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張家界民間傳說、習俗有哪些要詳細的
傳說:
張家界早先並不叫張家界,叫青岩山。那時,青岩山上也沒有姓張的人家。為什麼後來又叫張家界呢?這事兒,還得從漢留候張良說起呢!
相傳,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濫殺功臣。留侯張良想到淮陰侯韓信死前講的那句話:「狡免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不禁打了幾個寒顫,便想效法當年越國范蠢,隱匿江湖。可是到那裡去好呢?入江淮,乃劉氏腹地;至留縣封國,不能久安;秦嶺、巴山,虎豹成群,不是養生延年之處;西北方,匈奴騷擾……他思來想去,只有到南方,找赤松子仙師去!昔日三間大夫屈原被放,曾游荊州、武陵,還給沅、澧二水諸名山留下了許多詩句:「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雲」……想那裡必有人間仙境,必多養生樂趣,於是,他便循著赤松子的足跡,上了天門山。以後,又輾轉登上了青岩山。這里別有天地,正是張良要尋求的。『世外仙境」!從此,他便在這里隱居下來,修行學道,並留下了一脈張氏子孫。據說,張良為了讓青岩山水更美,曾在青岩山南側植了七棵銀杏樹。這七棵銀杏樹長得又高又大,就象七把巨傘,撐在半山腰。
許多年後的一天,一個叫張萬沖的朝廷官吏,穿起長袍馬褂,乘起八抬大轎,帶著妻室兒女,上青岩山遊玩。當他看至(這七棵銀杏樹,象巨人般立在那裡,頓起邪心,便想以這七棵樹為界,把青岩山這塊神奇的土地,通統劃為己有。於是,他請來一名雕刻匠,要他在每一棵樹上雕刻一個大字。這雕匠刻呀、雕呀,七七雕了四十九天,才刻成七個大字:「指揮使張萬沖界」。字刻完後,張萬沖偏著腦殼看了又看。他一邊看,一邊念,一邊笑:「嘿嘿,這下好了,萬古千秋,歸吾所有!」當下,他貼出門板大的告示,規定以七棵銀杏樹為界,方圓五十里,從鑼鼓塌至黃石寨,從朝天觀到止馬塌,一概禁止通行,違者砍頭。並將山寨上所有張氏家族都趕走,他張萬沖一脈要在這仙山福地繁衍生息!他的這道禁令,害得周圍的百姓連打柴放牧都得繞道走,害得張氏族人攜兒帶女,流離失所。
有一天,獵戶張家雄進山趕老虎,恰從七棵銀杏樹下路過,他見每棵樹上都流著黃水,如淚人一般。張家雄最初感到驚奇,不知道銀杏樹為什麼會流淚,後來他看到了「指揮使張萬沖界」七個大字,才恍然大悟,他頓時火冒八丈,猛地拔出獵刀,「嚓嚓」幾刀,將「萬沖」二字,改成了「家雄」。又「嚓嚓」幾刀,把那塊告示牌劈得稀巴爛!
張家雄的這一舉動非同小可,寨里寨外的人們齊聲叫好,只有張萬沖氣急敗壞,暴跳如雷。他調來三百親兵,把青岩山一帶圍得水泄不通。他四處抓人,八方搜山,捉不到張家雄,就在寨民頭上出氣。他把寨民趕到銀杏樹下,聲言要用大家的人血染紅那七個大字。正危急時,只見樹上閃光,樹葉吐雲,樹枝嘶叱,樹幹上突地噴出七股桶大的黃水,直朝著張萬沖的人馬射來!一霎時,狂濤巨浪,鋪天蓋地,把張萬沖三百兵馬一齊卷進金鞭溪去了!寨民們見此陣狀,嚇得一個個忙對著銀杏樹作揖叩頭,呼天叫地,求蒼天保佑。這時,猛聽得雲頭上有人發下話來:
「寨民民們聽著:此地本是天造地設,人間仙境,哪能容得張萬沖這個不肖子孫橫行!吾神已令白果仙人將他葬人海底。此地現歸張氏共同所有,永世永代生息!」說罷,他將拂塵往七棵銀杏樹上一指,只見七棵銀杏樹上立即現出了「人間仙境張家界」七個金燦燦的大字。
眾人抬頭一看,只見那仙人一副書生模樣,頭挽高髻,身穿麻衣,鶴須童顏,一派仙風道骨。人群中有幾個懂學問的長者,一見大頻驚說:「那不是跟赤松子大仙同游天門山、青岩山的子房公公么?」眾人聽了,忙一齊伏地禮拜。那仙人輕甩水袖,笑盈盈地隱人茫茫雲海,向黃石寨方向飄然而去。
因為是張良仙人賜名,此後,人們便把青岩山叫做「張家界」。
金鞭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下令用一塊塊巨石建造萬里長城。全國上下,男女老幼,一概應征。觀音娘娘同情賣苦力的民工,便剪下自己的一束頭發,送給每個民工一根拉運巨石。秦始皇想,一根頭發能拉走一塊巨石,要將這些頭發編成一根辮子,不就可以趕走一座山么?於是他把發絲全收上來編織成一條金鞭,用金鞭趕山造長城,果真法力無邊,於是當即將它命名為趕山鞭,並揚言要用它趕山填海。趕山填海之事惹怒了海龍王,海龍王召集蝦兵蟹將商量對策,定下一條妙計。一天,秦始皇見到一位貌似大仙的少女,便下令納為妃子,誰知這少女就是海龍王的女兒,洞房之夜,龍女見秦始皇的趕山鞭一刻也不離身,便要秦始皇解下趕山鞭才能入洞房,秦始皇欣然答應了,並立即吩咐將士擺酒宴慶賀。龍女向秦始皇頻頻敬酒,待他喝得爛醉如泥後,龍女用假金鞭換走了秦始皇壓在枕頭下的趕山鞭,悄悄返回了龍宮,第二大,秦始皇發現龍女不見了,趕山鞭也被換走了,一怒之下,將假鞭一甩便回阿房宮去了。龍王知道後就派了一隻老鷹守護金鞭,一直守到現在。如今,這一罕見的自然景觀讓中外遊客嘆為觀止。
南天門的傳說: 南大門是天子山四大天門之一。相傳是向王天子「三箭震朝廷」的地方。
相傳向大坤聚眾起義前夕,突然奉旨進京,在洛陽皇宮險遭不測。脫險後發誓要殺死皇帝,以報此仇。
在天子山經過三年的苦練,他已能用筷子拈游魚,能把幾百斤重的石獅拋向空中,能在百步內逮往奔跑的山羊,能舉箭射中雲雀的眼睛……
一天晚上,雲霧山中一位白須老人托夢於他,說是49天以後,山南並排自開3座天門,從每座門中發l支箭,即可向朝廷報仇。
36天後,山南邊已形成兩座天門。他的弟媳急於要報丈夫被殺之仇,竭力說服向王天子提早舉事。向王終於沉不住氣了,便於第37天清晨趁皇帝上朝時來到南天門發箭。第一箭射去龍案一隻角,第二箭穿第二道門射中皇帝後面的龍柱,第三箭又從第二道門射出,射中皇帝的龍冠,直嚇得皇帝面如土色,慌忙往桌下鑽去,大喊抓刺客。有人從龍冠上拔出那支筋,發現刻著「向大坤」三個字。這下惹怒了朝廷,引來了征南大軍,起義慘遭失敗。
現在,南天門的兩道門仍十分方正,雄偉壯觀。那門下一尊石峰猶如向大坤張弩發箭的姿態,雲霧涌門時更為逼真。
三天三夜後,洪水退了,溪水變得更清更甜了。一剎間,荒山青了,花兒開了,綠水映藍大,藍天映青山,就象仙女撒的玉簪、珍珠、碧羅,美極了。青岩山又熱鬧起來了,四方遊客又游山賞景來了。有個古詩人從百丈峽一直游到金鞭溪,不覺被這奇山秀水所迷醉,寫詩贊道:人游山峽里,宛在畫圖中。
習俗:
哭嫁
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餘,至少三、五日。土家人還把能夠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現在的哭嫁僅是一種儀式罷了。
哭嫁歌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習俗民歌。姑娘在出嫁前一個月里,要唱《哭嫁歌》,用歌聲來訴說土家族婦女在封建買辦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運和對自己親人的眷戀不舍之情。按照習俗,姑娘要哭唱七天到半月,最多的要哭唱一個月,直到姑娘的聲音哭嘶啞為止。《哭嫁歌》的哭唱形式程序則根據出嫁的進程來劃分的,分為:「一人哭唱」和「兩人哭唱」兩種如「哭父」:天上星多月不明, 爹爹為我苦費心, 爹的恩情說不盡, 提起話頭言難盡。一怕我們受飢餓, 二怕我們生疾病; 三怕穿戴比人丑, 披星戴月費苦心。四怕我們無文化, 送進學堂把書念, 把你女兒養成人, 花錢費米恩情深。一尺五寸把女盤, 只差拿來口中銜; 艱苦歲月費時日, 挨凍受餓費心腸!女兒錯為菜子命, 枉自父母費苦心; 我今離別父母去, 內心難過淚淋淋!為女不得孝雙親, 難把父母到終身; 水裡點燈燈不明, 空來世間枉為人!
如姐妹對哭唱: 張家界風光姐:「梭羅樹上十二丫,我們同根又同丫;
今朝姊妹要分離,離開綉樓好孤單!
妹:「梭羅樹上十二丫,我們同父又同娘;
今朝姐妹要離開,難舍難分情難斷!
姐:「梭羅樹來台對台,我姐心裡難寬懷;
丟你妹妹婆家去,逢年過節又才來!
妹:「梭羅樹來台以台,望姐心裡多寬懷,
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誨記心懷!
同姓婚規
土家族在同姓為婚的問題上十分謹慎,僅限於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五服以內通婚為大逆。事實上,到現在為止,即使是符合土家婚規的同姓婚姻,也還是不能為大多數土家人認同。
土家族歷史上的婚姻是比較自由的,男女雙方經過自由戀愛,徵得雙方父母同意,即可結為夫妻。在恩施石窯、大山頂等地,有「女兒會」的習俗,即每年農歷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過「女兒會」,自由戀愛,結為終身伴侶。改土歸流後,土家族被迫實行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包辦婚姻,清乾隆《鶴峰縣志》載:「至於選婿,由祖父母、父母主持,不必問女子願否。如女子無恥,口稱不願,不妨依法決罰,一與聘定,終身莫改。」
趕年
土家族團聚過年有其獨特的習俗:若臘月大則二十九過年:臘月小則二十八過年。土家人把提前一天過年稱之為「趕年」。
命字
命字:俗稱取號,男子多用朱漆金字木匾迎親,迎親前一日,親友鳴鼓奏樂將木匾送至新郎家中。父親率新郎拜領,謂之拜號匾,拜畢將匾懸掛於堂壁,謂升號匾。升號匾要三吹三打,鳴炮奏樂。鳴炮後,設筵堂中,挑童子九人加新郎共十人,叫做「陪十兄弟」,並且稱十人中新郎為「狀元郎」。
九子鞭
九子鞭又叫「天神鞭」,流行於漢、白、土家各族民間,尤以白族人民最為喜愛,他們把幸福、吉祥寄託於神靈,為取悅神佑,伐深山紫竹,竹頂開孔,內置九枚銅錢,鞭長約1米到1.5米左右,大小以本人手握為適,飾以花穗赤綢,紫里帶紅,十分醒目。打九子鞭既可獨舞,又可群舞,少則一人,多則上百。表演者手握鞭桿,伴著嗩吶不停舞動。方法有單手拍,雙手舞花,盤繞。時而在腳外側或內側拍打,時而又在肩上臂上輕敲,動作優美而粗獷。鞭桿舞動,古錢相擦,發出的響音富有韻律節奏,頗為動聽。動作有「天女散花」、「姊妹相會」、「雪花蓋頂」、「攔門左右」、「螃蟹夾草」等。
土家祭祀
土家人祭土地神,是為了祈求作為一方之主的土地神保佑五穀豐登和六畜興旺,也保佑一村人平安、驅邪護村。土家人對土地神十分虔敬,凡土家族地區每村每寨都有一個或多個土地廟,隨處可見。土地廟形式多種,有用大理石精心搭建的,也有用四塊粗毛板搭建的簡易廟或依山洞岩屋而建的土地廟。
高花燈
高花燈是流行於永定沅古坪一帶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時,十二人至十四人不等。配有鑼、鈸、嗩吶、鼓等樂器。每人手中拿一盞紙扎燈籠,內點蠟燭兩根,頂扎一木偶像,用五色紙剪成戲文故事如「八仙」 、「瓦崗寨」,「梁山英雄 」之類。高花燈表演有一套程式,要求東起西落,進一個「半邊月」,出一「月團圓」,舞個「太極圖」。亦可進民房表演,叫「願燈」,多為祝福、還願或為某家喜事湊趣。打吆喝、打口哨則只能到戶外表演,叫「眾燈」,是讓大家看的。
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舞蹈,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歌隨舞而生,舞隨歌得名。擺手舞又名「社巴」,整個活動以祭典舞蹈、唱歌等為表演形式,以講述人類起源,民族遷徙,英雄事跡為內容。祭禮儀式畢,由「梯瑪」或掌壇師帶領眾人,進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土人作戰前跳此舞以助長士氣。擺手舞分單擺、雙擺、大擺手、小擺手數種。跳擺手舞擊大鼓、鳴大鑼,氣勢宏渾壯闊,動人心魄。舞蹈時雙手呈同邊擺動,踢腳擺手,翩躚進退,成雙成對,意境生動。擺手舞不僅是民間一種娛樂和健身性質的體育活動,亦是舞台上獨樹一幟的藝術奇葩,正是「擺手堂前艷會多,攜手聯袂緩行歌。鼓鑼聲雜喃喃語,裊裊餘音嗬囈嗬。」
三棒鼓
三棒鼓,唐代稱三仗鼓,約於明代傳入本境,並逐漸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每年春節,藝人們結伴走村串寨拜年,表演對象不分貧富,戶戶必到。如遇貧寒之家,表演者將別家贈送的禮品相送,意在人人過節歡喜。充分體現出土家人熱情好客,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對加強民族間團結有一定的作用。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組成,一人擊鼓唱詞,一人鑼鼓配樂,一人耍花棒。花棒三根,長一尺,舞者左右各執一根,將另一根拋在空中,左右開弓,擊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也有以刀代棒,以五刀代三棒的技藝。鋼刀在空中歡跳,銀光閃閃,左右穿梭。技藝高強者,突然把刀拋得極高,來一個騰空飛腳,轉身外擺,繼續接刀上拋,令人眼花繚亂,不禁稱絕。打三棒鼓,通常有「鬧春耕」、「收割打場」、「慶豐收」、「拜年節」四套,分「鯉魚跳龍門」、「玉女穿梭」、「板岩漂灘」等項目。打三棒鼓技巧性強,表演時需高度集中,用力適當,貫通一氣,並與演唱者默契配合。
其它
土家族在改土歸流前,有「背婚」之俗,即新娘由其親屬背負到男方;改土歸流以後,新娘由其親屬背到大門,然後坐轎或步行。無論坐轎或步行,都要穿露水衣。土家族迎親時的攔門禮獨具特色。土家族青年男女結婚時,男女雙方各請一位能說會道的人當總管,男方總管(也稱路督管)率領迎親隊伍到女方迎親,女方要在大門外擺一張桌子,雙方總管對歌或對白。如果男方總管唱嬴了或講嬴了,就把桌子搬開,讓他進大門;如果男方總管唱輸了或講輸了,則要從桌子下面爬過去。
土家族新郎、新娘拜堂以後,雙方要同奔洞房,搶坐新床,俗稱「奪床」。其坐床習慣通常是男左女右,以床的中線為界。有心計的新娘,常搶坐在床的中線上,以象徵未來在家庭中地位。新郎亦不甘示弱,盡量把新娘擠到線外,彼此互不相讓,直到新郎把新娘的蓋頭揭開後,新娘嫣然而笑,奪床就此結束,然後夫妻共飲交杯酒。土家族青年男女婚後三日回娘家,俗稱「回門」,一般當日返回。
㈡ 張家界的歷史餐飲文化
張家界的土家族飲來食既具有濃厚的民源族特色,又融合了湘菜的精華。辣,是湖南菜的特色,土家菜也不例外。除了辣以外,土家人還特別鍾愛臘、酸、腌制菜食,風味獨特。特色菜有臘豬頭、「團年菜」、血豆腐、合渣、酸魚肉、泥鰍鑽豆腐、烏雞天麻湯等;風味小吃有社飯、豬血稀飯等
㈢ 張家界的來源、歷史、文化。(200~300字)
張家界是來湖南省轄地級源市,原名大庸市,轄2個市轄區(永定區、武陵源區)、2個縣(慈利縣、桑植縣)。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區腹地。張家界因旅遊建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和中心區域。
㈣ 張家界名字的由來
張家界之名,最早見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張氏族譜》序言。序言的作者叫張再昌,是永定衛大庸所指揮使張萬聰的第6代孫。明弘治年間(1488-1506年),朝廷見張萬聰鎮守有功,將今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一帶「山林之地」作為封地賞賜給他。他於是舉家上山守業經營。
明崇禎三年(1630年),張萬聰的第6代孫張再弘被賜團官,且設衙署於此。這一帶成為張氏世襲領地,被叫成了「張家界」。截止到20世紀末,張氏子孫在此已歷17代,人口近千人。另一種說法是:相傳西漢留侯張良當年在此隱居,終老後葬在水繞四門,因此很早的時候這里就叫張家界了。
(4)張家界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張家界的歷史沿革
西漢時期,除地方設立郡縣外,還加封國,實行的是郡縣國交錯體制。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農歷乙亥年),劉邦當朝,他下令分黔中郡為武陵郡,析慈姑縣為孱陵、充縣(含永定、武陵源兩區與桑植縣)。
唐朝時期,全國改為十道。高祖李淵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農歷辛巳年)下令置澧州、澧陽郡,屬山南道,統轄六縣,慈利與崇義縣(今永定、武陵源二區與桑植縣)歸其所轄。
明朝時期,明王朝廢除元朝的行中書省,在全國設立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實行省一級民政與財政管理。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農歷己酉年),降慈利州改為大庸縣,隸屬於澧州
1994年4月4日,國務院批准將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因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在國內外聞名遐邇而得名。
㈤ 張家界有那些名勝古跡
天子山(69)金鞭溪(67)西海(63)黃石寨(48)袁家界(45)寶峰湖(38)水繞四門(29)天下第一橋(29)張家界國家回森...(22)索溪峪答(18)張家界土家風...(13)百龍觀光電梯(9)索溪峪十里畫...(5)張家界黃龍洞(4)百丈峽(4)茅岩河九天洞...(4)黃獅寨(2)張家界天門山(2)張家界天門山...(1)楊家眾將(1)十里畫廊(1)黃龍洞(1) http://www.17u.cn/jia/zhangjiajie/city/210.html
㈥ 張家界簡介
張家界市地處湖南省西北部,位於東經109°40′至111°20′、北緯 28°52′至
29°48′之間,屬武陵山脈腹地,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原名大庸市,1994年4月更名,總面積9516平方公里,轄2區2縣。
張家界因旅遊建市,是國內重點旅遊城市。張家界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全市有少數民族33個,以土家族、白族、苗族為主,少數民族人口115.25萬,占總人口的77.19%。2006年末實有土家族人口101.56萬、白族11.21萬、苗族2.67萬,已建立土家族鄉8個、白族鄉7個。
這里民俗古樸,民族文化濃郁,有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5類70多項,其中桑植民歌首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家界陽戲、張家界高花燈、慈利板板龍燈首批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家界硬氣功曾隨國家領導人赴歐洲七國演出。
張家界是革命老區。這里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和中心區域,賀龍、任弼時、王震、關向應、肖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奮戰,領導了長達8年的武裝斗爭。紅二方面軍從桑植縣劉家坪白族鄉出發開始漫漫長征。全市先後有4.7萬人參加紅軍,犧牲1.8萬人。
張家界生態優良。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6.98%,核心景區為98%。市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0.1%,景區為一級。
全市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99.6%,
90%的地表水水質達到了11類標准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低於國家控制標准。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8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3個,有娃娃魚、中國鴿子花等國家一、二級珍稀保護動、植物81種,保護小區23個,面積702平方公里。
張家界資源豐富。有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長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212條3131公里,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56.9萬千瓦,可開發量達104萬千瓦。
有煤、鐵礦石、鎳鉬等礦產60多種,已探明儲量和可開發利用的
28 種。物種豐富,木本植物有110科1409種,脊椎動物有190餘種。名優特產有張家界椪柑、湘西黃牛、茅岩霉茶、菊花芯柚等。
張家界歷史久遠。2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創造了燦爛的古文化,留下了許多古老的人文傳說和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先後出土國家一級文物41件、二級文物173件、三級文物1222件。公元263年,吳景帝孫休下令設置天門郡,最初郡治就設在永定城區古城堤。
張家界地靈人傑。先後涌現鎮守台灣、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清末名將劉明燈、孫開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新中國元帥賀龍,無產階級革命家、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廖漢生、袁任遠、范子瑜,南北大俠杜心武、地質學家田奇雋、「兩彈一星
" 科學家陳能寬等一批時代英才。
(6)張家界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張家界市,是一座新型的城市,張家界,又是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它即古老又年輕,說它古老,是因為它的前身—大庸市,早在新時器石代,其境內澧水兩岸就人類活動了。
民國二十七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938年至1949年,農歷戊寅年至已丑年),湖南全省調整為10個行政督察區,大庸與桑植屬第八督察區,專員辦事處設在永順。慈利縣屬第四督察區,專員辦事處設在常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張家界市全境解放。
公元1949年至1988年(農歷已丑年至已巳年),慈利縣屬常德專區管轄,而大庸、桑植兩縣則於1949年10月16日至1952年8月屬永順專區管轄,8月後劃規湘西苗族自治區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轄。
1988年至1990年(農歷已巳年至辛未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大庸地級市,轄慈利、桑植兩縣和永定、武陵源兩區。
1994年4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仍管轄永定、武陵源兩區和慈利、桑植兩縣不變。
㈦ 張家界有什麼名勝古跡
張家界又名青岩山,整個武陵源風景區由:天子山自然保護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黃石寨、金鞭溪)和索溪峪自然保護區組成。張家界原為國營林場,因其獨特的石英砂岩峰林構成的自然風貌和原始次森林的古野景觀,八十年代初被外界發現,蜚聲中外,是張家界市最早開發的風景區,1982年國家計委批准成立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張家界市位於中國湖南省的西北部,其氣候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市境總面積9563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154萬,其中 72%為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張家界市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三大景區構成的武陵源核心景區,面積達264平方公里,景區內三千座石峰撥地而起,八百條溪流蜿蜒曲折,可謂融峰、林、洞、湖、瀑於一身,集奇、秀、幽、野、險於一體,「五步一個景,十步一重天」,被中外遊人譽為「天下第一奇山」,「中國山水畫的原本」,因而被評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82年,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為全國第一園。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張家界轄區內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之後,市境內的天門山又被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1986年,市境內的茅岩河漂流開發推出。至今,全市又新增省級風景名勝區三個(茅岩河、九天洞、天門山)。全市又被列為省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的面積多達500餘平方公里。此外,普光禪寺、五雷山、玉皇洞石窟等若干名勝古跡以及賀龍元帥、南北大俠杜心五等歷史名人故居亦成為頗具吸引力的人文旅遊資源。另有當地古樸的少數民族風情和那驚世駭俗的張家界硬氣功,更是令中外旅遊者津津樂道。
峰林奇異,是張家界景觀的一大特點。在方圓13300多之間,既形態各異,又相互對立,觀之毫無呆板之意,彷彿一切都是經過藝術大師的著意安排。張家界不僅山奇、而且水秀。位於沙刀溝猴兒洞下的瀑布,從200多米高的石壁頂上飛瀉而下,聲如雷鳴,勢若奔馬,蜿蜒於山巒深谷間的金鞭、琵琶溪、花溪、礦洞溪、溝刀溝等5條溪水,汩汩流淌,與天上的白雲、兩岸的綠樹相映成趣,置身其間,飄飄然如入仙境。金鞭溪之幽,黃石寨之雄、腰子寨之險,琵琶溪之秀,杉刀溝之野,袁家界之奇,無不被人嘆為觀止。
天子山張家界公園氣候宜人,是避暑、療養的勝地。張家界有「綠色寶庫」、「動植物王國」之稱。其森林覆蓋率達97%。 張家界公園擁有黃石寨、金鞭溪兩條精品游覽線。 黃石寨精品游覽線: 黃石寨為張家界公園最大觀景台,海拔1300米,四周環寨游道5000米,可俯瞰公園全景,「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
黃石寨游覽線精華景點有:天書寶匣、定海神針、南天一柱、前花園、金龜探海等。黃石寨日出,又是另一大奇觀。登黃石寨有兩條登山游道,一條從前山上山,一條從後山上山。乘黃石寨索道可直達最高峰,黃石寨索道從法國進口,技術可靠,平穩、安全。 金鞭溪精品游覽線:金鞭溪,因張家界標志景點金鞭岩得名。自老磨灣到水繞四門,全長15華里,兩岸石柱危峰摩肩接踵,頂天立地,溪水涓涓,串成一汪汪水潭、瀑布,古木奇花、珍禽同生共榮,構成極為秀麗清幽的生態環境,被稱為「世界最美的峽谷」。游覽此線,不僅可以了解張家界風光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而且可以學到地質地貌、動物植物知識。主要景點有:迎賓岩、金鞭岩、紫草潭、千里相會、水繞四門等。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全市開發旅遊區(點)12個,建成游覽線30多條,建成景區游道300多公里和景區登山索道兩條。張家界火車站已與國內10多個大、中城市開通了旅客列車。張家界機場與國內30多個大、中城市開通了航班,99年4月已開通空港口岸和香港、澳門包機航線。張家界的郵電通訊已達國內先進水平。
㈧ 張家界的文化風俗有何特色
土家族的哭嫁是很抄有特色襲的,在土家風情園可以看到。張家界山水靈秀,民風淳樸。主要有漢族,土家族和白族。
㈨ 介紹張家界
張家界市地處湖南省西北部的澧水之源,武陵山的腹地,總面積為9563平方公里。其氣候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左右,四季宜人。
八十年代以前,張家界還不為外人所知。自從畫家吳冠中先生於1979年底發現這片神奇的土地之後,嘩然傳開。現已成為規模宏大,集游山、探洞、平游、漂流、民族風情表演等內容於一體的全國罕見的綜合類特級游覽勝地。 張家界,歷史悠久,風光旖旎。自從畫家吳冠中先生於1979年底發現這片神奇的土地,經過18年的大力開發建設,現已成為規模宏大,集游山、探洞、平游、漂流、民族風情表演等內容於一體的全國罕見的綜合類特級游覽勝地。
張家界市以其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聞名於世。有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楊家界等景區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此外,市境主要自然、人文景觀還有「武陵之魂」天門山、「百里畫廊」茅岩河、「亞洲第一洞」天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八大公山、「江南名剎」普光禪寺、「楚南盛景」五雷山,以及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賀農故居等。全市已開發景區景點12處,開辟游覽線30多條,可供觀光游覽的主要景點景觀300餘處。
張家界市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在這里生活著漢族、土家族、苗族、白族、回族等20多個民族,其中的這些少數民族在漫長的繁衍、發展、承傳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風俗和習慣,包括生產生活習俗、婚嫁喪葬習俗、信仰習俗、歲日節令、歌舞曲藝等。其中,以土家族的擺手舞、茅古斯舞,白族的仗鼓舞,苗族的接龍舞,融合多民族的九子鞭,儺願戲、花燈,以及大庸陽戲等最具代表性。遊客進入張家界市境,隨處可見土家苗寨、吊腳木樓、石磨水碾、筧槽筒車、小橋清溪。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與自然景觀相互映襯,渾然一體,成為張家界市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張家界歷史悠久,早在四千五百多年前就已有人類活動,在古代,張家界被稱為 「九洲之外,聖人聽其自然」的「南蠻荒蕪」之地. 張家界素有「氣功之鄉」的美譽,民間表演的硬氣功豪壯奔放,剛勁著實,不少人都能表演銀槍剌喉、腹卧鋼叉、睡刀床破青石等高難驚險節目。張家界是少數民族地區,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數民族佔全市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他們獨特的絢麗多彩的風情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