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鍾祥的風景名勝有哪些
鍾祥,位於湖北省復中部,國制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風景名勝以明顯陵和大紅山最勝
明顯陵: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地。為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朱祐杬及其母親的合葬墓。朱祐杬生前為興獻王,其子繼皇位後追尊為恭壑皇帝。其奇特之處源於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雙冢的孤例,為我國規模最大的明代帝王陵寢之一。
⑵ 湖北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歷 史
湖北歷史源遠流長。夏商(公元前21世紀-前11世紀)以前,南方民族長期在這里勞動和生活。春秋時(前770-前476年),國土主要在今湖南、湖北地區的楚國在南方諸國中最為強盛。戰國時(前475-前221年),南方諸國統一於楚。公元前221年,統一的秦朝分天下為四十郡,湖北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南陽、長沙和黔中等郡。西漢劃天下為十三部(州),湖北以漢水為界,西為南郡,東為江夏,均隸屬於荊州。三國時,吳魏分治湖北,都稱荊州。經兩晉至南北朝,劉宋置荊州、郢州,又僑置雍州,蕭齊繼承了劉宋建制。梁以後建制紊亂,至隋統一,仍稱荊州,一度稱鄂州,故湖北簡稱鄂。
唐分全國為十二道,湖北屬淮南、山南及江南道;嗣又分屬山南東道、江南西道,一部分隸屬淮南道、黔中道。宋分全國為十五路,湖北有三十多縣屬荊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於此;有十九縣屬京西南路,另數縣分屬淮南西路、夔州路。元朝除中央稱中書省外,分全國為十一個中書省,簡稱行省。湖北長江以北屬河南行省,以南屬湖廣行省。明朝改制,全國設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湖北屬湖廣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分治,大體以洞庭湖為界,南為湖南省,北為湖北省,是為湖北建省之始。湖北省當時領有武昌、漢陽、黃州、安陸、德安、荊州、襄陽、鄖陽、宜昌、施南等十府。
民國初廢除府、州建制,省下設江漢、襄陽、荊南、施鶴等四道,共轄69縣。後廢道存縣。此後除少數縣間有拆、並外,一般無變動。1932年、1936年,又先後將69縣分屬11個、8個行政督察區。另,漢口有時為省轄市,有時為特別市。
自1927年開始,中國***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建立過許多革命政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成立過黃安農民政權,擴建為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湘鄂西蘇維埃五縣聯縣政府,後改為湘鄂西蘇維埃政府、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抗日戰爭時期的1941年4月,成立鄂豫邊區行政公署,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擴大成立為中原解放區行政公署。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後建立過5個地區。1947年底,分別成立江漢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1949年5月20日在孝感花園成立湖北省人民政府。1949年後,省內政區迭有變更。2002年,湖北省轄有12個省轄市:武漢、黃石、荊州、宜昌、襄樊、十堰、黃岡、孝感、荊門、鄂州、咸寧、隨州;1個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個直管市:天門、仙桃、潛江;1個林區:神農架林區。市、州共轄60個縣(市)、38個區。省人民政府駐武漢。
信息提供單位:湖北省地方誌
文 化
文物:湖北地處長江中游,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又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十分豐富,享有「文物大省」之譽。
全省已查出各類不可移動的文物點15000處,已公布的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共3127餘處,其中省政府審定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365處,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2處。省政府還審定公布了10座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其中荊州、武漢、襄樊、隨州、鍾祥等5座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山艦於1997年元月整體打撈成功,目前已完成維修工作。
全省文物古建築豐富,形成「三二一」格局,即以武當山古建築群、荊州古城牆、鍾祥明顯陵三處為龍頭;以鄂州吳王城、赤壁古戰場、荊州三國遺址、當陽關帝陵、襄樊城牆及古隆中等三國文物建築和利川大水井、魚木寨、咸豐土司王城、來鳳仙佛寺等少數民族建築為兩條線;以黃梅四祖寺、五祖寺、當陽玉泉寺、襄樊廣德寺、武漢寶通寺、歸元寺等佛教建築和武當山、長春觀等道教建築為代表的宗教建築為一個重點,並輔以秭歸屈原故里、漢陽古琴台、東湖行吟閣等楚文物紀念建築的格局。武當山古建築群、鍾祥明顯陵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博物館:目前,全省有各類博物館121個,其中綜合性博物館75個,紀念性博物館22個,專門性博物館24個,數量位居全國第二。日前,投資2.35億元的省博物館擴建工程已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全省形成博物館布局五大系列:以荊州、荊門為代表的楚文化特色博物館;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武昌起義門管理所為代表的辛亥革命史紀念館;以紅安縣革命博物館、麻城市七里坪革命舊址紀念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等為代表的革命斗爭史紀念館;以李時珍紀念館、聞一多紀念館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名人紀念館;以恩施州博物館為代表的民族博物館。各類館藏文物豐富,數量達53萬余件,一級文物2926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9件。館藏自然標本總數57萬余件。
臘月三十——武漢人最重視的節日,俗稱"過年"。這一天,全家歡聚一堂,吃一頓豐盛的團年飯。年飯一般要用"三全"(全雞、全魚、全鴨)、"三糕"(魚糕、肉糕、羊糕)、"三丸"(魚丸、肉丸、藕丸)等。近年來人們又在桌子中間置一火鍋,熱氣騰騰,更增添了節日氣氛。開飯時間多在天黑之前,也有在晚間的。吃飯前,人們先在門外點一掛鞭炮(現已禁鞭),放完鞭炮即關上大門准備開飯。在大家圍坐飯桌之前,守舊規矩的人家還要先祭祖,擺上幾副碗筷請祖宗入席。祭祖儀式之後,大家才開始上桌吃飯。魚這道菜是不能吃的,以祈年年有餘。家人邊吃邊談,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炸制春卷。元宵節的晚上,人們還要用糯米粉和豆沙餡做湯圓食用,以預祝一年工作圓滿、順利。春節期間,人們還吃糖炸年糕,以象徵新年生活甜蜜、高升。
武漢過年習俗
除夕:
男人:這天要把水缸挑滿,保證3天有水用,這叫「福水長流,子孫富足」(有自來水後,該習俗無形廢止)。然後要收拾屋子,換春聯,貼門神。黃昏時開始祭社,過小年(臘月二十四)時請灶神 「上天言好事」,除夕時灶神已回來,歡迎他「下地降吉祥」。
女人:不管多忙,到這天一定要做好全家人的新鞋,這叫「過年穿新鞋(Hai), 喜事一起來」。然後要將牲畜喂飽,囑咐狗不要亂吠,以免嚇跑財神。
年飯:先放鞭驅邪,天亮前吃年飯,「越吃越亮」,吃時魚不能動筷,要「年年有魚(余)」。其間長輩給晚輩「壓祟」錢(今之壓歲錢其實是訛傳)。
守歲:年飯後全家圍爐喝茶聊天,據說這天如果午夜前入睡,鬼魂就會附體。守歲時家裡燈都要亮著,午夜一過,家家鞭炮齊鳴(武漢1994年開始禁鞭)。
初一:
聽動靜:五更時鳥雀鳴叫則主豐年,群狗亂吠則主亂象。
觀天色:風宜北,諺曰「北風吹到南,無錢也去擔,南北吹到北(Be),有錢也沒得」。
出方:初一起來,衣冠整齊,以酒酹地,拜天地家神,年幼拜尊長,然後燃鞭出門,向喜神方拜,稱為「出方」。
頭三天:
接年飯:頭三天不能煮生米,要吃過年時吃剩的飯菜,企盼「有吃有剩」。後來演變為家家煮麵條、豆絲、糍粑當頓。不能向外潑水,也不能掃地,以免走了「財喜」。
拜年: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否則就是「欺祖滅倫,寵妻滅母」。初三以後拜親友要先拜那些比自己有錢有勢的,這叫「人往高處走」,否則便一年走下坡路。
送年:初三後可繼續拜年,但要開始焚香敬神了,各寺僧侶出來沿家收年飯,施主們都不吝嗇,謂之「越把越有,富貴長久」。
⑶ 鍾祥在湖北有地位么從文化的角度談一談!
距離武漢市200餘公里的鍾祥市,地處長江與其最大支流漢江之間的江漢平原,內戰國時就稱為郊郢,是楚國國都的容陪都,享有「天下糧倉」的美譽。在明朝嘉靖年間,鍾祥成為當時與北京、南京齊名的全國三大直屬藩府。1994年,鍾祥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2000年,鍾祥明顯陵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清單。明梁庄王墓的發掘,也是我省明代考古發現中出土文物最多、文物價值最高的一次。墓室中的隨葬品十分豐富,出土的金、銀、玉、寶石、瓷器等共計5100餘件,其中金、銀、玉器有1400餘件,珠飾寶石有1400餘件。它對研究明前期湖北經濟的發展、明初的社會風氣、喪葬文化的研究,都是有重要意義的。
⑷ 鍾祥的歷史文化
鍾祥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2700多年。春秋戰國時期,鍾祥 為楚別邑,稱郊郢,系楚國陪都。西漢初置縣,三國時屬吳,稱石城。自西晉至清末1600多年間,鍾祥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因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故里,明世宗生養發跡於此,御賜縣名為「鍾祥」,取「鍾聚祥瑞」之意。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置承天府,是當時全國三大名府(順天府——今北京、應天府——今南京、承天府——今鍾祥)之一,盛極一時,曾是江漢、湖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名仍為鍾祥,屬荊州行署管轄,1992年5月撤縣設市。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111號)將荊州市管轄的鍾祥劃歸荊門市代管。2003年6月,鍾祥市成為湖北省第一批擴權市縣,2007年01月被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室定位為發展省轄市。
鍾祥市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它是楚文化發祥地之一, 有文 字記載歷史長達2700多年,春秋戰國時稱郊郢,系楚國陪都,明朝是全國三大名府之一承天府所在地。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光輝燦爛的楚文化,造就了楚辭文學家宋玉、楚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一批在歷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的人物;明嘉靖皇帝曾發跡於此;境內文物眾多,構築了明代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顯陵和氣勢恢宏的明代建築群,有「大地博物館"美稱,明顯陵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國家級大洪山風景區,國家級大口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特別是黃仙洞2萬多平方米的喀斯特地貌為世界罕見。
⑸ 請教湖北省荊門市鍾祥市的歷史沿革拜託各位大神
鍾祥歷史沿革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長壽之鄉、世界文化遺產地——鍾祥市,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北端,漢水自北至南貫穿而過。現有面積4488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08萬。 據考古發掘,最遲自新石器時代起就有先民在此地繁衍生息。傳說大禹治水時曾在鍾祥築東、中、西三台以匡救土人,並率眾導漢水南流朝宗於海。此後禹帝南巡,駐帳中台,「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土人伴舞」,並親手在台上植蕙蘭,稱之「蘭台」,形成方城墉基。故謂鍾祥城池雛形造就於舜禹之手,是一座具有四千多年歷史的古城。 春秋戰國,鍾祥稱「郊郢」,為楚之「別邑」,即楚國擴展疆域的前哨。秦始皇統一中國,分疆土為三十六郡,郊郢即鍾祥隸屬南郡。 漢高祖平定天下,因襲秦制,在南郡設十八縣,以郊郢為郢縣,鍾祥設縣自此始。新莽改郢縣為郢亭。到東漢,省除郢縣。三國時,吳置牙門戍,並築城名石城。 晉置竟陵郡,治石城,鍾祥為郡治自此始。 南朝劉宗置萇壽縣,治石壬。自東漢省縣,至此復立。西魏改萇壽為長壽。北周立石城郡於郢,置郢州治長壽,鍾祥為州治自此始。 隋廢郢州,改石城郡為竟陵郡,治長壽。 唐代屢有興廢,終置郢州,治長壽。 五代十國及宋,縣名一仍其舊。 元代升郢州為安陸府,治長壽,隸河南行省。鍾祥為府治自此始。元末廢長壽縣。 明洪武三年(1370年)復立長壽縣,仍隸安陸府。洪武九年(1376年)降安陸府為安陸州,省縣入州,屬湖廣布政使司,分隸下荊南道。嘉靖十年(1531年),世宗以其龍飛之地取「鍾聚祥瑞」之意賜名「鍾祥」,升安陸州為承天府,與南京應天府、北京順天府齊名,號稱「三大府」,領鍾祥、京山、天門、荊門、當陽、潛江、沔陽二州五縣。鍾祥之名自此始,承天仍轄屬湖廣布政使司,分隸荊西道。 清順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仍治鍾祥。康熙三年(1664年)隸湖北布政使司,十年(1671年)分隸荊南道。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隸安襄鄖荊道。 到中華民國,鍾祥先後屬湖北襄陽道,第六、第三、第四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鍾祥縣屬湖北省人民政府荊州地區行政公署。1992年20日撤縣設市,鍾祥稱市自此始。
⑹ 鍾祥的歷史文化是什麼
鍾祥,東通武漢,北接襄陽,西連荊門,南抵荊州,水陸交通便利,扼控鄖鄧荊襄,既為兵家必爭之地,又為文化發達之鄉。在歷史上,鍾祥名貫中原、荊楚,地位顯要。鍾祥歷史悠久,堯舜洪荒,鯀禹治水,築高台、開溝渠,在暢通黃河、理順長江的同時,開出了一條漢水。鍾祥即在漢水中游的東岸,江漢平原北端。今鍾祥城中的蘭台、陽春台、子胥台,就是當時楚人先祖所築。歷夏、商、西周,鍾祥又經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個朝代,文明時期逾越四千餘年。滄浪之原,漢水之濱,智慧的鍾祥人民,創造了燦爛的郢中文化,留下了大量文化遺址、名勝古跡。
鍾祥,春秋戰國時稱郊郢、郢中,西漢時稱郢縣,東漢三國時稱石城,兩晉南北朝時稱竟陵郡、長壽縣,唐宋時稱郢州,元朝時稱安陸府,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開始稱承天府、鍾祥縣,清朝稱安陸府、鍾祥縣,縣城至今仍稱「郢中」。鍾祥的文化風貌和特色,表現於「一主三輔」。一主:是楚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也是楚文化繁榮發展的中心;三輔:(一)是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在長江、漢水流域爭奪的關鍵地帶之一;(二)完整精美、金碧輝煌的明代古建築群體——明陵、明宮、明殿;(三)源遠流長、歷朝連貫的綜合文化遺產。
所謂一主即:鍾祥——郢中,是楚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也是楚文化繁榮發展的中心
第一,這里是楚國強凌江漢的開疆立國之地。公元前八世紀,楚子熊通強兵過漢,會盟諸侯,自號為楚武王,從此拉開了強大楚國的序幕。鍾祥,就是楚武王豢養戰鷹、練兵演陣、征伐江漢諸國的前哨陣地、陪都郊郢。《春秋左傳》記載:公元前710年,楚武始強凌江漢;公元前706年,楚武王開始伐隨;公元前704年,楚屈瑕軍次於郊郢,抵禦隨、絞、州、蓼四國之師;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再次征隨;操練「荊屍」的陣法,用孓戟武裝軍隊,病逝於郊郢樠木山下。夫人鄧曼、令尹斗析、莫敖屈重秉承楚武王遺志,會盟隨侯於漢水之東;楚國大軍渡到漢水西岸,才發喪祭奠楚武王。
今鍾祥境內漢水西岸二公里的丘陵黃土坡(地名),有一大片東周墓葬群。1988年從墓葬中出土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就有楚武王與夫人鄧曼伐隨時期的重要實物。此地距鍾祥城四公里,緊鄰此墓葬群西北隅還有「十三廟」(地名)墓葬群。黃土坡墓群中出土的器物有玉、銅、鐵、陶諸類器具,銅器則有鼎、豆、敦、鬲、匿、盤等物。其中一青銅圓盤中刻有銘文「惟正月初吉丁亥鄧子與叔兵盟盤無期子子孫孫永漾」字樣(系初步譯文):「鄧子與叔兵盥盤」,系出兵洗手之盤。楚武王的夫人鄧曼是鄧國國王鄧子的女兒,鄧子是楚武王的岳丈。楚武王偕同夫人鄧曼是以郊郢為基地開邊拓疆、強盛楚國的。「鄧子與叔兵盥盤」中的銘文,正好與《春秋左傳》對「楚王始強」的記載結合,同時「黃土坡墓葬群」也正好與鄧曼濟漢而後發喪祭奠楚武王的地址相合。
第二,郊郢——郢中,在戰國中後期,曾為楚都。《史記·楚世家》載:「郢中立王……太子橫至,立為王,是以為頃襄王。……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繳加歸雁之上者」巧妙勸諫楚頃襄王發奮圖強、恢宏楚業。楚頃襄王理政於郢中蘭台之宮,他便請「王綪繳蘭台,飲馬西河,定魏大梁」。北宋《資治通鑒》作者司馬光已有定評。
第三,郊郢——郢中以蘭台之宮為中心,發展了楚文化的代表文學樣式《楚辭》,培育了屈原(平)、宋玉等著名文學家。南北朝時梁朝人劉勰,在其文論名著《文心雕龍·時序》篇中說:「唯齊楚兩國,頗有文學,齊開庄衢之第,楚廣蘭台之宮。……屈平聯藻於日月,宋玉交彩於風雲。觀其艷說,則籠罩雅頌,故知燁燁之奇意,出乎縱橫之詭術也。」蘭台,今存明清時蘭台書院一座,台東側有宋玉井,井上有亭。第四,巫樂歌舞,是楚文化的代表藝術樣式,著名楚歌《下里》《巴人》、《陽春》《白雪》,都產生於郢中,並傳唱天下。今鍾祥城中留有陽春台、白雪樓遺址。楚國著名歌舞藝術家莫愁女善歌舞,鍾祥是莫愁女的故鄉,今有莫愁村、莫愁湖和莫愁渡遺址。楚國樂器有銅樂、陶樂、石樂、革樂、絲樂等類。鍾祥境內出土了大批楚樂器,如編鍾、編磬、石鈸等。
楚文化的表現形態是多種多樣的,鍾祥博物館陳列的文物,從物質文明到精神文明,從人們的衣食住行到人們的審美情趣,多方面地體現了楚文化的特色。例如,一件楚戈的桿座,花紋精細、外觀象一隻雞,還有大量的楚劍、楚箭、楚戈矛和楚錢幣等等。
所謂三輔即:第一輔,鍾祥以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在東漢末年至赤壁大戰、彝陵之戰前後,一直是魏、蜀、吳三國在長江、漢水流域爭奪的關鍵地帶之一。
鍾祥,東漢三國時叫石城,初為荊州劉表所轄,中為魏將樂進、蜀將關羽所據,城東龍山建有傳遞消息的烽火台,後為東吳北方重鎮。劉備、諸葛亮從襄陽至江陵斜趨漢津,就在鍾祥城西。東吳大將黃蓋、韓當,都在石城任過官長、封過都侯,鍾祥城西、荊襄古道,今留有關羽牧放赤兔馬的放馬山,古旌陽(今名麗陽)路上,今存明朝立有劉關張三結義石刻像的小橋,鍾祥城中,有關羽與樂進大戰的青泥山、龍山烽火台遺址。
第二輔,明文化甲於楚。鍾祥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故鄉,當時,鍾祥城又為承天府治所,與順天府(北京)、應天府(南京)齊名天下,城中宮闕號為「三楚巨觀」,即完整精美、金碧輝煌的明代古建築群體——明陵、明宮、明殿。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顯陵,是我國明代單個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陵墓周長七華里又二分,佔地面積二千七百四十七畝三分二毫,合公制約183.15公頃。顯陵,與嘉靖降生的興王宮、純一轉節的元佑宮,殿宇宮牆,交相輝映。
第三輔,源遠流長、歷朝連貫的綜合文化遺產。久遠的沿革,雄踞的形勢,使鍾祥——郢中,在唐宋年間,就已被描述為「漢水風帆控上游,古今形勝冠中州。」郢中城東,楚人先祖於此生息,有沙裡淘金的「金港」;舜帝南巡,駐帳蘭台,種下蘭花,土人獻金,率相歌舞。西晉·張華在《博物志》中說《白雪》之曲為:「《白雪》者,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名也。」梁武帝肖衍自襄陽發兵金陵,軍屯漢江東岸之九里,今鍾祥有九里鄉、肖家店,緊鄰縣城郢中鎮之東九華里。陽春白雪,屈宋遺風,漢唐以來,許多名人志士,慕名到鍾祥——郢中游覽詠贊,其中如: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陳子昂、白居易、郎士元、韓愈、許渾、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公安派袁中道、竟陵派鍾惺、譚元春、清人鄭板橋、毛會建、張裕釗、左宗棠等等,留下了大量的詩文和墨寶。明朝著名竟陵詩派,正式形成於承天府鍾祥。其初為「金河社」,社址位於今鍾祥石城大道。
郊郢——郢中——安陸——承天——鍾祥,正象北宋王安石登白雪樓所吟贊的:「郢人爛漫醉浮雲,郢女參差躡飛鳥。」「但看城頭雲起處,郁蔥煙樹萬家春。」昌盛的歷史文化使鍾祥揚名於昨天;到明天,鍾祥將一定更加繁榮、文明,不愧於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
⑺ 湖北四大古城是
湖北四大古城是荊州古城、襄陽古城、隨州古城、隨州古城。
荊州古城
位於湖北省荊州市,是我國著名的文化古城,也是我國現存完整的古代城池之一。漢代在此始建荊州城。三國時關羽又在城邊築起新城。南宋年間始建磚牆,並建戰樓干余間。
(7)鍾祥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荊州古城牆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曾是楚國的官船碼頭和渚宮,後成為江陵縣治所,出現了最初城廓。經過三百五十多年的風雨,現存的古城牆大部分為明末清初建築。
現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
荊州城又稱江陵城,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後置江陵縣,作為縣城而得名。其後兩千多年裡,江陵作為地名,歷代沿用,故有一城二名。荊州城歷史悠久。
襄陽城自東漢劉表蒞襄作荊州牧治始,歷為州、郡、府、縣治。舊城作為軍壘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時由原土城改為磚城。襄陽城被歷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築防禦體系之一,也是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禦建築。
襄陽城總長為7322米,城垣上設置垛堞4000多個,護城河最寬處250米,襄陽城為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古城之一 ,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華夏第一城池」之說。襄陽城共有六座大城門,即大北門、小北門、長門、東門、西門和南門。
襄陽城與仲宣樓、鼓樓、襄陽護城河等歷史名勝融為一體,交相輝映,為中華腹地山水名城。襄陽明清古城牆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與國內其它古城鎮攜手成立「中國十大古城鎮聯盟」。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有被稱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荊楚名勝大洪山,風光秀麗,景觀奇特,是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橫跨鄂豫兩省的桐柏山,成為中國南北界河淮河的發源地。
隨州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作為炎帝神農故里,這里開啟了華夏5000年的農耕文明;作為編鍾古樂之鄉,隨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編鍾改寫了世界音樂史,隨州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編鍾之鄉」光榮稱號。
隨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據傳炎帝神農就誕生在隨州市隨縣厲山鎮,他創耕耘、植五穀、嘗百草、興貿易,開創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明。
鍾祥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2700多年,在春秋戰國時稱郊郢,系楚國陪都,後期曾為楚國國都。
公元1531年,明朝嘉靖帝以自己出生、發跡於此,取「風水寶地、祥瑞所鍾」之意,賜縣名「鍾祥」,升安陸府為承天府,為明朝三大直轄府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縣名仍為鍾祥;1992年5月,國務院批准鍾祥撤縣設市。
鍾祥境內文物古跡廣布,為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所在地。
⑻ 湖北鍾祥的歷史沿革
鍾祥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2700多年。春秋戰國時期,鍾祥 歲月內-如歌(6張)為楚別邑,稱郊郢,系容楚國陪都。西漢初置縣,三國時屬吳,稱石城。自西晉至清末1600多年間,鍾祥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因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故里,明世宗生養發跡於此,御賜縣名為「鍾祥」,取「鍾聚祥瑞」之意。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置承天府,是當時全國三大名府(順天府——今北京、應天府——今南京、承天府——今鍾祥)之一,盛極一時,曾是江漢、湖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名仍為鍾祥,屬荊州行署管轄,1992年5月撤縣設市。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111號)將荊州市管轄的鍾祥劃歸荊門市代管。2003年6月,鍾祥市成為湖北省第一批擴權市縣,2007年01月被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室定位為發展省轄市。[3
⑼ 鍾祥有哪些名勝
鍾祥主要景區:
莫愁湖景區
莫愁湖景區融山水資源、人文資源於一體,是荊楚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湖上百島俊秀,水天一色。
這里的山水孕育了一代絕世佳人、楚國偉大的歌舞藝術家莫愁女。莫愁女是楚國第一美女,楚國歌舞一代宗師。她貌若芙蓉,能歌善舞。她在屈原、宋玉的指導下完美演繹了《陽春》、《白雪》,並傳唱入歌,將楚國歌舞藝術推向顛峰。
「十里畫廊」是整個莫愁湖景區最為賞心悅目的地方之一。它由細窄逐漸寬闊,呈喇叭狀,且九曲回轉,湖岔眾多。這里湖水清澈,水平如鏡,兩側蒼翠青山和著藍天白雲倒影在湖中,可謂湖光山色,引人入勝。由於這里生態環境優異,引來各種珍奇飛禽不計其數,有鴛鴦、白鷺、野鴨、鸕鶿等數十種。湖岸上林木茂盛,花草叢生,時有一兩處紅瓦農舍掩映其間,恍若人間仙境.
明顯陵
顯陵,是明朝恭睿獻皇帝朱佑元與章聖皇太後蔣氏的合葬墓,始建於1519年,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了。早在1988年就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底,顯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被錄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顯陵,作為中國最早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皇陵,完整地保留和體現了封建禮制,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並影響到清代帝陵形制。它是明代帝陵最傑出的代表,本身具有其它帝陵不同的獨特之處:其中一陵兩冢,為歷代帝陵決無僅有。金瓶型外羅城、九曲回環的御河、龍形神道、圓形內外明塘也是其它帝陵沒有的。
顯陵工程浩大,前後用了四十年的時間,佔地面積183.13公頃,相當於300多個足球場那麼大。整個顯陵由內外兩道城牆環護,連接這新紅門的城牆叫外羅城,牆高6.5米,厚1.9米,周長3600多米,紅牆黃瓦,蜿蜒於山巒起伏之中,雄偉壯觀,這樣大的外羅城當時在建陵之後,各地官員從全國各地,各州、府、縣上至東北,下至雲貴,一磚、一瓦、一石向這里進獻。每一塊磚、一塊瓦都有完整標明來自何處,可見工程之浩大。從空中俯瞰,外羅城為「金瓶」形狀,「金瓶」在風水術中認為不僅能繞氣護生,而且是神仙所佩之法器。其寓意神聖吉祥。同時蜿蜒的城牆順山勢起伏,避免了建築外在的生硬感,使之與自然環境更加和諧。顯陵外羅城是明代帝陵之首創,其後的明清陵寢均沿襲了這一做法。
大洪山景區
早在1988年8月大洪山風景區就同湖南張家界、廈門鼓浪嶼、福建武夷山一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其山勢雄偉,峰巒疊翠,洞天奇特,常年雲霧繚繞而令人流連忘返。
大洪山風景區面積達3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600米,景區內古木參天、溶洞群集,景點眾多。其核心景點是黃仙洞和娘娘寨。
黃仙洞,是一個集世界溶洞之大全的奇特景觀。黃仙洞有石灰岩地貌、鍾乳石景觀、更有喀斯特地貌。洞中有幾十個大小支洞相連,洞中有洞,洞里有五個大廳,最大的有三萬多平方米,高達128米,可容納數萬人。在大廳中落差高達100米之多,形成奇特的洞中山。更令人稱奇的是2萬多平方米的邊石池隨著洞中山勢而下,奇特壯觀,為世界溶洞之最。洞長2500米,蜿蜒曲折,跌宕起伏,洞中景觀千姿百態,琳琅滿目,各種形態美妙絕倫。
大口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大洪山的一部分,因「大口小口,清泉湧出」的山泉而得名,是江漢平原首個國家森林公園。這里山峻林密,古道幽深,最高峰雲台觀,位於聊崛山頂。登臨山頂,更是觀日出日落的絕妙之處。
這里有花果山水簾洞般神奇的鷹子洞,有萬千彩色蝴蝶爭相奪艷的蝴蝶谷,更有彩虹伴日的奇觀,讓人驚嘆不已。這里的柳門口瀑布落差達80米,分四級跌下,令人嘆為觀止。烏龍洞獨具魅力,洞中有泉,幽深莫測,更有一片罕見的茂密楠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