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歷史研究中有五個重大問題——歷朝各代對新疆的治理;新疆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園,不是哪一個民族的家園;多種宗教在碰撞中並存;多元文化的共存、交融與互補;屯墾戍邊的歷史定位。 按上述5個基本問題可以分為:治理篇、民族篇、宗教演變篇、文化交融篇和屯墾戍邊篇。而最有研究價值的就是文化交融篇。 綜觀新疆文化的發展史,多種文化的並存、交融與互補是其顯著的特色。 1. 新疆文化發展的階段性 新疆文化的發展大致經過了多元文化的匯聚、多元文化的發展與交流、多元文化的融合、多元文化並存格局的確立四個階段。 早在3000年以前,南疆的綠洲和北疆的草原使新疆文化在形成時期即呈現出以農業文明和牧業文明為主的多元特色。現有的考古資料和文獻記載已經證明,這些文化是最早活動在新疆地區的塞人、羌人創造的。這種多元文化的匯集,為新疆多元文化的發展與交流奠定了基礎。兩漢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是新疆多元文化的發展與交流階段,以高昌、鄯善、於闐等文化為代表的綠洲文明凝聚了當地、中原和南亞及中亞乃至歐洲眾多的文化因素,使新疆文化在多元中得到發展;在北疆地區,烏孫、匈奴、嚈噠、柔然、突厥等游牧文化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相互影響,使北疆文化在游牧文化狀態下也呈現出多元的特色;而隨著更多的漢人和吐蕃人的進入,中原文化和吐蕃文化也成為新疆文化的主要構成因素,使新疆文化在眾多文化因素的交融中更加絢麗奪目,不斷發展。宋至明時期,新疆文化依然呈現多元的特點,一方面回鶻、契丹、蒙古等民族先後進入新疆,為新疆文化帶來了我國北方草原地區的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開始在這里匯集、融合;另一方面伊斯蘭教傳入新疆,並在傳播的過程中對新疆文化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最終隨著維吾爾等民族的形成使新疆文化具有了鮮明的伊斯蘭特色。清代是新疆多元文化並存格局的確立階段,以綠洲維吾爾文化、草原衛拉特文化、滿漢文化為主體,包括眾多其他民族文化並存的格局最終確立。 2. 多民族的共存是產生多元文化的前提民族是文化的載體,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和不斷發展得益於新疆歷史上多民族共存格局的不斷演變和相互影響,這種多民族的共存格局是新疆多元文化產生的前提。 新疆的早期文化是由塞人、羌人創造的,而依據學者對古人類遺骨的研究,史前新疆古人類具有蒙古人種、歐羅巴人種及兩類人種的混合型三個不同的類型,這反映著新疆的古老居民已經有了多元的特徵,由此也決定了史前新疆文化的多元特點。進入漢代以後,眾多綠洲城邦民族的分布使南疆地區出現了各具特色的綠洲文化,而隨著中原漢族的遷入和印度犍陀羅文化的傳入,南疆逐漸形成了以漢文化為主體、東西文化交融為特點的高昌文化圈和以佛教文化為主體的於闐—龜茲文化圈,以及兩種文化體制並行的鄯善文化圈。北疆則由於烏孫、匈奴、嚈噠、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存在和遷入,文化盡管具有一般游牧文化的特徵,但由於這些不同民族的存在也呈現出不同的特色。這一時期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所導致的多元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又因為漢唐時期大量漢人和吐蕃人的遷入而更加豐富多彩。唐代以後,回鶻人的西遷和伊斯蘭教的傳入雖然導致了南疆地區文化的突厥化和伊斯蘭化,多元文化的發展呈現出融合的趨勢,但由於多民族的並存,尤其是契丹、蒙古等民族的遷入,新疆文化的多元性並沒有消失。進入清代,新疆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基本確立,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塔吉克、錫伯、烏孜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13個世居民族的並存決定了這一時期的新疆文化依然具有多元的特徵。因此,多民族的共存是新疆文化呈現多元特點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交流與互補中漢文化、伊斯蘭特色的維吾爾文化以及集游牧文化之大成的衛拉特文化是多元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 多民族的存在和新疆地處歐亞大陸的結合部不僅決定了新疆文化的多元特點,而且也決定了多種文化的交流與互補是新疆文化發展的主要特徵之一,而在這種交流和互補中漢文化、伊斯蘭特色的維吾爾文化以及集游牧文化之大成的衛拉特文化是新疆多元文化的主流。 漢文化是較早進入新疆的文化之一。《山海經》、《竹書紀年》等先秦典籍記載了在先秦時期中原與西域即有交往。西漢統一西域之後,伴隨著大量漢人進入西域,漢文化不僅傳入西域,而且對西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鑿井技術、禮儀制度、語言文字、書籍等在西域的傳播,使漢文化一方面成為西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對其他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高昌文化的興起即是明顯的例證。進入唐代,漢文化對西域文化的影響不僅更加明顯,而且也成為了西域文化的主體組成部分之一,大量的漢文文書的發現以及史書的記載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宋代之後,雖然突厥化、伊斯蘭化成為新疆文化發展的主要特徵,但漢文化的因素也並沒有消失,表明漢文化依然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清王朝統一新疆之後,隨著漢人的又一次大量遷入,漢文化在新疆文化中的主體地位最終得以確立,成為新疆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伊斯蘭特色的維吾爾文化是隨著伊斯蘭教傳入和維吾爾民族的形成而形成的。公元10世紀末11世紀初,塔里木盆地周緣地區為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鶻王朝轄有,由於操突厥語族語言諸族居民佔多數,這一地區居民的回鶻化成為一種趨勢,伊斯蘭教傳入並取得了主導宗教的地位,至15~16世紀,伴隨著維吾爾民族的形成,具有鮮明伊斯蘭特色的文化也最終成為新疆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蒙古文化進入新疆是隨著蒙古汗國對新疆的征服開始的,雖然元朝滅亡之後察合台、葉爾羌等汗國的蒙古人融入到了維吾爾族之中,但具有蒙古文化特點的衛拉特文化因其在明清時期對新疆歷史的影響而成為新疆文化主體之一。衛拉特是明末清初准噶爾、杜爾伯克、和碩特、土爾扈特四部的合稱,衛拉特蒙古和在清代遷入的察哈爾蒙古構成新疆蒙古族的主體。衛拉特蒙古信仰藏傳佛教,有自己的文字——初為回鶻式蒙古文,後為托忒蒙古文,經濟則以游牧為特點,是集游牧文化之大成者,衛拉特蒙古文化不僅為新疆文化增加了新的內涵,而且成為新疆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 4. 文化交融才能促使文化繁榮,文化排斥只能造成文化衰敗回顧新疆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程,最值得總結的是新疆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不同文化交融的結果,這也是新疆文化之所以燦爛奪目的重要原因。 文化的產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其中不同的地理環境和經濟形態是導致文化出現差異的主要因素。應該說,任何一種文化都是人類創造的寶貴遺產,是人類為適應特定的地理環境而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並無先進與落後、優與劣之分。諸如北疆地區的以游牧為主要特徵的文化是眾多游牧民族創造的,這種文化和北疆適宜牧業生產的地理環境形成了完美的結合;而南疆地區的眾多綠洲則適宜農業生產,因而生活在這里的眾多民族則創造了綠洲文化。文化雖然沒有優劣之分,但文化的發展卻需要借鑒乃至吸納其他文化的優秀成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深化對自然界的認識,增強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進而促進文化的發展。高昌文化是在中西文化交融的過程中吸納了游牧文化因素而形成並繁榮起來的;維吾爾文化不僅傳承了回鶻文化、融合了塔里木盆地原有的一些文化,而且吸收了眾多伊斯蘭文化的成分,是在多種文化的交融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當然,在新疆文化發展的歷史上,我們也可以找到因文化排斥所導致的文化衰敗乃至消失的現象,諸如於闐文化就是在喀喇汗王朝積極奉行單一文化政策,對佛教文化進行排斥,進而發動對於闐的宗教戰爭中毀滅的。 總之,新疆文化是由眾多具有不同特點的民族文化構成的,這些民族文化本身雖然沒有優劣之分,但卻存在明顯的差異。承認這些差異,並積極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認同,一方面是新疆文化整體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政治認同的基礎與前提.
Ⅱ 新疆的歷史文化到底是什麼
提及新疆的歷史文化,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絲綢之路,但是這只是新疆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新疆的歷史文化主要分為絲綢之路的文化、游牧民族文化、以佛為信仰的宗教文化。其中絲綢之路的文化最為重要。
「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連接其他洲的商業貿易之路。它把亞洲、歐洲。
非洲連接起來,進行貿易和文化的交流絲綢之路起源於漢武帝時期,當時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這就是絲綢之路的最初形態。絲綢之路的起始地位於當時的洛陽,在到達新疆之後,分為了北中南三路,到達了地中海東岸,東羅馬帝國等地方。
(2)烏魯木齊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新疆文化
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和《穆天子傳》中,有關周穆王西巡昆侖會見西王母的故事。新疆境內考古發掘出土的大量陶器,其中不少彩陶的圖案紋飾與中原內地同期出土的陶器圖案紋飾相同或相近似。
距今3000年前,新疆出土的彩陶三角形紋、渦紋、弦紋的繪制和諸如陶豆一類器形,說明甘肅和內地彩陶藝術已影響到新疆彩陶文化的發展。
1995年10月至11月,民豐尼雅遺址3號棺出土色彩斑斕的錦被上織著「王侯合昏,千秋萬歲宜子孫」的小篆漢字和紋樣;8號棺木出土的一隻色彩艷麗的錦袋上有篆書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揭示了漢、晉時期尼雅與中原王朝密切的政治和經濟關系。唐代詩人岑參、駱賓王、洪亮吉等撰寫的雄渾的大漠、壯麗的山川、奇特的氣象、悲壯的征戰奇觀等奇妙絕倫的詩篇,膾炙人口,久傳不衰,稱為中國文學史上的「邊塞詩」。
隨著佛教由印度沿絲路傳入西域乃至中國內地。佛教文化成為當時西域的最重要的內容。龜茲佛學家、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來到內地講譯佛經、著述佛學經文。東晉高僧經西域赴印度取經,著有《佛國記》。
回鶻文《彌勒會見記》是中國最早的誕生在西域的戲劇文學劇本。龜茲樂、高昌樂、疏勒樂等在隋唐時期樂曲中佔有重要地位。
除樂曲外,琵琶、箜篌、鼓、角等西域傳統樂器也傳入內地,成了唐代以及後世音樂演奏中的主要樂器。西域舞蹈如:胡騰舞、胡旋舞、拓枝舞等傳入中原宮廷乃至民間。
宋元明清時期。喀拉汗王朝(9世紀末~1211)時期,隨著伊斯蘭教傳入西域並逐漸擴展,伊斯蘭文化對西域文化的影響愈來愈大。
著名突厥族學者玉系甫·哈斯·哈吉甫編著了反映當時社會及精神文化生活的詩體網路全書《福樂智慧》,著名維吾爾族學者馬赫穆德·喀什噶里著有突厥語工具書《突厥語大詞典》維吾爾族詩人玉素甫阿吉著有愛情敘事長詩《艾里甫與賽乃姆》。
蒙元時期有著名文學家馬祖常;著名散曲作家貫雲石;著名農學家魯明善著有《農桑衣食撮要》。明代旅行家陳誠著有《西域行程記》、《西域番國志》等。
Ⅲ 烏魯木齊的歷史文化
烏魯木齊主要特產中手工製品有維吾爾族花帽、手工刺綉、金銀首飾、玉雕製品、地毯、回木雕、羊角鞭答、錫伯族煙袋、皮靴、艾得里斯綢、英吉沙小刀、和田地毯等。土特產有鹿茸、阿膠、鹿血酒、伊力特曲、葡萄酒等。另外各種新鮮的水果,如葡萄、哈密瓜、石榴、無花果、蟠桃、庫爾勒香梨、庫車小白杏、阿克蘇蘋果以及各種各樣的水果乾。
其中奧斯曼草汁有使眉毛變黑的功效,是天然的美容品,維吾爾族的女孩子從小就用它畫眉,因而維族姑娘的眉毛又黑又濃。
Ⅳ 烏魯木齊有哪些文化特色
歷史上烏魯木齊就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鎮,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心,是版西方文化和權中國文化的薈萃之地,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特質,其特點是開放、熱情、豪爽和奮進,是中亞地區最具活力的城市。烏魯木齊居住著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等47個民族,各民族的文化藝術、風情習俗,構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旅遊人文景觀,獨特的服飾和賽馬、叼羊、姑娘追、達瓦孜表演、阿爾肯彈唱等民族文化活動以及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各族人民,對異國他鄉的遊客頗具吸引力。
Ⅳ 新疆有什麼歷史文化
新疆,漢稱西域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最原始的稱呼是柱州,這一名稱自漢代出現於我國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統一新疆,之後改稱新疆。新疆大部自西漢便屬中國,今天新疆大部分從中國西漢一直到西晉都屬於中國版圖,唐朝再次納入中國版圖,元朝時為蒙古族察合台汗國地,清朝時再次納入中國版圖。最後一次被侵佔是在明清換代時期。1757年,清乾隆帝再次收復故土,把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取"故土新歸"之意。
近代新疆各地考古發掘資料表明,還在大約距今二三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天山南北各地,都已出現人類祖先活動的遺跡,其石器型制、打刻技術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紋與我國甘肅、內蒙、寧夏等地相近。
在漢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開始設置地方政府機構。至西漢初年,天山南北各地社會經濟已有很大發展。 西漢王朝統一西域大業是從討伐匈奴開始的。匈奴是秦漢之際在我國北方草原地區活動的一個實力強盛的游牧民族,初弱,後強盛。匈奴對北方地區,包括西域的統一管轄,為後來全國性的統一局面形成創造了條件。
漢武帝劉徹為了打敗匈奴,鞏固其統治,決定「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為此他先派張騫兩度出使西域,以加強同西域諸地的聯系,共同對付匈奴。張騫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區對西域的了解,密切了兩地之間政治、經濟聯系,擴大了漢朝在西域諸地的政治影響,為漢朝統一西域創造了條件。
公元前109年,漢軍將領趙破奴等率部西征攻破樓蘭、姑師等西域重鎮。公元前60年,駐扎西域的日逐王賢撣降漢,天山南北諸地均歸漢朝中央政府統屬。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標志著西域諸地自此成為我們統一多民族偉大祖國的組成部分。漢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加強了西域同中原地區的關系。 西漢末,外戚作亂,王莽篡權,內地政局不穩天山南北各地復陷入分裂割據狀態。東漢初年,匈奴南下,重新統治了西域各地。
公元73年,東漢王朝派遣大軍攻伐北匈奴,其中漢將竇固、耿忠等率部出酒泉,於天山一帶擊敗匈奴呼衍王部,占據伊吾(今哈密市)。同時,竇固部將、時任假司馬的班超受命順天山南麓西行收復失地,班超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家才幹,在西域各地人民大力幫助下,南征北戰,有力地穩定了西域的政治局勢,後受封為西域都護「定遠侯」。班超在任期間,還派甘英等人於公元97年出使大秦(東羅馬帝國),其使團足跡曾抵達波斯灣,使東西方之間的交往聯系得到進一步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出現了社會大動盪和民族大融合的局面。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空前繁榮、昌盛的時期。唐朝統一了西域,並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大都護府和北庭大都護府,以及回鶻西遷,是這一時期西域歷史上的兩件大事。 北宋時期,西域存在著高昌回鶻王國、子闐王國、喀喇漢王朝三個並立的地方政權。到了南宋時期,於闐王國並入喀喇汗王朝,但又出現了西遼王朝。
1206年,蒙古汗國建立,1271年改國號為元。蒙元時期西域大部分地區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 明代,西域在東察合台汗國統治之下。明朝中葉,東察合台汗國演變為葉爾羌汗國。18世紀中葉,清朝先後平定了准噶爾貴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亂,統一了新疆,並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這對於我國西北疆域的最後界定,新疆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格局的形成,以及新疆各民族之間、新疆與中原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與交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771年,土爾扈特人在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回歸祖國。
乾隆二十四年(1759)後,改稱西域為「新疆」或「西域新疆」,清政府開始在新疆各地置官立府,行使中央政府對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轄治理。新疆與內地的軍政體制基本一致,國家的統一局面得到進一步加強。 1840年是中國近代社會的重要分界,鴉片戰爭以後,新疆和祖國其他地區一樣,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新疆各族人民反地外國入侵,反對分裂以及反對封建剝削壓迫的斗爭任務更為繁重。
新疆同祖國的命運越來越密切。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大清王朝日益衰弱,中國領土主權遭到帝國主義的踐踏。位處祖國西北邊陲的新疆更深受沙俄侵吞之害。沙皇俄國在完成對西伯利亞的擴張之後,開始蠶食侵佔我國領土。1860年到1851年前,沙俄迫使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訂》和《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由於清朝衰落,就連毗鄰新疆的浩罕小國都有伺機吞並我國領土的野心。一些反動和卓打著「聖戰」的旗號,攻城掠地,無惡不作,給新疆人民帶來沉著災難。
沙俄又借口伊犁農民起義和阿古柏勢力威脅到俄國安全,打著保護和代守的旗號,公然出兵佔領伊犁。新疆面臨為外國瓜分侵佔的危險。清政府在經過一場所謂「海防和塞防密瓜」的爭論之後,西北防務生新得到清統治者的關注和重視。
光緒元年(1875年),陝甘總督左宗棠受令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清軍入疆順應歷史潮流,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支持。至光緒三年底,清軍已陸續收復到天山南部諸地,阿古柏的侵略政權覆沒。光緒七年二月,清政府使臣曾紀澤(曾國藩之子)經過與沙俄艱苦的談判,幾經周折,雙方簽訂《中俄伊犁條約》,條約議定次年沙俄軍隊撤出伊犁,中國以賠款和允許俄商在新疆貿易不納稅,俄國在嘉峪關和吐魯番設領事作為代價。
1882年,伊犁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光緒十年(1884年),清政府發布新疆建省上諭,劉錦棠被任命為首任新疆巡撫。將迪化直隸州升為府,新疆軍政中心由伊犁移到烏魯木齊。實行以軍府制為主體的多元性行政管理體制到單一郡縣制的轉換,使新疆行政建置與內地趨於一致。清朝對新疆的經營,無論是規模和范圍皆遠勝從前歷代,社會經濟得到前所未有的進步和發展。
Ⅵ 史前時期的新疆的文化
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很早以前就是聯系東、西方關系的交通孔道,這不僅使新疆歷史上民族遷徙和交往活動十分頻繁,而且還使該地區居民的種系族屬和民族關系錯綜復雜。考古工作者曾經在樓蘭故城以及附近地區發現數具古人干屍,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距今約有3800年的所謂「樓蘭美女」。在東疆的哈密地區也出土了一些年代略晚於樓蘭古屍的干屍。在位處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干一個名叫香寶寶的地方,人們也發現了一批屬於春秋戰國時代的墓葬,葬式分土葬和火葬兩種。而在北疆地區的伊犁新源縣鞏乃斯河南岸出土的墓葬品中,有一尊栩栩如生的跪姿武士像尤為引人注意,只見武土頭戴尖狀高帽,帽頂呈鉤狀,上身裸露,腰下系短裙,赤腳,高鼻大眼,大鬢角。這顯然是該地區當時比較典型的人物肖像,其形象與塔里木盆地南緣各地發現的古屍有一定區別。據人種學家和古人類學家對天山南北各地出土的古代人頭骨的體質形態特點和人種系統的測量分析及科學研究顯示:新疆古代居民既有歐洲人種特徵,也有蒙古人種特徵,更多的人種形態則呈各人種支系類型混雜或變異特點。歐洲人種分布的位置靠近新疆西部,但是不斷地向東移動;而蒙古人種分布位置主要靠近東部地區,他們有遂漸向西遷徙活動的趨向。新疆地區作為蒙古人種同歐洲人種相互交匯的地帶已是一個不疑事實。又據漢代文獻記載,曾同周人有血緣關系的羌人也是塔里木盆地早期的居民。除此之外,已知這一時期先後遷入新疆的北方民族還有大夏人、莎車人等。考古資料和文獻記載都明確無誤地表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共同生活居住的地區,正是由於這些不伺人種和民族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才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西域文明」。
Ⅶ 烏魯木齊風光和文化特色
(一) 概況
烏魯木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全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回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部答橋頭堡和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她地處亞歐大陸中心,天山山脈中段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緣。全市轄七區一縣,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66.8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208.2萬人(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居住著維吾爾、漢、哈薩克、回等47個民族。
歷史沿革源遠流長。「烏魯木齊」為古准噶爾語,意為「優美的牧場」。早在2000多年前,這里就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鎮。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烏魯木齊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匯點,中原與西域經濟文化的融合處。古往今來,許多志士文人都曾駐足烏魯木齊,留下了「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水間」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一批描繪烏魯木齊美好景觀的名篇佳作,使烏魯木齊聞名遐邇。在中華五千年燦爛的文明中,烏魯木齊作為祖國西北屯墾戍邊的屏障,為發展中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建設邊疆、鞏固邊疆、維護祖國統一做出過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