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天津的發展歷史文化

天津的發展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6 20:51:49

① 天津的家鄉文化有哪些

天津歷史文化
天津是北方地區媽祖文化的中心,故有「南有湄洲媽祖廟,北有天津天後宮」之說。媽祖文化是天津歷史文化的重要淵源之一。「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衛」的民間諺語,充分說明媽祖文化在天津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天後宮為中心的古文化街已經成為享譽中外的觀光勝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以文化街和海河為依託,舉辦首屆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有利於保護和挖掘天津的歷史遺存,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利於增強同全世界華人,特別是港、澳、合同胞的感情交流,加強海峽兩岸的友好往來與合作;有利於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影響力,帶動文化、旅遊事業和地區經濟的加快發展。天津市人民政府將舉辦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列入今年市政府20件實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海內外的積極響應。經初步接洽,台灣、香港、澳門和福建地區的民間組織和旅遊部門將組織近千人來津赴會,共襄盛舉。
天津歷史文化漫步。
(1)古代天津,據發掘出土文物的考證,早在戰國時期已形成若干先民的聚落點。然而,在西漢時發生過一次大范圍的海浸,濱海平原淹沒,汪洋一片,荒無人煙。爾後,隨著海河水系的形成,聚落始繁。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村落名曰「直沽」,位於海河匯流源頭的三岔口,故又名「三汊沽」。後人曾形象地稱海河為「母親河」,稱三岔口為「天津的搖籃」。比喻生動親切,深入人心。
(2)直沽依河生息,先民除農耕外多以捕魚為業,故史書稱「初僅一漁堡耳」。早期人文心態如何,文字記載闕如。直沽地處北陲,遠離中原文化,發展滯後。先民無法解釋許多自然現象而產生一種恐懼心理,遂以敬神驅鬼、祈福消災的迷信活動作為精神支柱。這一點,從許多墓葬中隨葬的神佑與避邪的祭物,可略見其端倪。
(3)隋唐時期佛教文化已傳布北疆。唐貞觀年間李世民率師遠征遼東,奏捷回朝途經直沽,駐蹕於海河岸邊的慶國寺,同行的鄂國公尉遲敬德在廟中掛甲,李世民遂敕賜更名為「掛甲寺」。這一掌故未見正史記載,屬口碑史料,縣志對此有所記述,足以憑信。由此可知,至遲在唐朝初年佛教已傳布直沽,寺廟當不止慶國寺一處。據史書記載,元至正年間,有天竺(印度)僧人海會結庵於城西北海會寺,說明直沽當時的佛教已形成一定氣候。明清時期,佛寺香火日熾,城廂內外寺廟多如繁星,《津門保甲圖說》中有圖為證。清康熙年間,天津有兩位詩僧:一是大悲院的世高,一是海光寺的成衡,結交名士,吟詩作畫,傳為禪林佳話。近代又出現兩位高僧:一是弘一(李叔同),一是倓虛(王福廷),修持謹嚴,造詣厚重,前者被尊為「南山律宗第十一世祖」,後者被列為「天台宗第四十四世法嗣」,聲名遠播海內外。因此,天津的佛教文化淵源不容忽略。
(4)元朝定都於大都(今北京),糧食、布帛皆仰給於江南,為此開辟了海上運輸線,漕運文化、媽祖文化伴隨而來。直沽是漕運的終點碼頭,為祝禱航行安全,在大、小直沽先後建造了兩座天妃宮(天宮後),每當漕船抵達,官員隆重舉行酬神祭典,成為直沽社會生活的一大盛事,從而活躍了天妃宮周邊的商家生意。天妃宮的建立,可視為天津城市發展的歷史坐標,故古諺有雲:「先有天後宮,後有天津城。」天妃即媽祖,傳說中的護航「女神」,在「落戶」直沽以後,又演化為兼司護佑婦嬰包括生兒育女的「子孫娘娘」,成為津沽婦女至尊至愛的膜拜偶像;後來又被頌為「三津福主」,儼然天津城的保護神了。至康熙年間,又推出「天後出巡散福」盛會(皇會),屆期全城載歌載舞,萬人空巷,猶如西方的「狂歡節」。媽祖文化滲透民俗民風領域,構成直沽文化的一大特色。
(5)明朝永樂二年(1404)天津命名,設衛築城,奠定了城市發展的基石,再過兩年,就迎來建城600周年。天津設衛,成為拱衛京師的屏障,軍旅常駐,商販雲集,流動人口激增,顯現出移民城市的特徵,文化上亦然。
《天津衛志》載稱:「天津近東海,故荒石蘆荻處,永樂初始辟而居之,雜以閩、廣、吳、楚、齊、梁之民。」也就是說,天津接納了戍邊、漕運、經商、逃荒的大批移民,伴隨而來的是軍旅文化、運河文化、江淮文化、閩粵文化、伊斯蘭文化,尤應提出的是語言文化。據語言學家考察,別具特色的天津話,母語源於江淮,人口構成的變化鑄造了天津方言。伊斯蘭文化是隨同回民遷徙而傳入的,設衛之初落戶津北天齊廟、穆莊子(後合並稱天穆村),建造了清真寺,清真菜餚也逐漸推廣開來,成為天津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方雜處,風情各異,移民文化豐富了天津歷史文化的內涵。
(6)清雍正二年(1725)天津改衛為州,旋又升州為府,強化了天津的城市地位。天津「地當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車」,有利於商旅往來與物產集散,是北方重要的水陸碼頭。咸豐十年(1860)開埠以後,內外貿易迅速增長,碼頭經濟更趨活躍。經濟發展擴大了文化發展空間。
自清代中葉以來,碼頭周邊陸續出現了許多茶館、書場、戲園,外地伶人紛至沓來,名曰「跑碼頭」。原來農村的野檯子戲班走進城市舞台,評戲、河北梆子等地方戲紮根天津,唱遍北方,因此視天津為「發祥地」。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各種鼓曲走俏津門,名角輩出,為此贏得「曲藝之鄉」美譽。獨具地方風格的社火(民間集體游藝活動)由來已久,代代相傳,活躍於鄉里。民間習武之風始終不衰,武林高手霍元甲、曹金藻被稱為「回漢雙俠」,聞名遐邇。民間工藝精美無比,楊柳青年畫早在清初就已經遠銷「三北」地區;張明山家族的泥塑,雅俗共賞,譽滿三津;磚雕、木雕、風箏、絨花、剪紙的製作,都有獨到之處。凡此種種,無不具有碼頭文化的魅力。尤應提及的是,民國以後,武俠、言情、警世、評書之類的通俗小說,覆蓋文化市場,並造就出一批通俗小說作者,其中名家如劉雲若、還珠樓主、鄭證因、宮白羽等人的作品,膾炙人口,暢銷一時,天津因此被稱為「通俗小說北方創作中心」。碼頭文化具有平民性與親和力,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又稱市井文化。
碼頭文化屬於俗文化范疇。曾有這樣一種說法:具有俚俗特色的天津文化可稱之為「衛派」文化,與「京派」文化、「海派」文化形成鼎足之勢。
(7)天津歷史文化沿著兩個層面發展,既有「下里巴人」,又有「陽春白雪」,即儒雅文化。
在「康乾盛世」時代,天津文壇欣欣向榮,一派生機,這與富有鹽商對文化的投入有直接關系。其時,鹽商與縉紳熱衷於築造私家園林,不下二三十處,著名的如張霖的問津園、龍震的老夫村、查日乾的水西庄、安尚義的沽水草堂的艷雪樓;這些園林不僅花木蔥翠,亭榭玲瓏,令人賞心悅目,而且是人文薈萃之所。庄園主人廣為接納文士賓客,詩酒酬唱,揮毫潑墨,切磋學問,賞玩珍品,極盡風流雅興。其中尤以佔地百畝的水西庄為最,與揚州小玲瓏山館、杭州小山堂並稱為運河三大私家名園,或曰運河文化的三顆燦爛明珠。這種人文薈萃之風一直保持了數十年而不衰,許多馳譽南北的文宗、名流蒞臨津門,有的過境小住,有的落戶久居,推動了天津文壇的勃興。道光年間,詩人梅成棟編成《津門詩鈔》一書,內收元、明、清以來四百多位詩人、三千多首詩作,毓秀鍾靈,蔚為大觀,堪稱天津文壇的詩品總匯。鄉邦學人查為仁、金玉岡、康堯衢、崔旭、樊彬、華長卿、楊光儀等皆飽學之士,有文集傳世。在書畫藝術方面,天津也是人才濟濟,名家輩出。
文人結社之風在天津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30年代,雖不免曲高和寡,但始終獨領風騷。
(8)1860年天津開埠,列強佔地開辟租界,清朝統治集團興辦「洋務」也以天津為基地,從而西方文化次第湧入,諸如基督教文化、近代科技文化、西方教育模式、西方建築文化、競技文化、音樂美術、娛樂文化等等,天津得領風氣之先。當時國家處於政治動盪的歷史時期,思想觀念的變化,有助於對封建社會制度的批判,也有利於向城市近代化的過渡。19世紀末被稱為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的嚴復,在天津譯書著文,宣傳資產階級「西學」,大聲疾呼「變法」、「救亡」、「競存」、「自強」,振聾發聵,喚醒國人,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的青年知識分子。
晚清統治危機四伏,列強侵略得寸進尺,妄圖變中國為殖民地,在天津曾三次掀起聲勢浩大的反帝風暴,即火燒望海樓教堂、義和團運動與老西開事件,驚天動地,可歌可泣!這是侵略與反侵略的政治斗爭,但可巧都是因為外國傳教士的狂妄不軌而造成的導火索,也可說是中西方文化猛烈碰撞。雖然不排除其中帶有某種程度的「排外」色彩,但斗爭矛頭直指列強侵略,敢於斗爭,無所畏懼,發揚了天津人民的愛國愛鄉精神。
綜上所述,天津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紮根民間,兼容並收,異彩紛呈。過去曾有「天津是文化沙漠」的說法,顯然不切合歷史實際。
「吃的講究,穿的時髦」,希望天津什麼都比外地好。在當時已成為天津人的追求。
老天津風俗畫,當時的天津已展現出令人稱羨的近代文明。

天津人文歷史
天津地區從新石器時代始歷經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直至遼宋數千年的不斷開發,在原始聚落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了早期文明。直金朝,天津地區因地利而成為戍守要塞-直沽寨;元朝又因海漕輸轉形成河港,在此建立海津鎮;明朝設衛築稱之後,隨著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天津漸漸發展成為一座新興的商業城市;到清代中葉以前,天津得河槽、海運和蘆鹽之利,已迅速發展成為北方的商業集散中心、拱衛京師的畿輔重鎮。從咸豐十年(1860〕被迫開埠至民國時期,是天津崎型發展階段,一方面,作為工業大城市不斷向近代化發展,另一方面社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直到 1949年1月15日城市解放,天津才揭開了歷史的嶄新篇章。在距今約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先民便已開始在此聚居和勞動生息了。薊縣城東五里發掘的圍坊遺址,即為原始社會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殷商時期,天津北部山區分布著戌狄等少數民族的一些小國。西周及春秋時期,這一地區是召公姬百及其宗支的封地。戰國時期,今海河南北大致分屬趙、燕兩國,為燕、趙、齊爭雄角逐之地。
秦代天津地區屬上谷郡。西漢時,天津地區南部屬渤海郡的章武、東平舒、文安縣;北部屬漁陽郡的泉州、雍奴和右北平的無終縣。泉州城遺址在今武清縣的城上村,遺址范圍內文物遺存豐富,有鬲、豆、陶釜、瓦當和印有「泉州」戳記的陶盆殘片。在其東南11公里的雙口鎮也發現有「泉州」戳記的陶罐、陶缽等器物。東平村稱遺址在靜海西釣台村,遺址上散布著許多戰國和西漢時期的文物。
天津地區瀕臨渤海,具有得天獨厚的鹽業生產條件,西漢王朝在全國公設鹽官38處,條件地區就有泉州、章武兩處,可見這里的制鹽業在當時已佔有一定的地位。天津枕河瀕海,水運歷史悠久。東漢末年,曹操破袁紹後北征烏恆,出於軍事運輸的需要,自建安十一年 (206)始,先後開鑿了平虜渠、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條運渠,這是天津地區歷史上最早的人工河流,也就自那時起奠定了華北平原上 300餘條大小河道匯流至今天天津地區,循當時稱作派河尾的今海河注入渤海的區域水文形勢,同時還為這里後來發展成河海交通咽喉准備了條件。曹魏時處於派河口的漂榆邑(約今東麗區軍糧城一帶〕,無疑是這種有利條件形成之後不久出現的第一個原始河口港,輸轉、儲存軍需物資是它的首要職能。大業四年 (608),隨煬帝為東征高麗,命令開鑿永濟渠,「自洛口開渠,達於涿州郡,以通漕運」,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從此形成。大運河把黃河、淮河長江和在派尾河入海的華北平原諸河匯成的水系(即今河海水系〕,聯成水道交通網,遂使地近運河北端、兼有河海航運之便的派河尾的地位更趨重要。金元時期是天津城市形成的早期階段。元代在大都(北京〕附近屯田,直沽成為軍屯的重要地區。
"天津"這個名字出現於永樂初年,為朱棣所賜,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樂二年(1404),天津作為畿輔要地正式設衛〔衛所是明朝的軍事建置),故有「天津衛」之稱。後增設天津左衛、天津右衛。天津三衛直隸於後軍都督府,共有官兵1.6萬餘人(1493-1494)間,天津兵備道劉福將衛城用磚包砌,建四座城門,分別題額為「鎮東」、「定南」、「安西」、「拱北」城中心建鼓樓,鼓樓下起空心方城,從此天津城初具規模。此後天津成了離京都既近且大的漕糧儲囤所。
天津的集市和商業區正式出現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分布於城中心和四門,附近到弘治年間1488-1505,以增設五集一市,集市大大活躍了天津市場,這時的天津已成為中國北方的商品集散地,人口也比往昔大增。明中葉以後,渤海灣西岸鹽場逐漸採用曬鹽技術,從此天津地區的鹽產量大大增加,且質優價廉。為清代蘆鹽產銷中心轉移到天津創造了條件。明崇貞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義軍攻陷北京,建號大順,次日,天津也成為大順的轄區。 公元1644年清潮王朝入關後,隨著統治地位的穩固和經濟發展,天津衛作為京師門戶的地位日益重要。雍正九年升為天津府,轄天津、青縣、靜海、南皮、鹽山、慶雲和滄州等6縣1州。從此天津已成為畿輔首邑。清康熙年間,隨著河海航運的發展,南北各地商品大量吞吐,使天津商業空前繁榮。18世紀初,由於埠際間商業的發展,天津出現了匯兌業務的錢庄,此後,南北商人竟相效尤。商業、金融業的發展使天津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商貿中心。
第二次鴉片戰爭間,天津作為拱衛京師的軍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在三次大沽口之戰中,列強均直取天津,以圖威脅清政府,迫其簽訂城下之盟。根據1860年10月簽訂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開為商埠。隨著天津的開埠,外商開始進入天津並設立洋行,天津也由一個內向的封建性商業城市逐步演變為以華北、東北乃至西北為腹地外向貿易中心。1870年廷任命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任此職二十餘年間極力興辦洋務運動,通過創辦天津機械局及開創近代礦業、交通、郵電事業,天津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中心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華北,天津成為爭奪的目標,通過劃分租界,設立銀行,天津的半殖民地化隨之加深。辛亥革命後,天津改為天津縣,直隸省省會設於天津。1928年6月28日,直隸省改稱河北省,省會仍設天津,以天津城及附近地區設置天津特別市,是為天津市之始。民國時期,天津的文化教育事業繼續有所發展。1919年10月17日,張伯苓創辦南開中學大學部,兩年後,正式改稱南開大學。
天津古代歷史
古代天津,據發掘出土文物的考證,早在戰國時期已形成若干先民的聚落點。然而,在西漢時期發生過一次大范圍的海浸,濱海平原淹沒,汪洋一片,荒無人煙。爾後,隨著海河水系的形成,聚落始繁。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村落名曰「直沽」,位於海河匯流源頭的三岔口,故又名「三汊沽」。後人曾形象地稱海河為「母親河」,稱三岔口為「天津的搖籃」。比喻生動親切,深入人心。直沽依河生息,先民除農耕外多以捕魚為業,故史書稱「初僅一漁堡耳」。早期人文心態如何,文字記載闕如。直沽地處北陲,遠離中原文化,發展滯後。先民無法解釋許多自然現象而產生一種恐懼心理,遂以敬神驅鬼、祈福消災的迷信活動作為精神支柱。這一點,從許多墓葬中隨葬的神佑與避邪的祭物,可略見其端倪。
隋唐時期佛教文化已傳布北疆。唐貞觀年間李世民率師遠征遼東,奏捷回朝途經直沽,駐蹕於海河岸邊的慶國寺,同行的鄂國公尉遲敬德在廟中掛甲,李世民遂敕賜更名為「掛甲寺」。這一掌故未見正史記載,屬口碑史料,縣志對此有所記述,足以憑信。由此可知,至遲在唐朝初年佛教已傳布直沽,寺廟當不止慶國寺一處。據史書記載,元至正年間,有天竺(印度)僧人海會結庵於城西北海會寺,說明直沽當時的佛教已形成一定氣候。明清時期,佛寺香火日熾,城廂內外寺廟多如繁星,《津門保甲圖說》中有圖為證。
清康熙年間,天津有兩位詩僧:一是大悲院的世高,一是海光寺的成衡,結交名士,吟詩作畫,傳為禪林佳話。近代又出現兩位高僧:一是弘一(李叔同),一是倓虛(王福廷),修持謹嚴,造詣厚重,前者被尊為「南山律宗第十一世祖」,後者被列為「天台宗第四十四世法嗣」,聲名遠播海內外。因此,天津的佛教文化淵源不容忽略。
元朝定都於大都(今北京),糧食、布帛皆仰給於江南,為此開辟了海上運輸線,漕運文化、媽祖文化伴隨而來。直沽是漕運的終點碼頭,為祝禱航行安全,在大、小直沽先後建造了兩座天妃宮(天宮後),每當漕船抵達,官員隆重舉行酬神祭典,成為直沽社會生活的一大盛事,從而活躍了天妃宮周邊的商家生意。天妃宮的建立,可視為天津城市發展的歷史坐標,故古諺有雲:「先有天後宮,後有天津城。」天妃即媽祖,傳說中的護航「女神」,在「落戶」直沽以後,又演化為兼司護佑婦嬰包括生兒育女的「子孫娘娘」,成為津沽婦女至尊至愛的膜拜偶像;後來又被頌為「三津福主」,儼然天津城的保護神了。至康熙年間,又推出「天後出巡散福」盛會(皇會),屆期全城載歌載舞,萬人空巷,猶如西方的「狂歡節」。媽祖文化滲透民俗民風領域,構成直沽文化的一大特色。
明朝永樂二年(1404)天津命名,設衛築城,奠定了城市發展的基石,再過兩年,就迎來建城600周年。天津設衛,成為拱衛京師的屏障,軍旅常駐,商販雲集,流動人口激增,顯現出移民城市的特徵,文化上亦然。
《天津衛志》載稱:「天津近東海,故荒石蘆荻處,永樂初始辟而居之,雜以閩、廣、吳、楚、齊、梁之民。」也就是說,天津接納了戍邊、漕運、經商、逃荒的大批移民,伴隨而來的是軍旅文化、運河文化、江淮文化、閩粵文化、伊斯蘭文化,尤應提出的是語言文化。據語言學家考察,別具特色的天津話,母語源於江淮,人口構成的變化鑄造了天津方言。伊斯蘭文化是隨同回民遷徙而傳入的,設衛之初落戶津北天齊廟、穆莊子(後合並稱天穆村),建造了清真寺,清真菜餚也逐漸推廣開來,成為天津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方雜處,風情各異,移民文化豐富了天津歷史文化的內涵。

② 天津的歷史

天津地區從新石器時代始歷經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直至遼宋數千年的不斷開發,在原始聚落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了早期文明。直金朝,天津地區因地利而成為戍守要塞-直沽寨;元朝又因海漕輸轉形成河港,在此建立海津鎮;明朝設衛築稱之後,隨著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天津漸漸發展成為一座新興的商業城市;到清代中葉以前,天津得河槽、海運和蘆鹽之利,已迅速發展成為北方的商業集散中心、拱衛京師的畿輔重鎮。從咸豐十年(1860〕被迫開埠至民國時期,是天津崎型發展階段,一方面,作為工業大城市不斷向近代化發展,另一方面社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直到 1949年1月15日城市解放,天津才揭開了歷史的嶄新篇章。在距今約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先民便已開始在此聚居和勞動生息了。薊縣城東五里發掘的圍坊遺址,即為原始社會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殷商時期,天津北部山區分布著戌狄等少數民族的一些小國。西周及春秋時期,這一地區是召公姬百及其宗支的封地。戰國時期,今海河南北大致分屬趙、燕兩國,為燕、趙、齊爭雄角逐之地。
秦代天津地區屬上谷郡。西漢時,天津地區南部屬渤海郡的章武、東平舒、文安縣;北部屬漁陽郡的泉州、雍奴和右北平的無終縣。泉州城遺址在今武清縣的城上村,遺址范圍內文物遺存豐富,有鬲、豆、陶釜、瓦當和印有「泉州」戳記的陶盆殘片。在其東南11公里的雙口鎮也發現有「泉州」戳記的陶罐、陶缽等器物。東平村稱遺址在靜海西釣台村,遺址上散布著許多戰國和西漢時期的文物。
天津地區瀕臨渤海,具有得天獨厚的鹽業生產條件,西漢王朝在全國公設鹽官38處,條件地區就有泉州、章武兩處,可見這里的制鹽業在當時已佔有一定的地位。天津枕河瀕海,水運歷史悠久。東漢末年,曹操破袁紹後北征烏恆,出於軍事運輸的需要,自建安十一年 (206)始,先後開鑿了平虜渠、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條運渠,這是天津地區歷史上最早的人工河流,也就自那時起奠定了華北平原上 300餘條大小河道匯流至今天天津地區,循當時稱作派河尾的今海河注入渤海的區域水文形勢,同時還為這里後來發展成河海交通咽喉准備了條件。曹魏時處於派河口的漂榆邑(約今東麗區軍糧城一帶〕,無疑是這種有利條件形成之後不久出現的第一個原始河口港,輸轉、儲存軍需物資是它的首要職能。大業四年 (608),隨煬帝為東征高麗,命令開鑿永濟渠,「自洛口開渠,達於涿州郡,以通漕運」,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從此形成。大運河把黃河、淮河長江和在派尾河入海的華北平原諸河匯成的水系(即今河海水系〕,聯成水道交通網,遂使地近運河北端、兼有河海航運之便的派河尾的地位更趨重要。金元時期是天津城市形成的早期階段。元代在大都(北京〕附近屯田,直沽成為軍屯的重要地區。
"天津"這個名字出現於永樂初年,為朱棣所賜,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樂二年(1404),天津作為畿輔要地正式設衛〔衛所是明朝的軍事建置),故有「天津衛」之稱。後增設天津左衛、天津右衛。天津三衛直隸於後軍都督府,共有官兵1.6萬餘人(1493-1494)間,天津兵備道劉福將衛城用磚包砌,建四座城門,分別題額為「鎮東」、「定南」、「安西」、「拱北」城中心建鼓樓,鼓樓下起空心方城,從此天津城初具規模。此後天津成了離京都既近且大的漕糧儲囤所。
天津的集市和商業區正式出現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分布於城中心和四門,附近到弘治年間1488-1505,以增設五集一市,集市大大活躍了天津市場,這時的天津已成為中國北方的商品集散地,人口也比往昔大增。明中葉以後,渤海灣西岸鹽場逐漸採用曬鹽技術,從此天津地區的鹽產量大大增加,且質優價廉。為清代蘆鹽產銷中心轉移到天津創造了條件。明崇貞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義軍攻陷北京,建號大順,次日,天津也成為大順的轄區。 公元1644年清潮王朝入關後,隨著統治地位的穩固和經濟發展,天津衛作為京師門戶的地位日益重要。雍正九年升為天津府,轄天津、青縣、靜海、南皮、鹽山、慶雲和滄州等6縣1州。從此天津已成為畿輔首邑。清康熙年間,隨著河海航運的發展,南北各地商品大量吞吐,使天津商業空前繁榮。18世紀初,由於埠際間商業的發展,天津出現了匯兌業務的錢庄,此後,南北商人竟相效尤。商業、金融業的發展使天津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商貿中心。
第二次鴉片戰爭間,天津作為拱衛京師的軍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在三次大沽口之戰中,列強均直取天津,以圖威脅清政府,迫其簽訂城下之盟。根據1860年10月簽訂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開為商埠。隨著天津的開埠,外商開始進入天津並設立洋行,天津也由一個內向的封建性商業城市逐步演變為以華北、東北乃至西北為腹地外向貿易中心。1870年廷任命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任此職二十餘年間極力興辦洋務運動,通過創辦天津機械局及開創近代礦業、交通、郵電事業,天津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中心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華北,天津成為爭奪的目標,通過劃分租界,設立銀行,天津的半殖民地化隨之加深。辛亥革命後,天津改為天津縣,直隸省省會設於天津。1928年6月28日,直隸省改稱河北省,省會仍設天津,以天津城及附近地區設置天津特別市,是為天津市之始。民國時期,天津的文化教育事業繼續有所發展。1919年10月17日,張伯苓創辦南開中學大學部,兩年後,正式改稱南開大學。
天津人民具有愛國、民主的光榮傳統,20世紀以來的半個世紀里,天津人民反侵略、反壓迫的英勇斗爭為天津歷史譜寫了光輝篇章。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平津戰役,1949 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畸形發展階段宣告結束,開始跨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③ 天津粵唯鮮的發展史 誰知道

粵唯鮮集團於抄2001年9月28日正式成立。粵唯鮮集團的前身是天津市粵唯鮮娛樂苑有限公司,其下屬三家博物館分別是:華蘊博物館、雋禎博物館、古雅博物館。她自成立以來,就以突出文化宣傳、傳播祖國文化為己任。以創新鑄品牌、以文化聚人氣;突出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融合文化與飲,彰顯了企業獨具特色的活力與創新精神。粵唯鮮集團不僅將社會文化與企業文化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展現中華民族光輝的歷史文明融入了自己的經營理念,而且將其深入到經營的各個層面中。使其憑借獨有的企業文化成了國內外獨樹一幟的企業。在不斷追求中粵唯鮮精粹著自己的隊伍。從簡單的店面經營到集團規模,粵唯鮮人在不斷的挑戰自我。現集團擁有一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管理人員。他們不僅用真誠和信念引航未來,更是用全新的、科學的管理理念、管理機制追趕世界。

粵唯鮮集團旗下三家博物館皆設在餐廳,其三家博物館共收藏文物達8000餘件。在這里當您品嘗粵唯鮮酒家色香味具佳的同時,也品位了中華古典文化的巨大魅力。粵唯鮮集團是世界上第一個將飲食與文化連接在一起的餐廳。著名作家馮驥才因此為該館題詞「能吃的博物館」,何以如此冠名,緣於她自身的厚重。

④ 天津市歷史詳情

古代時期

天津始於隋朝(公元581-618年)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匯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公元618-907年)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公元1115-1234年)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公元1206-1368年)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

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從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建衛到公元2014年,天津建城已有610周年。

近代時期

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

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新中國時期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的地位。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天津作為沿海港口城市的優勢不斷增強,對外交流日益廣泛,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十一五」期間是天津歷史上經濟發展和綜合實力提升最快的時期,全市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6.1%。經濟建設跨越式發展帶來了城市地位的顯著提升。隨著濱海新區被列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布局,天津又迎來了重大的歷史性發展機遇,這顆渤海明珠必將更加璀璨。

(4)天津的發展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天津,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開放城市和工商業城市。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也稱「津沽」、「津門」。

天津地區在商周時期即有人類居住,但作為城市則形成較晚。隋朝大運河的開通,使位於運河北部、兼有河海運輸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漸重要,運河與「五河尾閭」(今海河)在市區三岔河口交匯,天津便以「三會海口」名於史冊。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⑤ 天津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天津市的文化產業已初具規模,從對文化產業總體規模和結構的分析可以看出,天津市文化產業具有五大特點:
1、吸納從業人員效果良好。2004年底,天津市文化產業共有從業人員13.63萬人,佔全市社會從業人員的2.6%,這一比重比全國平均水平(1.7%)高出0.9個百分點。其中從業人員在萬人以上的行業有4個,依次是: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行業6.55萬人,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行業2.29萬人,文化休閑娛樂服務行業1.57萬人,其他文化服務行業1.08萬人。
2、人均產出水平遠高於全國。天津市文化產業人均創造增加值4.91萬元,比全國平均水平(2.81萬元/人)高出74.7%。其中相關層人均創造增加值6.02萬元/人,產出效益最好,核心層為4.51元/人,水平居中,而外圍層僅為2.49元/人,效益欠佳。
3、發展潛力巨大。從總量看,2004年天津市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66.91億元,北京2002年實現163.50億元,上海2003年實現368.44億元;從比重看,天津市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2.3%,北京為5.1%,上海為5.9%。這表明目前天津市文化產業的總體規模偏小,今後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4、相關文化產業較為發達。天津市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行業是全市文化產業的主體,其從業人員佔到全市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53.2%,比全國水平(49.4%)高出3.8個百分點,實現的增加值佔到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的65.3%,比全國水平(52.0%)高出13.3個百分點。
5、新興文化產業有待發展。天津市文化產業雖然已經初具規模,但主導部分所佔比重偏低,核心層、外圍層、相關層三者的增加值之比為24.6∶10.1∶65.3,全國平均水平為24.7∶23.3∶52.0,從中可以看出,天津市文化產業的主導部分――核心層與外圍層構成的「文化服務」僅佔34.7%,而全國水平為48.0%。其中,核心層比重與全國水平相當,而外圍層比重比全國水平低13.2個百分點,直接影響了全市文化產業的規模,因此我們還需進一步採取措施,推動諸如網路文化服務、旅遊文化服務、文化藝術商務代理服務以及廣告和會展文化服務等新興文化產業的發展。

⑥ 天津人文地理歷史介紹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的東北部,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倚京城,處在海河流域的下游,海河上吞九水,中連七十二沽,下游入海,大運河流經此地南下,居航運樞紐,為京畿門戶,總面積約11305平方公里,有152公里長的海岸線,是中國第三大城市。
天津雖然地處渤海之濱,但氣候仍帶有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明顯特點,四季分明,春日短且多風,夏日多雨、炎熱、秋季短促,冬季寒冷。清人張燾在其所作的《津門雜記》一書中,對天津的氣候及其對城市生態的影響,有一段極為生動的描述:「天津氣候,非冬即夏,所求春秋佳日絕少。二三月間猶寒氣不減,一如隆冬。每至首夏清和,今日體著重綿,明日手則揮扇,其立見炎涼如此。且有干風吹揚塵土,其勢甚狂,幾幾乎無日無之,人目盡眯,禾苗枯萎,所以常苦旱荒。夏秋之交,雨勢稍大,又防沖決,濕蒸炎熱異常。中秋節後,人猶袒背以行,無幾日,又行冬令,朔風驟起,木葉盡脫,便覺寒威徹骨,溪水結冰矣。居人非卧暖炕,擁煤爐,不足以過冬。」
天津平原的早期開發,大約開始於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此前天津的絕大部分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其發展經歷了一個由北向南逐步推進的歷程。
1974年,天津考古工作者在天津北郊劉家碼頭發掘出的石斧、石磨棒以及後來陸續在武清、寧河、寶坻縣發現的石斧、石磨棒、石耜、石鏃等新石器時代的遺物,說明了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群居的先民在該地區進行農耕和漁獵活動。
在天津平原的成陸過程中,黃河的三次北遷天津附近入海,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點已從考古發現的在張貴庄、巨葛庄、沙井子一線和白沙嶺、泥沽一線以及漢沽區雙橋子和塘沽區高沙嶺一線由於古黃河改道的淤泥作用和海生貝類動物在海潮推動下逐漸堆積而成的與今海岸線平行的三道貝殼堤中得到了證實。
戰國時期,天津平原得到了大規模的開發。1956年,在天津東部張貴庄一帶考古發現的33座戰國墓葬中,陶制的鼎、豆、壺,夾雲母屑紅陶三足器,魚、鳥紋飾的陶壺,燕國的貨幣「明刀」等以及後來陸續發現的戰國遺址中鐵制的鑊、鋤、鏟、鐮、斧、鑿及陶制的魚網墜等,都足以證明在戰國時期,天津地區的農業、漁業及商業已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特別是從居住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牆磚、筒瓦、板瓦和印有猛虎怒吼紋樣的瓦當等,說明了當時已有了華貴精美的房屋建築。
西漢時期,隸屬漁陽郡的泉州城(今武清縣東北城上村)建立,成為當時天津平原的政治、經濟和邊防中心,這也是早期城市在天津平原上的第一次城址選擇。
唐代,天津地區的河海沖要地位更顯突出。作為海河運輸中轉必由之路,「三會海口」之名出現,進一步說明天津作為港口城市的歷史特定職能。
五代之後,天津地區又成為宋遼南北對峙的前沿陣地。「寨」、「鋪」行政管理系統、軍事屯墾的出現及南北經濟交流的加強,推動了城市形成的歷程。
金元時期北京的定都,為天津城市的勃興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金王朝在此設「直沽寨」,奠定了天津城市發展的基礎。至今,「直沽」二字仍被廣泛地用為天津的代名詞。元朝時,大都的軍需民食,繁榮富庶,「無不仰給於江南」,因而漕運發達。直沽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漕船轉運樞紐和漕糧儲備基地,城市的載體功能亦隨之不斷加強。
為保障漕運暢通,元政府曾先後在天津建起兩座天妃宮,其中以海河三岔口處的天妃宮最為繁盛,促使了三岔河口一帶,特別是宮南、宮北大街的空前繁榮。元朝國子監祭酒張翥在《代祀天妃廟次直沽作》詩文中記載了當時糧船集中在三岔河口的盛況和祭祀活動的情景:「曉日三岔口,連檣集萬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靜波濤。入廟靈風肅,焚香瑞氣高。使臣三奠畢,喜氣滿宮袍。」由於天妃宮(後稱天後宮)建立的時間早於天津建城設衛,故又為後人留下了「先有天後宮,後有天津衛」的歷史佳話。
明清時期,天津的政治、經濟、文化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逐步成為中國北方最為繁榮的商業大都會。

⑦ 天津歷史與文化的介紹

《天津歷史與文化》是由我市高校編輯的第一部鄉土教材,該書以歷史唯物主義視角,廣泛涉獵天津歷史變遷、社會變革、工業經濟、商貿金融、教育科學、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全面反映了天津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內容豐富,史料翔實,觀點鮮明,是一部供青年學子鑒古知今、讀史明志的好書,對於激勵全市人民更加熱愛天津、建設天津、發展天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⑧ 天津市有什麼出名的古文化歷史嗎

天津有一條古文化街,真的是歷史文化悠久,裡面有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景點,很多可以遊玩的地方,有空的時候可以去體驗看看

⑨ 天津歷史與文化的內容簡介

希望學校和廣大教師以該書出版為契機,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教書育人、服務社會為己任,努力取得更豐碩的教學與科研成果,為實現天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⑩ 介紹一下 天津市 的歷史!

天津地區從新石器時代始歷經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直至遼宋數千年的不斷開發,在原始聚落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了早期文明。直金朝,天津地區因地利而成為戍守要塞-直沽寨;元朝又因海漕輸轉形成河港,在此建立海津鎮;明朝設衛築稱之後,隨著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天津漸漸發展成為一座新興的商業城市;到清代中葉以前,天津得河槽、海運和蘆鹽之利,已迅速發展成為北方的商業集散中心、拱衛京師的畿輔重鎮。從咸豐十年(1860〕被迫開埠至民國時期,是天津崎型發展階段,一方面,作為工業大城市不斷向近代化發展,另一方面社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直到 1949年1月15日城市解放,天津才揭開了歷史的嶄新篇章。在距今約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先民便已開始在此聚居和勞動生息了。薊縣城東五里發掘的圍坊遺址,即為原始社會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殷商時期,天津北部山區分布著戌狄等少數民族的一些小國。西周及春秋時期,這一地區是召公姬百及其宗支的封地。戰國時期,今海河南北大致分屬趙、燕兩國,為燕、趙、齊爭雄角逐之地。
秦代天津地區屬上谷郡。西漢時,天津地區南部屬渤海郡的章武、東平舒、文安縣;北部屬漁陽郡的泉州、雍奴和右北平的無終縣。泉州城遺址在今武清縣的城上村,遺址范圍內文物遺存豐富,有鬲、豆、陶釜、瓦當和印有「泉州」戳記的陶盆殘片。在其東南11公里的雙口鎮也發現有「泉州」戳記的陶罐、陶缽等器物。東平村稱遺址在靜海西釣台村,遺址上散布著許多戰國和西漢時期的文物。
天津地區瀕臨渤海,具有得天獨厚的鹽業生產條件,西漢王朝在全國公設鹽官38處,條件地區就有泉州、章武兩處,可見這里的制鹽業在當時已佔有一定的地位。天津枕河瀕海,水運歷史悠久。東漢末年,曹操破袁紹後北征烏恆,出於軍事運輸的需要,自建安十一年 (206)始,先後開鑿了平虜渠、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條運渠,這是天津地區歷史上最早的人工河流,也就自那時起奠定了華北平原上 300餘條大小河道匯流至今天天津地區,循當時稱作派河尾的今海河注入渤海的區域水文形勢,同時還為這里後來發展成河海交通咽喉准備了條件。曹魏時處於派河口的漂榆邑(約今東麗區軍糧城一帶〕,無疑是這種有利條件形成之後不久出現的第一個原始河口港,輸轉、儲存軍需物資是它的首要職能。大業四年 (608),隨煬帝為東征高麗,命令開鑿永濟渠,「自洛口開渠,達於涿州郡,以通漕運」,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從此形成。大運河把黃河、淮河長江和在派尾河入海的華北平原諸河匯成的水系(即今河海水系〕,聯成水道交通網,遂使地近運河北端、兼有河海航運之便的派河尾的地位更趨重要。金元時期是天津城市形成的早期階段。元代在大都(北京〕附近屯田,直沽成為軍屯的重要地區。
"天津"這個名字出現於永樂初年,為朱棣所賜,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樂二年(1404),天津作為畿輔要地正式設衛〔衛所是明朝的軍事建置),故有「天津衛」之稱。後增設天津左衛、天津右衛。天津三衛直隸於後軍都督府,共有官兵1.6萬餘人(1493-1494)間,天津兵備道劉福將衛城用磚包砌,建四座城門,分別題額為「鎮東」、「定南」、「安西」、「拱北」城中心建鼓樓,鼓樓下起空心方城,從此天津城初具規模。此後天津成了離京都既近且大的漕糧儲囤所。
天津的集市和商業區正式出現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分布於城中心和四門,附近到弘治年間1488-1505,以增設五集一市,集市大大活躍了天津市場,這時的天津已成為中國北方的商品集散地,人口也比往昔大增。明中葉以後,渤海灣西岸鹽場逐漸採用曬鹽技術,從此天津地區的鹽產量大大增加,且質優價廉。為清代蘆鹽產銷中心轉移到天津創造了條件。明崇貞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義軍攻陷北京,建號大順,次日,天津也成為大順的轄區。 公元1644年清潮王朝入關後,隨著統治地位的穩固和經濟發展,天津衛作為京師門戶的地位日益重要。雍正九年升為天津府,轄天津、青縣、靜海、南皮、鹽山、慶雲和滄州等6縣1州。從此天津已成為畿輔首邑。清康熙年間,隨著河海航運的發展,南北各地商品大量吞吐,使天津商業空前繁榮。18世紀初,由於埠際間商業的發展,天津出現了匯兌業務的錢庄,此後,南北商人竟相效尤。商業、金融業的發展使天津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商貿中心。
第二次鴉片戰爭間,天津作為拱衛京師的軍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在三次大沽口之戰中,列強均直取天津,以圖威脅清政府,迫其簽訂城下之盟。根據1860年10月簽訂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開為商埠。隨著天津的開埠,外商開始進入天津並設立洋行,天津也由一個內向的封建性商業城市逐步演變為以華北、東北乃至西北為腹地外向貿易中心。1870年廷任命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任此職二十餘年間極力興辦洋務運動,通過創辦天津機械局及開創近代礦業、交通、郵電事業,天津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中心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華北,天津成為爭奪的目標,通過劃分租界,設立銀行,天津的半殖民地化隨之加深。辛亥革命後,天津改為天津縣,直隸省省會設於天津。1928年6月28日,直隸省改稱河北省,省會仍設天津,以天津城及附近地區設置天津特別市,是為天津市之始。民國時期,天津的文化教育事業繼續有所發展。1919年10月17日,張伯苓創辦南開中學大學部,兩年後,正式改稱南開大學。
天津人民具有愛國、民主的光榮傳統,20世紀以來的半個世紀里,天津人民反侵略、反壓迫的英勇斗爭為天津歷史譜寫了光輝篇章。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平津戰役,1949 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畸形發展階段宣告結束,開始跨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天津的城市建築頗具特色。既有雕梁畫棟、典雅朴實的古建築,又有眾多新穎別致的西洋建築。有英國的中古式、德國的歌特式、法國的羅曼式、俄國的古典式、希臘的雅典式等,人們通常把這些西洋建築稱為「小洋樓」。在一座城市中,保存著大量民族風格的古建築和如此眾多的西洋建築,這在中國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少見的。故天津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
天津國內生產
總值2003年全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2386.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5%,增速比上年加快2個百分點,創1996年以來最高增幅,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前列。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3年,全市人均生產總值由上年的22380元增加到25874元,按當年匯率折算,摺合3126美元,比上年增長13.8%。
GDP比重2003年,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89.7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是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力量,完成增加值1212.34億元,增長17.8%,比上年加快3.5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8%。第三產業積極化解非典負面影響,完成增加值1084.9億元,增長11.5%。三次產業的比重分別為3.7%、50.8%和45.5%。
貧困人口和扶貧計劃2001年,全市再就業人數為2萬人,全年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3.15億元,參加失業保險的參保人數為214萬人。2002年,全市將創造8萬個就業崗位,將城鎮登記失業人口控制在4%左右。
財政收入2003年,轄區內財政收入718.3億元,比上年增長22.8%,其中全市財政收入完成451.74億元,增長20.2%,增幅較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工業產值
和增長率2003年,全市工業完成增加值110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完成總產值4370.76億元,增長2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027.79億元,增長20.1%;完成總產值4049.61億元,增長26.1%。
農業產值
和增長率2003年全年農業總產值193.50億元,比上年增長6.2%。
外貿狀況2003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293.7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7%。其中進口149.97億美元,增長33.5%;出口143.74億美元,增長24%。
外資利用
狀況2003年全年新批三資企業941家,比上年增長15.3%;直接利用外資合同額35.13億美元,增長74.3%;實際到位16.33億美元,增長62.9%。全年新批投資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198個,增長60.9%。
支柱產業汽車機械裝備、微電子和通信設備、海洋化工和石油化工、優質鋼管和優質鋼材為重點的四大支柱產業。
回答者:wnc7188 - 護國法師 十五級 4-14 03:11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0 個人評價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共 1 條
天津地區從新石器時代始歷經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直至遼宋數千年的不斷開發,在原始聚落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了早期文明。直金朝,天津地區因地利而成為戍守要塞-直沽寨;元朝又因海漕輸轉形成河港,在此建立海津鎮;明朝設衛築稱之後,隨著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天津漸漸發展成為一座新興的商業城市;到清代中葉以前,天津得河槽、海運和蘆鹽之利,已迅速發展成為北方的商業集散中心、拱衛京師的畿輔重鎮。從咸豐十年(1860〕被迫開埠至民國時期,是天津崎型發展階段,一方面,作為工業大城市不斷向近代化發展,另一方面社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直到 1949年1月15日城市解放,天津才揭開了歷史的嶄新篇章。在距今約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先民便已開始在此聚居和勞動生息了。薊縣城東五里發掘的圍坊遺址,即為原始社會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殷商時期,天津北部山區分布著戌狄等少數民族的一些小國。西周及春秋時期,這一地區是召公姬百及其宗支的封地。戰國時期,今海河南北大致分屬趙、燕兩國,為燕、趙、齊爭雄角逐之地。
秦代天津地區屬上谷郡。西漢時,天津地區南部屬渤海郡的章武、東平舒、文安縣;北部屬漁陽郡的泉州、雍奴和右北平的無終縣。泉州城遺址在今武清縣的城上村,遺址范圍內文物遺存豐富,有鬲、豆、陶釜、瓦當和印有「泉州」戳記的陶盆殘片。在其東南11公里的雙口鎮也發現有「泉州」戳記的陶罐、陶缽等器物。東平村稱遺址在靜海西釣台村,遺址上散布著許多戰國和西漢時期的文物。
天津地區瀕臨渤海,具有得天獨厚的鹽業生產條件,西漢王朝在全國公設鹽官38處,條件地區就有泉州、章武兩處,可見這里的制鹽業在當時已佔有一定的地位。天津枕河瀕海,水運歷史悠久。東漢末年,曹操破袁紹後北征烏恆,出於軍事運輸的需要,自建安十一年 (206)始,先後開鑿了平虜渠、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條運渠,這是天津地區歷史上最早的人工河流,也就自那時起奠定了華北平原上 300餘條大小河道匯流至今天天津地區,循當時稱作派河尾的今海河注入渤海的區域水文形勢,同時還為這里後來發展成河海交通咽喉准備了條件。曹魏時處於派河口的漂榆邑(約今東麗區軍糧城一帶〕,無疑是這種有利條件形成之後不久出現的第一個原始河口港,輸轉、儲存軍需物資是它的首要職能。大業四年 (608),隨煬帝為東征高麗,命令開鑿永濟渠,「自洛口開渠,達於涿州郡,以通漕運」,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從此形成。大運河把黃河、淮河長江和在派尾河入海的華北平原諸河匯成的水系(即今河海水系〕,聯成水道交通網,遂使地近運河北端、兼有河海航運之便的派河尾的地位更趨重要。金元時期是天津城市形成的早期階段。元代在大都(北京〕附近屯田,直沽成為軍屯的重要地區。
"天津"這個名字出現於永樂初年,為朱棣所賜,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樂二年(1404),天津作為畿輔要地正式設衛〔衛所是明朝的軍事建置),故有「天津衛」之稱。後增設天津左衛、天津右衛。天津三衛直隸於後軍都督府,共有官兵1.6萬餘人(1493-1494)間,天津兵備道劉福將衛城用磚包砌,建四座城門,分別題額為「鎮東」、「定南」、「安西」、「拱北」城中心建鼓樓,鼓樓下起空心方城,從此天津城初具規模。此後天津成了離京都既近且大的漕糧儲囤所。
天津的集市和商業區正式出現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分布於城中心和四門,附近到弘治年間1488-1505,以增設五集一市,集市大大活躍了天津市場,這時的天津已成為中國北方的商品集散地,人口也比往昔大增。明中葉以後,渤海灣西岸鹽場逐漸採用曬鹽技術,從此天津地區的鹽產量大大增加,且質優價廉。為清代蘆鹽產銷中心轉移到天津創造了條件。明崇貞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義軍攻陷北京,建號大順,次日,天津也成為大順的轄區。 公元1644年清潮王朝入關後,隨著統治地位的穩固和經濟發展,天津衛作為京師門戶的地位日益重要。雍正九年升為天津府,轄天津、青縣、靜海、南皮、鹽山、慶雲和滄州等6縣1州。從此天津已成為畿輔首邑。清康熙年間,隨著河海航運的發展,南北各地商品大量吞吐,使天津商業空前繁榮。18世紀初,由於埠際間商業的發展,天津出現了匯兌業務的錢庄,此後,南北商人竟相效尤。商業、金融業的發展使天津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商貿中心。
第二次鴉片戰爭間,天津作為拱衛京師的軍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在三次大沽口之戰中,列強均直取天津,以圖威脅清政府,迫其簽訂城下之盟。根據1860年10月簽訂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開為商埠。隨著天津的開埠,外商開始進入天津並設立洋行,天津也由一個內向的封建性商業城市逐步演變為以華北、東北乃至西北為腹地外向貿易中心。1870年廷任命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任此職二十餘年間極力興辦洋務運動,通過創辦天津機械局及開創近代礦業、交通、郵電事業,天津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中心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華北,天津成為爭奪的目標,通過劃分租界,設立銀行,天津的半殖民地化隨之加深。辛亥革命後,天津改為天津縣,直隸省省會設於天津。1928年6月28日,直隸省改稱河北省,省會仍設天津,以天津城及附近地區設置天津特別市,是為天津市之始。民國時期,天津的文化教育事業繼續有所發展。1919年10月17日,張伯苓創辦南開中學大學部,兩年後,正式改稱南開大學。
天津人民具有愛國、民主的光榮傳統,20世紀以來的半個世紀里,天津人民反侵略、反壓迫的英勇斗爭為天津歷史譜寫了光輝篇章。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平津戰役,1949 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畸形發展階段宣告結束,開始跨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天津的城市建築頗具特色。既有雕梁畫棟、典雅朴實的古建築,又有眾多新穎別致的西洋建築。有英國的中古式、德國的歌特式、法國的羅曼式、俄國的古典式、希臘的雅典式等,人們通常把這些西洋建築稱為「小洋樓」。在一座城市中,保存著大量民族風格的古建築和如此眾多的西洋建築,這在中國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少見的。故天津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
天津國內生產
總值2003年全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2386.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5%,增速比上年加快2個百分點,創1996年以來最高增幅,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前列。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3年,全市人均生產總值由上年的22380元增加到25874元,按當年匯率折算,摺合3126美元,比上年增長13.8%。
GDP比重2003年,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89.7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是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力量,完成增加值1212.34億元,增長17.8%,比上年加快3.5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8%。第三產業積極化解非典負面影響,完成增加值1084.9億元,增長11.5%。三次產業的比重分別為3.7%、50.8%和45.5%。
貧困人口和扶貧計劃2001年,全市再就業人數為2萬人,全年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3.15億元,參加失業保險的參保人數為214萬人。2002年,全市將創造8萬個就業崗位,將城鎮登記失業人口控制在4%左右。
財政收入2003年,轄區內財政收入718.3億元,比上年增長22.8%,其中全市財政收入完成451.74億元,增長20.2%,增幅較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工業產值
和增長率2003年,全市工業完成增加值110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完成總產值4370.76億元,增長2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027.79億元,增長20.1%;完成總產值4049.61億元,增長26.1%。
農業產值
和增長率2003年全年農業總產值193.50億元,比上年增長6.2%。
外貿狀況2003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293.7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7%。其中進口149.97億美元,增長33.5%;出口143.74億美元,增長24%。
外資利用
狀況2003年全年新批三資企業941家,比上年增長15.3%;直接利用外資合同額35.13億美元,增長74.3%;實際到位16.33億美元,增長62.9%。全年新批投資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198個,增長60.9%。
支柱產業汽車機械裝備、微電子和通信設備、海洋化工和石油化工、優質鋼管和優質鋼材為重點的四大支柱產業。

閱讀全文

與天津的發展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