115°15ˊ之間,太行山東麓,華北平原西緣,河北省中部偏西,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區」之稱。定州位於北京、天津之翼,保定、石家莊之間,定州市區距北京196公里,距天津220公里,距石家莊68公里,距保定56公里。總面積127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定州地勢平坦,一望無垠。沙河、孟良河、唐河橫貫全境。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其自然景觀相應為山麓洪積沖積扇平原、沖積平原和海濱平原三個景觀地帶,地面坡降在1.4%~0.7%之間,形成了略有起伏的土丘、窪地及沙崗、河灘等沖積扇平原的微地貌。[15]
氣候
定州市屬溫帶-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半濕潤暖濕氣候區,冬季寒冷、乾燥、少雪,春季多乾熱風,夏季高溫、高濕、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氣爽。年均日照2611.9小時;年均氣溫為12.4℃,年際間氣溫差異不大;累年年均地面溫度為19.6℃;年均降水量為503.2毫米;累年年均絕對濕度為11.3HP;累年年均蒸發量為1910.4毫米;全年風向以東北風頻率最大,南風次之,累年年均風速為2.4米/秒。
唐朝之前
公元前26-22世紀,定州歸九州之一的冀州管轄。
齊桓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49年),齊國國相管仲在今定州境內築一城,即今天的定州城。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鮮虞國改稱中山國,定都中人城(今唐縣西南一帶),定州屬中山國。
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國遷都於顧(即今定州城,這是定州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都)
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國攻滅中山國,顧(今定州城)歸魏國管轄。
周安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80年),中山國國君桓公打敗魏國,成功復國,顧又重新回到中山國手中,不久,中山國將國都由顧遷到靈壽城(今石家莊靈壽縣)。
周顯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中山國國君稱王,全國統領26個城邑,其中包括顧。
趙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趙國攻滅中山國,定州歸趙國管轄。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國攻滅趙國,定州歸秦國管轄。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中國,先置36郡,定州歸巨鹿郡管轄;後設47郡,定州歸恆山郡管轄。定州城,當時名叫盧奴縣,為漢高祖劉邦所設置。
漢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定州仍稱盧奴,為中山國國都。定州全境及其所轄范圍,被稱為中山國。漢景帝(劉邦孫子)封第九子劉勝為中山國王,國都盧奴(今定州城),管轄14縣:盧奴、北平縣(今保定滿城縣)、北新城(今保定徐水縣)、唐縣、深澤、苦陘(今定州邢邑鎮邢邑村)、安國、曲逆、望都、新市、新處(今定州大辛庄鎮)、毋極(今石家莊無極縣)、陸成(今保定蠡縣)、安險(今定州固城村)。
魏黃初二年(221年),定州及其轄地仍名中山國。
魏太和六年(232年),仍稱盧奴,曹袞被封為中山恭王,駐地盧奴(今定州城),管轄9縣。
晉泰始元年(265年),仍稱盧奴,為中山國治所。晉武帝封司馬睦為中山王,駐地盧奴,盧奴(今定州城)管轄8縣。
後燕建興元年(386年),定州及其所轄地,仍稱中山。鮮卑人慕容垂建後燕國,定都中山(這是定州在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建都),把盧奴(今定州城)改名為弗違,管轄8縣。
北魏皇始二年(397年),定州及其所轄地,仍稱中山。中山歸北魏,設置安州,治所在中山,將弗違(由盧奴改稱,今定州城)復名盧奴(今定州城)。當時的定州城是三級行政機構的所在地,一是安州的州府所駐地,二是中山郡的郡府所駐地,三是盧奴縣的縣府所駐地。
北魏天興三年(400年),拓跋珪改安州為定州(這是定州的名稱在歷史上第一次以定州二字出現),治所在中山,定州管轄5郡:中山,常山、博陵、北平、巨鹿。中山郡治盧奴(今定州城),轄7縣。即定州的州治在中山郡,中山郡的郡治在盧奴縣(今定州市)。這是定州這個稱謂第一次在歷史上出現,但當時定州並不局限指今天的定州城,而是指定州所管轄的整個地區。當時的定州是古代行政劃分州、郡、縣中州的概念。
東魏天平元年(534年),定州屬東魏,仍管轄5郡:中山、常山、博陵、北平、巨鹿。
隋開皇三年(583年),設置定州總管府,駐扎鮮虞縣(由盧奴改稱安熹又改稱鮮虞,即今定州市)管轄定州、冀州、灜州三州軍事。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定州為博陵郡,郡治鮮虞縣(今定州市),管轄10縣。
唐至民國
唐武德四年(621年),歸唐,復置定州,管轄10縣。設定州總管府,駐扎定州,管轄5州:定州、恆州、並州、灜州(州治在今滄州河間)、廉州(州治在今石家莊藁城市)。
唐武德六年(623年),設置定州大總管府,駐扎定州,管轄:定、洛、相、磁、黎、冀、深、蠡、滄、灜、魏、貝、景、博、趙、宗、觀、廉、井、邢、欒、德、衛、滿、幽、易、燕、平、營。
後周廣順元年(951年),設置定州義武軍節度使,駐扎定州,管轄3州:定州、易州、滄州。
北宋慶歷八年(1048年),設置定州路,駐扎定州,管轄8州。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定州為中山府,治所在安熹(今定州市),管轄7縣。
金天會六年(1128年),定州歸金國。
金天會七年(1129年),仍設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轄7縣。
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年),歸元朝,仍設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轄3縣:安熹、無極、新樂。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中山府為定州,州治在安喜縣(今定州市),從此中山府的名字不再出現。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安喜為定州,從此安喜二字不再出現,而定州二字成為現定州城所專用,並一直延續至今。
明洪武九年(1376年),仍設定州(此定州為一個州的概念),州治定州(為一個縣的概念,即今定州市),管轄4縣:定州、新樂、曲陽、行唐。
清順治六年(1649年),仍設定州,州治定州,管轄3縣:定州、新樂、曲陽。
清雍正二年(1724年),仍設定州,由隸屬正定府改為直屬直隸省(相當於今天省直管縣的概念),州治定州,管轄3縣。
民國元年(1912年),稱定州,州治定州,管轄3縣。
民國二年(1913年),改定州為定縣。
民國三年(1914年),稱為定縣,屬保定道。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在定州設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扎定縣,管轄6縣:定縣、新樂、靈壽、行唐、曲陽、阜平。
『叄』 定州歷史的問題
2600多年指的是的建城史。公元前649年,齊國國相管仲在今定州境內築一城,內即今天的定州城容。定州2600多年的歷史就是從這時開始算的。
公元前2361,定州為堯帝封地。這只是說當時這片土地的歸屬,當時這里還沒有城市,文明,甚至是否有居民都未必。
『肆』 關於定州歷史作文有哪些
中華名族,是一個歷經曲折仍閃耀著智慧的民族,是一個飽受凌辱卻仍不屈版不撓的民族,是權一個永遠勇往直前,奮斗不息的民族。從炎黃到禹舜,從秦漢到唐宋,中華民族用他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輝煌。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曾說:「沒有中國的四大發明,歐洲還可能停留於封建社會。」然而,一個世紀前的中國,卻遭受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民組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在這危難時刻,中國涌現出了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等一批胸懷大志的青年。正因為有了他們,中華民族才能重新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由此可見,志士衰則國亡,志士盛則國興。
歷史的火炬,在中華大地上傳遞著,銘記著份歷史。舊中國的千瘡百孔已經成為過去。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經濟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在這個經濟全球統一化的今天,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這種民族精神就是中華之魂,他支撐起中國的脊樑,讓龍的子孫世代延續。
為了祖國的明天,為了歷史不再重演,我們應該刻苦學習,銘記歷史。讓我們志存高遠,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新世紀!
『伍』 定州歷史文化民俗民情
數千年來,勤勞質朴的定州人民「耕而食,桑而衣,伐木藝竹而材,服先疇之禮樂。」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譜寫了定州文明的絢麗篇章。
定州是中山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是我國北方古代地域文明的搖籃之一,歷史上曾作為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經幾千年的文明洗禮,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傳統文化---中山文化。是和燕趙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等相媲美的傳統文化體系。其基本精神物質主要是:仁厚善良尚義重情、奮發有為自強不息、崇德重教修身為本、吃苦耐勞質朴儉約、博採眾長海納百川。
定州是中山文化唯一一個沒有出現過斷代的城市,如同中國的二十四史一樣完整,而其他的幾個國都的中山文化均是斷代史。定州代表了中山文化的正統,是中山文化的發源地和歷史上的中心區,是歷朝歷代中山地區的特指。從戰國中山到西漢中山國到三國兩晉中山,再到宋金元中山府,最後到清、民國定州縣衙大門上鐫刻的「古中山國」,中山文化在定州歷史上貫穿了兩千多年。
定州地薄人眾民風質朴儉約,綠野平疇民情豁達開悟。自古士勤於學多慷慨之氣,民務農桑且勤奮踏實。在滄海桑田、南渡北遷、刀兵血火、移步換形的演進過程中,逐步提煉和形成了勤儉質朴、自強不息、團結禮讓、勇於獻身、忠誠祖國的良好風尚,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
『陸』 河北省保定定州市的由來;有多長的歷史了啊
商代建立貴族方國,春秋時期齊相管仲在此築城,戰國時為中山國都;公元400年始稱定州,後歷代設州置府;1949年-1954年設立定縣區督察專署;1986年3月5日撤縣建市。
『柒』 定州有哪些文化遺產
中山文化 中山文化——河北省三大主要歷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定州是中山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是我國北方古代地域文明的搖籃之一,歷史上曾作為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經幾千年的文明洗禮,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傳統文化---中山文化。是和燕趙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等相媲美的傳統文化體系。其基本精神物質主要是:仁厚善良尚義重情、奮發有為自強不息、崇德重教修身為本、吃苦耐勞質朴儉約、博採眾長海納百川.中山文化——未曾斷代的城市 歷史上中山國分為戰國中山國和漢中山國。戰國中山國是由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白狄族建立的,是戰國時期除戰國七雄之外實力最強的千乘國,號稱「戰國第八雄」。歷史上,中山國國都幾經變遷,先是新市(今正定縣新城鋪村)、然後是中人城(今唐縣西南一帶)、再然後是顧(今定州城)、最後是靈壽(今石家莊靈壽縣)。縱觀上述幾個中山國都,隨中山國的動盪和滅亡,均開始衰落,唯獨定州一枝獨秀,繼承了中山文化的正統,一直延續了中山文化的命脈,並將其發揚光大。定州是以上幾個中山國都中,中山文化唯一一個沒有出現過斷代的城市,如同中國的二十四史一樣完整,而其他的幾個國都的中山文化均是斷代史。定州代表了中山文化的正統,是中山文化的發源地和歷史上的中心區,是歷朝歷代中山地區的特指。從戰國中山到西漢中山國到三國兩晉中山,再到宋金元中山府,最後到清、民國定州縣衙大門上鐫刻的「古中山國」,中山文化在定州歷史上貫穿了兩千多年。中山文物 十大河北文物精品中的「戰國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戰國錯金銀虎噬鹿銅屏風座」、「戰國中山王鐵足銅鼎」為戰國中山國文物;「西漢透雕雙龍高鈕谷紋白玉璧」、「西漢錯金銅博山爐」、「西漢長信宮燈」、「西漢劉勝金縷玉衣」為漢中山靖王劉勝墓的文物,也就是說十大河北文物精品中帶有中山文化烙印的所佔比重為七成。另外戰國中山墓中的「十五連盞銅燈」、「戰國"銅'山'字形器"」、「戰國"銅版兆域圖"」、「錯銀雙翼銅神獸」、「中山三器」中的另外兩件,都在河北文物中非常出名。請採納
『捌』 定州在古代的時候屬於哪裡
公元前26-22世紀,定州歸九州之一的冀州管轄。
齊桓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49年),齊國國相管仲在今定州境內築一城,即今天的定州城。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鮮虞國改稱中山國,定都中人城(今唐縣西南一帶),定州屬中山國。
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國攻滅中山國,顧(今定州城)歸魏國管轄。
周安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80年),中山國國君桓公打敗魏國,成功復國,顧又重新回到中山國手中。
趙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趙國攻滅中山國,定州歸趙國管轄。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中國,先置36郡,定州歸巨鹿郡管轄;後設47郡,定州歸恆山郡管轄。
漢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定州仍稱盧奴,為中山國國都。
魏太和六年(232年),仍稱盧奴,曹袞被封為中山恭王,駐地盧奴(今定州城),管轄9縣。
晉泰始元年(265年),仍稱盧奴,為中山國治所。晉武帝封司馬睦為中山王,駐地盧奴,盧奴(今定州城)管轄8縣。
後燕建興元年(386年),定州及其所轄地,仍稱中山。鮮卑人慕容垂建後燕國,定都中山(這是定州在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建都),把盧奴(今定州城)改名為弗違,管轄8縣。
北魏皇始二年(397年),定州及其所轄地,仍稱中山。中山歸北魏,設置安州,治所在中山,將弗違(由盧奴改稱,今定州城)復名盧奴(今定州城)。
北魏天興三年(400年),拓跋珪改安州為定州(這是定州的名稱在歷史上第一次以定州二字出現),治所在中山,定州管轄5郡:中山,常山、博陵、北平、巨鹿。
隋開皇三年(583年),設置定州總管府,駐扎鮮虞縣(由盧奴改稱安熹又改稱鮮虞,即今定州市)管轄定州、冀州、灜州三州軍事。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定州為博陵郡,郡治鮮虞縣(今定州市),管轄10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歸唐,復置定州,管轄10縣。設定州總管府,駐扎定州。
唐武德六年(623年),設置定州大總管府,駐扎定州。
後周廣順元年(951年),設置定州義武軍節度使,駐扎定州,管轄3州:定州、易州、滄州。
北宋慶歷八年(1048年),設置定州路,駐扎定州,管轄8州。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定州為中山府,治所在安熹(今定州市),管轄7縣。
金天會六年(1128年),定州歸金國。
金天會七年(1129年),仍設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轄7縣。
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年),歸元朝,仍設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轄3縣:安熹、無極、新樂。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中山府為定州,州治在安喜縣(今定州市),從此中山府的名字不再出現。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安喜為定州,從此安喜二字不再出現,而定州二字成為現定州城所專用,並一直延續至今。
明洪武九年(1376年),仍設定州(此定州為一個州的概念),州治定州(為一個縣的概念,即今定州市),管轄4縣:定州、新樂、曲陽、行唐。
清順治六年(1649年),仍設定州,州治定州,管轄3縣:定州、新樂、曲陽。
清雍正二年(1724年),仍設定州,由隸屬正定府改為直屬直隸省(相當於今天省直管縣的概念),州治定州,管轄3縣。
『玖』 定州有哪些文化遺產
定州的歷史文化
中山文化
定州是中山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是中國北方古代地域文明的搖籃之一,歷史上曾作為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經過幾千年,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傳統文化——中山文化。
戰國中山國是由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白狄族建立的。歷史上,中山國國都幾經變遷,先是新市、然後是中人城、再然後是顧(今定州城)最後是靈壽。縱觀上述幾個中山國都,隨中山國的動盪和滅亡,均開始衰落,唯獨定州繼承了中山文化的正統,一直延續了中山文化的命脈,並將其發揚光大。在上述幾個中山國都中,定州是唯一一個中山文化沒有出現過斷代的城市。
定瓷
定州貢院
定州文廟:又稱「孔廟」,國家AAA級景區。是祭祀孔子的場所,始建於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歷史上曾稱作「府學」、「州學」或「學宮」。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定州市博物館:定州文廟1959年被辟為定州市博物館館址,定州博物館現位於定州市中山路南側 。館藏文物5萬余件,一、二、三級珍貴文物近千件,其中青玉龍螭銜環大玉璧、神仙故事玉座屏、定窯白釉刻蓮紋龍首大凈瓶被定為國寶級文物。根據館藏特色,布置陳列了中山漢墓出土文物展、北宋塔基地宮出土文物展以及列於北宋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瓷系列展。
中山漢墓:位於定州城內市政府北約100米,今石刻館院內。1995年經發掘確認此墓為東漢晚期侯級墓。2001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