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 ),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審時度勢,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和發展要求,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深刻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基本問題。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圍繞發展目的、發展布局、發展要求、發展方法、發展動力等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指引當代中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科學理論。
(1)推動我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擴展閱讀: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新的歷史起點上、新的發展進程中,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深化改革開放的共識、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要大力破除不利於改革創新的思想障礙,自覺把思想認識從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自覺改革不符合實踐發展和時代要求的體制機制,創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思路、創新發展舉措、創新領導方法,真正做到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在思想上不斷有新解放、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
B. 綜觀60年新中國發展歷程,取得巨大成就背後的推動因素
歷史有時相似的讓人心碎,如果沒有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跡,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近代的一幕幕。歷史終歸是歷史,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流下的不僅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留住歷史,可以溫故而知新。人類社會日新月異,沒有記載,任何偉大的東西,就會從地平線上消失。但人們總是習慣於牢記勝利、成功和輝煌,但往往把失敗、傷痕和屈辱遺忘。歷史總是不斷沉澱的,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記憶,如果一個民族不知道「從哪裡來」,就不知道「到哪裡去」。
以往的歷史與其說是句號,不如說是感嘆號,甚至是更多的問號,並應該少用些省略號。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記憶,給予了人們太多的憂傷、悲憤和思索。中國人不應該、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記,刻寫在中國近代的鏡頭、側面或片段,雖然斑斑點點但歷歷在目: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至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從旅順大屠殺到南京大屠殺;從鴉片走私、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從「豬仔」、「東亞病夫」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可謂慘不忍睹、聞所未聞!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愛與恨、和平與暴力被定格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上,痛定思痛總是民族復興的開始 ,時刻警示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當勿忘國恥,要振興中華。
我們中的不少人似乎選擇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麼,但願不是因為麻木,也不是因為健忘,依某些國人的觀念,對於過去,尤其是痛苦,就會採取「過去了就過去了,再提它有什麼用」輕率態度,這些年來,一些親痛仇快的現實,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常常讓我們深感「遺忘文化」在一些國人頭腦中頗有市場。一些商家不顧歷史的傷疤,以「南京大屠殺」作為電腦游戲;把日本軍刀、軍服作為賣點;一些藝人竟然把軍旗裝穿在身上招搖過市等等。如果「集體健忘症」過於嚴重,人們將容易越來越淺薄、輕浮、狂躁、極端和急功近利。
我們的同胞中,對戰敗之恥和對割地賠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個民族,若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等於失去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它會在今天的紛紜變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隨波逐流,更會不斷地重復自己的錯誤。不是從沉沒中爆發就在沉沒中死亡。據說,冰心老人晚年曾構思寫作一部反映甲午戰爭的紀實大作,但是每每提筆,「竟然一個字都沒有留下」,「因為哭,因為大哭,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筆,紙上惟有落下的熱淚。」(賈國榮:《冰心的遺憾》)。
「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歷史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育和教化每一個公民對其國家、其歷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認同感、自尊感、尊嚴感、恥辱感,亦即形成「國民意識」。歷史意識構成國民意識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事關走向世界的新世紀公民培育的大計。歷史認知關繫到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學習歷史的意義主要有豐富自我、發展個性、減少失誤、加速成長、承擔使命、自覺人生。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學乃是一門塑造民族整體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的重要學術,應當將「真」、「情」、「思」、「行」統—為一個整體,這些都歷久彌新地給人們以感染、啟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寵兒如今卻失落了,史學危機的話題並非危言聳聽,歷史教育的延誤、式微和墮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願與大家一樣為之關注、探索和分享。我試圖讓歷史教育不再尷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視,於是從彷徨到吶喊、困惑到醒悟;從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讓歷史能夠成為滋養學生成長的補品,讓學生在成長中通過歷史的學習而喚醒自己,認識自己,張揚自己,營造一個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別是有獨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執著的信念要從四十歲重新開始,克服鬆懈、安逸或畏難心理,力爭做個「有思想」的歷史教師,立志要把課上出味道來,教出歷史的深沉、寬厚與博大,盡情展現其寬闊、生動和精彩,發掘真善美的內涵……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人都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又從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例外都成為匆匆的世間過客。對歷史不斷觸摸和反思的過程,就是文化沉澱的過程。歷史是永不間斷的時間長流,人們在現實中感知的只是這一發展長河中的一段,多少興亡盛衰,喚起人們對星轉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嘆,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將會給你一個制高點。歷史有兩種歷史,一種是客觀的歷史,一種是記憶中的歷史。客觀歷史早已看不見了,但記憶中的歷史還在,我們可以隨時攝取,隨時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芻,這對人類現在、未來的發展,未嘗不無益處。叩問歷史,掩卷太息!這種情結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歷史消失的只是時間,永不消失的卻是後人對千秋人事的緬懷。
時光的流逝也許會磨滅人們心頭的許多記憶,但充滿著「血與火」的往事歷歷在目,警示人們永遠引以為戒。《論語》曾告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希臘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不就是從昔日的經驗教訓中時刻照看著這後視鏡緩緩向前跋涉?描述與記錄,回憶與解讀,是人類永遠不會放棄的權利。「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可以說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雖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迎來六十華誕。在這一個甲子的歷程里,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為工業化中期國家,人民生活從貧困邁向總體小康,教科文衛等各項事業迎來了大發展、大跨越。中央新聞單位從8月9日起聯合推出「經典中國•輝煌60年」專欄,分經濟發展成就、新農村建設、工業化信息化等24個專題,系統展示新中國60年的偉大成就。
在世界經濟深陷衰退中,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引人注目的增長速度——7.1%。
「這就使它成為世界經濟十強中唯一在最近幾個月里恢復強勁增長的國家。許多分析家認為中國可以幫助帶動世界其他國家走出低谷。」美聯社這樣評論道。
從滿目瘡痍、積貧積弱到經濟總量世界第三、人民生活邁向總體小康,從封閉半封閉到直接關系全球經濟復甦……新中國成立60年來,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驚人跨越
C. 黨的報告中,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歷史時期的「歷史」是什麼意思
這里指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進程。
在新的歷史方位中,歷史意味著一種看問題的角度、一種新的站位。
一開始,歷史哲學僅僅關心如何改進歷史研究的方法,但認為被研究和記錄的歷史就是真實的歷史。在新康德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的影響下,人們對自身的認識過程有了重新的理解,哲學家開始重新定義歷史學。
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提出「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的命題,認為往事只有在當代人生活中發揮作用才成為歷史,否則是「死的歷史」,即編年史。因此,同樣的歷史在不同的時期會被不斷的改寫。
英國哲學家柯林武德又進一步認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即歷史是歷史學家思想的反映,不僅因時代而異,也因人而異。而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事件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則是歷史學家主觀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
由於人主觀的局限性,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是有限的,主觀的認識不能完全符合客觀的歷史,因此只有不斷改進逐漸逼近,這一過程同自然科學的過程一致。
(3)推動我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性成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第一個根據。既指「經過長期努力」,「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它也指「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些歷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
歷史性變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第二個根據。這種變革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國內到國際全方位地展開。
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會產生歷史性影響。歷史性影響,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第三個根據,也就是十九大報告所提出的「三個意味著」。這「三個意味著」都是解決好了「欠發展」時期所存在的根本問題,從而為我國發展起來以後進入新的歷史方位提供了立論依據。
D. 如何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基於客觀事實的判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工作,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沒有變,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E.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歷史新階段,面臨哪些瓶頸問題如何發揮科技對農業的推動作用,談談你的看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歷史新階段,尤其是近年,糧食生產連年豐收,農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農村改革邁出重大步伐,農村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展。這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依然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基礎脆弱的狀況並沒有改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亟須加強;投入不足狀況仍然明顯,政府加大財政投入,支持資金規模亟須擴大;農業生產技術滯後、農業科技進步步伐亟須加快,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依然突出,統籌發展、共同提高的課題亟須攻關;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並沒有建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亟須提高;此外,農業保險的發展與農業發展水平極不協調,農業抗風險整體能力依然偏弱;農業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效率不高,效益偏低;農業標准化水平低;農業產業鏈條延伸不夠,農產品附加值不高等。以上問題都成為制約我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正是以上問題,使得我國農業深層次矛盾並沒有消除,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滯後的局面並沒有根本改觀,農村改革和發展仍然處在艱難的爬坡和攻堅階段,保持農村發展好勢頭的任務非常艱巨。
發揮科技對農業的推動作用,關鍵是加大對農業科學的研究和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一是農業前沿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引領現代農業發展。二是農業產業核心技術創新明顯增強,帶動農業產業不斷升級。三是農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取得新成果,支撐糧食持續增產。四是城鎮化與農村民生科技逐步強化,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五是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不斷發展,農村科技創業不斷深入。
F.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什麼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G. 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與現實依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與現實依據是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有著深刻的歷史與現實依據,這主要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歷史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主要矛盾的現實變化。
用新時代界定當前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對於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點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這些歷史性變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實際上就是指它產生的歷史性影響,而這種歷史性影響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完這五年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之後,接著強調:「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實踐基礎和現實依據。
(7)推動我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性變革基於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在價值取向上,鮮明提出以人民為中心;在發展動力上,由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走向更加註重創新驅動;在收入分配上,由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向更加註重共同富裕、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在制度建設上,創造性提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在社會發展水平上,由注重重點突破走向更加註重全面協調發展;在對外開放和國際戰略上,由回應挑戰走向更加積極作為、合作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H.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
一、中國改革開放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的偉大構想。始終立足於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徵,又借鑒資本主義國家文明成果,使社會主義既未因為資本主義壟斷世界話語權而宣告結束,也沒有因為斯大林社會主義模式失敗而宣告「歷史的終結」,而是沿著「世界文明發展大道」毅然走向人類自我解放的新境界。
二、中國改革開放創造和豐富了人類社會現代化的新模式。改變了中國長久以來對外封閉的局面,令中國對外敞開國門實施自由貿易,從而一舉扭轉了經濟瀕臨崩潰的局面,改善了國際形象,使得國民收入大幅提高,物質生活大為豐富。
三、中國改革開放使中國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從1978年至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由一個尚有2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下,與世隔絕的國家,變成了一個經濟繁榮,有著活躍市場的強大經濟體,並減少了當時世界近1/5的貧困人口。人民生活也伴隨著改革日新月異,物質精神生活不斷豐富。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國營企業的重大改革——自主經營權、自主調控市場。
I. 為什麼說城鄉融合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客觀要求
推動城鄉的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是工業革命以來很多國家的施政的重點,也是目前我國學術界廣泛討論的重點和焦點問題。從現階段來說,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有著現實而深刻的時代背景,也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城鄉融合發展是破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抓手。十九大指出,我們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最大的不平衡其實是城鄉關系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其實是鄉村發展的不充分。我們仍然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徵,很大程度上就表現在城鄉的二元結構上。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不斷滿足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
第二,城鄉融合發展也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其實是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並列發展的過程,「四化」同步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核心的任務。在這「四化」里,工業化處於主導地位,是發展的動力;農業現代化是重要的基礎,也是發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後發優勢,可以為我們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鎮化其實是一個載體和平台,承接著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的空間,帶動著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加快發展,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如何處理好「四化」關系,特別是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們現代化的成敗。因此,我們說城鄉融合發展既是城鄉現代化的抓手,也是重要的標志。
第三,城鄉融合發展是拓展發展空間的一個強勁動力。因為我國最大的發展潛力和後勁在鄉村,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促進鄉村資源要素與全國大市場相對接,能夠釋放出可觀的改革紅利,也能夠帶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第四,建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鄉村振興不能就鄉村來談鄉村,必須走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路子,在城鄉融合發展中來破解它的一些難題。
可以從以上四個方面來理解現階段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必要性。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