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圭峰山風景區的簡介
新會圭峰山---坐落於新會中心市區北部,瀕臨南海,毗鄰港澳,是廣東十大名山之一,有著得天版獨厚的自權然生態風光和逾千年深厚的歷史人文文化積淀,先後被評為廣東省首批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區和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在確保自然生態和歷史景觀的基礎上,圭峰山進一步發揮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不斷開展增景添美工程,已發展成為珠三角中心城市群內集綠色生態、尋古探幽、休閑度假、健身娛樂、旅遊觀光於一體的旅遊風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達300萬人次。
⑵ 圭峰塔
據<惠安縣志>載,圭峰塔始建於元代,明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年)倒塌,重建於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圭峰塔早期是海岸天然航標,能指引漁商船舶安全順利地出港入澳。據說,該塔具有鎮海安瀾、避邪御災的玄妙之功,其中奧秘在於塔剎為卯榫相嵌的活動裝置,榫間標有記號,轉換塔剎方位能鎮住狂風惡浪。
圭峰塔腳下原有一塊狀若玉笏的巨石,名為圭峰石,巍然屹立在海岸峭岩上。據譜牒載,元朝進士盧琦未成功名時就住在距此石700米處的舍中。每當夜月初升之際,圭峰石的倒影便會映入書齋。其母指石日: 「兒乎!兒乎!當效此石為一方之保障。」琦銘記慈母諄諄教誨,更加奮志勤學,常到塔旁倚石誦文吟詩,終於在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榮中進士。盧琦既是愛民良吏,又是文學才子,堪稱「起海國文明」一楷模。關於圭峰石,在峰尾鎮一帶至今還流傳著一個神仙觀瀾的故事:相傳八仙中的鐵拐李和呂洞賓雲游至此,俯瞰人間萬象,但見紫氣縈繞,金光四射,好生疑竇,便按住雲頭。歇腳憩息,在圭峰石畔,放眼遠眺,但見煙波浩渺,蜿蜒的海灣山環水抱,潔凈的沙灘堆金綴玉,潮湧的濤音頓挫。鐵拐李欣然贊道:好一處風水寶地!呂洞賓仰望著身旁高聳的巨石,心中頓發書生意氣,倏地拔出太乙神劍,對著圭峰塔下崖壁巨石,上下左右揮舞,勒下「觀瀾」兩字。圭峰塔下的沙灘上,有一口令人稱奇的「仙龍甘井」,井水隨潮漲而滿,。可一旦退潮取井中水泡茶、制豆腐,卻是特別的清爽可口,別有風味。這口井還經常為出入船舶提供海上用水。井的北側有一座「國安宮」,裡面供奉著唐朝天寶十四年平定安史之亂而犧牲的張巡、許遠、雷萬春三位將軍。
圭峰塔自清朝重建後,經戰亂和「文革」的破壞,塔身傷痕累累。1998年5月,圭峰文化研究會成立後,經過廣大會友的不懈努力,終於尋到遺失多年的葫蘆塔剎。現在圭峰塔已修葺一新,在塔東峭坡新築一道雉堞圍牆,並在塔左右兩側建構兩座涼亭,古塔新亭交相輝映,兼之海風濤聲,豪情雅韻可盡攬。
有山有水,有廟有亭,有石有井,圭峰塔周圍景色幽雅,站在塔側,肖厝港和湄洲島隱約在望,峰尾古城內外盡在眼底,美不勝收。正如前人賦詩所贊日:
皎月當空懸影梅。東風入塔潮音來。
神仙絕技留斯處,好為詩翁作舞台
⑶ 新會區的介紹
新會(Xinhui, Sunwui或Sanwui),古稱岡州,現為廣東省江門市轄區,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銀洲湖畔、潭江下游,東與中山、南與斗門相鄰,北與江門、鶴山,西與開平、西南與台山接壤,扼粵西南之咽喉,據珠江三角洲之要沖,瀕臨南海,毗鄰港澳,陸地面積135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75萬。新會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1.8℃,2010年降雨量2020.3毫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河網密布,物產豐饒,盛產蒲葵,新會葵藝聞名遐邇,新會陳皮享譽全國。素有「葵鄉」、「水果之鄉」、「魚米之鄉」之稱。新會是南粵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一直是四邑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現有電視台及電台。2015年排名全國百強區第55位。1新會是中國著名僑鄉2,也是大量海外華人華僑的祖籍地,因此有句俗話說海外也有一個新會。新會文物古跡極多,有4000年前新石器時期的貝丘遺址,有隋朝的古塔、唐朝的官沖窯址,有宋朝的孔廟、宋元厓山海戰遺址和崖山祠,有明清的古塔、古炮台和媲美廣州陳家祠的新會書院及新會學宮,有廣東四大名寺之一的圭峰山玉台寺,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梁啟超故居,有4A級景區小鳥天堂、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古兜溫泉度假村,和叱石岩、公坑寺、紫雲觀、玉湖、銀湖灣等。新會是廣東歷史上文風最鼎盛的地區之一,有「東莞拳頭新會筆」之美譽,嶺南大儒陳白沙、維新領袖梁啟超、歷史學家陳垣等均出自新會,是嶺南學派和嶺南琴派的發源地,有「海濱鄒魯」之稱。
⑷ 終南山古詩的名句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陝西專寶雞眉縣,東至陝西屬藍田,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另有詩歌《終南山》.目錄地名 簡介 地理概況 文化典故 歷史傳承鍾馗故里終南山歷史名人錄 景點—上善池 景點—仰天池 景點—系牛柏、三鷹柏 文化遺跡 景點—太乙宮、太乙池 景點—圭峰山地名 簡介 地理概況 文化典故 歷史傳承鍾馗故里終南山歷史名人錄 景點—上善池 景點—仰天池 景點—系牛柏、三鷹柏 文化遺跡 景點—太乙宮、太乙池 景點—圭峰山展開編輯本段地名簡介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陝西咸陽武功縣,東至陝西藍田,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主峰位於周至縣境內,海拔2604米.對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地理概況終南山地形險阻、道路崎嶇,大谷有五,小谷過百,連綿數百里。
⑸ 江西上饒有什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上饒萬年縣仙人洞就有人類的生版產活動;余干縣華林權崗小石山的洞窟里,曾刻有堯舜時期記錄治水的古篆文。截至2006年,上饒市共有不可移動文物1475處,其中古文化遺址121處,古建築966處,古墓191處,古窟寺及石刻95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0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3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6處,縣(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700餘處;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館藏文物20327件,其中一級品96件,二級品608件,三級品1624件。
上饒至今還保留了很多古代的方言,特別是上饒廣豐地區,至今民間交流用的還是古代吳國方言,現稱「廣豐話」,比如說是叫」曰「,上饒還有很多名勝古跡,比如三清山、龜峰(圭峰)、婺源、靈山、鄱陽湖、上饒集中營等
⑹ 新會縣的歷史文化
新會在秦朝時屬南海郡,到三國時期孫權置為平夷縣,到晉朝改稱新夷,再到南北朝設立新會郡。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置新會郡,隋開皇十年(590年)撤郡為縣。1992年撤縣設市,2002年撤市設區。新會人傑地靈,人才輩出,誕生了梁啟超、陳白沙、陳垣、吳冷西等諸多名人。新會當代娛樂圈名人劉德華、譚詠麟、梁詠琪、容祖兒、李克勤、蘇永康、鍾鎮濤。其中祖籍新會在外地出生的還包括:黎姿、黎民偉、林楚楚 美國國會第一位華裔女性眾議員趙美心及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崔世安祖籍新會雙水鎮崔嘉亨村。 新會產葵這是遠近聞名的。葵樹在新會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歷史。葵樹屬棕櫚科,枝幹挺直,葉呈圓形,外觀十分貌美,柔中含剛,剛柔並濟,用玉樹臨風來形容,那是毫不為過的。葵葉經過剪、曬、焙、焗、編織、縫制、刺綉、火烙等多道工序,便可做成一件葵工藝品。如葵籃、葵墊、葵包等等,而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屬葵扇。 葵扇的品種也很繁多。根據不同的工藝和形狀,分別為牛心扇、雞心扇、玻璃扇、火畫扇、漂白綉花扇、竹籜畫扇、膠花織扇等上百個品種。品質也有高低不同4個等級。新會的葵扇歷來以芯蒂圓正、骨骼細勻、扇面潔白柔韌光滑、編織工藝精良而揚名於世。尤其是它的竹籜貼畫扇、三脊火畫扇、雙面綉花扇,更是精雅秀美,令人愛不釋手。我在新會圭峰山下的葵博園看到一張珍貴的照片,那是一張竹籜貼畫扇,扇面呈杏形,紋路細密,圖案是一片田園風光,近處的葵林稻田、遠處的河流小山,一應俱全,疏朗得當,還有一座石塔,成為整個扇面的點睛之筆,讓一把平面的扇,一下變得立體起來。這把扇,榮獲了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也使新會的葵扇之名,迅速為世人所知。
⑺ 圭峰有哪些著名景點分別叫什麼名字還有簡介
圭峰 [江西-弋陽來]
位於弋自陽縣南信江南岸,西距鷹潭35公里,地處三清山、龍虎山和武夷山之間,有天然盆景譽稱。圭峰共有36峰,八大景觀。圭峰原名龜峰,因山石相疊如龜,故名。後歷代文人認為龜字有損美景之雅,取同音字圭字替代,改稱圭峰。 從弋陽縣乘班車至圭峰,不到10公里。鷹潭市龍虎山景區亦有專車抵達圭峰景區。 景區入口處為一山洞,進洞後即為外湖,遊客可劃舟盪漾湖中,丹山碧水,歷歷在目。圭峰多泉,有每隔15分鍾噴涌的間歇泉;有終年不息的神塘湧泉;有猶如仙女散花的雨花泉,均匯入湖內。舍舟登陸,拾級上山。山峰多為平地突拔而起,有形有色,如老人峰、雙劍峰、三疊龜峰、雨花岩、望郎峰等。在四聲谷處拍掌三下,迴音四起。一線天其狹無比,側身而過,別有情趣。從遠處眺望,如童子拜觀音、老鷹戲小雞、老虎趕羊、玉兔、馬頭等山峰。無不惟妙惟肖。在方圓幾里之內,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像經過精心設計。刻意修飾一般。一線天畔尚有摩尼洞天,被稱之為洞中洞,洞外天。唐代溫庭筠,宋代朱熹、辛棄疾,明代徐霞客均到過圭峰,他們對圭峰的贊美至今傳為美談。圭峰歷史悠久,規模較大,乃是集旅遊、休養、度假的勝地。
⑻ 新會有什麼歷史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年),官府以今司前鎮河村鄉附近為治所置平夷縣,這是新會設立行政區劃的開始。晉末(420年)置新會郡。隋開皇十年(590年)設新會縣。隋唐間置岡州。1992年撤縣設市。
2002年6月2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56號):(1)撤銷縣級新會市,設立江門市新會區。新會區轄原縣級新會市的會城鎮、大澤鎮、司前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崖門鎮、雙水鎮、羅坑鎮、大鰲鎮、睦洲鎮。區人民政府駐會城鎮。(2)原縣級新會市的棠下鎮、荷塘鎮、杜
新會
阮鎮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2000年,新會市轄18個鎮:會城鎮、大澤鎮、七堡鎮、司前鎮、牛灣鎮、羅坑鎮、小岡鎮、雙水鎮、崖西鎮、崖南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睦洲鎮、大鰲鎮、荷塘鎮、棠下鎮、杜阮鎮。總人口932425人,各鎮人口: 會城鎮 276853 、大澤鎮 42316、 七堡鎮 12333、 司前鎮 71846、 牛灣鎮 9017 、羅坑鎮 25435、 小岡鎮 23275 、雙水鎮 69838、 崖西鎮 29634 、崖南鎮 11971 、沙堆鎮 33260 、古井鎮 40872 、三江鎮 45612 、睦洲鎮 41251 、大鰲鎮 34127 、荷塘鎮 49530 、棠下鎮 62770 、杜阮鎮 5248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新會區轄11個鎮(會現在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33個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會城、大澤、司前、沙堆、古井、三江、崖門、雙水、羅坑、大鰲、睦洲)。
2005年,撤銷會城鎮,設立會城街道辦事處,作為區政府的派
新會
出機關。會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會城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13個居委會和29個村委會,總面積140.6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65170人。會城街道辦事處駐原會城鎮政府駐地。(廣東省民政廳2005年2月22日粵民區[2005]13號批復)(江門市人民政府2005年3月3日江府函[2005]16號批復)(新會區人民政府2005年4月25日新府函[2005]11 號批復)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新會區轄1個街道(會城)、10個鎮(大澤、司前、沙堆、古井、三江、崖門、雙水、羅坑、大敖、睦洲)。
⑼ 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歷史沿革
上世紀50年代初,圭峰山是一片荒山野嶺,窮鄉僻壤。
1952年,新會縣委、縣政府為了開發和改造圭峰山,在東南山麓成立了一個小型農場,始稱會城農場。
1953年改稱為火星農場,1957年再次易名為圭峰農場,隸屬於新會縣示範農場。為加快實現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荒山變果園,河流變魚塘,稻田變糧倉,農村變花園」的「四變」口號,組織新會縣各基層機關幹部下放到圭峰農場,一邊參加圭峰山建設,一邊學習文化理論知識。1958年7月2日,周恩來總理蒞臨圭峰農場視察,充分肯定了農場的做法,並親筆題名,將圭峰農場命名為「新會勞動大學」,並為之寫下「工農結合,城鄉結合,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結合」的題詞。根據周總理的題詞,新會縣委、縣政府配備幹部組成新會勞動大學的黨政領導班子,隸屬於縣委縣政府領導。60年代初,新會勞動大學艱苦創業,勤儉辦學,在治山與育人兩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58年至1960年,接收了縣委組織的三批機關幹部共570人學習和勞動,1961年至68年,先後舉辦5期青年幹部培訓班,共526人,林業班一期85人,省農中師訓班一期182人,地區農中校長培訓班一期60人,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基層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學校也多次獲得上級教育部門的表彰,1964年還被評為全國教育先進單位。在改造自然方面,學員堅持半天勞動,半天學習,開荒山920公頃,修公路5公里,植樹林587公頃,築水庫12座,辦起水電站、機械廠、酒廠、磚廠、竹木器廠、茶廠 、運輸隊、豬場、奶牛場等廠場,還興建了教學大樓、課室、學生宿舍等,在玉湖湖畔建起了玉湖小苑、長橋、游泳池及亭、台、樓、榭等。
1989年,圭峰山被確定為廣東省風景名勝區。
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是五邑地區首個AAAA級旅遊區。
2004年獲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2005年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科教育基地和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
60年代,新會勞動大學一舉成為全國半工(農)半讀的一面旗幟,經濟自給有餘,農林牧副漁並舉,工農商學旅齊發展的「新型學校」。葉劍英元帥參觀視察圭峰山後曾寫下「江山歲歲添新境,如此圭峰寫不完」贊美的詩詞。不少國際友人、華僑同胞紛紛慕名前來參觀學習,新會勞動大學也就為當時廣東省對外宣傳接待的示範窗口。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新會勞動大學被污衊成「資本主義的黑窩」、「封、資、修」的樂園,學校陷於停滯狀態,長達10年之久。
80年代初,圭峰山從一個農場式的集體經營單位向農工商綜合經營全面發展。80年代後期,新會勞動大學通過擴大企業發展規模,從原來建築業、房地產業,迅速發展形成工業、貿易、旅遊、農林、園藝、建築六大支柱行業,在旅遊產業方面,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形成,建設開通了圭峰水泥路,興建玉湖賓館,增加玉湖旅遊設施,擴大玉湖面積。
1989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圭峰山為廣東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90年代,勞動大學校辦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工業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校屬企業有29家,幹部職工人數達1000多人。商貿、建築、房地產、農林、園藝等支柱產業持續發展,固定資產投資逐步擴大,林業綠化工作成效顯著。
1996年,圭峰山被國家林業部評定為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單位,1997年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1999年轉型,圭峰山經歷了從一個幹部農場邁向農工商全面發展,再以發展旅遊業和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轉型。成立新會市圭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保留新會勞動大學牌子,同時掛新會市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牌子,實行三個牌子一套人馬。
2001年,為適應圭峰山的經濟社會轉型,確立圭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和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為市(區)人民政府派出機構,代表政府行使管理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的職能。
2002年,圭峰山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2004年,在市、區兩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進一步被定為副處級單位。
2006年,經新會區委、區政府同意,圭峰區正式實行鎮級財政管理體制。新會勞動大學作為幹部培訓基地的使命已結束,原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全部劃轉。圭峰山作為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的行政管理職能得到突顯和加強,圭峰山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回歸到政府管理職能的正常軌道上來。
截至2009年,先後完成高標准道路骨幹工程圭峰路、東湖大道、擴建修建環山公路、龍潭景區大道、玉龍湖環湖道路、碧湖徑休閑健身道、大光明步行徑、綠護屏進山大道、體育運動公園道路、會木公路等景區主要道路共30多公里;建設玉台廣場、體育運動公園入口廣場、碧霞公園廣場、萬勝廣場、玉湖廣場、圭峰南入口廣場等市民休閑遊憩設施。投資建設高級商務、政務接待酒店圭峰山莊;興建具有新會地方特色的葵博園園區10公頃,展館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
2009年,繼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完成了會木公路圭峰山路段改造工程,全長1034米,在2009年春節前全線竣工通車;完成了五和農場市政管道改造工程,全長3.65公里。區重點項目圭峰山南入口改造工程第一期順利完工,建成長500米,寬達16.5米的景區入口主幹道,面積7200平方米大型南入口主廣場和面積5200平方米演藝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