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雙峰寺的發展歷史
雙峰古寺原名雙峰寺,為揭陽榕城雙峰寺的前身,因坐落於揭東縣桂嶺鎮雙山南麓,倚靠雙峰並峙的雙象峰——雙山而得名,由釋法山禪師於宋紹興十年(1140)創建。寺後山巒之巔聳立著一塊丈六高的天然巨石,人稱「石母」,傳說是石母娘娘的化身,故俗稱「石母寺」。
石母雙峰寺歷來香火興旺,與潮州開元寺、潮陽靈山寺並稱「潮郡三大名剎」。但在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被毀,元至大元年(1308年)得以規劃重建,元末又毀於戰亂。為方便官紳及百姓禮佛朝聖,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初,由石山禪師移建於榕城東門馬山巷,石母雙峰寺仍然法燈相續,香火綿延至民國期間寺院猶存。按縣志記載:清雍正戊申年(公元1728年)6月,石母雙峰寺毀於台風,棟梁楹桷瓦蓋一時俱盡,是知縣陳樹芝主持修之;民國十四年,縣長陳卓凡又廢之,寺產充作教育費用,是邑紳林存厚、林仲良、周伯初等發起籌款贖回修復。20世紀50年代,寺僧推行「農禪並重」之策,以寺辦廠。至70年代,佛像、文物俱毀,石母雙峰寺面目全非。
及至1992年,揭陽市揭東縣廣安寺住持釋耀瑜提議恢復古剎,獲政府有關部門批准並被聘為住持,主管重修古剎事宜。釋如妙法師負責具體工作,負責管理監督建設工程進度兼管寺廟日常生活事務。歷經近20年十方僧眾的合力營建,佔地46畝,祥光煥彩、美輪美奐、配備周全的石母雙峰寺屹立雙山之下,再現大叢林風采。為別於榕城的雙峰寺,石母雙峰寺更名為「雙峰古寺」。2011年11月21日(農歷辛卯年十月廿六日)舉行「雙峰古寺開光典禮暨耀瑜方丈晉院升座」儀式。
正是:雙峰南北並立,慈音四方宣揚。喜看:華藏妙庄嚴,石母山前看諸佛拈花一笑;法門真廣大,雙峰寺里喜眾生合掌皈依。
B. 開平寺的發展歷史
1949年前這里有僧侶80多人,高僧虛雲法師少年居此「靜以成學」。新中國成立後,他是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行年120歲圓寂。其先,妙蓮方丈也居於此,後為福州鼓山湧泉寺住持。虛雲、妙蓮二位為我國高僧,曾行腳於南洋,開平寺因而名播海內外。
開平寺現修葺一新,寺院沿山而上,背靠青翠群山,左右竹松合抱,寺前荷塘葉茂花繁,寺中終年晨鍾暮鼓,香火不斷,僧侶來往交流,香客雲集,遊人不斷。l
1000多年來,開平寺數次被毀,「文革」浩劫時毀壞嚴重,寺中原有一部《華嚴經》被毀。1980年整修後,部分建築保留了唐五代的風格。1990年重修了圓通寶殿(又稱法堂),殿內供有千手觀音、地藏菩薩、目連尊者、二十四諸天等佛像。1994年6月重修大雄寶殿,殿內供有釋迦牟尼佛、樂師佛、阿彌陀佛三尊大佛像,以及十八羅漢等,這些佛像經能工巧匠精心雕塑,傳神逼真,栩栩如生。
開平寺佛節甚多,尤其以農歷四月初八浴佛節和觀音聖誕節最為熱鬧,四方僧侶信徒都會來此聽經聞法,燒香拜佛,不絕於途。
開平寺作為閩北最負盛名的千年古剎,改革開放後,迎來了一批又一批海外佛門弟子,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1982年,新加坡淡禪大師來到該寺,贈予一銅磬。日本高僧孟春空海親書「慈眼觀眾生,福聚海無量」,贈送一幅畫工精細的「達摩佛渡江圖」和法器木魚一隻。1990年正月,美國北美加州佛教總會董事長寬凈法師與一新加坡居士隨帶了許多佛經贈送該寺。1996年9月又有美國,新加坡及台灣、香港等高僧、佛教徒來寺觀光,並為祖廟修繕捐款。近年來,前往開平寺觀光旅遊,燒香禮佛的人絡繹不絕,每年達十多萬人。
C. 香山寺的發展歷史
平頂山香山寺建於東漢末期,大約在漢靈帝光和年間,比白馬寺晚約百餘年,歷經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由於地處中原,受朝代更替、兵火戰亂的影響,屢毀屢建。上世紀五十年代,還有部分明清所建殿堂,文革時盡遭破壞,僧人被趕走,殿堂被拆毀,如今的香山寺建築群除千年寶塔和十幾通古碑外,都是文革後依靠民間力量和政府支持逐步恢復起來的。
歷史上的平頂山香山寺規模宏大。其主要部分依據香山山峰圓潤的天然地理形勢,一直保持著以塔為中心、四面配以殿堂的曼荼羅式布局形式。整體分布上橫跨三座山峰,呈現出以香山為中心,以東西龍山為兩翼,前出山腳,包括西院和南院的格局。同時還有很多分布在周圍地區的下院。歷代香山寺,一般都建有山門、金剛殿、天王殿、韋陀殿、關聖殿、彌勒殿、四面佛殿、觀音殿、大雄寶殿、伽藍殿、祖師殿、六祖殿、地藏殿、廣生殿、山神殿、包公殿、藏經殿、法堂、禪堂、客堂、鍾樓、方丈以及魁星樓,還包括佛塔、墓塔、經幢等建築。
據文獻記載考證,宋、金、元、明時期香山寺的規模不斷擴大,明代時達於鼎盛。宋紹聖四年(1097),朝廷頒旨明確了香山寺四至,總面積大50多平方公里。歷代朝廷賞賜的田地累計2萬多畝,山林1萬多畝。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金世宗次女唐國公主與駙馬都尉、上護軍廣平郡開國侯烏林答天賜,捐資重建香山寺,規模「有倍於初」。據金代古碑記載:「自宋元符以來,住持相因修葺,輪換美孚。」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根據玉峰妙鑒禪師奏請,皇帝頒旨,刻立了《香山寺地界公據》 ,進一步確定了四至范圍,香山寺改稱「香山十方大普門禪寺」。明天順二年(1458),英宗敕賜「香山大普門禪寺」匾額,山與寺日盛。此時,香山寺有下院16處,分布在寶豐、魯山、郟縣、方城、密縣,是名符其實的豫西南地區的佛教中心。
清末以後香山寺漸趨衰落。改革開放以來,香山寺逐步得到恢復。1986年,香山寺觀音大士塔及宋代蔡京碑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D. 法藏寺的發展歷史
法藏寺,位於上海市盧灣區吉安路,始建於一九二四年,創建者為近代天台宗耆內宿興慈法師(一容八八一年至一九五〇年)。一九一八年,興慈法師應哈同夫婦之請赴滬開講《天台四教儀集注》,後留滬弘法。一九二四年春,居士王一亭等發起贊助,在吉安路購地五畝余,籌建法藏講寺,一九二九年建成。
興慈法師教演到台,行傅凈土。因此他創建該寺的宗旨是:宗標凈土,以萬修萬人去之稱念頭佛號法門自行化人。寺以「法藏」標名,乃據《無量壽經》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大願成佛度生之意。據記載,該寺共有四座殿堂。大雄寶殿,外形為塔式。殿內供釋迦坐像,阿難、迦頁侍立兩旁。左右殿壁為海島壁塑,上塑膠十八羅漢、善財五下三參等像。彌勒閣中供布袋和尚像,韋馱、伽藍菩薩分立兩側,二十四諸天立於假山峰巔之間。法堂為講經弘法之所,可容六百餘人。藏經樓藏有明刊《南藏》、清刻《龍藏》、《頻伽藏》等經典。殿宇構築宏麗,佛像壯嚴。
E. 崇安寺的歷史發展
崇安寺是無錫最古老的寺院,它和上海的城隍廟、蘇州的玄妙觀、南京的夫子廟齊名。這里原來是清凈的佛 教聖地,後來無寺有名,發展為商業繁華區,成為無錫市中心的代名詞。崇安寺相傳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宅社。
364年晉哀帝興寧二年改為寺院,命名為興寧寺
977年宋太平興國二年改為崇安寺。
清乾隆時封為靜慧寺。以後幾經毀建,辛亥革命後,神像陸續被毀,房舍改作它用。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西方殿,吳稚暉、俞復等人在此創辦三等學堂。皇亭,清光緒元年,無錫知縣廖綸為恭維皇帝,在大雄寶殿前建造聖諭亭,俗稱皇亭。亭內供牌位,上寫:「當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每逢農歷初一、月半或皇帝婚喪喜慶,地方官一定要到皇亭頂禮膜拜。辛亥革命後拆毀,改為四面開通的瓦楞敞廳。上午為菜市,下午為雜耍和皇亭小吃攤。皇亭小吃集聚了無錫幾十種點心。還開設有拱北樓、新萬興、金阿胖等面飯館。
1909年,因崇安寺而有崇安寺小學,在寺後門,即崇安寺後門(後名公園弄),無錫籍革命家陸定一曾為母校題寫校牌。1971年,學校總部校舍讓給崇武小學(後名崇安小學)。
1927年,秦起領導的無錫總工會所在地即在大雄寶殿。抗日戰爭中,被日軍焚毀。大悲樓,有五間樓房,明萬曆年間造,樓上為藏經閣,閣前為王右軍(王羲之)滌硯池,後改為崇安寺小學。
1963年因屬危房改為平房,1969年填沒滌硯池。1983年改為市老幹部活動室。
1975年皇亭所在地改造為4層5000多平方米的人民路菜場,現為超市。此外還有南院、北院、萬松院、中隱院等,都早已被拆除或改建。
1984年,崇安寺小學遷至圖書館旁的新校舍。而崇安小學也於1982年遷入大婁巷小學舊址,寺後門原址由市老幹部局改建後設無錫市老幹部活動室。20世紀90年代,崇安寺小學校舍因崇安寺改造而被拆掉,學校並入大婁巷的崇安小學。
2003年,實施崇安寺改造工程的一期工程,以城中公園及原有的古井、故居、古殿等文化遺跡為依託,將建成精品服飾區、文化娛樂區和商業服務區,成為融特色商業、餐飲、文化、休憩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商業步行街區。崇安寺改造工程總用地面積28.6公頃,改造後將建成蘇南第一、全國一流的繁華中心商務區。
F. 白佛寺的發展歷史
公元1916年,第七復世夏茸尕布根敦制丹增諾爾布(1873一1927)在達如玉部落頭人和廣大信教群眾的支持下,於現址開始興建土房白佛寺,歷時4年竣工,建成大小經堂和白佛府邱(當地稱之為衙門)等主要建築。1958年,該寺除49間的大經堂和9間的小經堂外,另有白佛府邱等噶爾哇9院,倉房茶房30間,達如玉部落七族份的辦事公房7處,共計房屋300間,寺僧88人(其中活佛4人)。1958年後,除白佛府邸外,其它建築多被拆毀或佔用。
1981年7月2日重新開放。1985年由海晏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新建「五轉七」大經堂一座,小經堂5間,面闊5間,進深3間的寧果活佛經堂一座,寬闊宏偉的寺門一座,僧舍100餘間。該寺建築系漢族宮殿式建築,屋頂周延翹翼欲飛;紅漆欄桿,棟梁彩繪;門窗秀雅,壁畫絢麗。活佛府邸尤顯金碧輝煌,擺設豪華。現有寺僧30餘人(內轉世活佛3人),由原麻皮寺的寧果活佛任寺管會主任,主持具體寺務。
寺院內藏有全套藏文《甘珠爾》大藏經及鎏金銅質獅子一對和大象一隻,均為稀世珍品。十世班禪大師生前曾兩次來此講經,是環湖地區享有盛名的寺院。
G. 橫山寺的歷史發展
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遠厚重,元代鼎盛致明清兩代,曾幾度興衰,回後毀於戰火。2003年開始重答建,2004年11月份全面竣工並於11日隆重舉行了落成典禮,社會各界人士及四方信眾萬餘人雲集橫山寺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剎,以它前所未有的恢弘氣勢,再現了「遼南第一寺」的雄偉風貌。2009年被省政府授予「雙文明寺廟」,2010年被國家宗教事務局授予「首屆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稱號。
H. 凈慈寺的歷史發展過程是什麼樣的
凈慈寺抄,俗稱凈寺。此寺坐落在襲杭州西湖之南的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寺創建於五代十國時期,最早叫慧日永明院。永明即延壽,904—975年在世,自幼信佛。後來出家。此寺系吳越國王出資為他所建的,他是凈慈寺的開山祖師。北宋年間此寺改名為壽寧禪院,南宋又名凈慈保恩光孝禪寺,簡稱凈慈寺。
I. 永泰寺的歷史發展
歷程
北魏正光二年(521年),宣武帝元恪的女兒永泰公主在中嶽嵩山「出欲入道為尼」。其史孝明帝元詡便在子晉峰下的明練塔旁敕建一座尼寺,讓妹妹永泰公主侍佛傳法,並喜度官宦及平常百姓家的女子百餘人為尼。永泰寺之名始見於唐中宗李顯神龍二年(706年)七月廿五日,嵩岳寺都維那憎道瑩上奏朝廷,說明練寺「依山帶水,形勝幽棲,不假多工,便堪居住」。整修竣工後,因「天恩為永泰公主於前件,故伽藍置寺一所,請以永泰為名,特望度僧二七人……」自此,明練寺從創建到易名永泰寺,共經歷了185年
名稱的由來
金朝,永泰寺又更為永禪寺,是寺僧標榜自己是佛教禪宗正脈的一種表示。因北宋以後人們深受程朱理學的影響「男尊女卑」的社會風氣逐漸形成,佛教僧徒中也有言女僧人是「二僧」(含低人一等之意)之說,這是性別歧視的惡果。永泰寺尼僧把寺名改稱永禪寺,當是對這種蕊欲偏見抗爭的一種方式。金代永泰寺名僧均庵主圓寂後,其門徒為其建塔,塔銘即題為「嵩山永禪寺均庵主塔記」。
與少林寺的關系
元、明以後,永禪寺又復稱永泰寺。這一時期永泰寺尼僧世系也多依照少林寺自元代初年福裕開始的「70字輩」的順序排名論輩。所以,此時永泰寺有的尼僧便自稱永泰寺是少林寺下院,把永泰寺稱為永泰院或永泰庵。尼僧圓寂後也歸葬建塔於少林寺塔林。如元至正四年(1344年)永泰院主圓公死後,建塔於少林寺塔林,塔銘上就刻有「永泰院主圓公之塔」8字,現在墓塔猶存。
J. 佛寺的歷史沿革
東漢至東晉(約1~4 世紀) 此時佛教被看作類似黃老之學。史載漢桓帝時「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浮屠」為梵語Buddha的音譯,也譯作「佛」。佛教剛傳入時其建築曾借用中國傳統的「祠」的名稱,後又稱為「佛圖」或「浮圖」。據《魏書·釋老志》,「自洛中構白馬寺,盛飾佛圖,畫跡甚妙,為四方式。凡宮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從一級至三、五、七、九。」東漢末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又堂閣周回,可容三千許人。」說明最初的佛寺以塔為中心,四周用堂、閣圍成方形庭院。屬於這時期的佛寺遺址尚未發現,但可從《洛陽伽藍記》記述的北魏洛陽永寧寺推知大概。此期佛寺數量不多,西晉首都洛陽周圍也只有40多所。
南北朝至五代(約4世紀中葉至10世紀中葉) 這是佛教在中國的鼎盛時期。佛教為統治者所信仰,許多僧徒成為權勢者,擁有政治影響和經濟實力,佛寺的數量和規模都大大超越前代。南北朝時,佛寺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前期舊型的延續,以北魏洛陽永寧寺為代表;雲岡石窟第六窟為方型窟室,中心立塔柱,四壁環繞有浮雕的廊院,北面正中雕殿形壁龕,可資佐證。另一種是宮室第宅型。北魏中晚期通過舍宅為寺的「功德」活動,許多王侯的宮室、第宅改建佛寺,以原前廳為佛殿, 後堂為講堂,廊廡環繞,有的還附有花園, 形成與前期迥然不同的風格,成為以後佛寺建築格局的主流。《洛陽伽藍記》記載的約50座重要佛寺中,以塔為中心的浮屠祠型約佔四分之一,前廳後堂的宮室第宅型約佔三分之一。隋唐時期已很少有以塔為中心的佛寺了。從初唐律宗創立者道宣撰《關中創立戒壇圖經》中所繪理想的律宗寺院,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所繪佛寺和有關文獻的描述,可知唐代佛寺是繼承北魏宮室第宅型佛寺發展而定型的。 佛教傳入中國後,「寺」隨之而出現。公元第一世紀東漢明帝時,西域高僧迦攝摩騰和竺法蘭應請來到洛陽,最初是住在中國專門接待外國使節和貴賓的官署「鴻臚寺」。
後來為供養這倆位高僧安置佛像經典和長期居住,就另給建造了一所住處,同時用他們馱運經卷的白馬為新居「寺」命名為「白馬寺」。
這就是我國最早開始建立的第一座佛寺。從此原做為官署名稱的「寺」也就成為中國佛教寺宇的專稱,而在「寺」前加以廟名,成為慣例。 佛寺最初是按照朝廷官署的布局建造的,也還有原來是貴族和富人將自己現成的住宅施捨為寺的,因此,許多佛寺原來就是一所有許多院落的住宅。由於這些歷史原因,中國漢族地區的佛寺在近兩千年的發展中,其構造基本上採取了中國傳統的院落形式作為佛寺的布局,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屋脊六獸、筒瓦紅牆的標志,一看就知道是佛寺。
佛寺內有許多院落,其中房舍稱「堂」或者稱「寮」。自宋崇寧二年(一一0三年)以孔子廟為大成殿,於是佛寺建築除堂寮之外,其主體部分也稱為殿。 隨著佛教流傳日益深入民間,佛教的寺廟建築和佛菩薩像的塑造也就在我國各地普遍的建造起來,寺廟建築和工藝也就更加發達。我國中古時期勞動祖先所留下來的珍貴的藝術結晶和偉大的文化遺產差不多都是經過佛寺建築和佛像塑造而得以保存的,乃至佛像藏內都有,例如,我國最早的木構建築,山西的南禪寺和舉世馳名的敦煌、雲岡、龍門、麥積山、炳靈寺等佛窟,這些都是無數寶貴文化遺產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見,佛寺建築和佛像塑造對我國民族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它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完美的建築藝術和它所體現出的文化底蘊、教化內涵、更是廣大精深不可思議。
寺廟雄偉巍峨的殿閣建築及妙相庄嚴的佛菩薩像是「住持三寶」佛、法、僧的形式體現,是僧伽和合共住焚修和弘法利生的道場。自他二利、是佛弟子們的恭敬福田,使到過寺院的人們善因深入八識田中,增長趨向覺道的善根,同登華藏玄門,共入毗盧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