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呼倫貝爾大草原歷史及簡介
呼倫貝爾大草原
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abpic/item/8605f5f808c5741cd9f9fdb9.jpg
在祖國雄雞形版圖上方,有一個酷似雞冠的地方,那就是世界聞名的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她被譽為"北國碧玉"。呼倫貝爾得名於呼倫和貝爾兩大湖泊。呼倫的蒙語大意為"水獺",貝爾的蒙語大意為"雄水獺",因為過去這兩個湖盛產水獺。
從呼和浩特驅車2000多公里、歷時三天抵達美麗、富饒、神奇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我們才真正感受到什麼是"藍天綠地",什麼是"綠色凈土"。呼倫貝爾草原猶如一幅巨大的綠色畫卷,無邊無際。這里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豐美,生長著鹼草、針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國"之稱。呼倫貝爾大草原也是一片沒有任何污染的綠色凈土,出產肉、奶、皮、毛等畜產品備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連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國家。它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時這里也是中外聞名的旅遊勝地。
總面積一億四千九百萬畝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就是這樣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它位於內蒙古東北部,因境內的呼倫湖和貝爾湖而得名。每逢盛夏,草原上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上升起縷縷炊煙;微風吹來,牧草飄動,處處「風吹草低見牛羊」;藍天白雲之下,一望無際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騰的駿馬和牧民揮動馬鞭、策馬馳騁的英姿盡收眼底。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我國現存最豐美的優良牧場,因為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所以又有「最純凈的草原」之說。
在幾千條大小河流的滋養下,每到夏季,這里鶯飛草長,牛羊遍地,你可以在草原上騎馬、騎駱駝,觀看摔跤、賽馬、烏蘭牧騎的演出,吃草原風味「全羊宴」,晚上的篝火晚會,更讓你盡情體驗游牧民族的獨特風情。
⑵ 呼倫貝爾的歷史沿革
在遠古時期,古人類——扎賚諾爾人就在呼倫湖一帶繁衍生息,創造了呼倫貝爾的原始文化。
公元前209年,匈奴族征服東胡族,統一了北方草原,呼倫貝爾地區屬其三部領地之一的左賢王庭轄地。
公元一世紀,活動在鄂倫春旗一帶的拓跋鮮卑族「南遷大澤」(即呼倫湖),取代了匈奴的統治,建立了鮮卑部落聯盟。由此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
在鮮卑人的余部室韋部落和回紇、突厥、黠戛斯以及遼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繼征戰和統治呼倫貝爾之時,蒙古諸部在呼倫貝爾悄然興起。
公元八世紀,生活在額爾古東岸的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韋部遷移至斡難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發源地肯特山區。12世紀,當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統一蒙古草原時,又返回呼倫貝爾,在這里進行了幾次大的決定性戰役,消滅了政敵,打破了長期幾個大部落勢力均衡的局面,最後統一了蒙古高原。從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個具有語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經濟生活中有許多共同特點的民族——蒙古族。蒙古帝國建立後,實行「領戶分封制」。
1214年,成吉思汗將呼倫貝爾草原的大部分地區分封給他的大弟拙赤·哈撒爾(額爾古納市黑山頭古城便是他的故都),其餘部分分封給他的二弟合赤溫·額勒赤及外戚德薛禪家族,嶺東地區分封給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元朝建立後,創立行省制。
1288年,諸王封地納入行省,嶺西地區劃入嶺北行省和林路管轄,嶺東劃入中書省泰寧路和遼陽行省山北遼東路管轄。元亡後,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退守蒙古草原,先後游牧於呼倫貝爾草原的是元順帝的後裔和成吉思汗大弟後裔,直至歸附後金。
清朝建立後歸黑龍江將軍節制。由鄂溫克、達斡爾、巴爾虎蒙古、鄂倫春人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倫八旗兵和巴爾虎八旗兵,勇猛善戰,鎮守著邊疆,為防禦沙俄入侵,保障驛站暢通,維護邊疆安寧做出了貢獻。
嶺西地區曾於1912-1920年實行地方自治,脫離黑龍江省。
1920年後重歸黑龍江將軍節制,仍設副都統衙門,同時設善後督辦兼交涉員公署,並設呼倫、臚濱、室韋、奇乾縣,形成旗、縣並存和分治的局面。嶺東地區也保留西布特哈總管公署,同時設雅魯縣,布西縣,直屬黑龍江省。
東北淪陷時期,嶺東為興安東省,嶺西為興安北省,均直轄於偽滿洲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嶺西地區建立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1946年10月改稱呼倫貝爾自治政府。1948年1月1日改稱呼倫貝爾盟,歸屬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於1945年10月在嶺東地區建立納文慕仁省,1946年6月改稱納文慕仁盟,受中共領導的興安省政府領導,1947年5月歸屬內蒙古自治政府領導。
1949年4月,呼倫貝爾盟和納文慕仁盟合並,稱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簡稱呼納盟。
1953年4月1日,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簡稱東部行署,署址設在烏蘭浩特。同時撤銷原哲里木、興安、呼納三個盟的建制,其中原呼納盟的海拉爾、滿洲里、烏蘭浩特變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直轄市,其工作委託東部行署代管。
1954年4月30日,撤銷東部區行政公署,將原興安盟和呼納盟所轄地區合並,改稱呼倫貝爾盟,成立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作為一級政權,直屬內蒙古自治區領導。盟政府設在海拉爾市。
1957年2月21日,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改稱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
1958年6月1日,撤銷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改為內蒙古自治區的派出機構,設行政公署於海拉爾市,改稱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
1967年12月20日,建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為臨時權力機構,行使原呼盟行政公署職權。
1969年8月1日,呼盟大部分地域劃歸黑龍江省管轄,一部分(原興安盟的大部分)劃歸吉林省管轄。
1979年7月,恢復1969年前的區劃,呼盟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
1980年7月,恢復興安盟建制,呼盟恢復1954年4月前的區劃。
2001年10月10日,撤銷呼倫貝爾盟設立地級呼倫貝爾市;撤銷海拉爾市設立海拉爾區。呼倫貝爾市轄原呼倫貝爾盟的阿榮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族、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和新設立的海拉爾區;代自治區人民政府管轄滿洲里市、牙克石市、扎蘭屯市、額爾古納市和根河市。
2013年3月6日,滿洲里市扎賚諾爾礦區以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備案,由滿洲里市代管。
⑶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有什麼風景名勝古跡
呼倫貝爾盟地域遼闊,風光旖旎。這里有水草豐美的草原,松濤激盪的大興安嶺林海,縱橫交錯的河流,星羅棋布的湖泊,組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眾多的民族,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珍貴的歷史文物古跡,回味無窮的地方風味,又為美麗富饒的呼倫貝爾增添了色彩。這里夏季氣候宜人,是避暑勝地;冬季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呼倫貝爾盟是自治區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已被列為全國旅遊二十勝景之一和全國六大景區之一,是全國唯一一家列為國家草原旅遊區進行重點開發的地區。
呼倫貝爾草原牧場遼闊,植物種類繁多,生長茂盛,河湖遍布,是我國生態保持較好,未受污染的大草原之一。 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次生林和跡地更新林景觀齊備,巍巍青山,茫茫林海,是野生動植物的天然博物館。 呼盟的河流湖泊把廣袤的大地裝扮得絢麗多姿。呼倫湖煙波浩渺,魚躍鳥翔,被譽為「天下第一曲水」。
邊城滿洲里、草原城海拉爾、林城牙克石、山城扎蘭屯,這些城市建築風格各異,獨具特色。「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鮮卑舊墟石室」、「黑山頭古城」、「金邊 壕」等,可以使遊人盡覽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在這里留下的歷史足跡;額爾古納河流域是蒙古族的發祥地,在這里可以看到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時叱吒風雲的古戰場。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及民族文化,構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
呼盟已開發興建了以呼倫貝爾草原、森林、湖泊、口岸、少數民族風情等為主的一批重要旅遊景區和景點,初步形成了「一條主線、兩條輔線」為主要框架,以國內旅遊、國際旅遊、邊境旅遊、出境旅遊為主要內容的旅遊發展格局。以海拉爾市為中心,從海拉爾市至滿洲里市一條主線和海拉爾市至額爾古納市、海拉爾市至牙克石市的兩條輔線沿線展開,建成了初具規模的陳巴爾虎旗呼和諾爾、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呼碩、牙克石鳳凰山莊、呼倫湖小河口等10個重要旅遊景點。同時,旅遊基礎設施、旅遊接待條件明顯改善,旅遊業隊伍日益擴大,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逐年提高
⑷ 呼倫貝爾地理位置,文化歷史,風土人情。
地理位置:呼倫貝爾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呼倫貝爾市總面積26.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之和。東鄰黑龍江省,西、北與蒙古國、俄羅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國的交界地帶,與俄羅斯、蒙古國有1723公里的邊境線,有8個國家級一、二類通商口岸,其中滿洲里口岸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歷史:呼倫貝爾見諸史籍最早的是東胡。公元前209年匈奴人統一北方草原,呼倫貝爾地區屬其三部領地之 呼倫貝爾大草原一左賢王庭轄地。 東漢建武二十五年鮮卑與東漢「通驛使」,這是公元49年。此時,鮮卑人已經走出森林,生活在海拉爾河、伊敏河、根河、額爾古納河流域以及達賚湖畔,並發展為強大的部落聯盟北魏時期,大興安嶺東有烏洛侯等室韋諸部,嶺西有地豆於等室韋部。 隋時,室韋分五部,生活於呼倫貝爾的是北室韋、缽室韋和深末怛室韋。唐時,室韋分為九部,居嫩江(那河)沿岸的為達末婁部、達姤部,烏羅渾部和黃頭部;居大興安嶺以西者為:居俱輪泊(今達賚湖)南的烏素固部、移塞沒部塞曷支部和鮮部(黑車子室韋);居額爾古納河沿岸的西室韋部、大室韋部和蒙兀室韋部。 7-8世紀,突厥人和回紇人先後進入呼倫貝爾嶺西地區,這里一度成為突厥和回紇的東部邊地。9世紀末和10世紀初,嶺西逐漸成為烏古烈和塔塔兒人的駐地,嶺東成為契丹人的勢力范圍。 10世紀初至12世紀,呼倫貝爾屬遼國。 12世紀初至13世紀初,這塊土地屬金國。 成吉思汗先祖蒙兀室韋部在額爾古納河流域日益成長壯大起來後,公元8世紀他們西遷到斡難河、土拉河、烏爾遜河發源地肯特山地區。當成吉思汗登上汗位後,他又重返呼倫貝爾,從塔塔兒人手中奪取了呼倫貝爾。成吉思汗最終統一了北方蒙古高原。統一的、強大的蒙古民族,也在這一歷史時期形成。蒙古帝國建立後,1214年,成吉思汗將呼倫貝爾先後分封給他大弟拙赤
⑸ 呼倫貝爾市名勝古跡有多少
呼倫貝爾市
海拉爾區
呼倫貝爾副都統衙門 在海拉爾區境內。專
呼倫縣署 在海拉爾區境內。
海公樓屬遺址 在海拉爾區境內。
滿洲里市
鮮卑人墓葬群 在滿洲里市扎賚諾爾礦區內。曾為「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松花江猛馬象化石、披毛犀牛化石遺存地。
牙克石市
清真寺 在牙克石市勝利西街。
扎蘭屯市
扎蘭屯 包括扎蘭屯市及西北一帶大興安嶺山地。山上松樺茂密;山谷中溪泉眾多;溪水匯集流入雅魯河和綽爾河,河旁草木茂盛,河中又有許多叢林綠洲。其中最有名的景點為秀水和吊橋公園。秀水位於市區北面,為內蒙古夏季避暑旅遊的第一勝地。1961年我國一批文化名人來此游覽後,共同商定將這段河流取名為「秀水」。吊橋公園位於市區北部,秀水環繞公園四周。
根河市
阿烏尼村岩畫 在根河市北部河岸。
大可魯大雅鳥獸保護區 在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境北部。
額爾古納市
哈撤兒斡耳朵古城 在額爾古納市黑山頭鎮。為成吉思汗大弟弟拙赤·合撒兒家族居住遺址。
元古可敦城堡遺址 在額爾古納市奇乾村。
明代衛所遺址 在額爾古納市上庫力村。
遼長城遺址 在額爾古納市境。
⑹ 呼倫貝爾的風土人情是怎麼樣的啊
呼倫貝爾旅遊資源富集,是國家旅遊局認定的全國六大重點旅遊開發區,是全國旅遊二十勝景之一,國家級草原旅遊重點開發區。呼倫貝爾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一片「綠色凈土」,是大自然饋贈給世人的「天然別墅」,這里的絕大部分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生態環境仍保持其原始古貌。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異。春天,芳草萋萋,一片新綠;夏天,林木蔥郁,野花綉地;秋天,碩果累累,千山盡染;冬天,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被世人譽為世界美麗的花園。
呼倫貝爾市有天然草場8萬平方公里,天然林地12萬平方公里, 呼倫貝爾地處生態屏障地帶,擁有3000多條河流,500多個湖泊,3000多種植物,400多種野生動物。大興安嶺由北向南縱貫其中,成為天然的南北界線。世界聞名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廣袤無垠,有「綠色凈土」「北國碧玉」之美譽。 呼倫貝爾大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大口岸、大民俗、大空調、大氧吧共同組成呼倫貝爾大旅遊。
春季,五月的興安嶺上杜鵑花爭奇斗艷,尚未消融的皚皚白雪映著火紅的杜鵑花,是難得一見的人間聖景;夏季的呼倫貝爾氣候宜人,平均氣溫在16℃——21℃之間,是避暑的最佳去處,那醉人的綠色招引著你,站在草原上,看藍天上雲卷雲舒,心胸就會像草原一樣廣闊。鄂倫春族篝火節、草原那達慕、鄂溫克族瑟賓節、祭敖包等民族節日異彩紛呈。秋季奪人耳目的是那林海的秋色,聽林中松濤陣陣,賞亭亭玉立的白樺,到四方山、達爾濱羅看日出日落,大自然的美景令人留連忘返;走近冬天的呼倫貝爾,一個冰雕玉砌的世界,冰雪節的聖會,讓您充分領略青松傲雪、暢游林海雪原的豪氣和由冰峰、雪嶺、冰雕構成的一派雪韻風情。
目前,全市星級賓館飯店30家,國際、國內旅行社27家,旅遊景區(點)達50餘個,每周有6次飛往北京的往返航班,5次飛往呼和浩特的往返航班,旅遊旺季每天都增加航班,火車每日對開直達北京、哈爾濱、沈陽、齊齊哈爾、包頭、大連,旅遊觀光巴士可直接行駛至全市各景區(點),滿洲里市至俄羅斯後貝加爾新國際公路口岸已開通。
重點景區(點): 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北山侵華日軍要塞遺址、金帳汗蒙古部落、鄂溫克博物館、巴彥呼碩旅遊景區、西旗知青文化展、巴爾虎博物館、東旗甘珠爾廟、諾門罕戰爭遺址、額爾古納俄羅斯家庭旅遊戶、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敖魯古雅獵民點、嘎仙洞、達斡爾風情園、朝鮮人家、吊橋公園、牙克石鳳凰山莊及鳳凰山滑雪度假區、滿洲里國門、中俄互市貿易區、呼倫湖小河口、冰雪園、阿爾山雪域溫泉
其他主要旅遊景點:呼倫貝爾大草原 滿洲里中俄互市貿易區 滿洲里國門 呼倫湖 弘吉剌蒙古大營 鳳凰山莊 伊敏河 金帳汗蒙古部落 室韋蒙古族發祥地 額爾古納河 呼倫貝爾草原 嗄仙洞 白音呼碩草原 莫爾格勒河 巴彥呼碩草原 布里亞特蒙古族 莫爾道嘎森林公園 扎蘭屯吊橋公園 黑山頭古城 敖魯古雅馴鹿之鄉 維納河療養區 烏蘭泡 匯河口 靈泉 美人湖 熊谷 一目九嶺 樟子松林 大雁五泉山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 蒼狼白鹿島度假村 大汗憑吊 九曲松風 喇嘛山 龍岩覽勝 烏爾旗漢原始森林 西山自然保護區 偃松幽徑 貝爾湖 西山生態濕地 世界名馬(業) 邊卡要塞遺跡 黑山頭中俄界河 巴圖灣 中國達斡爾民族園 鄂倫春博物館 鹿鳴山莊 柴河風景區 布蘇里軍事要塞 扎蘭屯秀水山莊 扎蘭屯柴河月亮湖 扎蘭屯九龍泉 熊瞎子洞 巴林喇嘛山 扎蘭屯金長城邊壕
最佳旅遊時間
呼倫貝爾盟的北部為林區,最佳旅行季節為5月的5-20號和9月中下旬,5月樹木新綠,漫山遍野開滿杜鵑花;9月,秋色染遍大興安嶺,是攝影的好時光。南部以草原為主,最佳旅行季節為7-9月。11月至次年2月中旬則是冰雪游的最佳時節。
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是防火期,此期間到呼倫貝爾盟的大部分地區都要辦理防火證,這段時間也正是呼倫貝爾盟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凋敝的時期,只5月上旬大興安嶺林區的杜鵑花開遍山野尚可一游。
購物
呼倫貝爾的民族手工藝品以粗獷感和用途廣而聞名。
呼倫貝爾市內蒙古外貿工藝品廠生產的銀制藝術品、海拉爾市民族(呢絨)服裝廠生產的牧羊牌蒙古袍、蒙古刀具海拉爾市民族用品廠生產的刀具--主要有蒙古刀和王爺腰刀、海拉爾龍藝雕刻廠開發的木雕壁畫、木雕壁掛、根雕、瘤雕、木帖拼雕、板畫、鑲嵌畫、鑲嵌書法、樹皮畫等系列藝術品,風格天成,古樸高雅。 海拉爾區購物相當便利,市區內擁有多家專業市 ⒋笮凸何鍔壇嗆褪 ⒍礪匏股壇
友誼大廈位於三角地中心,規模龐大,環境優雅,是一家銷售中高檔百貨商品為主的大型商 F浞值曖岩晟壇譴τ誑
土特產品 黑木耳 炒米 費烏瑞它 甘草
特色活動
除了內蒙古各地都有的那達慕和祭敖包等,呼倫貝爾盟獨有的節日有:
伊慕額節
「伊慕額」,蒙語「豐收」之意,顧名思義,伊慕額節也就是豐收節,在每年5月22日。這時草原上的羊、牛、馬和駱駝剛接完春羔,一片生氣勃勃的豐收景象。牧民們用刀將母羔左耳抿出豁口,放回大群,未被留種的公羊則被閹割成羯羊。還要為年滿2歲的馬駒打上烙印。
米闊魯節
米闊魯節是呼倫貝爾草原莫日格勒河流域鄂溫克牧民的豐收節日。在每年5月下旬舉行,其內容和形式與「伊慕額節」大致相同,所不同的僅僅是勞動完畢要舉行宴會,歡慶豐收。
瑟賓節
「瑟賓」是鄂溫克語,意為「歡樂祥和」,是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以圖騰為特徵,16世紀鄂溫克人信仰薩滿教後逐漸消失。1994年6月18日,建國後首屆「瑟賓」節在巴彥胡碩敖包山舉行,主要內容有鄂溫克民族歌舞表演等。此後6月18日就成為鄂溫克族的「瑟賓」節。
篝火節
每年6月18日是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篝火節。鄂倫春人對火神的崇拜由來已久,他們認為火有驅邪祛污的作用,對於火有著一系列嚴格的禁忌,例如:不許隨意向火堆潑水、扔臟物、吐痰,不許用刀、棍等尖銳的東西向火中亂捅,以免觸怒和傷害火神等等。
呼倫貝爾的漢族大部分來自山西、山東、河北以及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嶺東,在農村形成同籍貫聚居村落,如山東屯、庄河屯、直北村等,這些地方的生活習俗,諸如語言、餐飲、居住格局、人際往來、婚喪嫁娶、歲事活動等方面,基本保持著原籍的風俗習慣。嶺西則不同,地廣人稀,氣候嚴寒,與少數民族和俄僑接觸密切,交往頻繁,兄弟民族的習俗長處和優點,均被漢族人民一一吸取,故生活及風俗習慣變化很大。
一、衣食住行
(一)飲食
大部分人還保留著原籍的習慣,主食有粥、面條、饅頭等。但在嶺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 這些均與當地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俄羅斯族同胞一樣,所不同的是漢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80年代以來,無論嶺東嶺西,稻米飯已成為主食。
(二)服飾
1945年以前及50年代初期,漢族人的服裝以棉布、棉花為主,顏色為黑、藍、灰、白居多。夏季單衣單褲,冬季棉衣棉褲、棉蒙古長袍,野外放牧或生產穿白茬羊皮襖、氈疙瘩。之後,生活逐漸富裕,特別是1978年以後,穿著隨氣候變化而定,一般人都備有單、夾、薄、厚服裝。年輕女子,喜穿各色花衣,各樣長短裙、連衣裙,頭戴鮮艷紗巾,冬圍各式新樣毛織圍巾;男女西裝、長短皮衣、夾克、牛仔裝、羽絨服等新款式服裝屢見不鮮。衣料已不以「棉」為主,而是以毛絨、呢子、裘皮、纖維、毛的、混紡等質地好的衣料製作。男戴禮帽、前進帽、針織毛絨帽,女式新帽更多,近年來更講究帽子的高檔和式樣。婦女佩戴金耳環、金項鏈、金戒指、手鐲等首飾,男人戴金戒指的也不少見。
(三)住屋
早年住窩棚、土坯房,或土木結構房屋。1949年後,居住條件逐年改善,普遍為土木結構和磚瓦結構房屋。80年代中期以後,土木結構房減少,大部分為磚瓦結構,有的住進樓房;郊區農民多住紅磚瓦房(有的鋪鐵蓋)。嶺西各鄉、鎮、蘇木住戶,均為定居,住板夾泥、葦 板夾泥房,少數住磚瓦房。房屋都是門朝北開,開門處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風房,稱「風樓」或「門斗」。門斗冬季防風寒,又是夏季的廚房。農區大多燒茅柴、秸桿、薪材,少部分燒煤;牧區燃料以牛羊糞為主,少量為煤。一般用柳條編的籬笆障子或用樺木桿圈成院子,獨門獨院。野外放牧或生產,住蒙古包或鐵皮板房。
(四)交通
1945年以前及50年代初期,漢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樣,行走以馬匹和畜力車為主要交通工具。60~70年代,一般家庭都購置了自行車,遠距離行走則靠火車或公共汽車。1978年以後,許多家庭添置了摩托車、小型拖拉機和汽車,這些既是生產機械,又是交通工具,生產生活兩用。
二、經濟生活
在嶺東,早期「闖關東」和後來的自流者,基本都墾荒種地。其生產方式直至70年代,均以繁重的手工操作為主。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由於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生產關系得到調整,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農業生產連年豐收,農民生活獲得顯著改善,開始大量購置小型(少量大中型)拖拉機和機引農機具,使部分農業生產項目實現了機械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農業、林業、工業、交通、郵電、商業、採煤和社會各項服務業,以及機關事業單位,漢族都是主要從業者。家庭副業生產,嶺東嶺西一樣,耕種園田,種植瓜果蔬菜,飼養奶牛、豬、雞、鵝、鴨等。80年代以前主要為自用,80年代以後,已有相當一部分到城鎮或集市上出售,以改善自家生活。
三、婚嫁與喪葬
(一)婚嫁
婚嫁習俗在1949年後有很大變化,主要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式包辦婚姻,改革為自由戀愛結婚和法制婚姻;過去窮人富人相差甚遠的婚嫁禮儀,改為只有城鄉差別的大同小異的禮俗。一般都經過相識、戀愛、結婚三個階段。相識,因分在一起工作而產生感情,自然達到戀愛階段和經第三者介紹而相識相戀兩種。戀愛階段有長有短,認為情投意合時即可結婚。農村普遍保留「訂婚」形式,即宣布正式形成戀愛關系,其禮節主要為男女雙方家長的互相宴請,有的單是男方宴請,並給女方和介紹人一定彩禮酬金。男女雙方到政府指定部門登記後即為合法婚姻。結婚仍多沿襲女到男家的習慣,男到女家者稱「招養老女婿」。結婚日一般為男方操辦,宴請賓客,接受賀禮,有一套繁縟的禮儀。婚禮用車,過去多為畜力車輛,80年代起,城鎮為轎車,農村為拖拉機,也有用汽車、摩托車者。結婚三日為新娘「回門日」,由新郎陪新娘回家,女方家長要宴請新婿和賓客。近年來,城鎮婚禮中增添了一些西方習俗。也有摒棄婚事奢辦舊習的革新者,採取集體婚禮或旅行結婚的方式。
(二)喪葬
人死亡,有當日出殯者,也有停放3~5日出殯者。治喪期,親友弔唁,接受祭禮祭品,如花圈、挽幛、現金等。死者晚輩著喪服(現多為白布腰帶或頭巾),燒冥紙。漢族歷來實行土葬,70年代後城鎮陸續推行火葬。城鎮死者出殯,一般都舉行親友參加的向遺體告別儀式或追悼會,介紹死者生平。近年來,農村也在仿效城鎮的出殯儀式。土葬者,沿舊習,用木棺,有一套停屍、入殮、守靈、弔唁、祭奠儀式;埋葬場,過去為自選墓地,現為當地鄉、鎮、蘇木政府指定地點。
四、節日、歲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除法定的節假日如元旦、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外,漢族人民普遍過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其方式與東北和全國各地大同小異。
80年代以後,不管城鎮,還是農村、牧區、林區,一年中普遍增加了3個歲事,而且影響之深 ,活動之廣,自覺程度之高都是過去不能比的。其一是「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甚至一戶的全體成員到故人墳上「掃墓」,骨灰在火葬場的,家屬子女亦去「掃墓」,整日大車小輛擁擠不堪,全天是不放假的休假日。其二是陰歷七月十五,俗稱「鬼節」,各家各戶也要到墳上、火葬場填墳掃墓,距河近的,晚上放河燈,在十字路口燒冥紙、冥鈔,紀念亡者。其三是陰歷十月初一,為死者「送棉衣」,晚上在十字街口大燒冥品,諸如冥衣、冥鈔、冥馬牛,還有冥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機、手錶等近現代冥品,名曰用以寄託對死者的哀思。
五、家庭
呼倫貝爾境內的漢族家庭,長期以來多為夫妻子女型結構,通常是由長輩人擔任家長,掌管一切家務事情。
民國時期,呼倫貝爾的漢族家庭基本沿襲清代的大家族形式,多為老輩兄弟幾人及眷屬和少輩眾兄弟及其眷屬同為一戶的組合式,或十幾人甚至幾十人的大家庭,並以人多為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輩組合式的大家庭逐漸減少,家庭結構趨於小型化,子孫三代、四代同堂的現象已不多見。1980年以來,家庭結構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家庭成員漸漸以兩輩為主,成員人數更少。主要是子女結婚後,一般單獨建立家庭,多輩組合式大家庭解體。在父母稱謂上也有許多改變。過去從各地來呼倫貝爾的漢族人對父母的稱呼多數叫「爹」、「娘」,個別人稱父親為「大大」,後由「爸爸」、「媽媽」代替。特別在嶺西,均如此稱呼。
六、民間藝術
在呼倫貝爾的城鎮、農區、林區漢族較為集中的地區,一般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和農村的閑暇季節,群眾文娛活動較活躍。形式主要有秧歌、二人轉、單出頭表演和冰雕、冰燈、彩燈展覽等,近年城市還興起了焰火晚會。
秧 歌
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龍燈、腰鼓、踩高蹺、跑驢、劃旱船、擔花籃、大頭娃、耍獅子、戲曲人物的扮相造型等。有些秧歌中穿插活報劇表演。表演者濃妝艷抹,形象誇張,服裝五光十色,鮮艷奪目。男女均穿綢緞衣褲,腰系綵綢。鑼鼓隊多為男子,身著彩色綢服,頭扎白羊肚手巾。有些秧歌的內容增加了武術、服飾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等。秧歌成為城鎮、農村和林區群眾春節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
冰雕、彩燈
從八十年代起,每年元旦、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呼倫貝爾的城鎮、林區開始出現了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塊進行雕刻造型的藝術展覽。每到冬季,各種造型的冰雕作品相繼問世,有人物、動物、建築物、風景等千姿百態的作品栩栩如生。在呼倫貝爾的幾個城市,每年冬季都要舉行規模大小不一的冰雕作品比賽。
民間劇種「二人轉」
「二人轉」也叫「蹦蹦戲」,由一男一女二人邊唱邊舞,後來發展出「單出頭」,即一人單獨表演,是漢族群眾傳統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1924、1925年「二人轉」流入扎蘭屯、阿榮旗地區。演出的形式主要有「單出頭」、「拉場戲」、「二人轉」。主要劇目有「二人轉」《西廂》、《回杯記》、《豬八戒拱地》,「單出頭」《王二姐思夫》、《紅月娥作夢》等。此種演出形式人員少,道具簡單,行走方便,唱詞通俗簡單易懂,民間口語多,唱腔高亢、嘹亮、形式活潑,深受廣大農民群眾喜愛。
華俄後裔民間舞蹈
在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根河市及海拉爾的華俄後裔中,保持著傳統的俄羅斯族民間舞蹈。有單人、雙人和集體表演的「希卜里哈」、「巴達罕拉娜」、「嘎巴喬克」、「滅斜斯」、「奧吉諾其卡」、「茨岡內卡」(譯音)等。舞曲有「希卜里哈」、「那林琴卡」、「累塞」、「嘎巴喬克」、「滅斜斯」等,舞步多變,跺腳較多,單人舞蹈腿部技巧很高。每個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一般只用手風琴伴奏,有些集體舞還加伴唱。
每逢節假日或閑暇時,男女老幼聚在一起,歡歌狂舞,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七、吸收外來語
呼倫貝爾的漢族,由於長期與少數民族同胞和外僑同街居住,他們不僅在生產生活方面相互吸取長處,而且在語言方面也相互滲透融合,借用語較多。如:
「西米丹」,俄語,「烏魯莫」,蒙語,是牛奶上面的凝結物,漢語稱「奶皮子」,無膻味,香甜可口,人人喜食。秋冬季節,各家各戶都儲些備用,漢族人一樣稱此物為「西米丹」或「烏魯莫」。
「嘎拉哈(hà)」,又稱「嘎什哈」,滿語,它是豬、羊、狍、黃羊等的後腿膝蓋骨,俗稱「背式骨」,學名「髕骨」,是呼倫貝爾各族兒童和婦女的一種玩耍物,人們都叫它「嘎拉(什)哈」,如彈「嘎拉哈」,置「嘎拉哈」,抓「嘎拉哈」等。
「笆籬子」,俄語,意為警察,現在泛指監獄,如罪犯被逮捕、被判刑都說是「蹲笆籬子」。
「芒格兒」,蒙語,是一種野菜,樣子、味道如韭菜,但葉子比韭菜葉寬厚、顏色淺,無漢名。
「達哈(hà)」,蒙語,意為寬大的披風,為羊皮製品,現在通稱「皮大哈」。
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直至60年代中期,提倡漢族幹部學習掌握蒙古語,少數民族幹部學習漢語言,因此,很多漢族幹部下到牧區後,都會說一口較流利的蒙古話,一些漢語中亦夾雜著少量的蒙古語,以後則逐漸減少。
⑺ 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區的由來 海拉爾區的歷史傳說 海拉爾區有哪些神話故事
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因有一條海拉爾河在這里流過而得名。城市建於1734年,至今已版有280多年歷史。最初,權城市名為呼倫貝爾城,中東鐵路建成後,這里的站名是海拉爾站。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城市叫海拉爾市,在老地圖上可以找到它。
2001年呼倫貝爾由盟改市,海拉爾則由市改為呼倫貝爾市下屬的一個區,是呼倫貝爾市的政治、交通、文化中心,人稱它為「草原之都」。
海拉爾區面積1440平方公里,比上海市浦東新區(面積1210平方公里)略大。人口28萬(2012),人均GDP10.25萬元(2015)。
⑻ 呼倫貝爾草原的人文、歷史典故、風土人情
鄂溫克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
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蒙古族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萌古」等。
蒙古族現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人口480.6849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其中雲南有1.3萬人,聚居在通海縣新蒙鄉,分中村、下村、白閣、交椅灣和陶家嘴5個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隨忽必烈戰遺留在雲南的蒙古族後裔。通海蒙古族從祖國西北大草原來到雲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鳳山腳下,已有740多年的歷史。700多年來,與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憑自立自強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把杞麓湖之濱、鳳凰山之麓建設成了魚米之鄉。
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現以農耕為主。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游牧生活的伴侶。
語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14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雲南的蒙古族會彝語]和漢語,其蒙古語與北方的蒙古語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電影事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善正要》被列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成果之一。
主要分布地區:內蒙古、遼寧、新疆、黑龍江、吉林、青海、河北、河南等地。
【歷史】
蒙古族歷史悠久,蒙古的稱謂最早見於唐代,那時只是蒙古眾多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這個部落的發祥地在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以後逐漸西移。各部落之間競相掠奪人口、牲畜和財富,形成了無休止的部落戰爭。13世紀初,成吉斯汗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落,建立了統一的蒙古貴族政權。1219年西征,版圖擴大到中亞地區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中國。1368年元朝滅亡。自元代以來,蒙古族人民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天文歷算、文化藝術、醫學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7年5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成為中國建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以後又相繼成立了9個自治州、縣:
甘肅省北蒙古族自治縣(1950年7月29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1954年9月10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9月1日)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12月5日)
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1日)
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7日)
【禁忌】
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習俗】
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你好),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論認識與否),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裡做客必須敬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圍著爐灶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奶製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蒙古族待客十分講究禮節和規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時,一般是將羊的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送給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則以一塊帶肉的脊椎骨加半節肋骨和一段肥腸送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薦骨、四肢、肋骨、胸椎、羊頭,有的地區還要加羊心、羊肝、直腸和羊肚。製法是將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鍋,水溫上升後,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開,並經常翻動。腸、肚、心、肝和燎好的羊頭另鍋煮爛。另配調料。開宴時將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盤子里,尾巴朝外,羊頭上要刻有象徵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時主人要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先動刀切割,然後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須煮羊胸脯肉給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別。烤全羊過去多用來進行祭典或祭敖包時才用,現在已成為盛大節慶或迎接貴賓用的一種特殊菜餚。
【宗教】
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元代以後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金銀製成。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仍與蒙古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為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蒙古族有團結互助的風尚,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火把節、中秋節等。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眾人圍成一圈,一邊舞蹈,一邊擊掌高歌。近幾年與內蒙古的親戚來往增多,開始舉辦「那達慕」盛會,吸引四方之客前往參加。
【節慶】
傳統節日有「白節」、祭敖包、那達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戲:打鬃節等。
蒙古族民間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與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乳酪、奶豆腐等奶製品擺上盤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是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
那達慕大會:每年夏秋季牧閑時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有娛樂或游戲之意。內容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以及物資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後,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放映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盛會。
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二舉行,為期一天。居住在這里的蒙古族人民從其他兄弟民族那裡學會了建築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用,頗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稱贊。為了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歷四月初二定為魯班節。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趕回家裡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台唱戲。人們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著,敲鑼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後,大家匯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為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弦琴,邊彈邊跳,後面的人群群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形多變,且歌且舞,場面十分活躍。
節日後,各村寨忙著收小麥、油菜籽,犁田插秧。幹完這些農活後,工匠們又成群結隊外出承包建築。
【食俗】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備奶製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傳統宴客菜,祭祀活動時也常用;熟烤羊,內蒙鄂爾多斯地區風味菜餚;白菜羊肉卷;新蘇餅,蒙古族民間傳統糕點;烘乾大米飯,蒙古族風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聖潔、純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餘種,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製品一向被視為上乘珍品,如有來客,首先要獻上,若是小孩來,還要將奶皮子或奶油塗抹其腦門,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駱駝肉和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講究清煮,煮熟後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鮮嫩,特別是在做手把羊肉時,忌煮得過老。但內蒙東部蒙漢雜居地區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時加佐料,並把肉煮成酥爛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區的蒙古族還喜將羊腰窩的肉切成大片,掛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間稱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燉、紅燒、做湯。還食用駱駝肉和馬肉,油炸駝峰片蘸白糖,視為上餚,有經驗的廚師還善於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製成各種食療菜餚。為便於保存,還常把牛、羊肉製成肉乾和臘肉。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佔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米做「崩」的習俗。用炒米做「崩」時加羊油、紅棗、紅、白糖拌勻,捏成小塊,就茶當飯。未經蒸炒的糜子多用來與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餅;麵粉製作的各種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飲食中也日漸增多,最常見的是面條和烙餅,並擅長用麵粉加餡製成別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餡餅及蒙古糕點新蘇餅等。西部阿拉善、鄂爾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麵粉做成饊子狀的「章汝」的習慣。東部的哲里木盟盛產蕎麥,用蕎麥粉烙制的煎餅是當地較有特色的一種食品。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凈水,燒開後,沖入放有茶末的凈壺或鍋,慢火煮2—3分鍾,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蒙古族釀制奶酒時,即先把鮮奶入桶,然後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為引子,每日攪動,3—4日待奶全部變酸後,即可入鍋加溫,鍋上蓋一個無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內側掛上數個小罐,再在無底木桶上坐上一個裝滿冷水的鐵鍋,酸奶經加熱後蒸發遇冷鐵鍋凝成液體,滴入小罐內,即成為頭鍋奶酒,如度數不濃,還可再蒸二鍋。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婚俗】
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開始談婚論嫁。小夥子的父母委託信賴的說親人,擇個好日子帶上兒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說親。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夥子就收下獻上的哈達和一盤餅食,這事就此定了下來。冬天是舉辦婚禮的好日子,經雙方選定日子後,新郎家於傍晚時分到姑娘家接親,至此婚禮已經開始,民族風格濃厚、趣味橫生的各種婚禮節目連續上演,一直到東方發白;接親的隊伍才跨上駿馬,同送親的隊伍一道往新郎家進發。在離新郎家不遠時送親的隊伍停下,迎親的隊伍到家後重新偕同新郎的父母親人前來第二次迎接。在婆婆為兒媳婦掀開蓋頭後,新郎新娘得向父母、主婚人、親戚們一一行磕頭禮並敬酒。眾人也會興奮地唱起敬酒歌、跳起舞,歡樂在草原上盪漾。
【民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長期與漢族雜居,所以其服飾與漢族比較接近,只有少數老年人穿蒙古族傳統服裝,包藍色頭巾、穿藍色大襟長袍,腰系絲帶,腳蹬皮靴。但在重大節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傳統的民族盛裝,鑲花邊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絲綢腰帶,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颯爽,俊秀威武。
過去蒙古族以游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現在除了游牧,相當多的蒙古族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巴里坤蒙古族的傳統飲食主要是麵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蔥和蘑菇等。後因長期雜居在漢族中,從事半農半牧生活,現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熱情豪爽,誠懇待客。宴請客人時必敬酒並唱「敬酒歌」助興,營造熱烈氣氛,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別倡導尊敬長者,愛護晚輩,如果家裡來了年歲大的長輩,必須要迎上去把馬接過來拴好,長輩要走的時候,也要牽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春節和敖包節,除此還有點燈節(祖魯節)、麥爾節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節稱:「查干薩日」。蒙古族過春節有自己獨特的慶賀方式。農歷五月十三日是敖包節,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是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頂上要插柳枝為叢,立竿為柱。「壘石成山」、「視之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護神的化身,是薩滿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這天,人們歡天喜地雲集在敖包前進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誦經,人們則獻了供品後,自左向右圍著敖包掌心向上,邊走邊叩首需繞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後,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娛樂活動。因此祭敖包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藉此施展才藝、技能、進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機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作「好漢三藝」是草原馬背民族的拿手好戲。蒙古族無論男女,自幼學習騎馬,到十來歲就縱馬如飛,並能在馬奔跑時彎下腰拾起擺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愛的競技活動,摔跤場面龍騰虎躍,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強項,也是流傳至今的熟練自如的運動項目。
⑼ 急需呼倫貝爾發展歷史論文
1950年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政府改稱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人民政府。
1952年建立鄂倫春自治旗,內旗政府設於小二容溝。1958年8月1日,撤銷索倫旗,建立鄂溫克族自治旗;8月15日撤銷莫力達瓦旗,建立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同年底,鄂倫春自治旗政府遷至阿里河。
1953年4月1日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署,撤銷呼納盟。海拉爾和滿洲里為自治區直轄市。
1954年5月31日撤銷東部區行政公署,將原興安盟和呼納盟所轄區合並成立呼倫貝爾盟,成立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為一級政權。1957年2月21 日,改稱呼倫貝爾人民委員會。1958年6月1日撤銷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改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機構,設行政公署。
1967年12月20日建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為臨時權力機構。
1969年8月1日,呼倫貝爾盟劃入黑龍江省建制。
1979年7月1 日呼倫貝爾恢復為內蒙古自治區建制。
1980年,撤銷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建立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
2002年,呼倫貝爾撤盟設市。
呼倫貝爾行政體制數經變化,海拉爾一直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⑽ 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怎麼樣
簡介:呼來倫貝爾民族歷史源文化研究院成立於2009年8月,對呼倫貝爾的民族歷史文化進行全方位的搶救、挖掘、整理、研究與保護工作,以文字、圖片、影視、多媒體、網路傳媒等現代技術手段打造特色研究項目課題,進軍內蒙古學術研究,構築國際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下設兩個群眾性非營利學術團體:呼倫貝爾市民族考古與歷史文化國際研究中心和呼倫貝爾市《蒙古秘史》研究會。
注冊資本:512.43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