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古跡意義

歷史古跡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08 01:37:14

① 游覽歷史文化古跡的意義是什麼

1、可以了解歷史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2、對於文化的學習也可以培養自回己的文化素養答。

3、游歷本身來說就是一件放鬆心情,陶冶性情,增長閱歷的事情。

4、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自己對人生,對一些事情或人物有更深層的理解,自己變得更加成熟。

(1)歷史古跡意義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古跡列表編輯

1、萬里長城-—八達嶺【明.延慶】

2、十三陵【明.昌平】

3、焦庄戶地道戰遺址【抗戰時期.順義】

4、頤和園【明、清.北京】

5、真覺寺金剛寶座【明.北京】

6、盧溝橋【始建於金.北京】

7、周口店遺址【舊石器時代.房山】

8、雲居寺塔及石經【隋、唐、遼、金.房山】

9、獨樂寺【唐.薊縣】

10、平津戰役指揮部舊址【1948.楊柳青】

② 文物古跡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呢

(斯坦因盜寶所用之運輸車輛)

③ 保護文物古跡有什麼意義

保護文物的意義:

1、文物保護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2、文物是歷史文化研究和現代科技文化創新、發展的依據;

3、歷史文物是縣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對加強德育教育,以德治國具有重要的意義;

4、保護好歷史文物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5、文物是先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具有正史、借鑒及教育等重要作用;

6、文物是文化最直接的反應,因此加強文物保護,也能夠間接的推動經濟的發展;

7、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和友好關系的發展。

(3)歷史古跡意義擴展閱讀:

根據《文物保護法》確立的基本原則,我國對文物的保護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行政管理體制。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即國家文物局)主管全國文物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工作。中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一些市、縣還設有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館、紀念館、古建築保護研究所等文物事業單位,負責本地區的文化遺產調查、發掘、研究、保護以及文物藏品的收藏、保管、研究和展示工作。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指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等。

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最新數據,目前,我國登錄不可移動文物近77萬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52處。國家核定公布歷史文化名城118處,歷史文化名鎮名村350處。目前,我國已擁有世界遺產41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9處,世界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8項。

④ 開發歷史遺跡的意義

一個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種精神文明的傳承,需要載體。悠久的文化,是承載於千年文化遺產,例如風俗、習慣、傳統表演藝術、古遺址、古建築等之上的。以建築為例,現代建築以鋼筋水泥為材料,它的抗震性能較差,而中國古代多以木質建築為主,它的建造結構使它具有更強的抗震作用。這一建築風格背後,蘊含的是中國「以柔克剛」的傳統文化理念。例如,麗江古城經歷了7級地震還基本無損,後被評為世界遺產。再如,上海市第12塊歷史風貌區——上海市虹口區霍山路的老屋和街區,就是中國人民與猶太人民友好的見證。這個地方得到保護,全世界人民逐漸都會知道,在德國法西斯殘酷屠殺猶太人時,在許多國家拒絕接納四散逃亡的猶太難民時,也在遭受日本帝國主義蹂躪的中國人民友好地接納了3萬多猶太人。相反,如果承載著歷史信息的載體消亡了,負載在其上的歷史和文化也必然會被沖淡或消亡。

留存文化遺產,其意義也關乎未來。理解文化遺產,應該理解遺產背後蘊含著的深刻歷史文化含義,更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培育出新的現代文化。這種萌發於歷史文化傳統之上的「新」文化,才更具有根基、底蘊、特色和生命力。社會文明需要新陳代謝,但更新不能擯棄歷史,而是在歷史基礎上發展,是從舊環境中滋生出新的東西。

⑤ 文物古跡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也得從多角度去思考。最基本的,文物古跡也是一筆財產。版相信所有人都聽過文化遺權產這個詞。簡單地說,古人留下的文化,無論是有形的古建築、古墓葬,還是不那麼有形的文化傳統、手藝,都是古人留給今人的遺產。俗一點說,這些東西「值錢」、「有用」,所以不應輕易丟棄。我們再往小一點說,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收藏舊物的習慣,無論是幼兒園時的一張照片、小學時候流行的「同學錄」,還是青年時的情書,亦或是某支用慣了的舊鋼筆。這是人們的一種通性,無論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會有這樣的做法。盡管這些東西對於今天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用處,兒時的舊照片無法作為今天的證件照、同學錄里的大多數同學也不再聯系、收情書的那個人可能早已離開,而鋼筆更是遠離了生活。但是,它們都是成長的見證,通過翻看它們,能夠回顧自己走過的路。‍‍‍‍

⑥ 保護歷史遺址有什麼重要意義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是連接民族情感紐帶、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前提。為此,黨的十七大把加強文化遺產保護,作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歷史使命。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並號召全黨全國人民「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可見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同時還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意義重大。
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文化遺產及其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不少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古建築、古遺址及風景名勝區整體風貌遭到破壞。文物非法交易、盜竊和盜掘古遺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違法犯罪活動在一些地區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貴文物流失境外。由於過度開發和不合理利用,許多重要文化遺產消亡或失傳。在文化遺存相對豐富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由於人們生活環境和條件的變遷,民族或區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刻不容緩,具有更加現實的緊迫性。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從對國家和歷史負責的高度,從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認識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⑦ 急求名勝古跡的作用,謝謝

古跡的作用就是可以感受到過去的一種文化氣息.一般人來到古跡,例如,秦陵.每個人都會感慨那時的風雲,以及秦王功過是非的一生.再來說故宮,當你走入故宮時,就似乎回到了明清時期,可以感覺到帝王高高在上的威嚴和拌君如拌虎的警言,隨著關於世界遺產宣傳教育的深入,對於前一種做法的危害已開始為人們所認識,如今長假已過,有關主管部門作了「今後提價要舉行聽證會」、「原則上三年內不再提價」的結論,似乎有關風景名勝提價的討論已告段落。但事實上關於世界遺產保護的探討並未因此而結束。由於目前某些關系還沒有理順,一些地方確實存在著將管理的文化遺產或自然遺產當作生財的資本,因而藉助旅遊業發展的不十分成熟,企圖從中獲得利益。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有關主管部門需要從自身提高對世界遺產存在意義的認識,確實站在保護的立場上利用價格的調節作用來控制遊人。同時把提價的收入與效益區分開來,將提價的收入切實用到保護之中,在提高管理水平、優化服務上下功夫。如果單純地提高價格,而在其他方面不做改進,其結果必然使遊客大量減少,所以說提價對於管理者來說同樣具有調節促進作用前幾年對象張家界等景區旅遊環境的大力整治,就反映了這種觀念正在逐漸被扭轉。但是後一種觀點至今仍被許多人所堅持,如今關於提價傷害了廣大遊客的利益的說法其實就是由此而來的。

也彷彿能夠看見後宮紅顏對鏡長嘆,哀思連連.等你的思緒回到了現實,就可以發現如今的生活雖然不盡如人意,但至少還有可以珍惜的時間和事物,要好好把握,不要等到自己的心成為了古跡再來後悔.所以,在我看來古跡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可以凈化心靈,感受到美好生活.

⑧ 文物古跡的意義

一旦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建設工程應當盡可能避開「不可移動文物」;因特殊情況不能避開的,對「文物保護單位」遵循實施「原址保護」。因特殊需要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的,必須保證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並經核定公布該文物保護單位的政府批准,在批准前應當徵得上一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同意。

⑨ 重慶的歷史古跡!!有歷史意義

重慶歷史古跡:大足石刻、釣魚城、白鶴梁等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與雲崗、龍門鼎足而三,齊名敦煌 ,是我國晚期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她集我國石窟藝術之大成,把我國石窟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締約國大會正式審議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74處5萬余尊宗教石刻造像的總稱。大足位於四川盆地東南,西距成都271公里,東去重慶167公里。全縣面積約1400平方公里。大足建縣於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距今已有1230多年歷史,其縣名取「大豐大足」之意。大足石刻始創於初唐永徽年間,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綿延明清。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處(北山、寶頂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四處(南山、石門山、石篆山、北塔),妙高山、舒成岩、尖子山等68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北山、寶頂山可為大足石刻中最具規模、最有價值、最集中、藝術最精美的石刻造像代表。
一、寶頂山摩崖(石窟)石刻:
距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名僧趙智鳳於此建石窟寺,歷時70餘年建成。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
趙智鳳(1159-1249)南宋昌州(今重慶大足縣)人,大足寶頂山石刻創始者。5歲時,靡尚華飾,以居所附近有古佛岩,遂落發為僧。16歲外出雲游3年。淳熙六年(1179年)返鄉,傳柳本尊法旨,承持其教,命工首建聖壽寺,發弘誓願,普施法水。他按道場要求,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在寶頂大佛灣琢諸佛像上萬軀,建成了中國石窟藝術史上最後一座大型石窟群。
寶頂山石刻造像以大佛灣為中心,東有小佛灣、倒塔、龍頭山、殊始山、黃桷坡,南有高觀音,西有廣大山、松林坡、佛祖岩,北有岩灣、龍潭、對面佛等,共13處景觀。其中以大佛灣石刻造像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
大佛灣是一馬蹄形山灣。在長約500米、高約15—30米的崖壁上,雕刻大小造像萬余軀。另有記載寶頂山造像由來和佛教密宗史實的碑刻7通,宋太常少卿魏了翁等題記17則,舍利寶塔2座。
大佛灣石刻造像依山勢崖形雕刻,浮雕高大,題材廣泛,龕窟銜接,布局嚴謹,整體感強,氣象壯觀。佛像構思新奇,雕刻技藝嫻熟,世俗色彩濃郁。內容多屬佛經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回」、「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釋迦涅聖跡圖」、「父母恩重經變像」、「地獄變像」、「圓覺道場」、「牧牛道場」等,形象逼真,寓意深刻。
大佛灣石刻還巧妙地採用了排水、採光、力學、防風化等科學措施,也足以令游覽者擊節嘆賞。
二、北山摩崖(石窟)石刻:
位於大足縣城北兩千米處。北山古名龍崗山。唐代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昌州(今大足縣)節度史韋君靖在北山修建儲糧屯兵的永昌寨,同時開始鑿造佛像。經五代、兩宋,相繼在佛灣、營盤坡、觀音坡、北塔寺、佛耳岩等處造像近萬軀。北山石刻以佛灣造像最為集中,共編290號龕窟。在長300多米、高7米的崖壁上,有碑碣6通,題記和造像銘記55則,經幢8座,陰刻「文殊師利問疾圖」一幅,石刻造像264龕窟。
佛灣佛像雕刻精細,體態俊逸,風格獨特。「心神車窟」中的「普賢菩薩」造像精美,被譽為「東方維納斯」;「數珠觀音」、「日月觀音」都顯示出古代工匠相當高超的技藝;「地藏變像」則又大刀闊斧地表現,獨具一格;「轉輪藏經洞」被稱為「石雕宮闕」。「韋君靖碑」、「蔡京碑」、「古文孝經碑」為世所獨存,既是書法珍品,又可補史料之遺缺,價值極高。
佛灣石刻分南北兩個區域,南區大多是晚唐、五代作品,北區大多為兩宋時期作品。晚唐時期的作品,人物造型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飾簡朴、線條流暢。五代時期的作品,玲瓏精巧、多彩多姿,衣著服飾由簡到繁,逐漸擺脫了外來文化影響,具有石刻造像過渡期的特徵。兩宋時期的作品,民族特色已臻突出。

◆合川釣魚城:
位於合川市合陽鎮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佔地2.5平方千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於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飢饉,山由此得名。釣魚城峭壁千尋,古城門、城牆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繞,儼然兵家雄關。
南宋淳二年(1242年),四川安撫制置史兼重慶知府余始築釣魚城。1258年,蒙哥大汗挾西征歐亞非40餘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伐宋。蒙哥親率的一路軍馬進犯四川,於次年2月兵臨合川釣魚城。蒙哥鐵騎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珏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後逝於溫泉寺。釣魚城保衛戰長逾36年,寫下了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例,釣魚城因此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釣魚城古戰場遺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觀有城門、城牆、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台、護國寺、懸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飛檐洞等名勝古跡,還有元、明、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雕碑刻。1982年,釣魚城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巫山龍骨坡古猿人遺址:
位於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龍骨坡,佔地約700平方米。發掘於1986年。在這里,發現了古人類門齒和帶犬齒的頜骨化石,以及數10件與人類化石同一層次的巨猴、劍齒虎、雙角犀等化石。經考證,這些化石屬早更新世,距今204萬年。這一重大發現,填補了我國早期人類化石空白,對於人類起源和三河谷發育史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白鶴梁水下石銘:
位於涪陵區城北長江江心,是一塊長約1600米,寬16米的天然巨型石樑。石樑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傳唐時爾朱真人在此修煉,後得道,乘鶴仙去,故名。
石樑上刻有自唐廣德元年(763年)至當代的石刻題記164段,其中水文題記108段;石魚圖14尾,其中作水文標志者3尾。題刻、圖像斷續記錄了1200餘年間72個年份的歷史枯水位情況,對研究長江中上游枯水規律、航運以及生產等,均有重大的史料價值。1974年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水文工作會議上,中國代表團以《涪陵石魚題刻》為題,向大會提交報告,白鶴梁的科學價值遂得到世界公認。
白鶴樑上還有黃庭堅、朱熹、龐公孫、朱昂、王士禎等歷代騷人墨客眾多的詩文題刻,篆、隸、行、草皆備,顏、柳、黃、蘇並呈,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故有「水下石銘」之美譽。
白鶴梁已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峽工程建成後,白鶴梁將被淹沒,國家已於1993年立項,擬將其建為大型水下博物館。
白鶴樑上的石魚石刻,有著重要的科研和史料價值,又有獨特的藝術價值,歷來為世所重視。它既是長江枯水位的歷史記錄,又有「石魚出水兆豐年」和「年年有餘(魚)」之意。因此,古人在白鶴樑上刻有「枯水季節,若石魚出水面,則兆年豐千年如許」的石刻題記.

◆磁器口古鎮:
古鎮磁器口位於市區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面積1.18平方公里,以明清時盛產及轉運瓷器得名。史載興鎮始於宋真宗咸平年間(公元998-1003年)至明代形成水陸交匯的商業碼頭,清末民國時期達極盛,古人詩贊其繁華,白日千人拱手,夜裡萬盞明燈。有「小重慶」之美喻。
馬鞍山上川東名剎寶輪寺,始於唐,殿宇恢宏,保存完好,傳說明建文帝曾避難於此,故又名龍隱寺,其繁盛時住僧達三百餘人。
鎮上建築極具川東民居特色,石板路與沿街民居相依和諧,房屋結構多為竹木結構,穿斗夾壁或穿半木板牆。沿街鋪面多為一進三間,長進深戶型,鋪面後房一般為四合院,為商賈大戶居所。雕梁畫棟,窗花戶欞圖案精美,做工精巧。至今古鎮建築保護較好,古韻天然:寺觀殿宇庄嚴肅穆,氣勢恢宏;明清四合院結構嚴謹,古樸大方;臨街鋪面依山就勢,隨曲而折;山崖吊腳樓,布局自由,結構緊湊,虛實結合,空靈自然。號稱世界十大建築師之一的加拿大亞瑟·埃利克森先生參觀磁器口後評價說:「這里的東西是自然而來的,不是設計師所為,但從設計者的眼光來看,每一家都是做得最好的,最實在的。」
古鎮是沙磁文化發源之地,抗戰時聚集了郭沫若、徐悲鴻、豐子愷、傅抱石、巴金、冰心等文化名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丁肇中先生曾在鎮上就讀。《紅岩》小說華子良原型從古鎮碼頭險脫魔爪………。
古鎮有山有水,空氣清新,綠樹成蔭,民眾生活安寧舒適,保留了中國地方民族生活風貌。199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重慶市重點保護歷史街區,沙坪壩區人民政府已規劃把磁器口建成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旅遊新區,古鎮已敞開門戶,喜迎中外客人。

閱讀全文

與歷史古跡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