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要「廣州歷史游記」作文 600字左右
越秀公園是因越秀山而得名,而越秀山又是以西漢時南越王趙佗曾在山上建「朝漢台」而得名。公園建於1952年,是廣州最大的綜合性文化觀賞公園。總面積86萬平方米,包括北秀、東秀、南秀三個人工湖、七個山崗,為五嶺余脈最末的丘陵。園內山水秀麗、風景優美、草木蔥蘢,鳥語花香;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五羊石像、「粵台秋月」、「粵秀連峰」、「粵秀松濤」等美景,有鎮海樓、明代城牆遺址、四方炮台、石牌坊、孫中山紀念碑等古跡。此外,還有能容納 3萬餘人的越秀山體育場和可進行國際比賽的越秀游泳場。
門票很便宜,5元/人,但是進園後,每參觀一個景區卻要另購票。內有廣州博物館、廣州美術展覽館、東秀兒童樂園、花卉館、五羊石像、西遊記景觀及其它文化娛樂場所。還有新推出的大型游樂場——新金印游樂場等等。表弟說那裡有一些新奇、高檔、好玩,刺激,娛樂性強的項目,而且適合各種不同層次的人士遊玩。但是,爸爸的興趣卻不是在那些娛樂性強的項目上,他更注重的是歷史的沉澱,自然的風韻。於是我們一家便去找鎮海樓——也就是廣州博物館的所在地。
粗粗看了「粵秀連峰」、「粵秀松濤」等美景,稍稍領略了四方炮台、石牌坊、孫中山紀念碑等古跡,簡單觀摩了能容納 3萬餘人的體育場、游樂場等,沿著鎮海路向西再稍拐向北一點,就到了鎮海樓。那是一幢五屋高的挑檐畫廊的老式長方體木樓。始建於距今628年的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在北城垣建造的最高城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岡上。又名「望海樓」,差不多在越秀公園海拔最高的位置了。據說此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自清代以來,就被列為羊城八景,現在已經是廣州十大旅遊景區之一了。
須購票方能進館,全票10元/人。購了票,沿著一不高的石梯坎向上走再轉個小小的彎,就到了博物館的院壩。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院壩的右側邊有一小壩壩,陳列著很多鐵鑄的捲筒似的之類的東西,有閃閃發亮的是新的,有銹跡斑斑的是舊的,我很驚奇,指著問爸爸,爸爸走過去,環顧四周,若有所思:噢,這是炮,以前的,清朝時抗擊英軍用的。我數了數,陳列有12門古炮,趕緊拍攝了幾張照片,以記住這英勇的歷史。
廣州博物館是一個地方綜合性的歷史博物館,館內設有《廣州歷史陳列》。一、二、三樓基本上都是廣州出土或採集的近千件各個時期的文物、照片和資料等展品,比較系統地展示了了廣州五、六千年來的文化、風俗、城市發展變遷的軌跡。四、五樓是專題展廳,陳列的是廣州本地不同時期的特珠文物、重要照片、資料等。館內展品質地各異,姿態萬千;有玉石寶石杯盤碗槲,有珍珠翡翠頭飾手飾,有骨雕牙刻龍飛鳳舞,如百花齊放,百花爭艷般令人目不暇接,恨不得把廣州的千年珍品一瞬即藏入眼中。
在鎮海樓的東側,是廣州博物館美術館展區。館內陳列《海貿遺珍——18-20世紀廣州外銷藝術品》及《地球歷史與生命演化》兩個專題展覽。《海貿遺珍》展示了廣州外銷的牙雕、刺綉、絲織、外銷瓷、外銷畫等藝術品,再現清代廣州口岸對外貿易的盛況歷史。《地球歷史與生命演化》則採用隕石、礦物和化石三大類罕見珍貴的實物形象地展現了地球的形成民發展及生命誕生演化的全過程。展區內還有仲元圖書館,是為紀念辛亥革命將領鄧仲元而建的。展區外有210方碑刻環繞著,碑廊回環曲婉,清靜幽雅,嵌列著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米芾、董其昌、蔡襄等歷代名家真跡和地方歷史文獻。
媽媽說爸爸對一個城市的歷史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這個博物館卻讓爸爸有些掃興——因為展出的主要是一些文物古跡之類的東西,這對愛考古的人來說或許是求之不得,而對於當了多年的歷史教師的爸爸來說,卻比較乏味。不過爸爸還是很高興的在展廳口留了個影。一行人在表弟的引導下,去觀摩廣州市的標志性景觀之一——五羊石像。(
② 求一個有歷史意義的的游記作文600字的
江南小游
順著江南的小橋流水,我在雲影波心中端詳這幅美麗神奇的江水風情畫。
流動的水,綠得靚麗,綠得深邃,我俯下身子,輕輕撥弄湖水,儼然低矮的房子,加上我被映入了流動的畫卷之中。這水,流動得清悠緩慢,不像三峽,「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這水,玉盤一樣深錠的顏色,似用青草釀成的果酒,不像小石潭「潭中魚可白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看得清晰透徹。漁夫用槳緩緩推動著流水,我也和吳均一樣體驗一下「從流飄盪,任意東西」的自在和悠閑。
第一腳踏在江南的路上,潮濕的路面,青苔早已不分季節地滋長,倒吸一口氣,新鮮的空氣,嗅不到城市間絲毫的尾氣,嗅不到城市的喧囂,只能嗅到這里土地上散發的夾雜著野花的點點幽香,這屬於江南的獨特氣息。我不禁閉上了雙眼,用我的嗅覺、聽覺去感悟這個別樣的地方,去領會這里濃厚的文化氣息。
我不由得轉到一條安靜幽邃的小巷,有幾戶人家,只是窗扉緊掩,紅漆大門,雕花紋印,上前一看,門上的角落裡纏繞著蜘蛛絲,那是沒有人住的房子,時過境遷,人已去,樓已空,房子的主人留下這座破敗的豪宅,過往的人群往往停住腳步,去揣測這個大戶人家的身份,地位,以及主人的浮華……
這個小巷,抬起頭來,天被拉成一條細線,這條小路定有一群活潑的孩子從這兒經過,跑跑跳跳,上學放學……定有一位老奶奶摸索著路,趕往集市……郵差騎著自行車,在狹窄的小道中搖搖擺擺,把信送往千家萬戶。還有,還有那個丁香姑娘,手持油傘,慢慢走過小巷……啊!這條路承載著多少人,承載著多少數之不盡的文化情結啊,這條路究竟是一條怎樣的路呀?
我往來時的路走了過去,凄厲的琵琶聲勾住了我的魂。一女子半掩著頭,妖嬈的身子隨著琵琶有節奏地搖動,調弄得碧波盪漾,女子一凝神,道路兩旁的一切似乎冰封,又在彈指一揮間破滅……多哀怨的曲調,女子的心中有太多太多難以言表的情愫吧?我沉重地想著,靜靜地離開了……
一路上,我都在回味著江南發生的事,好像是註定的,又好像是巧合,我說不清。生在大城市的我頭一遭看到這樣朴實的地方,感受這凄美的情緒。這一輩子,也只有這次令我懷著沉悶的氣息去閱讀這個地方。江南的景,江南的物或是江南的人,都是最最原始的人文遺韻。
我捧著這些情感,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個有著濃濃文化氣息的地方。
江南,你真的讓我難以忘懷啊!
③ 中國悠久歷史文化
但凡歷史悠久的國家都有很多神話故事,中國也不例外。女媧補專天,誇父逐日、嫦屬娥奔月、女媧造人、後羿射日、盤古開天等等都是很經典的故事。中國史學家,文學家、科學家等等人才輩出,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最近熱播的《大長今》裡面常常提到張仲景、華佗、李時珍這些人,說明我過古代的醫學對世界都是有貢獻的。埃及的金字塔、巴比淪空中花園什麼的都是以大而見長,中國的卻是是精見長,我們中學語文課本裡面學的「核舟」、還有歷史書上提到的無數的珍貴文物。本人最激動的是長沙馬王堆的前年未乾的古屍,以及她的陪葬。歷史一直貫穿於我們的義務教育階段。年輕人應該了解的不少,關鍵是對此的興趣比較少。所以記住的不多。
一樓提到的佛教文化我也不是很喜歡的,但是在封建社會時期,帝王要是缺少了這些文化還能靠什麼來維持國家的穩定呢?國家不穩定,戰亂頻繁我們的祖先難道可以有時間和精力去留給我們光輝燦爛的五前年文明?何況佛教在今天已經變味了。遊客進廟燒香已經是廟宇收入的一大來源,抽簽解簽價格貴的嚇人。有個老和尚看見你說你和佛有緣要送你一個護身符,可你要先捐什麼什麼款,點什麼什麼燈......文明就這樣被一步一步的踐踏
④ 寫一篇歷史遺跡的游記文章(側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感嘆)450字
雲南
一、漢習樓船
漢武帝初年張騫出使西域,回來後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他報告說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看見邛山(在今四川省)出產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產的細布。當地的人說這些東西是商人從身毒(就是現在的印度)販來的。他認為既然身毒可以買到蜀地的東西,那大夏一定離蜀地不遠,於是建議開通一條從蜀地通往西域的通道。
漢武帝就派張騫為使者,帶著禮物從蜀地出發,去結交身毒。張騫把人馬分為四隊,分頭去找天竺。四路人馬各走了兩千里地,都沒有找到。往南走的一隊人馬到了今天大理洱海附近,被當地的昆明族給擋住了。因為西漢的士兵大多不習水性,無法征服洱海周圍善於水上作戰的昆明族,於是,征討一失敗告終。漢軍回長安以後,漢武帝在長安按照洱海的形狀開鑿了「昆明湖」,操練水軍,以期能打敗昆明族,征服洱海地區。這就是雲南歷史上有名的「漢習樓船」的歷史典故。
之後,在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兵臨滇國,滇舉國投降,漢朝就在滇的故地上設置了益州郡。這為雲南成為祖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奠定了基礎,也為祖國西南邊疆的形成和鞏固奠定了基礎。同時,郡縣制度的建立,改變了雲南諸部林立、不相統屬的局面,把雲南歷史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二、唐標鐵柱
公元680年,吐蕃攻佔了安戎(今四川汶川西南)後,控制了唐朝通往西南諸蠻的道路。隨後,吐蕃與唐朝在洱海地區展開了爭奪,他們之間的爭奪,其勝負關繫到唐朝政權的生死存亡。因為吐蕃向東擴張,不僅西北邊陲不得安寧,連中央王朝也受到威脅;吐蕃入犯蜀西及西洱河地區又使唐朝西南邊疆的安全面臨危機。為避免被動挨打的局面,唐必須從洱海地區抗擊吐蕃,與西北相配合,形成對吐蕃的包圍。因此,鞏固姚州都督府就成為保衛唐王朝全局戰略的重要措施。要鞏固姚州都督府,就必須依靠洱海諸蠻;洱海諸蠻的向背關系著姚州都督府的命運。為此,姚州都督府的首要任務就是隔斷吐蕃與洱海諸蠻的聯系,招撫諸蠻
為保衛姚州和抗擊吐蕃,唐朝於公元707年派監察御史唐九征為姚雟道討擊使,進討深入到洱海地區的吐蕃。當時吐蕃在漾水和濞水間架設鐵橋,以通西洱河,並在西洱河兩岸構築城堡。唐九征首先摧毀了守橋的城堡,繼而焚毀了兩坐鐵索橋,截斷了吐蕃進入西洱河地區的通道,戰役結束後,命書記閭邱均在劍川勒石建碑,立鐵柱於洱海北面,以紀念這次戰役的巨大勝利。這個鐵柱是唐對洱海地區實行有效統治的標志。
但這次戰爭的勝利也並未徹底改變洱海地區諸蠻對唐王朝時叛時附的局面,因為安戎城和昆明城還為吐蕃所控制。於是,奪回這兩坐城池成為唐朝爭奪洱海地區的當務之急。之後,又經過了4次戰爭,安戎城終於又回到了唐朝手中。吐蕃曾多次派兵反攻,皆失敗而去,兩城的收復,不僅鞏固了唐在西南地區的統治,也為南詔的興起創造了條件。
三、宋揮玉斧
「宋揮玉斧」這一典故說的是:北宋太祖趙匡胤在平定四川之後,手持玉斧(文房玩物)沿地圖的大渡河一劃,說:「此外非吾有也。」意思是宋朝再不要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了。這並不是因為宋朝不想要大理國這塊土地,而是因為北宋不像漢唐那樣國力強盛、疆域遼闊,當時北宋國勢貧弱,已無力再進攻雲南;加之宋太祖錯誤地總結唐朝扶持南詔而南詔叛唐的教訓,因此將雲南劃在疆域之外。
而實際上,大理國自建國以來,與宋朝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公元965年,當宋統一蜀地時,大理國立即派建昌(今四川西昌)的官員送牒入宋朝表示祝賀。968年,大理國又派使臣帶牒到宋朝要求通好。976年,白王請求內附,太宗冊封大理國國王為「雲南八國郡主」。1115年,大理國與宋朝正式建立臣屬關系,而這一關系一直延續到大理國滅亡。反映大理國與宋朝關系密切的另一個側面是以市馬為紐帶的經濟文化交流。宋朝的戰馬主要來自北方,稱為「陝馬」。宋朝南渡以後,陝馬來源斷絕,不得不主要依靠來自大理的戰馬。而馬市的繁榮,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大理國與宋朝之間相互依存、親密友好的關系。
四、元跨革囊
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軍進攻雲南,計劃先滅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態勢,最後消滅南宋,統一全國。忽必烈率十萬大軍來到金沙江畔,可是面臨著洶涌的金沙江水,蒙古軍隊無法渡江。正在為難之間,當地少數民族獻策,用革囊做筏子渡江。革囊即羊皮囊(也有用牛皮做的)。可用單個革囊縛在身上作漂浮器材渡江,也可多個皮囊連綴為筏子。於是忽必烈大軍就用革囊以及皮筏渡過金沙江,滅了大理國,將雲南歸於元的統治之下。
第二年忽必烈班師回朝,留下大將兀良合台戍守雲南,繼續平定大理各部。經過兩年多的征討,1256年大理國王段興智舉國歸附蒙古。之後,兀良合台向朝廷建議在雲南設置郡縣,設官料理民情。朝廷贊同並支持了他的建議,加封他為大元帥,賜給銀印,鎮守雲南。
元統一全國之後,1273年,忽必烈從親信大臣中派選回回人賽典赤·瞻思丁出任雲南省平章政事,到雲南籌建雲南行省,他也成為了雲南第一任行省長官。1276年將雲南行省所定的路、府、州、縣上報朝廷,並把雲南的政治中心從大理轉移到昆明。他在任期間,一方面整頓吏制、加強統一,穩定了社會。另一方面鼓勵農業,發展經濟,在全省各地大規模的實行屯田,並帶人修築了松花壩水庫這一沿用至盡的利民工程,水庫的修建降低了滇池的水位,不僅使滇池及其水系周圍的農田受益,而且在滇池的周圍形成了萬畝良田。
五、三征麓川
明朝朱元璋治理雲南諸族群的基本原則是「非為制其不叛,重在使其無叛」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明王朝採取了許多重要的舉措,企求在雲南的統治長治久安,並且的確取得了超過前代的巨大成就。但是,自明代統一雲南以後,當地族群的動亂此起彼伏,不絕於史。
最大的動亂是在明正統年間麓川(今雲南德宏瑞麗)思氏的反叛。至正初年,思可法崛起於勐卯,勢力逐漸擴大,於是設置平緬宣慰司
任命思可法為宣慰使。元末,思可法乘中原爭擾,兼並金齒各部,稱雄一方。
1382年,思倫法繼承職務,1385年思倫法調集10萬兵力又攻佔景東。1388年,思倫法以5萬兵力,大象百餘只,發動「定邊之戰」。沐英率
15000精騎,晝夜兼行,直奔定邊,大破象陣,殲滅了思氏的有生力量,思倫法敗退麓川。1389年,思倫法請降朝貢。為了穩定局勢,明朝廷於
永樂年初分設麓川、木邦、孟養、緬甸四個宣慰司。以後一直到明宣德年間,各部之間雖然有一些小糾紛,但是大體上安定。1413年,思任法繼任麓川宣慰使,他極力想要恢復他的父親思倫法所失去的失地,多次與鄰近的土司發生爭端。1438年,鎮守雲南的黔寧王沐晟開始調集大兵征討思任法,可軍事進展不順利,主將方政戰死,沐晟也因害怕朝廷怪罪而暴死。沐昂再次出兵,但是也無成效。思任法想要派遣使臣進貢朝廷以示修好,但是朝廷想徹底的解決麓川的爭端問題,於是在1441年、1443年、1448年三次派王驥率大軍征討麓川。「連年用兵,死者十七八,軍資爵賞不可勝計」。大軍三次征討麓川,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助長了思任法與其他三個宣慰司的爭奪。
1449年,因北方空虛,瓦剌攻入土木堡,明軍大敗,明英宗被擄走。可以說,瓦剌是「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驥三征麓川是導致「木之變」的根源。
六、改土歸流
明朝在平定雲南之後就根據雲南少數民族的特點,在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並不斷的使之完善。可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土司制度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已經不再適合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和中央的統治了。它雖然在歷史上起過有益的作用,但是本身這一制度就有不少的弊端。
土司統治下,土司世官其土,世有其民,對所屬人民有生殺予奪的權力,「主僕之分,百世不移」。土司統治下,人民生活艱難,同時也嚴重的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司之間,土司內部也時常斗爭,相互搶劫村寨,濫殺無辜,使人民遭殃,影響了邊疆的穩定。土司擁有自己的武裝,他們利用自己的兵丁鎮壓當地人民,抗命朝廷,叛亂不絕。土司制度的長期存在,不利於國家的統一。隨著歷史的發展,土司制度的落後性與弊端日益突出。廢除土司制度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於是,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在一些條件比較成熟的地方首先就廢除了土司,改以流官取代土官,實行改土歸流。
可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大規模的改土歸流主要是發生在清代雍正年間,主持西南改土歸流的是雲貴總督鄂爾泰。鄂爾泰認為土司制度是西南邊疆的最大隱患,必須盡早盡快解決。只有將橫暴桀驁的土司逐漸擒拿,在其統治地區逐漸改設流官,才是治本的方法。否則是不能解決西南邊疆的穩定和安寧的。
鄂爾泰的改土歸流主要以政治手段即招撫為主,在一些地區也通過武力強制實行改土貴流。經過雍正年間的改土歸流後,雲南境內的土司所剩已不多,剩餘土司中的大部分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
改土歸流後,清政府在原土司領地分別設置府、州、廳、縣,委派有任期、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直接統治,實行和內地一樣的各項制度,如設立保甲、編制戶口、丈量土地、釐定租稅、清查錢糧、建立學校、推廣儒學等。這不但促進了西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教育的進步,也大大加強了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使雲南邊疆與內地在政體上統一,進一步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七、反清起義
杜文秀領導的回民起義。
19世紀,雲南的地主商人之間為爭奪土地與礦權時常發生爭執,經濟權益的爭斗常常導致鄉紳權力之爭。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和風俗習慣的差異,這些斗爭逐漸演變成為漢族地主商人和回族地主商人之間的沖突,這些沖突日益激化。1845年,永昌府發生回漢互斗,官吏袒護漢人,大殺城內回民。1847年,杜文秀赴京控告永昌府殘殺回民之事,清廷改變了態度,支持回民。永昌漢人起而反對官府,再次攻殺回民。清政府前後態度不一致,意在擴大矛盾,使回漢自相殘殺。1856年5月,昆明發生回漢沖突,雲南巡撫下令對「滋事」回民,格殺無論。昆明城內外,大肆搜殺回民三天,殺死回民約三千人。繼而全生之內,不斷的出現燒殺回民的慘劇。回民在忍無可忍,退無可退,求助官府主持公平的希望徹底破滅之後,憤慨而勇敢的舉起了起義的大旗。回民起義在各地風起雲涌,不久匯成兩支大軍:一支由馬如龍、馬德新為首,活動在滇南和滇東地區;一支由杜文秀領導,戰斗在雲南西部。
1867年,杜文秀派二十萬大軍包圍昆明城,久攻不下。1869年清軍反攻,起義軍失利,退回滇西。1872年,清軍圍困大理,杜文秀服毒就義,起義失敗。
李文學領導的彝族人民起義。
在太平天國起義的影響下,彝族貧苦農民李文學在太平軍戰士王泰階、李學東的幫助下,於1856年5月,率領五千多農民,在彌渡縣瓦盧村天生營誓師起義。太平天國失敗後,清軍於1870年進攻哀牢山區,王泰階、田四浪不幸犧牲。1872年,李文學支持杜文秀起義失敗,不幸被俘,第二年慘遭殺害。起義軍將士在首領被害之後還英勇抵抗,最後義軍將士或犧牲、或失散,起義失敗。
八、保疆斗爭
景頗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9世紀初,英帝國侵入緬甸後,企圖從雲南開辟一條自印度、緬甸到中國長江流域的通道。1831年,英國陸軍大尉斯普萊由印度經緬甸到雲南考察回國後,給英國政府寫報告,建議修築從緬甸仰光到雲南的鐵路。他的建議受到英國大資本家的重視,他們積極推動入侵雲南,開辟市場的活動。不久英國取得了在緬甸伊洛瓦底江自由貿易的權利。1874年,英國派遣伯朗率領二百餘人的武裝探測隊由緬甸進入雲南。同時,英國駐華公使派翻譯官馬嘉理從上海到雲南,前往中緬邊境迎接伯朗。馬嘉理沿途收集情報,在騰沖繪測地圖,激起了騰沖人民的反對。騰沖地方官員將他護送出境。他到了緬甸和伯朗會合後,於1875年率領武裝隊伍侵入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邊疆各族人民義憤填膺,自動組織起來保衛祖國門戶,並得到雲貴總督岑毓英的支持。當馬嘉理率領先頭部隊到達盈江芒允、雪列時,景頗族、傣族、漢族群眾200多人將他們包圍住,勒令他們退出中國邊境,馬嘉理竟悍然開槍大、打死邊民。憤怒的民眾將馬嘉理及其隨從消滅在雪列戶宋河邊。此後,參加戰斗的群眾增加到了6千多人,乘勢將伯朗率領的英軍包圍起來。伯朗縱火燒山,乘煙霧彌漫逃脫,退出了中國邊境。
苗族人民的抗法斗爭
1883年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和駐雲南清軍是抗擊法軍的主力,在西線大捷中給法軍以沉重的打擊。1884年法國軍隊入侵麻僳坡、馬關兩縣,當地猛峒苗族首領項崇周帶領苗族、瑤族、壯族、漢族等民眾數百人,用大刀、毒弩、火銃經過大小數十次激戰激退一千多以洋槍洋炮武裝的法國侵略軍,收復失地約七千平方公里。1855年,法國侵略者在猛峒一帶橫行霸道,項崇周率領苗族人民,在蒙通、船頭、扣林等地襲擊殲滅法國軍士200多人,擊退從黃樹皮、清永河前來救助的數百名援兵,迫使法軍退出中國邊境,不敢再踏入中國領土一步。法國軍隊曾多次派遣使者以重利厚禮誘惑項崇周,但他毫不為動,大義凜然,庄嚴宣告苗族是中國人,誓死保衛自己居住的中國領土,決不服從法寇。1889年中法會勘滇越邊界時,項崇周參與堪界工作,並提供邊界歷史資料,據理力爭,保衛國土,維護國家主權。清政府加封他為邊防團練營管帶,准許子孫世襲,並題賜「廟中之豪傑,邊防如鐵統」的巨大匾額。
僳僳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900年,英國侵略者侵佔片馬地區,當地僳僳族人民聯合景頗族、白族、漢族民眾在土把總左孝臣的領導下,群起反抗,將侵略軍逐出國境。1911年初,英國軍隊再次侵入片馬地區,左孝臣在抗擊英國侵略軍中壯烈犧牲。;僳僳族人民在僳僳族管事勒黑攝帕率領下,奮力抵抗。僳僳族人民的抗英斗爭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聲援和支持。在僳僳族和邊境各族人民的打擊下,英國被迫正式承認片馬、古浪、崗房三個僳僳族村寨是中國領土,卻在當時私立界樁,建造營房,企圖長期霸佔。第一此世界大戰爆發後,英軍一度撤離。1922年,英軍卷土重來,再次侵佔片馬地區。在1961年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邊界條約》中,緬甸政府同意將屬於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歸還中國。
佤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英帝國佔領緬甸後,就把侵略魔爪伸到我國雲南西部的阿佤山區。他們不斷的派遣傳教士、探險隊進入阿佤山區收集情報,以金錢利誘、收買當地頭人酋長。班洪、班老、永班三個佤族部落之間盛產銀礦,1934年1月,英國派軍隊侵佔銀礦。班洪、班老佤族首領胡玉祿、胡玉山、胡忠華等召集十七個佤族部落首領歃血為盟,奮起抵抗英軍,保衛礦區。英軍沿南滾河推進,焚燒班老寨,班老王胡玉祿率領全寨男女老少退據龍頭山誓死不降。在當地傣族、漢族人民的支援下,擊退英國侵略軍,收復失地。1941年英國利用抗日戰爭面臨危機之時,以封閉滇緬公路相威脅,以換文方式同中國政府在阿佤山劃定一條有利於英國的邊界線,即所謂的「1941年線」,但未能在這條線上實際堪界,樹立界樁。在1961年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邊界條約》中,緬甸政府同意把班洪、班老地區歸還中國。
傣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891年英國組織兩個「探險隊」擅自侵入雲南邊疆傣族地區測繪地圖,收集情報。一隊沿伊洛瓦底江進入德宏地區。當英國探險隊到盈江縣干崖土司所屬銅壁關西側時,剛承襲干崖宣撫使的傣族土司刀安仁率領傣族和漢族民眾阻止英國探險隊的深入。與英國人對峙幾個月後,擊退英軍。不甘心失敗的英國軍隊再次侵入干崖,攻打天馬、漢龍兩關。刀安仁領導傣族人民奮起抵抗,將英國人驅逐出境。1898年英軍侵犯大青樹營盤,刀安仁率領傣族和景頗族等邊境民眾堅持抗擊英軍八年。使英國入侵德宏地區的陰謀未能得逞,為保衛邊疆,維護祖國領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另一支英國「探險隊」約500人,經阿瓦山、孟連、勐遮、勐海抵達允景洪。當他們到達孟連時,明目張膽地將英國國旗插在白鶴山上,並召集當地的傣族民眾開會,鼓吹孟連如果歸附英國,傣族人民就會有「好日子」過。愛國的傣族人民不理睬他們的胡言亂語,砍到了英國國旗以示抗議。探險隊到勐遮、勐海時,傣族人民關門閉戶,不賣任何食品給侵略者,拒絕他們進入村寨。他們到允景洪時,再次把英國國旗豎起來,利誘車里宣慰寫投降書。他們的強盜行經立即遭到傣族人民的反抗。宣慰議事庭大臣都隆臘華嚴正警告英國人:車里是中國的領土,不準他們在中國的領土上胡作非為。隨即下令,全境居民不得賣食物給擅自闖入的英國人吃,不準他們進入村寨,並把英國國旗給扯了下來。這些英國人只好灰溜溜的離開西雙版納。當他們路過阿瓦山時,又遭到佤族人民的嚴重警告,不準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勒令他們全部下馬,否則全部擊斃,「探險隊」的英國人只好乖乖的下馬鼠竄而逃。
⑤ 歷史景點游記
老殘游記或《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內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容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⑥ 歷史、游記人文經典書都有什麼
《文化苦旅》
是余秋雨的游記散文集,但絕不僅僅是游記。作者面對名山大川,歷史風內物,深思苦慮,容體味其對於中國文化,中國人文精神的深遠意義,也可謂是「文化苦慮」。作者文字精當,夾敘夾議,筆端常帶感情,也引起讀者對中國文化的思考、欣賞與認同。本書成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反思傳統文化、以求建立新時代人文精神的代表之作。
《魯濱遜漂流記》
本書在西方有長遠而巨大的影響。在中國也是一本廣受歡迎、引人入勝的小說。小說的魅力在於,作者把一段明顯虛構的故事寫得像作者親身經歷的自敘那樣具體、逼真、可信。本書是人的生存力量的贊歌,也從反面說明了這樣一個真理:不管人類社會多麼不盡人意,人也決不可能孤獨的生存,我們需要人群。
⑦ 請以國家歷史文化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作文
寫作思路:圍繞東西方國家進行對照寫作,並敘述歷史文化對不同國家之間的影響。
在不同的國家,就是從國家這個具體的模式來看,即使處在同一歷史時代,西方古代希臘的那種鬆散型的城邦聯盟和東方中國的這種專制型的中央集權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文化的傳承同樣也是不一樣的,有中國式的一脈相承,有國家形式雖然消亡但是文化卻傳播到更為廣闊的地區的文明古國式的承襲,也有新航路開辟以後新大陸式的多文化的匯集。
從英國來的移民帶來了資本主義制度帶來了語言,從非洲來的黑人帶來了勞動力帶來了爵士樂,各方的文化匯集在一起,創造了美利堅合眾國。
(7)歷史文化游記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不但對日本、朝鮮半島產生過重要影響,還對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南亞國家乃至美洲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發達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以及指南針技術首先應用於航海,才導致了人類所謂藍色文明和環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
鄭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這種文化的傳播和輻射,並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樞紐的東亞文化圈。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以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
盡管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這些也構成了不同的歷史。但是處在同一星球的人類還是有許多共通之處的,所有的語言中母親的發音都是"媽媽",所有對美的追求、對崇高精神世界的構建都是積極向上的,人類所共有的這些基因將促使我們走向最終的統一。
⑧ 游記不僅描寫大自然的風光,還經常糅合歷史文化內涵,課文是怎麼體現這一點的
抄游記不僅描寫大自然的風光,還經襲常糅合歷史文化內涵。
1.文學體裁名。記述游覽經歷的文章。巴金《光明·好人》:「我動身回國的時候, 穆東先生 還把他自己珍愛的一本絕版的游記送給我。」楊朔《<海市>小序》:「這本集子所收起來的主要是我近年來寫的一些散文特寫,有游記,有人物特寫,也有文學雜記一類東西。」
2. 指記述游覽經歷的文章。 清楊名時《<徐霞客游記>序》:「大抵 霞客 之記,皆據景直書,不憚委悉煩密,非有意於描摹點綴,托興抒懷,與古人游記爭文章之工也。」林紓《<慎宜軒文集>序》:「得桐城之嫡傳者,惟 上元梅曾亮,顧其山水游記,則微肖柳州。」
文體
游記,顧名思義,指記述游覽經歷的文章。游記有帶議論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王安石《游褒禪山記》;有帶科學色彩的,如酈道元的《三峽》;有帶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豐樂亭記》、袁宏道的《滿井游記》
在現當代文學中,游記被賦予了歷史與人文內涵,其中以翦伯贊的《內蒙訪古》、余秋雨的《山居筆記》、韓晗的《大國小城》、路東的《一路東去》最為代表。
⑨ 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歷史文化古跡游記
錦秋湖這個悅耳的名字能名揚遐邇,不僅有她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特產,還有那坐落在湖北部的古樸典雅的「五賢祠」。
初夏時節,我們騎自行車去五賢祠,沿分洪河岸北行,西岸垂柳拂水,倩影倒映;東岸,白楊參天,濃蔭遮地。淙淙的流水泛起微微波紋。約行四五里,隱約看見蘆葦叢中有幾座瓦房,被樹木環抱著,那就是「五賢祠」。
五賢祠背北向南,前臨荷塘,右靠魚池,另兩面依傍著一米多高的蘆葦,真是草秀水明。
站在水塘邊,五賢祠的正面盡收眼底,東西大約50米,龍頭大門居在中間,兩側各有一座五六米高的四角涼亭。與其說涼亭,倒不如叫「望湖亭」。
門與亭全是瓦紅色。四角向上翹起,猶如雄鷹在空中展翅。陶瓷畫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楹樑上刻有精緻的花紋,給人一種幽雅古樸的感覺。
登上台階,走向院內,正面是五間上房,東西兩側各有三間偏房。所有房屋都是瓦紅色,造型奇特,古色古香。突起的房檐像雞嘴向上噘起,房前面皆雕梁畫棟,光亮光亮的。
走近上房,見中間兩根柱上,有董一博題寫的對聯。上聯是:「數代一堂漢相宋儒戰國才」;下聯是:「異姓五賢卧龍謫仙天下士」。上面是金紅的大匾,匾上寫著斗大的三個字「五賢祠」,真是軒昂壯麗。
進入屋內,五尊雕像一字兒擺著。個個魁梧、威嚴、莊重地坐在一米多高的築台上。上遮綢布緞布棚,下踏青石板面。尊尊精緻、細膩,個個栩栩如生。
中間是魯仲連的塑像。據向導介紹,他是戰國時齊國人,善於為人排難解紛而不受報酬。《戰國策》和《史記》等書都有專文記載他的事跡。
向導指著右邊一尊大像說:「他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當年他在密州知州任內,逛罷華不注山(今濟南東北華山),順小清河而下,來這里揮筆寫下了『貪看翠蓋擁紅裝,不覺湖邊一夜霜,卷卻天機雲錦緞,縱教匹練寫秋光』的著名詩篇。」他頭戴一頂綠色四方平頂大帽,面容慈祥,鬢角像刀裁,眉梢如墨畫。眼神中充滿著文學才華。墨黑的胡須飄在胸前,左手托著書卷,像在那裡低吟奇麗的詩句。
左邊的塑像是三國蜀相諸葛亮,他握羽毛長扇,眉宇間流露出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才能。
排在最外的兩賢,是顏?和轅固。顏?,戰國時齊國人,曾隱居在「五賢祠」這個地方。
踏上西房台階,映入眼簾的是一副對聯:「識時在諸葛,致和有仲連。」
這不正是對二位賢士的高度評價嗎?正面牆上寫著「邦國瞻依」的橫批。牆上掛滿了古今詩人、畫家的佳作,詩意橫溢,畫情叢生。
步入東房,向導指給我們看門前的對聯,「漁舟唱晚歸蓮渚,驚陣雁寒宿蘆華。」這正是來贊美錦秋湖景色的。是啊,裡面全是贊美錦秋繁榮景況的詩畫。真是詩意盎然,畫景壯觀。
游罷五賢祠,心中確有所感,這感慨都出自於對「五賢祠」的敬佩和對祠中瑰麗建築的贊賞。天已傍晚,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