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古有什麼文化遺產啊
蒙古國文化遺產之一——博格達汗宮博物館
博格達汗宮位於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南郊的博格達汗山下,是蒙古國最高宗教領袖八世博格達·哲布尊丹巴居住和進行政教活動的場所。博格達汗宮始建於 1893年,採用蒙藏文化風格與中國古代建築相結合的方式建成,代表了當時建築科學技術的水平,在蒙古國的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和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是蒙古國最重要的歷史古跡之一。1924年,博格達汗宮改建成國家博物館,收藏博格達汗使用過的生活物品、宗教法器和17至20世紀部分蒙古國的傳統繪畫等珍貴文物。
蒙古族文化遺產——呼麥
「呼麥」,又名「浩林·潮爾」,是蒙古族復音唱法潮爾(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種「喉音」藝術。運用特殊的聲音技巧,一人同時唱出兩個聲部,形成罕見的多聲部形態。演唱者運用閉氣技巧,使氣息猛烈沖擊聲帶,發出粗壯的氣泡音,形成低音聲部。在此基礎上,巧妙調節口腔共鳴,強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帶有金屬聲的高因聲部,獲得無比美妙的聲音效果。
有關呼麥的產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說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動,見河汊分流,瀑布飛瀉,山鳴谷應,動人心魄,聲聞數十里,便加以模仿,遂產生了呼麥。新疆阿爾泰山區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麥流傳。呼麥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別豐富。大體說來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詠唱美麗的自然風光,諸如《阿爾泰山頌》、《額布河流水》之類;二是表現和模擬野生動物的可愛形象,如《布穀鳥》、《黑走熊》之類,保留著山林狩豬文化時期的音樂遺存;三是贊美駿馬和草原,如《四歲的海騮馬》等。從其音樂風格來說,呼麥以短調音樂為主,但也能演唱些簡短的長調歌曲,此類曲目並不多。從呼麥產生的傳說,以及曲目的題材內容來看,「喉音」這一演唱形式,當是蒙古山林狩獵文化時期的優秀文化遺產。
蒙古族優秀文化遺產--蒙醫葯
自古以來,蒙古族人民過著逐水草而游牧、狩獵的生活,在常年與寒冷、潮濕、風雪等自然災害和疾病的斗爭中,不斷積累了醫療實踐經驗,在此基礎上,吸收了藏醫及印度醫學部分基礎理論,並結合當地民間療法和西醫知識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醫學。蒙葯業是內蒙古自治區制葯工業的優勢產業,蒙葯是我國傳統醫葯中具有民族特色、深受民族地區人民群眾歡迎、療效獨特的天然葯品。
蒙醫用葯范圍很廣,包括植物、動物、礦物及化學製品,但絕大部分還是取自野生植物。近40年來,自治區組織過對蒙葯植物的物種及分類、地理分布、生態環境、蘊藏量、傳統用葯經驗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入調查,對採集的大量蒙葯植物標本整理鑒定,確定蒙葯植物品種945種,其中中蒙醫兼用葯材732種,蒙醫專用葯材87種,動物葯與礦物葯250種,總共達1195種。這些植物大多生存在對生物來說是極端的環境(如高寒、乾旱)中,而在極端環境下的植物通常會以代謝途徑產生一些特殊的物質,增強自身對惡劣環境的抵抗力,保持物種的延續。據統計分析,這些生存在極端環境中的葯用植物多具有滋補強壯、活血通絡、增強機體耐缺氧、抗疲勞、抗衰老能力,由於游牧民族的特點和極端環境中植物的獨特功能,蒙葯在悠久的歷史中形成了一些與其他民族植物葯不同的特點,具有蒙古高原的氣息和特色。例如:中醫葯理論認為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破血的功效。而蒙醫葯理論認為紅花有清熱解毒、涼血清心的作用。特別是蒙古高原生長的獨特蒙葯材,在治療乙型肝炎、呼吸系統及老年病、癌症等疑難病方面療效顯著,毒副作用小,費用低。中醫用葯材與蒙醫用葯材之間有交叉,但由於葯物理論體系的不同,同一種葯材在不同理論的指導下產生了不同的功效。數百年來,蒙醫葯作為蒙古族和北方少數民族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對保障民族健康和繁衍起著重要作用。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蒙古族長調民歌
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申報的「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和中國、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榮列榜中。「蒙古族長調民歌」是中國第一次與外國聯合,就同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的項目。
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草原、與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承載著蒙古民族的歷史,是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志性展示。蒙古族長調民歌也是一種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是蒙古族長調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區。
蒙古族長調蒙古語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它的特點為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歌詞一般為上、下各兩句,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長調以鮮明的游牧文化特徵和獨特的演唱形式講述著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所以被稱為「草原音樂活化石」。
11月28日,文化部長孫家正表示:中國和蒙古國共同將「蒙古族長調民歌」成功申報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在未來的10年裡,兩國將在蒙古族長調民歌保護方面進行合作,共同協調採取保護措施,把保護工作做得更好。孫家正指出,盡管中國和蒙古國根據本國實際,對其進行了力所能及的保護,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長調民歌整體衰微的趨勢並沒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對長調民歌所採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護方式遠遠不能應對所面臨的各種挑戰與沖擊。中國方面提出了與蒙古國聯合,共同將蒙古族長調民歌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蒙古國政府積極回應了中國方面的建議。中蒙兩國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就聯合申報事宜,進行了多次不同層次的溝通、協商、考察以及聯合文本的製作等一系列工作,終於在聯合國規定的時間里,完成了繁重而緊張的申報工作。孫家正表示,今後兩國將在蒙古族長調民歌的田野調查、研究、保護方法、保護措施等方面,進行密切和有效的聯合行動。2006年5月,蒙古族長調入選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蒙古文化的介紹
蒙古文化是由蒙古民族創造的一種游牧文化。從13世紀開始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旗幟下版再度統一草原權部落,建立了疆域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用國家形式重新整合各種社會力量,從而把部落與民族文化全面提高到了達到封建國家水準的「文明的進步狀態」。成吉思汗的繼承者們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在歷史的進程中元朝雖然消亡,但是從此形成的蒙古族卻成為草原的主體民族,成為文化的承載者。1蒙古文化屬於游牧文化范疇,蒙古人不同程度地繼承了匈奴、鮮卑、突厥等民族的文化、習俗傳統。蒙古族游牧文化在歷史上程度不同地容納了狩獵文化和農耕文化,近、現代之後又受到了工業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影響,從而逐漸演變為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綜合型文化形態。1蒙古文化是草原文化的主體,是中國當代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長期保持多元內在氣質所必需的重要物質和精神財富之一。現代時期蒙古文化得到了發展的機遇,呈現出從未有過的繁榮局面。與此同時也受到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城市文明的巨大沖擊。
3. 蒙古族文化特色
民族圖騰
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有狼、鹿、熊、氂牛、鷹、天鵝、樹木等等。《蒙古秘史》開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馬蘭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狼和鹿。
此外,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蒙古民族也崇拜龍,還有的部族有樹木圖騰崇拜、氂牛圖騰崇拜等等。各種圖騰神話反映了蒙古民族特點及與北方各民族、特別是阿爾泰語系各民族神話的許多共通之處,體現出他們之間相互交融的密切聯系。
文學藝術
13世紀初起,蒙古族開始根據回鶻、吐蕃等民族的文字創制蒙古文字。此後,各種形式的歷史、文學作品相繼問世,有些一直流傳至今。其中,歷史著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最為著名,被稱為蒙古族的三大歷史巨著。馬頭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傳統樂器,民族傳統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與筷子舞等。
中國部分蒙古族仍然保留著傳統文化的特色,在傳統的節日里,蒙古族群眾仍然喜歡穿上民族服裝,參加騎馬、射箭、摔跤等體育競技,下蒙古象棋,演奏馬頭琴,跳傳統民族舞蹈,用奶茶、奶渣、炒米、手把羊肉待客等等。
即使在現代化的城市生活中,蒙古族也很注意使現代化與民族特色融為一體。例如北方城市姑娘流行的新式蒙古袍既保留傳統蒙古袍的古樸特點,又洋溢著現代化的華美氣息。北疆城市公共建築上的蒙古包造型裝飾和大型彩繪奔馬圖及奔馬雕塑,鮮明地表現草原文化的風格。
蒙古族是東亞及中亞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蒙古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全球蒙古族人口約為一千萬人,其中六百萬人居住在中國大陸境內,其餘的分布於蒙古國以及俄羅斯。
於中國大陸的蒙古族人主要居住於內蒙古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而在俄羅斯的則主要居住於布里亞特和卡爾梅克。 到近代19世紀末以後,由於「民族」一詞的含義引入,「蒙古族」便就取代「蒙古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
蒙古族所說的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現代蒙古人的祖先稱為原始蒙古人。
(3)蒙古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語言
蒙古族傳統上使用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族。今亦有蒙古族使用漢語或俄語等。
宗教與信仰
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明末清初,以格魯派為主的藏傳佛教逐漸取代薩滿教,成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因此,喇嘛和誦經便成為敖包祭祀活動中的主角和重要內容。此外,藏傳佛教法事活動還遍及蒙古族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清代多將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稱為蒙古回回,各地蒙古回回亦有不同稱謂。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有少數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穆斯林群體。
他們在語言、服裝上同其他蒙古族相似,但在宰殺牛羊的方式以及飲食禁忌上,和穆斯林相同而有別於其他蒙古族人。
當地俗稱纏頭回回,文獻中稱蒙古回回或蒙古族穆斯林,清朝地方政府稱蒙回。族群來源有多種說法,體貌特徵接近於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1950年代,中國政府將他們歸於蒙古族。2015年的人口數據是1255人。
在青海省,還有信仰伊斯蘭教、說蒙古語方言的托茂人,人口只有數百,原系青海蒙古和碩特部南右翼後旗的屬民,但目前其被官方歸為回族。
生活習俗
蒙古包為蒙古民族的傳統住房。蒙古民族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蒙古族的飲食有糧食、奶食、和肉食。蒙古族不吃青牛肉。
蒙古族最大的傳統的節日性群眾集會為「那達慕」,蒙古語意為娛樂、游藝,起源於13世紀初。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馬奶節、那達慕大會和新年(也稱白月)。
4. 蒙古族的起源
蒙古民族的起源,多數人認為是出自東胡,東胡是跟匈奴在同一時期的游牧民族。公元四世紀,游牧於興安嶺以西的一支鮮卑人,被稱為「室韋」。而「蒙古」的稱謂,最早見於《舊唐書》,此時,他們被稱作「蒙兀室韋」,「蒙兀」,就是蒙古在歷史文獻中最早的記載。此時的蒙古,尚且屬於龐大的室韋諸部中的一員。
到了公元十二世紀,隨著蒙兀室韋的發展,氏族和人數逐漸增多,他們分布於克魯倫河、鄂嫩河、肯特山等地。到公元九世紀時,隨著黠戛斯人的南下,回鶻人被迫西遷,蒙古族的先人們趁虛而入,大舉遷入漠北草原,並逐步發展壯大。
蒙古族的先民逐步形成了幾個龐大的部落,最著名的如乞顏部、札答蘭部、泰赤烏部、兀良合部等,還有游牧於貝爾加湖的塔塔爾部,位於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兒乞部等等部落。
公元12世紀,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崛起,他逐步統一了蒙古諸部,並將位於今天東北、蒙古草原,乃至於部分西伯利亞的游牧民族幾乎全部征服。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忽里勒台大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政權蒙古汗國。隨著蒙古汗國的建立,它所佔領的疆域被稱為蒙古地區,而他麾下的游牧民族,也被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徹底形成。
(4)蒙古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游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布,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盡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志。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而且音樂、舞蹈也在藝術上居於相對顯赫的地位 。
《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被稱為蒙古族的三大歷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的三大史詩之一。
5. 蒙古族有哪些傳統文化
1、成吉思汗紀念節
每逢農歷三月十七日,蒙古族眾多的拜謁者便懷著虔誠的心情,不辭辛苦地長途 跋涉而來。他們來到成吉思汗陵,站在這位偉人高大的雕像前,獻上明亮的蠟燭、芬芳的香炷、乳黃的酥油、醇香的馬奶酒等祭品,追憶他的雄才偉略,寄託對他的無盡的思念。
這時候,整個陵園香煙繚繞,弭漫著濃郁的節日氣氛。成吉思汗陵是蒙古人心中的聖地,每年的紀念活動也格外隆重。
2、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是蒙古語,亦稱「那雅爾(Nair)」,「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游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的「那達慕」大會,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蒙語的意思是娛樂或游戲。「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刺激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
賽馬也是大會上重要的活動之一。比賽開始,騎手們一字排開,個個扎著彩色腰帶,頭纏彩巾,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賽馬的起點和終點插著各種鮮艷的彩旗,只等號角長鳴,騎手們便紛紛飛身上鞍,揚鞭策馬,一時紅巾飛舞,如箭矢齊發。前五名到達終點者,成為草原上最受人贊譽的健兒。射箭、摔跤等比賽也吸引著眾多牧民。
3、敖包節
敖包節是蒙古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當草原上鮮花怒放、氣候宜人時,當地喇嘛會擇一吉日,舉行祭典活動以喜慶豐收,並祈福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吉祥。在蒙古語中, 「敖包」就是「堆」的意思,擇一塊水草豐美、清幽之地,用石頭堆起的圓形堆。
有的在石堆上架滿一簇簇樹枝、有的豎立木幡桿,無論是樹枝或木桿,上面都插滿五色風馬旗。在天地一色、漫漫草原上,敖包如同草原中的導航標志,讓來往通行的人,能夠藉由敖包所處的位置,來確認自己的方位。蒙古人對於這個有草原保護神之稱的敖包非常的尊重,每逢路過,總是遠遠望見就下馬跪拜。
4、白節
白節又稱又稱「白月」、查干薩日(西里爾蒙文:Цагаан сар),是蒙古族的「春節」。白節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臘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節日盛裝,歡聚一堂,拜賀新年,徹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燒香拜佛,然後晚輩向家長獻哈達、敬酒、禮拜。初一凌晨,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在長者的主持下舉行向長生天祈禱儀式。據說這是蒙古族信薩滿教遺留下來的傳統。然後家族親友開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結束。
除節日間人們互相拜年,敬酒,聚餐、縱情歌舞、賽馬,娛樂以祝賀全年納福、吉祥如意外,佛教傳入後敬獻潔白的哈達,待續至今。整個白月期間,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紛紛騎上駿馬,帶上嶄新的哈達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戶給各浩特(定居點)的親友、家長拜年。
不過現在,草原上看到的更多的是騎摩托車或開吉普車的男女青年。拜年的路途,是青年男女賽馬、追逐、嬉戲的絕好機會。身臨其境的人無不感到馬背民族不拘一格的生活情趣和粗獷豪邁。
5、打鬃節
每年春季,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們都要舉行傳統的打馬鬃、整馬尾、打烙印等活動。牧民提前把馬群圈到牧點周邊的草原上,套馬手身著輕裝馬靴,騎著各自的貼身坐騎在馬群中穿梭,尋找到目標後,套馬手甩出套馬桿,套住馬頸。
此時,幾個身體強壯的大力士猛撲過去,把馬摔倒在地。負責剪鬃的牧民走上前,給剽悍的烈馬剪鬃「打扮」,經驗豐富的騎手馴服後將馬放歸群。牧民自豪地稱打鬃節為「勇敢者的游戲」。
6. 內蒙古歷史文化
多元化的蒙古文化
根據歷史記載,蒙古人大約於公元7世紀登上歷史舞台。然而,在此很早以前,蒙古人的先民就活躍於蒙古草原。《敕勒歌》說:「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它質朴地描寫了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是游牧民族文化寫照的一個側影。從地理環境來看,南抵中國長城,東達大興安嶺,北與西伯利亞草原連成一片,向西與廣大中亞草原相通。在這地域極其遼闊的草原上,從匈奴、鮮卑、突厥到契丹、女真諸族,其社會發展都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有的還建立了顯赫一時的帝國。雖然作為統治者的民族成分不同,文化也各異,但這些文化彼此是有一定繼承性的。蒙古文化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在上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多元文化。同時,也可以說游牧文化發展到蒙古民族也臻於成熟和完善。
中國人認為,他們的農業文明比游牧文明要先進,而且,游牧民族是落後的。從來很少有人對此表示懷疑。其實游牧民族開放式的「流動性」,比古代農業民族保守的「安土重遷」,有其進步性。游牧文化根植於廣闊無邊的大草原之中,人們的視野極其開闊,加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產方式,春夏秋冬輾轉於不同的牧場和營地,因而多以流動、變化的角度去觀察自然界,所以人們的思考方式,也就越具有辯證的思維方式。游牧民族長期同大自然搏鬥,生活於艱苦的環境之中,因此具有充分的冒險精神和勇敢進取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由於游牧經濟的脆弱性,以及對生活用品的需求,迫切需要與農業民族進行交易,有時甚至以戰爭的方式進行掠奪。所以說游牧民族文化還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蒙古民族的文化具有鮮明的草原特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游牧文化。
公元1206年大蒙古國建立後,在蒙古人的歷史上,曾發生過兩件大事:其一是西征中亞、東歐;其二是南下入侵中國。這兩件事對蒙古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意義。西征和南下,使蒙古人開闊了眼界,廣泛接觸和吸收了東西方各民族的文化,尤其是與突厥民族和中國文化的接觸。如西征中,蒙古軍隊就俘獲了大批中亞工匠,並將他們帶回蒙古,隨著這些人的到來,一些中亞伊斯蘭文明也相繼傳入蒙古地區,使蒙古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又如元朝的建立,使蒙古人與當時高度發展的中國文化產生了密切的關系。其版圖有所謂「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蒙古元朝,實為游牧民族文化與農業民族文化沖突與融合的結果。一時間出現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薩滿教五教並存的局面,頗有相互影響、兼收各家所長之處,溝通了東西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之間的聯系。蒙古民族游牧生產方式與中國農業生產方式的文化沖突與融合,使蒙古民族傳統的文化產生了飛躍,顯示出新的更強的活力。
蒙古文化思想史表明,一個封閉的民族是難有出路的。每一種文明都包含它獨有的智慧和知識,多種文明對一個民族的啟迪作用,不是相加,而是相乘。異質文化沖撞的結果,是成倍的增長。成吉思汗的偉大的一面,是他對異族文化的學習、借鑒和包容並蓄。正因為如此,
蒙古民族傳統文化才在中世紀世界文化史上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並佔有一定的地位。
因此,在對蒙古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反思中,我們主張文化發展的多元化,強調多樣性。
7. 內蒙古的歷史
內蒙古地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搖籃之一,也是古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據文獻記載,古代曾在這里活動過的游牧部族有10多個,其中維系時間較長、影響較大的有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回紇建立起了一個新汗國,創立了自己的文字並成為如今蒙文的先鋒。
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
近代內蒙古: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內蒙古地區的革命也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組成部分。內蒙古的各族人民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這正是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建立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深刻歷史原因。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 召開,會議決定5月1日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日,民族區域自治在全國第一個得以實現,時轄呼倫貝爾、納文慕仁、興安、錫林郭勒、察哈爾盟,計32個旗、1個縣、3個縣級市,面積54萬平方公里。自治政府駐王爺廟。
8. 內蒙古有哪些歷史文化
周朝時期,內蒙來古中西部(河套以及自周圍地區)由樓煩、林胡,狄族等游牧民族居住,東部地區居住著東胡族。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340-295)以如今河北省和山西省為據點,對此地區奉行擴張政策。滅狄族中山國(如今河北省)之後,趙武靈王擊敗林胡以及樓煩二族,設雲中郡,與近代意義上的呼和浩特相臨。趙武靈王還修築長城,綿延至河套地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帝國。始皇派蒙田逐匈奴驅出該地區,後並入趙國原有的長城,形成了中國的萬里長城。始皇保留當地兩大郡:九原郡以及雲中郡,並遷入三萬戶人以鞏固該地區。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這些舉措被廢。
西漢時期,公元前127年,武帝派衛青大將軍再次北驅匈奴以取得河套地區。之後,武帝繼續實行在河套地區建居住地的政策,以抵禦匈奴。同年,武帝在河套地區設立朔方郡、武原郡。如今的內蒙古東部地區在當時由鮮卑控制,後期鮮卑在力量以及影響上都令匈奴黯然失色。
東漢時期,曾降於漢朝的匈奴開始在河套地區定居,並在當地與漢族移民相互來往。西晉時期,匈奴貴族劉淵在該地區建立漢趙帝國,由此開啟了十六國時期,中國北方在漢族政權與其他政權的交替中逐漸衰落。
9. 蒙古族歷史悠久文化繁榮,中國還有哪些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游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盡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志。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而且音樂、舞蹈也在藝術上居於相對顯赫的地位 。《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被稱為蒙古族的三大歷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的三大史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