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發展歷史轉折

發展歷史轉折

發布時間:2021-02-07 05:46:49

Ⅰ ~論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偉大歷史轉折

這個偉大轉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第一,全會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是各方面撥亂反正的前提和先導。全會沖破了黨的指導思想上存在的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的嚴重束縛,堅決批判和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指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原則,從而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第二,全會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這是最根本的撥亂反正。建國之初,黨就要求各項工作必須以發展生產力為中心。黨的八大確定要以在新的生產關系下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為主要任務。這是八大正確路線的恢復和發展,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建設有中國自己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三,全會實現了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包括多方面的內容,是一個從中央貫徹到各級的較長的過程。一大批老一輩革命家重新回到黨中央的領導崗位,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經過三中全會在實際上建立起來,這是最重要的成果。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三中全會實現了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使重新確立的正確的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有了組織上的保證。 第四,全會開始了系統地清理重大歷史是非的撥亂反正。全會認真地討論了「文化大革命」中發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討論了「文化大革命」前遺留下來的某些歷史問題。 第五,全會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傳統。全會討論 並著重提出了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任務。全會決定根據黨的歷史經驗,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健全黨規黨法,嚴肅黨紀;全體黨員和黨的幹部,人人遵守紀律,是恢復黨和國家正常政治生活的起碼要求;強調黨中央和各級黨委要加強集體領導。 第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啟動了農村改革的新進程。全會在討論1979、1980兩年的國民經濟計劃安排時,提出了要注意解決國民經濟重大比例失調,搞好綜合平衡的要求。全會還討論了農業問題,認為農業這個國民經濟的基礎就整體來說還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復和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才能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世界歷史轉折性事件

  1. 古希臘三次民主政治改革(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西方民專主制度的根屬源

  2. 羅馬法體系——西方法律的藍本

  3. 采邑改革——中世紀西歐封建等級制度

  4. 等級代表會議——確立等級君主制

  5. 英法百年戰爭——形成民族國家

  6. 新航路開辟——全球有機聯系在一起,形成世界市場

  7.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思想解放運動

  8. 英國革命——確立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得到發展

  9. 啟蒙運動——宣揚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提供理論構想

  10. 一工革——進入蒸汽時代,工業文明開始傳播

  11. 《共產黨宣言》發表——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2. 美德俄日的崛起——資本主義國家的蓬勃發展

  13. 二工革——進入電力時代,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出現壟斷

  14. 資本主義對外擴張——開啟殖民擴張,對世界大戰的形成奠定基礎

  15. 一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英國世界霸權地位下降

  16. 十月革命——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17. 二戰——雅爾塔體系的形成

  18. 美蘇冷戰——北約,華約

  19. 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20. 經濟全球化——加強國際經濟合作

Ⅲ 中國第一次轉折發生在什麼歷史時期

一、兩次偉大歷史轉折的巨大作用和深遠影響

第一次偉大歷史轉折發生在長征途中,以1935年1月在貴州遵義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為標志。在黨和紅軍處於生死攸關之際召開的遵義會議,批判了「左」傾錯誤軍事路線,結束了第三次「左」傾路線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並且在這以後能夠戰勝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勝利地完成長征,打開中國革命的新局面。遵義會議後十四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斗爭取得了全國性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建國以來歷史的偉大轉折。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二次偉大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開始了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的全面撥亂反正,開辟了改革開放和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並逐步形成了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只九年,國民生產總值就翻了一番;到二十世紀末,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進入小康社會的目標,正向著在二十一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邁進。

可見,中國共產黨八十年光輝歷程中經歷的兩次偉大轉折,形成了以毛澤東和鄧小平為核心的兩代領導集體,在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開辟了兩條通向勝利的新道路,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設和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和深遠影響。

Ⅳ 中國近代三次重大歷史轉折的意義是什麼

辛亥革命,標志著億萬中國人民的覺醒,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廣大工農群眾參加的一次「比較明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動政府,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為中國先進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打開了新的視野。辛亥革命,開始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雖然它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它已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使在其後的袁世凱登基和張勛復辟的歷史鬧劇頃刻收場。這就為中國的進步潮流打開了閘門,從此,沉睡的中國人民開始覺醒。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宣告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又一次重大歷史轉折。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中國革命的勝利,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它使佔世界l/4的人口擺脫了殖民主義的統治,大大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同時也激勵著許多類似中國這樣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剝削壓迫的亞非拉美國家的人民,增強了他們民族解放斗爭的勝利信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昭示著中國人民開始向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飛速邁進,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次偉大轉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及時果斷地把全黨和全國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形成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取得了組織路線撥亂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會議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揭開了偉大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開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中國從此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國家政治建設從此進入一個新時代,中國從此向世界強國之林邁進。

Ⅳ 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哪幾次重大歷史轉折

1、1927至1937年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嚴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有100多次,遍及14省140多縣(市),參加起義的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有數百萬人。

這些起義,高舉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旗幟,給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以有力的回擊。起義保存下來的武裝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主要來源。

2、1937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3、1945至1949年的全國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黨方面稱為「動員戡亂」,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

4、1949年至今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指從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中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5)發展歷史轉折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革命歷程

第一階段(1919~1927)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並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擁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此後,中國共產黨不斷發起工人暴動,反抗北洋政府統治。

第二階段(1927~1937)

這一階段被稱為「土地革命」時期。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開始,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群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後,確定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開辟了以井岡山為代表的無數農村革命根據地,並成功粉碎國民黨數次「圍剿」。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1937~1945)

這一階段被稱為「抗日戰爭」 時期。以「七七事變」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艱苦卓絕的八年全面抗戰時期。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代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維護了國家的主權獨立,極大地提高了國際地位。

第四階段(1945~1949)

這一階段被稱為「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共進行重慶談判,簽訂關於和平建國問題的協定(即「《雙十協定》」)。1946年,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內戰。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戰爭最終獲得勝利。

Ⅵ 在中國革命與建設時期,我黨經歷了兩次偉大的歷史轉折。指出導致這兩次重大轉折的歷史事件與主要內容

1935年初的遵義會議和1979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遵義會議:取消王明、博古在中央的領版導,結束權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標志。 十一屆三中全會: 第一,全會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是各方面撥亂反正的前提和先導。全會沖破了黨的指導思想上存在的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的嚴重束縛,堅決批判和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指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原則,從而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第二,全會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這是最根本的撥亂反正。建國之初,黨就要求各項工作必須以發展生產力為中心。黨的八大確定要以在新的生產關系下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為主要任務。 第三,全會實現了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 第四,全會開始了系統地清理重大歷史是非的撥亂反正。 第五,全會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傳統。全會討論 並著重提出了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任務。 大致就是這樣,希望有點幫助。

Ⅶ 什麼是歷史轉折

歷史轉折之前,有某種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制度,經過了歷史轉折之版後,就打破了原權先或好或孬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制度,而這種改變針對於某個國家、某個地域或者整個世界都可以。
為了更好理解,中國的鴉片戰爭(辛丑條約)、中華民國的建立、新中國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的實施等等,美國的獨立戰爭、1787年憲法,法蘭西5次大革命以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德國的1871年憲法,英國光榮革命、權利法案,世界上有一戰、二戰、麥哲倫航海、羅馬法、中國四大發明、馬克思社會主義理論、牛頓的經典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愛迪生的電燈、居里夫人的鐳、工業革命期間的紡織機、蒸汽機、飛機、火車等等

Ⅷ 中國共產黨的三大偉大歷史轉折是什麼

遵義會議1934年1月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以後,在中國共產黨和根據地的各項工作中,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得到更加變本加厲的推行。在這種錯誤領導下,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迫使紅軍放棄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長征初期,「左」傾教條主義者從進攻中的冒險主義變成退卻中的逃跑主義,並且把戰略轉移變成搬家式的行動,使部隊的行軍速度非常緩慢,致使敵人有充分的時間調集兵力,對紅軍實行圍追堵截,紅軍在突圍過程中損失慘重。為了擺脫尾追和堵擊的敵軍,毛澤東建議中央紅軍放棄去湘西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企圖,改向敵軍力量薄弱的貴州挺進。1935年1月7日,紅軍攻克黔北重鎮遵義.
西柏坡會議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開了「九月會議」,這是從日本投降以來 到會人數最多的一次中央會議。這次會議上,毛澤東根據中國革命的進程,提出了大約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從1946年7月算起),從根本上推翻國民黨政府的日程表。對徹底推翻國民黨政府後,中共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政權,毛澤東在會上作了明確闡述:「我們要建立的,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這個政權不僅僅是工農,還包括小資產階級,包括民主黨派,包括從蔣介石那裡分裂出來的資產階級分子。政權制度採用民主集中制,即人民代表會議制,而不採用資產階級的議會制,各級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種政權也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解放軍叫人民解放軍,以示與蔣介石政權的根本對立。」
十一屆三中全會會的中心議題是根據華國鋒主席的指示討論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這次全會前,召開了歷時36天的中央工作會議。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黨的許多老一輩革命家和領導骨幹,對「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兩年來黨的領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批評,對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政治方面的重大決策,黨的優良傳統的恢復和發揚等,提出了建議。中央領導在會議閉幕式上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這次中央工作會議,為隨即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了充分准備。講話成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Ⅸ 中國偉大的歷史轉折是哪一事件

1935年的遵義會議,是我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一個轉折點,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中共在政治上由幼年走向成熟。

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揮,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斗爭遭到失敗,中央紅軍被迫踏上了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長征初期,錯誤的軍事路線一直沒有得到糾正,紅軍的力量遭受嚴重損失,部隊由8萬多人銳減為3萬餘人,幾乎瀕於絕境,革命處於極其危急的關頭。

1935年1 月,中央紅軍抵達遵義後,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 月15 日至17 日在老城紅軍總司令部駐地召開了擴大會議(歷史上著名的遵義會議)。

會議對博古、李德第五次反「圍剿」以來軍事上的單純防禦錯誤進行了嚴肅而尖銳的批評。毛澤東作了長篇發言,著重分析和批評了犯有「左」傾錯誤的領導人在軍事上的一系列錯誤,得到了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朱德、劉少奇等人的堅決支持。

(9)發展歷史轉折擴展閱讀:

其他重大轉折:

1、1927年的八七會議,是一次決定中國共產黨生死存亡的會議,毛澤東在會上第一次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思想,這次會議「反對了政治上的右傾機會主義,使黨大進了一步」。

2、1945年黨的七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3、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揭開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改革開放的序幕,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Ⅹ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偉大轉折有哪些

1、1935年的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博古「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

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這次會議初步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0)發展歷史轉折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能夠在長征途中實現偉大歷史轉折,在於偉大的長征精神,既包括甘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也包括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自我革新精神,以及顧全大局、團結統一的集體主義精神。

中國共產黨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正確的思想路線,停用「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提出改革開放的新政策,才能使中國的前進道路出現又一次偉大轉折。

閱讀全文

與發展歷史轉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