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國演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人人都知道一句俗話:「關公戰秦瓊」,然而,真實歷史中,秦瓊這個門神,在唐朝二十四位凌煙閣功臣中,排名墊底,他究竟有什麼本事,竟被認為可以挑戰被認為是「武聖」的關羽呢?
再看看秦瓊在歷史上類似的勇武表現,在征討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強敵時,秦瓊每每為唐軍先鋒鏖戰,所向披靡。敵軍中每當有驍將銳士耀武揚威,李世民便命令秦瓊討之,躍馬挺槍刺敵軍於萬軍眾中。
【從討世充、建德、黑闥三盜,未嘗不身先鋒鏖陣,前無堅對。進封翼國公。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
也就是說,關羽生平只做過一次,被三國時人當做神跡的事,對秦瓊而言,不過是司空見慣,家常便飯。
『貳』 三國演義對當今現代社會有什麼意義
《三國演義》的社會意義:
1、《三國演義》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後世,包括當代歷史小說不少都是以之為典範,模仿其體制結構。
《三國演義》用一種比較成熟的演義體小說語言,塑造了四百多個人物形象,描寫了近百年的歷史進程,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小說體裁。
這不僅使當時的讀者「爭相謄錄,以便觀覽」,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書商們繼續編寫和出版同類小說的熱情。自嘉靖以後,各種歷史演義如雨後春筍,不斷問世,從開天闢地,一直寫到當代。
2、《三國演義》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國讀者的歡迎。
在明隆慶三年已傳至朝鮮,崇禎八年有一種明刊《三國志傳》就入藏於英國牛津大學。
自日僧湖南文山於康熙二十八年編譯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國志》之後,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英國、法國、俄國等許多國家都有本國文字的譯本,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作出了有價值的探討和極高的評價。
(2)三國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三國演義》文學城就: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軍事政治描寫和人物塑造上。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
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准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說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斗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著名的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威震長坂橋」、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參考資料:網路-三國演義
『叄』 三國演義的意義
《三國演義》以人物為載體形象地衍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智、信、勇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
《三國演義》通過魏、蜀、吳三國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發展規律。作品自始至終貫穿著「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體現了人民群眾擁護明君、嚮往和平和憎惡暴君、反對動亂的願望。
羅貫中將來自雅、俗兩個不同層面的文化融為一體,並按自己的主體認識、價值觀念和藝術好惡加以扭合,從而使作品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蘊涵。在《三國演義》中,既有上層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折光,又沉澱著廣大、深沉的民間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國興亡史,同時也是一部民眾眼中的政治、軍事史。
(3)三國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民流離失所。
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並希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
文學成就
《三國演義》採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肆』 大三國的歷史影響
一部嶄新的三國全史
三國在中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其源頭來自陳壽的《三國志》,發揚光大靠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前者距今已將近一千八百年,後者距今已四百年。
這兩部著作都是偉大的著作,在中華民族史上佔得高枝,萬眾矚目,其中產生了諸多的政治、軍事、文化、精神、道德、價值的符號,是構成國民性無法替代的重要元素。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都以整個三國時代為敘述對象,雖說仍有局限,沒有面面俱到,卻是迄今為止僅有的兩部三國的全史。盡管後來有關三國的著作層出不窮,汗牛充棟,但只是注釋、只是評論,只是片段,只是真假的甄別,只是枝節上的研究,但沒有一部是敘述三國的全史,甚至沒有出現三國的斷代史。因此,要了解三國整個時代,離不開《三國志》與《三國演義》。
然而,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因為時代的演進,或者在閱讀上,或者在了解真實的歷史上,兩書都產生了一定的問題。
《三國志》是紀傳體,就是敘述君主的部分為紀,敘述將相大臣以及各界知名人士的為傳。紀雖以君主為敘述主體,實際上卻是某個君主時代的大事記,相反君主個人事跡卻少之又少。傳雖以個人的事跡為敘述對象,然映照其人的時代背景素材卻相當淡化。尤其是,傳中敘述一事,會牽涉到其他人物,因此,一事散見於多個傳中,對該時代缺乏全面了解者,很可能看得雲山霧罩,不知所以然。此外,本書運用的是古文,今日絕大部分讀者已經不能流暢閱讀,因而幾乎成為學者研究的典籍文本,是十足的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相隔甚遠。
《三國演義》倒是打破了《三國志》的局限,其以演義也即小說的載體,全面勾畫了整個三國時代的一幕幕宏大場景,人物栩栩如生,事件峰迴路轉,情節引人入勝,懸念出奇制勝,多有令人拍案叫絕處。可是,如此的故事,純粹的史料是無法提供的,靠的是作者對某些史料的聯想、編造,甚至采擷民間轉說而產生的。故有「七分真實,三分虛構」的說法。由於其故事的傳奇與精彩,對中國人普及三國歷史,功不可沒。然遺憾的是,許多虛構的故事,卻被國人當成了信史,誤解了真正的三國。再者,盡管本書用的是元末明初的白話文,可時過境遷,對今天的讀者已經產生了閱讀的障礙。
基於對《三國志》與《三國演義》贊賞下的遺憾,史學大家顧頡剛在生前,希望能有一部反映真實的《三國演義》問世,以慰國人。作為弟子的方詩銘先生,回憶並補充說:「通俗演義終究是通俗演義,是否有人能夠寫出一部符合歷史真實的新的《三國演義》呢?顧頡剛先生就這樣設想過。」可是,他又遺憾地說,「但這個工程實在太大了,恐怕很難實現。」
《大三國》是在這樣的前提下產生的,同樣以整個三國時代為敘述對象。《大三國》既不是小說,也非評說,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學術著作,而是一部沒有任何現存體裁能夠套用的新史書,一部冀希與《三國志》、《三國演義》鼎足三分的三國全史。《文匯報》高級編輯朱大路曾比喻說:「評說三國只是評論一隻雞,而《大三國》卻是自己養了個雞。」
《大三國》結合正史《三國志》、小說《三國演義》的各自優勢,同時揚長避短,藉助大史詩的說法,別開生面的創造了另一種文體。首先確保的是「真」,用文史哲合一的大散文手法,用相對編年史的段落配置,用人物傳記與事件記錄的融合,重新組合現存的各種史料,真實且藝術地展現三國時代大氣象,靈動地畫出群英譜,浮現眾生相,揭示因果鏈,以此形成一種前所未有的嶄新的三國全史。
本書采擷引用的資料范圍,比《三國志》、《三國演義》更廣,包括正史、編年史、雜史、起居注、職官、傳記、儀注、刑法、目錄、譜牒、方誌、筆記、稗乘、文賦、詩詞、令曲、天文、地理、氣象、植物、動物、農諺、考古,以及古今研究成果等數據,各種文本多達數百多種。
為經受讀者對「真」的質疑,為體現敘事的真實,每一處的敘述都給予明確的注釋,表明史料的出處,以便讀者核對。還有,歷史的真實不是簡單的文本真實,且通過對生活真實的思考,跳出文本的局限,把生活的真實來還原歷史的真實。
本書採用的語言,是當下的白話文。讓古代漢語所寫成的史料,轉化成現代的白話文。重要的是翻譯,通過意譯與神譯,透過史料將時代的精神提煉出來,將各種活生生的東西提煉出來,傳達給今天的人們。
歷史的《三國志》,向《大三國》提供了三國原始元素,文學的《三國演義》,向《大三國》渲染了三國時代氛圍。《大三國》的出發點,是欲打破兩者不同的局限,把讀者引領進歷史真實與文學藝術高度結合的境地。
『伍』 三國演義的意義
《三國演義》以人物為載體形象地衍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智、信、勇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
《三國演義》通過魏、蜀、吳三國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發展規律。作品自始至終貫穿著「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體現了人民群眾擁護明君、嚮往和平和憎惡暴君、反對動亂的願望。
羅貫中將來自雅、俗兩個不同層面的文化融為一體,並按自己的主體認識、價值觀念和藝術好惡加以扭合,從而使作品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蘊涵。在《三國演義》中,既有上層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折光,又沉澱著廣大、深沉的民間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國興亡史,同時也是一部民眾眼中的政治、軍事史。
(5)三國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民流離失所。
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並希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
文學成就
《三國演義》採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三國演義
『陸』 三國演義的時代意義
《三國演義》抄以人物為載襲體形象地衍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智、信、勇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
《三國演義》通過魏、蜀、吳三國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發展規律。作品自始至終貫穿著「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體現了人民群眾擁護明君、嚮往和平和憎惡暴君、反對動亂的願望。
羅貫中將來自雅、俗兩個不同層面的文化融為一體,並按自己的主體認識、價值觀念和藝術好惡加以扭合,從而使作品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蘊涵。在《三國演義》中,既有上層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折光,又沉澱著廣大、深沉的民間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國興亡史,同時也是一部民眾眼中的政治、軍事史。
『柒』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什麼積極作用
1、佛教與道教的發展時期,其性質是神話崇拜,具有多神、崇拜自然的特點。
2、製作出水轉百戲和失傳的指南車,榮獲「天下之名巧」的美譽。改良漢末畢嵐的龍骨車,發明出龍骨水車來灌溉較高位的農田。部分梯田仍在使用。他還將發石車改造成輪轉式發石車,提升拋擊量與速度。
3、徽又著作《九章算術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後稱《海島算經》),這使中國測量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4、孫吳與西晉太史令的陳卓收集各派資訊,完善中國星官體制,並繪制星圖,為後世所沿用。裴秀的「制圖六體」在中國地圖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5、水路發達,造船技術發達。蜀漢盛產井鹽,利用當地的天然氣來煮鹽,提升了產能。
6、三國時期各國多與外族互動。
三國鼎立局面的確立之戰:夷陵之戰
赤壁之戰後,曹操回軍北方並將兵鋒指向關中、涼州一帶,而劉備和孫權的聯盟也繼續發揮著作用,但是三方圍繞荊州歸屬問題的爭端並沒有因此結束。
特別是劉備通過武力奪得西川和漢中(郡名,今陝西漢中東)之後,已經形成橫跨二州(益州和荊州一部分)的大勢力,對長江下游的孫權構成極大威脅。
同時,劉備發任的荊州最高指揮官關羽對孫權出言不遜,惹得孫權震怒,發誓要奪回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發動襄樊戰役,孫權抓住有利時機和曹操達成短期的軍事同盟,並且起用呂蒙為大將,迅速完成對荊州劉控區的佔領。
孫、劉聯盟破裂,劉備也因此開始准備東征,只是由於稱交工作尚未完成而遲遲沒有動兵。
曹魏黃初二年(221年,蜀漢章武元年),劉備在草草完成稱帝、封臣等活動之後,不顧趙雲、秦宓等人的勸阻,倉促下令開始東征。在部署上,劉備以白帝城(四川奉節縣東白帝山上)作為本陣,以江州(重慶市嘉陵江北岸)作為後援基地(由趙雲負責),沿著長江三峽推進,前軍大約有四五萬人。
劉備以馮習為大督,負責前軍各項工作;又令張南為先鋒,輔匡、趙融、廖淳、傅彤等將領為別督,接受馮飛節制;同時命令黃權總督江北諸軍防備曹魏,吳班、陳式總督水軍聯合東下。劉備自己則親率中軍為諸軍接應。
從戰略部署上看,劉備明顯犯有不少低級錯誤。首先,沿三峽步步推進本身就不明智,因為這就等於使自己的優勢兵力無法集中,反而像長蛇一樣一字擺開,很容易讓敵人從中路突破;其次,所指派的將領(特別是前部大督和先鋒)大多屬於無名之輩,不但不能起到威懾作用,反而會堅定敵方鬥志。
其三,將江南和江北兩個戰區分開,並且缺少接應,一旦某個戰區失利,另一個戰區就很難獨自作戰,甚至連回軍都不可能;其四,沒有營建有利的外交環境,隨時可能遭到曹魏進攻,所以不但馬超、魏延等名將無法調離北方防線,還必須分兵防魏。
『捌』 三國演義的歷史地位
《三國演義》以75萬字的規模,用一種比較成熟的演義體小說語言,塑造了四百多個專人物形象,描寫了屬近百年的歷史進程,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小說體裁,這不僅使當時的讀者「爭相謄錄,以便觀覽」,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書商們繼續編寫和出版同類小說的熱情。自嘉靖以後,各種歷史演義如雨後春筍,不斷問世,從開天闢地,一直寫到當代。據不完全統計,今存明、清兩代的歷史演義約有一二百種之多。
《三國演義》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國讀者的歡迎。早在明隆慶三年(1569)已傳至朝鮮,崇禎八年(1635)有一種明刊《三國志傳》就入藏於英國牛津大學。自日僧湖南文山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編譯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國志》之後,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英國、法國、俄國等許多國家都有本國文字的譯本,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作出了有價值的探討和極高的評價。
『玖』 三國鼎立局面的意義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使三國形成勢均力敵互相牽制的對峙局面,期間的相互鼎立換來了短暫的和平,短暫的經濟發展時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漢夷之間的文化與經濟的交流,諸如諸葛亮與西南夷之間的關系。
三國鼎立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繁榮了地方經濟。例如,曹操的屯田政策。孫氏家族對江南的開發,直接為以後南北經濟重心的轉移奠定了基礎。蜀國,在四川的割據,加速了對四川盆地以及整個大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乘劉表病死之機率大軍南下,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 。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
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曹軍退回北方後,平定馬超、韓遂西北聯軍,統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劉備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 。
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占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呂蒙襲殺關羽 ,佔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
222年,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系,共抗曹魏 ,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佔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 ;東至黃海。
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西南與蜀漢對峙於秦嶺、河西一帶,以長安為重鎮。在立國後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並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揚州。
蜀漢為劉備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諸葛亮協助下,由荊州南部開始發展。其勢力一度涵蓋荊州、益州及漢中。立國前後與孫吳發生多次戰爭並損失荊州,於諸葛亮南定南中後獲得雲南一帶疆域 ,至此漸漸穩定。
疆域范圍:北方與曹魏對峙於秦嶺,漢中為重鎮;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巴西為重鎮;西南至岷江、南中,與羌、氐及南蠻相鄰。蜀漢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於益州下設庲降都督,治味縣,專轄益州南部。
東吳的疆域擁有大部分的揚州。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後獲得整個荊州南部。至孫權稱帝後疆域方穩定下來。
孫吳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建業、江陵為重鎮;西與蜀漢相鄰於三峽,西陵為重鎮;東及南至東海南海,其中南達越南的中部。
孫吳原有32郡及三州 :荊州、揚州、交州。於226年設置廣州,後並入交州。至264年復設,共增加一州。
『拾』 三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中有何重要性
三國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名義上是從220年曹丕代漢,到265年司馬代魏;而廣義上講三國都是從190年董卓進京,甚至184年黃巾起義講起,到280年西晉滅吳,歷經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