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工智慧計算機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呢
【1950-1956年是人工智慧的誕生年】
圖靈測試1950
Dartmouth 會議1956
(1956年夏季,以麥卡賽、明斯基、羅切斯特和申農等為首的一批有遠見卓識的年輕科學家在一起聚會,共同研究和探討用機器模擬智能的一系列有關問題,並首次提出了「人工智慧」這一術語,它標志著「人工智慧」這門新興學科的正式誕生。)
【1956-1974 年是人工智慧的黃金年】
第一個人工智慧程序LT邏輯理論家1958(西蒙和紐維爾)
LISP編程語言1958(約翰麥卡錫)
用於機器翻譯的語義網1960(馬斯特曼和劍橋大學同事)
模式識別-第一個機器學習論文發表(1963)
Dendral 專家系統1965
基於規則的Mycin醫學診斷程序1974
【1974-1980年是人工智慧第一個冬天】
人工智慧:綜合調查1973(來特希爾)
項目失敗,列強削減科研經費
【1980-1987年是人工智慧繁榮期】
AAAI在斯坦福大學召開第一屆全國大會1980
日本啟動第五代計算機用於知識處理1982
決策樹模型帶動機器學習復甦1980中期
ANN及多層神經網路1980中期
【1987-1993年是人工智慧第二個冬天】
Lisp機市場崩潰1987
列強再次取消科研經費1988
專家系統滑翔谷底1993
日本第五代機退場1990年代
❷ 人工智慧到目前為止經歷怎樣的發展歷程
一是起步發展期:20世紀年代—20世紀60年代初。人工智慧概念提出後,相繼取得了一批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如機器定理證明、跳棋程序等,掀起人工智慧發展的第一個高潮。
二是反思發展期:20世紀60年代—20世紀70年代初。人工智慧發展初期的突破性進展大大提升了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期望,人們開始嘗試更具挑戰性的任務,並提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研發目標。然而,接二連三的失敗和預期目標的落空,例如無法用機器證明兩個連續函數之和還是連續函數、機器翻譯鬧出笑話等,使人工智慧的發展跌入低谷。
三是應用發展期:20世紀70年代初—20世紀80年代中。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專家系統模擬人類專家的知識和經驗解決特定領域的問題,實現了人工智慧從理論研究走向實際應用、從一般推理策略探討轉向運用專門知識的重大突破。專家系統在醫療、化學、地質等領域取得成功,推動人工智慧走入應用發展的新高潮。
四是低迷發展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人工智慧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專家系統存在的應用領域狹窄、缺乏常識性知識、知識獲取困難、推理方法單一、缺乏分布式功能、難以與現有資料庫兼容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五是穩步發展期:20世紀90年代中—21世紀初。由於網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加速了人工智慧的創新研究,推動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走向實用化。1997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簡稱IBM)深藍超級計算機戰勝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上都是這一時期的標志性事件。
六是蓬勃發展期:2011年至今。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泛在感知數據和圖形處理器等計算平台推動以深度神經網路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大幅跨越了科學與應用之間的「技術鴻溝」,諸如圖像分類、語音識別、知識問答、人機對弈、無人駕駛等人工智慧技術實現了從「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術突破,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新高潮。
❸ 人工神經網路的發展歷史
1943年,心理學家W.S.McCulloch和數理邏輯學家W.Pitts建立了神經網路和數學模型,稱為MP模型。他們通過MP模型提出了神經元的形式化數學描述和網路結構方法,證明了單個神經元能執行邏輯功能,從而開創了人工神經網路研究的時代。1949年,心理學家提出了突觸聯系強度可變的設想。60年代,人工神經網路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更完善的神經網路模型被提出,其中包括感知器和自適應線性元件等。M.Minsky等仔細分析了以感知器為代表的神經網路系統的功能及局限後,於1969年出版了《Perceptron》一書,指出感知器不能解決高階謂詞問題。他們的論點極大地影響了神經網路的研究,加之當時串列計算機和人工智慧所取得的成就,掩蓋了發展新型計算機和人工智慧新途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使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處於低潮。在此期間,一些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者仍然致力於這一研究,提出了適應諧振理論(ART網)、自組織映射、認知機網路,同時進行了神經網路數學理論的研究。以上研究為神經網路的研究和發展奠定了基礎。1982年,美國加州工學院物理學家J.J.Hopfield提出了Hopfield神經網格模型,引入了「計算能量」概念,給出了網路穩定性判斷。 1984年,他又提出了連續時間Hopfield神經網路模型,為神經計算機的研究做了開拓性的工作,開創了神經網路用於聯想記憶和優化計算的新途徑,有力地推動了神經網路的研究,1985年,又有學者提出了波耳茲曼模型,在學習中採用統計熱力學模擬退火技術,保證整個系統趨於全局穩定點。1986年進行認知微觀結構地研究,提出了並行分布處理的理論。1986年,Rumelhart, Hinton, Williams發展了BP演算法。Rumelhart和McClelland出版了《Parallel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cognition》。迄今,BP演算法已被用於解決大量實際問題。1988年,Linsker對感知機網路提出了新的自組織理論,並在Shanon資訊理論的基礎上形成了最大互信息理論,從而點燃了基於NN的信息應用理論的光芒。1988年,Broomhead和Lowe用徑向基函數(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提出分層網路的設計方法,從而將NN的設計與數值分析和線性適應濾波相掛鉤。90年代初,Vapnik等提出了支持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和VC(Vapnik-Chervonenkis)維數的概念。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受到了各個發達國家的重視,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將1990年1月5日開始的十年定為「腦的十年」,國際研究組織號召它的成員國將「腦的十年」變為全球行為。在日本的「真實世界計算(RWC)」項目中,人工智慧的研究成了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❹ 什麼叫神經網路
神經網抄絡是新技術領域中的一個時尚詞襲匯。很多人聽過這個詞,但很少人真正明白它是什麼。本文的目的是介紹所有關於神經網路的基本包括它的功能、一般結構、相關術語、類型及其應用。
「神經網路」這個詞實際是來自於生物學,而我們所指的神經網路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人工神經網路(ANNs)」。在本文,我會同時使用這兩個互換的術語。
一個真正的神經網路是由數個至數十億個被稱為神經元的細胞(組成我們大腦的微小細胞)所組成,它們以不同方式連接而型成網路。人工神經網路就是嘗試模擬這種生物學上的體系結構及其操作。在這里有一個難題:我們對生物學上的神經網路知道的不多!因此,不同類型之間的神經網路體系結構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所知道的只是神經元基本的結構
❺ 人工智慧的發展史是什麼
【1950-1956年是人工智慧的誕生年】
圖靈測試1950
Dartmouth 會議1956
(1956年夏季,以麥卡賽、明斯基、羅切斯特和申農等為首的一批有遠見卓識的年輕科學家在一起聚會,共同研究和探討用機器模擬智能的一系列有關問題,並首次提出了「人工智慧」這一術語,它標志著「人工智慧」這門新興學科的正式誕生。)
【1956-1974 年是人工智慧的黃金年】
第一個人工智慧程序LT邏輯理論家1958(西蒙和紐維爾)
LISP編程語言1958(約翰麥卡錫)
用於機器翻譯的語義網1960(馬斯特曼和劍橋大學同事)
模式識別-第一個機器學習論文發表(1963)
Dendral 專家系統1965
基於規則的Mycin醫學診斷程序1974
【1974-1980年是人工智慧第一個冬天】
人工智慧:綜合調查1973(來特希爾)
項目失敗,列強削減科研經費
【1980-1987年是人工智慧繁榮期】
AAAI在斯坦福大學召開第一屆全國大會1980
日本啟動第五代計算機用於知識處理1982
決策樹模型帶動機器學習復甦1980中期
ANN及多層神經網路1980中期
【1987-1993年是人工智慧第二個冬天】
Lisp機市場崩潰1987
列強再次取消科研經費1988
專家系統滑翔谷底1993
日本第五代機退場1990年代
【1993-現在突破期】
IBM深藍戰勝卡斯帕羅夫1997
斯坦福大學Stanley 贏得無人駕駛汽車挑戰賽2005
深度學習論文發表2006
IBM的沃森機器人問答比賽奪魁2011
谷歌啟動谷歌大腦2011
蘋果公司的Siri上線2012
微軟通用實時翻譯系統2012
微軟Cortana 上線2014
網路度秘2015
IBM發布truenorth晶元2014
阿爾法狗打敗人類棋手2016
❻ 人工智慧的具體發展歷史是什麼
【1950-1956年是人工智慧的誕生年】
圖靈測試1950
Dartmouth 會議1956
(1956年夏季,以麥卡賽、明斯基、羅切斯特和申農等為首的一批有遠見卓識的年輕科學家在一起聚會,共同研究和探討用機器模擬智能的一系列有關問題,並首次提出了「人工智慧」這一術語,它標志著「人工智慧」這門新興學科的正式誕生。)
【1956-1974 年是人工智慧的黃金年】
第一個人工智慧程序LT邏輯理論家1958(西蒙和紐維爾)
LISP編程語言1958(約翰麥卡錫)
用於機器翻譯的語義網1960(馬斯特曼和劍橋大學同事)
模式識別-第一個機器學習論文發表(1963)
Dendral 專家系統1965
基於規則的Mycin醫學診斷程序1974
【1974-1980年是人工智慧第一個冬天】
人工智慧:綜合調查1973(來特希爾)
項目失敗,列強削減科研經費
【1980-1987年是人工智慧繁榮期】
AAAI在斯坦福大學召開第一屆全國大會1980
日本啟動第五代計算機用於知識處理1982
決策樹模型帶動機器學習復甦1980中期
ANN及多層神經網路1980中期
【1987-1993年是人工智慧第二個冬天】
Lisp機市場崩潰1987
列強再次取消科研經費1988
專家系統滑翔谷底1993
日本第五代機退場1990年代
【1993-現在突破期】
IBM深藍戰勝卡斯帕羅夫1997
斯坦福大學Stanley 贏得無人駕駛汽車挑戰賽2005
深度學習論文發表2006
IBM的沃森機器人問答比賽奪魁2011
谷歌啟動谷歌大腦2011
蘋果公司的Siri上線2012
微軟通用實時翻譯系統2012
微軟Cortana 上線2014
網路度秘2015
IBM發布truenorth晶元2014
阿爾法狗打敗人類棋手2016
❼ BP神經網路的發展歷史
人工神經網路早期的研究工作應追溯至上世紀40年代。下面以時間順序,以著名的人物或某一方面突出的研究成果為線索,簡要介紹人工神經網路的發展歷史。
1943年,心理學家W·Mcculloch和數理邏輯學家W·Pitts在分析、總結神經元基本特性的基礎上首先提出神經元的數學模型。此模型沿用至今,並且直接影響著這一領域研究的進展。因而,他們兩人可稱為人工神經網路研究的先驅。
1945年馮·諾依曼領導的設計小組試製成功存儲程序式電子計算機,標志著電子計算機時代的開始。1948年,他在研究工作中比較了人腦結構與存儲程序式計算機的根本區別,提出了以簡單神經元構成的再生自動機網路結構。但是,由於指令存儲式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迫使他放棄了神經網路研究的新途徑,繼續投身於指令存儲式計算機技術的研究,並在此領域作出了巨大貢獻。雖然,馮·諾依曼的名字是與普通計算機聯系在一起的,但他也是人工神經網路研究的先驅之一。
50年代末,F·Rosenblatt設計製作了「感知機」,它是一種多層的神經網路。這項工作首次把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從理論探討付諸工程實踐。當時,世界上許多實驗室仿效製作感知機,分別應用於文字識別、聲音識別、聲納信號識別以及學習記憶問題的研究。然而,這次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高潮未能持續很久,許多人陸續放棄了這方面的研究工作,這是因為當時數字計算機的發展處於全盛時期,許多人誤以為數字計算機可以解決人工智慧、模式識別、專家系統等方面的一切問題,使感知機的工作得不到重視;其次,當時的電子技術工藝水平比較落後,主要的元件是電子管或晶體管,利用它們製作的神經網路體積龐大,價格昂貴,要製作在規模上與真實的神經網路相似是完全不可能的;另外,在1968年一本名為《感知機》的著作中指出線性感知機功能是有限的,它不能解決如異或這樣的基本問題,而且多層網路還不能找到有效的計算方法,這些論點促使大批研究人員對於人工神經網路的前景失去信心。60年代末期,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進入了低潮。
另外,在60年代初期,Widrow提出了自適應線性元件網路,這是一種連續取值的線性加權求和閾值網路。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了非線性多層自適應網路。當時,這些工作雖未標出神經網路的名稱,而實際上就是一種人工神經網路模型。
隨著人們對感知機興趣的衰退,神經網路的研究沉寂了相當長的時間。80年代初期,模擬與數字混合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作技術提高到新的水平,完全付諸實用化,此外,數字計算機的發展在若干應用領域遇到困難。這一背景預示,向人工神經網路尋求出路的時機已經成熟。美國的物理學家Hopfield於1982年和1984年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兩篇關於人工神經網路研究的論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人們重新認識到神經網路的威力以及付諸應用的現實性。隨即,一大批學者和研究人員圍繞著 Hopfield提出的方法展開了進一步的工作,形成了80年代中期以來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熱潮。
❽ 神經網路計算機的發展歷程
早在40年代,McCulloch和Pitts就已開始了以神經元作為邏輯器件的研究。60年代,Rosenblatt提出版了模擬學習和識別功權能的「感知機」模型,其構造和規則曾轟動一時,但終因此類機器嚴格的局限性而很快冷落下來。到1982年,Hopfield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模型。這一模型簡明地反映了大腦神經系統的分布式記憶存儲、內容定址、聯想以及局部細胞損壞不靈敏等特性。與此同時,神經網路在解決「推銷員旅行」問題、語音識別、音樂片斷的學習創作、英語智能讀音系統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因此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熱潮在80年代初期又重新興起,成為多學科共同關注的跨學科新領域。不同學科研究神經網路的方法雖不盡相同,但目的都是為了探索大腦智能的機制和實現智能計算機。人工神經網路研究的進展,使研製神經網路計算機的歷史任務落到了現代高科技的面前。這是社會對智能計算機的迫切需要。
❾ 機器學習的發展史
機器學習是人工智慧研究較為年輕的分支,它的發展過程大體上可分為4個時期。
第一階段是在20世紀50年代中葉到60年代中葉,屬於熱烈時期。
第二階段是在20世紀60年代中葉至70年代中葉,被稱為機器學習的冷靜時期。
第三階段是從20世紀70年代中葉至80年代中葉,稱為復興時期。
機器學習的最新階段始於1986年。
機器學習進入新階段的重要表現在下列諸方面:
(1) 機器學習已成為新的邊緣學科並在高校形成一門課程。它綜合應用心理學、生物學和神經生理學以及數學、自動化和計算機科學形成機器學習理論基礎。
(2) 結合各種學習方法,取長補短的多種形式的集成學習系統研究正在興起。特別是連接學習符號學習的耦合可以更好地解決連續性信號處理中知識與技能的獲取與求精問題而受到重視。
(3) 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各種基礎問題的統一性觀點正在形成。例如學習與問題求解結合進行、知識表達便於學習的觀點產生了通用智能系統SOAR的組塊學習。類比學習與問題求解結合的基於案例方法已成為經驗學習的重要方向。
(4) 各種學習方法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一部分已形成商品。歸納學習的知識獲取工具已在診斷分類型專家系統中廣泛使用。連接學習在聲圖文識別中占優勢。分析學習已用於設計綜合型專家系統。遺傳演算法與強化學習在工程式控制制中有較好的應用前景。與符號系統耦合的神經網路連接學習將在企業的智能管理與智能機器人運動規劃中發揮作用。
(5) 與機器學習有關的學術活動空前活躍。國際上除每年一次的機器學習研討會外,還有計算機學習理論會議以及遺傳演算法會議。
❿ 人工智慧的發展概況
探討人工智慧,就要回答什麼是智能的問題,綜合各類定義,智能是一種知識與思維的合成,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的一種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對於人工智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溫斯頓教授提出「人工智慧就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尼爾遜教授提出「人工智慧是關於知識的學科――怎樣表示知識以及怎樣獲得知識並使用知識的科學」。綜合來看人工智慧是相對人的智能而言的。其本質是對人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是人的智能的物化。是研究、開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一)感知、處理和反饋構成人工智慧的三個關鍵環節
人工智慧經過信息採集、處理和反饋三個核心環節,綜合表現出智能感知、精確性計算、智能反饋控制,即感知、思考、行動三個層層遞進的特徵。
智能感知:智能的產生首先需要收集到足夠多的結構化數據去表述場景,因此智能感知是實現人工智慧的第一步。智能感知技術的目的是使計算機能 「聽」、會「看」,目前相應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均已經初步成熟,開始商業化嘗試。
智能處理:產生智能的第二步是使計算機具備足夠的計算能力模擬人的某些思維過程和行為對分析收集來的數據信息做出判斷,即對感知的信息進行自我學習、信息檢索、邏輯判斷、決策,並產生相應反映。具體的研究領域包括知識表達、自動推理、機器學習等,與精確性計算及編程技術、存儲技術、網路技術等密切相關,是大數據技術發展的遠期目標,目前該領域研究還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其中機器學習是人工智慧領域目前熱度最高,科研成果最密集的領域。
智能反饋:智能反饋控制將前期處理和判斷的結果轉譯為肢體運動和媒介信息傳輸給人機交互界面或外部設備,實現人機、機物的信息交流和物理互動。智能反饋控制是人工智慧最直觀的表現形式,其表達能力展現了系統整體的智能水平。智能反饋控制領域與機械技術、控制技術和感知技術密切相關,整體表現為機器人學,目前機械技術受制於材料學發展緩慢,控制技術受益於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積累相對成熟。
(二)深度學習是當前最熱的人工智慧研究領域
在學術界,實現人工智慧有三種路線,一是基於邏輯方法進行功能模擬的符號主義路線,代表領域有專家系統和知識工程。二是基於統計方法的仿生模擬的連接主義路線,代表領域有機器學習和人腦仿生,三是行為主義,希望從進化的角度出發,基於智能控制系統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研究擬人的智能控制行為。
當前,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深度學習技術是當前最熱的研究領域,被Google,Facebook,IBM,網路,NEC以及其他互聯網公司廣泛使用,來進行圖像和語音識別。人工神經網路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步,科學家不斷優化和推進演算法的研究,同時受益於計算機技術的快速提升,目前科學家可以利用GPU(圖形處理器)模擬超大型的人工神經網路;互聯網業務的快速發展,為深度學習提供了上百萬的樣本進行訓練,上述三個因素共同作用下使語音識別技術和圖像識別技術能夠達到90%以上的准確率。
(三)主要發達國家積極布局人工智慧技術,搶占戰略制高點。
各國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相關產業的發展。自人工智慧誕生至今,各國都紛紛加大對人工智慧的科研投入,其中美國政府主要通過公共投資的方式牽引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2013財年美國政府將22億美元的國家預算投入到了先進製造業,投入方向之一便是「國家機器人計劃」。
在技術方向上,美國將機器人技術列為警惕技術,主攻軍用機器人技術,歐洲主攻服務和醫療機器人技術,日本主攻仿人和娛樂機器人。
現階段的技術突破的重點一是雲機器人技術,二是人腦仿生計算技術。美國、日本、巴西等國家均將雲機器人作為機器人技術的未來研究方向之一。伴隨著寬頻網路設施的普及,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機器人技術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和機器人量產化目標實現,機器人通過網路獲得數據或者進行處理將成為可能。目前國外相關研究的方向包括:建立開放系統機器人架構(包括通用的硬體與軟體平台)、網路互聯機器人系統平台、機器人網路平台的演算法和圖像處理系統開發、雲機器人相關網路基礎設施的研究等。
由於深度學習的成功,學術界進一步沿著連接主義的路線提升計算機對人腦的模擬程度。人腦仿生計算技術的發展,將使電腦可以模仿人類大腦的運算並能夠實現學習和記憶,同時可以觸類旁通並實現對知識的創造,這種具有創新能力的設計將會讓電腦擁有自我學習和創造的能力,與人類大腦的功能幾無二致。在2013年初的國情咨文中,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別提到為人腦繪圖的計劃,宣布投入30億美元在10年內繪制出「人類大腦圖譜」,以了解人腦的運行機理。歐盟委員會也在2013年初宣布,石墨烯和人腦工程兩大科技入選「未來新興旗艦技術項目」,並為此設立專項研發計劃,每項計劃將在未來10年內分別獲得10億歐元的經費。美國IBM公司正在研究一種新型的仿生晶元,利用這些晶元,人類可以實現電腦模仿人腦的運算過程,預計最快到2019年可完全模擬出人類大腦。
(四)高科技企業普遍將人工智慧視為下一代產業革命和互聯網革命的技術引爆點進行投資,加快產業化進程。
谷歌在2013年完成了8 家機器人相關企業的收購,在機器學習方面也大肆搜羅企業和人才,收購了DeepMind和計算機視覺領軍企業Andrew Zisserman,又聘請DARPA原負責人 Regina Dugan負責顛覆性創新項目的研究,並安排構建Google基礎演算法和開發平台的著名計算機科學家Jeff Dean轉戰深度學習領域。蘋果2014 年在自動化上的資本支出預算高達110 億美元。蘋果手機中採用的Siri智能助理脫胎於美國先進研究項目局(DARPA)投資1.5億美元,歷時5年的CALO( Cognitive Assistant that Learns and Organizes)項目,是美國首個得到大規模產業化應用的人工智慧項目。Amazon計劃在2015 年能夠使用自己的機器人飛行器進行快遞服務。韓國和日本的各家公司也紛紛把機器人技術移植到製造業新領域並嘗試進入服務業
(五)人工智慧的實際應用
人工智慧概念從1956年提出,到今天初步具備產品化的可能性經歷了58年的演進,各個重要組成部分的研究進度和產品化水平各不相同。人工智慧產品的發展是一個漸進性的過程,是一個從單一功能設備向通用設備,從單一場景到復雜場景,從簡單行為到復雜行為的發展過程,具有多種表現形式。
人工智慧產品近期仍將作為輔助人類工作的工具出現,多表現為傳統設備的升級版本,如智能/無人駕駛汽車,掃地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汽車、吸塵器等產品和人類已經有成熟的物理交互模式,人工智慧技術通過賦予上述產品一定的機器智能來提升其自動工作的能力。但未來將會出現在各類環境中模擬人類思維模式去執行各類任務的真正意義的智能機器人,這類產品沒有成熟的人機介面可以借鑒,需要從機械、控制、交互各個層面進行全新研發。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