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說西峰是隴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地理位置西峰位於甘肅省東部(即隴東地區)的西峰塬上。歷史上的西峰鎮屬於慶陽縣的一個區。西峰位於周圍四個縣城的中心位置:慶陽縣在西峰之北(大約60千米),南有寧縣,東有合水縣,西有鎮原縣。
隴東地區素有「甘肅糧倉」之稱。連綿百里的黃土塬表層為「黑壚土」,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均較高,適於農作物生長。主要農產品為小麥、玉米,人民以麵食為主。
西峰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向南可達西安、咸陽、寶雞的關中地區,向北可達環縣及寧夏地區,是古往今來南北通衢的交通要道。西峰城北20千米的驛馬關是通往北方的咽喉之地,自古是西峰的北部屏障。
皆因交通便利,西峰自古就是經濟貿易的集中地。寧夏的食鹽行銷陝西必經此地,因此運鹽車輛總匯西峰,明清時期西峰街上開有許多鹽店。而附近各縣所產皮毛也經西峰運出。
因其商貿繁盛,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始建城牆,此為舊城,有東西二門。1916年(民國5年)又築新城,將老城包括於內。現在新舊城牆已不存在,唯舊時街道名稱尚沿襲至今。
在一馬平川的黃土塬上,西峰附近既沒有山也沒有峰。人們不禁要問那為什麼叫「西峰」呢?有一種說法是因其在馬蓮河之西所以叫西峰。今人考證相傳明代有個叫張西峰的官員年老退休後定居在此,此公在當地村民中頗有口碑,遂以人名為地名。
西峰土地豐產、交通便捷,但為什麼在古代沒有發展成為重鎮名城?這應當是古代對城池的功能要求與今不同所致。這里缺乏山水的依託,既無有山勢的懷抱,又無有河流的環繞,從軍事上看屬於易攻難守的地方。所以盡管其處於交通要道,在古代一直只是個小鄉鎮而已。這從西峰的周圍各縣城均建在黃土塬邊緣的河流旁可以證明。
2.歷史沿革西峰歷史上屬慶陽縣管轄。20世紀30年代,國民政府甘肅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在西峰,這里逐漸變成隴東的行政中心。1936年國共合作後,共產黨的慶陽縣委設在慶陽城,國民黨的慶陽縣黨部設在西峰鎮,兩者以驛馬關為界。國民政府軍政部將驛馬關以北劃歸為八路軍募補區。當時國共雙方互有來往,1936年第三區公署在西峰舉行第一屆隴東八縣運動會,有國共雙方軍民五千多人參加,張學良將軍飛抵西峰,接見運動員,贈「漢卿杯」(冠軍隊獎杯)。但是後來國共雙方也鬧過一些摩擦。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以西峰為中心陳設重兵。1947年2月28日,胡宗南部進攻解放軍駐驛馬的警三旅,驛馬失守。3月1日慶陽城被占。1949年5月19日第一野戰軍光復慶陽。國民黨西峰守軍連夜潛逃,西峰空虛。5月28日刀槍未動解放了西峰。
新中國成立後,西峰為中共慶陽地委、慶陽地區專員公署所在地。當時西峰是慶陽縣的一個鎮,全鎮有三千三百多戶,1.7萬人,城內大小商鋪八百餘家。1955年慶陽、平涼兩專區合並,區署設在平涼。1961年再分開,恢復到合並以前的建制。
1985年,國務院決定析出慶陽縣南部九個鄉鎮,設立西峰市。2002年決定撤銷慶陽專區改為慶陽市,市府設在西峰。西峰經過二十多年的市政建設,現已成為隴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3.布藝之鄉西峰布藝五彩繽紛,十分俊美。品種有刺綉(袖邊、鞋尖、肚兜、枕套等)、荷包(又叫香包)、人形動物等。刺綉俗稱「扎花」,鄉村婦女大都會刺綉,是傳統的民間工藝。民間把刺綉技能作為品評媳婦們心靈手巧的重要標志。刺綉有不同的技法:用絲線平扎叫扎花;用絲線挽結、結結相靠叫打花;扎花打花相間叫挑花。用布縫制的人形、動物是又一種技法。除了通常見到的布老虎一類以外,還有更為奇巧的微型布藝,用布縫制的小兔子只有杏核大小,頭尾俱全,十分可愛。加上絲線作穗子掛在胸前,在節日中平添了許多喜慶氣氛。
西峰婦女頗具聰明才智,富有生活情趣。舊時女子不能出頭露面,盡把才氣展現在手工布藝之中,各出巧思佳作競相比美,各家常有新奇異趣推出,從而促進了西峰布藝的不斷創新與持續發展。西峰的布藝荷包、壁掛等全國聞名,並已遠銷到日本、歐美各地。
4.古錢幣收藏西峰在西安的西北方向,兩地相距約260千米。漢唐時期的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在長安,使得西峰地區古來就處於近水樓台的有利地位。到了宋代,由於范仲淹鎮守慶陽有效地阻止了西夏的侵犯,更使西峰一帶獲得了和平發展的有利環境。到南宋時期,元軍鐵騎大舉向中原侵入,當時統治北方的金朝與從蒙古南下的元軍在西峰塬對陣,金兵大破元鐵騎兵,蒙古人只得從左右兩路打進中原,不敢從塬上踏過,致使西峰避免了一次歷史浩劫。西峰地區的歷代興衰於今已難以追述,但從古錢幣的大量出土可以窺測曾經的富庶景象。
西峰是古錢幣出土最多的地方之一。位於西峰城東約20千米的溫泉鄉溫泉村發掘過一個周代遺址,從遺址內發掘出陶片、青銅器,還挖出來37枚貝幣,這是在西峰發現的我國最早的古錢幣。西峰挖出的各朝各代的鑄幣不勝計數。其中以北宋銅錢和清代銅錢為數最多,而且大多以斤論價,西峰物資公司倉庫常有幾麻袋古錢幣等待回爐煉銅。1968年「文革」期間,慶陽縣自定政策進行過一次「深挖底財」、「金銀大掃除」運動,共查抄950戶,抄沒黃金白銀等價值十幾萬元,可見民間金銀不在少數。一位母親積攢有銀元數十枚,東躲西藏居然逃過了這一關。後來老人將銀元平分給了女兒、兒子。這些溶入了母親的心血並寄託著對子女的深切關愛的古錢幣,兒女們視為傳家之寶悉心收藏。
文革後古錢幣出土仍然不斷,這就令人難以猜測到底西峰地下還埋有多少財寶?出土眾多的古錢幣成就了西峰眾多的古錢幣收藏者。至今西峰的收藏家仍以古幣收藏為最多,而且頗具水準。筆者前些年也一度喜好古錢幣。北宋鑄造的銅錢文字書法很美,同一種面值同一年號的銅錢有篆書、隸書、瘦金書數種,可以組成系列欣賞。特別是大錢「崇寧通寶」文字清晰、製作精良,藝術價值很高。筆者在收集大錢時竟無意中得到一枚「崇通通寶」,錢的表面生了一層銹,與其他錢幣混在一起並無兩樣。為什麼會出現這枚「錯鑄幣」?有可能是鑄幣人跑神無意中弄錯了字。也有可能是鑄幣人用錯一字以取樂。但不大可能是當時某個制幣者故意鑄個錯幣以牟取暴利,因為它是混在一般的錢幣之中,所以故意的成分應當很小。但此幣能埋在地下數百年於今面市卻應當屬於收藏中之奇遇,錢幣中之珍品了。
『貳』 慶陽的來歷
慶陽是一塊神奇的高天厚土。慶陽地處祖國大西北、陝甘寧三省的交會處,全市總土地面積27119平方公里,總人口256萬,轄環縣、華池、慶城、鎮原、寧縣、正寧、合水七縣和西峰區。地勢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與2082米之間。山、川、塬兼有,溝、峁、梁相間,高原風貌雄渾獨特。全境有10萬畝以上大塬12條,面積382萬畝。董志原平疇沃野,一望無垠,有13627畝,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土層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黃土原面,堪稱「天下黃土第一原」。子午嶺的400多萬畝次生林,為中國黃土高原上面積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養林,有「天然水庫」之稱。國道211、省道202兩條主幹線縱貫南北。國道309、省道303線橫穿東西,構成「兩縱兩橫」公路主骨架。供電、通訊和廣播電視三大網路覆蓋全境。
慶陽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遠在20萬年以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7千多年前就有了早期農耕。據《史記》記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此曾與中醫鼻祖岐伯論醫,有《黃帝內經》行世,「岐黃故里」由此得名。周先祖不曾率族人「奔戎狄(今慶陽)之間」,與其子鞠陶、孫公劉等「教民稼穡」,「務耕種,行地宜」,開啟了先周農耕文化之先河,史稱「周道之興自此始」。巍巍周祖陵矗立於慶城東山之巔,殿宇巍峨。位於西峰區溫泉鄉的老公殿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華夏公劉第一廟」。
慶陽歷史悠久,夏、商時稱鬼方,為周先祖公劉邑地。西周時稱北豳。春秋戰國為戎狄之地,曾屬義渠戎國。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滅義渠戎國,置北地郡,沿至漢、晉。南北朝西魏時改置朔州,轄彭陽(今西峰區境內)、陽周(今正寧縣境內)、豳州趙輿郡、定安縣、襄樂郡、襄樂縣、獨樂縣(同屬今寧縣境內),北周時廢棄。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慶州,煬帝大業年間改為弘化郡,轄合水、馬嶺、華池、歸德、洛源、弘化、弘德7縣,唐初復為慶州,後改安化郡、順化郡,乾元初(公元758年)置慶州、並升安定軍,統轄順化、合水、樂蟠、馬嶺、同川、華池、延慶、懷安、洛源、方渠10縣;與分設的寧州(轄彭原、彭陽、安定、襄樂、真寧5縣)、原州(轄今鎮原及平涼部分地區)均屬陝西關內道。五代梁時改為武靜軍,後又復為慶州,轄順化、同川、彭原、樂蟠、華池(今合水縣境內),通遠(今環縣境內)、真寧(今正寧)、安定、定平、襄樂、寧州(今寧縣境內)、通遠軍等8縣1州1軍。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50年)置慶州團練,屬陝西路;乾德初復置慶州,慶歷元年(公元1041年)改稱環慶路;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慶陽軍節度,宣和七年(公元1119年)改為慶陽府,轄安化、合水、彭陽3縣,與分設的環州、寧州同屬永興軍路,原州(今鎮原)屬秦風路。金初改慶陽為安國軍,旋改定安節度;皇統二年(公元1142年)置慶原路總管府,慶、環、原、寧4州同屬慶原路。元、明時期仍為慶陽府。明時隸屬陝西布政司,並增慶陽衛,轄寧州及安化、合水、環縣、真寧4縣。清康熙四年分隸甘肅布政司,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裁衛歸並郡縣,統轄1州4縣,即寧州、安化、合水、真寧和環縣。民國2年(公元1913年)廢府制,歸屬隴東道(後改屬涇原道);16年(公元1927年)廢道,改隸涇原行政區。民國24年(公元1935年)甘肅省在西峰分設第三區行政督察區,轄慶陽、環縣、合水、鎮原、寧縣、正寧6縣。
1930年前後,劉志丹、謝子長在陝甘邊界一帶開展革命活動。1934年11月7日,在南梁成立了陝甘寧邊區蘇維埃政府。隨之,建立了華池、慶北縣的革命政權,1935年秋又建立了新正、新寧縣的革命政權。同年11月,成立陝甘省,轄華池、慶北等縣;成立關中特區,轄新正、新寧等縣。1936年夏,建立了環縣、曲子兩縣蘇維埃政權。將慶北縣與華池縣合並為華池縣。同年,陝甘省改為陝甘寧省,省址由陝北遷環縣河連灣,冬季又遷曲子鎮,轄華池、曲子、赤慶、固北、定環等縣。1937年陝甘寧省撤銷,成立慶環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華池、環縣、曲子3縣。1940年春,成立隴東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慶陽、合水、鎮原3縣。秋季,慶環,隴東分區合並為隴東分區,轄華池、環縣、曲子、慶陽、鎮原、合水6縣。1949年5月,關中分區改為三原分區,新正、新寧縣歸三原分區。6月,新正、新寧縣改稱正寧、寧縣,劃歸隴東分區管轄。7月27日西峰解放,8月,隴東分區改為慶陽分區專員公署,轄西峰市及華池、環縣、曲子、慶陽、合水、鎮原、正寧、寧縣8縣1市,隸屬甘肅行政公署,12月2日,改屬甘肅省人民政府。1955年9月慶陽專員公署並於平涼專員公署,1962年1月慶陽與平涼分設,復為慶陽專員公署。1968年4月改為慶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10月改為慶陽地區行政公署。1986年元月成立西峰市,慶陽地區行政公署7縣1市。2002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慶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慶陽市。
慶陽有璀璨的古代遺珍瑰寶。世界矚目的「環江翼龍」和「黃河古象」化石,均發掘於境內馬蓮河流域。標志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肇始的華夏第一塊舊石器出土於華池縣趙家岔。新石器時代的仰韶、齊家文化遺址和歷代古建築、石刻、墓葬及古生物化石點有近千處之多。戰國秦長城橫跨鎮原、環縣、華池三縣。古代的「高速公路」秦直道沿子午嶺穿越正寧、寧縣、合水、華池四縣。開鑿於北魏時期的北石窟寺為甘肅四大石窟之一。慶陽歷代名人輩出,各領風騷。東漢思想家王符的《潛夫論》、西晉學者傅玄的《傅子》和明代文學家李夢陽的《空同集》,在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都具有重要影響,是先賢們留給後世的不朽的精神遺產。
慶陽是甘肅惟一的革命老區。1927年在寧縣建立了甘肅第一個農村黨組織,1931年建立了甘肅第一支革命武裝——南梁游擊隊,193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個陝甘邊區蘇維埃政權——南梁政府。陝甘邊是我黨在革命戰爭年代從未丟失過的一塊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根據地。後與陝北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組成西北革命根據地,為北上抗日的紅軍和黨中央提供了落腳點。這片熱土,養育了革命,也造就了一大批革命幹部,原隴東地委書記馬文瑞、專員馬錫五、華池縣長李培福皆為時代楷模。毛澤東曾分別為他們題詞: 「密切聯系群眾」、「一刻也離不開群眾」、「面向群眾」。現存的「南梁政府」舊址、河連灣陝甘寧省府舊址、山城堡戰役遺址,是國家、省、市分別確定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在血與火的斗爭中鑄就的老區精神,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給慶陽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慶陽民俗文化獨樹一幟。刺綉、剪紙、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稱慶陽「五絕」。慶陽民歌享譽「黃土歌魂」,唱遍全國的《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綉金匾》、《軍民大生產》三首革命歌曲,是慶陽人孫萬福、汪庭有等農民歌手的佳作。評劇精品、電影《劉巧兒》講述的就是華池縣農民封芝琴爭取婚姻自主的真實故事。在隴東道情的基礎上孕育誕生的隴劇,是甘肅惟一的新劇種。慶陽剪紙巧奪天工,以香包為代表的民間刺綉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已蜚聲海內外。目前,慶陽已獲得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的中國香包刺綉之鄉、徒手秧歌之鄉、民間剪紙之鄉、窯洞民居之鄉、五蝠皮鼓——慶陽一絕,環縣——道情皮影之鄉、溫泉鄉公劉廟——華夏公劉第一廟、周祖農耕文化之鄉、荷花舞之鄉、中國民俗文化及民間工藝美術調研基地、中國民俗藝術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2004年,在中央電視台和央視國際網路共同組織的西部名城評選活動中,我市從170多座參評城市中脫穎而出,被評為最具藝術氣質的西部名城。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還命名慶陽市賀梅英等48名民間藝人為中國民間藝術大師;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慶陽市馬秀珍等63名民間藝人為甘肅省民間藝術家;慶陽市民間工藝美術協會命名170人為慶陽市工藝美術大師。
慶陽有著豐富的資源。境內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層深厚,資源富集。慶陽屬乾旱半乾旱氣候,年均氣溫7℃-10℃,年日照2250小時-2600小時,無霜期140天-180天。年均降雨480毫米-660毫米。慶陽是甘肅的石油天然氣化工基地、長慶油田的主產區,石油資源儲量28.47億噸,2003年原油產量為186萬噸;西峰油田已探明三級地質儲量4億多噸,開發前景廣闊。慶陽煤炭藏覆蓋全市,全省1428億噸預測儲量中,慶陽佔1342億噸,是全省預測儲量的94%。千米以淺資源量達84億噸,具備億萬噸級大煤田建設條件。慶陽素有「隴東糧倉」之美譽,盛產小麥、玉米、油料、蕎麥、小米、燕麥、黃豆等特色小雜糧久負盛名,備受推崇。慶陽是甘肅優質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地處全國蘋果生產最佳緯度區。已被農業部列入西北黃土高原蘋果優生帶,紅富士蘋果、曹杏、黃柑桃、九龍、金棗和早勝牛、環縣灘羊、隴東黑山羊、羊毛絨等大宗優質農牧產品享譽國內外。慶陽還是全國最大的杏製品加工基地,全國規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國品質最優、發展面積最大的黃花菜基地,國家特產經濟開發中心確定的全國特產白瓜籽、黃花菜示範基地。慶陽還是中醫葯之鄉,產有甘草、黃芪、麻黃、穿地龍、柴胡等300多種中草葯。慶陽工業以石化、食品、建材、醫葯為主,骨幹企業有長慶油田採油二廠、中石油集團慶陽煉化公司、甘肅通達果汁有限公司、彭陽春酒業有限公司、九連山水泥廠、西峰制葯廠等。
慶陽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快車道。近年來,慶陽市委、市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西部大開發歷史機遇和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政策機遇,深入實施項目帶動、強農富民、工業突破、基礎先行、開放開發、科教興市「六大戰略」,主攻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開發、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特色文化產業開發「一黑一綠一文」三大產業,建設隴東能源石化基地、農畜土特產品加工創匯基地和以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為重點的旅遊勝地三大基(勝)地,全力推進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全面提速、加快發展。2004年,生產總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08.3億元,同比增長12.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1.02億元,增長2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5.93億元,增長1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2.92億元,增長21.8%;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2.4億元,增長21.6%,小口徑收入完成5.48億元,增長20.44%;農民人均純收入1633元,增長8.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250元,增長11.6%;出口創匯4136萬美元,增長63.9%,農副產品出口創匯居全省第一。
『叄』 近代甘肅省慶陽市著名歷史人物簡介
文化名人
慶陽歷代名家輩出,古有黃帝問醫的歧伯,不窋,鞠陶,公劉,內漢有思想家王符容,魏晉有政治家傅玄,以及明代前七子領袖李夢陽,金石書畫大家米萬鍾等,都為歷史所稱道。近現代有郭學禮、青年作家兼旅行家、「微博環游中國第一人」路東等。
著名將領
慶陽歷史上著名的武將有:北地郁郅王圍、北地郁郅甘延壽,北地義渠公孫敖、北地義渠公孫賀,北地郁郅李息,北地泥陽李傕,北地義渠傅介子等人,東漢末年名將皇甫嵩(今鎮原人),南宋抗金名將楊政(原州鎮原人)功至武顯郎,明朝武將咸寧侯仇鉞。《後漢書》中有「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諺語。
當代名人
原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陸武成;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省委秘書長李建華;北京市委常委苟仲文,原甘肅省委副書記馬西林,原蘭州軍區空軍司令員劉懋功,蘭州軍區副政委(中將軍銜) 王建民;青年作家(《一路東去》作者)兼旅行家、著名策劃人——路東。
『肆』 慶陽史稱華夏什麼
慶陽市為華夏始祖軒轅黃帝部落的發祥地之一,人文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是中華版民族發源地權之一。遠在20萬年以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
7千多年前周先祖後稷之子不窋曾在此興業,就有了早期農耕,從此開辟了農耕文化的歷史先河,不窋死後便葬在今天慶城境內的東山之巔,而不窋的後世子孫也都繼續進行著農業生產活動直到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的崛起,同時慶陽還是儒家思想的發源地。
『伍』 甘肅慶陽市與西峰市的區別
1、行政級別不同
慶陽市屬於地級市,西峰區(西峰市2002年改名為西峰區)屬於縣級區,西峰區在行政區劃上屬於慶陽市。
2、轄區范圍不同
截止到2019年1月,慶陽市轄7縣1區、116個鄉鎮,總人口265萬人。
截止到2019年9月10日,西峰區轄5鎮2鄉、3個街道辦事處、100個行政村、18個社區,總人口39.09萬人。
(5)西峰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慶陽市歷史沿革
1932年3月起,境內始有中國共產黨割據政權轄地(寺村塬)。1934年11月7日,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在南梁成立,同日成立華池、赤安2縣蘇維埃政府;11月在正寧縣成立南區革命委員會;12月成立慶北縣蘇維埃政府。
1935年7月,設關中特區;8月,成立正旬彬革命委員會,後改為新正縣;11月成立新寧縣革命委員會;同月建立陝甘省,轄華池、慶北等縣,1936年改陝甘省為陝甘寧省。1936年6月起,先後成立曲子、環縣、定環、赤慶縣。
1937年成立關中分區;9月,陝甘寧省撤銷,成立慶環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0年 1月,分置隴東分區、環縣分區;8月,環縣分區並入隴東分區。
1949年5月,關中分區改為三原分區。轄境內新正、新寧2縣;6月,新正、新寧縣改為正寧、寧縣,劃歸隴東分區管轄;同年8月,隴東分區改為慶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縣級西峰市;9月,慶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所在地遷西峰市,隸屬甘肅行政公署。
1949年12月2日,慶陽專員公署屬甘肅省人民政府。1955年10月,平涼、慶陽兩專區合並為平涼專區,慶陽專區各縣均屬平涼專區管轄。1959年至1961年,境內僅有慶陽、鎮原、寧縣、環縣4縣,華池縣並入慶陽縣,正寧縣並入寧縣,合水縣分別並入慶陽縣和寧縣。
1961年12月,慶陽專區與平涼專區分置。1962年1月,慶陽專員公署正式辦公,並恢復華池、合水、正寧3縣建置。慶陽專署下轄慶陽、環縣、華池、合水、正寧、寧縣、鎮原7縣。1968年4月,慶陽專區專員公署改稱慶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恢復並改稱慶陽地區行政公署。
1985年5月從慶陽縣析出西峰鎮周圍9鄉鎮,置縣級西峰市。慶陽地區轄7縣1市。2002年6月22日,撤銷慶陽地區,設立地級慶陽市,同時更名西峰市為西峰區,慶陽縣為慶城縣,市人民政府駐西峰區。慶陽市轄西峰區、慶城縣、環縣、華池縣、合水縣、正寧縣、寧縣、鎮原縣8縣區。
參考資料來源:慶陽市人民政府—歷史沿革
參考資料來源:慶陽市人民政府—慶陽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西峰區人民政府—西峰概況
『陸』 慶陽西峰區文化一條街在哪
項目名稱:西峰區文化娛樂一條街
項目單位:西峰區文化局
項目概回況:擬在東湖答巷基礎上改建形成南北走向,南起東大街,北至解放東路,中間與美食街向陽巷有兩處相連的介面,且與城壕巷、東倉巷相交,地理位置優越,總長度860m的專業街道,建築風格採取仿古式建築,白牆、紅瓦、飛檐點綴成景,總建築面積50400平方米。
『柒』 慶城縣的歷史文化
香包
香包,古名香囊,又叫荷包,俗稱「絀絀」、「耍活」,是勞動婦女寄託希望、祈禱幸福的產物。慶陽香包的歷史已有千年。2001年文物工作者在華池縣雙塔寺塔體內發現了一個保存完好的金代香包,稱「千歲香包」,它被民俗專家盛贊為「中國最好的香包」。
刺綉
慶陽刺綉是一種做工精美的最具傳統特色的民間手工藝術晶,為鄉村婦女一特技,是傳統的民間工藝。針綉的技法有:平針綉、施針綉、滾針綉、錯針綉、亂針綉、鎖綉、挑花綉等幾十種。
剪紙
慶陽剪紙,俗稱「窗花」。在慶陽民間,逢年過節,娶媳嫁女,滿月祝壽,農村婦女們都要打掃庭室、裱糊牆壁,又要執剪鉸紙,製作窗花。在色彩渲染上,有單色、染色、套色、剪繪和煙熏等多種手法在技巧運用上,有陰剪、陽剪、陰陽剪、對稱剪、影影剪、折迭剪和隨意剪等多種剪法。
社火
隴東社火,俗稱故事,是流行在甘肅隴東民間的一種傳統的娛樂形式。以銅器伴奏為主,武角,旦角兩大門類,生,丑,凈,旦兼而有之,逗打戲鬧貫穿其中,古有耍故事之說。社火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對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振奮精神促進兩個文明建設都有推動作用。但畢竟源於封建社會的祈禱祭禮祀活動是封建社會的產物,難免泥沙俱下,帶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 慶城縣特產有:梨瓜子 、黃花菜、紫花苜蓿、甘草 、羊羔肉、蕎剁面等。
『捌』 西峰又那些旅遊點
崆峒山 5A級景點
嘉峪關文物景區 5A級景點
介紹
甘肅旅遊景點推薦:
1、敦煌:
莫高窟:是中國第一大石窟,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宮殿都不能媲美,是中國最偉大的藝術長廊;1987年12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城南6公里處,其沙粒有黑、白、紅、黃、綠五種顏色,因在登山下滑時沙粒會發出聲響,所以得名「鳴沙山」。
月牙泉:月牙泉的神奇在於千百年來不為流沙所淹沒,不因乾旱而枯竭;如今「月牙曉澈」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被稱為天下沙漠第一泉。
玉門關:位於敦煌城西北75公里處的戈壁灘中,是古代「絲綢之路」北路的關隘,現存城垣完整。
榆林窟:位於安西縣城南70公里處的榆林河峽谷兩岸的峭壁上,它的洞窟形式、表述內容和藝術風格與莫高窟十分相似;實為石窟藝術的寶庫。
2、嘉峪關:
嘉峪關關城: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地勢最高的嘉峪峪山上,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而有「天下雄關」之稱。
懸壁長城:位於嘉峪關城北8公里處的黑山北坡,因其中有231米由黃土夯築的城牆攀緣在高150米、傾斜度為45度角的山脊上,似乎長城從山上陡跌而下而得名。
黑山摩崖石刻:全稱「黑山摩崖淺石刻岩畫」,位於嘉峪關西北20公里處的黑山峽岩壁上。
3、張掖:
大佛寺:大佛寺內建有牌樓式的山門和四大天王殿、關祠殿、過殿、陪殿、廂房、卧佛正殿,有全國最大的室內泥塑卧佛。
木塔寺:原名萬壽寺,位於張掖市縣府南街,土木結構,塔高32.8米,八面九級,每級八角,上有木刻龍頭口含寶珠,下掛風鈴,每層都有迴廊、扶欄,整個塔沒有一釘一鉚。
馬蹄寺石窟:石窟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組成;其中在千佛洞中有500多個規模宏大的摩崖佛塔窟龕、在金塔寺中有國內僅有的大型高肉雕佛。
軍馬場:位於焉支山南麓,祁連山山脈以北的馬營灘草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的軍馬場。目前這里共有軍馬一萬多匹。
新河驛遺址:位於山丹縣城東南20公里處的漢明長城腳下,這里曾是明清時期的古驛站,現存一正方形土堡,長70米,牆體上寬3米,下寬5米,牆內還有一驛井。
4、武威:
文廟:位於武威市東南城區,是一座仿皇家宮闋的建築群,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有「隴西學府之冠」的美稱;廟內古柏參天、古樸精雅,建築保存完好。
海藏寺:位於武威市西北2公里處,明代前曾是喇嘛寺,後改為禪寺。現在寺內山門、大殿、靈鈞台、天王殿、無量殿等古建築保存完整,寺外已開辟為海藏公園。
天梯山石窟:位於武威市城南50公里處,創建於十六國北涼。現存洞窟三層,大小佛龕17個,像100多尊,以及魏、隋、唐時期的漢、藏寫經、初唐畫像等珍貴文物。
5、蘭州:
白塔山: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因山頂有白塔寺而得名;白塔原是為了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在蘭州病故的一西藏薩迦派喇嘛而建。
五泉山公園:五泉山公園位於蘭州市城區南部,皋蘭山北麓山腳下,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聞名遐邇的隴上名勝。
興隆山:興隆山為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山亭台樓閣以及廟宇就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
外地遊客較為關注的景點:煌莫高窟、甘肅平涼崆峒山、天水麥積山、甘南冶力關、白銀黃河石林、隴南杜甫草堂、敦煌月牙泉、酒泉海市蜃樓、嘉峪關、蘭州五泉山公園、蘭州興隆山、敦煌玉門關、敦煌鳴沙山、天水伏羲廟、甘南桑科草原。
補充
甘肅著名小吃:
花點果品:以麵皮包餡,仿蘋果、石榴、佛手、香瓜等形象,制為果品,烤熟而成。酥鬆綿軟,餡料精緻,味美醇香。
八寶蜜食:用麵皮包以多種美味餡料,製成蓮花、夭冠、元寶、百合等10餘種花樣,烤制而成。酥鬆香甜,優美別致。
炸素鳥:為回族傳統食品。形似鳥狀,香脆可口,有椒鹽香味。
煮餅:以標粉、熟面、紅糖、糖稀、菜油等制皮,豆沙為餡,外貼芝麻,經油炸,放糖漿內掛汁而成。松酥香甜。
三色拉花干點:用優粉、豬油、白糖、雞蛋、花生、芝麻、瓜條等料製作。色澤金黃,酥脆香甜。七里河食品廠所產獲1981年省優質產品獎。
清湯牛肉麵:和面垃成各種形狀的面條,水煮至熟。配調料、佐料而食。柔韌細長,湯味鮮美,醇香可口。
釀皮子:麵粉加水揉搓,去其麵筋,將純澱粉調為糊狀,蒸熟,涼後切條,配調、佐料食之。
泡兒油糕:麵粉配食糖、豬油、桃仁、芝麻、玫瑰等制糕,酥鬆香甜,味美可口。
酒肉:黃酒與羊肉片共煮而食,酒味甜醇,肉嫩鮮香。
千層牛肉餅:牛肉加調、配料作餡,以麵皮疊卷,壓成餅狀,烙熟,切塊食用。外脆里嫩,香酥美味。
提示
甘肅旅遊注意事項:
甘肅由於地處我國西北內陸,紫外線照射強烈,氣候乾燥,海拔較高,請准備好充足有效的防曬品,水壺等。多喝水,多吃水果。
甘肅白天多乾旱,晝夜溫差較大,請遊客根據自身情況,攜帶禦寒衣服,以免感冒。水果甘甜味美,務請注意不要多吃,以免鬧肚子。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初到者往往有輕微高原反應,可能有頭痛,頭暈和食慾消退現象,均屬於正常現象。這是需要多飲水,注意休息,行動不要過劇,過急等。
受旅遊地自然條件限制,景點沿途餐廳的條件與內陸地區比較,無論從硬體設施或飯菜質量都有較大差距,並且少數民族餐廳較多,用餐時牛羊肉偏多,要做好入鄉隨俗的心理准備。
西北地區由於地域遼闊,絲綢之路旅遊線路長,景點較分散,景點之間車程較長,請遊客備好暈車葯物,在旅遊時注意休息,調配好時間安排,以充足的體力參加旅遊活動。
在西部地區要注意拍照時的禁忌:寺廟一般禁止拍照,拍攝人物,尤其是僧侶,取景時要經過對方允許。
西北地區受宗教影響,風俗習慣各異,在西北大部分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不吃豬肉,這是他們生活中的最大禁忌,絕對不可冒犯。游覽時要謹記地陪宣布的注意事項,最好不要提及有關少數民族的政治問題。並且在說話時注意不要當著回民的面講「豬」一類的詞語。
敦煌莫高窟參觀需備手電筒簡,也可在景點租借;禁止帶攝相機及相機入內,可在入口處寄存;登鳴沙山滑沙時,最好不要隨身攜帶照相機,以免沙子進入相機損壞或丟失;最好穿適於登山的旅遊鞋,須聽從導游或工作人員的安排,注意自身安全。
『玖』 為什麼說西峰塬是典型的黃土塬
中國西北是世界上黃土最為發育的地區,黃土分布廣、厚度大、地層完整。西峰塬(又稱董志塬)則是西北黃土最典型的代表,有國內外公認的標准黃土剖面。西峰塬海拔1400米,面積1573平方千米(據慶陽縣志),面積之大世上少有。很多教科書中都有對西峰塬的描述和典型黃土剖面。
黃土開始沉積時大約在120萬年前(據張宗祜)。黃土在地質上屬於最年輕的沉積層——第四紀沉積。西峰塬黃土厚度180~200米,層序相當完整,從下往上可分為四層。
最下層為午城黃土層,厚約100米,沉積時間為120~70萬年前,地質時代屬早更新世,含泥河灣動物群化石。向上為離石黃土層,厚約70米,沉積時間為70~10萬年前,地質時代屬中更新世,含周口店動物群化石。再上為馬蘭黃土層,厚約30米,沉積時間為10~1萬年前,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含薩拉烏蘇動物群化石。最上為近代沉積,厚2~3米,地質時代是全新世,含新石器及彩陶。
在西峰塬的黃土中,出土了大量的古動物化石,表明這里曾經是水草豐富、氣候溫和、適於動物生息繁衍的地方。而且在馬蘭黃土層發現有舊石器文化遺址,在全新世黃土層中發現了新石器文化遺址,見證了這里曾經是人類祖先活動生存的地方。出土的商、周及以後的文物更表明這里從未間斷過炎黃子孫的活動。
1.舊石器晚期遺址巨家原遺址位於西峰城東30千米的溫泉鄉巨家原村,發現有哺乳動物化石(披毛犀、蒙古野馬等)和舊石器,時代為更新世晚期,距今約3萬年,表明這里很早已有人類活動的跡象。
2.新石器時代遺址南佐疙瘩渠遺址、紙坊趙遺址、灘廟遺址、孔店老莊遺址等。這些遺址發現有新石器,還發現了大量彩陶、紅陶、灰陶等缽、盆、瓶器物。1977年在南佐遺址出土的一件紅泥尖底瓶是典型的中原仰韶文化類型。
3.商、周時代墓室1979年在西峰南30千米的董志鄉野林村,在一個商代墓中出土了一件白玉大戈,戈上刻「乍冊吾」三字,屬國家級文物。1981年在西峰東20千米的溫泉鄉溫泉村發現一西周墓,出土了三件青銅器、貝幣等。表明商、周時代先民已在這里生活。
此外,春秋戰國墓出土的銅劍、銅矛數量更多。漢代墓冢和墓前的石虎石馬至今猶存。
『拾』 西峰區的介紹
西峰區隸屬於甘肅省慶陽市,位於甘肅省東部、涇河上游,位於隴東黃土高原董志專原腹地,地理坐標屬為東經107°27′42″—107°52′48″,北緯35°25′55″—35°51′11″,東鄰西安、咸陽,西連平涼,南通天水、寶雞,北接銀川。長約47.7公里,東西寬約34.8公里,總面積996.35平方公里,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西峰區現轄5個鎮、2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2,共25個社區、117個行政村、1050個自然村。總人口32.52萬人,有漢族、回族、滿族、藏族、壯族、朝鮮族等十二民族。3西峰區所在的董志塬面是天然的綠色農業生產基地,素有「隴東糧倉」、「隴上明珠」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