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十八大三中全會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決心之大、變革之深、影響之廣前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
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B.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決定》的主要內容:】
內容全文在這里://www.ce.cn/xwzx/gnsz/szyw/201311/18/t20131118_1767104.shtml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指導思想
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三、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
四、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五、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六、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八、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
九、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十、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
十一、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
十二、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
十三、創新社會治理體制
十四、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十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
十六、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
【《決定》的意義:】
《決定》闡述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總結了中國改革開放35年來的歷史性成就和寶貴經驗,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主要任務、重大舉措。這份文件集中了中共全黨和各方面的智慧,成為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標志著從1978年開始中國改革開放進入到新階段。
求採納為滿意答案!!!
C.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意義是什麼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
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
D. 十八大三中全會中提到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指導思想是什麼
1、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決心之大、變革之深、影響之廣前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
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
回首35年改革,黨中央已召開了7次三中全會。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七屆三中全會,每次三中全會,黨中央都站在歷史潮頭,果敢抉擇,科學部署,引領改革闊步前行。
在改革開放新的重要關頭召開的這次三中全會,是我們黨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大旗的重要宣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必將樹起中國改革發展航程上的新航標,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實踐是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改革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不可能一勞永逸。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攻堅期、深水區,一些問題之所以難推進、難解決,是因為有的屬於體制機制遺留的老問題,有的屬於前進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
有的源自思想觀念障礙,有的受到利益格局掣肘。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只有靠進一步改革的辦法解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面深化改革
E.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
首先,以「中央八條規定」為起點,展開了從中央高層做起的自我約束,這種身體力行和親民形象,給社會帶來了清新的感覺。
其次,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的互不否定,解開了社會長時期對這一問題的糾結。
三是新一代黨領導人在各種場合對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的評價有了轉圜,把毛澤東思想貫穿到執政理念中,是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靈魂的呼喚。空談誤國和摸著石頭過河的再次提出,是對鄧小平改革的理念的肯定。這些鮮明的政治信號表現出新一代領導人政治上仍然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四是重提「毛澤東歷史周期律談話」,高調反腐敗和對憲法的重視,既是整頓官場不良作風,又是教化民眾遵紀守法,同時提高了對政權顏色改變的警惕。
五是提出改革進入深水區和強調頂層設計,這是是對過去改革開放的檢討,也是在尋找新出路。
六是外交上與俄羅斯走近,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靈活態度,在中日釣島上的強硬表現出中國走出了「忍耐」和韜光養晦的陰影,開始徐圖發展。
F.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回最鮮明的特色。黨的答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決心之大、變革之深、影響之廣前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
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G. 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意義
十八屆三中全會,是繼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大門」後,中國改革開放版的偉大事權業又一次全局意義上的戰略性深化和革命。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不僅是改革開放35年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的實踐和創新的結果,更將是新時期「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躍升至「制度自信」新境界的現實來源和指導綱領。全面深化改革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堅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堅持深化改革的正確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識、注重深化改革的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各項改革;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把全社會的力量更好凝聚到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和工作部署上來。
H.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一、以崇高的價值理想為實現中國夢規制改革方向
人類社會一直是在價值理想的牽引下發展進步的。價值理想不僅對社會實踐具有導向性,而且規制著實踐發展的方向和進程。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終極價值理想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達成這一理想的社會就是共產主義社會。因具體時代條件的不同,與這一終極價值理想相適應的具體價值取向也不同。在當代中國,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相一致的價值取向,具體表述為「三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之中也蘊含著這些價值取向,包括人民民主、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社會和諧等等。堅持和貫徹這些價值取向,就能不斷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條件。體現這些價值取向的改革舉措,能夠反映人民心聲,體現社會共識,從而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形成強力推進實現中國夢的歷史洪流。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要求的價值取向。在人民民主方面,非常鮮明地把「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改革開放成功實踐的最重要經驗之一,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工作導向,強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以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為根本」,並通過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發展基層民主、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等舉措,來進一步發展人民民主。在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社會和諧方面,明確提出要「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並通過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建立體現公平競爭、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和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等舉措,來推進和實現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社會和諧。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人民民主、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社會和諧等基本價值取向的堅持和發展,對於確保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尤為重要。這些基本價值取向,體現的是根本的政治立場和價值追求。事實證明,只有堅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推進改革發展,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這是新時期改革發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的重大原則問題。毋庸置疑,只要我們堅持十八屆三中全會所貫穿的基本價值取向,貫徹落實會議關於實現人民利益的一系列戰略部署,就一定能夠破除利益固化對改革決策帶來的干擾,把黨的領導核心地位與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統一起來,推動改革向著人民民主、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社會和諧的方向持續深入發展。
二、以科學的頂層設計為實現中國夢繪制路線圖
夢在前方,路在腳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防和軍隊建設等各領域的具體道路相統一構建而成的強國之路。比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政治建設領域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文化建設領域的道路,等等。這些不同領域的發展道路,又由若干具體路徑組成。每一條路徑,都實現從此岸到彼岸的跨越,是解決面臨的具體問題的正確途徑。實現中國夢,需要通過千千萬萬條具體路徑來解決林林總總的復雜矛盾問題。
十八屆三中全會聚焦強國路上的重大矛盾問題,作出一系列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為實現強國躍升標明了具體路徑。一是從廣度看,全會極大地拓展了深化改革的領域和范圍,從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等方面,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這些部署,涵蓋治黨治國治軍的方方面面,極大地提升了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進一步深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實現了各領域改革發展路徑的綜合集成。二是從力度看,全會直指痼疾、直擊問題,圍繞改革發展中的「硬骨頭」,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作出具有針對性的部署。比如,針對政府職能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調「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又比如,針對城鄉二元結構這個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提出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再比如,針對腐敗這一可能導致亡黨亡國的重大問題,提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強調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廉潔政治,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還比如,針對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緊緊圍繞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等等。這些改革部署針對的矛盾問題,都是過去未能有效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問題,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開拓精神和求真務實、攻堅克難的進取精神。
十八屆三中全會針對強國路上的深層次矛盾問題作出的改革部署,對於確保在改革發展進程中爬坡過坎、闖關奪隘具有決定性意義。如果說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不可能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而在已經推進30多年改革開放、取得一系列重要改革經驗的新形勢下,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頂層設計已經具備可行的條件。同時,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國家、企業、居民間利益格局的調整,涉及城鄉、地區、行業間利益格局的調整,涉及中央、地方利益格局的調整,涉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整體建構,確保各個子系統之間的協調和互動至關重要。按照全會的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就能有效解決個別領域改革單兵突進難奏效的問題,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改革舉措的統籌協調和一體聯動。還要看到,在改革攻堅期和深水區,隨著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利益關系日益錯綜復雜,利益的藩籬盤根錯節,淺層的改革舉措已難以突破利益固化的強大阻力,只有對准深層次矛盾問題的症結,提出直擊要害的改革思路和舉措,並以堅定決心強力推進,才能確保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可以相信,只要認真落實全會提出的各項改革部署,我們就一定能夠破除各種阻力,闖過急流險灘,進入潮平兩岸闊的新境界。
三、以系統的制度創新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根本保證
制度機制是社會發展進步的依託和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根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進行制度創造的偉大成果,它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體制度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組成。當前,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已經比較成熟,但具體制度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空白點」「裂隙點」「松疏點」和「薄弱點」,乃至還有一些頑瘴痼疾。這些具體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會削減甚至抵消我們的根本制度優勢,影響甚至改變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總體評價,成為實現中國夢的重大障礙。比如,監督制度上的漏洞和弊端,既影響以公平正義為主要特徵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彰顯,又使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也使權力結構的科學化難以實現。又如,用人制度上的漏洞和弊端,直接導致用人不正之風,嚴重阻礙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影響國運興衰。由此可見,改革和完善具體制度,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應有之義,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緊密聯系起來,向著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方向邁出了關鍵步伐。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表明我們黨對當代中國的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的體制機制根源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這對於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找准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關鍵環節至關重要。全會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強調「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這「三個解放」,是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的前提和保證,能夠為攻克體制機制頑疾集聚強大合力和動力。同時,在如何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方面,全會提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對每一個方面的體制或制度改革,又以若干個更為具體的體制機制改革為支撐,形成了相互耦合、系統配套的制度改革大格局。
十八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出的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對於確保到2020年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有重大意義。從本質上講,社會主義作為超越資本主義的新型社會制度,具有資本主義制度無可比擬的根本優勢,但歷史地看,社會主義仍處在實踐和發展的初級階段。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東方大國,怎樣建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書本上沒有現成的答案,實踐中也沒有成功的先例,只能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借鑒人類文明成果,結合中國具體國情和時代特徵進行探索。在過去的35年的改革實踐中,我們黨曾經以寬廣的視野和巨大的政治勇氣,大膽突破一系列「禁區」,積極借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結合起來,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大無畏的勇氣,進一步突破一些「禁區」,把人類文明成果中的諸多有益成分加以借鑒、吸納和改造,轉化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比如,把人類政治文明成果中關於權力制衡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提出「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這必將進一步優化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的配置,通過優化權力結構來破除權力過度集中的弊端。可以預見,貫徹落實會議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我們必將進一步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更好地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生命力、感召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堅強的制度保證。
I. 如何深刻理解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大意義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此後35年間的7次三中全會改革,是貫穿其中的不變主題。也正因為如此,在中國的政治語匯中,「三中全會」幾乎成為改革開放的代名詞。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共有七次三中全會,七次中五次談改革,兩次談農村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題特別鮮明,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個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第二個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第三個是深化
文化
體制改革;第四個是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最後一個是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每次三中全會都承擔著獨特的歷史使命,我感覺它獨特的歷史使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全面改革,也就是五項改革實際上是為五個建設提供體制支撐,並且是一體化: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這是第一個獨特的歷史使命。第二個獨特的歷史使命,中國的轉型期不能無限地拉長。因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說得很清楚,說我們中國再過30年有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並行,所以這次三中全會確定了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上要取得決定性的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
J. 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指導思想是什麼
(1)重大意義: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決心之大、變革之深、影響之廣前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
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2)指導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