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實踐的作用是什麼
實踐有著諸多的含義,經典的觀點是主觀見之於客觀,包含客觀對於主觀的必然及主觀對於客觀的必然。
總而言之實踐包括三方面基本內容:
①生產實踐(為滿足人類生產而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動性活動)
②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調整和改革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為目的的活動)
③科學實驗(科學的探索宇宙間普遍規律的有目的的能動性實踐活動)在恩格斯的自然哲學中揭示人的思想產生於勞動即人的主觀意識產生於人的實踐行為,同時人的主觀意識反作用於客觀存在。在馬克思那其主要強調人的社會實踐,強調實踐的社會性。強調人的社會意識具有的生產力歷史性、階級性,他們都是物質的,辯證的。
人的主觀與客觀存在都是物質的,主、客觀是認識論上的區別是相對於實踐的內外關系的定義。實踐論是基礎於唯物論及辯證法兩者總體的認識。毛澤東的《實踐論》強調實踐的主客觀矛盾發展對於認識及再實踐的認識發展過程。
認識上升到理論的指導作用。在當代以來強調實踐的真理標准,其包含真理的發現及檢驗、實現,見之於客觀。
人是人的客觀存在,人本身是物質的,也是具有特定意識體存在的客觀物質。人內在矛盾的包含一對物質矛盾:意識本體對於生命本體的物質矛盾,此一矛盾是人類內在的基本矛盾,它是物質的。人內在矛盾總體同時與外在世界構成人類的發展矛盾。其同時可分個人主體的外在社會及自然矛盾與社會主體的人類內在與外在矛盾。
這些矛盾總體的是人的實踐!早期馬克思主義者主要是社會總體矛盾的解放探索與對於自然的解放探索。當代馬克思主義對現代科學及社會發展進行新的發現與探索在個人為核心的人類內在矛盾實踐領域進行廣泛的探索,汲取資產階級學者的有益成果,進一步擴大研究范疇,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進行了全面豐富。
人類是宇宙之海捲起的一朵浪花。太陽和地球就如同巨大的齒輪,它是人類活力的源泉。即使你無意中向水中投一枚石子,也可能在你的腦海中激起最美麗的圖畫。你或許會沿著這藍圖走,說不定那裡是又一個世外桃源。
從廣義上說,只要你活著,實踐就在進行中。盡管大多時候,你是無意識、下意識或不由自主、被迫地進行著自己的活動。有一條你可能不在意的完美的信息鏈條在支撐著、引導著你的一切活動。因此,所有的實踐活動都不是孤立的,而出人意料的實踐結果,正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一把金鑰匙。
(1)實踐論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實踐是人類自覺自我的一切行為。內在意識本體與生命本體的矛盾是推動人類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為人類個體及組織、階級通過生產關系聯系的整體對於自然及個體間或者集體關系、階級關系形成的解放活動。實踐只有在自覺的意識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
自覺是人類自我解放的一般規律,它是自我意識的必然。自發是無意識的自然活動,其是人基礎於自然進化的基礎所具有的屬性。人類基本的實踐矛盾就在於內在的自我本質對於自我自然的發現及創新。
而人類由於實踐的科學化,在生產力進步的社會化中外在矛盾的實踐再反作用於自我本體形成對於自我本體的實踐主導。 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概念,實踐活動是以改造世界為目的、主體與客體之間通過一定的中介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實踐矛盾產生物質及意識概念。
物質與意識的認識是實踐的規律性規定。實踐的內在矛盾是意識本體與生命本體的自我解放必然。實踐的基本主體是人,實踐的基本矛盾就是人的基本矛盾,其規律就是人的運動規律。人的行為范疇就是實踐的行為范疇。
實踐與思想相互共同。從廣義上來講,實踐是思想的內部斗爭和與外斗爭之總合,或者說實踐是對於人的物質活動和思想活動的統稱。
實踐以思想為本。沒有思想參與的物質活動是不足以稱之為實踐的.思想是實踐最基本的東西。所謂思想的與外斗爭,就是思想與物質的斗爭。從廣義上來說,實踐即思想,思想即實踐。實踐為思外的實踐,思外的實踐與思內的虛踐相區分。
狹義實踐與狹義思想相區分。狹義實踐與狹義思想的區分錯綜而復雜。從最根本上來講,狹義實踐指思想的與外斗爭,即思想與物質的斗爭,而最基本的則是思想與狹義物質的斗爭。狹義思想指思想的內部斗爭。通常所說的實踐是指狹義的實踐。
❷ 求三百字左右論述《實踐論》對現實的意義。要自己寫的。
主要講的抄是認識與實踐的關系,主要是批判教條主義,同時也批判了經驗主義。
唯物主義認識論,實踐產生感覺、經驗;由許多的感覺經驗升華為概念,概念就是基本事實;再由概念判斷推理形成結論或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來驗證結論、理論的正確性,同時也將正確的理論用於實踐,改造自然;在這改造的過程中,又產生新的感覺,經驗。。。。如此循環往復,每循環一次,都伴隨著認識的向前發展。
實踐是聯系主觀和客觀的橋梁,使主觀與客觀保持同步,不落後於形勢而右,不超前於形勢而左。
現實的指導意義是,不要怕事情的復雜性。要勇於面對,勇於實踐,在實踐中體會事物,認識事物,認真的分析事物,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進而通過實踐改造事物,解決當前的問題。
實踐論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建議多看幾遍,多結合實踐,悉心體會,定能受益。
❸ 毛澤東《實踐論》的寫作背景 論文
(一)、《實踐論>寫作的必要性
1、從認識根源上清算右傾機會主義和「左傾」冒險主義錯誤
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走過了一段傳奇而又曲折的路程。它在實踐中取得過巨大的成功,也經歷了1924年和1934年兩次慘痛的失敗,這兩次挫折雖然主要是由於敵我力量對比懸殊造成的,但外部反動勢力對中國共產黨的巨大打擊是通過黨內路線錯誤而得手的。其中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的四年統治,更把黨幾乎引向毀滅的邊緣。具有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結束了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的統治,但它是在紅軍長征途中舉行的,只能對當時最迫切的軍事問題和中央領導機構問題作了變動,其他問題還來不及解決。到達陝北後,毛澤東在一次政治局會議談到博古時說:「遵義會議糾正了他的錯誤,然而沒有指出宗派主義、冒險主義,這個問題是路線上的錯誤。」可見,全黨需要對黨內存在的種種問題從根本路線上進行通盤的審視。
2、中國革命形勢的巨大變化需要全黨在觀念上進行一次大的轉變
1937年前後,中國的政治局勢正處在重大的歷史轉折時刻,開始由國內戰爭向抗日戰爭轉變。面對著錯綜復雜、變化多端的國內外各種矛盾,客觀形勢的發展,迫切要求黨內有統一的認識,對形勢作出科學的分析,制訂出正確的路線和策略。然而,黨內的思想並不統一。關門主義(也就是宗派主義)、冒險主義以及作為它們共同思想基礎的教條主義,仍然阻礙著黨的正確路線、策略的制訂和執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從思想理論的高度上加以解決,中國革命就不能前進一步。
(二)《實踐論》寫作的可能性
1、 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積累了許多超越前人的經驗和極其深刻的教訓
一方面,中國革命是在十月革命之後的無產階級領導下的新民主義革命,這一特點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員人在思想理論戰線上的工作,不是要獨立地創造一個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而是首先學習已經有了的並且被俄國十月革命實踐所證明了的國際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面,中國革命也積累了極其深刻的經驗和教訓。中國革命的國情特別復雜:毛澤東當年判定說:「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國,而又經過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這一判定表明中國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微弱的資本主義經濟和嚴重的半封建經濟同時存在,由此造成了極為復雜的階級關系。二、命有以下特點:一、 「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國家」,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同時入侵中國,它們之間不統一,由此造成了它們所支持的各派軍閥的不統一。三、「中國是一個大國」,大有大的好處,大也有大的難處。四、「中國是經過了一次革命的國家」,准備了革命的力量,但階級對抗也特別尖銳,在這樣的環境下的進行革命實踐所取得的經驗教訓往往更深刻、更豐富、有更多特點,對這些經驗教訓加以總結並上升到哲學高度,形成具有本國特色的哲學思想就可以反過來指導中國革命。
2、 暫時的平靜使毛澤東在延安有一段相對空閑的時間來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特別是在1936年下半年和1937年上半年,國民黨西北軍吃了紅軍的幾次敗仗,剿共態度更不積極了,陝北局勢相對穩定,國內翻譯出版的一些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和文章已經能傳送到這里。西安事變(1936年月12月)又促成國共兩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毛澤東就擠出不少時間,不分晝夜,發奮研讀了不少西方哲學著作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書籍,有了一些心得體會並需要把這些心得體會整理出來。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前後的幾個星期里,軍隊陸續開赴前線了,此時(延安)抗大正准備辦一個青年幹部培訓班,這批青年學生經過3個月的短期訓練,准備在今後幾年做政治輔導工作,班上需要作關於哲學基礎的講演,在黨中央的堅持要求下,毛澤東又騰出時間來收集材料,比較集中地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進行深入的理論思考和理論概括,用幾個星期時間寫了一些簡明而基本的講義,《實踐論》和《矛盾論》就這樣完成了。「兩論」在總結中國革命經驗的基礎上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的具體的日常實例結合起來,並具體地、靈活地、巧妙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在培訓班上毛澤東用兩個小時左右時間,來具體講述《實踐論》和《矛盾論》。講解時毛澤東自己認為《實踐論》比《矛盾論》更重要。
《實踐論》、《矛盾論》是毛澤東同志最傑出的哲學論著,分別寫於1937年7月和8月。從當時的歷史時期來看,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已經結束,開始了抗日戰爭時期。
從當時共產黨內的思想狀況來看,存在著兩種錯誤傾向: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
經驗主義者長期拘泥於自身的片面狹隘的經驗,不了解革命理論對革命實踐的指導作用,因而輕視革命理論的重要性。
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者,長期拒絕中國革命的經驗,不研究中國革命的實際,否認「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到處生搬硬套馬克思主義著作的只言片語,使中國革命力量遭受極為嚴重的損失,幾乎斷送了中國革命。
為了總結兩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經驗和教訓,從思想上全面清算黨內的「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特別是教條主義的錯誤對全黨造成的惡劣影響,提高全黨的思想理論水平;
為了適應抗日戰爭的需要而作思想上和理論上的准備;
為了在國內全面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和認識論;
也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文化「圍剿」,揭露張東蓀等資產階級哲學家和葉青等假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詆毀和篡改,毛澤東以極大的精力從事哲學研究,在延安的紅軍大學、抗日軍政大學和陝北公學等學校,以《辯證唯物論講授提綱》為題,作哲學講演。《實踐論》、《矛盾論》便是其中的兩節。
如果說,《實踐論》、《矛盾論》是從認識上來揭露黨內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的錯誤,教導共產黨員要把自己的思想納入實事求是的軌道,那麼,《矛盾論》則是從方法論上來揭露教條主義者形而上學的錯誤,教導共產黨員要把自己的思想納入唯物辯證法的軌道。
從當時社會環境來看,《實踐論》、《矛盾論》的寫作有著諸多的有利條件。
從國外社會環境分析,當時蘇聯的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蘇聯哲學界對德波林學派進行了有力的批判,消除了、割斷了黨內教條主義者思想理論的國外根源,這是一個十分有利的國際環境。
從國內社會分析,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不僅給毛澤東同志寫作「兩論」提供了環境條件和可能性,而且提出了從哲學世界觀、方法論上肅清「左」的影響,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和戰鬥力的必要性,這為「兩論」的寫作創造了前期難得的國內環境,從延安根據地具體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分析,陝甘寧邊區革命化生活和幹部、戰士學文化、學哲學的熱潮,為「兩論」的寫作創造了特殊環境。
❹ 實踐論主要觀點有哪些
①《實踐論》闡明了人類認識的過程是一個矛盾不斷產生、又不斷解決的無限辯證發展的過程;②《實踐論》論述和發展了認識領域中的量變質變規律;③《實踐論》論證了理論在一定條件下的決定作用。
❺ 實踐論從什麼關系角度闡述了實踐的重要意義
時間。
❻ 毛澤東的《實踐論》對於當今社會的意義
踐行的重要性不必多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毛主席的實踐論在當今社會特別需要落實,浮躁的心態更甚,思維的萬花筒需要我們在基點上落實!
❼ 實踐論和矛盾論的現實意義
和矛盾了,實現的意義,他們時間是有著相輔相成的。
❽ 實踐論的歷史意義
《實踐論》深刻地論述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科學地解決了幾千回年來中國哲學史答上爭論不休的知行關系問題。它用科學的認識論武裝了中國共產黨,教育全黨樹立馬克思列寧主義必須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觀點,為延安整風運動作了理論准備,為中國共產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奠定了哲學基礎。 (資料摘自《應用寫作》雜志)
❾ 馬克思實踐觀現實意義
實踐之所以是檢驗真理的標准,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1真理是標志主回觀與客答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要判明主觀與客觀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只在主觀范圍內是根本無法解決的;客觀世界不能把主觀認識同客觀現實加以對照,因而也無法判明某種認識是否具有客觀真理性.唯一能夠充當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只能是把主觀和客觀聯系溝通起來的「橋梁」或「紐帶」,這就是社會實踐;2隻有實踐才能作為檢驗真理的標准,這是由實踐本身的特點決定的.實踐不僅與認識一樣具有普遍性的優點,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優點.所以說,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只有堅持實踐標准,才能真正堅持黨的思想路線,進一步破除束縛改革的舊的思想觀念和條條框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才能深入實際,不斷探索和創造各種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公有制實現形式,把改革推向前進;才能在改革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糾正錯誤,使改革不斷完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是鄧小平說的,而改革開放就是對馬克思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一理論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