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歷史文化為題的作文
從世界文化發展的趨勢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曾經不成問題。但走上近代社會後,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們開始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反思,並很大程度上調整了以前對傳統文化的看法。但是,這種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艱難的過程中前進。有前進,有障礙,有時甚至還會倒退。於是鴉片戰爭結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對傳統文化的反思,仍舊沒有根本性的突破。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國中,可謂絕無僅有,也使許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如此困難,有政治環境惡劣的原因。中國的政治家,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其思想文化觀點相對保守,對專制主義的思想文化很容易產生精神上的共鳴。一旦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有了一定前進、突破,總會有一些從特權政治獲得甜頭的政治家,從幕後跳出來,用政治權力加以打擊。近代不是有一些軍閥,在國內大肆鼓吹尊孔嗎?不懂思想文化,又要對思想文化橫加干預,是中國傳統文化反思難以前進的重要原因。 中國傳統文化構成復雜,也是一個原因。中國傳統文化有數千年歷史。時間長,在其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要增加一些東西,因此內容十分豐富,構成成份極其復雜。有許多東西是好的。有許多東西是糟粕。而精華與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塊。這使後人感到困惑:想說愛你,又不容易。因為分明有著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來。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又有許多至可寶貴的東西。 不能不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構成復雜的這個特點,令後人感到十分尷尬。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難以前進的一個原因。 (一)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優劣,必須把握人類前進的方向。 人類社會總在不斷前進的,這種前進,在政治上,表現為以民為本,直至後來的由民作主;在經濟上,表現在重農重商,直至後來的市場經濟;在思想文化上,表現為尊重別人的思想觀點,直至後來的思想自由;在對待人上,關心人,愛護人,直至後來的尊重人的價值與尊嚴。 中國人古代一直存在著以民為本的思想。商周時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說:「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這些思想本身,是進步的。在人生態度上,司馬遷那種雖處逆境而奮發有為,蘇東坡豪放達觀的胸懷,張衡、徐霞客那種對真理的執著熱愛,孟子「我善養浩然之氣」,偉大詩人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抱負,均是一種健康的精神境界。對待自然、命運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柳宗元、劉禹錫的「天人交相勝」,王夫子的「相天」、「造命」說,無不包含著人定勝天的思想光輝。在對待個體生命的權利和自由上,《古詩十九首》和阮籍《詠懷詩》對人生意義的關注,《世說新語》中對個人價值的肯定,《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對自由愛情的熱烈追求,都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注入了一般新鮮的血液。在對待個人與社會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位卑不肯忘憂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均是很高尚的精神境界。而對待人與自然上,《棘敕川》、《岳陽樓記》、《春江花月夜》和其它大量的文學作品,更是體現了我們這個民族與自然界之間存在著的特殊感情。 登長江,誦「大江日夜流」,頓生一種豪情。臨高山,讀「一覽眾山小」,頓生一種鬥志。讀《騰王閣序》,吟及「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又生一種慷慨。如此厚重,如此不屈不撓,如此強健,唯斯國方有也! 但是,同別的國家一樣,中國思想文化也有糟粕。由於時間久,在若干年時間里又沒有及時進行打掃,使糟粕越積越多,給我們民族帶來極大損害。女人有獨特生命價值嗎?不過是男人附庸。每一個中國女子,應以生活於現代為慶幸,而以生活於古代為悲哀。不但女人如此,男人也沒有獨立生命價值。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官僚,以及無數蒼生,都在皇權高壓下葡葡。他們或許渺茫過,懷疑過,反對過,但後來,他們再也不曾有過這個念頭,甚至以高呼「吾皇萬歲」為終身榮耀。馬克思曾經把這種中國特色的社會現象,蔑視地稱之為普遍奴隸制。不是崇高創新,不是倡導一代勝過一代,而是推崇守舊,「天可變,地可變,祖宗之法不可變」。使幾千年期間,政治體制、思想觀念、科學文化,一直難以進步,終於在近代社會不可避免地落後於國際社會。一方面是皇帝窮奢極欲,三宮七十二院,生活腐朽靡爛,官僚貴族欺壓人民、掠奪百姓,另一方面卻鼓吹「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憂道不憂貧」,對平民百姓通過商業或其它途徑謀求更多的物質利益,進行種種抑制。既使人民生活水平難以進一步提高,又使社會經濟發展失去內在動力。壓制個性,壓制自由思想,壓制個體生命正當慾望。哪個人特立獨行,即「槍打出頭鳥」,導致國民雖眾多,實則千人一面,有膽有識的人百中無一。有新的思想,即「鳴鼓而攻之」。有不遜之言,即「禍及九族」、「誅滅十族」。在家聽父母的話,在鄉聽長輩的話,社會上聽官僚的話,而全體官僚則聽皇帝的話。個人的婚姻大事,聽父母的話。否則便是「大逆不道」,群起而伐之。閉關自守,夜郎自大。對外部世界缺乏關心。雖然在鴉片戰爭被打敗,仍不肯認輸,以天朝上國自居,不肯放下架子認真學習別人文化的有價值東西。一次次失敗,仍沒有從中吸取教訓,不能對自己體制弊端痛加改革,全面激發自己民族生機活力。好了傷疤忘了痛,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多得不可勝數! 愚昧、落後、抑制人性、阻礙發展的因素,何其多也!一個人若沒有足夠的抵抗力,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生活,其思維豈能不退化,其個性豈能不扭曲?與此同時,在這種社會環境中,還不可避免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善於鑽營、欺騙,又有背景的人,青雲直上;渾渾噩噩、平平庸庸、處事圓滑的人,一帆風順,庸人一生平安;而才華橫溢、正直善良、富有抱負之士,卻往往是英雄難有用武之地,鬱郁一生。不是優勝劣汰,而是劣勝優汰,整個社會處於一種逆淘汰的現象——幾乎哪朝哪代,都是如此,少有例外,少有例外! (二)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優劣,必須用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自在此山中。中國文化是優是劣,孤立地看,是難以得出正確的結論。應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其它國家、民族的文化進行比較。通過比較,認識各自優缺點,從中得出正確的結論。 這里主要是把中國傳統文化同西方文化進行比較。這也是近一兩百年來,學者們十分感興趣的一個問題。 同西方文化相比,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其長處。「獨在他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中國人崇高天倫,這是西方文化往往比不上的,很大程度上溫暖著我們的人生,支持著我們戰勝各種困難。「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誰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中國人熱愛現實,關心現實,很大程度克服了各種虛無主義思想對人心靈的損害,能把人們注意力吸引到建設現實生活上。「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面對生活中種種挑戰,中國人並不屈服,而始終保持一種信心、鬥志,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仁者愛人」。中國人常常講究道德,以友善態度看人,以友善態度對待其它民族,這對於國內社會秩序的建立,對於國際社會良好秩序的建立,其作用也是積極的。有著強烈的為國為民建功立業思想。從馬援的馬革裹屍,霍去病的「匈奴未破,何以家為」,曹操的「對酒當家,人生幾何」,到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均體現這種強烈抱負的存在。與自然也有著天然的共鳴:「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閑桂花落,月靜春上空」,等等。 所有這些,都是西方文化望塵莫及的。世界文化時代的到來,終將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難以阻擋的。而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些長處,必將成為世界文化的極其珍貴部分。 但是,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會文明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嚴格地說,是在文藝復興之前才逐漸形成,是以資本主義文明為背景的。文藝復興以前的古希臘文明,已被賦予新的內涵;而在此之前的中世紀文明,遭到徹底批判。一個是封建色彩濃厚的文明,一個是資本主義色彩濃厚的文明,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帶有落後性,在許多方面存在著薄弱之處。 試概括出幾方面。 中國傳統文化,對個體生命的自由、尊嚴,講得不夠。更多的是帝王的權利,而不是百姓的權利;是上級的權利,而不是下級的權利;是單位的權利,而不是個人的權利。現代社會學認為,社會活力來自激發個人的積極性,社會尊嚴來自尊重個體生命的價值與尊嚴。而中國傳統文化之做法,顯然與此背道而馳,既是文明不發達的表現,也必然妨礙社會的發展。 在對待思想文化上,中國傳統文化,是千方百計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眾的思想,與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則,則視為離經叛道。這使各種新思想新觀點難以發展。西方則堅持思想自由。各種學術可以自由爭鳴。因此幾百年來,西方思想文化界英才輩出,新的學術成果接連不斷,令世人嘆為觀止。 有人說,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儒、道、佛並存,為什麼還說是沒有思想自由,是一言堂呢?儒道佛不是對立的,而實則皇權政治下一種思想的三個方面:出則為佛,入則為儒,修身則為道,三者一出。儒家之正統地位,皇帝的以言代法,是不能挑戰,也不容挑戰。除非在政權沒落,或瓦解情況,批判儒家、專制政治的一些思想,才稍有抬頭之日。 在社會矛盾的處理上,中國傳統文化崇高人治。以權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現象十分普遍。西方則崇高法治,在全社會崇高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既維護了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又最大程度地減少社會成本。 在人才選拔模式上,西方文化注重公平競爭。這樣能夠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能夠給其他想發展的人提供公平的機會;能夠確保人才隊伍新陳代謝工作順利進行。中國的人才選拔模式則不科學、不合理。幹部隊伍是「官選官」,上一級選下一級。客觀上助長各級幹部不是把精力放在為民辦事,而是把精力放在迎合上級旨意上。公務員選拔,也不夠透明、公開。這使中國人才隊伍整體質量不高;效率低下;腐敗泛濫;也挫傷了大量銳意進取的民眾的積極性。 在發展道路上,西方文化講的是科學和民主。科學,不但是重視科學技術,也包括尊重客觀規律、尊重真理。民主,即人民選舉國家機關,並進行相應監督。這使西方社會數百年來一直生機勃勃向前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講的是人情和集權。衛生部部長、北京市市長在處理非典工作有嚴重失職。在法制比較健全的國家,按照法律制度處理就可以了。但中國對這起事情的處理,卻十分費力。這類情況,在中國十分普遍。每一起腐敗案件發生後,都有許多人在背後活動,找人講情。沒有人情,便辦不成事。各種事情的解決,如評職稱,重大課題立項,各種評獎,均離不開人情。人情是這個社會得以運轉的萬金油。集權,即大權獨欖,什麼事都由有關領導說了算。結果只能是脫離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權謀個人之私。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會正常秩序遭破壞;在維護極少數人的特權利益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損害了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最大程度地阻礙了整個民族的不斷發展。 由此看來,中華傳統文化,是有重大缺陷的。從總體上說,我們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比,落後了一個階段。也就是說,西方文化經歷過一個較充分的現代化階段。而我們民族,則尚未經歷過這個現代化階段。至少可以說,我們的現代化階段很不成熟,很不充分。 (三)新的時代,呼喚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新的文化 新的時代,必須建設新的文化。使人的生活更加境界,更加高尚,也進而推動我們民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新的文化應該是怎麼樣的呢?人們都會關心這個問題。有一點可以肯定,應該比現在的文化要美好得多。 ——這還用說!人們會說道。 我說的美好,有這么幾層意思。 一、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將更加深刻。新的文化不是建立在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知之甚少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對自己、社會、自然有較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建立在無知、愚昧基礎上的文化,是不能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真正幸福的。 這就要求個人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並破除種種迷信思想、教條主義,勇於探索正確認識。也要求社會倡導思想自由,倡導尊重真理,重視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二、新的文化必然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為重要使命。 個人生活的進步,與社會的進步發展密不可分。不斷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始終是每一代人的責任。新的文化,也必然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為重要使命。 因此,在新的文化建設中,必須倡導人的社會責任,鼓勵人們在實現個人利益基礎上,為社會多做貢獻;必須引導人們正確處理人與人的矛盾,維持社會正常秩序;必須使人們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和激發人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創造更多優秀的勞動成果。 三、新的文化必然大力宏揚人的價值和尊嚴,尊重人的合理需求。 人是大千世界最尊貴的生命,是萬物之靈。理應雄糾糾、氣昂昂地活著,理應受到充分的尊重。任何打擊人的尊嚴,而抬高人以外其他事物、力量的尊嚴,都是不允許的。人與人之間權利與自由是平等的。任何一個人,任意侵犯他人的尊嚴,侵犯他人的權利和自由,都是不允許的。新的文化,必須喚起人們對自己生命的尊嚴意識!喚起他創造生活的熱情!喚起他對別人生命價值的尊重的熱愛。努力使自己做一個大寫的人,開創大寫的人生。 同時,還要考慮人的需要,創造相應的精神文化產品。既有高雅的,又有通俗的,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脫離人的需要,這樣的精神文化產品,必定是沒有生命力的。
Ⅱ 歷史文化遺產作文
近年來,我國的泰山、長城、蘇州古典園林等已被評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其中蘊藏的巨大價值,並自覺地為保護這些遺產做出種種努力。今年在上海舉辦的重大國際會議還將周庄等江南古鎮介紹給各國來賓,作為「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有效途徑。
人類文化遺產不僅有物質的,還有精神的,即「具有特殊價值的文化活動和口頭文化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語言、故事、音樂、游戲、舞蹈、風俗及各種藝術表達手段」。今年5月,我國古老的藝術品種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稱號。
我國的文化遺產除了世界級的,還有各級各類的。它們分布於全國各地,有的就在我們身邊。寫一篇文章(不要寫成詩歌)。題目自擬。
[精彩構思]
1、傷痕累累的大佛
以樂山大佛為例,說明文化遺產亟待保護。
樂山大佛是四川有名的旅遊景點,但現在卻面臨著許多問題:風化使得石頭剝落,欠整修使得大佛青苔滿臉,而附近工廠排放的廢氣形成的酸雨更使得大佛損害嚴重。這些問題不僅樂山大佛有,龍門石窟、故宮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所以採取有力保護措施刻不容緩。
2、我們是如此富有
可以寫一篇說明文,介紹幾種文化遺產。
我國歷史悠久,因而祖先留給我們大量的文化遺產。其中有建築遺產,如故宮、天壇等;有文學遺產,如李杜詩篇,蘇章詞章;有書畫遺產;如顏柳趙歐等幾家字體,顧愷之、吳道子以及八大山人等人的畫等等。
3、不該丟掉的
從歌曲《常回家看看》談起,聯系當今社會孝道失落的現象來說明文化遺產不僅僅指物質的、有形的遺產,還包括精神的、道德等的遺產。
(本文來自作文庫原創:
http://www.zuowenku.net/458312.shtml
)
Ⅲ 800字作文:尊重歷史傳統文化
昔日的年畫、鞭炮和祭祖活動了無影蹤,中國人最傳統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漸被一次年夜飯、一台春晚和幾條拜年的簡訊所取代。然而,安靜的新年只是中國傳統文化流失的一個表現。當韓國的端午祭申遺成功,當我們內蒙古族的馬頭琴成為蒙古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成影戲成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當埃及和韓國在爭奪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權時,每一個中國人都應當在情人節的玫瑰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我們應當重新回顧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那昔日的輝煌為什麼如此輕易的被我們遺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華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風都有著其最獨特的傳說和文化背景,每一個節目都有上古的史載和存在流傳的價值。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個中國人,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保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華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著,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它們。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千人擊缶的恢宏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而懾服。張藝謀傾盡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的東方古國,也向每一個中華兒女訴說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的鍾聲敲響時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里我們都有機會去重溫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讓人永遠擔憂的問題,中華兒女終會將每一個傳說每一處風俗留給後人,手手相承。
望採納,謝謝您!~
Ⅳ 我要一篇600字的作文,關於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的,急急急急急急!!!!!!!!!!!!!!!!!!!!
夷、叔齊的歷史傳說——盧龍非物質文化遺產(轉)
伯夷、叔齊的歷史傳說
屬地:秦皇島盧龍縣
類別:民間文學
在三千多年前的冀東大地上,曾經輝煌著一個古老而神秘的諸侯國——孤竹國。孤竹國第九世君墨胎子朝的兩個兒子伯夷、叔齊,因禮讓為國、叩馬諫伐、恥食周粟、餓死首陽而聞名於世,後被儒家始祖孔子尊為聖賢;被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寫進《史記》;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一頌再頌;被明末清初的顧炎武冠以「百世之師」而流傳至今。
伯夷、叔齊讓國成仁、恥食周粟的高舉,綿延出華夏民族的清明之氣、仁義之風,成就了中國的禮儀之邦,大國風范;也滋養了盧龍這方水土淳樸厚重的民風民俗。盧龍縣城附近,流傳著許多以伯夷、叔齊精神為內涵的民間故事,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被做成石刻,鑲嵌在城門左右的牆壁上,以示宣傳教化。
崇禮、守廉、尚德、求仁、重義的夷齊精神,不僅屬於一種地域文化的范疇,它的潛在影響是在於它融入了整個中華文化的大體系;它不僅構成了燕趙文化乃至華夏文化的精神內涵,而且對儒家思想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啟蒙促進作用。伯夷、叔齊被孔子和孟子尊為聖賢,說明夷齊的思想行為對他們的影響之深。孔子主張「仁、義、禮、智、信」,孟子主張「王道仁政」,而伯夷、叔齊是這些主張的先行者、先驅者。伯夷、叔齊同樣是反對「以暴易暴」或用武力解決矛盾的先驅者,他們在中國最早提出了「不能以武力奪取天下神器」和堅決反對「以暴易暴」的思想,從而為中國文明史提供了足以光照千秋的一宗重要思想資源。他們同樣是中國知識分子為理想而敢於獻身的先驅者,在這種精神的照耀下,影響和培育了從屈原到文天祥到李大釗等一大批愛國的仁人志士,為國家理想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成為令後人敬仰的中華民族的脊樑。所以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大力弘揚夷齊精神、傳播伯夷、叔齊的故事,對提升人的道德水準、啟迪人的價值取向,有其深遠的現實意義。
在民間,在渤海之濱,燕山腳下,在伯夷、叔齊生活過的這塊古老神奇的土地上,他們的故事以建築、歌曲和歌謠等多種形式被傳承著,他們的後人,用一種虔誠而樸素的行為方式,表達著對兩位先祖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歷史文化遺產系列---四隻神龜的故事
來源:北臧村鎮網站 日期:2007-04-27
突然有一天,天上狂風大作,永定河河水一波接著一波的往岸上沖,每次都是快沖上岸時就退了下去。人們都害怕急了,生怕永定河神在這一怒之下又發了大水。聽當時的老人們說,就在這時天空四道金光一下就沖進了諸葛營村南的大水坑裡不見了蹤影,有的說看見了四隻大烏龜落在了坑裡,嚇得大家都不敢出門。
待到第二天天亮了以後,膽大的人試著來到大坑旁,看見有水沖刷過的地方有一層白白的東西,後來人們都說是鹼,就有人提煉了出來,一看果然是。然後,當地的人們總是把鹼坑裡的鹼提煉出來後,再到市場上去賣。幾年過去了,當地的人們有的靠制鹼發了家,窮人們也靠賣鹼能夠度日了。
又有一天,天上烏雲密布,鹼坑上突然間真的出現了四隻大烏龜,每個都有半間房那麼大,只見四隻大龜順著金光一點一點升高,最後落在了永定河裡。
聽老人們說,是永定河神看這一帶貧窮,所以派這四隻大龜為當地人帶來條致富的道兒,待到人們可以溫保時,河神又把這四隻神龜接走了。
這就是永定河與四隻神龜助當地人們致富的故事。
Ⅳ 誰能幫忙寫一篇關於以國家歷史文化為題的作文不少於600字。
歷史證明,一來個國家的存自在,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門面。只要一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活著,這個國家活著。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文字記錄以來,無論是春秋鐵氂牛養殖的發展,民辦學校的興起,至今建立自秦中央集權制;自漢代儒學全國統一的風格。我國繼續向前成滔滔江河。
歷史,見證了一個國家的增長,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質量。只要一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活著,這個國家活著。
自19世紀中葉,日本被迫開門進入西方列強行列,他們經歷了尊王攘夷運動窗簾上下運動,明治維新進入戊辰戰爭。繼續實現工業化和亞洲發達國家的行列。從明治廢除了舊制度,文明,發展到現在。
歷史是一個國家的動機,文化是一個民族素質的體現。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已經簽訂了許多屈辱的不平等條約,多少洞察力和奮斗,為國家的未來努力。從戊戌變法到新中國成立,花哨的愛國者犧牲他們的血液,我們不會放棄,因為我們沒有文化的產量,我們的文化深深地烙在我們心中。
只要一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活著,我們就生活在這個國家!
Ⅵ 請以國家歷史文化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作文
寫作思路:圍繞東西方國家進行對照寫作,並敘述歷史文化對不同國家之間的影響。
在不同的國家,就是從國家這個具體的模式來看,即使處在同一歷史時代,西方古代希臘的那種鬆散型的城邦聯盟和東方中國的這種專制型的中央集權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文化的傳承同樣也是不一樣的,有中國式的一脈相承,有國家形式雖然消亡但是文化卻傳播到更為廣闊的地區的文明古國式的承襲,也有新航路開辟以後新大陸式的多文化的匯集。
從英國來的移民帶來了資本主義制度帶來了語言,從非洲來的黑人帶來了勞動力帶來了爵士樂,各方的文化匯集在一起,創造了美利堅合眾國。
(6)作文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不但對日本、朝鮮半島產生過重要影響,還對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南亞國家乃至美洲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發達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以及指南針技術首先應用於航海,才導致了人類所謂藍色文明和環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
鄭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這種文化的傳播和輻射,並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樞紐的東亞文化圈。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以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
盡管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這些也構成了不同的歷史。但是處在同一星球的人類還是有許多共通之處的,所有的語言中母親的發音都是"媽媽",所有對美的追求、對崇高精神世界的構建都是積極向上的,人類所共有的這些基因將促使我們走向最終的統一。
Ⅶ 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作文(300ヤ91字
300到900字?可以從孝,諸子百家,儒學,等一些代表性詞彙作為切入點回,圍繞切入點再講中國歷史,答也可以選擇時代的產物,入絲綢,紙張,瓷器,茶,畢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沒幾櫃子說不全,所以圍繞一點來講,每段注意點題,保證不從一點跳另一點,如果,我國的儒學,在春秋戰國是孔孟之道,我國儒學在西漢時董仲舒......我國儒學在兩宋時程朱理學.......我國儒學在明代時王陽明心學.....最後扣題,如我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儒學更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只認識到了極少的一部分,然後什麼套話虛話往上套。這些只是個人見解,希望對你有些用處,寫好作文,我覺得更應該多看書,不管是課外書也好,漫畫也好,只要是書籍,多看一些,寫的時候會更順手,題材更新穎,畢竟,作文,是要用心寫,虛話套話一點實際用處沒有,對社會的看法,對祖國的熱愛,對父母敬愛才是高分之道
Ⅷ 北京歷史文化400字作文
我的家鄉在北京,這是個盛產建築物的地方,有的古老而美麗,有的高端大氣,還有的內奇形怪狀容。 天壇便是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古建築,它高38米,佔地面積約273萬平方米,位於北京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的它,曾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禱豐年的專用祭壇。 而國貿大廈是一個高端大氣的現代化建築。XX年它以高330米的主塔樓,奪得了京城第一高樓的稱號。位於北京市東三環中路與建國門外大街的交匯處的它,全都用玻璃建起來的。上次我去配眼鏡時剛好路過那,親眼目睹了它的雄偉壯觀和高端大氣,因為家裡有事和其他的原因,所以我不能讓汽車多一分鍾停留來觀賞這美景。 中央電視台卻是一個奇形怪狀的建築,怎麼看都覺得這長一點那短一點,這歪一點那斜一點,不過此建築可是聞名中外的哦! 古老而又現代,高端大氣,奇形怪狀的建築物,在北京有很多,故宮、頤和園、雍和宮……都是古老而又美麗的古建築,鳥巢水立方……都是高端大氣現代的建築,有興趣的話,我強烈建議你去一下,我說的這三個典型哦! 我的家鄉----北京,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啊!
Ⅸ 以「國家歷史文化」寫一篇作文,要自己寫的
在經歷戰火、千瘡百孔的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大門上,高懸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只有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歷史活著,這個國家才活著。文化之於一個國家的興衰可謂密不可分。
此話擲地甚是有聲,五大洋者,或文化人,或政治家、或革命家等,凡聞者無不小小震驚,震驚之餘,有的先驅就開始嘗試尋找人類社會歷史和文化歷史發展下去的正確途徑,東西方各界名流憑借自己的方式方法找到不同的路讓自己的民族走向屬於自己的軌道,這其中的種種,皆不是吾等小輩可以評說的,故此不表。
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美軍還未攻進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這個城市著名的博物館卻被自己國家的暴徒搶掠洗劫了,歷史文物損失慘重。難怪他們在戰爭中失敗的如此之快,不尊重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就等於人失去了主心骨,沒有了血脈。國人沒有了凝聚力和自信心,怎麼可能打勝仗呢?相比之下,在全世界幾大古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綿延至今未曾中斷,如今的中國人還能讀懂兩千多年前的古籍如《論語》,這在其他文明中都是不可想像的。這與中國從春秋時期就開始的記史傳統是分不開的,而在同為古文明的印度,因為歷史上多次被入侵,不但人種改變,文化也變異了,從來沒形成過統一的歷史和文化,甚至歷史上動輒數百年的時間都是空白,很多歷史和遺跡還是靠中國的法顯、玄奘等人西行取經寫的書籍才得以發現的。近代印度也被英國殖民百餘年,二戰結束好不容易爭得了獨立,卻因宗教和文化沖突被迫劃分成了三個國家。而同樣是遭受外族入侵,中華文明卻以其極大的包容性同化了其他文明。即便在艱難的抗戰期間,有識之士也甘冒生命危險將故宮的國寶文物輾轉幾千里運到大後方,避免了文物的損失。對於自己國家歷史和文化的熱愛,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使我們贏得了抗戰的勝利。
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大門上的橫幅:「只要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歷史活著,這個國家就活著。」固然為大多數人所接受,但在侵略者那裡還有這樣一句話「滅其國必先去其史」,很多的古文明,就是被持有這種想法的強盜所摧殘的,他們不僅從肉體上消滅這個民族的精英,還燒毀歷史典籍、遺跡和寺廟教堂等精神文化的遺存。西方殖民者當年對美洲大量的印第安人正是這樣做的,他們成功了消滅了曾經強盛的瑪雅文明和印第安人國家。日本侵略者當年在台灣和東北也進行了系統的奴化教育,強迫當地人說日語、改日本名,推行了很多年,結果還是以失敗告終。前幾年台灣的陳水扁竟然掀起了「去中國化」的風浪,妄圖切斷台灣和大陸在歷史和文化上的血脈相承,這種行徑引起了中華兒女的極大憤慨,這是一種自絕於歷史的愚蠢行為。
相反,一些歷史並不悠久的國家卻異常珍惜自己的歷史,如歐美一些國家,城市裡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紀念碑林立,而且都免費開放。在城市的建設上,他們也很少會去拆毀老房子,或把古跡做成現代的旅遊景點以招徠遊客。甚至在一些路段還專門設有紀念性質的「絆腳石」,讓人們在走路的時候,可以看到點滴的歷史。
當然,歷史不是都會使我們感到自豪和驕傲,也有一些失敗的、慘痛的歷史,讓我們揪心,不忍去面對。但這時更應該勇敢面對、汲取教訓,使這種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能否直面這種負面的歷史和文化,也成了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否包容、是否強大的依據之一。美國國會前,矗立著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歷次教訓慘痛的戰爭紀念碑,上面刻滿了死亡士兵的名字。我國也有九一八事變紀念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等,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那屈辱的過去。但是有些國家還不能真正面對一些歷史,比如日本的所謂靖國神社,裡面竟然供奉有二戰的戰犯,還不承認南京大屠殺。韓國也為了所謂民族自尊心私下篡改歷史,把他們的祖先吹得無比英勇,國土面積古代比中國還大。這就直接導致了他們國民的自大和自欺欺人的心理。
有句名言說得好:「忘記過去等於背叛」。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這樣,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