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藏醫發展歷史

藏醫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7 10:20:57

❶ 藏醫學的歷史有多少年

藏醫學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早在吐蕃時期已形成體系。在藏王赤松德贊在位期間,藏醫葯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藏醫學鼻祖宇妥·元丹貢布在集古代藏醫的基礎上,吸收四方醫學精華,編著了《四部醫典》。

❷ 藏醫學有多少年歷史

藏醫藏葯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斗爭中逐步認識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於治療的經驗;在狩獵過程中,又逐漸知道了一些動物的葯理作用。相傳在公元前三世紀,就有了「有毒就有葯」的說法。
據《玉妥·雲登貢布傳》記載,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種醫學叫《本醫》,當時還沒有系統的理論,主要靠三種療法,即放血療法、火療法、塗摩療法來治病。同時,還用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治療外傷等等原始簡單的辦法。公元四世紀,天竺的著名醫學家碧棋嘎齊和碧拉孜入藏,傳播了《脈經》、《葯物經》、《治傷經》等五部醫典,對《本醫》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公元六世紀以來,從內地傳來了醫學和天文歷算;七世紀,文成公主入藏,帶來了「四百零四種病方,五種診斷法,六種醫療器械」以及四種醫學論著如《門介欽莫》(即《醫學大全》)等。八世紀,金城公主入藏時又帶來了許多醫葯人員和醫學論著,並把其中一些著作譯成了藏文,如《索瑪拉扎》(即《月王葯珍》)等等。赤松德贊時期,藏醫有了很大發展,出現了九大著名醫學家,即玉妥·雲登貢布、碧棋列貢、吾巴曲桑、齊齊謝布、米娘絨吉、昌提傑桑、聶巴曲桑、冬門塔傑和塔西塔布。其中玉妥·雲登貢布最為有名。

❸ 藏醫與中醫哪個更早些

中醫中葯發展到今天,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不知解除了多少人疾病的痛苦,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可是,誰是中醫中葯最早的發明者呢?原來最早發明中醫中葯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是他,在5000年前就寫下了人類第一部中醫中葯著作——《祝由科》。

盡管在當時的條件下,這部著作還夾雜著一些迷信成分,但群眾對它的評價是:「家有祝由科,害病不吃葯」。後世人在這部醫葯著作的基礎上,去偽存真,不斷增補,逐漸形成了後來的《黃帝內經》。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理論著作。它不但在歷史上對我國人民保健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直到現在還起著指導中醫臨床實踐的作用。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內容非常廣泛。《黃帝外經》37卷,據說內容也很豐富,可惜失傳了。
藏醫學有2000多年的歷史,早在吐蕃時期已形成體系。不僅出現了藏民族自己的醫學家,而且有了藏醫葯學理論著作《四部醫典》。《四部醫典》是老宇妥·元丹貢布在八世紀末整理編篡而成,歷經後世藏醫葯學家的修改、增補、注釋而愈趨詳細完整,成為學習藏醫學的必修課本。在國內外影響極大。藏醫學十分重視自然與人體的關系,有大、小宇宙之稱;藏葯的原料及產品皆出自高原本土,對醫治多種疾病具有神奇功效。在人類日益強調回歸自然、追求生態平衡的今天,藏醫藏葯重新煥發光彩,連同神奇的文化背景,一起步向國內外。 兩者相比還是中醫早一些

❹ 藏醫有多長歷史

藏醫起源
敦巴辛饒是最早的藏醫,象雄是藏族文化最早的發源地,也是藏族原始本教的發源地。象雄位於今天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一帶。這個地方是雍仲本教創始人幸饒彌沃如來佛祖的誕生地。根據本教的傳說,他誕生有一萬多年。他從小就開始學習本教等文化知識並長期精心從事自然界的觀察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任何事物都包含著4種元素:即土、水、火、風這4種最小的分子。他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的變化都是由於這4種元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後來他寫出了《宇宙從蛋生》、《藏醫九顯論》、《五行歷算》、《天文歷算》等一些理論著作。

雍仲本教的第一本「醫典」記載敦巴辛饒一生娶了9個部落主的女兒做妻子,並生有8個子女。其中一個姓翟的妃子為他在藏歷木猴年生了傑布楚西。傑布楚西後來成為敦巴辛饒的醫學繼承人,並將他父親的醫學論著編纂命名為《多個夢移》。這部書就是現在我們使用的《四部醫典》中的宗源書之一。
它的後記記載了從傑布楚西到公元七世紀所有繼承人的歷史。敦巴辛饒將《乾酪葯九顯論》傳承給了本教主要繼承人傑布楚西,後來由姆扎扎嘿、色拖傑江、東青吐青、傑察馬瓊依次相傳下來。
《象雄大藏經》中記載有關藏醫學的內容時說:象雄時代已經發明了外科手術術後癒合無需拆線,即在手術中使用動物的筋作為縫合線這樣先進的手術方法。

❺ 藏醫心理學歷史是

你對藏醫心理學感興趣,網路一下就可以查到。

❻ 藏醫葯學的教育歷程

國家投巨資建立的西藏藏醫學院,經過10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最權威的藏醫大學。
目前,學院招收的學生全部是藏族,授課教師也是藏族,使用藏語專業教材。本科生學制5年,藏醫葯教材包括《藏醫學發展史》、《解毒學》、《月王葯診》等20多門科目。
西藏藏醫葯學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現已招收了兩批藏醫學碩士研究生的西藏藏醫學院,目前已培養出650多名本專科畢業生,他們大都在西藏、青海、甘肅、雲南等地從事藏醫藏葯工作,有的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行醫。這表明,藏醫葯學後繼有人。
◆1989年
西藏大學藏醫系與自治區藏醫學校合並建立了西藏藏醫學院。
◆1990年
開始,近年來,藏醫葯教育還得到國際上的支持。在瑞士紅十字會以及外籍人士幫助下,西藏先後成立了學制4至6年的日喀則邊雄藏醫學校、山南松贊藏醫學校等一批專業學校,這些學校已經培養了300多名藏醫藏葯人才。
除政府設立藏醫學校和醫療機構外,父子或師徒相傳這一傳統藏醫培養人才的方式,至今仍在延續。在西藏農牧區,民間藏醫都帶有徒弟。藏醫葯界的權威學者強巴赤列、措如·次朗和眾多藏醫葯學家的身邊,都有2至3名精通藏、漢語言的學生,幫助整理老師們口述的藏醫葯理論和實踐經驗。
藏醫學院院長措如·次朗教授主編的數十萬字的《四部醫典大詳解》即將出版發行,國家級專家強巴赤列口述的四百多萬字的《四部醫典系列掛圖詳解琉璃說》正在編寫之中。這些著作將成為後輩們的寶貴財富。
◆1993年
2月,經國家教委批准獨立設置為西藏藏醫學院。從此,藏醫葯學高等教育正式列入全國普通高等教育的序列,是國內外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培養高層次藏醫葯學專業人才的高等學府。學院建校以來,培養了上千名藏醫葯學專業人才。從碩士到博士,有整套培養體系,目前,54名碩士研究生已經畢業,37名藏醫葯學碩士研究生正在培養。
◆1998年
國務院學位辦授權西藏藏醫學院為碩士研究生單位。目前,學院已有10名碩士研究生在校深造。

❼ 藏醫葯學的歷史進程

古代藏族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的長期斗爭中,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從古代流傳的「有毒必有葯」的說法,充分說明藏族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了原始的醫療。
人類歷史上一切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都和生產勞動有著密切的關系,都是在人類同大自然作斗爭中積累起來的。勤勞智慧的藏族人民在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積累經驗,逐漸形成並確立了原始的醫療體系。
公元八世紀藏醫葯學歷史名著《四部醫典》的出現,標志著藏醫葯學作為獨立的醫學理論體系最終形成 藏醫葯學在其形成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曾涌現出了許多才華橫溢,著書立說的傑出人物。
相傳藏王拉妥妥日年贊時期。藏區就有來自印度的吾西嘎西及其後裔的行醫活動。藏王南日松贊以前,藏族民間就有酥油熔液用於止血,以青稞酒糟治外傷等簡易的治療方法。公元七世紀,藏王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強盛的吐蕃王朝。創造了藏族文字,爾後該藏王下令從鄰國特別是從印度迎請博學多識的專家、譯師,極力翻譯、整理佛學、醫學及其它方面的經典。其中《葯診大典》《無畏武器》最負盛名,是兩部較系統、較完整的醫學巨著,現已失傳,這兩部醫學巨著的失傳,實為藏醫學及藏族文化之一大損失。有關史籍對此有這樣的記載;「《葯珍大典》是文成公主進藏時帶至西藏的。由名叫馬哈德瓦和達爾摩高恰所譯。《無畏武器》是由印度醫生巴熱達札,漢地醫生韓維康(又稱韓文海—筆者注)、大食國醫生嘎林諾三人總結和借鑒三國醫學內容後合編而成;共有七卷」。(《智者喜宴》1518頁和第司桑吉嘉措《藏醫史》150頁)
公元八世紀赤德祖丹在位時,金成公主入藏帶來《月王葯診》,由和尚摩哈衍那和比繞札那譯成藏文。有人認為,此書雖從漢地傳至藏區,但其內容並非漢族醫學。比繞札那是藏族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翻譯家之一,他豁達,開放,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融合做出不朽功績。他還和達瓦傲嘎合譯原始《四部醫典》。
那時藏醫廣泛的醫療實踐活動,為《四部醫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為人體生理、病因機制,診斷施治以及葯味性能等諸方面的解釋提供了依據,相對充實了藏醫葯學內容,使其理論化和系統化。《四部醫典》經歷代名醫的修改和補刪,漸趨完善。現存的《四部醫典》有一百五十六個章節,涉及到生理解剖、病因病理,臨床各科、診斷治療、葯材方劑、手術器械以及醫學倫理等內容,是對藏醫葯學基本理論和具體臨床實踐的完整總結,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目前已有漢譯全本和俄、英文節譯本。成為全世界的醫學財富。
藏族醫葯學史上的著名藏醫學家老宇妥·雲丹貢布便是整理編纂《四部醫典》的主要成員之一。據有關資料,老字妥誕生於公元729年,族世業醫。老宇妥一貫持「自視當知其短,以師必得其長」的嚴謹治學態度。曾邀請漢地、印度、泥婆羅、克什米爾等國的在當時醫學界享有很高聲譽的醫葯學者,同他們進行對醫葯學理論的廣泛而深刻的學術探討,匯取各家之長,刪繁存要。不辭艱辛,本著求實精神,曾赴印度等國三次,漢地五台山一次,認真學習和研究了印度、漢族等醫葯學理論,並吸收了合理有益的醫學思想,為以後研究醫學和著書立說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他高超的醫技和精湛的醫理,深得藏王贊普的敬重,被任命為赤德祖贊,赤松德贊兩朝太醫,為當時藏族九大名醫之首。還相傳曾為尼泊爾及克什米爾國王治過病,被後人推崇為「醫葯佛陀重臨人間」。卒年125歲。
誕生齡十一世紀的新宇妥·雲丹貢布被認為是老宇妥之十三代後裔。他借鑒或吸收了從漢地傳來的《月王葯診》之精華,以及《月光》、《八支醫要》等醫著,辨析前人之說,對《四部醫典》作了大膽的補撰整理,使得其內容進一步充實。他好學不倦,醫術精深,貫通群論,行醫惠民,名垂青史。卒年77歲。著有《大小八支醫要集》等重要的藏醫學歷史巨著。對藏醫葯學的發展功著譽盛。
藏王赤德松贊,非常重視醫學之發展,他時常將醫生請到王宮內,就座齡輔有九層錦緞的座席上,以示對醫學、醫生的尊敬,使醫生的社會地位有了明顯提高,藏醫葯學在他的時代有了空前的發展。 隨著藏醫葯學的不斷發展和提高,一些醫生由於所處環境和醫療實踐的基礎不同,積累了不同的實踐經驗而提出了不同的學術見解。到15世紀中期,藏醫葯學出現了對葯物的不同識辨及對《四部醫典》的某些理論學說有異見的兩大學派,即項瓦(北方派)和賽爾(南方派)。學術爭鳴的出現、標志著藏醫葯學思想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項瓦學派以項瓦·南木傑智藏為代表,他通曉顯密宗佛教,尤精藏醫。在西夏,印度醫學界享有較高聲望。晚年應明朝廷之邀赴漢地並任大司徒官職。有《八支集要·如意寶珠》等著作。
賽爾學派以賽喀瓦·娘木尼道吉為代表,娘木尼道吉博覽醫書,醫技亦精,敢齡創新,重視實踐,不畏艱險,親臨野外採集各類葯物標本,專心應診和研究葯物,廣泛開展學術研討,豐富和發展了藏醫本草學的內容,為後來問世的《晶珠本草》奠定了基礎,促進了藏醫本草學的發展。他著有《醫典廣注》、《醫診千萬舍利》、《本草鑒識》等。其後裔賽喀瓦·羅主傑吾,自幼剃度出家,對醫學講、辨、著無所不精,他繼承賽爾學派理論,對藏醫葯倫理和醫史方面有獨到的見解,並對一些錯誤的觀點進行了批駁和糾正。著有巨著《醫典注釋·祖囑》(前部),該書與第司·桑吉嘉措的《蘭琉璃》在當代藏醫學中佔有相當位置,被認為是最權威性的《四部醫典》注釋本,是廣大藏醫工作者必修之本。他還根據宇妥手抄本對《四部醫典》進行了大量的校改,並動員囊索·牙加巴集資刻了《四部醫典》最早刊刻的札唐版。
章迪·華爾旦措悉,十三世紀生於章迪地區。從小篤好醫學,善放思考,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深受病人敬仰。曾任元世祖忽比烈國師八思巴之御醫。著有《醫學大綱》等醫學著作八十餘本。
公元年,在藏族政教史上深具影響的著名歷史人物,第司·桑吉嘉措,生放拉薩北部郊區。1679年任第五世達賴喇嘛之第司(攝政王),管理西藏的政教事務,建樹頗豐,對天文、歷史、醫學等方面造詣很深,並各有專著。他虛心好學,把自己的著作,寄送各地學者,徵求意見,力求使作品完善化。醫學方面的著作有《醫史概論》、《四部醫典注釋·蘭琉璃》以及醫學圖譜七十餘幅,還校堪整理過《四部醫典》等等。另在葯王山(拉薩布達拉宮西南)創建藏族第一所藏醫經院。
生贊公元十世紀的達爾摩曼熱巴·洛桑曲智,從年輕時即跟隨第五世達賴和第松·丹增達爾吉等學者學習佛經和醫學。後任五世達賴御醫,曾為達賴喇嘛行眼科挑拔手術,怡療老年性白內障成功;並協助第司·桑吉嘉措創辦並執教葯王山寺醫學院,門徒甚多;奉五世達賴之命補充完成了《四部醫典注釋·祖囑》後半部的編寫工作。還寫有許多具有獨到見解的論文和著作。達賴喇嘛也非常器重他,稱他是「醫葯之王」。
迪瑪格西·旦增彭措生聆公元十八世紀。自幼習醫,精通群說,擅長藏醫本草學,在從事多年的醫學實踐和收集葯材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鑒前人醫學經驗。撰寫了《晶珠本草》詳細敘述了葯物的分類、性味功效,形態描述、葯物異名和鑒別方法等,本書收錄的葯物有二千二百多種,糾正了一些本草學家的錯誤,為藏醫用葯、鑒別以及研究藏醫葯學做出了突出貢獻。 17 世紀中葉—20 世紀中葉
五世達賴建立甘丹頗章政權, 在大力弘揚佛法的同時重視發展藏醫葯學 ,採取了許多重大措施使藏醫葯學進入鼎盛時期。五世達賴本人不但對藏醫十分感興趣,曾邀請大博士查倉巴講解《四部醫典》、《甘露瓶》、《千萬舍利》及 等許多藏醫葯學經典 ,尤其宿欽·卻雍讓卓等幾位名師處聆聽宇妥的醫學精髓,藏醫造詣頗深,五世達賴一生採取了許多促使藏醫葯發展的措施。首先,批准香若·囊索多傑的請求,重新對《扎塘版四部醫典》進行木刻印刷;命令東珠華巴、達莫曼然巴和南郎班欽三人對新版《四部醫典》進行認真校對並親自作了序。與此同時, 刻版印刷蘇喀·洛哲傑布著的《祖先口述》;下令達莫曼然巴搜集編纂《新老宇妥傳》和整理新宇妥著的《醫學十八支》, 並木刻印刷這兩部著作。另外,木版印刷了達莫曼然巴著的秘訣部註疏祖先口述《善說金飾》和後續部脈診尿診章以後的註疏祖先口述《疑難金剛結解》,這些措施使得許多醫學經典得以傳世。爾後積極興辦藏醫葯教育,先後在拉薩的哲蚌寺西宮新建 「索日卓盤林 即醫學利眾院,任命尼塘仲欽·洛桑嘉措為教官,強歐囊索達傑為管理主持;恢復日喀則桑卓則建立的藏醫學堂 章松堆貝林 即仙醫雲集院,任查戎巴為管理主持。此後又在 布達拉的 夏欽覺 、 玉嘉覺 及桑甫尼瑪塘建立藏醫學校 ,由強歐巴和達莫曼然巴負責管理,為學習藏醫創造條件。五世達賴晚年,從南山邀請多委巴尼糞傳授印度瑜迦師木扎左格的白內障撥除手術和藏醫的除翳手術秘訣集。邀請日喀則上部屬於達瑪貢布醫學傳承的比丘利他和尼仁地區的南誇拉傳授強巴派的醫典注釋和秘訣。並命令達莫曼然巴、勒傘等藏族醫生學習鳥仗那大成就者的水銀洗煉技術。為了普救眾生性命,五世達賴還派人收集各種稀世寶石和歷代學者特製的珍寶葯品作為原料創制出仁欽章皎大黑丸、查皎丸、動物寶達日瑪丸、動物 寶白晶塔丸及去毒動物寶丸等, 醫治患者,廣行善業。這 一時期的攝政王桑傑嘉措秉承達賴旨意修訂《扎塘版四部醫典》刻版印刷了現行的《四部醫典》,並對這部用偈頌文體寫成的經典進行了全面注釋和補充,寫成《四部醫典疏·藍琉璃》,桑傑嘉措還組織著名畫師繪制了 曼湯 79幅,並著有《藏醫史》、《秘訣補遺》等一些醫著,對藏醫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 見第司·桑傑嘉措條 ) 。這一時期出生於洛卡亞多地方的達莫醫學博士洛桑卻哲是一位醫學知識淵博的大師,曾受五世達賴的嘗識,擔任過達賴的保健醫。他一生著書很多,其中《秘訣秘函》、秘訣部祖先口述《善說金飾》、後續部祖先口述《疑難金剛結解》及《新老宇妥傳記》等最為著名。他的親傳弟子有醫學博士洛哲卻佩等多人。總之,甘丹頗章王朝時期,藏醫在醫療、教學及對《四部醫典》的研究發掘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績。 這一時期藏醫學不但在西藏地區得到發展,而且在西康、 安多、內蒙古等地也有較大發展。
西康地區,司徒·卻吉迥尼最為有名,他著有許多醫書,也譯有脈診、天花治療等中醫書籍,在德格八蚌寺創辦的藏醫學堂,培養了八邦溫、嘎瑪艾勒丹增、帝瑪爾·丹增彭措等許多著名藏醫學家,推動了這一地區的藏醫的普及和發展 ( 見司徒醫學傳承條 ) 。
安多地區 ( 甘肅、青海地區 ), 這一時期在塔爾寺、拉卡楞寺、夏瓊寺、拉加寺、賽科寺、拉莫德欽寺及佐寧寺等著名格魯派寺院中先後建立起曼巴扎倉 ( 藏醫經院 ), 成為藏醫葯教育和治療的中心 ( 見曼巴扎倉條 ) 。另外 , 這一時期拉薩葯王山利眾院派遣了著名醫生羅桑卻佩和格桑亞爾培兩人去外蒙古做克利卡吉宗丹巴的保健醫 , 派遣嘉木樣克珠任國師章嘉佛的保健醫。 1745 年於北京雍和宮成立曼巴扎倉 , 培養不同民族的藏醫學生。同時在內蒙古哈力哈和西霍爾等著名大寺院內建立藏醫曼巴扎倉〔一般認為在三世達賴索南嘉措 (1543 —1588) 時期建立的〕培養蒙族學生 , 由此藏醫在蒙古族地區進一步發展起來。這一時期安多地區和內蒙古地區涌現出了許多著名藏醫學家 , 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更欽晉美昂布、章嘉若貝多傑、松巴堪欽益西班覺、隆吾贊卓佛班瑪巴扎 ( 又名嘉華丹巴熱傑 ) 、蒙古阿旺王、敏珠佛諾門汗降貝卻吉丹增赤列、江隆班智達羅桑卻佩、蒙古恰霍爾博士洛桑次成、 蒙古郎柔丹達爾等多人。松巴堪欽益西班覺 (1704-1788) 著有《醫學甘露流》、葯物學《白晶鑒》、醫療精選《甘露喜慶》、秘訣萎萃《甘露滴》等醫書。敏珠佛諾門汗嘉華卻吉丹增成列著有一切醫學書籍精華匯編《秘密寶源》。隆吾贊卓佛班瑪巴扎著有《醫學總論》、常用葯物《綠絨蒿束》、《九味防疫方劑》等。恰霍爾博士洛桑次成著有葯物學《奇美眼飾》 , 並附有葯物標本圖 , 還著有《金屬鍛灰》等葯書。蒙古醫生郎柔丹達爾著有《四部醫典》疑難註解 《殊勝金色詞子串》及《四部醫典研究》等醫學著作。另外西藏上部拉斗地區以及錫金、不丹、尼泊爾、印度等國家也先後傳人藏醫學 , 為這些地方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19 世紀 ; 藏醫葯史揭開了新的一頁。十三世達賴土丹嘉措 (1876 —1933) 十分重視發展藏醫葯學 , 用藏醫為一切眾生和患者造福 , 曾下令恢復和加強以前建 立的葯王山藏醫利眾院 , 委派自己的兩位保健醫、原葯王山著名醫生洛藏桑布和丹增嘉措去該院擔任教師 , 提高藏醫教學水平。並命令丹增嘉措主持藏醫葯書籍的刻印工作 , 出資修建葯王山利眾院印刷室 , 將以前保存在印刷房內的《四部醫典》、《藍琉璃》、《秘訣部補遺》、《晶珠本草》、司徒的《大疏》等藏醫葯經典的陳舊木版全部重新刻製成新版 , 後來把這些新版稱為葯王山版。 1893 年 , 十三世達賴親自校訂《四部醫典》木刻版時 , 發現還有錯別字和遺漏等問題 , 認為 這《四部醫典》是掌握眾生生命的根本 , 要認真校訂 , 使之成為醫書範本。 於是出資費用並令保健醫俄金·丹增嘉措和葯王山教師華丹彭措、貢卻德勒等進行校訂。 1897年封蘇喀派名醫羌青巴·強巴土昂為保健醫和堪瓊 , 任命強巴派名醫夏吾丹卻華旦為副保健醫 , 委派兩人主持葯王山藏醫學堂的教學和管理工作。 兩人盡職盡責培養出了大批學員。第一批學員中的隆珠扎巴 , 第二批中的山南欽饒諾布和次成年扎、格桑勒協、土旦達傑等都是出類拔萃的人才。上述強巴土昂針對藏醫中婦產科和兒科不夠健全的情況 , 曾撰寫了《小兒護 理·利眾心寶》一書 , 此書從嬰兒接生 , 哺乳、護理、疾病預防、治療、安全用葯等 19 個方面介紹了小兒保健知識 , 並創制出 8 種小兒葯品。書籍和葯品發至縣鄉和溪卡廣大 地區 , 向孕婦進行教育和宣傳。
1916 年 , 十三世達賴創辦了拉薩藏醫歷算學院 , 這是 一所醫療和教學兼備的培養藏醫高級人才的機構 , 藏語 稱 曼孜康 , 欽繞羅布任院長。欽繞羅布在教學上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 為了形象直觀教學曾復制了全套彩色醫學 唐卡 , 規定學生每年上山采葯、認葯半月 , 在門診部診治病人等 , 這些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起了積極作用。 這所學校先後培養出了千餘人高級藏醫人才 , 其中還有很多是印度等外國學子 , 他們為藏區和國外的藏醫事業作出了貢獻。欽繞羅布在學術上也有很大的成就 , 著有藏醫理論、葯物、臨床等方面的許多有價值的著作 ( 見欽繞羅布條 ) 。

❽ 藏醫葯學有什麼多年的歷史在國內外影響極大

藏葯醫學有3000 年的歷史,影響大。

❾ 藏醫葯的介紹

藏醫葯是中國醫抄學寶庫中一顆襲璀璨的明珠。 世世代代的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在與自然和各種疾病進行斗爭中,積累了治療各種疾病的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醫葯學體系,涌現了許多醫學賢聖,豐富了藏醫理論,同時又由於歷史和社會的原因也出現了發展極其緩慢的局面,直到本世紀下半葉又有了長足的進步。2006年藏醫葯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❿ 藏醫藏葯的歷史悠久

早在遠古時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斗爭中逐步認識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於治療的經驗;在狩獵過程中,又逐漸知道了一些動物的葯理作用。相傳在公元前三世紀,就有了「有毒就有葯」的說法。
歷史記載藏醫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他對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的生存,繁衍生息,生產力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藏醫學鼻祖宇妥雲丹貢布(708-833年)集古代藏醫之大成,吸收四方醫學的精華,編著了《四部醫典》該巨著是80幅唐卡的最早來源。公元8世紀初,吐蕃王朝侍醫比吉贊巴希拉,編繪《屍體圖鑒》26章。《屍體分布圖》、《活體及屍體測量》等藏醫腹腔圖畫見於許多藏醫歷史典籍。公元1730年圓滿完成了《四部醫典系列掛圖》79幅藏醫唐卡畫圖的繪制。史籍記載,唐卡畫圖是為了使四部醫典通俗易懂,從學識淵博者到初學的童齡均能理解,猶如一顆掌上透明珠寶,一目瞭然。
藏醫80幅唐卡是祖國醫學寶庫的璀璨明珠,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結晶。1998年由強巴赤來教授擔任主編,編寫了藏、漢、英《四部醫典80幅彩色掛圖釋難藍琉璃之光》著作,作為註解的小圓圈圖表5000多幅,為系列掛圖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據《玉妥.雲登貢布傳》記載,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種醫學叫《本醫》,當時還沒有系統的理論,主要靠三種療法,即放血法、火療法、塗摩療法來治病。同時,還用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治療外傷等等原始簡單的辦法。公元四世紀,天竺的著名醫學家碧棋嘎齊和碧拉孜入藏,傳播了《脈經》、《葯物經》、《治傷經》等五部醫典,對《本醫》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公元六世紀以來,從內地傳來了醫學和天文歷算;七世紀,文成公主入藏,帶來四百零四種病方,五種診斷法,六種醫療器械以及四種醫學論著如《門介欽莫》(即《醫學大全》)等。八世紀,金城公主入藏時又帶來了許多醫葯人員和醫學論著,並把其中一些著作譯成了藏文,如《索瑪拉扎》(即《月王葯珍》)等等。赤松德贊時期,藏醫有了很大發展,出現了九大著名醫學家,即玉妥.雲登貢布、碧棋列貢、吾巴曲桑、齊齊謝布、米娘絨吉、昌提傑桑、聶巴曲桑、冬門塔傑和塔西塔布。其中玉妥.雲登貢布最為有名。
玉妥.雲登貢布(708~835年)是吐蕃王朝時期最傑出的醫學家,曾擔任過贊普的御醫,是藏醫學理論體系的奠基人。他走遍西藏各地,廣泛搜集和研究民間醫方,總結民間醫葯經驗,還多次赴內地五台山以及印度、尼泊爾等地,拜中外名醫為師,曾邀請著名中醫學家東松(即韓文海)、印度醫學家新提嘎瓦、尼泊爾醫學家達瑪錫拉、克什米爾醫學家庫雅巴等來藏研討學術。他結合中外醫學成果,編著了三十多部醫學論著從而形成了藏醫的一整套體系。
從此,藏醫葯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藏族是分布於我國青藏高原的一個古老民族。藏族醫葯學的文字記載始於1300多年前。公元8世紀以後流傳下來的藏醫葯文獻很多,其中影響最大的有以下六種:
(一)《敦煌本藏醫殘卷》(公元8世紀)收載53方133味葯;現能考證的127味中動物葯66味(佔52%),植物葯51味(佔40%),礦物葯12味(佔18%)。
(二)《月王葯診》(多認為是公元8世紀中葉),醫僧摩訶衍、毗盧遮那翻譯。收載葯物329種,其中植物葯212種,約佔65%,大半為高山植物,絕大部分至今仍使用。
(三)《四部醫典》(12世紀),宇陀·元丹貢布著。收載葯物1002種,其中第2部第20章葯物性能390種,收載方劑400個。
(四)《四部醫典藍琉璃》,第司·桑吉嘉措(~1707)著。收載葯物1400種。
(五)《晶珠本草》,帝瑪·丹增彭措(1673~1743?)著。收載葯物2294種,其中植物葯1006種,動物葯448種,礦物葯840種。
(六)《正確認葯圖鑒》,絳久多傑(18世紀後葉)著。圖文並芪,收載葯物580多種。 現代藏葯應用的地域,除西藏自治區以外,還包括青海、四川、雲南和甘肅等省所屬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縣。青藏高原是藏葯的主要產地,據有關單位的調查,藏葯資源有2436種,其中植物類2172種、動物類214種、礦物類50種。青海占據著青藏高原的北部和東部地區的廣大地區,據調查,省內有葯用資源1294種,其中植物類1087種、動物類150種、礦物類57種。全省常用的幾百種藏葯中有70%采自青藏高原,據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調查,全州有藏葯資源1000多種;甘孜州1127種中葯資源中有23%為藏醫所用。
從有關資料的統計來看,目前我國有藏葯3000種左右,西藏是藏醫葯的發源地,藏葯應用歷史悠久。這一地區常用藏葯有360多種,主要來源於菊科、豆科、毛莨科、罌粟科、傘形科、龍膽科、薔薇科、玄參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重要的葯用屬有:綠絨蒿屬、馬先蒿屬、紫堇屬、報春花屬和虎耳草屬等。常用藏葯中,含生物鹼的種類約佔50%,這些活性較強的成分多見於烏頭屬、翠雀屬、唐松草屬、莨菪屬、槐屬、龍膽屬和小檗屬等葯用植物。例如,大黃是一味重要的藏葯,青藏高原分布大黃屬植物28種,其中藏葯應用的有21種,藏葯用大黃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君母札)的種除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之外,尚有藏邊大黃 、喜馬拉雅大黃、塔黃,西藏大黃等,青海、甘肅等地還用波葉大黃;中品(曲什札)有穗花大黃、歧穗大黃、長穗大黃、網脈大黃、心葉大黃、紅脈大黃、卵葉大黃;下品(曲瑪札)有小大黃。

閱讀全文

與藏醫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