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景泰藍傳統工藝在哪個歷史時期發展的最快
明代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最為盛行
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琅」,是一種瓷銅結合的回獨特工藝品,製造歷史答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最為盛行,又因當時多用藍色,故名景泰藍。景泰藍以紫銅作坯,製成各種造型,再用金線或銅絲掐成各種花,中充琺琅釉,經燒制、磨光、鍍金等工序製成。景泰藍造型特異,製作精美,圖案莊重,色彩富麗,金碧輝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國傳統出口工藝品。
『貳』 琺琅瓷的歷史
琺琅彩起始於康熙後期,頂盛時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琺琅彩水平最高,工藝最美。版乾隆時期慢慢轉向權粉彩,故琺琅彩終止於乾隆後期,同時還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琺琅釉和粉彩共存。這是過渡時期的琺琅彩器,你說它是琺琅彩嗎,它有粉彩,你說它是粉彩嗎,它又有琺琅釉,但瓷藝水平都很高。
琺琅彩的製作是由景德鎮燒制的上好素白瓷送進宮中再由宮中畫上琺琅彩釉烘烤而成。畫工技藝特高,加工水平嚴格控制,如有缺陷即刻打碎處理。由於琺琅彩器是專供宮廷皇室玩賞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數量特少。收藏者很少人可見到此類珍稀品,故一般很難鑒別琺琅的與粉彩的區別。
『叄』 琺琅器出現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借鑒於明代「景泰藍」製作工藝,在清代康熙年間工匠們創造了在銅、玻璃版、料器、瓷器的胎子上,用進口權的各種琺琅彩料描繪裝飾而生產出多種琺琅器,其中瓷胎畫琺琅器就是琺琅彩瓷器,俗稱「古月軒」瓷器。它專供皇宮內皇親妃嬪們賞玩和宗教、祭祀場合中使用,是極名貴的宮廷御器,產量很少,傳世品也很少,歷來被視為稀世珍寶。
『肆』 琺琅彩起源於哪個朝代
琺琅彩起源於清代康熙晚期。最初是出於官窯,琺琅彩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
琺琅彩繪採用的畫琺的製作技法起源於15世紀中葉歐洲比利時、法國、荷蘭三國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區。15世紀末,法國中西部的里摩居,以其製作內填琺琅工藝為基礎。
發展成畫琺琅的重鎮,初期製作以宗教為主題的器物,後來逐漸製做成裝飾性的工藝品。隨著東西貿易交往的頻繁。
尤其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平定台灣以後,禁海開放,西洋製品開始湧入,西洋琺琅便由廣州等港口傳入中國,並就地設廠研製,稱之為洋瓷,宮中則稱其為廣琺琅。
當時,廣州的產品多保留著西方文化的韻味,由於燒造技術不高,釉料呈色不穩定。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聘請法蘭西畫琺琅藝人陳忠信來京,在內廷琺琅處指導燒造畫琺琅器。
(4)琺琅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真正提到瓷胎琺琅的確鑿歷史資料可參考:康煕五十九年二月初二日,曹頫(曹寅之子)奏摺內硃批、諭曹寅:「近來你家差事甚多,如琺琅磁器之類先還有旨意件數。
到京之後,送至御前覽完才燒。今不知騙了多少磁器,朕總不知...。」康熙時期,由於畫琺琅製作還不成熟,因此,畫琺琅不能在瓷胎釉面上直接施釉,而是施在素胎面上。
當時的琺琅彩瓷胎必須由景德鎮製作(除偶爾使用永樂舊胎外)、由浮梁(即景德鎮,因橋梁多稱其「浮梁」)昌江順流直下、入鄱陽湖、經九江關、過江寧府(南京),然後沿大運河北上進京。
曹寅自祖輩皆為玄曄家包衣(奴僕),當時織造、海關許多要職都由統治者委任自家包衣管理。曹家三代身居江寧織造,且好瓷,可能涉及御廠琺琅瓷胎事宜,導致康熙訓斥。
康熙官窯瓷早期因御廠瓷器製作不理想而不落康熙款,直到製作達到一定水準時才開始落「年制」款。從現存康熙官窯瓷來看,「年制」款是由工部在景德鎮御廠製作的官窯瓷。
基本屬「部限」瓷,該類瓷使用范圍較寬,包括宮內日常、觀賞、賞賚用等。而「御制」款則僅限宮內造辦處製作的畫琺琅(包括銅胎、玻璃胎、紫砂胎)。
從現有存世品來對比發現,即使宮內造辦處製作的掐絲琺琅也使用「年制」款(器9),而不落「御制」款。造辦處製作的瓷胎畫琺琅與御廠製作的官窯瓷相比。
前者難度大、成本高、相對珍貴。特別是琺琅作的畫琺琅屬於新興技術,與明朝就開始盛產的掐絲琺琅相比,存在一定優越感。
因此可看出:落「御制」款器物明顯在製作水準上優於「年制」款,使用級別也較「年制」款高(僅就康熙朝而言)。
『伍』 琺琅瓷的發展歷史
希望對你有幫助: 琺琅瓷又名瓷胎畫琺琅。 琺琅瓷是由景泰藍演變而來。景泰藍是銅胎上琺琅釉而成,若改為瓷胎上琺琅釉則叫琺琅彩。 琺琅瓷的歷史 琺琅彩起始於康熙後期,頂盛時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琺琅彩水平最高,工藝最美。乾隆時期慢慢轉向粉彩,故琺琅彩終止於乾隆後期,同時還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琺琅釉和粉彩共存。這是過渡時期的琺琅彩器,你說它是琺琅彩嗎,它有粉彩,你說它是粉彩嗎,它又有琺琅釉,但瓷藝水平都很高。 琺琅彩的製作是由景德鎮燒制的上好素白瓷送進宮中再由宮中畫上琺琅彩釉烘烤而成。畫工技藝特高,加工水平嚴格控制,如有缺陷即刻打碎處理。由於琺琅彩器是專供宮延皇室玩賞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數量特少。收藏者很少人可見到此類珍稀品,故一般很難鑒別琺琅的與粉彩的區別。 琺琅瓷的主要特徵 一、瓷胎,瓷胎細薄,修胎規則,完整無缺,大多為小件,超過一尺大的都少見。 二、造形,多為碗、瓶、煙壺之類的日用小件瓷,和動物擺設品。 三、底軸,為純白軸,不偏青也不偏黃,軸面光滑潔凈無疵。 四、琺琅彩色。色極鮮艷且柔和,很少為純色而為粉彩型偶合色。色種多,同一物上可出現七、八種顏色,多達十多種。 五、色料特點。每一圖案均由多種色料調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質反光感,有時還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觀。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顯的立體感,閉眼用手摸可明顯感覺到,若用十倍放大鏡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葉上看到極小的開片紋。這一現象用肉眼看不出,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徵。而粉彩則感覺不到有凸出的情況。 六、繪畫與紋飾,琺琅彩器畫功特別講究,多為功筆畫;各個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琺琅彩大多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紅、黃、蘭、綠、紫、胭脂色等。 在色地上畫纏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團花中心書壽,「萬壽無」,九秋菊花等。康熙琺琅彩的特點是有花無鳥,其色彩調配比雍正乾隆兩代都差一些。 雍正的琺琅彩比較成熟,工藝上有所突破,彩料更為豐富。雍正時期有色地彩繪,但更多的採用了白地彩繪。白地彩繪能更好地突出琺琅彩釉的艷麗鮮亮。雍正琺琅彩紋飾多為山水、竹石、花鳥等景物,同時在繪畫中配以相應的詩句,溶詩、書、畫於一體,別有風味,顯得更加高雅。雍正時期還盛行單色作畫,如用胭脂紅、深蘭、墨彩……任選一色成畫,頗有中國畫風格。這是獨創,特別靚麗。 乾隆時期琺琅彩繼承了雍正的風格,但枝藝上沒有雍正時嚴謹。由於乾隆帝對粉彩情有獨鍾,很關心和發展粉彩的枝藝。於是乎琺琅彩有些退後,而出現了粉彩兼琺琅彩之間的作品。這些過渡時期的產品也有其較高的藝術水平。 乾隆時期的琺琅彩繪畫以花鳥、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為主,並配御題詩句。此時又出現了軋道工藝,隨之而來就有了非常優美的錦地開光的山水、人物、花鳥紋飾,這一新的工藝實質上也不是琺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綠里粉彩」。 七、款識。康熙時期的款識有一度是被禁止寫款的。 康熙四十年後才開放禁令讓其落款。不過必將原用「熙」字改寫成「熙 」字,這個「 熙」僅出現在康熙的瓷器上。 康熙的款識在琺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寫款,有紅、蘭、紫、黑等色。落款僅為「康熙御制」四字楷書,加雙方匡。四字款有三種形式,其區別在於「康」字和「御」字各有兩種不同用筆。 雍正時期的款識也有兩種方式,一為仿宋體,一為楷書體,均由四字組成外加雙方匡,仿宋體是「雍正年制」,楷書體是「雍正御制」,只見蘭科款。 乾隆的款識只有「乾隆年制」四字雙方匡形一種,乾隆有蘭料也有赫色料款。
『陸』 琺琅是什麼,請介紹一下
參見http://bk..com/view/48396.htm
名稱來源
琺琅,又稱「佛郎」「法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琺琅一詞源於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當時東羅馬帝國和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地製造的搪瓷嵌釉工藝品稱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機,簡化為拂菻。出現景泰藍後轉音為發藍,後又為琺琅。1918~1956年,琺琅與搪瓷同義合用。1956年中國制訂搪瓷製品標准,琺琅改定為琺琅,作為藝術搪瓷的同義詞。
在中國古代,由於琺琅器最初從大食國(大食為唐宋時代中國對阿拉伯國家的總稱。起源於波斯語稱阿拉伯人為Tazi的音譯。有白衣大食(661-749),以敘利亞大馬士革為首都,稱倭馬亞王朝;有黑衣大食(749-1158),以巴格達為首都,稱阿拔斯王朝。910年以後又有以開羅為首都的法蒂瑪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後則是塞爾柱王朝(1158-1258)。)傳來,因此稱之謂「大食窯,鬼國窯」。之後雖稱謂因譯名不統一而出現多種不同寫法,如「佛郎嵌」、「鬼國嵌」、「法藍」、「法郎」、「拂林」、「佛郎」、「富浪」等,但發音基本一致,現在基本統一為「琺琅」。
成分
琺琅的基本成分為石英、長石、硼砂和氟化物,與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屬硅酸鹽類物質。中國古代習慣將附著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稱「釉」;附著在建築瓦件上的稱「琉璃」;而附著在金屬表面上的則稱為「琺琅」。
金屬胎琺琅器分類
金屬胎琺琅器則依據在製作過程中具體加工工藝的不同,可分為掐絲琺琅器、鏨胎琺琅器、畫琺琅器和透明琺琅器等幾個品種。
琺琅器主要有兩種,一是源自波斯的銅胎掐絲琺琅,約在蒙元時期傳至中國,明代開始大量燒制,並於景泰年間達到了一個高峰,後世稱其為「景泰藍」。此後,景泰藍就成了銅胎掐絲琺琅器的代稱。另一種是來自歐洲的畫琺琅工藝,它在清康熙年間始傳人中國。
具體說來,掐絲琺琅器在明景泰和成化兩朝最為常見,其後工藝水平均明顯下降。清代的景泰藍工藝胎薄,掐絲細,彩釉也比明代要鮮艷.花紋圖案繁復多樣。乾隆時期製品雖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時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治、正德以後的出品物也絕不遜色。20世紀初葉,景泰藍總體製作水平不及前代,胎體薄,色彩鮮艷有浮感,做工較粗。這時只有「老天利」、「德興成」製作的景泰藍做工細,質量好。
畫琺琅技術自傳入中國後,在康、雍、乾三朝得以發展,三朝作品在造型、釉色、紋飾、落款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康熙時期的畫琺琅器釉色亮麗潔凈,紋飾以寫生花卉及圖案式花卉為主。雍正年間的畫琺琅器器型製作工整,黑釉光澤亮麗,超過康、乾二朝。乾隆年間的畫琺琅器裝飾趨向」稠密」、「細致」的堆砌式,更多了中西合璧的裝飾方式,工藝上出現了畫琺琅與內填琺琅、掐絲琺琅等相結合的現象。
收藏
琺琅器作為藝術品收藏中的一個門類,也吸引了廣大的收藏愛好者,收藏對象以景泰藍居多。我們所指的景泰藍收藏是指晚清和晚清以前用手工製作、工藝復雜的景泰藍,當時景泰藍工藝的每道工序都有很高的要求。此外,十年浩劫後,國內遺存民間的晚清以前的景泰藍幾乎盪然無存。稀少的存世量與廣闊的市場需求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反差和增值空間。而且當今市場上景泰藍器皿與同時代的景德鎮官窯瓷器相比較,價格低得多,所以它的升值潛質相對也更大。
【琺琅工藝的製作分類】
琺琅工藝的製作分類很多,人們一般根據製作方法和胎地種類將其分為兩大類。
1.根據製作方法大致可分掐絲琺琅、內填琺琅(即嵌胎琺琅)、畫琺琅等。
掐絲琺琅和鑲嵌琺琅很久就在國內出現,歷史記載可追溯到宋元時期,但真正能在國內製作應是元代成吉思汗進攻大食,將該地工匠俘虜押回製作,並將該技藝傳入中原。至明代,永宣宮廷中開始廣泛製作應用掐絲琺琅,之後的景泰時期最有名氣,即人們俗說的「景泰藍」。畫琺琅則出現較晚,於十五世紀中葉在歐洲佛朗德斯發明,十五世紀末在法國中西部里摩居以內添琺琅工藝為基礎,發展成畫琺琅重鎮。隨著中西方貿易交往,從廣州等港口傳入國內。當時稱謂「西洋琺琅」或「洋琺琅」。清代宮內的畫琺琅製作要在康熙三十二年、琺琅作與玻璃廠成立之後才能開始研究製作、發展。
2.根據胎地種類,琺琅器一般可分金胎琺琅、銅胎琺琅、瓷胎琺琅、玻璃胎琺琅、紫砂胎琺琅等。
其中銅胎琺琅因為銅料與表面琺琅容易結合,且銅料價格相對容易接受,因此銅胎琺琅最為廣泛。直今,琺琅器依然大多使用銅胎。金胎因造價過高,難為常人所接受,清三代時基本只限內府製作使用,且數量極其有限。瓷胎琺琅(即琺琅彩瓷),顧名思義,是在瓷胎上繪制的畫琺琅。它是瓷器與畫琺琅製作工藝的完美結合,製作要求對兩者都要求很高,因此起步與成熟時間較晚。宮內造辦處在製作瓷胎琺琅彩瓷的時候,還製作玻璃胎琺琅、紫砂胎琺琅,三者製作時間應大致相同,只是紫砂胎產品(僅指宮內琺琅彩而言)僅見康熙製品,雍乾不見製作資料。
【康熙琺琅彩瓷的製作】
1.製作設施
要在宮廷內製作畫琺琅器,首先要有製作設施——琺琅作。康熙時期的琺琅作主要有武英殿琺琅作(康熙五十七年廢除)、養心殿琺琅作、圓明園琺琅作,由於缺少《清內務府造辦處 各作成做活計檔》資料,當時製作規模暫時無法考證。
2.歷史資料
比較早的康熙畫琺琅歷史資料是:「五十五年九月十一日:廣西巡撫陳元龍(陳元龍(1652——1736年),字廣陵,號乾齋,世稱廣陵相國,亦稱海寧相國,清代相國(宰相)又稱閣老。)奏摺帝賜『御賜琺琅五彩紅玻璃鼻煙壺一個',陳元龍『愓感涙零'。」可知至少在康熙五十五年,造辦處已經製作出玻璃胎畫琺琅,並用其賞賜眾臣。
康煕五十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廣東巡撫楊琳上奏摺:「廣東人潘淳能燒法藍物件、奴才業經具摺奏明、今又査有能燒法藍楊士奇一名、驗其技藝、較之潘淳次等,亦可相幫潘淳製造。奴才並捐給安家盤費、於九月二十六日、......法藍匠二名、徒弟二名、俱隨烏林大、李秉忠起程赴京訖。再、奴才覓有法藍表、金剛石戒指、法藍銅片畫、儀器、洋法藍料、並潘淳所製法桃紅顏色的金子攙紅銅料等件、交李秉忠代進。尚有已打成底子未畫、未燒金鈕杯、亦交李秉忠収帯、預備到日便於試験。」
其中涉及的人物「潘淳」,在《廣州市志.工藝美術工業志.第四章 織金彩瓷業》曾提起該人:「(廣彩)17世紀中後期,大部分使用五彩的紅(干大紅)、麻(紅黑配成的深赭石色)、黑、金和琺琅彩的月白、黃、粉綠等9種色料。後潘淳研製出桃紅(金紅),豐富了琺琅彩的顏色。」
這里需要提及的是由於廣州在清代屬唯一對外開放門戶,許多外國人都由此進入我國,因此致使廣州的琺琅製作在國內水平很高,舉足輕重。宮內造辦處的琺琅作匠人大多是由粵海關選入,稱為「南匠」。並且在乾隆後期,宮內造辦處停止製作琺琅彩瓷後,這里成為琺琅彩瓷製作點,依然製作琺琅彩瓷。
從康熙琺琅製作資料來看,五十五年之後相關資料較多來推測,很可能該時期畫琺琅製作較成熟。康煕五十七年六月,廣西提督総兵左世永得到御賜琺琅鼻煙壺,左世永稱其「精工無匹、華美非常」。
康煕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兩廣總督楊琳上奏摺提及他送畫琺琅匠陳忠信至宮中。「本年五月十二日到有法藍西行醫外科一名安泰、又會燒畫琺琅技芸一名陳忠信。奴才業會同巡撫公摺奏聞,於六月十八日、遣人伴送赴京在案。......。」
真正提到瓷胎琺琅的確鑿歷史資料可參考:康煕五十九年二月初二日,曹頫(曹寅之子)奏摺內硃批、諭曹寅:「近來你家差事甚多,如琺琅磁器之類先還有旨意件數,到京之後,送至御前覽完才燒。今不知騙了多少磁器,朕總不知...。」康熙時期,由於畫琺琅製作還不成熟,因此,畫琺琅不能在瓷胎釉面上直接施釉,而是施在素胎面上。當時的琺琅彩瓷胎必須由景德鎮製作(除偶爾使用永樂舊胎外)、由浮梁(即景德鎮,因橋梁多稱其「浮梁」)昌江順流直下、入鄱陽湖、經九江關、過江寧府(南京),然後沿大運河北上進京。曹寅自祖輩皆為玄曄家包衣(奴僕),當時織造、海關許多要職都由統治者委任自家包衣管理。曹家三代身居江寧織造,且好瓷,可能涉及御廠琺琅瓷胎事宜,導致康熙訓斥。
根據歷史資料:「康煕五十九年十二月初五日:康熙帝賜西洋使臣嘉楽、琺琅碗二個及其他。」該碗確鑿資料也不見遺留。
3.康熙琺琅彩瓷的瓷胎
康熙時期的瓷胎畫琺琅彩直到末期依然沒有製作成熟,主要原因應與畫琺琅製作技術有關,例如上文提到五十五年進京的潘淳,五十八年進京的陳忠信,雖然都能燒琺琅,但僅指銅胎、玻璃胎而言,瓷胎琺琅尚屬宮內首創,前無它例。因此以該時期技藝,畫琺琅可繪制在紫砂(圖1、2)、銅胎、玻璃胎上,難在瓷胎釉面上附著成功。紫砂胎類似於瓷胎素麵,與琺琅釉結合理論上較合理,因此康熙時期的瓷胎畫琺琅基本用「里有釉外無釉」瓷胎。如果大家總覽康熙朝琺琅彩瓷,會發現除磁胎畫琺琅菱花盤(圖3)外,不再見畫琺琅彩直接施於釉面(該器因為利用永樂瓷,表面原本帶釉)。
【康熙時期「御制」與「年制」款的使用區別】
康熙官窯瓷早期因御廠瓷器製作不理想而不落康熙款,直到製作達到一定水準時才開始落「年制」款。從現存康熙官窯瓷來看,「年制」款是由工部在景德鎮御廠製作的官窯瓷,基本屬「部限」瓷,該類瓷使用范圍較寬,包括宮內日常、觀賞、賞賚用等。而「御制」款則僅限宮內造辦處製作的畫琺琅(包括銅胎、玻璃胎、紫砂胎)。從現有存世品來對比發現,即使宮內造辦處製作的掐絲琺琅也使用「年制」款(器9),而不落「御制」款。造辦處製作的瓷胎畫琺琅與御廠製作的官窯瓷相比,前者難度大、成本高、相對珍貴。特別是琺琅作的畫琺琅屬於新興技術,與明朝就開始盛產的掐絲琺琅相比,存在一定優越感。因此可看出:落「御制」款器物明顯在製作水準上優於「年制」款,使用級別也較「年制」款高(僅就康熙朝而言)。
【康熙琺琅彩瓷的器型】
由於康熙時期尚屬瓷胎畫琺琅研究製作時期,因此康熙瓷胎畫琺琅造型相對較少。現在已知的康熙瓷胎畫琺琅器型有:
1.菱花盤(永樂窯、例器3);
2.碗(基本用「里有釉外無釉」瓷胎,類型有器4、5、8等。);
3.杯(器6);
4.小蓋盒及其它。
【總結】
由於康熙時期是清代琺琅彩瓷的初創時期,不論是在彩釉、造型,還是製作技術上都存在極大的局限性,因此康熙琺琅彩瓷的種類與雍乾相比都顯得略微單調。
【琺琅器的鑒定】
琺琅器鑒定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對文獻史料的考證;二是科學的檢測手段;三是通過時代風格的比較來鑒定。前兩種方法較復雜,常用的是第三種。時代風格比較鑒定一般著重考察款識、胎骨與型制、紋飾圖案和琺琅釉料等幾個方面。
1.款識
現存明清二代掐絲琺琅器的款識形式歸納起來,大致有鑄鏨、掐絲和刻款三種。明宣德時期琺琅器的款識形式有鑄鏨款、雙勾款、和琺琅釉燒成三種。款識書體有楷書和篆書兩種,其中以楷書占絕大多數。字數有「宣德年制」、「宣德年造」四字款和「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款識排列形式有直單行、直雙行、直三行和橫排。這一時期的款識位置有的在器底,也有的鐫刻於器物的口沿、蓋沿或內邊緣處。款識書體莊重雋秀,與同時期的金屬器和瓷器款識相似。
明景泰款因偽款太多,目前尚不能確定哪種款識可作為標准款識。但鑄鏨款、篆書款、仿宋體款以及雙龍環抱款均被認定為偽款,可以排除。掐絲雙勾款和陰刻款,目前有的研究者認為可作為景泰真款,但也只是情理邏輯的推論,尚不能枉下結論。
明嘉靖款為刻陰文直二行「大明嘉靖年制」楷書六字款。
明萬曆時期掐絲琺琅器的款識為雙勾掐絲款(有的字內外填充琺琅釉),字數均為「大明萬曆年制」或「大明萬曆年造」六字楷書款。尤其以某年造為這一時期所特有的款識語氣。字的排列順序為直單行、直二行或橫排。
清代掐絲琺琅器的款識多種多樣,制款方法有鑄鏨,有刻,還有鏤空款等。款識書體包括楷、篆、仿宋等(仿宋體始見於乾隆時期),其中以楷書居多。字數有四字和六字。框欄形式多為正方框和長方框。
2.胎骨和型制
明清掐絲琺琅器胎骨和型制方面總的趨勢是:明代早期胎骨略厚,中晚期日趨減薄。清代從康熙時起,胎骨厚重堅實,到清末減薄。明代器物掐絲常有斷裂現象,而清代由於銅質精純並提高了燒制和打磨技術,這種現象基本消失。明代器物鍍金較薄,常有磨脫現象,清代尤其是乾隆時期,鍍金厚重,鍍金技術遠勝於明代,至今器物的鍍金仍光彩照人。
明清二代掐絲琺琅器體積和型制從小到大,從簡練到復雜,從陳設、祭祀到觀賞實用。
3.紋飾圖案
明清兩代掐絲琺琅器的紋飾圖案品種繁多,也經歷了一個有簡練到繁縟的過程。以纏枝蓮紋為例,元末明初疏密有致,大花大葉、枝蔓伸展堅強有力,全部單線勾勒圖案線條。枝葉呈串聯狀,並點綴數朵盛開的花朵,花朵飽滿,花瓣短而肥腴,花心常呈桃形。明中晚期開始以雙線勾勒輪廓線,布局趨於繁縟,但仍保留某些早期余韻。纏枝蓮的花瓣趨於尖瘦,花心常呈「圭」字形或如意形。清代的纏枝蓮紋枝蔓彎曲,布局繁密規整,極具圖案性。基本以雙線勾勒輪廓線,明代那種灑脫的韻味不復存在。
4.琺琅釉料
元末明初的掐絲琺琅器釉質細膩,色調純正,鮮艷明快,具有水晶般透明感。通常以淺藍色作地,間飾紅、黃、白、綠、紫、深藍等色釉。從明宣德晚期開始,釉色略顯灰暗,光澤度降低。這一時期的掐絲琺琅器地色除淺藍色外,寶藍色應用廣泛。到萬曆年間,更出現了淡青、白等中間色地。琺琅色釉有所增加,新出現了赭、豆青、松石綠等色釉品種。
清代的琺琅釉料品種豐富,所用色釉達幾十種之多。但其有一個共同點,皆不透亮。
琺琅釉料的另一特徵是表面沙眼現象,是由於硼酸鹽含量過高以及燒制過程中的氧化還原作用所引起。工匠們常用「蠟補」的方法來補救,即用石蠟加入色粉製成色蠟,填充於沙眼之中。到乾隆時期,經改進工藝,杜絕了沙眼現象。
景泰藍以它那鮮明的民族風格和絢麗的藝術風采,在世界掐絲琺琅工藝中獨樹一幟。那些仿製的似是而非的景泰藍贗品,無論在材料、質地還是藝術風格上均無法與明清製作的掐絲琺琅器相提並論。只要熟悉掌握明清掐絲琺琅器的製作、材料和藝術風格等特徵,一望便可斷定其真偽。
相關詞語
琺琅彩
琺琅彩吸取了銅胎畫琺琅的技法,在瓷質的胎上,用各種琺琅彩料描繪而成的一種新的釉上彩瓷,亦稱「瓷胎畫琺琅」。雍容華貴的琺琅彩問世,雖與「康熙盛世」有關,但與雍正的關系更為重要。雍正登基後,對社會進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鎮制瓷藝人的社會地位。而且雍正酷愛精美絕倫的瓷器,經常對宮廷瓷器加以評價,親自過問,並派得力的官員去管理瓷業生產。康熙、雍正年製作琺琅彩時,先在景德鎮官窯中選出最好的原料燒製成素胎送至宮廷,由宮廷畫師加彩後在宮中第二次入低溫爐烘烤而成。
『柒』 琺琅飾品的歷史淵源
畫琺琅工藝起源於西歐法國,於清朝康熙年間由歐洲商人及傳教士經廣東傳入中國,最早版在廣東權製造,廣東民間稱作「燒青」或「廣琺琅」。這種異常精美的工藝一進入中國便受到皇帝及大臣的喜愛與重視,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皆於北京皇宮造辦處及廣東兩地設立琺琅作坊,並多次從廣東選送優秀畫琺琅工匠進京效力,大量生產,所作琺琅器及琺琅珠寶皆供皇室享用。
『捌』 掐絲琺琅的歷史發展
蒙古人重視工匠,在長期的征戰過程中搜虜被統治地區的工匠並廣設工場來發展元代的手工業,西元1219年成吉思汗攻擊大食國,每每攻下一城,往往僅保住工匠,余盡殲滅,並分遣工匠於諸隊、或賞其諸子諸妻諸將、或召赴蒙古營中工作、或遣送蒙古。元蒙統一全國後,隨著對外交流的增多,許多身懷絕技的工匠紛紛來到中國,阿拉伯工匠帶來了燒造掐絲琺琅的技術和主要原料。史載蒙人合贊(1271~1306),在元成宗時期冊封為伊兒汗國中統治波斯一帶的呼羅珊汗,合贊除精通其蒙古母語之外,也略悉阿拉伯、波斯、印度、中國、富浪等國語文,凡百工技藝,皆親手為之,製品尤較工匠為佳,又習知化學及一切較難藝術,如製作琺琅、解化滑石、熔解水晶及凝縮、升華之術。在此不但可知琺琅工藝在13世紀後期是屬「較難之藝術」,同時由高居可汗之尊的合贊也研習琺琅製作技藝的事實,凸顯此項技藝已獲元人的重視。
當時的掐絲琺琅器可能盡為皇家服務的,由於燒造技術的不成熟,故生產規模並不大,產品並不多。從現存的幾件元代掐絲琺琅器來看,中國工匠在學習、掌握燒造琺琅技術後,為符合中國統治者的審美趣味,生產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製品,但裝飾品方式仍保留著一些阿拉伯的藝術韻味。 雖然明初掐絲琺琅工藝已逐漸被朝廷重視,但是真正引起文人注意與仕宦商賈珍藏,已經是明代晚期的事了。因此,真正早期的器物傳世下多,工藝技法也不是十分成熟,掐絲粗細不勻,掐絲常高出胎面較多;胎體、釉層較為厚重。其品種也不多,器型尚不出《格古要論》中所載的「香爐、盒兒、盞子、花瓶之類」。當時的掐絲琺琅器一般沒有錦地,常以番蓮紋、蓮瓣紋裝飾,色彩也較單調,沒有混合色,然在一葉片內往往施兩三種顏色。
到了15世紀以後,掐絲琺琅工藝取得極大發展,不僅造型、品種、釉色都顯著增多,而且工藝技巧也明顯進步。現存的明代掐絲琺琅器物大多為明代晚期的產品,其品種很多,有鼎彝等宗教禮儀用品,也有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瓶、薰爐、燈台、盒、盤、碗、碟等。造型一般端莊古雅,紋飾繁縟豐富,有番蓮、饕餮、蕉葉、龍鳳、雲鶴、菊花、山水、樓閣、人物等。借鑒錦、玉、瓷、漆等工藝傳統手法,突出了勾邊填色的圖案程式。琺琅顏色豐富,而且混和色種類多,有藍、紅、黃、綠、白、天藍、寶藍、雞血紅、葡萄紫、紫紅、翠藍等等,釉色變化多而艷麗。 清初宮內設立琺琅作,專門研發琺琅器。康熙時期掐絲琺琅的風格,沿襲明代規范,掐絲細密釉色不及。當時的琺琅器製作一般參考瓷器,造型、紋飾多效法瓷器。由於康熙把目光轉移到畫琺琅的新技術上,以致於忽略掐絲琺琅的製作,故當時掐絲琺琅數量並不多,而且品種單調,以小型器物為主,而且質量不佳。這種狀況一直延續至雍正時期,雖然雍正朝的琺琅作曾重新研製掐絲琺琅技術,但效果不佳,因此,掐絲琺琅的生產一直未能全面恢復。落雍正款的掐絲琺琅器,僅有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仿古豆形器。
只有到了乾隆時期,掐絲琺琅工藝才全面興盛,並正式達到巔峰,並形成了內府造辦處、廣州、揚州、蘇州等幾個工藝中心。乾隆朝除了繼續仿製前朝的各種器皿外,還從事仿古銅器和宗教儀典方面所用的佛像、佛龕、佛塔、滿達、七珍八寶等供具之製作,更另闢蹊徑,燒制各種動物造型的實用兼陳設的器皿。一般日常生活用具,例如飲食用器、文房用具、日用的花瓶、花盆、轎瓶、香薰、臉盆、渾天儀、暖手爐、渣斗、鏡子、掛屏、燈座、帽架、魚缸、如意、齋戒牌、鼻煙壺、鍾表、及翎管、班指、指甲套、發簪等裝飾品等,不勝枚舉。其裝飾繁縟,紋樣採用傳統的螭龍、獸面、吉祥紋飾、蓮塘、山水、番蓮及蓮瓣、菊瓣和各種西洋式花朵。而且乾隆常把古代書畫名跡巧妙地運用到掐絲琺琅的紋飾中,以追求繪畫藝術與琺琅工藝的完美結合。掐絲的技術更為嫻熟,粗細均勻而流暢,色釉種類多樣,釉色艷麗、潔凈,但大多數缺透明溫潤的質感。同時結合鏨胎和畫琺琅之製作技巧於一體,使掐絲琺琅工藝之發展臻於極境。
乾隆以後,由於國勢逐漸衰落,掐絲琺琅的製作也開始沒落,傳世的作品不多。清晚期的掐絲琺琅器造型以瓶為主,式樣多有變化,但比例不是很協調。由於多藉助於機械成型,故器物胎體輕薄,掐絲線條流暢,但藝術品位明顯遜於乾隆琺琅器。
『玖』 景泰藍在哪一歷史時期發展最快為什麼呢
景泰藍在明宣德年間發展最快,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比較好,加上當時在民間也是非常的受歡迎的。
景泰藍見於實物,以明宣德年間(1426~1435)為最多。這個時期,工藝的風格特點已經形成,技藝精湛,接近成熟時期。品種有瓶、盤、碗、爐、圓盒、香熏等。後來出現了鼎之類的欣賞品。製作胎型的物質材料有金、銅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