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包括哪些內容
1、歷史文來化名城的格局和風貌;與源歷史文化密切相i關的自然地貌、水系、風景名勝、古樹名木;反映歷史風貌的建築群、街區、村鎮;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民俗精華、傳統工藝、傳統文化等。
2、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必須分析城市的歷史、社會、經濟背景和現狀,體現名城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涵。
3、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建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與文物保護單位三個層次的保護體系。
(1)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擴展閱讀: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特點
歷史分區擁有較多有價值的文物古跡、風景名勝。這類風貌分區應當最富有歷史文化特色,最能顯示有保護價值的老城傳統格局、建築、街衢、群體環境、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
另外,這類分區有的僅僅是一片地下埋藏的古城或宮殿建築、墓葬等的重要遺址,如河南省安陽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就是因為它有舉世著名的3000多年前的殷墟文化遺址。
新建分區泛指老城、老鎮等歷史分區以外,新建、擴建、改建地區和衛星城鎮的一種風貌區。這類風貌分區,有的等於白紙畫畫、平地起家;有的屬於老區擴建或改建,但是這些老區基本上不存在什麼必須保留的歷史價值,同時也不須承受歷史風貌分區基調的遙控。
②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發展歷程
20年前的一次重要會議
20年前,正值煙花三月的時候,國務院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經濟學院的領導和專家學者,24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領導與專家,齊集歷史文化名城揚州,以歷史文化名城的經濟社會發展為專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研討。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建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許多專家學者和領導都作了非常重要的發言。
會議進行了5天,來自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154位代表,百家爭鳴各抒己見,一致認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建設不能脫離經濟社會的發展,如果結合得好可使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兩全其美,反之則會相互對立,兩敗俱傷。
這次會上還有許多專家和代表很好的發言和意見。文化部文物局的代表郭旃(時任文物處副處長)在會上也做了《關於歷史文化名城發展戰略研究工作的幾點意見》發言,著重提出:「要牢固確立文物必保和保護文物古跡同發展經濟相統一的觀點……把完善地保護優秀的文化遺產,實現城市生產、生活的現代化和繁榮社會主義經濟,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發展的目標。」確立了這個觀點,歷史文化名城就會在良性循環中健康地發展。那麼,怎樣把文物保護和發展經濟統一起來呢?郭旃說:「 要把文物古跡保護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在摸清各項資源和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制定出全面、科學的總體規劃來,合理地管理、開發和利用各項文物資源。對任何一個事物,如果沒有宏觀的認識,不能全面地分析與這一事物有關的縱、橫各個方面,就不能有高水平的指導,也就不利於有效地把握這一事物的進程。目前把文物古跡保護作為名城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內容來討論,並從規劃的角度,針對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論證保護文物古跡的重要性和合理有效的保護方法,提出實施的設想,這一切無疑都是很好的。這將可以逐步消除名城保護工作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事論事、四處救火的被動現象。可以相信,有了文物必保的意識,把文物保護事業合理地納入名城的總體規劃,就不難走出一條協調發展的道路。」
郭旃在發言中還提出了「如何在歷史文化的發展中保護文物古跡」、「保護和發展名城需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積極而又長期的支持」的意見,現在看來仍然是很重要的。
這次會議之後,由於種種原因,如機構調整、人事變動等等,國務院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未能繼續關心、指導、支持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發展工作,特別是未能把經濟社會的發展與歷史名城的保護與建設統一協調起來,是一件很大的憾事。比如大的經濟項目的安排、房地產的開發,甚至工農業、三產的規劃布局等等都掌握在經濟社會發展部門的手裡,如果他們繼續關心歷史名城的保護,對此予以合理的安排,城建和文化文物部門花費天大的氣力也難辦到的一些事就可以很好地解決了。如果形成了對立,事情就難解決了。20多年來,我們常說「累戰累敗」的事情太多了,造成文物的極大損失。
真正貫徹「兩重兩利」方針
關於「兩重兩利」方針的認識,我曾經在一篇《有中國特色的文物建築保護理論與實踐科學》的文章中回顧了建國以來的經過和實例,認為:「保證重點,分等分級、分別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是文物建築保護管理的重要經驗。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千差萬別的,完全一樣的很少,或是根本找不到這是客觀的存在。對待不一樣的事物,處理的方法也不同。根據這一客觀的存在,40多年來,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在解決文物建築保護與各種情況下所產生的矛盾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要真正貫徹「兩重兩利」方針,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客觀地權衡文物保護和新建設兩者之間的輕重,合理地解決。有下列幾種不同的解決辦法:當某一古建築和文物古跡十分重要而又不能搬動,如果與新的建設發生矛盾時,這一新的建設就要為保護重要文物古跡讓路。如果某一新的建設工作十分重要而又必須在這一古建築或文物古跡的位置上進行時,這一文物古跡就要為新建工程讓路。如果這一文物古跡的價值不是很大,即在做詳細的測繪、記錄之後,予以拆除,把記錄資料留作研究參考。如果這一文物古跡價值重大,即把它遷移他處重建保護。如果古建築和文物古跡的價值重大,又不能搬遷他處,新建工程也必須在古建築所在位置進行時,就要採取工程技術上的措施把文物古跡在原地保護起來。
文物、古建築、古城鎮 保護史上的三個里程碑
城市更是人類文明集中的焦點,因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應是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環節。但是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是逐步在我們的文物保護工作中明確和深化的。回顧一下我國文物、古建築、古城鎮保護的歷程,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也可以說是三個里程碑。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首次把古建築列入了文物保護的范疇。中國的文物保護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從前把文物稱之為古董、骨董,指的是金石、陶瓷、書畫、簡牘、印章、雕塑、玉器、琴書等等,而古建築則為工匠之作,不能進入文物的行列,因此也就不去加以保護了。19世紀末期和上世紀初期,我國一些開明人士、進步學者們認為中國的古建築和其他文化遺產一樣,同樣是「國粹」,應該由中國人自己來進行調查研究,整理出版,發揚光大。於是,由朱啟鈐等人發起成立了中國營造學社,並相繼由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等主持。
建國前中共中央派人請梁思成等編制發到解放軍中的《全國重要文物建築簡目》,要求在解放全國各地時,注意保護文物建築。在這些項目中,就把當時的北平作為一個完整古城來保護。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把古城、古鎮作為文物來全面加以保護,未能受到重視,以致引起了對大量古城風貌和文物古跡的破壞。絕大多數的城牆、城樓和街市公共建築,如城樓、鍾鼓樓、牌樓等等被拆除。而後由原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國家城市建設管理總局提出了報告和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名單,經國務院審定後公布了。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的公布,不僅使古建築文物的保護能更好地納入城市建設的范圍,而且擴大了文物保護單位的界限,可以更好地考慮周圍環境和彼此之間的聯系,組成完整的歷史文化名城風貌。這一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措施,是一次重大的發展,可以說是古建築文物保護工作的第二個里程碑。
古建築文物保護工作的第三次發展,就是這次以經濟學界為主所倡導的,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進行的討論。這對歷史文化名城(包括文物古建築、文化傳統)的保護、規劃、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的發展。
歷史文化名城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雖然很多,有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交通的、游樂的(如承德避暑山莊)等等,但是其中由於經濟發展而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為數甚多。在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無一是離開了經濟基礎而發展的。今天的首都北京,雖然性質是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同時也十分重視經濟的開發。杭州、桂林、遵義、延安、西安、洛陽、昆明、成都等等,雖然它們作為形成歷史文化名城的條件有所不同,現在所賦予的城市性質也不完全一樣,但它們都同樣不能脫離經濟基礎而存在。
正因為歷史文化名城還在使用著、發展著,那麼它的經濟和社會也必然同時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著。社會在前進,經濟在發展,居民的生活要改善,這是不能阻止的歷史潮流。我們的文物保護和城市規劃工作者,過去主要是從「體形環境」方面去考慮的,如文物本身的保護維修、城市傳統格局、城市建築風貌等等很少也很難從經濟方面去考慮,因為分工不同,各有側重。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確是歷史文化名城存在和發展的生命線,沒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歷史文化名城也就不能繼續存在和發展了。
歷史文化名城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支柱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又以《歷史文化名城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支柱》為題,再次重點闡述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傳統經濟基礎及其發展的意見,對協調保護與建設矛盾以及解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矛盾提出了如下建議:在傳統的經濟基礎及其發展方面,經濟是基礎,這是人所共知的。我們考察了一下,所有歷史文化名城的產生、成長、發展,大多數是在經濟發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說明了揚州當年的經濟繁榮。西安、洛陽、南京、開封,這幾座古都,當時經濟繁榮的情況歷史上記載很多。就是今天我們的首都北京,雖然也曾經做過遼、金、元、明、清幾代王朝的首都,但是考察其產生和發展,正是由於她南臨大海、西依太行、東接運河、北通草原,是在通向蒙古高原和東北地區的交通樞紐的地位和商品生產、經濟貿易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就是一些本來為政治、軍事需要建立的城市、為了維持其城市的供應,也要發展經濟。如像長城沿線的軍事重鎮,本為屯兵駐防的需要,為了軍需供應,發展了屯田和移民實邊,很快充實了經濟基礎。例如西漢時期的張掖、武威、酒泉、敦煌河西四郡,2000多年一直是經濟的中心,例子很多不能一一舉出。因此,歷史文化名城必須要發展經濟。
歷史文化名城的經濟優勢,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原有的經濟基礎,二是歷史文化傳統。原有的經濟基礎除了一般的交通運輸、商業貿易、金融企業、工農業生產之外,我想應抓住土特名產這個環節。如像宜賓就應該抓著五糧液酒的生產,現在國內外的需求量都很大,供不應求,經濟效益也大,但我想要提起注意的是質量很要緊,如果質量敗下來就很危險了,還應挖掘傳統技術,改良提高。又如景德鎮,陶瓷生產這一優勢一定要抓住。有些歷史文化名城的傳統特產還要挖掘,如徐州市從已失傳多年酒的傳統產品中,發掘出了「沛公酒」,增加了生產,豐富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內容。許多歷史文化名城的老字型大小、老店面、老產品,有的已經失傳或停業了的,也應挖掘恢復,不僅可以增加生產也可為歷史文化名城豐富內容。
發展旅遊是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重要經濟項目。歷史文化名城一般都具有這一優勢。據了解,國外的旅遊者,凡來中國旅遊的主要是看中華的古老文明、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因此,首先必須要保護和修整好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不僅要發揮民族文化藝術傳統的優勢,還要注意對歷史文化名城的宣傳介紹、導游講解。旅遊服務設施是很關鍵的一環,旅館、飯店、影劇院、音樂廳、通訊以及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等均很重要。在旅遊收入上,旅遊產品是一個很重要的成分,必須加以重視。旅遊產品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這裡面有很多的學問,要很好地研究。
20年來的經驗證明,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沒有得到經濟社會發展部門、科技、旅遊等部門的足夠重視,損失之大難以估計。為此,建議國家發改委、旅遊、環保、科教等部門都直接參加到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中來,在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時候,把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同時考慮。經濟學、社會學、科學技術、旅遊等等各方面的專家學者也直接參加到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中來。
③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發展有什麼作用
歷史文化名城作為我國文化遺產的一類。
我國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回值、思維方答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保護文化遺產,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是連接民族情感紐帶、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前提。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④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產生 發展原因及重要發展時期的表現特徵
通過改革開放後20多年來的建設實踐,一些城市提高了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其歷史文化的認識,要變拆除歷史街區為保留改善歷史街區,要變分散的點的保護為整體的面的保護,要變消極保護為積極保護,將保護、利用同發展結合起來,走新型產業化道路,以發展促進保護。這是好的趨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發展的主流,我們應大力宣傳其理念與作法。為此,在這里我們提出「發展」、「公正」、「轉移」、「參與」、「改善」、「尺度」、「院落」、「肌理」八點看法,以期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得到科學的保護與發展,取得生態平衡,環境友好,節省資源,經濟實用,適宜人民,富有文化的綜合效果。
一、發展——發展產業經濟,以發展促保護
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是需要投入資金的,資金從哪裡來,一是靠國家和所在省區政府撥款,二是靠自己發展城市的產業經濟,自力更生。根據當前我國的經濟實力來看,主要靠上邊撥款是不現實的,應該樹立起自力更生的精神,努力發展城市地方經濟,以經濟發展促進保護,保護、利用同發展相結合。如西安市,它從公元前11世紀在灃水兩岸建立豐京、鎬京算起,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先後有10多個王朝在此建都,是全國著名六大古都中,建都王朝最多、時間最長,其地上地下文物古跡數量居全國之冠,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國民經濟發展「一五規劃」起,是我國重點規劃建設的八大城市之一,現已建成為我國新興工業基地之一,第二產業以機械、紡織為主,兼有冶金、電力、化工、建材、電子、食品、輕工等門類,自改革開放以來,西安市又調整了第二產業,擴展了電子、高新技術、航天科技產業等,同時按照自身的特點,擬大力發展文化等第三產業,制定了老城「唐皇城」的文化復興規劃和西安市文化特點的區域規劃,包括臨潼國際旅遊、藍田美玉文化、長家生態居住、戶縣農民畫、周玉老子文化、高陵現代農業等內容。西安市的觀點和作法是正確的,既重視歷史文化的保護,又重視城市產業經濟的發展,認識到保護與發展二者的互動關系,協調發展第二產業經濟和文化、服務等第三產業,符合西安屬於初等發達水平的城市特點,以這樣的發展促進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又如南京市,它是全國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跡眾多,現已發展了多種工業,化學工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還有電子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通過城市工業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特別是前幾年制定出《南京老城保護和更新規劃》,突出保護和發展老城文化,以「十里秦淮」、夫子廟、城南小街巷,將秦淮片區顯現出傳統文化;以原有空間尺度、優美環境,將明故宮片區顯現出明代文化、民國文化;以大單位綠地空間、石城山水情趣,將山西路片區現出民國文化、學院文化;以南京山川形勝、城市建設有機相融,將鹽倉橋片區顯現出山水文化、民國文化;以現代化中心城市的時代感,將新街口中心區顯現出現代文化;這樣建設,將明城牆內的面積為40平方公里的老城顯現出2400多年城建歷史文化,既保護與更新了南京老城,又同時發展了南京城特有的歷史文化產業,一舉兩得。這個《南京老城保護和更新規劃》榮獲了2003年度建設部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
還有一個好實例,就是福建的泉州、廈門、漳州三市,通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三市地區經濟發展迅速,GDP佔全省的一半以上,人均GDP已達2000多美元以上,其經濟發展促進了三市的歷史文化保護。2001年泉州市老城中心區中山路保護與整治項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優秀獎;2002、2003年,泉州、廈門分別獲「中國人居環境獎」和「國際花園城市」稱號。目前,有人提出推進泉廈漳三市聯盟的對策建議,加強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共建區域的生態環保產業和基礎設施以及文化、旅遊產業等。這一建議如被採納、實施,將會促進三市的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
二、公正——重視社會公正,保留舊城居民
社會公正,反映在城市與建築中,就是要關懷城市廣大居民及其弱勢群體,公正地縮小貧富人在城市生活與工作環境里的差距。
在城市發展中,舊城區要有老居民,促進城市社會和諧。最近網上有文──《一道正在加深的裂痕:要「把窮人趕出市中心」》,確實有些城市已經這樣做了,有些仍在維持現狀,這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我們認為舊城區要改善或改造,應保留老居民,部分有條件願意遷出的,要疏散出去,政府給予傾斜政策幫助留下、遷出的居民提高生活居住環境水平。如北京二環內的舊城區要有經濟適用房居住區,不能將經濟適用房都建在四、五環區,目前二環內的房價已漲到萬元、兩萬元一個平方米,老居民弱勢群體無法承受;若按市場經濟來操作,老居民被遷往郊區,舊城區就變成了富人住區,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生活特點將消失,北京就變了「味」,特別是從社會公正、社會穩定來看,舊城區內富人、窮人都要有。現世界上修建了許多居住混合區,不強調單獨修建富人區,有模糊界限、互補心理平衡和調節自然空間環境之意,但從根本上看,還是要建設大眾需要的質好價廉的住房。前面提到的福建泉州舊城區中山路保護與整治項目,其作法就不是「把老居民窮人趕出市中心」,值得宣傳推廣。相反,現在正在進行的北京前門外大街及其東部地區的整治項目,就是將老居民、老字型大小一律遷出,按規劃建商業建築和幾百幢高檔四合院住宅,以後誰出高價誰回來,原住戶委託房屋開發公司幫助搬遷,這種不公正的簡單贏利的違背社會道德的作法,實應及時糾正。
社會公正,還體現在城市公共設施安排上,不能只從賺錢出發,要方便大眾的生活。對於城市大眾衣食和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設施,要作妥善安排,這才是真正為城市廣大居民服務。給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國西雅圖市中心靠海邊依然保留著為一般市民服務的海鮮市場,建築為一、二層的原有房屋,但整潔有序;我們在美國東海岸現代化城市波士頓,看到其市中心市政廳後仍保留著為廣大市民服務的大眾化老商場,對比之下,而我們的北京西單、東單等菜市場都被取消,改為商廈高樓,這不是為賺錢又為什麼?我們認為這是沒有為大眾生活服務觀念的結果,應予糾正。2005年上海市規劃局編制《上海市菜市場和公共廁所規劃布局綱要》,提出到2020年全市中心城區將新增200多個菜市場、800多座公共廁所,菜市場是以500米為服務半徑,公廁是以300米為服務半徑考慮的。這種為大眾生活方便的服務思想,值得北京和一些其他城市學習、效仿。
三、轉移——轉移其他中心,確保歷史文化
除大城市外,其他歷史文化名城的舊城區面積大都在10多平方公里左右,當這些城市發展到中等規模後,都應該考慮多中心的布局,將行政、經濟、商貿、科教等等中心轉移到新城區,使舊城突出其歷史文化中心的特徵,這是歷史文化名城共有的一個特點。在確保舊城成為歷史文化中心的前提下,有些中心亦可放在舊城,但大多數的歷史文化名城應將其他中心遷出,如著名的江南水鄉城市紹興,在老城內修建了玻璃幕牆的行政中心辦公樓,拆除了大片的水鄉民居,破壞了紹興城的歷史文化面貌。西安市的城市總體規劃作了分散、多中心的安排,正在將市行政中心遷至舊城外北部地區,帶動新城區的發展,這種轉移的作法,還可提高城市的自然生態環境質量,其最重要的好處是確保了西安市舊城的歷史文化不再受到破壞。經過改革開放後一段時期的城市大發展,青島市較早地理解了分散多中心城市規劃布局的優點,很快地將城市核心從舊城中心遷至東部,全市行政中心機構在東部建起,僅市政協統戰機構留在舊城,這一轉移帶動了東部新城區的發展,與此同時北部新城區、西部新城區,連同舊城形成分散的四個重點城區,沿膠洲灣再發展一些新城區,以環形路相接組成多中心的網路化城市群,這種分散、多中心式的城市發展,使青島市的自然生態環境得到優化,並緩解了舊城的矛盾和壓力,確保了青島舊城歷史文化街區得到更多的存在。
四、參與——群眾參與改建,提高居住水平
為了落實舊城街區保持原有特點的改建,並符合我國當前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實力情況,當地群眾參與改建是個好辦法。有一個實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那就是1987年7月我們出席在英國布萊頓召開的國際建築師協會大會期間,主持會議的國際建築師協會主席哈克尼向我們介紹他為倫敦舊城一個住宅區所做的改建工程項目,他採用的是一種新的方法,充分利用原有材料,適當增加一些結構骨架鋼木材料,在住宅布局方面作了改善、調整,提高了居住水平,組織住戶群眾參加施工改建,全改建區建設費不多,地皮費沒有,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頗受倫敦老居民和查爾斯王子的稱贊。正因為哈克尼先生為城市大眾辦了好事,他被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選為主席,後又被選上國際建築師協會的主席。這個群眾參與改建的方法,我們宣傳了10多年;我們中國建築學會和有關院校,曾多次邀請哈克尼先生來華講學,在重慶、北京、南京、深圳、廣州等地,他都介紹過他的這項改建工程實例經驗,受到歡迎。目前,各地城市建設都在貫徹政府提出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原則,不妨在我們歷史文化名城舊城區改建中,多試試這種作法,多留下一些老居民,多改建多保留一些適合小康社會標準的舊城建築。群眾參與,不僅是參加改建工程的勞動,還對改建規劃設計提出符合生活方式和新的需求,這一方面的參與內容,是建築、規劃師進行建築創作、規劃設計的思想源泉,設計創作源於生活,所以老居民的參與是必要的。再者,將當地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些老居民中的一部分還可集資,解決部分的改建工程資金問題。群眾的利益,群眾的事情,群眾參與辦理,這種自力更生民主化的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各地城市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主管部門要很好地繼承這一優良傳統,重視群眾參與改建,提高老居民的居住水平,保存城市歷史文化的特點。
五、改善——採用微循環法,改善基礎設施
歷史文化名城的老城區,環境要比新城區差,舊城基礎設施都比較落後、老化,道路、上下水管網、電力、電訊、冬季取暖以及公廁、垃圾站和生活服務商業等設施都不能適應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如何解決呢?一種作法是大拆大改,全部拆除,蓋起新的高樓大廈,基礎設施相應全新配套,老居民遷出,個別有錢的花高價回來住高樓,如北京西城區金融街區的作法,這種毀壞歷史文化街區的思想與作法極不可取,應受到社會的譴責。2005年北京提出的故宮緩沖區保護規劃中,對緩沖區內的舊街區採用「微循環」和「有機更新」的方式是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對區內的胡同、四合院嚴格保護,原則上不成片拆除,主要街巷原則不再繼續加寬,對上述的基礎設施積極改善,而不是全部廢除,重新建新的。這種「微循環法」,既可確保舊城歷史文化長存,又可改善、提高舊城居民的生活環境,符合我們目前的經濟水平,值得各地效仿。對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舊城區的發展,著眼點是改善其基礎設施,改善其生活居住環境,逐步減少對區內的水體、空氣的污染,改善其建築空間容量,逐漸增加些綠地面積,這些內容是重點。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總的原則是逐步改善,而不是進行大的改造。
六、尺度——積極實施減法,保持尺度和諧
歷史文化名城的舊城中心區應是核心保護區,一定要控制好尺度,不能修建高大體量的新建築。如泉州市舊城市中心區中山路等成片維持原有建築、街道的尺度,在保護與整治建設過程中沒有插進層數高、體量大的新建築,亦未拓寬成大馬路,保護了原有空間環境風貌。又如廣東省中山市,其舊城規模不大,進行了全面的整修,街道沒有展寬,改為步行街,建築尺度未變,依然是原有的韻律節奏,保存了原有的形象。北京舊城中心區的核心區,即北京故宮周圍地區,2005年第29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了這個地區的緩沖區保護規劃方案,為保護故宮加上了「保護罩」,為此北京開始行動,對緩沖區內不符合控制要求的建築進行整治,現已將鼓樓前右側的地安門百貨商場樓減去了兩層,保留高10米多的三層,它與高8米左右的沿街建築同30多米高的鼓樓建築相比,約低了3至4倍,突出了鼓樓;同時將位於南池子東側的市房管局辦公樓拆掉了頂上三層,保留下的三層建築同南池子沿街一、二層房屋尚可協調,不凸顯,以保持整體建築群的尺度和諧。北京的這一舉措,是在國際和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的影響下實施的,但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扭轉過去在歷史文化名城舊城中心區插建高大體量新建築、破壞尺度和諧的錯誤觀念與作法,值得各地反思,並作出實施減法的調整規劃。
在這里,我們特別關注幾個極有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首先是西安,其明代舊城中心點鍾樓廣場,20世紀90年代所作的鍾樓、鼓樓呼應的廣場西北角地區規劃與建設,建築尺度、體量掌握的非常好,整體和諧,但該廣場的西南角、東北角矗立著兩個大體量的建築,尺度過大,破壞了鍾樓、鼓樓應有形象,為了保護好這一核心區建築群的整體尺度和諧的面貌,對這兩幢建築要進行減法整治。其次是蘇州,其舊城中心區觀前街,新建高大的商業建築群尺度過大,亦破壞了蘇州水鄉精美自然的風貌。1959年規劃界前輩程世撫先生在進行蘇州市舊城規劃時,對人民路兩旁的建築挨戶調查,盡量保持原有尺度加以改善提高環境質量,這種思路與作法值得今日的規劃人員效仿。還有著名的江南水鄉城市紹興,其舊城區中心區街道以及舊城內新建的行政辦公樓與其他建築,都應考慮實施減法,以保持舊城整體的尺度和諧。
七、院落——保留院落天井,建築自然共生
中國城市肌理的最小細胞是合院或天井這一組織結構,它是建築與自然融和的極好形式,合院可自然通風、採光、冷暖聚氣,天井可夏日遮陽、冬日進光,在院中栽植花木,使人接近自然,它還能起到交通樞紐的作用,綜合起來,其優點很多,非常適合人們的生活與活動。
這一院落建築布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建築的一大特色,無論北方、南方、西部地區,無論住宅、公共建築,大都採用這種布局形式,從挖掘實物來看,已有3000多年延續的歷史。所以在歷史文化名城舊城中要保護好這一特色,在新建區中要繼承並根據新的需求發展它。
提起院落,有人誤解這是中國特有的,其實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著,只是不像中國這樣普遍和有一定的規模和格式。國外有近2000年的實物存在,即挖掘出的公元79年8月被埋在義大利龐貝城住宅及其庭院,後人稱其為列柱圍廊式庭院,在此院周圍是柱廊,中間作成綠地花園,有的是水庭內院,中心為方形水池,設有噴泉,周圍種以花木,這種中庭式宅院源於希臘,所以說這種院落式布局起碼在2000年前就在歐洲出現。埃及的卡納克阿蒙太陽神廟實物,說明院落式布局早在3000多年前就在非洲存在。6世紀初在義大利羅馬附近創建的修道院,後影響到法、英等地,其布局亦為院落式。在公元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形成,是一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東到印度,西到西班牙,院落式建築到處可見,一直延續下來。這些實例在我所著《世界園林發展概論》一書中都有論述。
中國院落式布局的特點是,強調中軸線,沿中軸線布置許多院落,再大的規模,平行中軸線在兩側軸線上再建一連串合院,中間有通道連接。其中四合院的布局,院的四角並無拐角房間,四角以廊圍合,以利通風採光。典型的最大的類型最多的實例就是北京故宮紫禁城。我們應重視院落組織結構這些特點和優點,它是城市的氣眼,這個通天接地的自然空間,有著光風聚氣的非凡作用。在此所提的「聚氣」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物質的自然、技術方面,即自然通風採光與冷暖的聚氣功能;另一是精神的社會、哲學方面,它是反映中國哲學理念、家族、宗族聚集思想的組織形式。這種布局在同自然天地結合與安全等方面,要比城市中多建巨大建築優越的多。所以我們認為,在歷史文化名城中,對於院落、天井組織的建築,可分為三種類型與作法。第一種是在核心保護區內,需要按原樣保護的建築,就必須以原有傳統布局的院落、天井樣式加以修繕保存;第二種是外圍保護區范圍內,可適當調整建築高度,但不能破壞城市原有肌理,這種建築類型也要作成院落式或天井式,其層數在控制數內增加一些,如北京菊兒胡同院落式公寓的作法;第三種是在舊城范圍外的新建區,新建築創新的自由度較大,但要「新而中」,最好採用創新的院落式。最近幾十年有人提倡建造巨型城市建築,這個建築就是個小城市,在建築里生活、工作都解決了,看起來生活方便,但從節約資源、環境友好、身心健康來衡量,其弊端多多,實不應採納。我們在歷史文化名城新區內應少建或不建巨大建築,重視建築與自然的結合,發展院落、天井式建築,多一些自然採光通風,節省資源,創造適宜人們生存的城市與建築環境,還可同舊城建築取得有機的聯系。
八、肌理——保持城市肌理,新舊有機結合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舊城的肌理,包括道路網布局結構、建築布局結構和尺度體量與立體輪廓結構以及城牆、護城河、城門結構的肌理等,這是整體保護的基本點。目前,我國歷史文化名城能夠作到這一點的為數極少,如山西的平遙、遼寧的興城等。福建的泉州市舊城肌理的整體保護也是不錯的。福州市正在亡羊補牢,舊城內「三坊七巷」是福州歷史上名人集中的居住地,這里保留著自唐末以來的街區格局,是一個由古老的街巷、古河道、橋梁、坊垣、榕樹組成的商貿與居住區,它是福州市的地道的歷史文化,但前一時期將此區的改建,包給了李嘉誠屬下的一個地產開發公司,這個公司根本不顧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將三坊A、一坊二期工程改得面目全非,毀掉了歷史文化和原有舊城肌理。2006年初,福州中止了這個合同,現按全面保護的原則進行調整,保持舊有街區的結構和建築面貌,使這一地區的肌理得以保存。
下面舉幾個舊城肌理整體保護較好,且舊城與新城區結合緊密的城市實例,並說明新舊結合要注意的兩點作法,一是綠帶分隔聯系,二是主要道路連通。
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班牙的巴塞羅納,從其1891年的規劃建設圖中可以看到,舊城的肌理保持原樣,密度很大的老城區街巷結構系統保存不變,建築按原樣修繕保留,新城區的幹道沿舊城東側面和西南側連通,舊城內的南北向主要道路Rambles路與新城區南北向幹道通過加泰羅尼亞廣場連接,現Rambles路改為步行街,已是歐洲的一條著名的街道,直通海濱前的哥倫布紀念碑廣場。這個城市保持舊城肌理、新舊有機結合的作法,很有參考價值。我國的西安市、南京市是兩座保留明代城牆、護城河完整的歷史文化名城,實在可貴,盡管在舊城區內蓋了些大體量的高層、多層建築,需要採用減法加以調整,但在保存肌理、尺度、韻律等方面,總的來看,在國內也算是好的。新舊城區的結合,這兩座城市是完美的,都有環舊城城牆、護城河的寬闊綠化帶將新舊城區分隔開來,又是這條優雅自然的綠化帶把新舊城區有機結合在一起。西安市舊城中心的兩條軸線北大街、南大街和東大街、西大街向北、南、東、西延伸同新區幹道連通,同時平行軸線的其他方格網幹道延伸與新城區方格網幹道連接,形成整體。南京市舊城縱橫兩條中軸線,北面中央路通過中央門,南面中華路通過中華門,東面中山東路通過中山門,西面漢中路通過石城門,同新城區幹道連通,構成一體。西安、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持城市肌理、新舊有機結合的經驗是值得各地參考學習的。
通過上面結合實例的分析,可以說明發展產業經濟、以發展促保護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的經濟基礎;社會公正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的社會保證,促進其社會的生態平衡;轉移其他中心,是確保、突出名城歷史文化的重要措施,群眾參與改建,是體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優良傳統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戰略思想,既符合社會進步,又加快改善、提高歷史文化名城大眾生活環境質量的步伐;採用微循環法、改善基礎設施是符合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國情,既可節省資源、環境友好,又可落實歷史文化長存;積極實施減法、保持尺度和諧是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基本面貌特徵的較好方法;保留院落天井、建築自然共生是保護和體現歷史文化名城基因的基本特點;保持城市肌理、新舊有機結合是保護與體現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特徵。從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全面地去進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工作,可使拆改歷史文化較多的發達、初等發達的歷史文化名城,亡羊補牢,可使保存歷史文化較多的欠發達的歷史文化名城,未雨綢繆,提升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水平,為保存世界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作出新貢獻。中國建築學會顧問 張祖剛
⑤ 如何保護和發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認真貫徹落實《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促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依法保護和可回持續發展答。提高對歷史文化名鎮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強監管,在政府主導下,調動社會力量和廣大民眾參與名鎮保護,共享歷史文化名鎮保護成果。
引導和鼓勵歷史文化名鎮挖掘本地傳統文化資源,弘揚、傳承優秀文化精髓。努力促進歷史文化名鎮保護發展的學術研究,搭建交流與服務的技術平台,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前提下,探索歷史文化名鎮與發展的新路徑。
堅持「科學規劃、嚴格保護、合理利用」原則,因地制宜,保護名鎮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保護指導發展,以發展促進保護,形成保護與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⑥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意義
政府對歷史文化名城的評定和保護,其主要目的在於保持這些城市的歷史特色、地方版特色、文化權特色和民族、民俗特色,反映城市自身的發展歷程、城市文化的時空連續,確保城市建設的有序發展,其工作重點是保護好文物、歷史地段、歷史遺址和歷史風貌。
很多歷史文化名城因其豐富的人文資源、深遠的文化影響、廣泛的知名度而吸引海內外眾多旅遊者紛至沓來,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也為發展旅遊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大家牢記歷史,同時也為了探索古代建築特點和工業技術。也是本國成為文明古國的有利證據。
⑦ 歷史古城如何保護與發展
文化遺產是不可復制的稀缺資源。對於歷史文化名城來說,文化遺產是基本標志和價值構成。當前,歷史文化名城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遺產流失和破壞現象。作為國務院首批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大同市近年來積極探索既保護文化遺產又實現城市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古城保護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大同市的做法概括起來就是「五個基本走向」。
從舊城改造走向遺跡保護,以先進理念指導古城保護。城市發展中的舊城改造對歷史文化名城的破壞相當嚴重。舊城改造需要大拆大建,而舊城區往往是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區域。為了保護大同古城,大同市政府發布通告,勒令古城保護范圍內的舊城改造項目全部停工,同時全面啟動古城保護工程,力求最大限度地留存文化遺產原貌。對淹沒在廢墟中的珍貴遺址華嚴寺、善化寺、清真寺、法華寺、文廟、關帝廟、純陽宮、帝君廟、城牆等進行整體性保護,全部拆除了這些遺址群保護范圍內的破壞性建築。
從單體保護走向整體保護,努力保持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價值。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個有機整體,如果只保護單個文化遺產,就會使一處處文化遺產成為「文化孤島」,削弱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價值。大同市致力於從整體上保護文化名城,把北至操場城街、南至北都街、東至御河西路、西至魏都大道,面積約4.8平方公里的區域全部劃定為保護區域,把該區域內對古城風貌造成嚴重破壞的多層建築全部列入拆除范圍。同時,把該區域內的所有歷史文化遺產全部劃定為保護對象,盡最大可能恢復古城的基本格局。
從兩相對立走向兩全其美,妥善處理古城保護與城市發展的矛盾。應該說,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從實踐經驗看,把保護與發展放在同一個城市空間是很難實現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大同市於2008年初提出了「一軸雙城,分開發展;古今兼顧,新舊兩利;傳承文脈,創造特色」的古城保護基本思路,立足古城搞保護,跳出古城求發展,把保護與發展分開。具體來說就是,以御河為軸線,在御西保護完整的古城,在御東建設現代新區,把傳統文化保護放在古城,使兩個不同的空間相得益彰、互利共贏。事實證明,這一做法克服了古城保護與城市發展的矛盾,較好地實現了當時的設想。
從隨意修復走向修舊如舊,自覺按照傳統方法延續古城生命。在大規模的古城保護和修復中,大同市始終遵循修舊如舊的基本原則,堅持四個基本方法。一是充分考證。在大量考古發掘、信息收集、調查研究、專家論證的基礎上,選擇合理的保護方法。二是保持原貌。文化遺產屬於哪個朝代,就按哪個朝代的營造方式進行修繕、重修、復建,不是按現代人的理解隨意修復。三是「四原」保存。在修繕、重修、復建中,保存原來的建築形制、原來的建築結構、原來的建築材料、原來的工藝技術。四是修舊如舊。基於我國傳統建築的獨特價值和審美要求,堅持修舊如舊、原汁原味。
從甩掉包袱走向產業創新,深刻認識古城保護的價值。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問題上,一些人存在一個認識誤區,就是認為低矮破舊、功能缺失的遺跡是城市文明進步與發展的包袱,保護的成本昂貴,得不償失。在這種認識影響下,有的城市將文化遺產當作包袱甩掉。這實際上是把珍珠當垃圾。大同市在實踐中認識到,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歷史價值、美學價值、教育價值、科學價值,而且具有巨大商業價值;一座擁有完整歷史風貌的古城不僅是昨天的輝煌,而且是今天的財富;在名城古都的保護中,只有堅持把保護與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才能實現文化資源的永續利用。
⑧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歷史文化名城抄保護的內容應包括襲:歷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和風貌;與歷史文化密切相關的自然地貌、水系、風景名勝、古樹名木;反映歷史風貌的建築群、街區、村鎮;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民俗精華、傳統工藝、傳統文化等。
(2)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必須分析城市的歷史、社會、經濟背景和現狀,體現名城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3)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建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與文物保護單位三個層次的保護體系。
(4)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確定名城保護目標和保護原則,確定名城保護內容和保護重點,提出名城保護措施。
(5)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包括城市格局及傳統風貌的保持與延續,歷史地段和歷史建築群的維修改善與整治,文物古跡的確認。
(6)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劃定歷史地段、歷史建築、文物古跡和地下文物埋藏區的保護界線,並提出相應的規劃控制和建設的要求。
(7)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合理調整歷史城區的職能,控制人口容量,疏解城區交通,改善市政設施,以及提出規劃的分期實施及管理的建議。
望採納,謝謝!
⑨ 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是什麼時候提出的背景是什麼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確定並公布。是年根據北京大學侯仁之、建設部鄭孝燮和故宮博物院單士元三位先生提議而建立的一種文物保護機制。被列入名單的均為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者紀念意義、且正在延續使用的城市。目前中國已公布了10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1982年2月8日公布,共24處
第二批:1986年12月8日公布,共38處
第三批:1994年1月4日公布,共37處
增補a:2001年8月10日公布,共1處
增補b:2001年12月17日公布,共1處
增補c:2004年10月1日公布,共1處
增補d:2005年4月14日公布,共1處
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按照各個城市的特點主要分為七類即
古都型:以都城時代的歷史遺存物、古都的風貌為特點,如北京、西安;
傳統風貌型:保留一個或幾個歷史時期積淀的有完整建築群的城市,如平遙、韓城;
風景名勝型:由建築與山水環境的疊加而顯示出鮮明個性特徵的城市,如桂林、蘇州;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獨自的個性特徵、民族風情、地方文化構成城市風貌主體的城市,如麗江、拉薩;
近現代史跡型:反映歷史上某一事件或某個階段的建築物或建築群為其顯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義;
特殊職能型:城市中的某種職能在歷史上佔有極突出的地位,如「鹽城」自貢、「瓷都」景德鎮;
一般史跡型:以分散在全城各處的文物古跡為歷史傳統體現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長沙、濟南。
⑩ 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護的意義是什麼
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護的意義是:
一、歷史文化名城因其豐富的人文資源、深遠的文化影響、廣泛的知名度而吸引海內外眾多旅遊者紛至沓來,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也為發展旅遊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大家牢記歷史,同時也為了探索古代建築特點和工業技術。也是本國成為文明古國的有利證據。
二、保護文物、發揮文物作用,對於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中華民族和社會主義祖國的興旺、繁榮昌盛有著多方面的重大意義。
1.文物保護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我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國家,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為50多個兄弟民族所共同創造和共同享有。任何一個民族,要通過率民族的歷史文物來認識本民族,也要通過其他民族的歷史文物來認識其他民族。
大量的歷史文物作為民族團結的象徵,蘊藏著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維護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方面發揮著無可替代的紐帶作用。
2.保護好歷史文物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保護好歷史文物,用它來教育子孫後代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堅韌不拔、艱苦奮斗的光輝歷史,繼承和弘揚民族的優良傳統,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發揮歷史文物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對於培養中華民族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文物是歷史文化研究和現代科技文化創新、發展的依據
文物作為歷史文化的載體,是歷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是科學發明和文藝創作的重要借鑒和源泉。在尚無文字記載的歷史發展階段,沒有文物資料,就沒有歷史研究可言。我國許多專業學科的歷史,正是利用了現存的大量文物資料,才得以理順其來龍去脈和演變、發展的歷程。今天的科技文化創新和發展離不開歷史文化遺產。因此說大量古代科技和藝術成果,至今還在被利用、借鑒和繼承,成為發展繁榮現代科技、文化、藝術不可缺少的條件。保護好文物對於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學術、科技、文化有重要意義。
4.歷史文物是縣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對加強德育教育,以德治國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量的歷史文物從各個不同的側面或領域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風采,是我國歷代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創造才能的實物見證。人們通過對文物的參觀、鑒賞和研究,可以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受到傳統美德和審美價值的教益,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5.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和友好關系的發展
我國文物豐富多彩的內涵,亦可供世界其他民族借鑒和鑒賞,在出國展覽時,被譽為「文化大使」受到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歡迎,甚至許多國家興起「中國文物熱」歷久不衰。中國文物在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和友好關系方面發揮著積極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具有現實意義。
總之,我們要從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實現民族復興的高度,認識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認識到盡可能完整地保留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產並使之傳之於後世,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