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芒康歷史文化

芒康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7 08:26:20

❶ 甘孜州巴塘縣弦子的歷史

巴塘縣位於甘孜州西部,東接理塘縣,南連得榮縣,西隔金沙江與西藏芒康、鹽井、貢覺縣和雲南省德欽縣相望,北與白玉縣交界。巴塘幅員面積7844平方公里,人口4.5萬,其中藏族佔95%,是一個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縣。巴塘,最早見於清康五十八年(1719)《清實錄》,系藏語譯音,意為「綿羊聲壩」,含吉祥之意。巴塘縣駐地,原系 一片草地,放牧牛羊,到處一片「咩咩」叫聲,藏語「咩」即為「巴」音,因而以聲音定地名,取名「巴塘」。 巴塘是歷史上川藏、滇藏兩條茶馬古道的交匯點,與西藏、雲南一江之隔,是進入西藏的交通要道,是四川進入西藏之前的最後一個縣城,清代就是川西邊陲重鎮。從理塘到巴塘,海拔驟降,這里雨水充足,綠洲一片,因此有順口溜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到了巴塘,忘了爹娘」。 巴塘海拔2000多米左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是康區主要產糧區,也是名副其實的水果之鄉,盛產石榴、核桃、西瓜等,因而巴塘素有「高原江南」之稱。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的各族兒女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和獨特的民族風情。巴塘是中國知名的「弦子之鄉」。巴塘弦子是一種優美抒情的藏族民間歌舞,迄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巴塘弦子歌舞是集詩、琴、歌、舞於一體的綜合藝術,整個舞蹈的節奏由琴手掌握,藏二胡是跳弦子歌舞必不可少的伴奏樂器。在琴手胡琴聲的帶動指揮下,人們繞圓而舞,長袖飄飛。女子蜻蜓點水,逍遙自在;男子剛健有力,激烈奔放。巴塘弦子歷史悠久,在敦煌壁畫、大昭寺壁畫上都有記載。當地人說,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婀娜多姿的巴塘弦子,不但風靡整個藏區,而且蜚聲海內外,成為藏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巴塘縣位於甘孜州西部,東接理塘縣,南連得榮縣,西隔金沙江與西藏芒康、鹽井、貢覺縣和雲南省德欽縣相望,北與白玉縣交界。

巴塘幅員面積7844平方公里。

巴塘人口4.5萬,其中藏族佔95%,是一個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縣。

巴塘,最早見於清康五十八年(1719)《清實錄》,系藏語譯音,意為「綿羊聲壩」,含吉祥之意。

巴塘縣駐地,原系 一片草地,放牧牛羊,到處一片「咩咩」叫聲,藏語「咩」即為「巴」音,因而以聲音定地名,取名「巴塘」。

巴塘是歷史上川藏、滇藏兩條茶馬古道的交匯點。

巴塘與西藏、雲南一江之隔,是進入西藏的交通要道。

巴塘 是四川進入西藏之前的最後一個縣城,清代就是川西邊陲重鎮。

從理塘到巴塘,海拔驟降,這里雨水充足,綠洲一片,因此有順口溜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到了巴塘,忘了爹娘」。

巴塘海拔2000多米左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是康區主要產糧區,也是名副其實的水果之鄉,盛產石榴、核桃、西瓜等,因而巴塘素有「高原江南」之稱。

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的各族兒女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和獨特的民族風情。巴塘是中國知名的「弦子之鄉」。

巴塘弦子是一種優美抒情的藏族民間歌舞,迄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巴塘弦子歌舞是集詩、琴、歌、舞於一體的綜合藝術,整個舞蹈的節奏由琴手掌握,藏二胡是跳弦子歌舞必不可少的伴奏樂器。在琴手胡琴聲的帶動指揮下,人們繞圓而舞,長袖飄飛。

女子蜻蜓點水,逍遙自在;男子剛健有力,激烈奔放。巴塘弦子歷史悠久,在敦煌壁畫、大昭寺壁畫上都有記載。

當地人說,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婀娜多姿的巴塘弦子,不但風靡整個藏區,而且蜚聲海內外,成為藏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❷ 芒康地段連綿不斷的山脈叫什麼山脈

芒康縣境內連綿不斷的山脈是寧靜山脈,也是其是境內主要山脈,呈南北走向。主要山峰有達拉涅峰、達馬壓山、卡孜西卡沖山、達拉涅峰、旺秋占堆山等。
寧靜山脈是舊稱,現稱芒康山脈,屬於橫斷山脈中的的一條,與伯舒拉嶺、他念他翁山並行。由青藏高原的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唐古拉山脈延續轉向而來,海拔多在4000~5000米。
該山脈在歷史上也是一個重要的地方。
芒康山的埡口,是川藏南線進入西藏地域的第一個埡口,同時這也是橫斷山中最典型的部分。
這是中國山脈中的異數,在大多呈東西走向的山脈中,橫斷山是中國最長、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在芒康山的埡口,我們不僅可以從東西,更可以從南北來勾勒它的坐標意義。
歷史上,清廷曾經在寧靜山埡口設碑,將這個南北東西交會之地分隔為東屬四川的
「爐邊」,南屬雲南的「建塘」,以及西屬達賴喇嘛管理的「喀木」。
芒康埡口,在人文意義上標志著:
此界以東,是中原王朝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康藏地域;以西,將深入藏傳佛教神性王國的西藏腹地;往南,則開始進入一個日益繽紛的族群文化世界。
芒康山的埡口似乎是西方宗教始終無法逾越的屏障。
近代歷史上,傳教士們費盡心思進入衛藏,甚至在拉薩建立教堂並活動長達30年之久,但是並未打開任何局面。
而在康藏地域,西方宗教盡管已經深入到芒康山以東的四川巴塘、理塘,以南的德欽、維西等滇西高原並建立教堂(這些遺跡至今尚存),但信眾寥寥,並至此戛然而止。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無論是從東往西,還是從南到北,西方宗教的傳播始終未能跨越芒康山的埡口,進入藏傳佛教的神秘中心。

以上為有關簡介,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❸ 芒康縣怎麼樣

——芒康 茶馬古道的商道傳奇:他說:「茶馬古道是中華民族一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內產,對旅遊愛好者有容很大的吸引力。古道本身的歷史、文化韻味且不說,光是沿途村寨的地域、風光、民俗、文化差異,就能吸引不少人。」---《迷藏》行者六九_新浪讀書

❹ 簡介西藏昌都地區的來歷

昌都歷史
昌都縣城坐落在群山懷中,它被稱作從四川和雲南入藏的門戶。昌都是藏語,其意為「水匯合處」。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匯為瀾滄江。這也是昌都這一名稱的由來。

昌都地區古稱"康"或"客木",以區別於衛、藏、阿里等地區。昌都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1977年和1980年相繼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昌都卡若遺址和昌都小恩達遺址表明,早在五千年以前,昌都地區就已有人類繁衍生息,並已形成了初級村落。當地的居民已開始種植易於生長的穀子,飼養適應性廣泛的家畜豬,同時也以狩獵狐、青羊、馬鹿等作為補充。昌都地區的察雅一帶是藏族史詩《格薩爾王》中《槳巴》所記述的格薩爾與"炯巴"人為爭奪食鹽而發生交戰的地區。按照藏族傳統的地理概念,這里同時是"朵康六崗"中的察瓦崗,系有名的產鹽之地。考古發現與實地調查,也可以發現不少當地居民傳說是"炯巴"人留下來的石牆、石階等建築遺址。

吐蕃時期(公元7-9世紀),昌都地區是著名的"東女國"和蘇毗王國的所在地。據《舊唐書》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蠻西南蠻傳》 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百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餘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以渡。"我國著名藏學家任乃強先生考證也稱,今昌都一帶為東女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至此今日在昌都地區還可以看到吐蕃東女國和蘇毗王國文化的痕跡。

公元13世紀,元朝將西藏歸於祖國版圖後,在昌都地區和四川甘孜設置了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帥府。明朝時西藏佛教格魯派興起,其影響逐漸深入康區,在昌都地區形成若干呼圖克圖--大活佛轉世系統。明朝政府在此設置了朵甘都指揮使司,委任各地的部落酋長和各大頭人與寺廟的大喇嘛管理。明(1368-1644年)末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白利土司後,昌都地區也受固始汗的統治。清朝(1616-1911年)在這個地區封委了一些大活佛和土司各轄其地,受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的管理。清朝還在昌都設立了糧站,委派糧台、游擊等文武官員駐守昌都,並從四川、雲南派有制兵130名駐扎昌都,傳遞諭旨奏摺,保護昌都寺大活佛和糧台。清末趙爾豐在昌都地區的一些地方實行改土歸流,昌都地區改稱川邊。

1950年10月19日後,成立了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並下設3個管轄區,即昌都解放委員會直轄13個宗、三十九族地區第一辦事處所轄10個宗和波密地區第二辦事處所轄3個宗及鹽井、察隅共28個宗,直屬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管轄。1955年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後,昌都地區則劃規其管轄,1960年初設昌都地區行署,專署駐昌都縣。

1960年設昌都專區,專署駐昌都縣。以昌都宗與拉多宗合並設昌都縣;以江達宗與西鄧柯宗合並設江達縣(駐江達);以貢覺宗與三岩宗合並設貢覺縣(駐莫洛);以察雅宗設察雅縣(駐煙多);以左貢宗設左貢縣(駐亞中);以江卡宗(芒康宗)與鹽井宗合並設寧靜縣(駐嘎托);以桑昂曲宗設桑昂曲縣(駐吉公);以八宿宗設八宿縣(駐同卡);以洛隆宗與碩督宗合並設洛隆縣(駐洛隆);以邊壩宗與沙丁宗合並設邊壩縣(駐邊壩);以丁青宗與色扎宗、尺牘宗合並設丁青縣(駐甲木塘);以類烏齊宗設類烏齊縣(駐類烏齊)。將嘉黎宗及傾多宗、易貢宗、曲宗劃歸林芝專區;巴慶宗(巴青)、比如宗、聶榮宗、索宗劃歸那曲專區。撤銷第一辦事處與第二辦事處。昌都地區轄昌都、江達、貢覺、寧靜、洛隆、丁青、邊壩、察雅、桑昂曲、八宿、類烏齊、左貢等12縣。

1961年八宿縣由同卡遷駐白馬。1962年9月,昌都專員公署辦公會議對各縣行政區劃作了調整,昌都地區12個縣劃為94個區、1個鎮(昌都縣城關填),472個鄉。

1964年原林芝專區所屬波密縣(駐扎木)劃入昌都專區。轄13縣。

196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將寧靜縣改名為芒康縣(為尊重群眾原有的習慣稱呼)。1966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將桑昂曲縣改名為察隅縣(駐吉公)。

1970年昌都專區改為昌都地區,地區駐昌都縣。洛隆縣由洛隆遷孜托;邊壩縣由邊壩遷駐草卡區的東馬司(距草卡區6千米)。昌都地區轄昌都、貢覺(駐莫洛)、左貢(駐亞中)、察隅(駐吉公)、洛隆(駐孜托)、丁青、波密(駐扎木)、江達、察雅(駐煙多)、芒康(駐嘎托)、八宿(駐白馬)、邊壩(駐東馬司)、類烏齊等13縣。

1971年左貢縣由亞中遷駐汪達。

1975年類烏齊縣由類烏齊遷熱扎卡。昌都地區轄昌都、貢覺(駐莫洛)、左貢(駐汪達)、察隅(駐吉公)、洛隆(駐孜托)、丁青、波密(駐扎木)、江達、察雅(駐煙多)、芒康(駐嘎托)、八宿(駐白馬)、邊壩(駐東馬司)、類烏齊(駐熱扎卡)等13縣。

1986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將昌都專區的波密、察隅兩縣劃歸林芝專區。昌都地區實際轄11個縣,90個區(鎮)。

1987年3月始,實行撤區並鄉,調整鄉鎮行政區劃,保留13個區,昌都地區轄159個鄉,9個鎮,1622個行政村。

1997年,面積10.8萬平方千米,人口55.8萬,地區行署駐昌都縣城關鎮。轄昌都、芒康、貢覺、八宿、左貢、邊壩、洛隆、江達、類烏齊、丁青察雅11個縣。(數據來自《政區大典》)

1999年5月,昌都地區再次對部分鄉鎮的行政區劃作了調整:撤銷原保留的13個縣轄區,共設立24個鎮、118個鄉(含民族鄉1個)。

❺ 芒康縣的經濟發展

2012年上半年,芒康縣生產總值完成51154.45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3071.45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868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9403萬元,三產比為25.6:36.5:37.9。完成本級財政收入1067萬元,同比增長30.6%;總稅收完成1458萬元,同比2011年同期增長67.2%;完成勞務輸出19100人次,實現勞務收入3629萬元。 納帕節
「納帕」是一種祭天儀式,傳說在遠古時候,天地結合處首先出現了納西民族的祖先,所以,納西族認為納西民族是最早出現在世界上人類生活。
「納帕」也是一種東巴文化與藏文化的結合,是鹽井的納西民族特有的節日,也是鹽井納西村群眾一年中的一個重要節日。
納西村群眾按照傳統的風俗,全村每戶家庭輪流舉行。「帕」在藏語里意為豬,每年的主辦戶要選一頭純黑色的公豬用來作為「納帕節」的祭品供全村人過節。但是,其他成員戶也有義務提供豬糧,以保障豬長得膘肥體壯,這已經是多年傳承下來的習俗。「納帕節」在每年的藏歷新年舉行,這也是納西村群眾過年時的一種特色,就在「納帕節」的頭一天,傍晚舉行「貝增」儀式,騎上馬高寒著「窩增達」小跑在村子的大街小巷,完了所有成員戶都要聚集在主辦家中,准備「納帕節」的各項儀式。晚上,人們首先給節日准備好的豬喂青稞酒、藏白酒起到麻醉作用;納西老人開始要向祭祀品禱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幸福平安;到第二天凌晨一二點人們就扛起豬往祭祀台敢去,首先屠夫將豬宰殺,等豬斷氣用火烤取毛,這樣是為了方便去掉豬毛;其次「煨桑」,按照藏傳佛教需要用柏樹葉或松樹葉點火,從豬內臟中取出一點肝、肺、豬血等放入火中祭天儀式開始,納西老人口念東巴經文向天禱告,祈求保佑大地萬物和諧、安康、幸福。然後按照傳統,納西老東巴就能從豬的脾臟、肩胛骨的形狀和完好情況判斷來年的災難、收成、忌日等徵兆。
接下來,所有成員戶多要聚集在主辦戶慶祝節日載歌載舞,這樣的節日一般要持續兩到三天才算結束,到來年又要輪到另一戶主辦,就這樣納西村群眾繼續傳承和發揚著民族文化的瑰寶。
婚姻節
在納西民族鄉的加達村有一個奇特的節日,那就是為敬重和取悅山神、祈禱幸福於每年農歷正月初九至十一日全村舉行的假婚禮,俗稱「婚姻節」。
婚姻節期間,全村熱鬧非凡。第一天為籌備婚禮,由一位德高望重、口才橫溢的婚禮主持人於上午召開全村年輕人會議,評選出當年最勤勞、最美麗的幾對年輕人為這次假婚禮的新郎、新娘,並用抽簽的辦法確定出主辦「婚禮」的家庭。下午,「新郎」、「新娘」進行洗禮,送發請柬;其他年輕人為「新郎」、「新娘」准備明天的「婚禮」。第二天一大早,全村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攜帶結婚禮物,前往操辦「婚禮」的家庭表示祝賀,並幫助操辦「婚禮」。伴郎、伴娘也分別到「新郎」、「新娘」家表示祝賀,並幫助梳妝打扮。吃過中午飯,隆重的「婚禮」開始舉行。首先由主持人宣布「婚禮」開始,接著,伴郎、伴娘們簇擁著身穿華麗服裝的「新郎」、「新娘」緩步走到畫有「扎西達吉」符號(即萬字元號:「刑」)的吉祥圖案上,傾聽主持人的「新婚祝詞」,藏語稱之為「當謝」。之後,男女雙方代表為「新郎」、「新娘」致祝詞。最後是男女雙方進行精彩的自由答辯,使人們在陣陣歡笑之中結束「婚禮」慶典。吃過晚飯,全體村民在寬闊的壩子上圍著篝火跳弦子舞。直到第三天,加達村婚姻節才落下帷幕。 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稱,西藏人民能歌善舞,被譽為「能說話就能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的民族」,不管男女老少,都能翩翩起舞。民間舞蹈有「弦子」和「鍋庄」。芒康的弦子舞又是西藏民族文化花團錦簇中的奇葩,古樸、典雅、飄灑、悠揚而歡快。芒康弦子舞是藏民族文化中繼承和發展下來的一個寶貴文化遺產之一。
芒康弦子舞
弦子舞,藏語稱之為「諧」,譯為「圓圈舞」。芒康弦子是昌都地區著名的民間舞蹈之一,其主要特點為:男性拉著牛角胡琴領舞,女性隨著琴聲的節奏揮動長袖,翩翩起舞。舞蹈的人圍成一圈,足踏節拍,激情高歌,邊唱邊舞。先是輕歌曼舞,其後逐漸加快節奏,最後推向快節奏的高潮便結束一曲弦子。跳舞時個人可隨時進入或退出舞圈。
芒康弦子曲調短小精悍、柔和平穩、旋律優美,可用一種曲譜演唱多種不同題材的歌詞。其胡琴定音為五度弦,音域為8度,拉琴跳舞時不換把,對超域音取其「老配少」、「少配老」的辦法處理。
芒康弦子是昌都地區集詩、琴、歌、舞為一體的傳統民間綜合藝術。歌詞大多為歌唱家鄉、歌頌雪域風光、反映民族風情或借喻抒發人生哲理、傾訴男女愛情、表達歡樂吉祥的內容;寓意深刻,華麗含蓄,感情豐富,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芒康弦子一般在勞動之餘、節假日、婚嫁集會、夏收和秋收前打平伙、耍壩子等時候跳得最多。在家裡、在野外,每每圍著篝火跳通宵,甚至跳上兩天蘭夜也毫無倦意。在芒康,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無論是老人還是孩童,只要聽到胡琴聲,就會忘情地跑去結隊跳起歡樂的弦子舞。
芒康弦子於2006年被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弦舞
三弦舞所處地域為「茶馬古道」進藏第一站,古樸、典雅的三弦舞是「茶馬古道」上的一顆名珠,深受當地群眾喜愛,來往旅客對三弦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三弦舞成為藏東南地區和藏、川、滇交界處非常著名的舞蹈。
三弦舞起源於芒康縣曲孜卡鄉達許村境內,據考證距今己有四、五百年的悠久歷史,至今除該鄉境內廣為流傳外,在周邊地區也較為知名。三弦舞是以三弦琴為伴奏樂器,傳說琴頭是龍的頭,琴身是龍的脊樑,琴弦是龍的筋;而現今的三弦琴是以純木製成。三弦舞的表演是以男女聚集翩翩歌舞,歌詞動聽、節奏悠揚、時快時慢。音樂以淳樸明亮、唱腔奔放流暢為特點。不受人數、場地等限制,男女齊唱,邊唱邊跳,一般都地在悠揚緩和的樂曲當中開始,流暢歡快的中場表現,升騰熱烈中結束,均以避災祛禍、慶祝豐收、祝願吉祥為主要內容。
芒康縣達許村三弦舞歷史悠久,古老神奇,形式獨特,民族氣格強烈,高原特色濃郁,歌舞內容豐富,其歌舞傳統彌足珍貴。
但三弦舞有面臨失傳的局面,經過芒康縣民間藝術團廣大文藝工作者和民間老藝人的精心整理、挖掘,使得這芒康縣獨有的藝術再展昔日風采。據說原舞蹈有13個節目,現流傳下來的只有7個,解放後,三弦舞在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之際,在昌都地區慶祝成立大會文藝表演中獲得觀眾好評。現今約有近200名藝人會跳流傳至今的7個舞蹈。

❻ 昌都的歷史文化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這里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漢子」稱謂。由於居住地域和社會交往的因素,自古以來,昌都康巴人就較早的接受了來自青海、甘肅等地的黃河文化,來自四川、重慶的巴蜀文化、長江文化和來自雲南白族、彝族、納西族、傈僳族等多民族文化中的精華部分,並將其融入到了自有文化之中。康巴漢子性格中的豪放粗獷、熱情奔放、堅毅勇敢、忠誠信義與這種多元文化相融匯,逐漸形成了既有多方位、多民族文化復合、又有康區獨特個性和凝重宗教色彩,具有豐富內涵和底蘊的康巴文化,並在語言、服飾、宗教、民俗、民居建築、民間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有其明顯區別於其他藏區地域文化的特殊表現。
昌都康巴人的傳統服飾以裙袍為主。這種裙袍多用自製的氆氌和羊皮縫制而成,冬天則穿皮袍。舊時,貴族和富有人家,多穿用虎皮、豹皮、水獺皮製成的皮袍,內著絲綢服裝,或以絲綢鑲邊做為裝飾。康巴人的藏裝講究,不僅華貴精美,而且頗具欣賞價值。康巴漢子多帶有腰刀、護身盒等物品,並將用黑色或紅色絲線與頭發相辮的「英雄穗」盤結於頭頂,顯得剛武勇猛。康巴女子的服飾更以雍容華貴而著稱,其內衣多用絲綢料,外衣講究用水獺皮縫制,並拼合傳統圖案予以修飾。康巴女子都有頭飾、胸飾、背飾、腰飾和其他飾物,這些飾物往往是代代相傳的寶物,如用九眼石、瑪瑙、翡翠、紅珊瑚製做的項鏈、頭飾,用綠松石、蜜臘石和純銀製做的各類飾物等,這些服飾價值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成為其家庭財富的標志。
昌都民居有農牧區之分。牧區一般住帳蓬,這種帳蓬多用氂牛絨線編織而成,並飾以傳統圖案,不僅美觀大方,而且遮風擋雨,冬暖夏涼,搬遷便利,深得牧民喜愛。農區的房屋多為土木結構,一般為兩層,下面一層放雜物,上面為經堂、廚房、寢室和存放糧食的庫房,牧草和糧食則在陽台上晾曬。這種房屋也有高三、四層的,安排自然會更細致一些。
昌都康巴漢子以性格粗獷豪放而聞名,這里的文化藝術、民俗風情,不僅古樸獨特,而且多彩多姿,充滿了神秘色彩。著名的熱巴藝術多流傳於昌都民間,有熱巴鈴鼓、熱巴弦子、熱巴雜技等,其中以丁青的熱巴、芒康的弦子舞最為有名。除熱巴雜技外,卓舞(俗稱鍋庄)則在昌都十分普及,每逢喜慶和節日,人們圍成圓圈,腳踏舞步,揮臂高歌,無論城鄉,到處都能見到這種最為大眾化的歌舞。昌都還是藏族著名史詩《格薩爾王傳》產生和流傳的主要地區,有許多著名的說唱藝人和藝術大師。繪畫雕塑藝術,昌都更是流派眾多,各具特色。唐卡繪畫藝術中,以昌都「嘎學噶志」畫派最為著名;泥塑藝術以昌都、邊壩、察雅、貢覺最具功力;石刻藝術則以昌都、察雅、芒康、江達令人嘆服;江達縣波羅古澤木刻經板聞名全藏,是名符其實的「木刻之鄉」。這些地方民間藝術家們創作的藝術品,既是康巴文化的表現形式,也是藏族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昌都的民間文學,種類眾多,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從品種上講,有民歌、故事、諺語、謎語等。
說唱《格薩爾王傳》:說唱《格薩爾王傳》是昌都廣大農牧民群眾最喜愛的文化活動之一。在昌都廣袤大地上,到處都有與格薩爾王有關的遺跡和傳說。其中主要有江達縣波羅吉榮峽谷中格薩爾王與王妃珠姆下棋的四方形巨石骰子、丁青縣格薩爾王射穿山峰的二個大窟窿、貢覺縣格薩爾手下巴拉大將的宮堡遺址、芒康縣江嶺之戰的城堡遺跡、類烏齊縣傳之為格薩爾的鐵制雕龍馬鞍等。其次,昌都地區是說唱《格薩爾王傳》藝人最多的地區之一。1986年,西藏全區共發現39名說唱藝人,其中19人在昌都。被稱為「國寶」級說唱藝人的扎巴,其祖籍就在昌都邊壩。昌都地區也是格薩爾王版本流傳最多和《格薩爾王傳》壁畫較多的地區之一。強巴林寺第二大活佛謝瓦拉的夏季別墅里有一幅大型彩色壁畫《格薩爾凱旋歸宴圖》;江達縣瓦拉寺也有長達幾十米的反映格薩爾及其部將征戰的大型壁畫。
歌謠:歌謠是昌都民間文學中,深受群眾喜愛的娛樂藝術之一。無論在牧場、村莊,人們都始終與歌謠相伴。歌謠演唱不拘一格,隨處而歌,即興創作,其內容有歌唱山川自然、追求幸福美滿的愛情生活、歌頌生產勞動、反對壓迫剝削等。在藝術上,以比喻生動,想像豐富,形象鮮明,語言清新流暢為特點。流傳在昌都境內的歌謠極為豐富,1984年,昌都地區文化局僅從26歲的民間藝人澤仁達吉處就搜集到700餘首民歌,從中篩選了500餘首 ,編輯成一本《昌都地區民間歌謠集成》資料,昌都歌謠蘊藏量之豐富,由此一斑可見。
傳說與故事:民間傳說與故事是昌都藏族群眾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經過集體創作和不斷加工,用心澆灌出來的一束鮮花。流傳在昌都境內的民間傳說和故事很多,神話故事有《澤瑪姬》、《鷹和蛙》等;《熱巴起源的傳說》說的是熱巴舞道具中鼓架、鼓皮、鼓槌和網狀穗服飾的來歷,較形象地解釋了熱巴舞產生的全過程;人物故事中《文成公主的傳說》最為著名;機智人物故事中除阿古頓巴的故事家喻戶曉外,還有《然多阿桑的故事》等。
諺語:諺語是藏族民間文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更是藏族群眾長期社會實踐和生活斗爭經驗的結晶。昌都的農牧民非常喜愛諺語,只要他們開口說話,總免不了用精悍生動的諺語來說明深刻的生活哲理。在昌都,一個人能否熟練地運用諺語,實際上已成為衡量其口才和學識的標准之一。流傳於昌都的諺語內容豐富、形象鮮明、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易於上口。
民間歌舞:勤勞、勇敢、智慧的昌都群眾,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剛毅豪放、質朴粗獷、豪爽樂觀的性格,而康巴人這種性格在熱巴、弦子、卓舞三大舞蹈品種上得到了最生動的體現。昌都的這三大舞蹈品種,在西藏舞蹈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丁青熱巴舞:熱巴舞是融說、唱、舞和雜技氣功為一爐的綜合性表演藝術,起源於昌都的瓊布丁青,故丁青有「熱巴之鄉」的美稱。
在西藏眾多的熱巴流派中,歷史最長、久負盛名的首推瓊布丁青的窩托熱巴。據說13世紀,在修建類烏齊查傑瑪大殿時,曾特邀丁青窩托的7名熱巴藝人前往獻藝。
窩托熱巴的特點是技巧性很強,如爬桿技巧、腹上破石、夾刀旋轉等,都是窩托熱巴的絕技。康沙熱巴是昌都境內至今活躍於舞台的重要熱巴流派之一,這是一種典型的家族熱巴,其傳統節目有一點鼓、三點鼓、六點鼓、九點鼓,同時穿插一些弦子、卓舞以及男女對辯(相當於滑稽相聲)。在昌都境內還有察雅熱巴、色扎熱巴、八宿謝安熱巴、類烏齊嘎妥熱巴、邊壩國青熱巴、洛隆雄男熱巴、左貢察瓦龍等熱巴流派。
昌都卓舞:卓舞,俗稱鍋庄,是指藏族在遠古創作的以腳的動作產生的一種民間集體舞蹈。它不受時間、地點、人數限制,廣泛分布於昌都各縣。昌都卓舞一般分為三大類,即農區(包括集鎮)卓舞、牧區卓舞、寺廟卓舞。卓舞的音樂以淳樸明亮、奔放流暢為特點,歌詞內容比較豐富。從動作上講,一首卓舞是由序舞、慢板、快板卓舞構成的。快板卓舞最能體現康巴人粗獷奔放的性格特徵,它時而舞成一團,時而撒開騰旋,時而快速騰挪,時而衣袖揮舞,豪放不羈,顯示出一種力量的美,一種群體的氣勢。
芒康弦子舞:芒康弦子,藏語叫「諧」,意為歌舞的意思,跳「諧」時,須由一名或數名男性領舞,邊舞邊拉牛角二胡弦子,故後人形象地稱其為「弦子舞」。實際上,弦子只是其中的一種樂器而已。跳弦子舞時,男女分別列隊繞圈而舞,男子拉弦子,女子舞長袖;男方領唱,女方復誦,舞姿優美舒展、剛柔兼備,旋律歡快流暢,節奏鮮明。除了流傳在芒康、左貢等地的牛角弦子舞外,昌都還有丁青、類烏齊、察雅、八宿的熱巴弦子舞以及芒康鹽井的扎聶琴等弦子舞。
繪畫雕塑藝術:昌都一帶有三大畫派:「美寧」畫派,主要流傳在丁青、察雅、貢覺等地;「美莎」畫派,主要分布在昌都縣才維一帶;「嘎學噶志」畫派,主要流傳在昌都縣的噶瑪鄉和四川的德格等地。

❼ 你所知道的藏文化

藏族主要分布在遼闊的青藏高原,聚居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地的藏族自治州、藏族自治縣。藏族信喇嘛教,喇嘛教對藏族的文化和風俗有深遠的影響。在飲食上.藏族人忌食奇蹄五爪類、禽獸類,如馬、驢、騾、雞、鴨、鵝等。大部分地區的藏族也不食海味及魚類。藏族可以食用的是偶蹄動物的肉,如牧養的牛、羊、野生的鹿等,蹄都是雙瓣的,即偶蹄,其肉才是可以食用的。
藏族牧民的飲食多為一日四餐,早7點第一餐。多食糌粑,喝酥油茶,10點吃第二餐,午後2點食第三餐,亦稱午餐,以食用肉食為主.晚8點吃第四餐,食品以粥為主。總體上牧民們以牛、羊肉和奶茶為主要食物,奶製品有酥油、酸奶、乳酪等。農區藏民的飲食以糧為主,蔬菜為副。糌粑是藏族的日常食品,它是由青稞或豌豆經炒熟磨粉而成,再經數道加工調配工序製成粑食。粑食營養豐富,香酥甘美,不僅藏族終生食用,居住在藏區的其他民族也喜歡。
藏族日常生活不能沒有茶,酥油茶是藏族人時刻不可缺少的飲料佳品。青稞酒是藏民過節必備的飲料。習慣上,青稞酒多指青稞啤酒,此酒黃綠清淡、酒香甘酸。在西藏,除僧人依教規忌酒外,藏族男女老幼幾乎都喝青稞酒。

西藏民間工藝品

西藏民間工藝品種類繁多,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獨道的工藝特色,在世界頗負盛名。

地毯 織法獨特,色澤鮮艷,構圖古樸吉祥,民族風格濃郁;毯面細膩柔軟,工藝精湛,美觀大方,極具欣賞和收藏價值;洗滌不掉毛褪色,經久耐用。尤其以江孜地毯最為著名。

藏被 已有千年的歷史,發源於羊卓雍湖西面的浪卡子縣。藏被傳統產品有愛尼、愛松、愛西和足介四種。藏被具有細膩、柔軟、密度緊、質地厚等特性。

藏毯 用氂牛毛絨織成的屬上品,用綿羊細毛線織成的屬中品,用一般羊毛線和氂牛毛線混織或用純羊毛線織成的屬下品。藏毯經久耐用,保暖防潮,攜帶方便,廣大僧俗群眾特別是農牧民都將它作為被褥使用。

氆氌 也叫藏毛昵。以山南扎囊、後藏江孜、藏東芒康等地所產最為有名。氆氌細密平整,質軟光滑,是加工藏裝、藏靴、金花帽的主要原料。

圍裙 主要產於山南、日喀則和拉薩等地,是藏族婦女最喜愛的裝飾,藏語稱「邦典」。貢嘎縣的圍裙生產據傳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素稱「圍裙之鄉」,產量和質量居全藏之冠。

毛織口袋 是藏、回、門巴、珞巴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有多擺(小挎包)、扎布傑(小口袋)、肯德(褡褳)等幾種,一般用綿羊毛織成,呈紅、藍、綠各種花紋,小巧美觀,外出時盛食品,用具等。

帳篷 是牧民的住宿用具。帳篷分為三種:氂牛毛帳篷,結實,不漏雨,是牧民的必需品;帆布帳篷,頂部繪以花卉、花紋、人物、禽獸、吉祥圖案和雍仲等,外出勞動用;平布小帳篷,是逛林卡或過民俗節日時的用品。

藏腰刀 有裝飾、防身、生產、生活等用途。拉薩、拉孜、當雄、易貢等地的腰刀最為著名。一般是在銅質的刀鞘上鏤刻龍、鳳、虎、獅等圖案,有的還點綴著寶石、瑪瑙等裝飾品,玲瓏剔透、精巧細致。拉孜藏刀,刀口鋒利,樣式美觀大方,堅固耐用,多年來暢銷國內外。

木碗 是以桐、樺等樹根和枝幹上的巨瘤以及葡萄、杜鵑花等的根瘤加工而成,品種樣式繁多,質地結實,不易破裂。門巴族地區有木碗之鄉的美譽。木碗的優點是方便耐用,光滑美觀,便於攜帶。

藏鞋 牛皮做底,鞋幫用各色絲線或各色皮革、氆氌、金絲緞製成。藏鞋大致分為三種,即「松巴鞋」、「嘎洛鞋」和「多札鞋」。「松巴鞋」以花紋美麗而著稱;「嘎洛鞋」美觀、結實;「多札鞋」產於昌都。做鞋的手工業者多集中在拉薩、日喀則、昌都、澤當等地。

民族帽 種類很多,其中以「次仁金克」民族帽(也叫藏式金花帽或寶頂帽)最為有名。製作精細,式樣和顏色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帽沿四周一般用水獺或兔毛圍制,帽上用金絲緞帶或銀絲緞帶做裝飾,金光閃閃,鮮艷奪目。戴帽頗有講究,婦女戴時要把前後兩個大帽沿折疊入帽內,只留左右兩個小帽沿。男子戴時,帽子稍斜一點,青壯年一般把後面帽沿折入帽內,老人們一般把四個帽沿都放在外面。

金銀器 金銀器製作是藏族民族手工業中最復雜、難度最大的一種傳統工藝。其主要工具是榔頭和刻刀,另外還有火爐、風箱等。工序有兩道,先把金銀放在木炭火上烤熱,再用榔頭千錘百打,做成半成品。然後在半成品上精雕細刻,制出成品。鐲子、項鏈、發飾、刀銷、酒杯等金銀器上多雕刻有各種精美圖案。

西藏的壁畫藝術

西藏壁畫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歷代畫師的不斷實踐
和錘煉,學習吸收國外繪畫的長處,融匯貫通,使其具有獨特的民族
風格,五彩紛呈的藝術形式,豐富廣泛的表現內容。如有歷史掌故、
人物傳奇、民間傳說、藏醫圖解、星算占卜、宗教神話等內容,是西
藏傳統文化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繪畫藝術寶庫中的一
顆瑰寶。

西 藏 文 字

藏族有文字的歷史已有1300多年,藏語分為衛藏,康,安多三個方言。藏文創建於公元7世紀前期,吐蕃部落第33代贊普松干布贊掌權以來,派大臣吞米桑布扎一行到天竺學習梵文,根據吐蕃語言的特點,創造了30個聲母和4個韻母的拼音文字。到了公元9世紀,藏王熱巴布登位後,對藏文拼音進行簡化,豐富詞彙,改進文法,編制字典,撰寫藏史,使藏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芒康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