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政治制度發展史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演變過程:萌芽於戰國-建立於秦朝-鞏固於西漢-完善於版隋唐-加強於北宋-發展於元朝權-強化於明清-結束於1912年。萌芽於戰國: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規定廢分封,行縣制,實行中央集權制度。建立於秦朝:把專制主義的決策方式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有機地結合起來。鞏固於西漢:重新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直接統治;將儒家思想改造為適應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需要的指導思想。完善於隋唐:用分權的辦法來加強君權;官員選拔規范化、制度化。加強於北宋:強干弱枝;在中央分權的基礎上地方分權。發展於元朝:地方行政體系有了重大發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直接管理制度。
Ⅱ 中國政治歷史
自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二千多年以來,中國的皇帝們越來越把國家的權力集中在自己手裡,越來越對王公大臣們不放心。下面請看:
秦漢時期
在秦朝,在皇帝之下,設「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與皇帝共同管理國家。丞相管理行政,太尉管軍隊打仗,御史大夫管官員的監督,三公相互監督制約。丞相受皇帝委託管理國家日常行政,只要不是涉及國家安全和政權穩定的大事,具體事務丞相可以作主自行處理,不必請求皇帝。丞相對皇帝負責,大權獨攬。比如李斯在秦統一六國後就作過丞相,郡縣制就是李斯的主意。
劉邦建立漢朝後,也基本上沿秦制,也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人掌管國家的軍政機構。漢朝初期,蕭何為丞相,灌嬰為太尉,申屠嘉為御史大夫。但是到漢武帝時期,由於寵任外戚,廢除了太尉一職統領軍隊的權力,而以大司馬大將軍成為事實上的執政,丞相也成了奉命辦事的職務,失去了決策權。這樣,丞相府本來是國家的最高執政機關,這時卻成了虛職,而大將軍以下的非正式官職卻成了實權派。到了東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這種三權分工的形式也取消了,而以太尉、司徒、司空三公(這種三公與漢朝初期的三公差別很大)作為聯合執政的首腦,但並不把實權交給他們,而以尚書協助皇帝處理政務。這樣,「三公」無權了,尚書也並沒有權力。漢朝還有一種臨時的非正式的官職,叫作「郎」,經常被皇帝委以重任。所以,後來丞相之職就只是有其名無其實的虛職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動亂時期,政權和軍權都在權臣手中。這些權臣在正規的官制之外組織了一套班子,由於是非常時期,軍、民、財不再各成體系,權力都在臨時機構手中。曹丕稱帝,由於他的父親曹操是以丞相之職取代漢朝的,所以,從他以後,就沒有了丞相一職,而以他的幕僚為中書監和中書令。這就是中書令成為實際上的宰相的起源。中書令、中書監與丞相不僅僅是名稱的不同,而且實際權力也大不一樣,中書令監只能算得上是皇帝的秘書長。在漢朝,尚書只是一個臨時官職,到魏晉南北朝,尚書就成了一部之長,由於中書令監並沒有決策權,皇帝直管各部,各部的權力就大了。由於吏部管人事,吏部尚書就成了朝廷權利顯赫的官職了。魏晉時期的皇帝再把親近的侍從官如侍中、常侍提拔起來,成立門下省,作為皇帝的機要顧問,兼管宮廷事務。這樣,中央就有了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這三個省的長官也就算得上是我們常說的宰相了。所以,自從東漢以後,宰相一職並沒有定員,也沒有定名,也沒有定職。制度上並無此官,但是習慣上又確有此官。為了有一個政務管理中心,就由尚書省為主。
隋唐時期
隋文帝統一全國後,也設「三公」,但這只是虛職,下面並沒有屬下。實際行政機構是五省:尚書省是政務總匯,下屬六部;門下省管納言,聽取下官和民眾意見的;內史省(也就是中書省)實際上就皇帝的秘書機構;秘書省是管圖書和文獻的;內侍省是管宦官的;御史台是管監察的;都水台是管河防船隻的。還有九個寺: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將作寺、國子寺)
到了唐朝,基本上承襲隋制。中書令代中書省,侍中代門下省,尚書令代尚書省。是共同輔佐皇帝處理國家政務的首腦。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但是,唐朝後來的皇帝也沿魏晉朝的習慣,不把重權交給三省長官,而是任意差派其他官員參與其間,慢慢地,這些參與的臨時官員就成了實際上的宰相,而正式的丞相就只剩下空名了。這時,丞相們的辦公地點還在中書門下。唐朝的丞相與漢朝時期的丞相的區別是:一是唐朝丞相是集體負責,而漢朝丞相是個人負責;二是唐朝的丞相除了辦理公文的低級職員,沒有僚屬,也沒有獨立的機構,沒有直接指揮的權力。但是,三省的組織仍然是正規的機構。尚書省是行政總匯,由於李世民在當皇帝之前是尚書令,所以,尚書令一職就空著,事實上管事的是左、右僕射,這個左、右不是現在正副的意思,而只是名次的排列,這裡面關系相當微妙。如果是正副,就有了主次。左右卻沒有主次,(右在前,左在後)但皇帝如果要左僕射去辦某一件事,可以不告訴右僕射。目的就是不讓權力掌握在一個人手中。以後又在三省設左右丞,皇帝經常派左右丞處理重要政務,這樣,左右僕射也就成了一個空職了。唐玄宗後,皇帝又經常委派翰林處理重要政務。翰林學士就由起草文書的官職變成了有權的官職。
宋朝時期
宋朝的最高機構是最混亂的。宋朝初期,以同平章知事為丞相,以參知政事為副相;神宗元豐改制後,雖然名義上恢復了三省長官,但是,都是虛有其名。以尚書省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作為丞相,名義上是三省,實際上是合三為一。徵宗時,改左右僕射為太宰、少宰,仍兼二省侍郎;高宗時,改門 下侍郎為參知正事;孝宗時,改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宋朝的官職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有某一個部門的官職,並不一定能管這個部門的事,比如說工部尚書不一定能管工部的事,要管這個部門的事,必須要有一個職,後來,有職也不一定能管事,因為朝廷又派去了差官。只有差官才是管事的人。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部門既有下正官,又有職官,又有差官這樣重床架屋的現象。例如包拯的官職是:吏部郎中、龍頭閣大學士、知開封府。吏部尚書是官,龍頭閣大學士是職,知開封府是差遣。官,只是一種榮譽頭銜,職,是正式職務官,差遣的「知」官才是管事的官。如果你是吏部侍郎,就並不管吏部的事,要管吏部的事必須在後面加上「判本司」的頭銜。到了南宋,又恢復了左右丞相的職務,但是,這個「丞相」與秦漢時期的丞相大不相同了。只是一種秘書職務罷了。
明朝時期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基本上沿襲元朝的官職,設立中書省左右丞相。但是,由於李善長、胡惟庸的反叛,使朱元璋對丞相權力過大不放心,於是,在洪武13年就永遠廢除了丞相一職,當然也拆銷了尚書省的衙門,改由六部尚書直接向皇帝匯報工作。由於皇帝不能親自處理政務,於是就不得不設立內閣,以大學士擔任顧問兼秘書的職務。時間一長,內閣的權力仍然在六部之上,名義上不設丞相,內閣成員大學士仍然是實際上的丞相,而且有些還是權相。不過大學士是由「廷推」產生的,都察院六科給事中又有糾劾建言權,能夠制約內閣成員。可是,這樣一來,朝廷又容易產生派系之爭。
由於明朝自從朱棣之後,皇帝都是昏君,皇帝經常不上朝,文件由內閣起草,再由太監送到皇帝手中,皇帝往往不看,而由司禮監太監「紅批」。司禮監的決定就是皇帝的旨意,內閣只能奉行,最多隻能與太監商量一下,其他官員更不幹涉政務。因為太監有錦衣衛、東場作打手。明穆宗隆慶年間,江陵人張居正任內閣大學士,也對朝政進行了15年賦稅改革,國庫充實了很多,「太倉粟可支十年,冏寺積金,至四百餘萬。」1582年,張居正死後改革也就停止了。在明朝,就出了這么一個有作為的內閣大學士,但是貪官卻出了很多,嚴嵩、劉瑾、魏宗賢等等。
清朝時期
清朝早期中央機構是很簡單的:軍事由八旗總管負責;政務由議政五大臣、理事十大臣負責。後來,康熙年間,清朝開始設內三院,這個內三院實際上就是明朝內閣和翰林院的綜合。內閣大學士具有丞相的職務。到了雍正皇帝時,內閣的衙門還存在,但是,權力卻沒有了。因為雍正皇帝在紫禁城成立了一個軍機處。軍機處,並不只管軍事上的事,而是朝廷的一切大事都由軍機大臣決定。軍機處的領班有點像丞相,但是那畢竟是臨時機構,領班也可以隨時拆換,而且,皇帝每天都到軍機處聽取匯報,軍機大臣也沒有決定政務的權力。所以,自從明朝朱元璋拆銷丞相一職以後,中國就再也沒有丞相一職了。
中國有句俗語:伴君如伴虎,說得對極了。人們總以為,丞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人當官當到丞相一職,人生的目的就達到了。其實,你即使當官當到丞相,也不一定有好日子過。因為皇帝對丞相是最不放心的,隨時有撤銷你的可能。原因是,你對皇帝的威脅太大了。
1,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發展中越來越嚴格,縝密,監察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受皇帝支持
2,監察官員必曾至少擔任兩任知縣。月課,辱台錢,會使官員們會濫用權力,肆意彈劾,不加仔細調查。
3,據材料可知當時,吏治比較嚴苛。比如,元朝,為官不勤勉就要論殺,抄家。清朝,對禮節不周者,就要被彈劾。
4,中國監察制度的建立,使政治更加清明,統治者更易了解吏治,從而採取措施,採納忠言。但也逐漸形成一種政治勢力,使文官的權力增大,並得到濫用,導致是非難辯。
5,當代我國的監察制度應該更加完善,但要設立正當的監察程序,要嚴但不能苛,但講究證據,不能小題大作,妄論是非。
Ⅲ 中國政治發展歷程有那幾個階段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專題線索梳理
Ⅳ 近代中國政治思想發展的歷程
1 面臨鴉片戰爭以來的列強危險,朝廷有過維護祖宗之制維新變法之爭,以康梁版變法失敗告終
2 康梁權流亡日本時,與孫文展開君主立憲與排滿革命之爭,以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告終
3 辛亥革命建立民國,初期各種社會思潮激烈碰撞,軍閥混戰。以廣東革命政府北伐成功,建立南京國民政府告終,實行孫中山「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的三民主義。
4 列寧在1918年十月革命後,為打破包圍,嫁禍他人,成立共產國際在各國建立支部。1921年共產國際代表在上海建立中國支部,起初,集體加入國民黨,在北伐成功後,執行斯大林指示,搞武裝暴動,建立國中之國蘇維埃,在日本侵略亞洲時,執行斯大林禍水東引的策略,武裝保衛蘇聯。在日本大舉侵華時,讓鬼子多佔地,才是愛國,否則就是愛蔣的國。坐山觀虎鬥,待兩敗俱傷,自己趁機坐大,奪取全國政權。以新民主主義分化瓦解民國,事成之後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使統一戰線只留下一黨實行無產階級專政。通過朝鮮戰爭,投入社會主義陣營,以老子黨的兒子黨身份,獲得東亞東南亞革命的領導資格。
Ⅳ 中國近現代政治發展史的內容提要
本書將政治學和歷史學很好地結合起來,從政治發展的角度探尋中國社會發展的規律,以期對專當前的屬社會改革有所借鑒。本書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發展理論為基礎,吸收現代西方政治發展理論的合理因素,將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解放和實現富強、民主、文明現代化的歷史緊密結合起來。全書共分十章,在介紹政治發展的一般理論和近現代中國國情與政治發展的關系的基礎上,分析了不同時期政治發展的特點,並通過對現實問題的研究,著重論述了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問題。最後,對21世紀中國的政治發展做了進一步的展望。本書可作為高校政治學本科教材,亦可作為各級黨政幹部的參考讀物。
Ⅵ 關於中國政治發展歷史
影響了中國的經濟,外交和社會的發展速度。
孫中山舉行的辛亥革命,退翻了封建主義制度,加快了社會發展的速度
Ⅶ 中國古代政治發展史涉及了哪些政治制度
以年抄代排序:原始共產主義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封建社會在目前存在爭議:即封建封建,分封四處而獨立發展。按照封建的標準定義,歐洲的中世紀國王名義統治全國,大小貴族以封建庄園形式割據的情形才能叫封建。再加入農民須是擺脫了完全奴隸身份的半自自由民這個標准。放眼中國歷史長河,只有周朝的末期、以及初漢這兩個短暫的時期才能滿足。而漢初以後經七王之亂,統治者又恢復了秦始皇郡縣制即中央直接任命官員的制度,直至清末。這種在中國實行了兩千多年的制度明顯比歐洲的封建制更為完善和高級。應該叫後封建或帝王時代似更為妥當)
資本主義社會(民國也是怪胎,後封建到資本主義的過渡期吧)
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至今,改革後國家仍掌握國民命脈類行業,擁有市場上最為強大的干預、調控能力,國家資本主義的特質未變)
Ⅷ 中國政治學有何發展歷史
中國政治學的發展歷史的話,他是從一個封建社會開始,慢慢發展到民主社會。
Ⅸ 中國近代政治制度的發展歷程
唐朝到來清朝,中央集權制度的自不斷加強,其實就是皇權與相權以及政府機構的斗爭中,皇權得到加強與鞏固,是從皇帝個人角度,家天下的角度發展的,相反在漢朝唐朝皇權經常受到限制,外戚干政,宦官當權,宰相經常駁回皇上的意見,這種狀態達到了一種民主,使漢唐出現了盛世,但這其實不是真正的民主,這是我國漫長的皇權和相權斗爭的一個特殊階段,帝王並不滿足他的地位,這或許是歷史的倒退,歷史不是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的嗎?我國政治制度也深受其影響。美國的三權分立有權利制約總統的決策,孫中山試圖建立五權分立的國家,但是當時的中國清王朝剛剛滅亡,清朝中央集權制度達到了歷史的頂峰,這與民主的三權分立是截然不同的,國人的思想都是中央集權,所以民主思潮只有少部分人接受,所以五權分立是不符合當時的國情的,事實證明再好的制度方法都要符合國情,要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漢朝王莽的想法在現在看來都是很先進的,但是卻招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因為他的想法太過於先進,改革的過程就是人們的思想逐漸轉變的過程。將權利制約起來是要比自我約束有效的,現在民主思潮逐漸被人們接受,未來我國的政治制度可能會出現改革
北京地壇廟會今開幕 「皇帝」舉行祭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