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恩施有多少年的歷史
恩施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歷史名城。
古代,恩施是廩君的領地。春秋,恩施地屬巴國。戰國,屬楚巫郡。封建社會,中原王朝稱此為蠻夷之地,先後在此實行稽麻州郡制和土司制。其間,恩施市境在秦時屬南郡;三國及晉屬建平郡,名沙渠縣;南北朝、後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為施州,後改清江郡、清華郡,又復為施州;宋、元均為施州;明為施州衛;清初因之。雍正六年(1728年)設恩施縣,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歸流,為施州府附廓縣。中華民國初年,廢府留縣,直隸湖北省;旋先後隸湖北荊南道、荊宜道、施鶴道和鄂西行政區。1932年至1949年10月,是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後改第七區)專員公署駐地。抗戰期間,1938年至1945年,又為湖北省臨時省會。
1949年11月6日,恩施解放,翌日成立恩施縣人民政府。1982年4月30日,原縣城及郊區168平方公里的地方成立恩施市,實行縣市分治。1984年1月,撤銷恩施縣,將其行政區域全部並入恩施市。
50多年以來,恩施市(縣)一直是恩施專署、恩施地區行署駐地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恩施之稱始源於施王屯(又名蠻王寨,現恩施市舞陽辦事處紅廟居委會瓦店子處),據《恩施縣志》載:「東晉末,桓無子誕竄蠻中,自稱施王,築城臨施水,號施王,子孫襲王至後周,保定初年始平之,以其他地置施州,乃施王屯餘地。」此事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到了元朝,建立了土司制度,在今宣恩縣城關駐有一大土司,恩施市亦歸所轄。因土司居於施王屯的南面,故得名「施南土司」。從此,歷史上就有了「施南」之稱。
2. 恩施的文化
恩施耍耍《擔水》,該節目曾榮獲全國文藝四進社區金獎,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匯演金獎,並在中央電視台三套等多個頻道多次熱播。
舞蹈《同跳土家擺手舞》,該節目以土家擺手舞、毛古斯舞、吹木葉、咚咚奎創編而成,節目內容豐富多彩,並具有極強的互動性,跳擺手舞過程中,可現場邀請觀眾同跳土家擺手舞,整個氣氛熱烈、喜慶、祥和、溫馨。該節目曾於2009年春節代表中國文化部赴澳門進行內地文化交流演出。
舞蹈《耍親親》,根據恩施土家族民間舞蹈「耍耍」的表演形式創作而成的。「恩施耍耍」的表演形式多為一男一女共同表演,男的拿傘,女的拿扇和手巾,表演詼諧風趣。《耍親親》運用了「耍耍」中詼諧風趣的舞蹈語言,表現出土家族男女青年開朗,豁達的民族性格。他們大膽的追求著自己的心上人,追求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他們快樂的歡跳著。該節目2013年獲得第十四屆楚天群星獎金獎、首屆龍船調藝術節表演金獎。 西蘭卡普是一種土家族織錦。在土家語里,「西蘭」是「鋪蓋」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蘭卡普就是土家族人民的花鋪蓋,具有一定的工藝價值,尤為土家族女兒喜愛,被稱為「土家之花」。按照土家族習俗,過去土家姑娘出嫁時,必須在織布時挑花刺綉,製作圖案美麗的「西蘭卡普」。西蘭卡普的圖案特點是:紋樣豐富飽滿,色彩鮮明,或者取材於日常生活,或者取材於自然風光,斑駁陸離,栩栩如生,具有明顯的土家族風格。
高山雲霧茶因其滋味濃烈回甘爽口,香氣濃郁持久,飲之口郟留芳,且耐沖泡,口感也好,自古以來雲霧茶深受消費者表睞。
宜紅茶也叫「宜紅功夫茶」。這里生產的宜紅茶遠在明代就以「皇後茶」著稱於英國,17世紀,宜紅茶即遠銷俄國、英國等地。宜紅茶條索緊結秀麗,色澤烏潤調和,香氣純正持久,滋味濃厚醇和,是紅茶中的佳品。
土家油茶湯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飲食文化現象之一,也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種傳統禮儀。
張關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鎮「張關」而得名,以合渣火鍋為典型特徵,是將合渣煮好後點鹵變得稍干,加鮮湯配豬肉、仔雞、雞蛋等做成鮮肉合渣、仔雞合渣、雞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鍋。
土家臘肉獨具特色,土家人家家都興喂年豬,主要是圖過年時有肉吃,過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製作成臘肉,不僅便於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臘肉放在鍋里烹煮。
柏楊豆乾主要以優質地產大豆、龍洞灣泉水和若干種天然香料為原料,經過水洗、浸泡、碾磨、過濾、滾漿、燒煮、包紮、壓榨、烘烤、鹵制、密封等十幾道獨特工序加工而成。
社飯自古有之,是中國土家、苗、侗族等少數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種食品。吃社飯,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後第五個戊日)進行,民間習慣稱為「過社」、「攔社」等。戊日屬土,所以這天是祭祀土地菩薩的日子,人們以祈年景順利,五穀豐登,家運祥和。
鮓廣椒,也稱為鮓辣椒,它是以恩施本地鮮紅辣椒和苞谷面(玉米面)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土家人特別酷愛酸辣。有「三日不吃酸和辣,心裡就象貓兒抓」的民諺,鮓廣椒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明的,並在恩施這塊土地上長盛不衰。
葛仙米俗稱天仙米、天仙菜、水木耳、田木耳。為水生藻類植物,屬藍綠藻的一種,單細胞,無根無葉,墨綠色珠狀,純野生,是名副其實的純天然綠色食品。
鳳頭姜因其形似鳳頭而得名,又名「來鳳姜」,是來鳳縣民間經過長期選育穩定下來的地方優良生薑品種。其姜柄如指,尖端鮮紅,略帶紫色,塊莖雪白。
福寶山蒓菜又稱馬蹄草、蕁草、水葵。是一種高等多年水生植物,葉片呈橢圓形,正面綠色,背面暗紅色,葉柄細長。
3. 湖北恩施民俗文化介紹 具體詳細。
恩施復州還是巴文化的發源地制。巴楚文化、巴渝文化在這里交融,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搖籃,積淀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擺手舞、銅鈴舞、滾龍連響舞動山嶽,山歌、情歌,歌海如潮。所以,恩施不僅是一片旅遊休閑的樂土,更是一片民族文化的厚土。
恩施州風景以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和光怪陸離的奇洞異穴為主,主要景點有清江、騰龍洞、魚木寨、大水井宗祠、星斗山原始森林、土司王城、土家擺手堂、梭步埡石林等。除此以外,土家族的吊腳樓、侗鄉的風雨橋、七月的女兒會、耕耘時的薅草鑼鼓、葬禮時跳的撒爾荷、吉慶時跳的擺手舞,都展示著絢麗多彩的恩施風情。
古樸善良的恩施土家族苗族兒女演繹的民族風情,更是韻味綿長。這里有東方情人節———土家「女兒會」;土家人的生死歌舞———巴東「撒爾嗬」;這里還有29首世界民歌之一的《龍船調》……這是古老的土家族苗族先人們留給我們無價的寶藏。
這里的山、水、洞,情,無不讓人神往,神奇美麗的恩施名副其實。
4. 恩施土家族的歷史起源與發展是怎樣的
恩施州州域曾多次變動,固定形成於1936年。
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武陵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與南北朝宋、齊、梁、北周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信陵郡、秭歸郡、業州軍屯郡、清江郡;
隋屬巴東郡巴東縣,清江郡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
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許多小羈糜州;
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先後置散毛、唐崖、金峒、龍潭、忠建、毛嶺、施南等土司;
元末明玉珍據蜀時本區為其所控制;
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設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個宣撫司,9個安撫司,13個長官司,5個蠻夷長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恩施縣,轄區未變,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縣、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利川縣,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存縣,民國四年設荊南道,治所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宣恩、來鳳、咸豐、利川6縣,民國十五年改荊南道為施鶴道,鶴峰州改縣劃入施鶴道,民國十七年改設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巴東縣劃入,州域始為8縣之治。
民國二十五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轄區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6日恩施縣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區,置專員公署,仍轄原8縣,1955年5月12日改稱湖北省恩施專員公署。
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奪權,專署陷於癱瘓,3月2日經湖北省軍區黨委批准,由恩施軍分區成立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5月13日改為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廢除革命委員會成立恩施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轄恩施市、巴東、建始、利川、來鳳、咸豐、宣恩、鶴峰7縣1市。
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縣建市。
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從2005年開始,州慶日定為8月19日。
5. 恩施的介紹
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經濟、文化專中心和交通樞紐。位於屬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東鄰建始、鶴峰,西界利川、咸豐縣,南連宣恩,北接重慶奉節。東西寬86.5千米,南北長90.2千米,總面積3972平方千米。總人口79萬人(截至2008年末),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約佔38.49%。轄16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市人民政府駐小渡船街道。恩施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湖北省九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14年1月10日首屆中國硒產品博覽交易會在恩施舉行。
6. 湖北省恩施市有哪些歷史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春秋時屬巴國,戰國時屬楚巫郡。從唐代至宋代,鄂西實行羈縻州縣制,從元代至雍正十三年,鄂西實行土司制度。雍正十三年,鄂西實行「改土歸流」,改土司制為流官制,設立施南府,轄六縣。民國成立後,廢除施南府,各縣直屬於省。民國4年,屬荊州道。民國15年,改為施鶴道,轄七縣。民國17年,改為鄂西行政區。民國21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下轄八縣。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湖北省政府遷入恩施。新中國成立後,成立了恩施專署,轄八縣。1983年12月1日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4日改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49年設恩施專區,專署駐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巴東、鶴峰、宣恩、來鳳、咸豐、利川等8縣。 1970年恩施專區改稱恩施地區,地區駐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巴東、鶴峰、宣恩、來鳳、咸豐、利川等8縣。 1979年撤銷來鳳縣,設立來鳳土家族自治縣。恩施地區轄7縣、1自治縣。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1949-1979)史為樂編)
1981年11月7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恩施市,以恩施縣城關鎮為其行政區域。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設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撤銷鶴峰土家族自治縣,設立鶴峰縣。撤銷來鳳土家族自治縣,設立來鳳縣。撤銷恩施縣,將恩施縣的行政區域並入恩施市。12月1日自治州正式成立。
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利川縣,設立利川市。
1993年4月4日,國務院(國函[1993]36號)批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01年與我國西部12個省、市、自治區及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起被列入國家西部大開發范圍。
2001年,全州原設113個鄉、鎮、街道辦事處,撤並25個,現變更為88個;原鄉鎮管轄的483個管理區,撤銷451個,保留34個(其中新設2個管理區)。
2004年底,全州轄5個街道、37個鎮、46個鄉,個居委會、個村委會。2003年恩施州行政區劃表
7. 恩施市有哪些傳統文化
擺手舞
湖北省恩施州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省縣(市)交界之地來鳳縣百福司鎮,東與湖南龍山縣接壤,西與重慶酉陽縣毗鄰,素有「一腳踏三省」之稱。在百福司鎮舍米湖村的土家族山寨,自古至今保存著一套最完整、最獨特、最具土家風情的,以農業生、產生活場面,土家族自我保護,反抗外域入侵等動作為主的舞蹈。當地叫「擺手舞」,土家語叫做"舍巴"、"舍巴日"、"舍巴格痴"或"舍巴巴"。
擺手舞土家族特色濃郁,其獨特的特點是擺同邊手,出同邊腳,即出左腳擺左手,出右腳擺右手,時而"單擺",時而"雙擺",以此展示勞動中的
"撒種"、「插秧」、「挑擔
」和美好的願望"磨鷹展翅"等。舞姿粗獷大方,動作剛勁健美,體現了土家人民勤勞朴實、勇敢剛毅的氣質
擺手活動是土家族最嚴肅莊重的民俗文化活動,是土家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顯著文化標志之一,它流行在酉水流域湘、鄂、渝邊區的土家族地區。其內容豐富,主要有「漁獵舞」、「農事舞」、「軍事舞」、「生活舞』等。動作也有一定的規律,手的擺動一般不超過肩,擺動線條流暢,大方自如,如側身擺、單擺等。舞蹈動作的特點是順拐(甩同邊手)、屈膝、顫動、下沉。它要求手腳配合默契,動作一致;屈膝時,上身擺平,腳掌用力,給人以敦實、穩健的感覺;顫動要求腳部及兩臂略帶小幅抖動,動作應顯得有彈性和韌勁;下沉動作重心在重拍時有一種向下的感覺,要求氣沉丹田而身體不下塌,動作沉穩而堅實。
擺手舞的音樂以鑼鼓為主,通過不同的鼓點節奏來調節引領舞蹈隊形和動作變化。祭祀祖先的動作,節奏莊重舒緩;表現農事、狩獵活動時,節奏輕重快慢有致;表現日常生活的時,節奏輕松活潑。舞蹈時,鼓聲隨著眾人發出的響應聲,形成一種特殊的混響音樂效果,氛圍氣勢濃烈,場面剛勁穩健、熱烈隆重,把土家人樂觀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境界表現得淋漓盡致。
&nb
sp;
每年新春佳節,舍米湖土家山寨熱鬧非凡,人們穿紅戴綠,男女老少齊擺手。擺手堂四周松樹上張燈結綵,大家自成圓圈跳舞,鳴鑼擊鼓,通宵達旦。祈禱土家族先祖保佑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事如意。清咸豐年間陳秉鈞在《題土王詞》一詩中形容:「五代兵殘銅柱冷,百蠻風古洞民多,而今野廟年年賽,里巷猶傳擺手歌」
土家族擺手活動早在《永順府志》、《永順縣志》、《龍山縣志》等清代志書中,均有詳細記載。同治年間彭施鋒也著詩雲:「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從而揭示了百福司鎮曾經的興旺和擺手舞的盛行。
現在,舍米湖常年有一支農民擺手舞隊伍活躍在鄂、湘、渝三省邊界,深受人們的喜愛。
曬龍袍
六月六的這天,家家戶戶將衣服、被子、書畫等物拿出來翻曬。相傳元朝時期,朝庭派兵鎮壓土家族人民,民族英雄覃土王抗擊元軍,在六月初六這一天不幸戰敗,血染戰袍,仍寧死不屈,被元軍殺害。從此,每年的六月初六,當地人各家各戶都要以曬衣服代替戰袍
因覃土王戰袍上綉有龍,故稱龍袍,表示哀悼。 恩施有的地方過這個節更為隆重,要殺牛,取「十全」肉、心、
肝等蒸飯至土王祠供大王,然後全村人食。
陪十姊妹 新娘出嫁頭天晚上,爹娘邀請親鄰中的未婚姑娘9人,連新娘共10人圍席而坐。然後,由上下方四個陪女以詩或歌開台,兩旁的陪女依次各唱一首。唱的內容豐富多彩,開頭以勸新人在婆家盡孝、勤儉、講禮節、對人客氣等為內容,而後用彩彩高,盤古論今,相互考查,各顯所能,互不相讓,熱鬧非常,一直持續到天亮。
哭嫁
哭嫁,是土家族婚俗的一個重要內容。土家姑娘在同男方商定結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門做活。先是在閨房放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親鄰九女依次圍坐,開始哭嫁。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哭有規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罵媒人……哭三五天,有長達十天半月的。主要內容有回憶母女情,訴說分別苦,感謝養育恩,托兄嫂照護年邁雙親,教女為人處世等。哭嫁歌一般為即席作,見娘哭娘,見嬸哭嬸。哭詞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詞。哭有曲調,抑揚頓挫。
哭嫁的哭唱形式根據出嫁的進程來劃分,一般分為:「一人哭唱」和「兩人哭唱」兩種,「一人哭唱」即姑娘哭訴自己的命運、哭祖宗、哭父母的養育恩情、哭兄嫂姐妹的情誼以及哭訴封建婚姻和媒人可惡可恨的欺騙行徑等。如「哭父」:
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為我苦費心,爹的恩情說不盡,提起話來說不盡。一怕我們受飢餓,二怕我們疾病生;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苦費心。四怕女兒無文化,把女送進學堂下,如今女兒已成人,花錢費米恩情大。一尺五寸把女盤,只差拿來口中銜;艱苦歲月費時日,挨凍受餓費心血!女兒錯為菜子命,父母枉自費苦心;女今離別父母去,內心難過淚淋淋!為女不得孝雙親,難孝父母到終身;水裡點燈燈不明,空來世間枉為人!
「兩人哭泣」稱為「姊妹哭」,即是由出嫁姑娘先哭,陪哭人在一旁勸慰哭,從句尾插入,兩人哭唱一起一落。寨里的親友每晚都要來陪哭,非親非友的少女們也互相邀約,成群結隊來學哭嫁,如姐妹對哭:姐:「梭羅樹上十二丫,我們同根又同丫;今朝姊妹要分離,離開綉樓好孤單!妹:「梭羅樹上十二丫,我們同父又同娘;今朝姐妹要離開,難舍難分情難斷!姐:「梭羅樹來台對台,我姐心裡難寬懷;丟你妹妹婆家去,逢年過節又才來!妹:「梭羅樹來台對台,望姐心裡多寬懷,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誨記心懷!
哭嫁的音樂結構屬「聯曲體」結構,是一個較長的樂段多次反復,在反復哭泣的過程中,由於唱詞變化,旋律也隨之略有變化,但旋律的基音及終止音保持不變,每句旋律均由高音下降,旋律中裝飾音運用較多,在句尾時常加進嗚咽與抽泣聲,以表現悲痛壓抑的情緒。
哭嫁的音樂形成固定曲牌,哭唱詞形成固定篇章,內容極為豐富,語言精煉質朴,一般五字句、七字句結構為多,押韻上口,通俗明快,易於傳唱。根據出嫁程序哭唱有「哭父」、「哭母」、「哭兄嫂」、「哭姐妹」、「哭弟弟」、「哭叔伯」、「哭舅父」、「哭外祖」、「哭媒人」、「哭辭別祖宗」、「哭梳妝」、「哭吃離娘飯」、「哭穿露水衣」、「哭上轎」、「哭眾客人」、「哭安席」等。
今天,婚姻自由了,有的地方還保留了哭嫁的習俗,但歌詞內容和表達的感情,已大不一樣了
8.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歷史沿革
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武陵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與南北朝宋、齊、梁、北周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信陵郡、秭歸郡、業州軍屯郡、清江郡;隋屬巴東郡巴東縣,清江郡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許多小羈糜州;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先後置散毛、唐崖、金峒、龍潭、忠建、毛嶺、施南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據蜀時本區為其所控制;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設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個宣撫司,9個安撫司,13個長官司,5個蠻夷長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恩施縣,轄區未變,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縣、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利川縣,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存縣,民國四年設荊南道,治所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宣恩、來鳳、咸豐、利川6縣,民國十五年改荊南道為施鶴道,鶴峰州改縣劃入施鶴道,民國十七年改設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巴東縣劃入,州域始為8縣之治。民國二十五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轄區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6日恩施縣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區,置專員公署,仍轄原8縣,1955年5月12日改稱湖北省恩施專員公署。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奪權,專署陷於癱瘓,3月2日經湖北省軍區黨委批准,由恩施軍分區成立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5月13日改為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廢除革命委員會成立恩施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轄恩施市、巴東、建始、利川、來鳳、咸豐、宣恩、鶴峰7縣1市。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縣建市。1993年4月4日,國務院以國函【1993】36號文批復同意將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05年開始,州慶日定為8月19日。
9. 恩施土家族的歷史起源與發展
歷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稱為「蠻」或「夷」。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地區的土家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後,土家族就單獨被稱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蠻」等。改土歸流後,隨著漢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往往對舉,以對武陵地區的土家、漢、苗三族進行區分。「土家」作為族稱,是在較晚時期出現的。民國時期的《咸豐縣志》將土司後裔的「支庶之家」稱為「土家」,而將當地漢族移民稱為「客家」。土家族大姓主要有田、向、覃、彭、冉、李、楊、劉、王、陳、趙、黃等。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組織了五次調查,於1956年10月,確定了土家族的民族成分。
1957年1月3日,中共中央統戰部電告湖南省委和湖北、四川、貴州省委統戰部,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隨著土家族的被確認,土家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享受到了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各項權利。根據湘西地區土家族、苗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雜居局面,以及土家、苗族人民的意願,本著有利於民族團結和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的原則,經國務院批准,於1957年9月20日把原湘西苗族自治州(1952年建立)改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後,鄂西南、渝東南、黔東北的土家族人民不斷提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要求。
10. 恩施的民間傳說
1、施南城東的天池嶺下,有一口蓮花池,四周有五座山峰看守著。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荒蕪焦土,很少人煙的地方。
有一年,東鄉有個叫譚順山的獵戶,和父親一起出山賣獸皮。剛剛走到天池嶺,忽然狂風大作,譚順山一下子被卷到了空中。後來他睜眼一看,自己躺在了一個松軟的土堆上。這時候已是半夜,四周黑蒙蒙的,譚順山又飢又渴。
他使勁爬起來,猛然看見遠處有一點亮光,金黃金黃格外耀眼。他跑去一看,卻見前面橫著一口大塘,那金光是從水裡面發出來的,把四周的山都照得有點亮了。一時間,水中突然升起了一朵大蓮花,撲鼻的香味不斷從水面飄來,四周原來光禿禿的山上,慢慢長起一片樹林。過了一陣,天漸漸亮了。
譚順山又驚又喜,趕忙回頭找父親。找到父親後,把昨夜看到的奇事講了一遍。父親忙說:「這是神蓮呀!」 他們回到山裡,趕忙把遇到神蓮的事告訴了鄉親們,大家邀伙結伴去看神蓮。後來,他們覺得這個地方有靈氣,乾脆和一些鄉親把家搬到了天池嶺下,人們辛勤勞動,使這一帶變成了五穀豐登的魚米之鄉。
這事傳到了施南府的於老爺耳里,這老爺心想:「把這神蓮弄來獻給皇上,定能得個高官。」他趕忙派幾個下人,化裝成幾個老百姓的樣子溜達到天池嶺,乘夜深人靜的時候把蓮花偷偷地采走了。
鄉親們不見了神蓮,都非常著急,四周查訪下落,於老爺生怕露了馬腳,於是栽贓譚順山父子,把他們捆起來投到了塘中 ……
以後,神蓮的下落,七說八不一,有的說神蓮化作了一團大火,燒死了於老爺就騰雲飛上了天;有的說,神蓮又飛回了天池嶺,化成了五座山峰,保護著大水塘。
居住在大水塘邊上的人們,為了紀念神蓮就給自己的山寨取名為「蓮花池」。周圍的五座山峰就世世代代地守護著這個神池。此後,這一帶地方又變成了五穀豐登的魚米之鄉。
2、梭布埡下面是一個山青水秀的魚米之鄉。土家兒女世世代代在這里耕種勞作,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這里就是今天的大塊村。
很久很久以前,山下太陽河裡住著一條千年魚怪。它聽說大塊村是個好地方,這里的肉好吃,酒好喝,姑娘也長得特別標致,就變成一個秀才到大塊村來看個究竟。山民們擺席設宴地接待了它。茶餘酒後,秀才眉飛色舞地給山民們講了不少寨子外面的奇聞趣事,山民們聽得津津有味,還特意留秀才多住些日子。
這秀才成天在山寨上下東游西盪,特別注意人家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婦。一天晚上,它便化成一陳腥風,擄走白天看上的土家妹子,搶到山洞裡供它玩弄,玩弄夠了便一口吞下支。寨子里天天丟失婦女,弄得人們驚慌失措,大人哭,小娃兒叫,十分凄慘。 哭聲震動了仙女岩。
原來,這仙女岩是鹽水女神肉身變化而成的。女神見魚怪攏得子孫不得安寧,便心生一計,把自己變成一個十分標致的幺妹子,又在淹水淌中間的岩石中變了一座房子住下。白天對著鏡子梳妝打扮,嘴裡唱著甜美的山歌,引得魚怪如痴如狂,心焦火燎。
一天晚上,魚怪趁著夜色,化成一陣腥風直撲幺妹子的住處,想擄走幺妹子供自己玩樂。那想到鹽水女神早有準備,奮起一掌把魚怪把落在水中,現了原形,在水中拚死奔命。鹽水女神正待作法打死這個怪物時,又轉念一想,何不把它留下來,給世上的惡人作個教訓。
於是用手指在淹水淌東南西北岩壁上戳出向個洞,淹水淌里的水紛紛從洞內流走了。魚怪無水游動不得,陷在淹水淌里不能動彈。久而久之,便活活乾死了。住在這里的人無不感謝仙女岩上的仙女為老百姓除了一害。
(10)恩施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恩施的風俗文化
1、女兒會
被譽為「土家情人節」,是與封建包辦婚姻相對立的一種戀愛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為主要目的的節日盛會。其主要特徵是以歌為媒,自主擇偶。
2、月半節
又稱「鬼節」、「亡人節」,時間為農歷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說。其主要活動是祭祖,祭祖時燒紙錢,表示對已故親人的哀悼。過月半須全家團聚,並接回出嫁的女兒。
3、祝米
土家族人家生了孩子,必會對小生命的出世舉行熱烈慶典,俗稱「整祝米酒」。時間定於「洗三」那天,或定於滿月之際。無論地位貴賤,嬰兒的外祖母在這天都將享受到上等貴客的殊榮。
4、哭嫁
土家族女兒出嫁之前要哭嫁。是土家族婚俗中最富有人情韻味的文化特色。哭嫁本是對封建禮教取代土家族自由婚俗的一種反叛,後來,逐漸形成了以悲言喜的文化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