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文化的問題
歷史屬於文化一個朝代的歷史能反映出那時的文化,文化對歷史具有推動和批判作用
B. 歷史問題(有關傳統的文化)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深的根源
中國之所以被稱為「中國」
是因為我國是中庸之國
儒.道.釋.就是中國傳統文化
C. 關於中國歷史的一些問題
鐵器 我國最早的鐵器出現在春秋時代,此時的煉鐵技術為塊煉鐵技術。春秋末期提高到塊煉滲碳鋼,白口生鐵已發展為展性鑄鐵。西漢,灰口鐵、鑄鐵脫碳鋼興起,隨後又出現生鐵炒鋼(包括熟鐵)的新工藝。東漢時期,炒鋼、百煉鋼繼續發展,到南北朝時雜煉生鍒的灌鋼工藝問世。至此,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代冶煉技術體系已基本建立。
兵器 兵器史被化分為冷兵器時代和熱兵器時代。上古時代,部落之間的戰爭所使用的兵器基本上為加工過的石器和木器,為近戰兵器,後來人們發現遠距離殺死獵物或敵人更安全,於是,出現了弓。奴隸制建立以後,王侯之間或與外族的戰爭逐漸使用青銅兵器(戈劍弓)。春秋時乃至在此以後的一千年間鐵器成為製作兵器的最佳選擇,無論是刀槍劍戟,還是戰車都用鋼鐵來武裝。在整個冷兵器時代,士兵的武器在外形上都沒有什麼巨大的變化,主要是刀槍盾,如果要說有什麼不同,就是士兵的裝備因國力和煉鐵技術而有差別,比如富裕的唐宋時期士兵穿鐵甲,而三國時士兵多穿布衣(這些是從影視作品中總結的)。再比如,少數民族煉鐵技術落後,所以他們的戰士多穿自己的衣服,兵器也較粗糙,沒有出現過武俠中的各種精緻兵器如倚天屠龍什麼的。只有將領貴族才可能專門打造自己的兵器,如丈八蛇矛,冷艷鋸,方天畫戟,流星錘。唐代出現了最早的火器'飛箭"但是真正大量發明和使用熱兵器的是明代,這個時候發命了火統和火炮。
紡織 據考古資料,中國紡織生產習俗,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見萌芽,距今約 2 萬年左右的北京山頂洞人已學會利用骨針來縫制葦、皮衣服。這種原始的縫紉術雖不是嚴格的紡織,但卻可以說是原始紡織的發軔。而真正紡織技術和習俗的誕生流行當在新石器文化時期。商朝的紡織,據目前的發現看,至少已有絲織、麻織、毛織、棉織等等。在漢代時出現了紡車,並大量普及。宋代時出現了大型紡車和加工作坊。這些在高中歷史中都有介紹。
特殊兵器 投石車也叫飛石,用杠桿原理拋出石塊。《漢武大帝》中出現過一種拉在戰車上得巨弓。唐代出現過一系列的號稱神機某某的奇怪兵器。最神奇的是三國時代的木牛流馬。《天地英雄》里出現過許多的守城器械,不知道叫什麼名字,你可以留意一下。
D. 關於弘揚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幾個問題
馬克思主義的來唯物史觀認自為,精神層面的文化亦即狹義的文化,歸根到底是由特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結構決定的,因而它最終取決於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是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塑造並決定著文化觀念,而不是相反。但是,文化一旦形成,就會獲得某種相對獨立性,又反過來對經濟基礎和政治結構產生深刻影響,因而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我們強調文化的作用,僅僅是在這個意義上成立的,而不是無視文化的物質根源,把文化當成終極的原因去看待。文化決定論則拋開文化的經濟基礎,把文化理解為歷史發展的原初動因。顯然,唯物史觀基礎上的對於文化重要性的強調,同文化決定論完全不是一回事。
E. 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的專業問題。
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有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發現於雲南元謀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中國境內已知最早的原始人類。距今近60萬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帶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製造、使用簡單的工具,並知道了用火。距今一萬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遍布中國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遺址,發現了人工栽培的稻穀和粟粒及農耕工具。
夏朝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中,發現了在量的青銅器、陶器及大面積宮殿遺址群。由些看來,夏朝已由石器時代進入青銅器時代,並且掌握了冶金與鑄造技術。(據傳說,釀酒業也是由夏朝開始的。《世本。作篇》有「伐狄作酒」的記載》)
夏朝共經歷十三世、十六王,分別是: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發—夏桀,前後約四百七十一年
商王朝經過六百多年的發展,在政治、經濟以及科學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長足的進步。 戰國時期雖連年征戰,但這絲毫未影響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此間,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達到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高峰,其中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老子、莊子、列子為代表的道家;韓非為代表的法家;墨子為代表的墨家等理論最為後人推崇。 這些學派的出現使戰國的思想界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成為中國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結束了長達250多年諸侯紛爭的戰國時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秦。秦始皇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建立了郡縣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國家框架在以後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們延用著。他在十幾年的時間里組織30多萬人在中國北部修建了綿延5000公里的長城,並生前就開始修築龐大的墳墓。1974年發現的、守護秦始皇陵的秦兵馬俑震驚了世界。8000個如真人大小的陶俑、陶馬和戰車栩栩如生,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秦國自始皇帝建國(前221年)起,至秦子嬰(前206年)止,前後僅歷十五年。
想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
自己看吧,有些順序錯了,資料給你了!
F. 關於中國文化的歷史問題
我想在當時的中國佛教到來時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是洪水還是方舟,更不會有如此英明的皇帝知道佛能有利於自己的統治,而可以可以肯定的是佛教的到來讓中國本土居民的視野為之一亮,讓想了解他的人知道還有如此這樣的東西,通俗的說我喜歡他他又符合我的想法我就會有認同感.所以說有人信佛教就與不信他一樣簡單.
另外,我國對西域的開發正促成了佛教的傳入 ,這是一個交流的過程.猶如我們的絲綢和瓷器外銷一樣,信奉佛/伊斯蘭的商人連同他門的貨物將他們的信仰也帶到了中國.隨著交流的深入也就出現了專門的傳教士.然後不信教中國人根本就沒有反對他的理由,我想那些傳教士只須的到皇帝的許可證罷了,這個許可證正式維護這種東西方交流以及絲綢之路/西域的利益的一小部分而已/這是最初的利益.
不可否認以後的中國皇帝為了表達自己對上天的虔誠對社稷的殫精竭慮這是私利,當然更重要的是讓黎民百姓知道皇帝的慈善之心,黃恩的浩盪無邊他們會帶頭投身佛教.當然這些與當時佛教的廣泛是傳播分不開.然而佛教也有遭殃的時候,當他將相當的社會的財富據為己有的時候也就會遭到打擊,因為這時候皇帝不幹了!
說道文化因子,我想這沒有固定的回答可以有很多種說法,你會發現每一種說法都有道理.因為文化是社會活動的產物,取決於中國最初形成的文化狀態.歷史上有百家爭鳴/有仙有道,有佛就不奇怪了..
G. 有關歷史文化方面的問題,希望大家幫忙
眾所周知,現代西方文明是由古希臘羅馬文明經由中世紀的基督教而到近代的工業文明獨立發展演變而成的.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共同構成了古代西方文明.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搖籃,而羅馬則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和古代西方文明的統治者,它們為新生的資產階級發動革命提供了解放的旗幟和思想武器.
西方文明,人們常稱之為藍色海洋文明,其特點是經濟上以商品經濟為主,政治上擁有議會體制.而具備這一特點的海洋文明,最早出現在希臘半島,因而希臘半島成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以後的西方文明在眾多方面都承襲了希臘文明的許多因素,因此,希臘文明成為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比今天希臘共和國要大得多,古希臘的地理范圍以希臘半島為中心,包括東邊的愛琴海和西邊的愛奧尼亞海,以及今天土耳其西南沿海,義大利南部及西里西島東部海岸地區,希臘的自然地理環境明顯不同於古代東方,希臘為多山地形,且島嶼較多,荒涼的山坡把平原分割
成小塊,土地只適合種葡萄,橄欖等,糧食不能自給.但海岸線很長,海島密布,多良港,在陸地
交通和交往及其困難的條件下,海洋成為當時的主要運輸線.
希臘的地理環境對希臘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小塊的平原形成了希臘眾多小國寡民的城邦,城邦處於土壤相對肥沃的地方或交通便利的地方,因而吸引來更多的移民,成為該地區
的主要城市,許多小城邦就是這樣形成的,彼此較為隔絕,而又生機勃勃的發展者.希臘平原少
土地貧瘠,糧食不能自給,決定了只有通過商業貿易才能維持生存與發展,用自己生產的葡萄
酒和橄欖油換回糧食和其他生活用品,而對希臘來說,這種貿易只能是海外貿易,海岸線很長
海島密布,多良港,又為這種工商業航海貿易提供了最為便利的條件.商業航海貿易須以平等
交換為原則,商業貿易的發展要求自由的環境,以及顧及商業貿易者整體利益的政策,這一切
有助於古希臘人平等觀念的形成與民主政治的建立.
陽光,大海,和島嶼是上帝給希臘人的恩賜.在小國寡民城邦一旦由於人口的增加而無法負荷
時,希臘人就利用曲折的海岸,天然極佳的港口到海外建立殖民地,頻繁的航海貿易活動使希臘人練就了勇於開拓,善於求索的民族性格,這種冒風險的職業,同時也鍛煉了希臘人不畏強暴的精神,職業的流動性又使他們見多識廣,對自由的要求也更為強烈.
羅馬文明是希臘文明的繼續,羅馬地處地中海亞平寧半島,農業條件好於希臘,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羅馬人不斷地開疆拓土,隨著一系列征服擴張活動,羅馬將整個希臘都置於它的統治之下,建立了一個囊括整個地中海和不列顛在內的帝國.作為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和一個環繞地
中海的帝國.羅馬文明基本保持了希臘文明的特點,具有更多的商品經濟成分和擁有議會的政治體制.
希臘半島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羅馬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和西方世界的統治者,希臘和羅馬文明共同構成了古代西方文明.
H. 關於歷史的一些問題
二十八宿:
亢宿:有星四,皆室女座中三等星(κ,ι,φ,λ),禮月令:『仲夏之月,昏亢中。
尾宿:有星九,均屬天蠍座,禮月令:『孟春之月,旦,尾中。』左傳僖公五年:『龍尾伏辰』註:『龍尾,尾星也。』觀象玩占:『尾九星蒼龍尾也,一曰析木。』
虛宿:有星二,虛宿一即寶瓶座β,虛宿二即小馬座α,共稱美麗雙星。禮月令:『季秋之月,昏,虛中。』爾雅釋天:『玄枵虛也,顓頊之虛,虛也,北陸虛也。
干支:
乙未: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乙屬陰之木,地支之未屬陰之土,是為木克土。
丙申 :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丙屬陽之火,地支之申屬陽之金,是火克金相剋。
丁酉: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丁屬陰之火,地支之酉屬陰之金,是火克金相剋。
秦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從低到高":1公士,2上造,3簪梟,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長,11右庶長,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駟車,18大庶長,19關內侯,20徹侯
「公」「侯」「伯」「子」「男」是西周建國時發明的一整套爵位,公爵最高,侯爵次之,男爵為末。公爵之上就是「王」
陰陽家是流行於戰國末期到漢初的一種學派,齊人鄒衍是其代表人物。陰陽學是古代漢族重要的哲學思想。
"黃",指道教始祖黃帝;"老",指先秦諸子百家中道家創始人老子。被後世道教奉為始祖。'黃老",也稱黃老道。
墨家是中國東周時期的哲學派別,諸子百家之一,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況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中國隋唐時期法律的基本表現形式。律是對各種違法行為的懲罰條文;令是制度、規章的規定,格是用來防止姦邪的禁令,對律的補充和變通條例;式是官府機構的各種章程細則(「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設范立制,格以禁違止邪,式以軌物程事」)。
正始之音是正始時期的詩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現危機感和幻滅感。
四聰( 明哲之士曰"聰")指的是魏國的夏侯玄、諸葛誕、鄧颺、田疇.。
八達: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旭、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
所謂宋學,又稱道學、新儒學。是以中晚唐的儒學復興為前導,由韓愈、李翱開啟的將儒學思想由外轉而向內,援佛道以證儒理,通過兩宋理學家多方共同努力而創建的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最為精緻、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
玄學又稱新道家,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玄學是中國魏晉時期到宋朝中葉之間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也可以說是道家之學以一種新的表現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稱。其思潮持續時間自漢末起至宋朝中葉結束。玄學是魏晉時期取代兩漢經學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學即"玄遠之學",它以"祖述老莊"立論,把《老子》、《莊子》、《周易》稱作"三玄"。道家玄學也是除了儒學外唯一被定為官學的學問。
古代國君封賜給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也叫「采地」、「封地」、「食邑」。封建社會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臣屬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農民。受到這種賞賜的人必須效忠君主,並承擔進貢和在戰時提供兵員的義務;對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轄權,並課征租稅。初為終身佔有,後變為世襲。中國盛行於周朝,西歐於中世紀實行。 采邑制盛行於周代,卿大夫在采邑內有統治權並對國君承擔義務。采邑為世襲,由嫡長子繼承,大小按爵位的等級而定。春秋戰國時期,兼並日漸劇烈,卿大夫的采邑也隨之動搖,秦統一後,確立郡縣制,接受封爵的主要是功臣,雖仍有封邑,但在封邑內沒有統治權,以所征的賦稅作為俸祿。封邑大小按戶數計算,由嫡長子世襲。
士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勢族、世家、巨室、門閥等。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
"門閥士族"是在社會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組成的政治集團,萌生於兩漢,形成發展於魏晉,衰弱於南北朝。後於隋唐時期有過短暫興起,武則天後一蹶不振,至此消亡。
王謝:六朝望族琅琊王氏與陳郡謝氏之合稱,後成為顯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詞。
六藝,含義有二:1.六種技能:禮、樂、射、御、書、數。2.指六經:《易》《書》《詩》《禮》《樂》《春秋》。
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推十合一為士。士者,事也。
士大夫是古代中國、朝鮮、越南、琉球對於社會上具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和官吏之統稱。
"刀筆吏"一詞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更詳細一點則要追溯到青銅時代的一種器物--"削"。古人用簡牘時,如有錯訛,即以刀削之,故古時的讀書人及政客常常隨身帶著刀和筆,以便隨時修改錯誤。因刀筆並用,歷代的文職官員也就被稱作"刀筆吏"。自宋元後,人們又往往特將訟師幕僚稱作"刀筆吏"。
中國歷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
一條條找的……作為一個高三歷史生下面的問題實在無能為力……希望有幫助啵……望採納。
I. 有關歷史的問題(20個)
1、請對春秋戰國出現的「百家爭鳴,萬花齊放」歷史現象作出歷史評價!
2、請簡單闡述秦朝建立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3、請對造紙術的發明與運用對人類歷史的影響!
4、請概述魏晉南北朝的歷史背景!
5、請說說隋朝建立的歷史背景!
6、請簡單概述唐朝的經濟文化條件!
7、請談談宋朝火器的運用及歷史評價!
8、請對元帝國的歷史版圖作出概述。
9、請對鄭和下西洋事件作出歷史評
10、請對《南京條約》作出歷史評價!
11、請對《璦琿條約》作出歷史評價!
12、請對《北京條約》作出歷史評價!
13、請對《天津條約》作出歷史評價!
14、請對《馬關條約》作出歷史評價!
15、請對袁世凱作出歷史評價!
16、請對孫中山作出歷史評價!
17、請對蔣介石作出歷史評價!
18、請對新中國的成立作出歷史評價!
19、請對改革開飯作出歷史評價!
20、請說說您對「宋亡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這句話的看法!這尼瑪全是手打的,你該做什麼你懂滴!
J. 一個歷史文化常識問題
A 《周易》不是歷書,而是占卜書籍
B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內、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容: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今年己丑,排在後面的就是庚寅
C 古代沒有精確到「刻」的,所以錯誤,應該是年、月、日、時
D 新中國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是1954年,是甲午年(午——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