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述一下語言學發展的歷史
語言學(linguistics)是以人類語言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探索范圍包括語言的性質、功能、結構、運用和歷史發展,以及其他與語言有關的問題。語言學被普遍定義為對語言的一種科學化、系統化的理論研究。並且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現實。
語言學的歷史非常古老。人類最早的語言研究是從解釋古代文獻開始的,是為了研究哲學、歷史和文學而研究語言的。中國在漢朝時產生了小學,包括文字、音韻和訓詁。在印度和希臘,公元前4世紀到3世紀,就建立了語法學。現代的語言學建立於18世紀初期,隨著西方語言學家發現了印歐語言與梵語之間存在類似之處,產生了歷史比較語言學,旨在尋找各種語言的原始語。
功用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溝通方式,在生物或心理層面上反映人類高度演化的心智能力,在社會文化層面上反映人類文明進步。語言學就是要研究人類最核心本能的語言能力,透過對口語、書面語甚至手語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了解人類的本質。
除了認識人類語言本質外,語言學研究還具有多種應用價值。在語言教育方面,藉由對於語言本身的了解,編成各種詞典、文法書、教科書供人學習語言,也有助於改善應對語言學習過程中遭遇到的困難與錯誤的能力。在不同語言翻譯方面,語言學理論對於筆譯和口譯有更多具體的指導,也有助於利用科技來進行機器翻譯.
2. 英語語言的發展史
希望滿意並採納:
英語語言的歷史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古英語(Old English),中世紀英語(Middle English)和現代英語(Modern English)。
古英語(449--1100)。有記載的英語語言起始於449年,當時包括央格魯-撒克遜人(Angles-Saxons)在內的德國部落入侵大不列顛。他們把原來的居民凱爾特人(the Celts)趕到不列顛的北部和西部角落。凱爾特人的領袖King Arthur帶領部隊勇敢作戰,英勇抗擊德國入侵者。這之後在不列顛島上央格魯人、撒克遜人和一些德國部落都說著各自的英語。盡管85%的古英語詞彙現在已經不再使用,但一些常用詞彙如:child, foot, house, man, sun等等還是保留下來。和現代英語相比,古英語中的外來詞很少,但派生詞綴較多。古英語中還有較多描述性的復合詞。如「音樂」是earsport;「世界」是age of man。在著名的英雄史詩《貝奧武甫》(Beowulf)中對此有詳盡描述。
787年,來自丹麥及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北歐海盜(the Vikings)陸續進入英國。在之後的三百年裡,他們襲擊、侵佔了大部分的英格蘭。北歐海盜對英語語言的影響意義是深遠的,是他們帶來了代詞they、their、them等;/g/ /k/的發音;甚至包括husband、window這樣的詞。古英語無論從發音還是拼寫上都與現代英語大相徑庭。
中世紀英語(1100――1500)。1066年的諾曼底征服事件在英語語言發展史上是一個標志性的轉折點。在這年,威廉帶領軍隊從法國諾曼底省出發,穿過英吉利海峽,想在英國稱王並在倫敦成立一個法國法庭。之後的近三百年裡,法語一直是英國的官方語言,成為統治階級用語,而平民百姓說的英語被認為市低等語言。到1300年左右,法語的使用開始減少。到14世紀末期,英語又重新成為官方語言。喬叟寫於14世紀末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反映了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變化對英語語言的影響。
在近四百年時間里,諾曼人給英語帶來了近一萬的外來詞,深深影響了英國人的社會和生活。英語語言在這一時期借用了較多法語中的派生詞綴,如-able, -ess。當然也有一些拉丁語直接進入英語,而且多用於書面語。由於貿易的發展,還有少量的荷蘭詞語在這時期融入英語中。
中世紀英語的語音變化較少,但句法上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詞序,並且擴展了情態動詞、助詞結構。不規則動詞越來越少,很多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也趨向規則化。到1000年,語言使用中已確定了-s作為名詞復數的構成,而古英語中曾以-en結尾表示復數便漸漸不再被人們使用。
現代英語(1500――至今)。1476年,卡克斯頓(William Caxton)在英國開始引進印刷機的使用,標志著中世紀英語轉入現代英語階段。由於讀物數量的增多,范圍擴大,詞彙拼寫開始趨向規范化,標准化,固定化。這樣一來,讀音和拼寫之間的差距擴大。另外,隨著探險、殖民、以及貿易等各方面走向世界化,給現代英語帶來一定的沖擊。超過50種語言的外來詞湧入英語,如阿拉伯語,法語,德語,荷蘭語,俄語,希伯來語,西班牙語,漢語,義大利語等。
為體現英語語言的威望,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有更多的拉丁和希臘詞彙加入英語,象congratulate, democracy, ecation等來自拉丁語;catastrophe, encyclopedia, thermometer 來自希臘語。一些現代希臘語、拉丁語中的科技用語如aspirin, vaccinate也被當作英語使用。另外,一些外來語(如criterion, focus)仍保留了原來詞語的復數形式。還有一些更保留了當時的拼寫和發音。
3. 簡要概述語言學發展歷史
語言學(linguistics)是以人類語言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探索范圍包括語言的性質、功能、結構、運用和歷史發展,以及其他與語言有關的問題。語言學被普遍定義為對語言的一種科學化、系統化的理論研究。並且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現實。
語言學的歷史非常古老。人類最早的語言研究是從解釋古代文獻開始的,是為了研究哲學、歷史和文學而研究語言的。中國在漢朝時產生了小學,包括文字、音韻和訓詁。在印度和希臘,公元前4世紀到3世紀,就建立了語法學。現代的語言學建立於18世紀初期,隨著西方語言學家發現了印歐語言與梵語之間存在類似之處,產生了歷史比較語言學,旨在尋找各種語言的原始語。
功用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溝通方式,在生物或心理層面上反映人類高度演化的心智能力,在社會文化層面上反映人類文明進步。語言學就是要研究人類最核心本能的語言能力,透過對口語、書面語甚至手語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了解人類的本質。
除了認識人類語言本質外,語言學研究還具有多種應用價值。在語言教育方面,藉由對於語言本身的了解,編成各種詞典、文法書、教科書供人學習語言,也有助於改善應對語言學習過程中遭遇到的困難與錯誤的能力。在不同語言翻譯方面,語言學理論對於筆譯和口譯有更多具體的指導,也有助於利用科技來進行機器翻譯.
4. C類語言的發展歷史
C語言的發展歷史
C語言是國際上廣泛流行的、很有發展前途的計算機高級語言。它適合作為系統描述語言,即可用來編寫系統軟體,也可用來編寫應用軟體。
早期的操作系統等系統軟體主要是用匯編語言編寫的(包括 UNIX操作系統在內)。由於匯編語言依賴於計算機硬體,程序的可讀性和可移植性都比較差。為了提高可讀性和可移植性,最好改用高級語言,但一般的高級語言難以實現匯編語言的某些功能(匯編語言可以直接對硬體進行操作),例如:對內存地址的操作、位操作等)。人們設想能否找到一種既具有一般高級語言特性,又具有低級語言特性的語言,集它們的優點於一身。於是,C語言就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了。
C語言是在B語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ALGOL 60。 1960年出現的ALGOL 60是一種面向問題的高級語言,它離硬體比較遠,不宜用來編寫系統程序。1963年英國的劍橋大學推出了CPL(CombinedProgram- ming Language)語言。CPL語言在ALGOL 60的基礎上接近了硬體一些,但規模比較大,難以實現。1967年英國劍橋大學的Matin Richards對 CPL語言作了簡化,推出了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語言。197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 Ken Thompson以 BCPL語言為基礎,又作了進一步簡化,設計出了很簡單的而且很接近硬體的 B語言( 取 BCPL的第一個字母),並用 B語言寫第一個UNIX操作系統,在PDP-7上實現。 1971年在PDP-11/20上實現了B語言,並寫了UNIX操作系統。但B語言過於簡單,功能有限。1972年至 1973年間,貝爾實驗室的 D.M.Ritchie在B語言的基礎上設計出了C語言(取 BCPL的第二個字母)。C語言既保持了BCPL和B語言的優點(精練、接近硬體),又克服了它們的缺點(過於簡單、數據無類型等)。 最初的C語言只是為描述和實現UNIX操作系統提供一種工作語言而設計的。1973年,K.Thom- pson和D.M.ritchie兩人合作把UNIX的90%以上用 C改寫(UNIX第5版。原來的 UNIX操作系統是1969年由美國的貝爾實驗室的 K.Thompson和D.M.Ritchie開發成功的,是用匯編語言寫的)。
後來,C語言多次作了改進,但主要還是在貝爾實驗室內部使用。直到1- 975年UNIX第6版公布後 ,C語言的突出優點才引起人們普遍注意。1977年出現了不依賴於具體機器的C語言編譯文本《可移植C語言編譯程序》,使C移植到其它機器時所做的工作大大簡化了,這也推動了UNIX操作系統迅速地在各種機器上實現。例如,VAX,AT&T等計算機系統都相繼開發了UNIX。隨著 UNIX的日益廣泛使用,C語言也迅速得到推廣。C語言和UNIX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兄弟,在發展過程中相輔相成。1978年以後,C語言已先後移植到大、中、小、微型機上,已獨立於UNIX和PDP了。現在C語言已風靡全世界,成為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幾種計算機語言之一。
以1978年發表的UNIX第7版中的C編譯程序為基礎,Brian W.Kernighan和 Dennis M.Ritchie(合稱K&R)合著了影響深遠了名著《The C Programming Lan- guage》,這本書中介紹的C語言成為後來廣泛使用的C語言版本的基礎,它被稱為標准C。1983年,美國國家標准化協會(ANSI)根據C語言問世以來各種版本對C的發展和擴充 ,制定了新的標准,稱為ANSI C。ANSI C比原來的標准C有了很大的發展。K&R在1988年修改了他們的經典著作《The C Progra- mming Language》 ,按照ANSI C的標准重新寫了該書。1987年,ANSI C又公布了新標准--87 ANSI C 。目前流行的C編譯系統都是以它為基礎的。
5. 語言的形成及演變
第一節 語言演變的原因和特點
一、語言演變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外因)
1.社會的發展帶動語言的發展;
2.社會的統一和分化導致了語言的發展;
3.社會的接觸推進語言的發展;
4.社會的發展使語言日益完善、日趨精密。
(二)心理因素(外因)
思維是諸多心理因素中對語言發展變化影響最大的因素。
先民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不發達,這一特點在一些較落後的原始部落中可以找到端倪。例如愛斯基摩語中用15個名詞表示不同形態或下落到不同地點上的雪,卻找不到「雪」這個概括性詞。
狼狽(連綿詞:真狼狽)
→ →狼、狽
→ →狼狽為奸
親屬稱謂中有因生辰八字相剋而產生的改稱現象,比如稱父為「伯」,稱母為「姊」。這種改稱現象是因禁忌而引起的。
又如「蜘蛛」在浙江省許多地方稱「蟢」,是因為「蟢」所結的網被認為像八卦,以為是喜兆,所以又被稱作「喜子」、「喜蛛」,這是宗教或迷信心理所致。
「蟢,蜘蛛的一種。一種身體細長的暗褐色蜘蛛,腳很長,多在室內牆壁間結網,其網被認為像八卦,以為是喜稱的預兆,故亦稱『喜子』,『喜蛛』」。「蟢子,古書上說的一種蜘蛛:『野人晝見蟢子者,以為有喜樂之瑞。』亦作『喜子』」。
(三)語言結構要素相互影響(內因)
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它內部的各要素經常處於對立統一的關系之中,相互間保持一種平衡的狀態。如果其中的一個要素因社會條件發生了變化,平衡受到破壞,其他各要素就得隨之做出調整,達到新的平衡。這種平衡→打破→平衡過程的不斷出現,就促使語言不斷地發展。
語音演變引起詞彙變化,詞彙演變反過來引起語音、語法變化:
古漢語單音節詞占優勢(聲母多)
——聲母合並
——同音詞增多
——為區別詞義
——雙音節詞大量產生
——輕聲、詞綴
桌:桌子;石:石頭
二、語言演變的特點
(一)漸變性和不平衡性
漸變性:
語言的發展非常緩慢,它的變化在當時是很難被感知的。
他(它):
無定代詞→(1000多年)→第三人稱代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
王顧左右而言他(《孟子》)
不平衡性:
1.語言的各個要素發展速度不平衡。(詞彙>語音>語法)
2.語言的同一要素內部發展速度不平衡。(一般詞彙>基本詞彙)
3.不同時期語言發展速度不平衡。(社會變動越大,語言變化越劇烈)
4.不同地域的語言(方言)發展速度不平衡。(中國北方>中國南方)
5.不同社會方言發展速度不平衡。(兒童方言>青年方言>老年方言)
語言發展的漸變規律和不平衡規律使語言既能不斷滿足社會需要,又能確保基礎的穩固、使語言的發展和穩定始終維持著平衡的態勢。
(二)語言發展的個別規律
反映一種語言發展特點的規律叫做語言發展的個別規律。如漢語語音演變:
濁音清化規律、韻尾輔音消失規律、詞的雙音化規律、聲調演化規律。
第二節 語言的分化和統一
一、語言的分化
(一)方言
1. 什麼是方言
方言是社會分化的直接結果之一,是全民語言在不同階層、 不同地域的變體,是不同階層、不同地域的人所使用的語言。
2.方言的分類
(1)社會方言
社會方言指的是由於性別、年齡和社會分工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群體所使用的語言。
(2)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是全民語言的地域分支,是局部地區人們使用的語言。
社會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區別:
確定的范圍不同。地域方言以地域的分布確定范圍,社會方言以社會分工、集團的不同確定范圍。
表現的特點不同。地域方言的特點表現在語音、詞彙、語法等各個方面,主要表現在語音系統上。社會方言的特點基本表現在一般詞彙上。
③發展的方向不同。地域方言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展成獨立的語言,而社會方言在任何條件下都不可能發展成獨立的語言。
3. 方言的成因
1、社會分化
2、集體遷徙
3、自然環境
4、異族接觸
二、語言的統一
(一)共同語
共同語指的是在統一的社會中被全體或絕大部分社會成員用來作交際工具的語言。
共同語是在一種方言的基礎上,同時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用成分形成的。
(二)國語
國語也是語言統一的結果。
國語是一個國家中的各個民族共同使用的語言,也是國家間交往的官方語言。
中國——漢語
俄羅斯——俄語
加拿大——英語、法語
比利時——德語、法語
三、共同語的形成的規范
某方言成為共同語基礎方言的條件:
政治因素(北京方言:普通話)
經濟因素(倫敦方言:現代英語)
文化因素(托斯卡納方言:現代義大利語)
人口因素(……)
軍事因素不是決定性的。
第三節 語言結構要素的演變
一、語音的演變
把一定歷史時期內語言發生的語音演變過程概括成公式,我們稱為歷時音變規律。歷時音變規律涉及的是整類現象的有規則的變化,在一定歷史時期、一定地域范圍和一定條件下起作用。音變規律在限定的范圍內具有高度的嚴整性。凡是時間、地域、條件都相同的某一類音,都按照規律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出現「例外」,也可以在時間、地域、條件上找出特殊的原因。
中古漢語「談」韻的演變對應規律——
北京話 上海話 福州話 廣州話 麗水話
擔
談
藍
語音演變的內容
1.音位的轉化
由一個音位變為另一個音位。
(虛擬演變路線)
2.音位的分化
由一個音位分化為兩個不同的音位。
3.音位的合並
由兩個音位變為一個音位。
古見組字母+細音韻母(齊齒呼)
古精組字母+細音韻母(齊齒呼)
g、k、h + i →
j、q、x
z、c、 s + i →
4.音位的消失
有些歷時音變是幾種演變方式交錯在一起的。
非音質音位也可以出現上述演變。
中古漢語聲調一般認為是四聲(平上去入)
吳語則是四聲八調(每聲以聲母清濁各分陰陽。以鄰縣松陽話為例)
平:高[53](陰平)
皮[31](陽平)
上:好[213](陰上)
弟[22](陽上)
去:四[24](陰去)
大[13](陽去)
入:八[5](陰入)
六[2](陽入)
二、語法的演變
語法發展的類化。
語法發展的類化是指語法成分由不統一趨向統一,形成表現形式一致的語法類別。(類推)
在古代漢語中,絕大多數動賓結構採用「動+賓」的形式,但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等情況時,卻採用「賓+動」的形式,如「大王來何操?」「不吾知也」。由於類化的作用,到現代漢語時,「賓+動」的格式消失了,而統一為「動+賓」的格式。
語法發展的異化。
異化是表示不同語法意義的某一語法形式,在其他幾種形式的影響下,發生形式上的分化。
在古代漢語中,由於詞的數目較少,常有詞的兼類現象,古代漢語中常用改變詞的聲調的方式來區別詞的不同的語法類別,稱為「破讀」,如「風」讀fēng為名詞,讀fěng為動詞;「好」讀hǎo為形容詞,讀hào為動詞。這就是語法演變中的異化。
語法發展的特點
語法發展的各種變化都是緩慢的。(慚變性)
語法的發展與語音、語義、詞彙的發展變化相適應。
請同學們思考分析下列語法演變現象:
1.在從拉丁語演變成法語的過程中,分別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人稱代詞的後綴-o、-is、-it中途消失了,後來新出現了前綴ie-、tu-、il-分別起原來三個後綴的作用,從而恢復了失去的平衡,這屬於語法演變的什麼變化?
2.英語的swell(膨脹)過去分詞原來是swollen,由於絕大多數過去分詞的形式是在詞干後面加-ed,swelled代替了swollen。
3.古代漢語中「動-賓」是占優勢的結構,「賓-動」只在 一定條件下出現,結果「動-賓」替代了「賓-動」。
4.漢語中詞綴的產生和發展使漢語可以用派生的方式創造新詞。
三、詞義的演變
語義發展變化的原因
社會原因/心理原因/語言本身原因。
語義發展變化的結果:
就詞的某個意義本身的演化來說,有深化、擴大、縮小、轉移。
就一個詞的意義多少的演化來說,有增加新義和丟失舊義兩種。
分析下列詞義的變化
1.「權」古代指秤砣。
2.「布」古代指麻布
3.「鳥」 古代指長尾的鳥。
4.「墳」 古代指所有高大的土堆。
5.「腳」 古代指小腿
6.「書記」 古代指管文書的人。
7.英語「meat」原指食物,現指食用的肉類。
8.英語「deer」原指野獸,現指鹿。
9.英語「bird」原指幼鳥,現指鳥。
10.英語「knave」原指男孩,現指惡棍、壞蛋。
四、詞彙的消長
(略。以學生討論為主)
第四節 語言的接觸
一、語言成分的借用
有接觸關系的語言之間,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中的某成分吸收過來,使之成為自身的組成成分的一種語言現象。
(一)語音借用
語音借用指的是一種語言原來沒有的某個音,因為語言接觸,就從另一種語言中借來某個音,作為自己語音系統中的一個音位或新的音位組合。
西雙版納傣語因吸收漢語借詞而增加了一個復合母音[Au]。
(二)詞語借用
詞語借用指的是從其他語言中把某個詞借到本族語言中來,使之成為本族語言的詞彙系統的一個成員。借詞對本族語言而言,是外來詞。借詞主要指音義全借的。
還有一種特殊的借詞,即借形。借形是只採用某語言中某個詞的形式,而將其語音揚棄,保留其基本意義,使之具有本族語言意義的詞。這種情形在日語和漢語中經常出現。
浪人、背景、參照、場所、番號、方針、登載
(三)語法借用
語法借用指的是從其他語言中借取一定的語言組合規律,使之成為本族語言組合規律的一部分。
6. 話語語言學的發展歷史
前蘇聯話語語言學開創於1948年。在這一年,Н·С·波斯別洛夫撰寫的《復雜的句法整體及其主要結構特徵》及И·А·菲古洛夫斯基發表的《從單句句法到話語句法》兩文,奠定了前蘇聯這門學科的基礎。前蘇聯話語語言學者從一開始就形成為一個特殊的學派,它重視研究超句單位──復雜的句法整體(又稱散文段)。
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上半期,話語語言學尚未引起各國語言學家們的足夠重視。從20世紀60年代下半期起,特別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話語語言學才逐漸形成為一門獨立的語言學科。德國語言學家 R.哈爾維克、W·德萊斯勒、S·施密特以及H·溫利希等人對話語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都做了詳細的敘述。他們主要研究人類正確交際的前提和條件以及話語與語境和上下文的相互關系。
在此期間,話語語言學在前蘇聯成為許多學術討論會的重要議題。1970年、1974年、1975年、1977年這幾年,都開過專門討論話語和話語分析等問題的會議。20世紀70年代,前蘇聯語言學家在應用句子實際切分法研究俄語詞序、分析句際關系和連接手段、研究超句統一體的結構特點及其結構-意義類型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近年來尤其重視研究話語修辭,已出版了Г.Я.索爾甘尼克,В.В.奧金佐夫,О.И.莫斯卡里斯卡婭等人的著作。
話語語言學正處在一個形成階段,各國語言學家在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上還沒有取得一致的看法。
7. 語言學的發展歷程
一、現代語言學的主要發展歷程
(一)歷史比較語言學
在現代語言學發展的初期,歷史比較語言學通過在世界各地搜集和整理語言標本,通過豐富的第一手資料的比較、分類、歸納、總結,發現了語言的不斷演變發展的客觀歷史。語言學家在把各個時期的語言、語法、詞彙對應關系加以對比研究後,證實了印歐諸語言的有機聯系,並且開始研究本族語及其親屬語言的聯系和它們的發展規律,從而打破了形而上學的固定不變的框架,建立了現代語言學的第一個里程碑。
但是歷史比較語言學也有它的局限性:它過分偏重於語言的縱向歷史研究,面忽視了橫向的系統研究。到了20世紀初,現代語言學進入了第二個時期,產生了結構主義語言學。
(二)結構主義語言學
結構主義語言學認為每種語言都有一套獨特的關系結構,語言中的個別單位都是在跟其他單位的區別和對立中存在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結構主義學派的創始人、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是一部劃時代的著作,他在書中提出的新的概念、原則和理論為現代語言學研究打下了科學的基礎。
索緒爾認為語言行為有兩部分不同的性質,一部分具有社會性,是主要的具有共性的本質,稱為「語言」(langue),另一部分具有個別性,是次要的,因人而異,稱為「言語」(parole)。這兩個部分是互相聯系的,但是它們有本質上的差別,應該分別對待。語言和言語是互相依存的。語言既是言語的工具,又是言語的產物。
按照索緒爾的學說,語言的特點在於聲音和意義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有一定的結構規劃,從而組成了語言的符號系統。符號由「能指」和「所指」兩部分構成。索緒爾還指出了語言的橫線組合關系和豎線聚合關系的特點。
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是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奠基性著作。他提出了語言的科學描寫的標准,制定了描寫語言結構的總框架。他認為語言是音義結合的詞彙和語法兩部分構成的整體,描寫語言結構應該從音位學開始。
結構主義採用了系統論的原則,即整體性原則、結構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動態性原則。這些原則非常適用於語言這個系統。結構主義語言學對認識語言的系統性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到了20世紀中葉,語言學由於受到數理邏輯的影響,進入了第三個時期--語音、語法、語義、語用的綜合研究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把語言看作復雜的信息系統,不僅用實驗技術和歸納方法,而且採用建立數學符號模型和形式演繹的方法。實驗語言學將語言結構劃分出詞句層次、音節層次和音素層次等等。
(三)轉換生成語言學
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不滿足於觀察言語行為的表面現象,而要探索內在的語言能力。他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語言觀:語言這個概念是從語法派生出來的。他在1957年出版了著名的《語法結構》一書,提出了「轉換生成語法」。
喬姆斯基把語言學看成跟自然科學一樣,可以從假設出發,進行推演並形式化。他提出把句法關系作為語言結構的中心,並且以此說明語言的生成性。喬姆斯基區分了語言的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指出語言學家的任務是揭示深層結構到表層結構的轉換。他認為研究語言的目的不應當只是分類的描寫,而應當建立起一整套的形式化的演繹系統,這種形式系統包含有限的語法規則,卻能生成無限的符合語法的句子,並且能對句子的結構做出描寫。喬姆斯基還假設人們有一種語言習得機制,它可以用嚴謹的數學模型來加以類比和推導。他認為語言能力是人類天賦的,語言行為是語言能力的具體表現。
喬姆斯基的全新的語言觀被認為是一場語言學的革命。它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波及到世界各國的語言學界,而且,還在數學、社會學、哲學、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廣大領域里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四)系統功能語言學
以英國的語言學家韓禮德為代表的功能學派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強調交際和交流是語言的基本功能,因此,研究語言不僅要重視它的形式結構意義,而且要重視詞句與社會文化的情景意義。韓禮德認為系統是第一性的,並且對語義功能進行了系統分類。他從語言運用的角度提出了語言有三種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
韓禮德認為,結構研究是語言的表層形式,而系統研究是語言的深層形式,是語言的意義潛勢(meaningpotential),這二者是互相聯系的,缺少其中任何一項都不能對語言進行全面的描寫。
系統功能語法學派認為語言首先是一種「行為」,是一種「做」(doing)的形式,而不是一種「知」(knowing)的形式。也就是說,僅僅具有語言知識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能夠實際運用語言。語言行為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進行交往、相互作用的社會現象。運用系統理論研究語言,就是把語言看作一種社會符號系統,並且用這一符號系統來認識社會,認識社會與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最終建立動態化的語言社會模式。系統理論把研究重點放在語篇上,認為語言必須通過特定的語言組合(即存在於某一特定語境中的語篇),才能充分實現其意義。
韓禮德的語言理論不但探討了語言的形式,還研究了語言的意義和功能,並且分析了語言與社會的關系。系統功能語法把語言的實際使用作為研究對象,並且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地檢驗和完善理論,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8. 中國古代語言發展史
1、原始社會基本來沒有文化可言。自
2、原始社會末期,開始出現了早期的文化:近似文字的刻劃符號;舞蹈和音樂(包括樂器);城市建築;禮儀;美術等
3、奴隸社會(夏商西周),神權至上,青銅器文化高度發展,成熟的文字出現了
4、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華文化體系形成。
5、秦漢時期,佛教、道教出現,儒家學說確立統治地位,法家學說成為帝王專制統治的實際工具,國立教育體系在全國建立起來,文字統一,紙發明,中華文化大發展。
6、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化受戰火摧殘,但也出現了新文化,如玄學。
7、隋唐時期,中華文化達到繁盛的巔峰,傲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8、宋朝時中華文化最發達、由盛轉衰的時期。理學出現,後來確立了其統治地位。
9、元朝中華文化本身受嚴重摧殘,但對外交流大大加強。
10、明清時期,中華文化固步自封,再難有發展。
11、清末以來,中華文化受西方文化強烈影響,思想活躍,但破壞嚴重,思潮奔涌
9. 語言聲學的歷史發展
早在抄一二千年以前,人襲們便對語言進行了研究。由於沒有適當的儀器設備,長期以來,一直是由耳傾聽和用口模仿來進行研究。因此,這種語言研究常被稱為「口耳之學」,所以對語聲只是停留在定性的描寫上。
19世紀60年代,亥姆霍茲應用聲學方法對母音和歌唱進行了研究,從而奠定了語言聲學的基礎;1876年電話的發明,以及電話通信的飛速發展,促進了語言信號的聲學特性及其與語言感知的關系的研究。電子技術的發展,為語聲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20世紀40年代,一種語言聲學的專用儀器——語圖儀問世了。它可以把語聲的聲學特徵用語圖表示出來,從而得出了「可見語言」。這對語言聲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50年代對語言產生的聲學理論開始有了系統的論述,到了60年代語言聲學研究得到了計算技術的幫助,使得過去受人力、時間限制的大量的話聲統計分析工作,得以在電子計算機上進行。在此基礎上,語言聲學不論在基礎研究方面,還是在技術應用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10. 日本語言的發展歷程
一千多年前,大量的日本來華留學生即遣唐使、遣隋使,將先進的中華文明,包括漢語及漢字帶到了日本。日本從此正式開始了使用文字記載語言的歷史。 最初日語的每一個音,都是由一個漢字表達。公元九世紀,日本人在漢字基礎上創造了假名。假名又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 具體做法是:將中文的草書衍生成平假名,把中文楷書的偏旁改成片假名。例如平假名的『あ』乃由漢字的『安』簡化而來的;而片假名的『ア』則是漢字『阿』的一部分。
早期,日本正式的文章都是漢文,而片假名則是佛教僧侶們讀經典時用來做標音的,平假名則是女性所用的文字。目前日文中常用的漢字約有二千字左右,片假名大多用來表示外來語,其餘的多用平假名。現代日語中,假名共有71個,最基本的有46個,排列成「五十音圖」(字母表)。
日本古代有語言而無文字。雖然現代比較語言學者,以日本與從音韻、語法及語匯三者看起來,系屬巫拉爾、阿爾泰(Ural-Altai)語系統,質言之,它本來是和蒙古語、通古斯語、土耳其語及朝鮮語視同依系統的。但事實上,日本的語言問題,現在尚未獲得完全解決。日儒新渡戶盜造曾雲 :「在語言學上看來,日本語是伶仃的孤兒,和它的左右前後各方面的言語沒有什麼關系的。」事實上,日本人自有歷史開始,為了要增加語言的豐富,曾取用了許多中國的字音 ,此外如朝鮮及西歐的荷蘭、葡萄牙、英國等語言亦對於日本的語言多少做過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