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古代士的歷史發展

古代士的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07 12:41:09

⑴ 古代"士"是什麼人

您好中國古代社會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會階層,後演變為對知識分子的泛稱。原來可能指原始社會末期與氏族部落首領和顯貴同族的武士,進入階級社會後,他們成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因古代學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貴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識,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識和技能之人的稱呼 。春秋時代,各國之間征戰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車戰及武士的作用減小士的地位也出現了上升或下降的變化。有些卿大夫為擴大影響,鞏固地位,設法招徠士眾以張聲勢,很多士便投靠到他們那裡。還有部分士為解決經濟困難去為人辦喪事,當贊禮,或經營工商業;也有人從事私人講學,傳授文化知識,從此中國歷史上又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文化活動的士。他們游學各國,思想活躍,為中國古代學術領域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促進文化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戰國時代,爭霸和兼並戰爭更為劇烈,於是朝秦暮楚的游說之士應運而生。他們穿梭於各國間,充當說客,縱橫家便是其代表。這時各國封君權貴的養士之風也很盛行。秦漢時期,士的內涵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士,稱為士大夫時,可以指軍隊中的將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權和州郡縣供職的官吏的泛稱;稱為士人時,則一般特指具有較高封建文化素養、從事精神文化活動的知識分子。漢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風骨氣節及學識才能),一旦成為名士,功利官位會接踵而至,故士人或著意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恪守封建綱常名教;或浮華交遊,廣結朋黨,相互吹噓,以沽名釣譽。東漢後期,在士人中間清議品題人物之風極盛 。這種人物品題屬於民間范圍。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確立 ,品評士人之權收歸政府。凡由中正品評者,皆據其德行才能、家族閥閱而給予不同品第(鄉品),然後授予各種官職。未經中正品評者,不得仕為品官。於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種特定階層的含義。士庶對立,漸露端倪。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為士,否則為庶。士人中,又出現憑借父祖官爵得以入仕清顯並累世居官的家族,是為士族。士族在東晉時達到極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後,士族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但士作為一特定階層的觀念仍然保留。宋以後 ,士或士人一詞逐漸成為一般讀書人的泛稱,不再特指品官。士 shì[釋義] ①對人的美稱:女士|勇士|壯士。②指某些專業人員:護士|助產士。③軍人:士兵|戰士。④士兵軍銜的一等,高於兵:上士|中士|下士。⑤指讀書人:名士|寒士。⑥具有某種學位的人:學士|碩士|博士。⑦姓。
[士氣]shìqì 軍隊的戰斗意志,泛指群眾的工作熱情和干勁。
〖例句〗一支隊伍必須具有高昂的士氣,才有取勝的希望。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士〈名〉(會意。從一,從十。善於做事情,從一開始,到十結束。本義:古代男子的美稱)同本義士,事也。――《說文》
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白虎通?爵》
學以居位曰士。――《漢書?食貨志》
以才智用者謂之士。――《後漢書?仲長統傳》
太子晉,胄成人,能治上官,謂之士。――《周書》
是以為大夫卿士。――《書?牧誓》
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禮記?曲禮》
其士女之問桃葉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錯也。――《馬伶傳》
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唐?韓士shì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以谷我~女(谷:養活)。
⒉我國商、周時代貴族的最低一級,介於卿大夫和庶民之間的一個階層。
⒊指讀書人:學~。碩~。~農工商。
⒋軍銜名。在尉級以下:上~。中~。又泛指軍人:戰~。激勵~氣。
⒌具有某種專業技術或某種品質的人:護~。技~。院~。以(因)才智用者謂之~。
⒍對人的美稱:人~。壯~。烈~。

⑵ 哪位能給我講一下,中國古代「士」和「士族」的產生、發展、影響

士族——是以家族為基礎,以門第為標准,在社會上形成的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享有很高的政治、經濟特權的豪門大族)。世族又稱門閥土族,是地主階級中的一個特權階層。

特點(特殊地位)
(1)政治上:
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很重要官職;(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經濟上:
士族佔有大量土地和勞動力,建立起自給自足、實力雄厚的庄園經濟;(品官占田蔭客制為士族制度提供經濟保障;)
(3)社會生活:
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談,占據高級文官職位。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稱寒門。
演變

(1)萌芽(東漢)
政治:自漢武帝以來崇尚儒術,官僚多以經術起家,至東漢 時逐漸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狀況。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夠憑借家世出身參與政權。
經濟:西漢中後期,土地兼並十分嚴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體的豪強地主勢力。東漢政權是在豪強地主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因此,豪強地主在東漢王朝享有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他們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權,經濟上兼並土地,經營庄園,漸成割據,逐漸成為名門大族。士族地主(又稱世族、門閥地主)在東漢開始形成,為後來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制度的確立提供了階級、經濟基礎。
(2)形成(曹魏、西晉)
士族制度的形成,是指統治階級頒行各項法令,從制度上維護士族地主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權。曹魏政權實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標志。 中國東漢後期至南朝末年在社會上有特殊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結成的政治集團。東漢時期,士人主要通過察舉、徵辟出仕。被舉、被辟的人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門生、故吏為了利祿 ,甚至不惜諂附、賄賂以求固結。大官僚與自己的門生、故吏結成集團,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東漢後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領袖。所謂門閥大族,就是在經濟、政治、意識形態上具有這些特徵的家族。東漢時期選士首先看族姓閥閱,所以門閥大族的子弟在察舉、徵辟中照例得到優先。門閥大族是大地主中長期發展起來的一個具有特殊地位的階層。當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們聯結、周旋。門閥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勢力更具有壟斷性,實際上統治了這些州郡。 漢末社會中的世家大族,魏晉時稱為士族,影響很大,名士多出於這個階層,或者在政治上與這個階層結合在一起。曹操由於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說來不為名士所尊重,故而一再發布「唯才是舉」令,選用那些不齒於名教但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但曹操不但沒有籠統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強調的德行標准,而且很重視對名士的爭取。曹操死後,曹丕 在尚未代漢稱帝之前,採納了陳群建議的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制。實行之初,士人品定之權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裡,中正采擇輿論,按人才優劣評定品第高低,多少改變了東漢末年名士品評人倫、操縱選舉的局面。
(3)鞏固(西晉)
西晉建立後,司馬氏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對他們繼續實行放縱和籠絡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 西晉時雖仍襲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評定者家世的封爵與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選擇人才的作用,以致於上品無寒族,下品無士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為鞏固士族力量的工具。西晉規定高官顯爵者各按官品高下佔有田地,並在全國范圍內以法令形式承認私家依附農民。雖然法令規定免除國家租稅、徭役的戶數,但在佔有大量田地情況下,高官顯爵者必然擁有更多超過法令規定的從事勞動的依附人口。在佔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礎上,後漢、曹魏以後世代高官而且世襲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擁有特殊優越地位,形成門閥士族。
(4)鼎盛(東晉)
西晉亡後,在門閥士族的擁戴下,東晉王朝得以建立,東晉時士族制度得到充分發展,進入鼎盛階段。原因是東晉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東晉政權是司馬氏皇權和以王、庾、桓、謝諸大姓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處於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吳姓士族的聯合專政,這種政治格局一直延續到東晉末年,長達一個世紀之久。那時士族門閥的勢力足以與皇權並立,甚至超越皇權,皇帝都要依賴士族的支持,門閥政治達到鼎盛。這一時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祿,壟斷政權,經濟上封錮山澤,佔有大片土地和勞動力,文化上崇尚清談。為維護這種制度,東晉南朝時,士族非常重視編撰家譜,講究士族世系源流,作為自己享有特權的憑證,於是譜學勃興,譜學專著成為吏部選官、維持士族特權地位的工具。這一時期土族政治上擁有特權,清官要職被士族壟斷;經濟上擁有田莊,佔有大量土地人口,還經常與官府爭奪勞動力人口;文化上家學傳承,占據壟斷地位,還大興譜牒之學,崇尚清談玄學,擅長長書法、繪畫等藝術;社會上不與庶族通婚往來等。士族把持大權,卻不願涉身實務,在優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但統治階級內部,存在著北人士族與南人士族、北人士族中的上層與下層、皇室司馬氏與僑姓大族、各大族之間、中央與地方(揚州與荊州)等錯綜復雜的矛盾。終東晉一朝,門閥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桓玄曾一度推翻司馬氏統治,自立為帝,後失敗被殺。
(5)漸衰(南朝)
東晉後期到南朝時期士族制度逐漸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於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門閥士族特別是高級士族憑借門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級官職。特殊的社會環境使許多士族不思進取,沉溺於清閑放盪的生活,不屑於政務軍務。加之士族是近親聯姻,身體素質極差,因此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以後,一些庶族出身的將領脫穎而出,顯示出較高的政治、軍事才能,聲望與權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齊、梁、陳開國諸帝均為庶族將領。南朝帝王雖無法改變高級士族壟斷高官的局面,但卻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卻握有實權的職務,在實際執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權。這一時期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二是受到農民起義的打擊;原因之三是士族在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中受到打擊、削弱。上述三種原因相互作用,極大削弱了士族制度的階級、經濟基礎。到了南朝時期,南朝宋武帝劉裕從東晉門閥專政、王權弱小、方鎮割據的積弊中汲取教訓,努力加強皇權,因而南朝世家大族雖然在社會上經濟上的優越地位未變,不僅擁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占水,實行庄園經濟,佔有廣大田莊山澤和附屬於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但實際軍政實權大為削弱,政治權力主要已不在他們手中。南朝士庶之別非常嚴格,士族通過仕宦途徑和婚姻關系來維護門閥制度,形成封閉性集團。士族所居官都是被認為「清顯」的職位,一般不理政事。士族中又有高低階層之分,兩者之間一般也不通婚,低級士族擔任的某些官職,高級士族不屑擔任。侯景之亂使世家大族 遭受沉重打擊。承聖三年(554),西魏軍攻佔江陵,俘衣冠士族數萬口,驅入長安為奴婢。這是對南方門閥士族的一次沉重打擊。在陳朝,無論僑姓士族或江南士族,不僅政治上早已無所作為,社會聲望和經濟地位也都一落千丈,門閥制度已經沒落到徒具軀殼了由於門閥世族自身的腐朽。喪失了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統治能力;社會階級矛盾的沖突和激化,農民起義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機以軍功崛起,在鎮壓農民起義的同時,進而典掌機要,控制地方,統帥軍隊,以武功稱帝,如劉裕、蕭道成等,打破了門閥地主一統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時雖據高位,卻已無實權,走向必然的滅亡。後經候景之亂、隋滅陳等變化,門閥等級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躍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至隋唐兩代,廢止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制,"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終於使產生於魏,盛行於晉的門閥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終消亡。
(6)消亡(唐末)
隋唐時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其原因一是隋唐科舉制的實施使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過考試參加到政權中來,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礎「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的推行使一部分無地少地的農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其禁止無限占田和隨意買賣土地的規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並和保護自耕農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經濟基礎。二是唐朝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三是農民戰爭進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從此,存續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終在歷史舞台上消失。

形成原因
(1)歷史根源:東漢以來的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
(2)政治原因:魏晉政權統治基礎是士族,皇帝依賴於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勢力,維護政治特權的工具,)

衰落原因
(1)自身腐朽:腐朽奢華的生活、與身俱來的特權導致士族缺乏執掌政權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2)東晉、南朝統治集團內部斗爭激烈,庶族乘機逐漸典掌機要;
(3)侯景之亂的沖擊。晉朝南渡士族「寢略殆盡」;
(4)隋唐科舉制的實行動搖了士族的政治基礎;
(5)唐末農民起義的打擊。(徹底掃盪結束士族制度)

影響
士族制度貫穿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突出的政治特點,也是西晉政治腐敗黑暗的表現,決定了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門閥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

消極作用
士族制度的政治、經濟特點,決定了魏晉南矛盾往往特別尖銳,導致南北長期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面。士族田莊經濟強化了封閉的自然經濟,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士族是地主階級中的腐朽集團,越到後期愈發腐朽,是一群社會寄生蟲。

客觀上的積極作用
1.經濟上,士族田莊經濟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佔有大量勞動力,強化了封建依附關系,在魏晉動盪的政治局勢下,編戶農民依附於世家大族,有較為保障的生產條件,這對封建經濟的發展顯然有利;而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相對安定,作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來南方立國創業,客觀形勢使得他們成為開發南方經濟的組織者,他們在南方建立的田莊、山墅,畢竟對江南荒丘山澤地區的開發起了推動作用。
2.民族關繫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動北方各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優裕,有條件從事文化事業,部分士族蔑視禮法,倡導個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像和浪漫色彩,因而東晉南朝時期在哲學、文學、書法、繪畫、科學上有較多的成就,並且富有特色。


中國古代社會中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特定社會階層,後演變為對知識分子的泛稱。
原來可能指原始社會末期與氏族部落首領和顯貴同族的武士,進入階級社會後,他們成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因古代學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貴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識,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識和技能之人的稱呼 。春秋時代,各國之間征戰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車戰及武士的作用減小士的地位也出現了上升或下降的變化。有些卿大夫為擴大影響,鞏固地位,設法招徠士眾以張聲勢,很多士便投靠到他們那裡。
還有部分士為解決經濟困難去為人辦喪事,當贊禮,或經營工商業;也有人從事私人講學,傳授文化知識,從此中國歷史上又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文化活動的士。他們游學各國,思想活躍,為中國古代學術領域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促進文化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戰國時代,爭霸和兼並戰爭更為劇烈,於是朝秦暮楚的游說之士應運而生。他們穿梭於各國間,充當說客,縱橫家便是其代表。這時各國封君權貴的養士之風也很盛行。
秦漢時期,士的內涵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士,稱為士大夫時,可以指軍隊中的將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權和州郡縣供職的官吏的泛稱;稱為士人時,則一般特指具有較高封建文化素養、從事精神文化活動的知識分子。漢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風骨氣節及學識才能),一旦成為名士,功利官位會接踵而至,故士人或著意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恪守封建綱常名教;或浮華交遊,廣結朋黨,相互吹噓,以沽名釣譽。東漢後期,在士人中間清議品題人物之風極盛 。這種人物品題屬於民間范圍。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確立 ,品評士人之權收歸政府。凡由中正品評者,皆據其德行才能、家族閥閱而給予不同品第(鄉品),然後授予各種官職。未經中正品評者,不得仕為品官。於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種特定階層的含義。
士庶對立,漸露端倪。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為士,否則為庶。士人中,又出現憑借父祖官爵得以入仕清顯並累世居官的家族,是為士族。士族在東晉時達到極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後,士族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但士作為一特定階層的觀念仍然保留。宋以後 ,士或士人一詞逐漸成為一般讀書人的泛稱,不再特指品官。

補充

戰國時期,從王廷到社會底層,到處都可看到"士的身影。探討這個階層的活動,對深入了解戰國的社會生活,特別是政治與文化,很有裨益。

一、士的類分
戰國文獻中,以"士"為中心組成的稱謂和專用名詞,據粗略統計有百餘種。這不僅說明士階層的復雜,也說明他們的行跡遍及社會各個角落。為了區分不同的士,當時的人便開始對士進行類分。《墨子·雜守》篇把士分為"謀士"、"勇士"、"巧士"、"使士"。《商君書·算地》把士分為"談說之士"、"處士"、"勇士"、"技藝之士"、"商賈之士"。《莊子·徐無鬼》把士分為"知士"、"辯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禮教之士"、"仁義之士"等。根據士的特點、社會地位等情況,大體可分成三大部分:
(一)武士。其中又分不同類別。第一類是國家的武裝力量。由於技能、職掌、兵種以及國別等不同情況,又有各式各樣的稱謂:"選士"、"練士"、"銳士"、"精士"、"良士"、"持戟之士"、"射御之士"、"材伎之士"、"虎賁之士"、"劍士"、"死士"、"甲士"、"爪牙之士"、"教士"、"庶士"、"吏士"等。第二類是俠士。典籍中稱之為"俠"、"節俠士"、"游俠"。這些人的特點是見義勇為,為知己者死。第三類是"力士",指力氣大而勇悍之士。
(二)文士。《韓詩外傳》卷七說:"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筆端,避武士之鋒端,避辯士之舌端。"這里把操筆桿的稱為文士。其實文化人,包括辯士,皆可稱為文士。早在戰國之初,墨子就曾對文士的特點與文士的不同類型作過劃分,他說賢良之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 。德行、言談、道術應該說是對文士的類分。戰國史籍中有關文士的各種稱謂不下三、四十種。這幾十種稱謂,大體可歸入如下幾類。第一類可稱為道德型。這一類的士把道德修養作為奮斗目標。因此當時有不少人從道德品質意義上給士下定義或概括士的特點和本質。如孔子說:"士志於道。" 《呂氏春秋·正名》記尹文與齊王的對話:"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則悌。有此四行者,可謂士乎?'齊王曰:'此真所謂士已。'"道德之士的稱呼計有:"通士"、"公士"、"直士"、"志士"、"修士"、"善士"、"信士"、"廉士"、"勁士"、"正士"。第二類可謂之為智能型。這些人重在知識和學以致用,有如下稱謂:"文學之士"、"游學者"、"法術之士"、"智術之士"、"有方之士"、"法律之士"、"弘辯之士"、"游說之士"、"遊宦之士"、"察士"、"巧士"、"博士"、"智士"、"賢能之士"、"策士"、"任舉之士"、"傾危之士"等。隱士可以說是以上兩類的附類或兼類,這類士因種種原因不為官。不出仕並不是都不關心國計民生、社會政治大事;相反,有些隱士發表了許多評論時政得失的言論,甚至提出系統的理論,成為一家之言。有些隱士在社會上具有很高的聲望,君主貴人派使臣再三延聘,卻拒不受命。也有些隱士是一時的,隱居只不過是靜觀待機之術。與"隱士"相同或相近的,還有如下稱呼:"居士"、"處士"、"山谷之士"、"江海之士"、"岩穴之士"、"貴生之士"、"高士"、"閑居之士"等。第三類可謂之技能型。這部分人又可分技藝之士、商賈之士、方術之士三部分。技藝之士指有一技之長和專門技能的人。《商君書·算地》說:"技藝之士資在於手。"《韓非

⑶ 中國古代士的出現與發展過程


中國古代社會中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特定社會階層,後演變為對知識分子的泛稱。原來可能指原始社會末期與氏族部落首領和顯貴同族的武士,進入階級社會後,他們成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因古代學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貴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識,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識和技能之人的稱呼 。春秋時代,各國之間征戰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車戰及武士的作用減小士的地位也出現了上升或下降的變化。有些卿大夫為擴大影響,鞏固地位,設法招徠士眾以張聲勢,很多士便投靠到他們那裡。還有部分士為解決經濟困難去為人辦喪事,當贊禮,或經營工商業;也有人從事私人講學,傳授文化知識,從此中國歷史上又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文化活動的士。他們游學各國,思想活躍,為中國古代學術領域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促進文化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戰國時代,爭霸和兼並戰爭更為劇烈,於是朝秦暮楚的游說之士應運而生。他們穿梭於各國間,充當說客,縱橫家便是其代表。這時各國封君權貴的養士之風也很盛行。秦漢時期,士的內涵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士,稱為士大夫時,可以指軍隊中的將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權和州郡縣供職的官吏的泛稱;稱為士人時,則一般特指具有較高封建文化素養、從事精神文化活動的知識分子。漢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風骨氣節及學識才能),一旦成為名士,功利官位會接踵而至,故士人或著意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恪守封建綱常名教;或浮華交遊,廣結朋黨,相互吹噓,以沽名釣譽。東漢後期,在士人中間清議品題人物之風極盛 。這種人物品題屬於民間范圍。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確立 ,品評士人之權收歸政府。凡由中正品評者,皆據其德行才能、家族閥閱而給予不同品第(鄉品),然後授予各種官職。未經中正品評者,不得仕為品官。於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種特定階層的含義。士庶對立,漸露端倪。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為士,否則為庶。士人中,又出現憑借父祖官爵得以入仕清顯並累世居官的家族,是為士族。士族在東晉時達到極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後,士族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但士作為一特定階層的觀念仍然保留。宋以後 ,士或士人一詞逐漸成為一般讀書人的泛稱,不再特指品官。

士 shì[釋義] ①對人的美稱:女士|勇士|壯士。②指某些專業人員:護士|助產士。③軍人:士兵|戰士。④士兵軍銜的一等,高於兵:上士|中士|下士。⑤指讀書人:名士|寒士。⑥具有某種學位的人:學士|碩士|博士。⑦姓。
[士氣]shìqì 軍隊的戰斗意志,泛指群眾的工作熱情和干勁。
〖例句〗一支隊伍必須具有高昂的士氣,才有取勝的希望。

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士〈名〉(會意。從一,從十。善於做事情,從一開始,到十結束。本義:古代男子的美稱)
同本義
士,事也。――《說文》
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白虎通•爵》
學以居位曰士。――《漢書•食貨志》
以才智用者謂之士。――《後漢書•仲長統傳》
太子晉,胄成人,能治上官,謂之士。――《周書》
是以為大夫卿士。――《書•牧誓》
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禮記•曲禮》
其士女之問桃葉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錯也。――《馬伶傳》
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唐•韓

士shì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以谷我~女(谷:養活)。
⒉我國商、周時代貴族的最低一級,介於卿大夫和庶民之間的一個階層。
⒊指讀書人:學~。碩~。~農工商。
⒋軍銜名。在尉級以下:上~。中~。又泛指軍人:戰~。激勵~氣。
⒌具有某種專業技術或某種品質的人:護~。技~。院~。以(因)才智用者謂之~。
⒍對人的美稱:人~。壯~。烈~。

中醫名詞:士 ①特為男子能任事之稱。《靈樞·禁服》:「士之才力,或有厚薄。」 ②泛指男子。《靈樞·五音五味》:「士人有傷於陰,陰氣絕而不起,陰不用,然其須不去。」 ③特指士兵。《靈樞·玉版》:「士卒無白刃之難者,非一日之教也。」 ④古代統治階級中的一個階層。《千金方·序》:「未可傳於士族,庶以貽厥私門。」

補充

戰國時期,從王廷到社會底層,到處都可看到"士的身影。探討這個階層的活動,對深入了解戰國的社會生活,特別是政治與文化,很有裨益。

一、士的類分
戰國文獻中,以"士"為中心組成的稱謂和專用名詞,據粗略統計有百餘種。這不僅說明士階層的復雜,也說明他們的行跡遍及社會各個角落。為了區分不同的士,當時的人便開始對士進行類分。《墨子·雜守》篇把士分為"謀士"、"勇士"、"巧士"、"使士"。《商君書·算地》把士分為"談說之士"、"處士"、"勇士"、"技藝之士"、"商賈之士"。《莊子·徐無鬼》把士分為"知士"、"辯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禮教之士"、"仁義之士"等。根據士的特點、社會地位等情況,大體可分成三大部分:
(一)武士。其中又分不同類別。第一類是國家的武裝力量。由於技能、職掌、兵種以及國別等不同情況,又有各式各樣的稱謂:"選士"、"練士"、"銳士"、"精士"、"良士"、"持戟之士"、"射御之士"、"材伎之士"、"虎賁之士"、"劍士"、"死士"、"甲士"、"爪牙之士"、"教士"、"庶士"、"吏士"等。第二類是俠士。典籍中稱之為"俠"、"節俠士"、"游俠"。這些人的特點是見義勇為,為知己者死。第三類是"力士",指力氣大而勇悍之士。
(二)文士。《韓詩外傳》卷七說:"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筆端,避武士之鋒端,避辯士之舌端。"這里把操筆桿的稱為文士。其實文化人,包括辯士,皆可稱為文士。早在戰國之初,墨子就曾對文士的特點與文士的不同類型作過劃分,他說賢良之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 。德行、言談、道術應該說是對文士的類分。戰國史籍中有關文士的各種稱謂不下三、四十種。這幾十種稱謂,大體可歸入如下幾類。第一類可稱為道德型。這一類的士把道德修養作為奮斗目標。因此當時有不少人從道德品質意義上給士下定義或概括士的特點和本質。如孔子說:"士志於道。" 《呂氏春秋·正名》記尹文與齊王的對話:"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則悌。有此四行者,可謂士乎?'齊王曰:'此真所謂士已。'"道德之士的稱呼計有:"通士"、"公士"、"直士"、"志士"、"修士"、"善士"、"信士"、"廉士"、"勁士"、"正士"。第二類可謂之為智能型。這些人重在知識和學以致用,有如下稱謂:"文學之士"、"游學者"、"法術之士"、"智術之士"、"有方之士"、"法律之士"、"弘辯之士"、"游說之士"、"遊宦之士"、"察士"、"巧士"、"博士"、"智士"、"賢能之士"、"策士"、"任舉之士"、"傾危之士"等。隱士可以說是以上兩類的附類或兼類,這類士因種種原因不為官。不出仕並不是都不關心國計民生、社會政治大事;相反,有些隱士發表了許多評論時政得失的言論,甚至提出系統的理論,成為一家之言。有些隱士在社會上具有很高的聲望,君主貴人派使臣再三延聘,卻拒不受命。也有些隱士是一時的,隱居只不過是靜觀待機之術。與"隱士"相同或相近的,還有如下稱呼:"居士"、"處士"、"山谷之士"、"江海之士"、"岩穴之士"、"貴生之士"、"高士"、"閑居之士"等。第三類可謂之技能型。這部分人又可分技藝之士、商賈之士、方術之士三部分。技藝之士指有一技之長和專門技能的人。《商君書·算地》說:"技藝之士資在於手。"《韓非

⑷ 古代「士」的來歷

士者,事也。任事之稱也。意思是凡是做事稱職的人可以稱作是「士」。「士」在上古是掌刑獄之官。商、西周、春秋為貴族階層,多為卿大夫的家臣。

春秋末年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統稱。戰國時的「士」,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歷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

先秦時最低級的貴族階層。也是古代四民(士、農、工、商)之一。春秋時,士大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祿為生,有的有食田。戰國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通稱,是脫離生產勞動的讀書人。

秦漢時期,士的內涵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士,稱為士大夫時,可以指軍隊中的將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權和州郡縣供職的官吏的泛稱;稱為士人時,則一般特指具有較高封建文化素養、從事精神文化活動的知識分子。

漢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風骨氣節及學識才能),一旦成為名士,功利官位會接踵而至,故士人或著意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恪守封建綱常名教;或浮華交遊,廣結朋黨,相互吹噓,以沽名釣譽。

東漢後期,在士人中間清議品題人物之風極盛 。這種人物品題屬於民間范圍。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確立 ,品評士人之權收歸政府。凡由中正品評者,皆據其德行才能、家族閥閱而給予不同品第(鄉品),然後授予各種官職。

士族在東晉時達到極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後,士族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但士作為一特定階層的觀念仍然保留。宋以後 ,士或士人一詞逐漸成為一般讀書人的泛稱,不再特指品官。

後來於是便有了「士農工商」的說法即古代所謂四民,指讀書人、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

(4)古代士的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士」的字源解說

士,金文像是有手柄(即,是「又」的變形)的寬刃戰斧。有的金文淡化斧刃、突出斧柄。篆文承續金文字形。隸書有所變形。

在遠古冷兵器時代,軍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其在軍中的級別與地位:身在前線用小斧作戰的叫「兵」;身在將帥身邊使用大型戰斧的高級警衛叫「士」;手持特大戰斧的首領叫「王」。最早的竹製武器叫「不」;使用帶刃的木製武器的首領叫「帝」;文治天下的首領叫「君」;頭戴金冠的王者叫「皇」。

造字本義:名詞,手持大斧作戰的武夫。

文言版《說文解字》: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凡士之屬皆從士。

白話版《說文解字》:士,善於辦事的人。天地之數,從一開始,到十結束。字形採用「一、十」會義。孔子說:「能推十合一、從眾多事物中推演歸納出 一個根本道理的人,就是高明的士。」所有與士相關的字,都採用「士」作邊旁。

⑸ 關於中國古代兵士制度歷史沿革的問題

兵農合一制。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於農的。所謂寓兵於農,就是以農器為兵器(《六韜·農器篇》)。古代兵器是銅做的,農器是鐵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臨戰才發給。所謂授甲、授兵。兵器只能供給正式軍隊用,鄉下保衛團一類的兵,是不能給與的。但是,當敵人打過來時,總不能隨便拿著個農器就自衛吧?所以就有《六韜》之說,教其以某種農器,當某種兵器。
全民皆兵制。到了戰國時期,由於戰爭規模的擴大和對抗的加劇,開始出現了全民皆兵制。春秋時,各國用兵,最多不過數萬。至戰國時,卻阬降斬級,動以萬計。此等記載,必不能全屬子虛,新增的兵,從何處來呢?我們看《左氏》成公二年,記齊頃公鞍戰敗北逃回去的時候,「見保者曰:勉之,齊師敗矣,」可見其時正式的軍隊雖敗於外,各地方守御之兵仍在。而《戰國策》載蘇秦說齊宣王之言,說「韓魏戰而勝秦,則兵半折,四竟不守;戰而不勝,國以危亡隨其後;」可見各地方守御之兵,都已調出去,充作正式軍隊了。這是戰國時兵數驟增之由。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全國皆兵的,怕莫此時若了。所以戰國後期,秦楚皆帶甲百萬,而其他五國軍隊人數也在30-50萬之間。
徵兵制。即徵招義務兵。徵兵制在中國古代廣泛存在,幾首各朝都有,比較明顯的三代、春秋、戰國、秦、漢、三國。
上古時部落戰爭是全民皆兵的,甚至老弱婦孺都參加戰斗。到了夏、商,有進行鎮壓和掠奪時,常常臨時征發大量夏、商本部落和臣服部落的軍隊,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中,詩經說「殷商之從,其會如林」,其中就包括大量臨時征發的奴隸。不過在這一時期由於國家的出現,少量裝備精良的職業軍隊已經出現了,如武王伐紂時的「虎賁三千」。
西周建立後,正式組織了六軍和八師(筆者以前在軍盟發表守相關文章),但六軍和八師是平時生產,戰時打仗的半常備軍,而且六軍基本由關中的周人,八師基本由被周遷到洛陽附近的殷人組成,還帶有落後兵的痕跡。早在西周,諸侯就擁有了一旅(500人)到三軍(37500人)的武裝,到了春秋又有擴大,但基本和西周差不多,只是部落兵痕跡慢慢消退。
到了戰國,戰爭規模擴大,達到雙方十幾萬到幾十萬人參戰,戰爭時間延長,次數頻繁且間隔短,加上從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過渡逐漸完成,原來基本不能作為兵源的奴隸成為農民,成為了兵源,所以大規模的徵兵制形成,如秦趙長平之戰,秦軍將趙軍包圍在長平,為了取得這一決定性戰役的勝利,秦王親自趕到河內郡,征發所有成年男子支援前線。秦建立以後,秦始皇又征發大量的人力守長城、征河套、嶺南等地,過重的兵役是秦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這一時期的徵兵在簋大程度上還帶有臨時性,制度化的普遍兵役制度還沒有建立。
到了漢代,中央政府基本建立了普及義務兵役制度,便復原制度還不健全,所以有了漢樂府中所說的「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現象。三國時期由於戰爭頻繁,徵兵的數量更大,如曹操曾一次「收青州黃巾百萬,擇其精壯三十萬號為青州兵」,吳國還迫使山越出山為兵,見於史書的就有十幾萬。
三國以後的各個朝代有的實行軍戶制,有的實行募兵,但徵兵制一直存在,特別是在發生大規模戰爭時,為滿足戰爭需要,朝廷都為大量徵兵,如隋煬帝為征高麗「在山東增置軍府,掃地為兵」;杜甫詩中寫到「夜宿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再把中男行」,都說明唐政府為平安史之亂,連老人和十四五歲的少年都不放過。
軍戶制。所謂軍戶制,就是把軍籍與民籍分開,列入軍戶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當兵,而民戶則只納租調,不用服兵役。中國歷史上採用這一制度的大體上是南北朝、隋、唐、明。
從西晉時的羌人起義開始,大量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並先後在中國北方建立了一些政權,這些政權實行漢胡分治,北朝皇帝曾對漢人說,「北人為汝客,得汝一斛粟,為汝擊賊」,對本族人說「漢人為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為了防治漢人的反抗,基本不以漢人為兵,而世代為兵的北方民族逐漸成為軍戶,當然北魏孝武帝所也有漢人為軍戶的。在南朝,從北府兵開始,以北方流亡到南方的人民為主,也逐步形成了世代為兵的情況。這種情況的進一步發展便形成了軍戶制。
軍戶在多數朝代不用向政府交納租稅,有的朝工還分給軍戶土地,而他們所要負擔的就是兵役。木蘭詩中的「昨日見軍貼,可漢大點兵……卷卷有爺名」說明其家很可能是軍戶。軍戶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兵農合一,平時生產,戰時打仗,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妨礙農業生產。唐朝中前期的強盛,與較好地執行了府兵制(也就是筆者說的軍戶制)不無關系。
軍戶的來源很多,有本身為軍被指為軍戶的,有因戰爭被俘或被掠為軍戶的,有因犯罪被沒入軍戶的。在各朝稱謂也不同,隋唐府兵帛,隋設折沖府、鷹揚府等,唐設六衛,又分左右,各設大將軍,為十二位大將軍。在明為衛所,全國衛所成百上千,衛所有軍田,軍隊自給自足。抗倭民將戚繼光家就是世襲登州衛都指揮僉事。
軍戶制主要缺點有兩個,一是容易廢馳,國家一旦長年沒有戰事,軍戶就會因為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久之就會變得老弱而不能戰,有的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占其土地。到唐的後期,由於府兵制的破壞,唐政府為可戰之兵,只能聽認藩鎮割據。明代更是如此,中期以後衛所兵不能戰,不得不大量募兵,參加東南沿海抗倭的部隊就包括廣西狼兵、湖北鄉兵以及煙兵、漕兵等雇來的募兵,有名的「戚家軍」也是募兵。
另一缺點,從北朝開始,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抬頭,而南朝宋、齊、梁、陳都由軍事政變建立,唐高祖李淵祖父為西魏十二柱國之一,參加瓦崗軍的李密也是關隴軍事貴族,這一狀況到唐代,終於演變為以「安史之亂」為起點的延續到北宋的藩鎮割據局面,造成了五代十國的空前分裂,世襲府兵養出了一批難治的驕兵悍將。
團結兵制。在武後時期,地方上出現了團結兵制度。首先在河南、河北道實行,後又擴展到關內道,其大意是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免其征賦,平常要練習弓矢。到代宗時更明確地規定,春夏歸農,秋冬集合,並由官府發給兵器、資糧。團結兵是地方兵,主要負責地方治安等事務。
民兵制。宋朝王安石變法時實行的兵制。王安石民兵之法,是和保伍之制連帶的。他立保甲之法,以十家為一保,設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設大保長。五百家為一都保,設都保正副。家有兩丁的,以其一為保丁。其初日輪若幹人儆盜。後乃教以武藝,籍為民兵。
募兵制。募兵制也就是雇擁兵役制度,我國歷史上實行募兵制最典型的例子是北宋、南宋以及元、清。
宋代的募兵制,在簋大程度上是為了使兵無常將,將無常兵,目的是不再出藩鎮割據的局面,而且為了防止人民反抗,在發生災荒的地方,民把災民募為兵。然而募兵大大加重的宋政府的負擔,而且應幕的多是潑皮無賴,沒有組織紀律性,而災民為兵又老弱無戰鬥力,這也就難怪為什麼北宋對外戰爭負多勝少了。到南了南宋,情況更壞,軍隊座食而不能戰還侵擾百姓,軍官吃空額當本錢做生意,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武備最廢馳的時期了。
元朝的情況又有不同,元朝的軍隊主力是蒙古、色目軍,主要任務就是鎮壓漢人、南人,他們長期駐扎繁華大城市,政府靠殘酷剝削人民給他們以優厚待遇,結果幾十年下來,造成了貴族軍官沒見過作戰,歷載他們「以飛杯為飛炮,肉陣為軍陣,頌歌為凱歌」,當紅巾軍起義時,六千名休形高大的阿速軍(由西北民族阿速人組成)全合漢軍進攻劉富通領導的農民軍,結果還沒有開戰,蒙古指揮官看到義軍人數眾多,就高喊「阿撲,阿撲」(快跑,快跑)逃走了。
清代的情況比較特別,滿洲八旗,是世代為兵,國家按人頭給月例,象是軍戶制。但從康熙開始,旗營不再由旗主掌握,而是兵部調配,旗人也不是個個為兵,只是挑選其中一部分作為常備軍,平進訓練而不生產,所以筆者認為也應歸入募兵,而且到了清中期以後,旗兵戰鬥力下降,作戰主要靠漢軍綠營,那就完全是募兵了。到了晚清,綠營也廢馳不能戰了,為鎮壓太平軍,曾國藩首創了湘軍,以營官自招為基礎,全營自服從營官,全軍只服從曾國藩,開了中國近代軍閥的先河,由此而形成的募兵沿襲到了後來李鴻章的淮軍、各系北洋軍以至國民黨軍隊,都是僱傭關系,紅軍在成立之初的三灣改編中,為了體現與舊軍隊的區別,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廢除僱傭關系。
衛所制。明代的衛所制和元朝的軍戶制大體相同,兵籍也是可以世襲的。明制:以五千六百人為衛。一千一百十二人為千戶所,一百十二人為百戶所。什伍之長,歷代都即在其什伍之人數內,明朝則在其外。每一百戶所,有總旗二人,小旗十人,所以共為一百十二人。衛設都指揮使,隸屬於五軍都督府。兵的來路有三種:第一種從征,是開國時固有的兵。第二種歸附,是敵國兵投降的。第三種謫發,則是刑法上罰令當兵的,俗話謂之「充軍」。從征和歸附,固然是世代為兵,謫發亦然。身死之後,要調其繼承人,繼承人絕掉,還要調其親族去補充的,謂之「句丁」。這明是以元朝的兵籍法為本,而加以補充的。五軍都督府,多用明初勛臣的子孫,也是模仿元朝軍官世襲之制。
八旗綠營制。清代的兵制前期中期以八旗和綠營為主。清朝駐防的旗兵,和漢人分城而居。清代的漢兵,謂之綠旗,亦稱綠營。清代中葉以前的用兵,是外征以八旗為主,內亂以綠營為主的。八旗兵在關外時,戰斗之力頗強,但是入關後腐敗亦頗速。三藩之亂時,八旗兵已不足用了。而到太平天國時期,綠營兵也已不堪使用。太平天國之後,清軍主力以湘軍、淮軍為主。
縱觀中國古代兵制,徵兵、軍戶、募兵相繼出現,又互相滲雜,總的說來,徵兵帛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不能滿足封建國家的需要;軍戶制,因為兵農合一,不用政府出錢養兵而受推崇較多,但他容易廢馳破壞的毛病無法根除;北、南宋的募兵則最為失敗,因為花了錢又養不出能戰之兵,清朝的募兵制相對成功一些,清代普通百姓幾乎沒有兵役負擔,生產得到發展,人口大量增加,然而募兵帛的頑症吃空餉則一直從清延續到新中國成立。

資料,可以看看

http://ke..com/view/1069565.htm

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aspx?threadid=109512640

http://lyw0028.home.sunbo.net/show_hdr.php?xname=8BPFI01&dname=GN0MI01&xpos=2

⑹ 古代「士」的含義、分類、故事。簡潔明了的。

士是古代一個特殊的階層,"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即能夠為對自己回有知遇之恩的人去死,常被稱答為死士,古代最著名的士就是豫讓了,先投范,中行氏,他們用對待家奴一樣對待他,後智伯對他待如上賓,智伯被趙襄子殺死,豫讓曾三次刺殺趙襄子,為了不被認出來,甚至吞碳變啞,用油潑臉毀容,在家門口要飯,自己的妻子都不認識他了,第三次殺趙襄子未遂,求趙襄子衣服,用劍擊之後自殺.還有像田光,荊軻,要離,專諸等,晉國國君曾令一個士去殺趙盾(趙國大夫),刺客見趙盾一心為國操勞,不忍殺之,但是不能違背自己的士的精神,撞樹自殺了.建議看一下史記.有專門的列傳.

⑺ 求中國古代士階層的地位的演變過程

中國古代「士」階層的形成及社會地位
一般地說,中國古代的「士」大體相當於今天社會的知識分子。在「體」、「腦」嚴重分離的中國古代社會,大凡精神文明的產品主要是由他們創造,或者經他們傳達的。作為一個社會群體或是一個階層,「士」的形成與發展對中華民族文明傳統的形成有著特殊重要的作用。
古代典籍中,「士」字的最初含義與我們今天的理解並不完全相同。《易·歸妹》有「女承筐,無實;士羊,無血。」「士」,指的是從事勞作的男子。這種用法,《詩經》中也頗多實例,比方「女曰雞鳴,士曰昧旦」(《鄭風·女曰雞鳴》),「士如歸妻,迨冰未泮」(《邶風·有苦葉》)都是這徉。「士」字最初的這種含義,也許正說明,殷周社會,「士」尚末成為有獨立性格的社會階層,盡管那個時候中國最早的士人已經出現。
春秋戰國,諸侯紛爭,中國社會呈現出激劇動盪的政治局面,這無疑為早期的士人提供了施展才乾的極好機會。中國文化史上那些卓著影響的開山人物,比方孔子、孟子、墨子、莊周等人先後出現在這個時代,他們或則發揮思想,創立自己的學說;或則不辭辛勞地周遊於諸侯列國之間,試著用自己的理論去改變整個社會。盡管他們的主張往往不被當時社會所接納,自己也成了汲汲惶惶的「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論語·憲問》),他們所創立的學說,他們的整個思想體系卻幾乎決定了其後兩千餘年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正是這個時代,造就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促成了中國士子的自我覺醒。從這個時代的典籍中,我們同時看到了「士」作為一個獨立的階層,正在悄悄改變著漢語中「士」字的含義。孔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論語·泰伯》),又說:「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孟子則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孟子·梁惠王上》)這時的「士」,顯然已經有了與殷周文獻中「士」字完全不同的解釋。它不再是從事勞作的普通男子的通稱,而是與「民」(普通百姓)相對舉的,具有完全獨立性格的社會另一類人。
「士」字的這種理解,顯示著中國社會一個新的社會群體、新的階層的誕生。
戰國末年也許是中國士子最為活躍,最感興奮的時期。諸侯列強為了一統天下,紛紛招賢納士,網羅人才。大批士子往來於七國之間,斥吒風雲,游刃有餘。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掌握著強秦的大權,孫武、吳起、李斯、韓非之流似乎全都如魚得水。整個社會漸漸看到了「士」的力量,以至於王公貴戚們莫不以禮賢下士為時尚。據史料所載,僅戰國四公子之一的齊孟嘗君,搜羅的門客士人就不下三千。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力量,中國士子開始登上了社會的大舞台。
秦漢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諸侯紛爭的政治局面為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政府所代替。士子們從此失去了擇主而事自由發展的社會條件,轉而成為封建專制政權的僕役和工具。然而,作為一個已經成熟的社會階層,「士」的獨立性格非但沒有削弱,反而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得到了更大的發展。他們既為封建王朝的政治服務,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便日趨強烈。這種責任感與社會現實的碰撞,給他們帶來了種種矛盾。而封建專制的社會制度及他們在社會中所處的特殊地位同時決定了他們既無法改變污濁的社會現實,也無法擺脫纏繞在他們心裡的眾多矛盾。正是帶著社會及人生的種種重負,中國士子在其後的兩千年中步履艱難地創造著自己的歷史,創造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士子文化。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愈來愈分明地展示出中國士階層自身的許多特點。
在以血緣為紐帶的封建宗法社會中,「士」階層從產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經註定了它的基本社會地位。士了們無法突破龐大的宗法網路而擠身於封建統治集團及上層社會王公貴戚的圈子之內,盡管他們中的許多人飽學而博聞,或者甚至具有超凡的政治管理才幹,他們也只能成為封建政權的輔臣。而另一方面,由於社會對於「勞心」與「勞力」的嚴格區分,士子們自然又不甘心混跡於市井裡巷,等同於平民百姓。因而,中國古代的士子必然處於社會的中層,由這種「居上不下,居下不上」的社會地位,決定了他們最為基本的特點,或者說中國士子特有的文化心態對上層社會統治集團的依附心理和對下層社會普通百姓既同情又鄙棄的雙重心態。
中國士子是必須依附於上層社會的,因為他們只有藉助於社會權力或者代表社會權力的王公貴戚,才能找到施展才幹、建功立業的機會。從孔子周遊列國到戰國的養士之風,我們可以看到早期士子對社會權力的依附。一旦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形成,這種依附便愈益強烈以至成為中國士子的一種最為基本的文化心理。而這種文化心理又直接外化為士子們對於「仕途經濟」的熱切渴望,對於「讀書做官」的不懈追求。
數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我們看到一種令人迷惑的現象。一代又一代的學子拚命讀書,有的甘受十年寒窗之苦,有的畢其一生,不事他業,終老書齋。中國古代社會這各特有的文化現象所展示的文化精神當然是多方面的,有由「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社會規范而導致的人生理想價值追求,也人由「朱門灑肉臭,路有凍死骨」
的貧富差異帶來的人生現實利益追求。然而,古人讀書不過是為了做官,只有做官才能實現上述人生價值及利益的追求,這種功利的目的本來就是十分明確的。正是在這個被視為入情入理、天經地儀的追求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代讀書人士子,對於社會權力的強烈依附。他們知道,只有讀書才是尋求這種依附的有效途徑,一旦「金榜題名,」實現了這種依附,他們便有了進一步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這便是為什麼中國古人把「金榜題名」看作是人生一大佳境的原因,也是《儒林外史》中的范進為什麼中舉後便會發瘋的原因。
當然,士子尋求依附並非僅此一道,比方對於某些代表社會權力的達官貴戚的干謁就是另一門徑。就連李白那樣的才華超群之士也有所謂「生不願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的干謁文章,而孟浩然求官不得的許多詩歌:「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之類這種干謁心理更是望而自明。
在不斷地尋求上層社會以為依附的同時,中國士子又與下層社會保持著天然的聯系。應該說,中國士子大多數本身就來自普通平民百姓,他們熟悉了解,或者甚至親身體驗過下層社會普通百姓的艱難生活,懂得他們的喜怒哀樂。這種與下層社會無法割棄的聯系,使得他們在自己的詩文言論中常常流露出對於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關懷,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士子實際上成了民眾的代言人,中國封建時代的社會真實面貌正是通過他們的詩文得以展示的。但是,另一方面,由於社會「體」「腦」的嚴重分離,中國士子與普通勞動者又有著明顯的隔膜,他們在思想深處始終把自己看作是與平民百姓完全不同的另一種人。他們往往鄙棄勞動者的粗俗、無教養、無文化,把他們看作是碌碌無為的「群氓」。這種對於普通百姓的雙重心態,決定了中國士子與社會下層的若即若離,他們的詩文在揭示現實社會的時候便多了一層旁觀者似的清醒或俯看眾生似的憐憫。
特殊的社會地位決定了中國士子自身的許多特點。首先便是那種高度獨立的人格和強烈的尊嚴需求。如前所述,中國士子很難擠身於上層社會,但他們卻必須不斷地與上層社會打交道。士子的立世之本是才幹、學識和本領,而這些,非旦普通平民百姓無法具備,上層社會那些飽食終日的王公貴戚也難以具備。於是,士子在與上層社會的交往中也有了某種心理上的優越感。與這種心理上的優越感同時產生的必然是一種人格與尊嚴的高度需求,是中國士子「富貴不能移,貧賤不能屈,威武不能淫」的理念人格。戰國時代的士子唐且受安陵君之託出使秦國,在盛怒的秦王面前,無所畏懼,並且針鋒相對地喊出了「士若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事見《戰國策魏策》)如果說唐且驚天動地的呼喊只是這種理念人格的早期實踐,那麼,從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則把這種人格高度集中為一種士子的精神。兩千餘年,盡管無數士子隨著不斷變遷的世事而有沉有浮,盡管他們中的許多人各以不同的物象來象徵自己的人格和品性,比方有的聲稱愛「梅」,有的聲稱愛「菊」、愛「蓮」、愛「竹」、愛「陋室」,而在這種沉浮及那些象徵著不同品格的物象背後,我們幾乎都能看到中國士子引為自慰、自賞、自傲的高度獨立人格。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是中國士子的又一特點。士子的社會地位決定了他們既比一般人更關心,更了解國家的前途命運,又能比王公貴戚們更清醒、更客觀地看待社會的現實矛盾。他們常常在富國強民的理想與腐敗污濁的現實矛盾中煎熬著因而與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緊緊相隨的便是中國士子深沉的憂患意識。宋代范仲淹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自我警策正是這種與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融為一體的憂患意識的真實體現。
孔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他從責任感和使命感來闡釋中國士子的恢宏氣勢和執著精神,這話是十分深刻的,它甚至道出了其後兩千餘年中國士子所體現的一貫精神。屈原執著於君國,九死而不悔,終於自沉汩羅。杜甫經安史之亂,隻身逃出長安,跑到鳳翔時只能「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可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絲毫未改。文天祥出使北營,為元人所扣,歷盡艱辛,九死一生,唱的仍然是「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當我們把歷朝歷代無數士子的言和行聯系在一起時,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士子的這種基本精神正是中華民族極其可貴的民族精神。
與上述特點密切相關的是中國士子的人生態度。一般地說,中國士子都有著明確的人生態度,他們的言論、行動往往受著一定的思想體系的約束。具體地說,影響中國文化發展二千餘年的孔孟儒家學說正是中國士子的主要精神支柱和行為准則。作為一種思想理論體系,儒家學說本身就是由士子創立的。應該說它的精髓代表了中國士子最本原的人生態度和社會理想,而這種人生態度和社會理想在歷史的發展中慢慢積淀為民族的基本傳統又反過來頑強地影響甚至決定著士子的人生態度,成為與中國士子的全部人生無法須臾割棄的根本准則。
這種源於儒學的人生態度是積極進取的,它把士子的人生最高價值規范為「兼濟天下」的宏大理想,在培養出一種豪邁之情的同時,又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士子「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於是,以天下為己任的豪邁之情便時刻驅使他們與社會的興衰治亂融成了一體。然而,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又常常讓無數士子嘗盡了人間的艱辛苦澀。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士子的人生態度正是造成他們悲劇人生的重要原因。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中國士子正是這樣,他們自覺地經受著各種各樣的人生磨難,始終懷抱著自己的理想,在社會與人生的無數矛盾中苦苦求索。
當然,中國士子的人生態度也有相互關聯著的兩個方面「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這是因為中國士子在自覺地實踐著儒家教義的同時,也受到影響中國文化傳統的另一思想體系道家思想的影響。而道家思想的精髓是「無為」、「出世」。當「兼濟」的理想被嚴酷的現實輾得粉粹時,士子們則以另一種人生態度去面對嚴酷的現實,那就是退而自守,「獨善其身」。而事實上,漫長的中國封建時代,中國士子的「兼濟」理想往往是難以實現的,更多的情況則是如同韓愈獻《諫迎佛骨表》那樣的朝奏夕貶。於是,中國歷史上士子退而自守,「獨善其身」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即如白居易那樣,早年寫出了大量怦擊時弊的詩歌,「兼濟之心」不言自明,而一旦觸忤權貴,獲罪難免,便只好「世事從此不開口」了。
應該指出的是,士子的「獨善其身」乃重在一個「善」字。他們無力回天,退而自守,並不意味著放棄了自己基本的人生態度。相反地,他們正是嚴格地恪守著人生的基本信條,在污濁的社會現實中保持著自身的高潔,保持著中國士子的獨立人格。「士」階層的一系列特徵決定了中國士子在整個封建時代的基本運作軌跡。而封建專制的社會制度及「士」階層在這個社會中的特殊地位又決定了中國士子在整個封建時代的座標體系中的座標位置。於是,我們便能清楚地看到,中國士子是怎樣帶著人生與社會的各種矛盾,在中國文化史上繪制著自己的圖影,創造著自己的文化的。

⑻ 古代士大夫這一階層為推動歷史發展做出了什麼貢獻

古代士大夫以清流為主要武器,左右政府的主張,並且成為未來官員的主要來源,他們的能量巨大,突出的例子,在東漢末年,送貂蟬的王允就是士大夫的主要代表人物。

⑼ 從古至今『士』的演變以及說法

春秋至漢

士是周以來的一個貴族等級,是貴族的最下層

周代分封制規定貴族有四個等級:天子、諸侯、大夫和士

以上三個等級都有一定的田產,全國土地歸天子所有,天子封諸侯國給諸侯,諸侯再封邑給大夫,而士不能佔有土地,也就是孟子所說的「無恆產」

但是士階層也有自己的貴族尊嚴,佩劍是貴族的標志,因此無論士有多窮也要佩劍,因為這代表他貴族的尊嚴,也就是孟子所說的「有恆心」

在戰國時代,士階層的地位有所提高,春秋時期一些居於士階層的大夫家臣就掌有重權,例如孔子時代的陽虎,到了戰國時代,士主要分為幾個類型:文士、武士、辨士和謀士,根據他們的名字就能夠猜出他們的專長

這些士依附在大夫和諸侯身邊,為他們出謀劃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門客,主公為他們提供食宿,他們就要對主公盡忠,但他們絕對不是奴隸,因為他們享有人身自由,如果主公失勢或對他不好,他就可以選擇離開

戰國四公子都有蓄養門客的習慣,經常門下食客三千,信陵郡竊符救趙中的雞鳴狗盜之徒就是士,只要有一技之長就是士

士後來發展成為農民和小地主

在孔子的學說中,士被賦予了管理國家的重任,孔子認為當時的士是周朝的希望

士這個階層一直維持到西漢,韓信的謀士蒯通就是士

東漢之後出現的士族已經和周代的士很不一樣了

士族制度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特有的歷史現象,它的特點是按門第等級區別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不同地位;從歷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個萌芽、形成、充分發展(又稱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長過程;我們應本著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觀點,把士族制度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的分析和評價。
運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士族制度的產生、發展、衰落消亡的過程和科舉制度產生的必然性。

概念:
士族——是以家族為基礎,以門第為標准,在社會上形成的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享有很高的政治、經濟特權的豪門大族)。世族又稱門閥土族,是地主階級中的一個特權階層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稱寒門。
特點(特殊地位)
(1)政治上:
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很重要官職;(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經濟上:
士族佔有大量土地和勞動力,建立起自給自足、實力雄厚的庄園經濟;(品官占田蔭客制為士族制度提供經濟保障;)
(3)社會生活:
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談,占據高級文官職位。

宋元以後士人一般就專指讀書人或有名望的人了

閱讀全文

與古代士的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