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簫的起源
[編輯本段]簫的歷史
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橫吹笛子豎吹簫」,即笛簫之間最基本的差別。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簫笛同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新石器時代開始以竹製作。在秦漢至唐,簫是指編管的排簫。
早在《尚書·益稷》中記載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當因韶樂伴奏樂器以簫(當時為排簫)為主而有此稱。
簫在漢代時稱為「篴」、「豎篴」或「羌笛」。羌笛原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肅一帶的羌族人民的樂器,最初只有4孔(3個音孔加管口1孔),西漢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後面加了一個最高音孔後,成為5孔簫。
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 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一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
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清代,簫的形制與現在完全一樣。清《律呂正義後編》記載:「明時乃直曰簫,不復有豎篴。今簫長一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
2. 簫在我國的發展史
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橫吹笛子豎吹簫」,即笛簫之間最基本的差別。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簫笛同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新石器時代開始以竹製作。在秦漢至唐,簫是指編管的排簫。
早在《尚書·益稷》中記載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當因韶樂伴奏樂器以簫(當時為排簫)為主而有此稱。
簫在漢代時稱為「篴」、「豎篴」或「羌笛」。羌笛原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肅一帶的羌族人民的樂器,最初只有4孔(3個音孔加管口1孔),西漢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後面加了一個最高音孔後,成為5孔簫。
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 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一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
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清代,簫的形制與現在完全一樣。清《律呂正義後編》記載:「明時乃直曰簫,不復有豎篴。今簫長一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
3. 蕭的歷史及傳說
蕭是一種古老的樂器,在中國、南美洲、歐洲、非洲都有發現。古希臘神話中牧神潘經常表現為吹奏蕭的形象,不知為何我們稱他蕭為「潘笛」
「笛」這字是竹字頭的,說明笛子是由竹子製造的。笛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九千年前的骨笛,在賈湖文化遺址出土的七孔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管樂器。但骨笛不叫笛,而是叫滌。中國的竹笛是西漢時由西域傳入的。說明當時在其他國家,已早有笛子了。傳說從前有一個地方,那裡山青水秀,勤勞的苗族人在那裡居住。寨子里有一個年輕壯實的小夥子叫竹郎,以編竹筐為生,由於他每天都與竹子打交道,日久生情,他覺得翠綠的竹子是有靈性的,小夥子隨手拿起一片竹葉就可以吹出甜美又悅耳的聲音。久而久之,他的音樂聲打動了一位叫笛妹的美麗姑娘,每當小夥子吹起竹葉時,姑娘都會跟著唱。有一天,調皮的姑娘指著一節節的竹子問小夥子「這個管子你能吹響嗎?」聰明的小夥子想了一想,截下一段竹子,把中間鑽空,又在上面挖了幾個小孔,吹出的聲音比竹葉更好聽,還能吹出不同的調來。動聽的音樂吹進了姑娘的心坎里,小夥子把它作為定情之物送給了姑娘。因為小夥子叫竹郎,笛妹姑娘動情的把這個定情之物叫做「竹笛」。這也許就是最早的樂器,當然它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不過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真的發現了距今有8000—9000年之久的笛子——「骨笛」。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村新石器遺址發掘出了隨葬的21支骨頭製成的笛子,它們全部是用鶴類尺骨製成,大多鑽有7個孔 。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樂器。這事實也證明了古老的中國音樂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關於鷹笛,塔吉克族民間流傳著這樣的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居住在「刀山之祖」帕米爾高原上的塔吉克人,還過著狩獵生活,家家戶戶養著獵鷹,它們白天隨主人狩獵、晚上為主人放哨看家。有一個名叫娃發的獵手,住在達卜達爾山谷里,他家祖輩都是有名的獵戶,家裡有一支祖傳的鷲鷹,己活了一百多年.可眼力還非常好,百里以外的小雀也休想逃避,它的尖嘴和利爪能撕碎一隻黑熊。遠近獵手都羨慕這只獵鷹,都叫它「鷹王」。娃發每天帶著「鷹王」狩獵,獵獲的鳥獸也和過去一樣,全被奴隸主奪去。命運如此悲慘.他只有向「鷹王」傾訴自己的哀怨:「塔吉克奴隸啊,像天邊墜落的星星。活著的被吸血鬼吸吮,死去的都閉不上眼睛。兇狠的奴隸主啊!殘酷無情,冷硬的心腸,像幕士塔格冰峰。塔吉克奴隸啊!難道永遠是天邊將要墜落的星星?!」這歌聲像獵鷹一樣張開了翅膀,到處飛翔,傳遍了高原、山谷,奴隸主嚇得膽戰心驚,下令娃發交出「鷹王」,為他家看門護院。娃發氣得幾乎昏了過去。「鷹王」對他唱了起來:「娃發娃發,快把我殺,用我骨頭,做支笛吧,你有了笛,要啥有啥,就不會受苦啦!」娃發聽了又驚又喜.怎捨得殺掉自己心愛的獵鷹呢,他撫摸著鷹的羽毛,流下了傷心的眼淚。「鷹王」又唱道:「娃發娃發,快把我殺,我死以後,會成仙家,若不殺我,主家一來,把我槍走,你也難活。」娃發心想,也許它真能變成神仙吧,就把「鷹王」殺了,抽出翅膀上最大的一根空心骨頭,鑽了二個洞眼,做成了一支短笛,取名「那依」,吹出了動聽的曲調。娃發吹起鷹笛,獵鷹成群而至,狠狠地懲罰了奴隸主,使他再也不敢欺壓奴隸了。從此,四苗在塔吉克人巾盛行不短.並且一直流傳至今,可見歷史之久遠。
4. 吹奏樂器簫的發展有哪些歷程
在我國先秦時期
5. 笛簫的發展歷史
一直到漢代,抄中國傳統的笛子都是豎吹的。專家說,簫過去都叫笛,早期的笛是豎吹的。漢代張騫去西域帶回來的笛子是橫吹的。笛子出現後,原來豎吹的樂器就叫做簫了。笛聲是清脆的,彷彿清晨歡快的鳥鳴,而簫聲是悠遠的,彷彿月夜無形的清風。這兩種樂器都是深受中國人喜愛的傳統樂器,在中國文化中,它們早已不分彼此。
近代中,笛簫作為傳統民族文化,其悠揚的旋律備受中內外各界人士喜好,笛聲悠揚富有藝術魅力,是中華古文明的一大魁寶,簫聲悠揚富有精神意境,音色圓潤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在當代,區分笛簫的區別更有一種通俗的講法:橫吹笛豎吹簫。也就是說笛子是橫著吹的,而蕭是豎著吹的,還有一個區別是笛子要貼笛膜,而蕭則不需要。
隨著互聯網的超速發展,笛簫文化也發展成互聯網藝術的一種,其中以亞洲之最,笛簫的起源也是亞洲中原起源。互聯網上專業表達民族樂器笛簫的網站以「八荒舞樂中文網」作為行業領軍站點,也是亞洲最大的中文舞樂社區,中國人自己的專業藝術交流網站 行業簡稱EWDMC
6. 姓氏簫的歷史歷史發展過程
簫 沒有這個姓
蕭
蕭姓的古老,是世所共認的。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他們的起源,可以遠遠地追溯到3700年以前的殷商時代,正如《左傳》上所說的:「殷民六族,一為蕭氏」以及《姓氏考略》上所指的「蕭氏,殷舊姓也,望出蘭陵、廣陵」。 這些記載,證諸其後蕭氏後裔的活動情形,便知絕對不假,因為,在周武王得天下之後,蕭姓的古人便屢見於史書,向來是一個為人所熟悉的姓氏。同時,他們幾乎全是當時的蕭國人。當時的蕭國,指的是現在江蘇省北方的蕭縣之地,而《姓氏考略》上指出蕭氏是「望出蘭陵、廣陵」兩地,蘭陵是現在的山東省嶧縣(另有一處南蘭陵,則為今之江蘇武進),廣陵是現在的江蘇省江都縣,若從地點上來說,蕭氏的源遠流長,也十分明顯。 關於蕭姓的來源,還有一種比較具體的考證,分見於《姓纂》和《通志》以及《風俗通》等書。《姓纂》指出:「宋微子之後,支孫封於蕭,蕭叔大心子孫有功,因邑命氏焉,代居豐沛,至不疑為楚春申君客」;《通志氏族略》則更詳盡地指出:「蕭氏,古之蕭國也,其地即徐州蕭縣,後為宋所並,微子之孫大心平南官長萬有功,封於蕭,以為附庸,宣十二年楚滅之,子孫因以為氏」;《風俗通》的記述也差不多:「宋樂叔以討南官長萬有功,受封於蕭,列附庸之國。漢相國蕭何即其後」。 從這三段記載看來,蕭氏是出自周代宋國的公族,而當時的宋國,大家都知道,是由殷商的後裔微子所建以奉湯祀的,而蕭國卻由微子之孫大心所建。如此一來,蕭氏源流可以直溯到上古聖君商湯,其理甚明!
7. 簫的歷史沿革
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我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這批骨哨是用鳥禽類中段肢骨製成的,古代人將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後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們長7厘米左右,管徑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開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幾個音來,於是就形成了骨哨。
盡管考古學家們稱之為骨哨,但從它的形狀,結構和發聲原理同現代簫笛作一比較,已基本上具備了樂器的雛形。我們是否可以認為骨哨應該就是簫笛的鼻祖呢?無怪今天有許多管樂大師們都認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乾脆稱它為「骨笛」。
那麼用竹子做的吹奏樂器又是什麼年代形成的呢?<<呂氏春秋>>中寫有:「黃帝命伶倫伐昆侖之竹為管」的記載。據說遠古時期氣候較暖,我國黃河流域遍長竹子,只是因為後來氣候變化,竹子的生長線才南遷到長江流域。伶倫伐竹為管的記載,充分說明了用竹子做樂器在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了。據傳,後人將伶倫所訂的律管編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簫。
在虞舜時代,曾出現過一部稱之為「箾韶」的古代樂舞,「箾」即是今天的「簫」字。因為這部樂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簫來演奏的,所以我們認為<<韶>>的演奏使簫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頌大禹治水為內容的古代樂舞,它共分為「九成」(九段音樂),用「龠」伴奏,又稱為「夏竹九成」。竹就是排簫的前身。由此可見,從<<箾韶>>到<<大夏>>,簫曾在中國音樂史上經歷過多年的輝煌時代。
周代,曾將我國古代樂器分為「八音」,它們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其中「竹」就是指簫和篪。自從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簫做為古代樂器的實物才得以我們親眼所見。因此提起「絲竹」二字,人們自然會想到這種樂器。
現代笛簫的區別,在於笛子橫吹有膜孔,簫豎吹沒有膜孔,但有後音孔。簫亦稱「篴」,「箎」,「龠」等等。有的音樂詞曲是這樣說明的:古代樂器,竹子製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沒有說明是橫吹還是豎吹。現在也有短的豎笛,不貼膜,音色在笛簫之間,更接近笛子。那麼,在遠古時代,不貼膜的橫吹樂器與豎吹樂器各方面區別不大,音色更接近簫。關於簫與笛的起源,說法不一,據<<周禮>>記載,周代的雅樂中已用到「篴」。與笛同音同義。但篴為豎吹,並非橫吹之笛。另相傳此種樂器原出於羌中,漢代稱「篴」.最初為四個指孔。西漢京房加1孔,成為5孔,晉代的篴已有6個指孔,與現代的簫相似。隨著考古專家的發掘,湖北隨州出土兩支春秋戰國時期的橫吹。開6孔,形制與竹笛類似,只是一端封閉.魏晉時,已做為樂隊中的主奏樂器.唐時,出現了前6孔,旁1孔加竹膜的笛子,稱七星笛(<<樂書>>)。到了元代的龍笛,已與今天的6孔竹笛完全一致。至此。笛與簫的概念已基本澄清:橫吹為笛,豎吹為簫。
那麼,究竟那種樂器最先為人們所創造,所使用呢?從人體身體結構來看,豎吹更符合人體正常的動作狀態,而橫吹則需要一支胳膊向旁邊,而另一支胳膊則需要超過前胸到身體另一側。所以應該豎吹在前,橫吹在後。但由於橫吹音量大。傳得遠,加上膜以後音色清脆,明亮,表現力強,吹笛子的人逐漸多了起來。簫的音量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適於獨奏和重奏。奏音量小是由於簫本身結構所致。簫的吹孔很小,且依管壁厚度向內傾斜,這樣吹奏時氣流一大反而吹不響了。簫適於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調,寄託寧靜悠遠的遐思,表現細膩豐富的情感。幽靜典雅,回味無窮,知音難遇,陶醉其中。對我們當今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來說,它無疑能使諸君領略到質朴的美,返璞歸真,鬆弛崩緊的神經,追求情緒中的安寧,使思維意識隨之升華,得到美的享受。
8. 玉屏簫的歷史發展
玉屏簫的製作始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距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
明、清兩代回,玉屏簫曾作為貢品答,故又有「貢簫」之稱。在1896年和1973年的倫敦和巴拿馬國際展賽會上,玉屏簫分別獲得金獎和銀獎,是我國在世界上首獲榮譽的樂器。玉屏簫採用玉屏和鄰近鎮無、耀山等地所產的小水竹製作。這種竹子生長於湘黔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溪水與岩石交錯之處,竹節長、竹管細、竹質堅硬、纖維細密,是制簫的良好材料。
《黔南叢書·黔語》載:「去玉屏十五里曰羊坪,產美竹。有鄭氏辨其雌雄,製成簫材,含吐宮徵,清越微妙,是以天下之言簫必首鄭氏。」清人田榕編纂的《玉屏縣志》也說:「平簫,邑人鄭氏得之異傳,音韻清越,善音者不減鳳笙。」明、清兩代,玉屏簫曾作為朝廷貢品,故又有「貢簫」之稱。在1896年和1913年的倫敦和巴拿馬國際展賽會上,玉屏簫分別獲得金獎和銀獎,是我國在世界上首獲榮譽的樂器。
9. 我國洞簫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原稱「洞簫」,現簡稱「簫」。我國古老的吹奏樂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簫笛同源,都是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新石器時代開始以竹製作。在秦漢至唐,簫是指編管的排簫。 相傳此種樂器原出於羌中。清代以前的簫多指排簫,漢代的陶俑和嘉峪關魏晉墓室 碑畫上,已可見到吹洞簫的形象。但單管簫當時多稱「笛」。 簫在漢代時稱為「篴」、「豎篴」或「羌笛」。羌笛原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肅一帶的羌族人民的樂器,最初只有4孔(3個音孔加管口1孔),西漢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後面加了一個最高音孔後,成為5孔簫。 洞簫 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 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一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 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唐代以前,笛簫通常不分,至唐代,出現了前面六孔、旁邊一孔,加有竹膜的笛子,此時笛簫概念基本分開,橫吹為笛。豎吹為簫。 清代,簫的形制與現在完全一樣
10. 簫是由什麼演變而來的
簫的起源有二說。
一說,出自「籟」。《莊子·齊物論》:「女(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晉·郭象註:「籟,簫也。」
二說,出自「籥」。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和言》:「龠字既象編管。」籥古字為籥龜。《集韻·平簫》:「簫,或作籥龜。參差象鳳之翼也。」
簫,古代用於宮廷雅樂邊棱音氣鳴樂器。「八音」分類屬「竹」。漢唐以來的石刻、壁畫以及墓俑保存了許多吹奏排簫的形象。排簫的種類繁多。從管數(也稱「彄數」)組成看,就有十到二十四管不等的十餘種。從形制看編管參差排列如鳳翼,有呈單翼狀的;有呈雙翼狀的。從製作材料看,排簫除竹質外,還有骨質、石質的。目前所知的最早竹質排簫實物為曾侯乙十三管排簫,距今已2,400多年。最早的石排簫實物為淅川下寺1號楚墓出土的十三管石排簫,用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距今約2,500多年。河南省鹿邑太清宮遺址的商末周初長氏貴族大墓,出土的禽骨排簫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實物,距今約3000年。
唐宋時期的排簫因應用場合或樂種的不同,衍生出「燕樂簫」、「鼓吹簫」、「教坊簫」、「龜茲簫」等。唐代十部伎中,除天竺、康國外,清樂、西涼、龜茲、疏勒、安國、高昌、高麗、燕樂等部伎都採用了排簫,足見它在當時宮廷音樂中的重要地位。一般認為,單管簫出自羌中,四孔,豎吹。漢代也稱「羌笛」,簡稱「笛」。後經京房加一孔,為五孔。漢至唐代一直把橫吹和豎吹的兩種有側孔邊棱音氣鳴樂器統稱為「笛」。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後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為之注雲:『七孔,長一尺四寸,』此乃今之長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謂之『橫吹』,非融所賦者。」
魏晉時期,豎吹的單管簫已有六孔,仍稱「笛」。故在此以前的豎笛和橫笛常被後人相混淆,為了區別比兩者,樂家常稱排簫為「古簫」。
宋·朱熹《朱子語類·樂》:「今之簫管,乃是古之笛,雲簫方是古之簫,雲簫者,排簫也。」
直至宋元以後才逐漸把排簫、洞簫、橫笛三者較明確地區分開來。依製作材料來分,有竹質(紫竹簫)、陶瓷(德化瓷簫)、玉(白玉簫)、金屬(鐵簫)、紙質(紙簫)等。
早在《尚書·益稷》中記載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當因韶樂伴奏樂器以簫(當時為排簫)為主而有此稱。
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 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一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即流傳千古的《梅花三弄》),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
清代,清《律呂正義後編》記載:「明時乃直曰簫,不復有豎篴。今簫長一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