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汽車歷史文化論文

汽車歷史文化論文

發布時間:2021-02-06 16:59:05

A. 急需關於車文化,車生活的論文 800字左右

汽車本來是個鋼鐵的物件,是人給它賦予了一種影響生活方式的生命內涵。反過來這種內涵又作用於人類,拉近了人與車之間的距離,形成消費理念、生活情趣以及審美趨向等文化范疇,亦即汽車文化。在我的理解中,汽車文化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汽車工業設計文化、汽車消費文化、汽車邊緣文化。而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人們心理的發展和變化都對了汽車文化的發展和變化起到了重要影響。

汽車設計成果是汽車文化的核心體現。汽車工業設計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它反映出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物質生產水平和精神需求。工業設計本身就是文化的產物,體現商品社會中文化的價值取向。而社會群體的心理需求則會對工業設計產生導向作用。比如美國汽車設計多為自由、大氣型。美國的汽車在二戰之後突然大了起來,因為經歷了二戰的人們,精神上有死裡逃生的感覺,思想上要鋪張,要今朝有酒今朝醉,在這種心態畸變下誕生了寬大的美國汽車,折射出了二戰之後人們那種絕地重生的感覺。再如,隨著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相當一部分消費者開始注重個人的感受而非他人的議論,2006年,兩廂車終於迎來了「遲到的春天」。汽車可以深刻反映出一個國家工業的發展水平,同時它也是最能反映民族性格特色的產品。比如德國車,真的就能反映出德國人那種追求每一個螺絲釘都完美的較真性格;再如法國人是浪漫、不拘束的,所以他們造出的汽車有玻璃面積大等特點;而日本車則追求經濟、精緻,因此車型也絢麗新潮。美、日、德、法四輛車擺放在一起,性格迥然的區別一目瞭然。一個汽車設計,只有在符合時代主題、地域特色的前提下,和民族性格相鏈接,滿足當代人們的群體精神需要,才可能稱之為一個成功的汽車設計,才能被大眾所認可和接受,最終成為經典之作!

汽車消費文化中的影響因素又哪些呢?消費者的需要、動機以及影響他們購買、消費的原因等,也就是說要消費者需要什麼、對什麼事情比較敏感,哪些問題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哪些問題會使得他們置若罔聞,都是汽車消費文化中的影響因素。而廣告,是傳導汽車消費文化的主要載體。廣告通過向消費者多次重復同樣的內容和訴求,影響消費者對汽車品牌的態度和購買行為傾向,並利用大眾流行的社會心理機制創造轟動效應,激發更多的消費者參與汽車購買。比如在今天,人們更加註重生活品質,汽車廣告更加傾向於突出汽車的舒適性和時尚性,那麼人們的汽車消費文化也就傾向於舒適性和時尚性。

品牌文化也是汽車消費文化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就會對消費者的購買傾向產生導向般的影響,使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心理依賴,形成品牌忠誠。因此,品牌價值直接影響到汽車的經濟價值。而文化的歷史傳承性對品牌的打造非常重要。歐洲車的品牌價值為什麼要比日本高呢?像雷克薩斯,一直說自己是非常棒的豪華品牌,但是品牌價值始終沒有賓士和寶馬高,因為賓士和寶馬的歷史文化傳承性更好。一個成功的汽車品牌更是需要年長日久的心血和資金才能打造出來的。歐洲車另一個很好的感覺就是品牌傳承性非常高。把一代又一代傳承的車型放到一起的時候,你明顯就能看出他們積累出的精華都在一條線上。而日本車,花樣翻新很快,但可能三代改款之後,你已經認不出這款車了。另外,一個汽車的品牌文化在研發生產、營銷、服務等全系列活動中都要體現,而如果只用於營銷,所謂的品牌文化就成了不能兌現的戰術口號。此外,自主品牌是民族汽車文化的一個基礎。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車型,中國就談不上民族獨具的汽車文化。而目前中國的汽車設計處在模仿和學習階段,但將來肯定會向健康成熟的方向發展,品牌文化也會伴隨著逐漸形成。

除了汽車設計文化和消費文化外,汽車邊緣文化也是汽車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個組成部分。邊緣文化可以從側面反應一個時代或者一個地域的汽車行業的發展狀況。所謂邊緣文化,就是汽車同其他文化種類的結合,比如汽車攝影,是攝影的一個分支,並不是單獨的一種文化門類。包括汽車會展、汽車運動、汽車報刊、汽車收藏、汽車模特、汽車俱樂部等等。而人們的個體心理差異則直接影響到其對某一個汽車邊緣文化領域的關注程度。

中國目前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生產水平之間的矛盾。同時,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洪流中,人們還不可避免的出現浮躁心理。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中國都還停留在汽車社會的初級階段。在汽車設計文化上還沒有自己設計的車型;在汽車消費文化上還有攀比心理,買車還有盲目性;汽車的邊緣文化也才處於起步狀態。但是,縱觀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短短50年所取得的輝煌成績,我們仍然相信,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必定會形成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汽車文化!

B. 求一篇關於汽車文化的論文,至少5000字,謝謝!

汽車文化論文

汽車運動

汽車運動的起源:「賽車」一詞來自法文( Prix),意思是大獎賽。在國外,汽車比賽幾乎與汽車具有同樣長的歷史。今天,各式各樣的汽車比賽被統稱為現代汽車運動,它是世界范圍內一項影響較大的體育運動。多姿多彩的汽車運動使這一冷冰冰的鋼鐵機器充滿了柔情蜜意,同時,汽車運動的激烈、驚險、浪漫、刺激,不僅僅使成千上萬的觀眾為之痴迷,而且還使世界汽車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

汽車運動是指汽車在封閉場地內、道路上或野外比賽速度、駕駛技術和性能的一種運動項目。19世紀80年代,歐洲大陸出現了最早的汽車。汽車運動也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而興起。從第一輛汽車被生產出來到第一次汽車比賽的舉行只不過十年的時間。起初,汽車比賽的目的只是汽車生產廠家為了檢查車輛的性能,宣傳使用汽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汽車生產廠家積極資助,推銷其產品。1894年,Le Petit 日報的Pierre Gifard組織了世界上第一次汽車比賽,線路由巴黎到魯昂(Rouen),共80英里。這次比賽遠不及今天大獎賽扣人心弦,引用當時的話說「without danger, easy to handle and cheap to run!」。

汽車運動的魅力:與通常的體育運動相比,汽車運動不僅是車手個人技藝、意志和膽量的競爭,而且是汽車設計、產品質量的角逐,這種獨具特色的雙重性運動,更能體現人類精英與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結合,體現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能力。有了具有高科技產品的汽車公司做後盾,有了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大企業集團的資助,再加之熱心汽車運動的人們的積極參與,這就是汽車運動能夠經久不衰的關鍵所在。汽車比賽不斷推動著世界和各國汽車工業的技術革命,而汽車工業的日新月異的變革又推動了汽車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運動自始至終圍繞交通車和專門特製賽車這兩大類車種發展。有錢人駕著剛剛問世不久的汽車,炫耀他們的「紳士派頭」已成為歷史。如今汽車甲級賽(即F1)駕駛員,他們身穿類似潛水員潛水服的長袖防火服,頭盔和宇航員戴的差不多。

現在的汽車賽已完全成為一種職業活動,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在賽車場,那些五彩繽紛的賽車,隨著一聲令下,竟相出發,開足馬力沖向前方。車手門你追我趕的爭先表演,賽車如萬馬奔騰一瀉千里而過的彩場面非常壯觀,這對20~30萬的現場觀眾和數以億計的電視觀眾來說極豐富刺激。

汽車運動的魅力可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有助於改善汽車的性能; 是強化的道路實驗;動態車展最佳廣告;促進汽車大眾化。

汽車賽是集人與車為一體的綜合較量。與通常的體育運動相比,汽車運動不僅是車手個人技藝、意志和膽量的競爭,而且是汽車設計,產品質量的角逐。這種獨具特色的雙重性運動,更能體現人類精英與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結合,體現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能力。

作為一項群眾性體育活動,賽車不僅體現著技術革新的步伐,也體現出人類駕馭自然的能力。它壯觀而激烈,充滿著冒險的情趣,因而激起越來越多人的狂熱。每次大獎賽到來,總有成千上萬的愛好者趨之若鶩。英國以每張1500美元的往返機票組織人們前往巴西觀看汽車大賽;葡萄牙人和義大利人則成群結隊地乘火車奔奧地利觀看比賽。聯邦德國、英國和南非,是甲級賽車的會聚之地,每次都有不下10萬人前往觀看。

汽車賽是車戰?商戰?金融戰還是科技戰?誰也無法說清。它那豐富而又復雜的內涵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項體育運動。總之,有了具有高科技產品的汽車公司做後盾,有了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企業集團的資助,再加上熱心汽車運動的人們的積極參與,這就是汽車運動能夠經久不衰的關鍵所在。

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汽車的理解和認識也在逐步加深,作為汽車產業鏈的下游環節,汽車運動產業近年來開始在國內落地生根。「熱衷於汽車運動的人越來越多,除了喜歡觀看汽車賽事外,中國職業車手的隊伍也在迅速壯大,他們已經開始出現在國際頂級汽車賽事中。」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有關人士表示,汽車運動已經成為一部分中國老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觀看各類汽車賽事更是成了都市時尚人群的生活方式。

記者從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了解到,隨著F1、GT這樣的世界頂級汽車賽事相繼落戶中國,中國國內的各項汽車賽事近年來也風起雲涌,諸如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全國卡丁車錦標賽等一系列賽車運動,已經在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的年度賽程上被排得滿滿當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8月23日國產汽車品牌吉利與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握手,成為亞洲吉利方程式國際公開賽的汽車贊助商,為大賽提供車輛贊助。目前,亞洲吉利方程式國際公開賽是國際汽聯認可的國際方程式賽事,並成為中國最高級別的方程式賽事。

國際上的汽車賽事已經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商業價值鏈,其所帶來的市場回報相當誘人。以F1為例,據歷年來的保守統計,國際標準的F1賽車場每年僅車賽就可吸引數以萬計的人從世界各地匯聚而來,每場比賽現場觀眾可達到20萬到30萬人,而每張入場券的價格通常在100美元到2000美元間不等。其次,F1大賽向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轉播,世界各大報刊都報道每場比賽賽況,其所吸引的觀眾和讀者可高達60億人次。F1歷年經濟數據表明,企業躋身賽車運動,利用賽事推廣的市場回報率遠高於其他的市場推廣方式。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景氣的提升,加之外來汽車文化的強力沖擊,有報告預測,如果在我國大力發展汽車運動產業,由此會帶動整個中國的汽車產業,並將最終為我國GDP增長做出重要貢獻。汽車運動的直接效應體現在汽車銷售、零配件銷售、駕駛培訓等領域,間接效應體現在因賽事而產生的媒體直播、旅遊等,所涉及的行業不下數十個。

盡管國內的汽車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但應該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的汽車運動還處於起步階段,經濟回報十分有限。原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主席石天曙認為,以目前國內注冊的30傢俱樂部,400多輛賽車,以及每年四站汽車拉力錦標賽、五站卡丁車賽的基礎,還無法形成產業化發展的實質意義。

我們更應該看到中國賽車運動的軟肋所在:資金、技術、人才這三方面的缺一不可。

資金是關鍵既然賽車運動被稱為「燒錢」運動,勿需質疑,資金成為賽車運動發展的最大瓶頸。無論是F1這樣的國際賽事,還是AGF、CCC等亞洲賽事,是否有足夠的贊助商和贊助金額是一支車隊生存壯大,賽事順利進行,推廣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所在。

技術是保障一個沒有自身核心技術的車隊或者廠商,是無法在賽車世界裡覓得一席之地;同樣,一個在汽車行業沒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家,也是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賽車大國。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賽車運動較發達國家相比,一開始就多少有些「先天不足」,不具明顯優勢的核心技術已經成為制約中國賽車運動發展的最大障礙,且這種軟肋並不能單純依靠市場推廣和商業運作來彌補。

人才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對於賽車運動而言,最為稀缺的是車手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獲得國際汽聯超級駕駛執照的人,全世界恐怕就只有10多人,且多數是來自歐美、日本等汽車運動發展較為發達的國家。雖然中國的賽車運動還存在資金、技術、人才等軟肋,但是06的AGF、CCC等賽事已經向全世界證明了國人在賽車運動方面無可限量的潛力,正是這些潛力將使得中國賽車運動「錢途」光明,最終會躋身於世界賽事之列。

C. 求一篇有關汽車文化的論文,字數5000左右

汽車文化選修課論文
來源:本站討論區 發布日期:20091123
所屬類別:綜合1汽車文化發展史,進程。
2現代汽車與與日常生活的關系
3談論和分析汽車文化的實質
4如何培養建立對汽車文化,汽車鑒定的審美觀 tj 中國特色的汽車文化和汽車消費文化現狀思考
中國從有了自己的汽車到今天,打著「自主」名號的汽車製造廠遍地開花,貌似各個都忙碌卻幸福著不亦樂乎~。但是,想過另一個不那麼務實的問題的國人卻少之又少――「中國什麼時候也造得出來自己的汽車文化呀?」

關於這個問題,關於整個汽車領域的問題,說得上話的本就不多,現有的言論多是一些「老總的話」。他們的確很熱心地推廣著中國汽車文化的一點點微步前進,說得也極正確,但是無奈總顯得聲音太小……

世界著名汽車造型設計大師喬治亞羅當著很多中外記者的面說過一句話:「中國的汽車設計缺少中國元素。」一語既出,攝人心魄。

盡管大部分人都認同喬老的評價,但至今沒有原創性體現中國元素的汽車造型設計作品出現(盡管有長安長江鱘、龍騰等概念車面世,但筆者認為僅僅是命名體現中國元素罷了)。本文試圖從設計思路和設計元素兩方面尋求如何設計體現中國元素的汽車造型。

「什麼才是中國元素?」

這是個很難一句話能說清的問題。在張藝謀的創作中,京劇的表現方式是中國元素;在吳冠中的畫中,水墨意境就是中國元素;在梁思成的心中,飛檐翹壁就是中國元素……

中國元素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並延續到我們現代生活中來,更起到傳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華民族的獨有的內在和外在的特質,比如建築風格元素,紫禁城、長城、敦煌、布達拉宮、蘇州園林等;服飾風格元素,絲綢面料、唐裝、旗袍、中山裝等;文化風格元素,國畫、臉譜、京劇、印章等;自然風格元素,長江、黃河、黃山、珠穆朗瑪峰等;動物風格元素,熊貓、白鰭豚等;宗教神話風格元素,觀音、如來佛、龍、麒麟等。這些豐富多彩的元素,是中華文化在外國人心中的標志。不僅如上所述,講究對立統一、中庸和諧和一分為三的儒家思想、講究無為而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國文化區別其它文化的地方,當然也屬於中國元素范疇。

當前中國現狀是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經濟高速發展、地區差異大、平均收入低、貧富差距大、石油資源較貧乏等,包括我們的民族特性是亞洲人種,勤奮、聰明、個人奮斗、愛隨大流、講排場、注重家庭等其實都是中國元素的體現。從以上基本元素中剔除任何文化對汽車都要求的物美價廉、安全可靠等共通的性能價格要求外,在訴求上中庸和諧,大氣周到應該是設計目標。

下面是關於在汽車設計中,對我們的設計具體能做些什麼的一點設想。

首先從顏色說起。

每一個民族在心理上對顏色的感覺有顯著的不同。人民對於莫種顏色的喜惡往往源自本民族的神話故事和宗教信仰。因此,顏色也具備符號性,盡管它必須依附於具體的載體(歷史、傳說、物件)。

有沒有中國獨有的中國色呢?看了張藝謀的電影,很多外國人認為大紅大綠等就是中國色。其實大紅大綠只能算中國的民間色,不能代表中國色。認真參觀故宮和中國寺院的人都能發現真正的中國色。中國有自己的三原色,雖然也是紅、綠、藍,但和西方的紅綠藍還是有明顯的區別。中國的紅是珊瑚紅,綠是綠松石的綠,藍是青金石的藍,這三種色是國畫顏料的根本色,也是中國文化中的珍貴色。比如藍色,西方人最喜愛的是寶石藍,但中國人是青金石藍,所以中國所有寺廟里菩薩和如來頭頂色是青金石藍,無比莊重;西方基督教堂的穹頂都是藍寶石的藍。

王大珩等在《中國顏色體系研究》中早就明確指出:對中國顏色體系色空間的明度、色調和彩度的均勻分級,應進行中國人眼的心理物理驗證實驗,提出基礎色度分級。

因此,研究和開發中國顏色漆料,不論在車身噴塗,還是在內飾上應用,都會傳達中國元素,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也更受中國人民歡迎。

第二個方面是中國線條。

綜觀中國立體造型史,從夏商周以前紅山文化中的古陶器製作用線條和圖案,到夏商周的青銅器,再到漢代的漆器,乃至漢後歷朝歷代的瓷器等,始終有一些傳承的造型元素。中國自古以來的造型設計,都從古陶造型、青銅器造型和漆器造型中汲取了豐厚的養分。汽車造型也應從中學習,但不是簡單的生搬硬套,而是提取精華元素――線條。

一根線條在達芬奇眼中被理解成一個點在平面或空間中的運動軌跡,乃至解析幾何中的一個方程式所界定的點的集合,線條無寬度也無厚度。因此對於生活在文藝復興以後或接受過文藝復興思想的西方人,對於線條的理解是基於幾何學和數學。而對於中國傳統而言,線條不僅有寬度,有厚度,還有方向,甚至能表現出速度和力量,對於線條的理解完全基於主觀感受。所以這也是中國線條的魅力所在,正所謂「求其神韻、見其生氣」。

在汽車造型設計中,如何通過合理的設計充分表達出中國線條的寬度,厚度乃至速度和力量,是設計富含中國元素汽車的關鍵。這需要我們深入尋找中國線條,從中國繪畫中,傳統生活用品、工藝品設計中,乃至建築設計等所有造型設計中汲取養分。

以上說的都是一些侃侃而談的美好設想,然而國內當下的汽車消費文化現狀,卻絲毫讓我高興不起來啊。

第一我想談談「長」的問題。似乎有種說法,不管是歐洲美國日本多牛的車,到了中國就得入鄉隨俗。「長」則活,反之則難以生存。

大車身在中國消費者眼中則成為自身地位的一種象徵和暗示。業內專家認為,這種源自民族性格的審美和消費取向正是東西方不同民族性格所導致。這也正是國人偏愛加長版的原因所在。帕薩特B55加長77mm,賓士加長了430mm,成為S350L,寶馬加長了140mm,成為BMW5Li,此外,雷克薩斯推出了加長版LS460L,凱迪拉克也推出加長版SLS等等。這些加長車,幾乎都為中國市場專門設計,寶馬方面甚至聲稱,加長寶馬不在國外賣,只對中國市場銷售。

「長」和「大」到底好不好呢?難道我們只能聽市場說了算,聽群眾說了算?

我們知道的只有,加長加寬後的車身固然可以使車的看起來大氣,闊氣,豪氣,但是如此大幅的加長車身必然是汽車的操控性,特別是轉彎是的靈敏度大大下降,如此的特殊「癖好」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車的安全性大受質疑。所以,連自身的生死都可以因為膚淺的喜好而置之度外的國人,我實在看不出高明之處。如果讓他們領導自己的汽車文化,是不是等於放任呢?我認為稍有責任心的汽車人們,都應該盡心為中國的汽車消費導向做一些思考,發表一些聲響!

第二,排量。這又是一個讓人說不開的話題,不是嗎?

德國人魯茲。羅森在中國工作剛剛滿一年,他驚訝地發現,中國人對新車型和高檔汽車是如此地熱衷,中國的車市也似乎正在成為一個國際新車型的秀場,而即使在一些偏遠的中小城市,也時常會出現高檔的SUV或跑車。

國內的汽車工業開始大步挺進開始,隨著車市出現的爆發性增長,新車型的推出也隨之開始步入高峰。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的新車型中,大排量的汽車比例不斷上升。在2000年以前,我國車型中,排量在1.4升以下的車型約佔33%。在2000年推出的新車型中,小排量車佔25%。2001年推出的新車型中小排量車佔33.3%,大排量車型卻佔到當年新車型的50%。到了2003年大排量車型更是爆發上市,共有10款2.0升及以上的車型上市。這一年,小排量新車型約占當年全部新車型的25.5%,2.0升以上的新車型佔全年新車型的32.5%。

到了2004年,中國引進轎車的排量越來越大,如別克榮御排量3.6升,國產賓士E280排量3.0升,天籟排量3.5升,奧迪A8排量4.2升……在2004年上市的新車型中,排量在2.0以上的佔72%,而2005年,更多排量高於3.0升的國外品牌轎車在中國投產。

排量的增大得讓人觸目驚心了。不難看出,中國的消費者對車本身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如果說80後的人的生活態度是「我喜歡,我就喜歡!」那麼,為什麼作為很看不慣這種浮躁也好,不可理喻也罷的那些年輕人的思想的,在買車大軍中頂大梁的老一輩人們。我想問你們,為什麼你們也顯得意氣用事了呢?

大型車是美國人的最愛

由於美國地廣人稀,道路交通非常發達,所以按照美國人自己的說法,美國是真正的汽車社會。

美國不僅是全球擁有汽車數量最多的國家,也同樣是在用汽車體形最大的國家。大體積、大排氣量是美國汽車的標志。在各種車型中,SUV和皮卡是美國人的最愛。據統計,2004年全美售出的越野車超過300萬輛,與1990年的100萬輛相比增加了兩倍。根據預測,到2005年,越野車在美國汽車的銷售中將佔到四成。而皮卡的銷售更是經久不衰,由於需要經常拖曳房車或遊艇等大型物體,美式皮卡在設計上採用大排量發動機(大多安裝5至6升的增壓柴油發動機)。為了滿足野外休閑的較高要求,許多車採用的是四輪驅動。

國情才是決定因素

2004年,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戴維?史密斯博士在南京表示,中國不能克隆美國的汽車消費文化。他指出,目前在全世界每天生產的8200萬桶石油中,美國每天就要消費掉2040萬桶,而這些石油資源75%消費在交通工具上;但美國人仍然越來越多地使用耗油量大的運動型多用汽車。他認為,美國式的汽車消費文化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大氣污染,並同樣產生了一些社會問題。如果中國要按照美國的消費模式下去,必將會造成能源、環境以及社會方面的問題。

但中國車市的事實卻表明,美國式的汽車消費正在成為中國模仿的對象。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中國人對於汽車消費的認識。雖然現在汽車開始從奢侈品向正常品或必備品過渡,但愛面子和大即是好的傳統觀念依然對購車者有著很大的影響。

雖然從本質上說,小汽車的擁有是一種個人的消費行為,不應受到限制,但事實上,汽車的運行會帶來污染增加,使道路變得擁擠、降低其他運載工具行駛速度,干擾和影響步行者的行為等,從而使社會成本遠遠大於私人成本。

D. 急求一篇與汽車文化有關的論文,要5000字左右的

汽車文化論文

汽車運動

汽車運動的起源:「賽車」一詞來自法文(Grand Prix),意思是大獎賽。在國外,汽車比賽幾乎與汽車具有同樣長的歷史。今天,各式各樣的汽車比賽被統稱為現代汽車運動,它是世界范圍內一項影響較大的體育運動。多姿多彩的汽車運動使這一冷冰冰的鋼鐵機器充滿了柔情蜜意,同時,汽車運動的激烈、驚險、浪漫、刺激,不僅僅使成千上萬的觀眾為之痴迷,而且還使世界汽車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

汽車運動是指汽車在封閉場地內、道路上或野外比賽速度、駕駛技術和性能的一種運動項目。19世紀80年代,歐洲大陸出現了最早的汽車。汽車運動也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而興起。從第一輛汽車被生產出來到第一次汽車比賽的舉行只不過十年的時間。起初,汽車比賽的目的只是汽車生產廠家為了檢查車輛的性能,宣傳使用汽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汽車生產廠家積極資助,推銷其產品。1894年,Le Petit 日報的Pierre Gifard組織了世界上第一次汽車比賽,線路由巴黎到魯昂(Rouen),共80英里。這次比賽遠不及今天大獎賽扣人心弦,引用當時的話說「without danger, easy to handle and cheap to run!」。

汽車運動的魅力:與通常的體育運動相比,汽車運動不僅是車手個人技藝、意志和膽量的競爭,而且是汽車設計、產品質量的角逐,這種獨具特色的雙重性運動,更能體現人類精英與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結合,體現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能力。有了具有高科技產品的汽車公司做後盾,有了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大企業集團的資助,再加之熱心汽車運動的人們的積極參與,這就是汽車運動能夠經久不衰的關鍵所在。汽車比賽不斷推動著世界和各國汽車工業的技術革命,而汽車工業的日新月異的變革又推動了汽車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運動自始至終圍繞交通車和專門特製賽車這兩大類車種發展。有錢人駕著剛剛問世不久的汽車,炫耀他們的「紳士派頭」已成為歷史。如今汽車甲級賽(即F1)駕駛員,他們身穿類似潛水員潛水服的長袖防火服,頭盔和宇航員戴的差不多。

現在的汽車賽已完全成為一種職業活動,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在賽車場,那些五彩繽紛的賽車,隨著一聲令下,竟相出發,開足馬力沖向前方。車手門你追我趕的爭先表演,賽車如萬馬奔騰一瀉千里而過的彩場面非常壯觀,這對20~30萬的現場觀眾和數以億計的電視觀眾來說極豐富刺激。

E. 汽車發展史,3000字論文,急急急。。。

簡介
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 汽車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它在帶給我們極大便利的同時,的確也帶來了一些煩惱。但是,生活就是這樣,對任何生活方式的評價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這是一種觀念,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文化哦。
編輯本段發展
1890-1920 馬車過渡到汽車,金屬車身出現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輛三輪車,並於1886年1月29日申請並獲得了發明專利,所以,1886年1月29日被認為汽車的誕生日。幾乎同時,,德國工程師戈特利布·戴姆勒也成功研製成一輛公認的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四輪汽車.1894年賓士velo是最早的量產汽車. 材料方面,1900年,金屬車身獲得專利,但主體結構仍是木材和連接(以前是這個「他」)它們的鋼材.二十世紀初,JOHN PIERPONT MORGAN創建了美國鋼鐵公司,為迅速成長的汽車工業提供充足原料,1914年Edward G budd 發明了全金屬車身.同年道奇公司生產了第一輛全金屬汽車.1918年義大利藍旗亞公司也開始生產全金屬汽車.非承載式車身向承載式車身轉變,汽車不再是底盤和車身的簡單疊加,而是成為整體. 技術方面,1890年panhard levassor公司(法國)製造的第一批汽車為後來汽車設定了很多標准並沿用至今.如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布局和最早的變速器.1904年panhard levassor又對汽車布局做出了註解,包括發動機艙罩的身高和乘客座位的降低等,勾勒出了現代汽車雛形. 顏色方面,早期汽車只有黑色,1924年龐蒂亞克前身oakland公司與杜邦油漆公司合作,推出了第一輛彩色汽車(藍色). 代表車型 1886 戈特利步.戴姆勒四輪汽車 1890 Systeme Panhard四輪汽車 1914 道奇Brotherrs 1922 藍旗亞Lambda 1925 奧迪18/70 hp type M型
編輯本段1920年-1950年 哈利·厄爾時代
德國發明了汽車,美國則把這個行業帶入了藝術設計的聖殿,而哈利厄爾則是有史以來最偉大汽車設計大師,對現代汽車的影響不可估量. 哈利厄爾進入通用公司,1927年設計出凱迪拉克lasalle,哈利厄爾時代開始.它有圓潤的線條,錐形的尾部,修長低矮的輪廓.1928年哈利厄爾在汽車設計中加入了鍍鉻裝飾.三十年代開始,他建立的藝術色彩使通用汽車逐漸成為最強大的汽車帝國.1938年.他,設計出世界上第一款概念車別克Y job.船型車身,復雜曲面構建的流線型車身都是此後幾十年廠商模仿的對象.Y job還第一次引入黏土模型技術,使汽車外形更加靈活.該技術一直沿用至今.1947年,凱迪拉克sedanet用銀光閃閃的鍍鉻裝飾和漂亮的尾鰭征服了世人是哈利厄爾將汽車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變成了藝術和時尚.
編輯本段1930年-1950年 流線型與船型車身
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到二戰結束的20年,是汽車設計向現代化轉變的重要時期,由美國人獨占鰲頭的汽車設計領域也加入了歐洲人.歐洲在流線型設計方面走在前面.義大利giuseppe merosi1913年為count ricotti公司設計的汽車是流線型的最早期作品,paul jaray第一次開始了風洞實驗並獲得了美國專利. 由於經濟不景氣,美國製造商也認識到空氣動力學在節省燃料方面的重要.流線型在30年代幾乎就是時尚的代名詞.車頭變寬,將輪胎包入,前大燈陷入車頭,掛在車尾的獨立式行李箱也與車尾融為一體,奠定了現代三廂轎車的雛形,完全擺脫了馬車的影子.1934年克萊斯勒airflow採用了更輕的承載式車身,達到了54:46的前後軸質量分配(當時同類產品為30:70)大幅提高了操控. 但習慣了浮誇風格的美國人並不甘心完全屈從於空氣動力學,因為這讓車看起來過於相似,不利於刺激消費.到了40年代,流線型潮流如時裝一樣褪去.以別克J job為代表的新型汽車擁有了高高隆起的鼻子和向下的車尾,成為船型車身. 這段時間中,歐洲製造商卻在工程技術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雪鐵龍在三十年代就將獨立式前懸架和前輪驅動技術大規模應用於轎車traction avant.為了降低自重,它還採用了來自賽車的承載式車身. 19世紀末,汽車的最高速度達到了50km/h,開放式車身向封閉式車身過度. 20年代是美國汽車產業的第一個爆發期,為了刺激消費,通用汽車在1924年第一次推出了"年度改款",這在現在幾乎被所有的大型汽車廠商使用. 代表車型 1927年 paul jaray的流線型汽車 1934 年克萊斯勒airflow 1934 年泰托拉T77 1934 年雪鐵龍traction avant
編輯本段1940年-1960 年國民車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憑借福特的流水線生產模式進入汽車普及時代,而汽車在意,英,法,德等歐洲國家是二戰後才大量進入家庭的,並在6,70年代進入高峰. 希特勒在二戰前提出的"生產國民大眾使用的汽車"思想使二戰結束後歐洲車壇誕生了很多實用,經典的國民車,採用盡可能簡單耐用的機械結構,而造型只是附屬品. 大眾甲殼蟲,汽車史上劃時代的經典,也是歷史上生產周期最長的一款車(即使今天甲殼蟲依然是時尚實用的代名詞,雖然與當時國民車的理念有所背離),出自費迪南德.保時捷之手,1930年誕生原型車,1939年正式開始生產,簡單耐用,便宜省油,迅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暢銷的車.也奠定了大眾汽車今後在汽車界的地位. 1948年法國雪鐵龍2CV,1948年英國morris minor,1957年義大利fiat500,1959年英國mini,都是那個時期國民車的經典,也是汽車史上的經典.1950年-1970 年長尾鰭到短尾,coupe短暫興起當時典型的美國汽車是火箭式車頭,飛船式車尾.二戰結束後十幾年美國汽車爆發式增長是史無前例的,更大更好成為格調,性能的重要性變得稍遜於外表,舒適和款式變為最重要.而長尾鰭這是那個時代美國車的典型特徵.後來,楔形車身,即短尾設計的運動汽車開始普遍.60-70年代的中置發動機跑車蘭博基尼,法拉利,瑪莎拉蒂,以及福特野馬,克維特,道奇蝰蛇,都採用了長車頭(放置排量巨大的前置發動機),短而寬闊的車尾(容納巨大的車輪). 美國經濟的強大以及義大利英國為首的歐洲小廠熱衷表現美學功底,使追求運動氣息的年輕人開始追求coupe車型.阿斯頓馬丁DB2,阿爾法羅密歐giulietta,,瑪莎拉蒂A6和5000GT等,都是那個時代的經典.70年代後,石油危機爆發,人們逐漸失去對coupe的熱情轉向經濟實用的小型車,尤其是日系車.
編輯本段1970年-1990年 平面直角和多元化
1974年是個重要的年份,馬里奧.甘地尼設計的蘭博基尼countach和喬治羅亞設計的大眾高爾夫都在這年誕生,它們採用的直角造型降流行數十年的曲線美學無情拋到了一邊.此 後幾年喬治羅亞有設計出類似的fiat熊貓和蘭西亞delta等.他們的出現改變了很多設計師的思維模式,同時也是對當時汽車零配件工藝的一種妥協,我們都知道要准確製造幾個使用不同材料構成的帶有復雜線條和曲面結構的零件並完美組合在一起的難度要遠遠高於搭幾塊集合積木.所以方方正正的造型能夠在80年代異軍突起,並被日本廠商發揚光大至90年代.其中最堅定的支持者非volvo莫屬,70年代後期的240和後來的700.900,廠商希望方正的造型設計給駕駛者帶來安全的心理暗示. 20世紀70年代受石油危機影響,80年代財政相對困難,汽車開始向多樣化的實用性發展.來自軍用,農用,遠征等領域的設計,憑借特別"缺少風格"的懷舊情結和強烈的實用性特點,在汽車界掀起波瀾並在後來成為時尚.最能體現這種轉變的美式吉普逐漸成為40年代以後美國人文景觀的一部分.1974年,第一輛切諾基誕生,成為吉普汽車史上最為成功的系列.但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人們開始關注更精巧,外觀更像轎車的運動多用途車.1984年新切諾基問世,吉普把以前的粗獷越野車變成了一種時尚都市汽車.同時期誕生的路虎攬勝則抓住了高端市場.80年代開始,MPV誕生,1983年11月克萊斯勒第一款也是全球第一款廂式旅行車-大捷龍問世,與以往麵包車不同,這種車在為乘客提供更大空間的同時,還具有轎車般的安靜舒適.MPV旋風至此從北美延伸至全球.雷諾espace則是歐洲第一款MPV.90年代,雪弗蘭盧米娜和豐田大霸王也加入陣營.
編輯本段1990年-present 分裂的時代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現代經濟發展迅速,人們更加追求個性,更加挑剔,思想更加多元化,這也導致多種風格同時涌現. 其中之一經典主義.其中又包含多種層次.一層是設計師本身對於過去經典的緬懷與尊敬,另一層是設計師力圖在原來的經典車型中賦予自己的色彩,還有試圖使用經典車型為公司開辟一條新的道路.各自代表分別為大眾新甲殼蟲,mini,和克萊斯勒PT漫步者. 另一分支是新經典主義,傳統是要遵循的,但更多的還是要在這個基礎上創新.90年代末賓利和勞斯萊斯分別被大眾和寶馬收購,隨後在全新設計團隊的操作下推出的歐陸GT和幻影雖然有著全新的面貌,但是依然有著對傳統的尊重,這才換來其能夠繼續壯大 更為重要的,邊鋒主義和流線主義,他們雖然各有特點,但是設計中卻擺脫不了對方的影響,可以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邊鋒主義(new edge)設計理念被普遍認為從福特GT90開始.寬大的曲面,尖銳的圓角,過渡凌厲,線條果斷而富有張力,區別與圓潤流暢的造型風格,設計上更注重線條層次感,這種對於線條強調的設計在視覺上會讓人感覺車型尺寸更為寬大,針對小型車設計來說非常合適.所以頗受廠家歡迎,代表車型賓士A級.可以看出,邊鋒主義的實施過程中依然擺脫不了流線主義,如果沒有流線,設計出來的小型車只能是箱子一塊,缺乏美感,當然,在邊鋒主義的影響下,流線主義的設計更為運動和時尚,這在90年代末出現的一些跑車上可以看出,比如第一代奧迪TT,福特雷鳥等,車型充滿了氣勢和沖勁. 進入21世紀後,從現在的汽車設計趨勢來看,最後邊鋒主義還是戰勝了流線主義,不管是在內飾還是外部線條都追求極其硬朗的線條.這種線條可以讓汽車看起來強勁有力,很安全,但缺點是它迫使汽車變得更長更寬更高.這可以從小車越做越大的狀況上體現.但是這對於中大型車和跑車就非常合適,比較經典的如克萊斯勒300C,蘭博基尼GALLARDO等.

F. 關於汽車文化選修課方面的論文2000字左右

中國特色的汽車文化和汽車消費文化現狀思考
中國從有了自己的汽車到今天,打著「自主」名號的汽車製造廠遍地開花,貌似各個都忙碌卻幸福著不亦樂乎~。但是,想過另一個不那麼務實的問題的國人卻少之又少——「中國什麼時候也造得出來自己的汽車文化呀?」

關於這個問題,關於整個汽車領域的問題,說得上話的本就不多,現有的言論多是一些「老總的話」。他們的確很熱心地推廣著中國汽車文化的一點點微步前進,說得也極正確,但是無奈總顯得聲音太小……

世界著名汽車造型設計大師喬治亞羅當著很多中外記者的面說過一句話:「中國的汽車設計缺少中國元素。」一語既出,攝人心魄。

盡管大部分人都認同喬老的評價,但至今沒有原創性體現中國元素的汽車造型設計作品出現(盡管有長安長江鱘、龍騰等概念車面世,但筆者認為僅僅是命名體現中國元素罷了)。本文試圖從設計思路和設計元素兩方面尋求如何設計體現中國元素的汽車造型。

「什麼才是中國元素?」

這是個很難一句話能說清的問題。在張藝謀的創作中,京劇的表現方式是中國元素;在吳冠中的畫中,水墨意境就是中國元素;在梁思成的心中,飛檐翹壁就是中國元素……

中國元素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並延續到我們現代生活中來,更起到傳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華民族的獨有的內在和外在的特質,比如建築風格元素,紫禁城、長城、敦煌、布達拉宮、蘇州園林等;服飾風格元素,絲綢面料、唐裝、旗袍、中山裝等;文化風格元素,國畫、臉譜、京劇、印章等;自然風格元素,長江、黃河、黃山、珠穆朗瑪峰等;動物風格元素,熊貓、白鰭豚等;宗教神話風格元素,觀音、如來佛、龍、麒麟等。這些豐富多彩的元素,是中華文化在外國人心中的標志。不僅如上所述,講究對立統一、中庸和諧和一分為三的儒家思想、講究無為而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國文化區別其它文化的地方,當然也屬於中國元素范疇。

當前中國現狀是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經濟高速發展、地區差異大、平均收入低、貧富差距大、石油資源較貧乏等,包括我們的民族特性是亞洲人種,勤奮、聰明、個人奮斗、愛隨大流、講排場、注重家庭等其實都是中國元素的體現。從以上基本元素中剔除任何文化對汽車都要求的物美價廉、安全可靠等共通的性能價格要求外,在訴求上中庸和諧,大氣周到應該是設計目標。

下面是關於在汽車設計中,對我們的設計具體能做些什麼的一點設想。

首先從顏色說起。

每一個民族在心理上對顏色的感覺有顯著的不同。人民對於莫種顏色的喜惡往往源自本民族的神話故事和宗教信仰。因此,顏色也具備符號性,盡管它必須依附於具體的載體(歷史、傳說、物件)。

有沒有中國獨有的中國色呢?看了張藝謀的電影,很多外國人認為大紅大綠等就是中國色。其實大紅大綠只能算中國的民間色,不能代表中國色。認真參觀故宮和中國寺院的人都能發現真正的中國色。中國有自己的三原色,雖然也是紅、綠、藍,但和西方的紅綠藍還是有明顯的區別。中國的紅是珊瑚紅,綠是綠松石的綠,藍是青金石的藍,這三種色是國畫顏料的根本色,也是中國文化中的珍貴色。比如藍色,西方人最喜愛的是寶石藍,但中國人是青金石藍,所以中國所有寺廟里菩薩和如來頭頂色是青金石藍,無比莊重;西方基督教堂的穹頂都是藍寶石的藍。

王大珩等在《中國顏色體系研究》中早就明確指出:對中國顏色體系色空間的明度、色調和彩度的均勻分級,應進行中國人眼的心理物理驗證實驗,提出基礎色度分級。

因此,研究和開發中國顏色漆料,不論在車身噴塗,還是在內飾上應用,都會傳達中國元素,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也更受中國人民歡迎。

第二個方面是中國線條。

綜觀中國立體造型史,從夏商周以前紅山文化中的古陶器製作用線條和圖案,到夏商周的青銅器,再到漢代的漆器,乃至漢後歷朝歷代的瓷器等,始終有一些傳承的造型元素。中國自古以來的造型設計,都從古陶造型、青銅器造型和漆器造型中汲取了豐厚的養分。汽車造型也應從中學習,但不是簡單的生搬硬套,而是提取精華元素——線條。

一根線條在達芬奇眼中被理解成一個點在平面或空間中的運動軌跡,乃至解析幾何中的一個方程式所界定的點的集合,線條無寬度也無厚度。因此對於生活在文藝復興以後或接受過文藝復興思想的西方人,對於線條的理解是基於幾何學和數學。而對於中國傳統而言,線條不僅有寬度,有厚度,還有方向,甚至能表現出速度和力量,對於線條的理解完全基於主觀感受。所以這也是中國線條的魅力所在,正所謂「求其神韻、見其生氣」。

在汽車造型設計中,如何通過合理的設計充分表達出中國線條的寬度,厚度乃至速度和力量,是設計富含中國元素汽車的關鍵。這需要我們深入尋找中國線條,從中國繪畫中,傳統生活用品、工藝品設計中,乃至建築設計等所有造型設計中汲取養分。

以上說的都是一些侃侃而談的美好設想,然而國內當下的汽車消費文化現狀,卻絲毫讓我高興不起來啊。

第一我想談談「長」的問題。似乎有種說法,不管是歐洲美國日本多牛的車,到了中國就得入鄉隨俗。「長」則活,反之則難以生存。

大車身在中國消費者眼中則成為自身地位的一種象徵和暗示。業內專家認為,這種源自民族性格的審美和消費取向正是東西方不同民族性格所導致。這也正是國人偏愛加長版的原因所在。帕薩特B55加長77mm,賓士加長了430mm,成為S350L,寶馬加長了140mm,成為BMW5Li,此外,雷克薩斯推出了加長版LS460L,凱迪拉克也推出加長版SLS等等。這些加長車,幾乎都為中國市場專門設計,寶馬方面甚至聲稱,加長寶馬不在國外賣,只對中國市場銷售。

「長」和「大」到底好不好呢?難道我們只能聽市場說了算,聽群眾說了算?

我們知道的只有,加長加寬後的車身固然可以使車的看起來大氣,闊氣,豪氣,但是如此大幅的加長車身必然是汽車的操控性,特別是轉彎是的靈敏度大大下降,如此的特殊「癖好」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車的安全性大受質疑。所以,連自身的生死都可以因為膚淺的喜好而置之度外的國人,我實在看不出高明之處。如果讓他們領導自己的汽車文化,是不是等於放任呢?我認為稍有責任心的汽車人們,都應該盡心為中國的汽車消費導向做一些思考,發表一些聲響!

第二,排量。這又是一個讓人說不開的話題,不是嗎?

德國人魯茲。羅森在中國工作剛剛滿一年,他驚訝地發現,中國人對新車型和高檔汽車是如此地熱衷,中國的車市也似乎正在成為一個國際新車型的秀場,而即使在一些偏遠的中小城市,也時常會出現高檔的SUV或跑車。

國內的汽車工業開始大步挺進開始,隨著車市出現的爆發性增長,新車型的推出也隨之開始步入高峰。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的新車型中,大排量的汽車比例不斷上升。在2000年以前,我國車型中,排量在1.4升以下的車型約佔33%。在2000年推出的新車型中,小排量車佔25%。2001年推出的新車型中小排量車佔33.3%,大排量車型卻佔到當年新車型的50%。到了2003年大排量車型更是爆發上市,共有10款2.0升及以上的車型上市。這一年,小排量新車型約占當年全部新車型的25.5%,2.0升以上的新車型佔全年新車型的32.5%。

到了2004年,中國引進轎車的排量越來越大,如別克榮御排量3.6升,國產賓士E280排量3.0升,天籟排量3.5升,奧迪A8排量4.2升……在2004年上市的新車型中,排量在2.0以上的佔72%,而2005年,更多排量高於3.0升的國外品牌轎車在中國投產。

排量的增大得讓人觸目驚心了。不難看出,中國的消費者對車本身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如果說80後的人的生活態度是「我喜歡,我就喜歡!」那麼,為什麼作為很看不慣這種浮躁也好,不可理喻也罷的那些年輕人的思想的,在買車大軍中頂大梁的老一輩人們。我想問你們,為什麼你們也顯得意氣用事了呢?

大型車是美國人的最愛

由於美國地廣人稀,道路交通非常發達,所以按照美國人自己的說法,美國是真正的汽車社會。

美國不僅是全球擁有汽車數量最多的國家,也同樣是在用汽車體形最大的國家。大體積、大排氣量是美國汽車的標志。在各種車型中,SUV和皮卡是美國人的最愛。據統計,2004年全美售出的越野車超過300萬輛,與1990年的100萬輛相比增加了兩倍。根據預測,到2005年,越野車在美國汽車的銷售中將佔到四成。而皮卡的銷售更是經久不衰,由於需要經常拖曳房車或遊艇等大型物體,美式皮卡在設計上採用大排量發動機(大多安裝5至6升的增壓柴油發動機)。為了滿足野外休閑的較高要求,許多車採用的是四輪驅動。

國情才是決定因素

2004年,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戴維?史密斯博士在南京表示,中國不能克隆美國的汽車消費文化。他指出,目前在全世界每天生產的8200萬桶石油中,美國每天就要消費掉2040萬桶,而這些石油資源75%消費在交通工具上;但美國人仍然越來越多地使用耗油量大的運動型多用汽車。他認為,美國式的汽車消費文化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大氣污染,並同樣產生了一些社會問題。如果中國要按照美國的消費模式下去,必將會造成能源、環境以及社會方面的問題。

但中國車市的事實卻表明,美國式的汽車消費正在成為中國模仿的對象。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中國人對於汽車消費的認識。雖然現在汽車開始從奢侈品向正常品或必備品過渡,但愛面子和大即是好的傳統觀念依然對購車者有著很大的影響。

雖然從本質上說,小汽車的擁有是一種個人的消費行為,不應受到限制,但事實上,汽車的運行會帶來污染增加,使道路變得擁擠、降低其他運載工具行駛速度,干擾和影響步行者的行為等,從而使社會成本遠遠大於私人成本。

G. 求汽車文化論文一篇,謝謝

汽車文化論文

汽車運動

汽車運動的起源:「賽車」一詞來自法文(Grand Prix),意思是大獎賽。在國外,汽車比賽幾乎與汽車具有同樣長的歷史。今天,各式各樣的汽車比賽被統稱為現代汽車運動,它是世界范圍內一項影響較大的體育運動。多姿多彩的汽車運動使這一冷冰冰的鋼鐵機器充滿了柔情蜜意,同時,汽車運動的激烈、驚險、浪漫、刺激,不僅僅使成千上萬的觀眾為之痴迷,而且還使世界汽車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

汽車運動是指汽車在封閉場地內、道路上或野外比賽速度、駕駛技術和性能的一種運動項目。19世紀80年代,歐洲大陸出現了最早的汽車。汽車運動也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而興起。從第一輛汽車被生產出來到第一次汽車比賽的舉行只不過十年的時間。起初,汽車比賽的目的只是汽車生產廠家為了檢查車輛的性能,宣傳使用汽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汽車生產廠家積極資助,推銷其產品。1894年,Le Petit 日報的Pierre Gifard組織了世界上第一次汽車比賽,線路由巴黎到魯昂(Rouen),共80英里。這次比賽遠不及今天大獎賽扣人心弦,引用當時的話說「without danger, easy to handle and cheap to run!」。

汽車運動的魅力:與通常的體育運動相比,汽車運動不僅是車手個人技藝、意志和膽量的競爭,而且是汽車設計、產品質量的角逐,這種獨具特色的雙重性運動,更能體現人類精英與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結合,體現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能力。有了具有高科技產品的汽車公司做後盾,有了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大企業集團的資助,再加之熱心汽車運動的人們的積極參與,這就是汽車運動能夠經久不衰的關鍵所在。汽車比賽不斷推動著世界和各國汽車工業的技術革命,而汽車工業的日新月異的變革又推動了汽車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運動自始至終圍繞交通車和專門特製賽車這兩大類車種發展。有錢人駕著剛剛問世不久的汽車,炫耀他們的「紳士派頭」已成為歷史。如今汽車甲級賽(即F1)駕駛員,他們身穿類似潛水員潛水服的長袖防火服,頭盔和宇航員戴的差不多。

現在的汽車賽已完全成為一種職業活動,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在賽車場,那些五彩繽紛的賽車,隨著一聲令下,竟相出發,開足馬力沖向前方。車手門你追我趕的爭先表演,賽車如萬馬奔騰一瀉千里而過的彩場面非常壯觀,這對20~30萬的現場觀眾和數以億計的電視觀眾來說極豐富刺激。

汽車運動的魅力可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有助於改善汽車的性能; 是強化的道路實驗;動態車展最佳廣告;促進汽車大眾化。

汽車賽是集人與車為一體的綜合較量。與通常的體育運動相比,汽車運動不僅是車手個人技藝、意志和膽量的競爭,而且是汽車設計,產品質量的角逐。這種獨具特色的雙重性運動,更能體現人類精英與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結合,體現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能力。

作為一項群眾性體育活動,賽車不僅體現著技術革新的步伐,也體現出人類駕馭自然的能力。它壯觀而激烈,充滿著冒險的情趣,因而激起越來越多人的狂熱。每次大獎賽到來,總有成千上萬的愛好者趨之若鶩。英國以每張1500美元的往返機票組織人們前往巴西觀看汽車大賽;葡萄牙人和義大利人則成群結隊地乘火車奔奧地利觀看比賽。聯邦德國、英國和南非,是甲級賽車的會聚之地,每次都有不下10萬人前往觀看。

汽車賽是車戰?商戰?金融戰還是科技戰?誰也無法說清。它那豐富而又復雜的內涵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項體育運動。總之,有了具有高科技產品的汽車公司做後盾,有了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企業集團的資助,再加上熱心汽車運動的人們的積極參與,這就是汽車運動能夠經久不衰的關鍵所在。

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汽車的理解和認識也在逐步加深,作為汽車產業鏈的下游環節,汽車運動產業近年來開始在國內落地生根。「熱衷於汽車運動的人越來越多,除了喜歡觀看汽車賽事外,中國職業車手的隊伍也在迅速壯大,他們已經開始出現在國際頂級汽車賽事中。」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有關人士表示,汽車運動已經成為一部分中國老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觀看各類汽車賽事更是成了都市時尚人群的生活方式。

記者從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了解到,隨著F1、GT這樣的世界頂級汽車賽事相繼落戶中國,中國國內的各項汽車賽事近年來也風起雲涌,諸如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全國卡丁車錦標賽等一系列賽車運動,已經在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的年度賽程上被排得滿滿當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8月23日國產汽車品牌吉利與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握手,成為亞洲吉利方程式國際公開賽的汽車贊助商,為大賽提供車輛贊助。目前,亞洲吉利方程式國際公開賽是國際汽聯認可的國際方程式賽事,並成為中國最高級別的方程式賽事。

國際上的汽車賽事已經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商業價值鏈,其所帶來的市場回報相當誘人。以F1為例,據歷年來的保守統計,國際標準的F1賽車場每年僅車賽就可吸引數以萬計的人從世界各地匯聚而來,每場比賽現場觀眾可達到20萬到30萬人,而每張入場券的價格通常在100美元到2000美元間不等。其次,F1大賽向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轉播,世界各大報刊都報道每場比賽賽況,其所吸引的觀眾和讀者可高達60億人次。F1歷年經濟數據表明,企業躋身賽車運動,利用賽事推廣的市場回報率遠高於其他的市場推廣方式。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景氣的提升,加之外來汽車文化的強力沖擊,有報告預測,如果在我國大力發展汽車運動產業,由此會帶動整個中國的汽車產業,並將最終為我國GDP增長做出重要貢獻。汽車運動的直接效應體現在汽車銷售、零配件銷售、駕駛培訓等領域,間接效應體現在因賽事而產生的媒體直播、旅遊等,所涉及的行業不下數十個。

盡管國內的汽車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但應該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的汽車運動還處於起步階段,經濟回報十分有限。原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主席石天曙認為,以目前國內注冊的30傢俱樂部,400多輛賽車,以及每年四站汽車拉力錦標賽、五站卡丁車賽的基礎,還無法形成產業化發展的實質意義。

我們更應該看到中國賽車運動的軟肋所在:資金、技術、人才這三方面的缺一不可。

資金是關鍵既然賽車運動被稱為「燒錢」運動,勿需質疑,資金成為賽車運動發展的最大瓶頸。無論是F1這樣的國際賽事,還是AGF、CCC等亞洲賽事,是否有足夠的贊助商和贊助金額是一支車隊生存壯大,賽事順利進行,推廣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所在。

技術是保障一個沒有自身核心技術的車隊或者廠商,是無法在賽車世界裡覓得一席之地;同樣,一個在汽車行業沒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家,也是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賽車大國。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賽車運動較發達國家相比,一開始就多少有些「先天不足」,不具明顯優勢的核心技術已經成為制約中國賽車運動發展的最大障礙,且這種軟肋並不能單純依靠市場推廣和商業運作來彌補。

人才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對於賽車運動而言,最為稀缺的是車手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獲得國際汽聯超級駕駛執照的人,全世界恐怕就只有10多人,且多數是來自歐美、日本等汽車運動發展較為發達的國家。雖然中國的賽車運動還存在資金、技術、人才等軟肋,但是06的AGF、CCC等賽事已經向全世界證明了國人在賽車運動方面無可限量的潛力,正是這些潛力將使得中國賽車運動「錢途」光明,最終會躋身於世界賽事之列。

H. 關於汽車文化的文章

交通法規和駕駛員的交通基本禮儀在我國關注卻不高。例如,駕駛員闖紅燈、違規駕駛、酒後駕車等行為,還有開「斗氣車、開「霸王車」、開「特權車」等。這些的行為都是低俗汽車文化的極端表現,也是誘發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為了建立我們成熟的汽車文化,我們國家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培訓和違規處罰,而我們駕駛員也應該提高自己的素質,做到文明駕駛。 講到每個國家的汽車文化,無不首先提到的是這個國家的汽車品牌。而中國的汽車品牌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我們應該在汽車技術和汽車設計上努力,爭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只有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發展起來,我國的汽車文化才真正強大。

I. 一篇關於汽車與汽車文化的論文應該怎麼寫

從上海車展看國內重卡高端化的趨勢
從上海車展上的展車來看,重卡配置高端化、服務高端化的態勢得以進一步明確。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重卡升級換代的步伐正在加速,而一直以來「被推向高端」的重卡企業也更為主動地推動這一進程。
就在車展同期,上海卡車司機迫於生存壓力採取了相對極端的行為。長期惡劣的貨運環境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終於引起社會關注,對於這些都快不能生存的貨運司機們來說,高端重卡似乎更像「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及。
在政策要求和行業發展的岔路上,遭遇市場和用戶難以擺脫的盈利困局,重卡企業如何才能做到平衡,進而在贏得用戶的同時實現企業、行業和市場的全方位提升?特別是在因掙錢得不到保障而越發急躁的司機群體面前,如何將高端、高效的概念落到實處,更是重卡企業不易破解的難題。
事實上,以煤炭運輸為代表的公路貨運市場也有過黃金期,司機打工掙錢,攢夠錢後自己購車做老闆的案例比比皆是。也正是在這樣的示範效應下,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公路貨運領域。運力迅速膨脹導致司機的議價能力一貶再貶,貨運司機的盈利能力低已不是新聞。卡車司機們通過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變相提高競爭能力,依靠微利生存,如此一來,重卡市場的高端化受阻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目前市場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方面,行業和企業對高端化的重視程度日漸提高;另一方面,貨運市場的忍耐程度急劇下降。這兩方面的情緒交融在一起,對重卡企業來說可謂是開啟了「困難模式」。對於難以避開的「低盈利」困局,筆者認為,重卡企業並不是無路可走。
首先,高端化的目的不是提高產品價格,更不是從用戶手中奪取更多利潤,而是正相反,難點在於用戶已經能夠接受好車貴但運營成本低的理念,卻下不了決心或者說沒能力去驗證正確與否。現在,低盈利水平、高運營成本將從很大程度上對市場格局造成影響,有實力、有門路、有遠見的貨運企業和稍具規模的貨運團體都得重新找出路,這為集中閑散力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一旦「化零為整」成為現實,高端化趨勢就將迎來頗為堅實的基礎。
其次,高端化的口號喊了這么多年,企業也為之採取了很多營銷、服務舉措,市場認知相比以往已得到提升。盡管「高端車型簡配化」在市場上並不鮮見,但高端車型所蘊含的高端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在低盈利的矛盾激化後,高端車型的優勢反而會在用戶群中再次得以傳播。
最後,低盈利局面的持續和市場環境有直接關聯,也和在用車輛過多、過於老舊有關。貨運市場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低盈利階段會在諸多外力的作用下結束,貨運模式的變革導致對車輛的需求將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升,這意味著高端車型的潛力將轉換為實實在在的銷售。
長期以來,公路貨運都缺乏足夠的刺激,前有治理超載超限,後有計重收費,可對市場的影響都不如運營成本飛速上揚來得直接。當低盈利模式行不通時,高端化的機會就將到來,這不得不說是國內貨運市場的悲哀。可退一步講,倘若低盈利模式始終能維持貨運市場的苟延殘喘,高端化真正入市恐怕還得等上更長的時間。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行業加速高端化的運作該提上日程了。

J. 關於汽車文化的一篇5000字左右的的論文

汽車文化論文

汽車運動

汽車運動的起源:「賽車」一詞來自法文(Grand Prix),意思是大獎賽。在國外,汽車比賽幾乎與汽車具有同樣長的歷史。今天,各式各樣的汽車比賽被統稱為現代汽車運動,它是世界范圍內一項影響較大的體育運動。多姿多彩的汽車運動使這一冷冰冰的鋼鐵機器充滿了柔情蜜意,同時,汽車運動的激烈、驚險、浪漫、刺激,不僅僅使成千上萬的觀眾為之痴迷,而且還使世界汽車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

汽車運動是指汽車在封閉場地內、道路上或野外比賽速度、駕駛技術和性能的一種運動項目。19世紀80年代,歐洲大陸出現了最早的汽車。汽車運動也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而興起。從第一輛汽車被生產出來到第一次汽車比賽的舉行只不過十年的時間。起初,汽車比賽的目的只是汽車生產廠家為了檢查車輛的性能,宣傳使用汽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汽車生產廠家積極資助,推銷其產品。1894年,Le Petit 日報的Pierre Gifard組織了世界上第一次汽車比賽,線路由巴黎到魯昂(Rouen),共80英里。這次比賽遠不及今天大獎賽扣人心弦,引用當時的話說「without danger, easy to handle and cheap to run!」。

汽車運動的魅力:與通常的體育運動相比,汽車運動不僅是車手個人技藝、意志和膽量的競爭,而且是汽車設計、產品質量的角逐,這種獨具特色的雙重性運動,更能體現人類精英與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結合,體現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能力。有了具有高科技產品的汽車公司做後盾,有了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大企業集團的資助,再加之熱心汽車運動的人們的積極參與,這就是汽車運動能夠經久不衰的關鍵所在。汽車比賽不斷推動著世界和各國汽車工業的技術革命,而汽車工業的日新月異的變革又推動了汽車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運動自始至終圍繞交通車和專門特製賽車這兩大類車種發展。有錢人駕著剛剛問世不久的汽車,炫耀他們的「紳士派頭」已成為歷史。如今汽車甲級賽(即F1)駕駛員,他們身穿類似潛水員潛水服的長袖防火服,頭盔和宇航員戴的差不多。

現在的汽車賽已完全成為一種職業活動,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在賽車場,那些五彩繽紛的賽車,隨著一聲令下,竟相出發,開足馬力沖向前方。車手門你追我趕的爭先表演,賽車如萬馬奔騰一瀉千里而過的彩場面非常壯觀,這對20~30萬的現場觀眾和數以億計的電視觀眾來說極豐富刺激。

汽車運動的魅力可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有助於改善汽車的性能; 是強化的道路實驗;動態車展最佳廣告;促進汽車大眾化。

汽車賽是集人與車為一體的綜合較量。與通常的體育運動相比,汽車運動不僅是車手個人技藝、意志和膽量的競爭,而且是汽車設計,產品質量的角逐。這種獨具特色的雙重性運動,更能體現人類精英與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結合,體現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能力。

作為一項群眾性體育活動,賽車不僅體現著技術革新的步伐,也體現出人類駕馭自然的能力。它壯觀而激烈,充滿著冒險的情趣,因而激起越來越多人的狂熱。每次大獎賽到來,總有成千上萬的愛好者趨之若鶩。英國以每張1500美元的往返機票組織人們前往巴西觀看汽車大賽;葡萄牙人和義大利人則成群結隊地乘火車奔奧地利觀看比賽。聯邦德國、英國和南非,是甲級賽車的會聚之地,每次都有不下10萬人前往觀看。

汽車賽是車戰?商戰?金融戰還是科技戰?誰也無法說清。它那豐富而又復雜的內涵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項體育運動。總之,有了具有高科技產品的汽車公司做後盾,有了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企業集團的資助,再加上熱心汽車運動的人們的積極參與,這就是汽車運動能夠經久不衰的關鍵所在。

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汽車的理解和認識也在逐步加深,作為汽車產業鏈的下游環節,汽車運動產業近年來開始在國內落地生根。「熱衷於汽車運動的人越來越多,除了喜歡觀看汽車賽事外,中國職業車手的隊伍也在迅速壯大,他們已經開始出現在國際頂級汽車賽事中。」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有關人士表示,汽車運動已經成為一部分中國老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觀看各類汽車賽事更是成了都市時尚人群的生活方式。

記者從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了解到,隨著F1、GT這樣的世界頂級汽車賽事相繼落戶中國,中國國內的各項汽車賽事近年來也風起雲涌,諸如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全國卡丁車錦標賽等一系列賽車運動,已經在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的年度賽程上被排得滿滿當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8月23日國產汽車品牌吉利與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握手,成為亞洲吉利方程式國際公開賽的汽車贊助商,為大賽提供車輛贊助。目前,亞洲吉利方程式國際公開賽是國際汽聯認可的國際方程式賽事,並成為中國最高級別的方程式賽事。

國際上的汽車賽事已經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商業價值鏈,其所帶來的市場回報相當誘人。以F1為例,據歷年來的保守統計,國際標準的F1賽車場每年僅車賽就可吸引數以萬計的人從世界各地匯聚而來,每場比賽現場觀眾可達到20萬到30萬人,而每張入場券的價格通常在100美元到2000美元間不等。其次,F1大賽向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轉播,世界各大報刊都報道每場比賽賽況,其所吸引的觀眾和讀者可高達60億人次。F1歷年經濟數據表明,企業躋身賽車運動,利用賽事推廣的市場回報率遠高於其他的市場推廣方式。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景氣的提升,加之外來汽車文化的強力沖擊,有報告預測,如果在我國大力發展汽車運動產業,由此會帶動整個中國的汽車產業,並將最終為我國GDP增長做出重要貢獻。汽車運動的直接效應體現在汽車銷售、零配件銷售、駕駛培訓等領域,間接效應體現在因賽事而產生的媒體直播、旅遊等,所涉及的行業不下數十個。

盡管國內的汽車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但應該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的汽車運動還處於起步階段,經濟回報十分有限。原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主席石天曙認為,以目前國內注冊的30傢俱樂部,400多輛賽車,以及每年四站汽車拉力錦標賽、五站卡丁車賽的基礎,還無法形成產業化發展的實質意義。

我們更應該看到中國賽車運動的軟肋所在:資金、技術、人才這三方面的缺一不可。

資金是關鍵既然賽車運動被稱為「燒錢」運動,勿需質疑,資金成為賽車運動發展的最大瓶頸。無論是F1這樣的國際賽事,還是AGF、CCC等亞洲賽事,是否有足夠的贊助商和贊助金額是一支車隊生存壯大,賽事順利進行,推廣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所在。

技術是保障一個沒有自身核心技術的車隊或者廠商,是無法在賽車世界裡覓得一席之地;同樣,一個在汽車行業沒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家,也是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賽車大國。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賽車運動較發達國家相比,一開始就多少有些「先天不足」,不具明顯優勢的核心技術已經成為制約中國賽車運動發展的最大障礙,且這種軟肋並不能單純依靠市場推廣和商業運作來彌補。

人才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對於賽車運動而言,最為稀缺的是車手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獲得國際汽聯超級駕駛執照的人,全世界恐怕就只有10多人,且多數是來自歐美、日本等汽車運動發展較為發達的國家。雖然中國的賽車運動還存在資金、技術、人才等軟肋,但是06的AGF、CCC等賽事已經向全世界證明了國人在賽車運動方面無可限量的潛力,正是這些潛力將使得中國賽車運動「錢途」光明,最終會躋身於世界賽事之列。

閱讀全文

與汽車歷史文化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