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白族發展歷史

白族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7 16:28:10

『壹』 簡述白族的發展歷程。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內族人口最多,容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創建了燦爛的經濟文化。
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貳』 白族為什麼要叫白族它的來歷是什麼

元朝以來,文化屬性較為接近漢族的雲貴一帶的人群被確認為一個族群,並稱之為「白人」。「白人」即當今白族先民最早的統一族稱,明清以後稱為「民家」。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11月,根據廣大白族人民的意願,正式確定以「白族」作為統一族稱。

據文獻記載,白族先民是洱海周邊的土著昆明人、河蠻人與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漢人等多種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元朝之前,部分白族先民、部分彝族先民、部分傣族先民都曾被稱作「白蠻」、「烏蠻」、「上方夷」、「下方夷」、「百夷」、「僰夷」等帶有「蠻」和「夷」的稱呼。

白族自稱「白子」、「白尼」、「白伙」,漢語意為「白人」。此各民族對白族的他稱多達60多種,有「民家」、「那馬」、「勒墨」等等,居住在大理、昆明等地及湖南桑植一帶的白族,漢語稱為「民家」;居住在麗江、迪慶、怒江一帶的白族,納西語稱之為「那馬」,傈僳語稱為「勒墨」;藏語稱之為「勒波」,彝語稱之為「婁哺」、「洛本」、「羅基頗」。

貴州一帶的白族有「七姓民」、「九姓族」、「羅苴」、「龍江人」、「南京人」等不同稱呼。在貴州威寧一帶的白族,因有七姓,被稱為「七姓民」。

(2)白族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白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完成了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白族獲得官方認可的民族身份,白民族的民族意識被官方認可和強化。

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民經過幾十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社會歷史已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寬松的和平等的民族政策下,許多隱匿的白族人公開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在當前社會大轉型的情況下,白族又面臨文化傳承後繼乏人的困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白族聚居區發展很快。教育、醫療衛生事業也有很大發展。白族人民已經有了一批數量可觀的教授、作家、醫生和各類科研人員。白族地區經濟發展越來越繁榮。

『叄』 白族的簡要介紹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據文獻記載,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白族先民是洱海周邊的土著昆明人、河蠻人與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漢人等多種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

白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約有80%的全國白族聚居於此。此外,雲南昆明、麗江、怒江、迪慶、保山、玉溪、楚雄、文山、臨滄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區。

(3)白族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白族節日

1、三月街

三月街亦稱「觀音市」、「觀音街」;「祭觀音街」,白族傳統盛大節日,也是白族傳統的民間物資交流和文娛活動的盛會,流行於雲南大理等地。

三月街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明清時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貿易。它不僅是個交換場所,還是表演各種舞蹈和賽馬、競技的園地。

2、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3、繞三靈

白族繞三靈,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白族繞三靈是大理白族的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一種富有生活氣息的白族群眾性歌舞。

白族繞三靈起源於唐南詔時期,清代白族學者楊瓊《滇中瑣記》也有所記載。繞三靈屬農閑季節白族民間的自娛性迎神賽會,流傳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洱海周邊地區的白族村寨,是當地白族人民農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會。

『肆』 白族名稱的由來

白族是個古老的來民族,與古代的羌人源有淵源關系。早在公元1世紀(漢代)以前就分布在洱海一帶。公元2世紀,漢武帝就在這里設置了郡縣,公元3--4世紀,由於戰亂,不少漢族人曾避難來到白族地區,部份與其融合;公元715年由雲南東部遷到洱海地區的大量各族人民融合於白族。14世紀前後有不少屯軍的漢族人在此地,後來也與當地白族人融合。後來部份彝族、阿昌族人先後也有融合到白族中去的。自稱「白子」、「白尼」,「子」、「尼」都是「人」的意思。漢意為「白人」。舊稱「民家」,他稱「那馬」、「勒墨」。據說因為他們崇尚白色,故稱「白」。 要居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帶等地,貴州、四川涼山州及湖南省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

『伍』 白族歷史政治方面的介紹

起源
白族的起源具有多元的特點,最早的白族先民由洱海周邊的土著昆明人、河蠻人與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融合形成,之後又融入了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漢人等多種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征戰、拓土、商貿、屯墾、駐邊等歷史原因,白族才逐步形成當今白族之雛形。
從明朝到1956年白族民族身份得到確立的幾百年內,是白族大量漢化的過程。現代白族除了大理州外,從丘北的馬者龍、昆明的西山、元江因遠、楚雄南華、保山的舊寨、麗江相互之間呈不連續分布的事實也反映了這一點。歷史學家馬耀的觀點是白族是異源同流,即白族是由一個藏緬文化主心骨的族群同化了大量不同來源的人形成的民族。華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兩大文明陸續傳播到洱海地區。白族先民不斷學習借鑒,由此具有梵、漢特色的白族文化初步形成。
春秋秦漢時期
春秋時期,西南夷地區和秦國、楚國都有聯系,戰國時期,和楚國的聯系更為密切,甚至有「庄蹻王滇」的說法,楚韻遺風仍可見於今天的白族生活中;而漢文化的影響則貫穿於白族發展的始末。
秦代,中央王朝開始在西南夷地區設立郡縣,洱海地區同中國內地關系日益密切。秦以前,西南夷包括七個大的部族區域,其中滇分布於滇池區域,昆明分布於洱海區域,西僰分布在川南、滇東北一帶。各部族自成區域,又相互聯系。秦統一全國後,著手開發西南夷,首先表現為通道,即修築「五尺道」。 該道從今四川宜賓出發,經滇東北而入滇池地區,是官方修築入滇的第一條道路,它連通了僰青衣道、僰道,為雲南與中原的交通聯系打下了基礎。其次設郡,就是具體實施推行於全國的郡縣制度。最後置吏,即對西南夷地區委官進行統治。盡管秦對西南夷的經營是短暫而不深入的,但卻有極為重要和深遠的意義,它標志著雲南從秦代開始,就已經成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秦代是中央王朝對雲南正式統治的開始。
漢唐時期
漢代,漢武開邊,但在洱海地區遭到了昆明蠻的阻撓。公元前109年,西漢在此設立了葉榆、雲南、比蘇、嶲唐等縣,屬益州郡管轄。公元67年,東漢在此設置「益州西部都尉」,管理哀牢地區和洱海區域。公元69年,單獨設置永昌郡,洱海區域分屬雲南、邪龍、葉榆、比蘇、博南等5縣。蜀漢時,諸葛亮征服南中,設庲降都督,下轄南中7郡,洱海地區設置的縣並未改變,但分屬雲南郡和永昌郡。兩晉南北朝時期,洱海地區的郡縣管理時分時合,旋置旋改,但基本上因襲了兩漢的縣制。中原王朝開設郡縣、移民實邊等一系列的措施,既加強了對當地的治理,又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鐵器,促進了洱海地區經濟的發展。東漢時期,洱海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有了根本性提高,從中原引入了水稻種植技術和牛耕技術。
隋代,設立南寧州總管府對雲南實行了短暫的統治,爨氏大姓世據南中。
唐代前期,對雲南地區實行羈縻統治政策,洱海地區歸姚州都督府管轄,下設髳州、宗州、匡州、曾州、尹州、蒙舍州、陽瓜州、浪穹州等20多州。公元7世紀,唐朝和爨氏為爭奪對滇池地區的控制權,矛盾趨於激化。
南詔時期
公元629年(唐貞觀三年)白國勢微,白王張樂進求禪位於蒙舍詔之詔主蒙細奴邏。公元737年,唐派御史嚴正誨協助南詔攻下石和城(今鳳儀)、石橋城(今下關),占太和、襲大厘逐河蠻,之後又繼續兼並各詔。738年(開元二十六年),皮羅閣在唐王朝支持下兼並五詔,進爵雲南王,以西洱河(今洱海)地區為基地建立政權,以其族姓為國號,稱大蒙。次年遷都太和城(今大理)。中原史稱南詔,吐蕃人稱之為姜域。
公元877年(唐僖宗乾符四年),南詔世隆卒,子法(隆瞬)即位,自號「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讀「邦」,意義也相同。「封」、「邦」、與「僰」讀音相同。「封人」就是「僰人」。南詔將洱海的十賧稱為「大封民國」,也就是「大僰國」。「僰」字又作「白」字。「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標志著洱海諸蠻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沖突與融合形成了白族。白族在泛洱海地帶發展壯大,伴隨南詔大理的崛起,成為西南的主導民族。這個過程中,跟白族比鄰而居的其他民族也被逐漸同化,成為白族的一分子。
公元897年,清平官鄭買嗣指使南詔蒙氏之近臣楊登,殺死南詔皇帝隆舜。902年,隆舜之子舜化貞死後,又殺死舜化貞八個月的兒子及蒙氏親族800餘人,蒙氏南詔滅亡。鄭買嗣建立大長和國,自稱皇帝,909年卒,廟號聖祖,謚號聖明文武威德桓皇帝。其子鄭仁旻嗣位。
大理國時期
公元928年,恭惠帝鄭隆亶被部下東川節度使楊干貞殺死,立清平官(宰相)趙善政為王,改國號「大天興」,一名興源國。趙善政為悼康帝,年號尊聖。大長和國滅亡。公元929年,楊干貞奪趙善政之位,建大義寧,改元興聖。其弟弟楊詔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在疑懼下,楊干貞急欲追殺段思平。在被楊干貞追殺期間,段思平曾到秀山神祠占卜得到啟示,藏匿在自己舅父爨判的部族中。會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關系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軍師董迦羅前來加以保護。公元930年,楊干貞的位置被其弟楊詔所篡,楊詔得位後,改元大明。段思平向東方的黑爨三十七蠻部借兵,會於石城,以董迦羅為軍師,討伐楊干貞,所向皆克,遂進攻大理。當時楊詔等陳兵據橋,段軍不能通過。當晚段思平在睡夢中得到三個夢境:「人無首;玉瓶無耳;鏡破」,感到大惑不解,其軍師董迦羅指段思平的夢境乃天大吉兆,因為「君乃丈夫,去首為天;玉瓶去耳為王;鏡破則無對者」,因而軍心大振。是日,段軍找到一名浣紗婦女,指引段軍適合大軍渡河的地點,曰:「人從我江尾,馬從三沙矣,爾國名大理。」段思平大軍按照浣紗婦女的指引,渡河成功,楊詔兵敗自殺,楊干貞知道兵敗消息後棄城而逃,為段思平軍所擒,大義寧滅亡,段思平即位,建號大理國,建元文德,仍定都都大理。歷500多年。
元明清時期
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蒙古滅亡。元朝在原大理國境建立了雲南省。元朝任命投降的大理國末代皇帝段興智為「大理總管」,世襲其職。終元之世,大理總管傳11代。公元1381年明朝大軍平定雲南,取消了段氏在大理的世襲特權。元明清三代,白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與中原逐步形成一體。
1382年,明王朝平滅雲南大理,命沐英世襲鎮守雲南,屯田戍兵,築城積糧。經元、明400多年治理,白族平壩地區步入封建地主經濟社會。
1840年鴉片戰爭後,直至1949年,不少白族子弟勇敢投身於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斗爭。在中法戰爭、辛亥革命、護國討袁運動中英勇獻身;一批優秀兒女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共產主義戰士、抗日民族英雄、雲南滇西北武裝暴動的黨政軍領導人物,等等為雲南的解放立下不朽功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白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完成了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白族獲得官方認可的民族身份,白民族的民族意識被官方認可和強化。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民經過幾十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社會歷史已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寬松的和平等的民族政策下,許多隱匿的白族人公開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在當前社會大轉型的情況下,白族又面臨文化傳承後繼乏人的困境。

『陸』 白族的起源

白族的起源與形成。白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漢晉時期的(棘人)是白族的直接祖源,唐宋時期的白蠻是其前身。白蠻不僅參與了唐時的南詔國政權,而且還作為主體親自建立了大理國封建農奴制國家。唐宋是白族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期間白族與中原地區互通有無,交往密切,在許多方面受到了漢族的影響,促進了本民族的發展,還同化了一部分遷移來的漢族。
2. 白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 目前我國白族的地理分布比較集中,80%以上聚居在雲南境內位於洱海之濱、又有金沙江橫貫東西的大理地區,近20%的白族散居在四川西昌和貴州畢節等地。 這是一種大集中與小集中並存的分布方式。
大理作為白族的最大集中地,不僅是因為洱海地區是白族的發祥地,更為重要的是這里很久以來就同內地有著密切的關系,基本上保持著社會比較穩定,經濟相對發展,人民生活安寧的環境。西漢時在此設立了葉榆、雲南、比蘇、唐等縣,隸屬益州郡管轄,還把大批漢民遷移到這里,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鐵器,促進了洱海地區經濟的發展。東漢時洱海地區改屬永昌郡。三國時諸葛亮征雲南後在洱海地區設置雲南郡。唐代先在此設置姚州都督府,後又扶持南詔地方政權。大理與宋朝及內地也相處很好。元朝在雲南建立了行省,在大理設置了大理路和鶴慶路。明朝在大理洱海地區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廢除世襲的土官,改派「流官」治理,又在洱海地區長期以來基本上保持了行政區劃和建制的連續性,因而維持了地域關系的完整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相對穩定

『柒』 白族的歷史

白族的起源具有多元的特點,最早的白族先民由洱海周邊的土著昆明人、河蠻人與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融合形成,之後又融入了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漢人等多種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征戰、拓土、商貿、屯墾、駐邊等歷史原因,白族才逐步形成當今白族之雛形。
從明朝到1956年白族民族身份得到確立的幾百年內,是白族大量漢化的過程。現代白族除了大理州外,從丘北的馬者龍、昆明的西山、元江因遠、楚雄南華、保山的舊寨、麗江相互之間呈不連續分布的事實也反映了這一點。歷史學家馬耀的觀點是白族是異源同流,即白族是由一個藏緬文化主心骨的族群同化了大量不同來源的人形成的民族。華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兩大文明陸續傳播到洱海地區。白族先民不斷學習借鑒,由此具有梵、漢特色的白族文化初步形成。 春秋時期,西南夷地區和秦國、楚國都有聯系,戰國時期,和楚國的聯系更為密切,甚至有「庄蹻王滇」的說法,楚韻遺風仍可見於今天的白族生活中;而漢文化的影響則貫穿於白族發展的始末。
秦以前,西南夷包括七個大的部族區域,其中滇分布於滇池區域,昆明分布於洱海區域,西僰分布在川南、滇東北一帶。各部族自成區域,又相互聯系。
秦統一全國後,著手開發西南夷,首先表現為通道,即修築「五尺道」。 該道從今四川宜賓出發,經滇東北而入滇池地區,是官方修築入滇的第一條道路,它連通了僰青衣道、僰道,為雲南與中原的交通聯系打下了基礎。其次設郡,就是具體實施推行於全國的郡縣制度。最後置吏,即對西南夷地區委官進行統治。盡管秦對西南夷的經營是短暫而不深入的,但卻有極為重要和深遠的意義,它標志著雲南從秦代開始,就已經成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秦代是中央王朝對雲南正式統治的開始。 漢代,漢武開邊,但在洱海地區遭到了昆明蠻的阻撓。
公元前109年,西漢在此設立了葉榆、雲南、比蘇、嶲唐等縣,屬益州郡管轄。
公元67年,東漢在此設置「益州西部都尉」,管理哀牢地區和洱海區域。
公元69年,單獨設置永昌郡,洱海區域分屬雲南、邪龍、葉榆、比蘇、博南等5縣。蜀漢時,諸葛亮征服南中,設庲降都督,下轄南中7郡,洱海地區設置的縣並未改變,但分屬雲南郡和永昌郡。兩晉南北朝時期,洱海地區的郡縣管理時分時合,旋置旋改,但基本上因襲了兩漢的縣制。中原王朝開設郡縣、移民實邊等一系列的措施,既加強了對當地的治理,又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鐵器,促進了洱海地區經濟的發展。
東漢時期,洱海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有了根本性提高,從中原引入了水稻種植技術和牛耕技術。
隋代,設立南寧州總管府對雲南實行了短暫的統治,爨氏大姓世據南中。
唐代前期,對雲南地區實行羈縻統治政策,洱海地區歸姚州都督府管轄,下設髳州、宗州、匡州、曾州、尹州、蒙舍州、陽瓜州、浪穹州等20多州。公元7世紀,唐朝和爨氏為爭奪對滇池地區的控制權,矛盾趨於激化。 公元629年(唐貞觀三年)白國勢微,白王張樂進求禪位於蒙舍詔之詔主蒙細奴邏。公元737年,唐派御史嚴正誨協助南詔攻下石和城(今鳳儀)、石橋城(今下關),占太和、襲大厘逐河蠻,之後又繼續兼並各詔。738年(開元二十六年),皮羅閣在唐王朝支持下兼並五詔,進爵雲南王,以西洱河(今洱海)地區為基地建立政權,以其族姓為國號,稱大蒙。次年遷都太和城(今大理)。中原史稱南詔,吐蕃人稱之為姜域。
公元877年(唐僖宗乾符四年),南詔世隆卒,子法(隆瞬)即位,自號「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讀「邦」,意義也相同。「封」、「邦」、與「僰」讀音相同。「封人」就是「僰人」。南詔將洱海的十賧稱為「大封民國」,也就是「大僰國」。「僰」字又作「白」字。「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標志著洱海諸蠻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沖突與融合形成了白族。白族在泛洱海地帶發展壯大,伴隨南詔大理的崛起,成為西南的主導民族。這個過程中,跟白族比鄰而居的其他民族也被逐漸同化,成為白族的一分子。
公元897年,清平官鄭買嗣指使南詔蒙氏之近臣楊登,殺死南詔皇帝隆舜。
公元902年,隆舜之子舜化貞死後,又殺死舜化貞八個月的兒子及蒙氏親族800餘人,蒙氏南詔滅亡。鄭買嗣建立大長和國,自稱皇帝,909年卒,廟號聖祖,謚號聖明文武威德桓皇帝。其子鄭仁旻嗣位。 公元928年,恭惠帝鄭隆亶被部下東川節度使楊干貞殺死,立清平官(宰相)趙善政為王,改國號「大天興」,一名興源國。趙善政為悼康帝,年號尊聖。大長和國滅亡。
公元929年,楊干貞奪趙善政之位,建大義寧,改元興聖。其弟弟楊詔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在疑懼下,楊干貞急欲追殺段思平。在被楊干貞追殺期間,段思平曾到秀山神祠占卜得到啟示,藏匿在自己舅父爨判的部族中。會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關系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軍師董迦羅前來加以保護。
公元930年,楊干貞的位置被其弟楊詔所篡,楊詔得位後,改元大明。段思平向東方的黑爨三十七蠻部借兵,會於石城,以董迦羅為軍師,討伐楊干貞,所向皆克,遂進攻大理。當時楊詔等陳兵據橋,段軍不能通過。當晚段思平在睡夢中得到三個夢境:「人無首;玉瓶無耳;鏡破」,感到大惑不解,其軍師董迦羅指段思平的夢境乃天大吉兆,因為「君乃丈夫,去首為天;玉瓶去耳為王;鏡破則無對者」,因而軍心大振。是日,段軍找到一名浣紗婦女,指引段軍適合大軍渡河的地點,曰:「人從我江尾,馬從三沙矣,爾國名大理。」段思平大軍按照浣紗婦女的指引,渡河成功,楊詔兵敗自殺,楊干貞知道兵敗消息後棄城而逃,為段思平軍所擒,大義寧滅亡,段思平即位,建號大理國,建元文德,仍定都都大理。歷500多年。 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蒙古滅亡。元朝在原大理國境建立了雲南省。元朝任命投降的大理國末代皇帝段興智為「大理總管」,世襲其職。終元之世,大理總管傳11代。
公元1381年,明朝大軍平定雲南,取消了段氏在大理的世襲特權。元明清三代,白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與中原逐步形成一體。
1382年,明王朝平滅雲南大理,命沐英世襲鎮守雲南,屯田戍兵,築城積糧。經元、明400多年治理,白族平壩地區步入封建地主經濟社會。
1840年鴉片戰爭後,直至1949年,不少白族子弟勇敢投身於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斗爭。在中法戰爭、辛亥革命、護國討袁運動中英勇獻身;一批優秀兒女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共產主義戰士、抗日民族英雄、雲南滇西北武裝暴動的黨政軍領導人物,等等為雲南的解放立下不朽功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白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完成了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白族獲得官方認可的民族身份,白民族的民族意識被官方認可和強化。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民經過幾十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社會歷史已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寬松的和平等的民族政策下,許多隱匿的白族人公開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在當前社會大轉型的情況下,白族又面臨文化傳承後繼乏人的困境。

『捌』 誰知道白族的起源和傳說

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白族先民就在以蒼山洱海和滇池為中心的地區生息繁衍,在河旁湖濱的台地上創造了早期文明的水稻農耕文化,過著農耕漁獵的定居生活。從西漢至唐初,白族先民在漢文化以及其他外來文化的影響下,不斷進分散和聚合,先後形成東"西洱河蠻"、"白子國"、"渠斂詔"及"六詔"等酋邦,後建立了南詔國,大理國等政權,歷500多年。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蒙古滅亡。建立了雲南省.元朝任命大理段氏為「大理總管」,世襲其職。終元之世,大理總管傳11代。公元1381年明朝大軍平定雲南,取消了段氏在大理的世襲特權。元明清三代,白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與中原逐步形成一體。
白族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與漢族人民和其他少數民族人民密切交往,不斷發展,創建了繁榮的經濟、燦爛的科學文化。大理地區在兩漢時期,就是從四川到印度的交通要點,漢、唐時的西南「絲綢之路」亦從這里經過;大理有名的「三月街」也形成於1000多年前,商業貿易盛況在古籍中均有記載,並出現了聞名滇西的三大商幫。尤其需要指出的,大理城不僅是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而且是當時我國與東南亞諸國通商、貿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門戶,是當時雲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大理地區至今保存的崇聖寺三塔、南詔太和城遺址、南詔德化碑等名勝古跡,似乎都在敘說著白族人民在豐富祖國文化寶庫方面所作出的 卓越貢獻。大理城現已列入國務院首批批準的我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玖』 白族是怎樣起源的

1.白族的起源與形成。白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漢晉時期的(棘人)是白族的直接祖源,唐宋時期的白蠻是其前身。白蠻不僅參與了唐時的南詔國政權,而且還作為主體親自建立了大理國封建農奴制國家。唐宋是白族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期間白族與中原地區互通有無,交往密切,在許多方面受到了漢族的影響,促進了本民族的發展,還同化了一部分遷移來的漢族。
2. 白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 目前我國白族的地理分布比較集中,80%以上聚居在雲南境內位於洱海之濱、又有金沙江橫貫東西的大理地區,近20%的白族散居在四川西昌和貴州畢節等地。 這是一種大集中與小集中並存的分布方式。
大理作為白族的最大集中地,不僅是因為洱海地區是白族的發祥地,更為重要的是這里很久以來就同內地有著密切的關系,基本上保持著社會比較穩定,經濟相對發展,人民生活安寧的環境。西漢時在此設立了葉榆、雲南、比蘇、唐等縣,隸屬益州郡管轄,還把大批漢民遷移到這里,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鐵器,促進了洱海地區經濟的發展。東漢時洱海地區改屬永昌郡。三國時諸葛亮征雲南後在洱海地區設置雲南郡。唐代先在此設置姚州都督府,後又扶持南詔地方政權。大理與宋朝及內地也相處很好。元朝在雲南建立了行省,在大理設置了大理路和鶴慶路。明朝在大理洱海地區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廢除世襲的土官,改派「流官」治理,又在洱海地區長期以來基本上保持了行政區劃和建制的連續性,因而維持了地域關系的完整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相對穩定。

閱讀全文

與白族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