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來文化對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洋務運動是近代教育的開端。洋務派共創辦24所新式學堂,主要為翻譯、工程、兵器、通訊、醫務等培養新型人才,雖然學堂規模不大,但是依舊打破了古老的科舉制度,培養了一批不同於傳統的近代科技知識分子,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社會文化風氣,為後面科舉制的廢除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派遣留學生,為了更系統的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洋務派向西方派遣 200 多位留學生,為洋務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西學知識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對中國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為中國社會邁向近代化准備了最初始的文化條件。
(1)文化的歷史發展的影響擴展閱讀:
延續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史,曾經歷過兩次大規模的外來文化的沖擊,一次發生在三世紀漢代末期,來自西域近鄰諸國的印度佛教文化,跨山越水,綿延不斷地傳入中土,前後長達數百年,其對華夏文化的影響,涉及到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文學、建築等多個方面。
另一次發生在19、20世紀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為代表的資本主義擴張階段的西方列強,挾持武力上的絕對優勢,強行撞開了中國的國門,一種具有現代形態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湧入中國,主要包括對文學的影響、社會經濟的影響以及生活方式的影響。
2. 文化,歷史,國家發展:悠久的文化,對一個國家現代化發展的影響是怎樣的
文化包袱這種說法,我感覺很奇怪。這只能證明,某些人心裡的自虐非常的嚴版重。
中國的文化很悠久,有精權華也有糟粕。不必夜郎自大,也不必自輕自賤。
不管怎麼說,中華文明作為唯一流傳到今天未曾間斷過的古老文明發展到了今天,必定有其道理。
3. 思想文化對歷史發展的影響
當然有啦!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反映一定時期的社會經濟…一定時期的經濟又決定一定的歷史發展…思想文化作為意識對客觀世界有能動作用…
4. 簡述中國學術文化的發展歷程及其影響
回顧20世紀中國學術的發展歷程,應該說:這是一個豐收的世紀、創新的世紀、輝煌的世紀。一百年間,名家輩出,群星燦爛,成果豐碩,推陳出新。中國傳統的學術發生蛻變,西方學術大量引入中國,在中西方學術的交流、撞擊、融合中,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誕育,並迅速地茁壯成長。一百年內,各個學術領域均有新的
突破和重大進展,構建了完整的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體系。回顧和總結20世紀的學術發展,明辨其是非得失,是一樁很有意義的工作,是為了推進21世紀的學術,進一步建構中國社會主義學術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
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著璀璨的成果和豐厚的積累。它長期以來哺育了中華兒女、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性格與精神,在世界學術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從19世紀中葉以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也帶來了西方的學術文化。西學東漸,經歷了幾個階段,先是器物文明的傳播,其後是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傳播,直到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西方的學術文化,涵蓋廣闊,影響深遠,進入中國後生根、開花、結果。它改變了中國學術思想界以至全社會的發展方向和前進步伐,中國從傳統的封建社會跨進近代社會。其間,中學和西學、舊學和新學、傳統學術和近代學術發生了激烈斗爭和逐步融合。中國20世紀之學術即在這一斗爭和融合的再創造過程中呱呱墮地。
中國近現代學術肇始於嚴復翻譯西方的學術名著,19世紀末,他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向中國人介紹了進化學說,使中國學術界的觀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此後,他又陸續翻譯亞當·斯密的《原富》,穆勒的《群己權界論》,甄克思的《社會通詮》,斯賓塞的《群學肄言》,孟德斯鳩的《法意》,穆勒的《穆勒名學》,耶方斯的《名學淺說》,這些都是中國傳統學術界罕有研究、著述的領域,中國近代的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邏輯學得以借鑒,因之萌生。
1901年,梁啟超發表《中國史敘論》,說明近代歷史學與傳統歷史學之區別:「自世界學術日進,故近世史家之本分,與前者史家有異。前者史家不過記載事實,近世史家必說其事實之關系,與其原因結果。前者史家不過記述人間一二有權力者興亡隆替之事,雖名為史,實不過一人一家之譜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間全體之運動進步,即國民全部之經歷,及其相互之關系。」他大聲疾呼,歷史學必須沖破傳統,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並認為這是有關國家興亡的大事,他說:「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唯此為大。」此時,夏曾佑編寫《最新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是我國第一部用章節體寫作的具有近代色彩的中國通史。其他學科也在20世紀之初相繼跨人近代時期,1910年沈家本創辦的法學會和《法學會雜志》可說是近代法學的萌芽;王國維、羅振玉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可說是近代考古學的濫觴;章太炎研究印度哲學、王國維研究叔本華,開近代中國人研究外國哲學的先河;五四時代,陳獨秀、胡適鼓吹文學革命,中國近現代文學得以誕生,胡適寫作《中國哲學史大綱》,第一次用西方觀點對中國古代思想進行分析研究。至於自然科學,19世紀後期已由李善蘭、徐壽、華蘅芳等翻譯了許多著作,做了大量准備。1915年,留美的中國留學生成立中國科學社並創辦《科學雜志》,中國近代的自然科學研究也逐步展開。
20世紀的中國學術是先進知識界為了挽救國家危亡,向西方尋找救國真理的產物。西方的各派學說,眾多著作,像打開閘門的洪水一樣,沖進中國。中國學者站在自己的基地上進行選擇、甄別、吸收,創造適應於自己時代的學術文化。學者們,作為中國人,生於斯,長於斯,在中國接受教育,必定會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
影響。20世紀的第一代學者,從舊時代過來,大都精通中國的傳統文化。五四時代激烈的反傳統文化的戰士們,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吳虞等,他們為了完成除舊創新的歷史使命,竭力反對舊傳統,要與舊傳統決裂,但實際上舊傳統已滲進他們的血液里,他們不可能完全斬斷傳統。真像他們自己所說:他們
是從舊營壘中沖殺出來,進行了反戈一擊。即使像陳序經那樣的「全盤西化論」者,也不可能擺脫舊傳統。只要你是中國人,曾受中國文化的教育,就不能完全擺脫中國學術文化的影響,「今日之我」不可能全盤反對和完全丟棄「昨日之我」。 同樣,20世紀的中國學者,不管他的思想多麼保守、頑固,也不可能完全反對西方的學術文化。西方學術文化的先進性、優越性日益明顯,人們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它,全盤反對和摒棄西
方學術文化的人也是沒有的。近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大多受西方的影響,西服革履、西裝大菜、洋房高樓、汽車飛機,西方文明,無處不在,哪個人的生活能離開這些?茅盾在《子夜》中寫的吳老太爺頭腦冬烘,頑固不化,但從鄉下來到了上海,口誦《太上感應篇》,居住的卻是洋房,出門更非坐汽車不可。拖著辮子,倡導復古的辜鴻銘其實是受過西方完備高等教育的一位大學者。20世紀的重大特點是中西文化從斗爭走向融合,人們都在亦中亦西、非中非西、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圍中成長。兩種異質文化的斗爭和融合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歷史上,佛教文化傳人中國,經歷了漢魏兩晉南北朝唐宋,儒佛之間發生激烈斗爭和相互排拒,才逐漸地融合,產生了儒學化的佛學——禪宗,和佛學化的儒學——理學。明清之際,耶酥會士將西方文化帶來中國,雖有徐光啟、李之藻甚至順治帝、康熙帝等上層人物的扶植,也遇到儒學的頑強抵抗,經一、二百年之久而煙消雲散,並未能生根、開花、結果。可見異質文化之間的融合,尤其是要從融合中誕生出新的學術文化,是一個長期、緩慢而艱難的過程。 鴉片戰爭後西方文化在中國傳播,這是歷史上異質文化第三次進入中國,其聲勢之大,影響之遠,大大超過了以前的兩次。由於西方學術文化的先進性,使中國傳統文化相形見絀,在上個世紀末,中學和西學的兩軍對戰中,中學已陣腳大亂,敗下陣來。必須吸取西學之長,「以洋為師」在中國學術文化的基地上重新創造,才能重建中國的學術文化。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經過中國學人們不懈的努力,20世紀的中國學術得以孕育成形,脫穎而出,並顯示了嶄新的面目和蓬勃的生命力。
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大體上說,有以下特點: 一、以進化學說和唯物史觀為指導思想。中國傳統學術贊美上古時代的制度和人物,頌先聖而薄後王,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視為道統所在,後世丟失了古代道統,故而欺凌爭斗,社會日益退步。19世紀末,嚴復翻譯《天演論》,社會進化的原理風靡全國,完全改變了陳腐觀念,中國人懂得了用進化史觀來觀察和研究人類社會,得出了與古人全然不同的結論。這樣,20世紀的學術文化拋棄了傳統觀念,樹立起近代新觀念。五四運動前後,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掌握了科學的唯物史觀,進一步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作用等等,把學術文化的研究置於唯物史觀和科學方法的指導之下。20世紀中國的學術文化有了長足的發展。20世紀
的中國學人全都信從進化原理。而在1949年後,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佔有主導地位,在它的哺育下,誕育和成長了大批學者。 二、形成了新的知識分類體系。中國傳統學術,分成經、史、子、集,並不嚴格地建立在學科分類的基礎之上,其中經學特別重要,凌駕於上,且涵蓋一切。《易經》中包括數學、哲學、自然科學;《書經》中包括政治學、歷史學、地理學;《詩經》中包括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禮記》中包括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春秋》中包括歷史學、政治學。許多學科尚在幼年萌芽狀態,尚未從籠統的經學中分化獨立出來,學科之間的界線極為模糊。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茁壯成長、規模齊備,形成了新的知識分類體系。自然科學移植了西方幾百年積累的學術成果,獨立為一大學科。其中分門別類,學支林立,建立了數、理、化、生、農、工、醫等大學科,門類繁多、內容充實,洋洋大觀,達到了較高水平,且有裨於國計民生。而人文
和社會科學中,文史哲分離,形成各自的專業,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社會學、新聞學、政治學、心理學等新學科,紛紛誕生獨立。由於20世紀人類社會的飛速進步,人們對自然、社會、人類自身的認識更加深入,知識量、信息量巨大增長,學術文化的內容日益充實,范圍日益擴展,完全突破了傳統的經、史、子、集的舊框架,形成了近現代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新的學科分類體系。
三、理性方法的運用。傳統學術研究的方法不夠精密、邏輯不夠嚴謹,推理判斷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色彩。治學中帶有直觀感悟,冥心靜思,自省修養等等。某些非理性的方法,如形象的、感悟的、信仰的、揣測的、情緒的方法,只要能表達研究對象或真實、或虛幻的狀態,就能形成某種學術性的知識,如古代的瀛海九州說,天人感應說,明心見性說。20世紀的中國學術引進西方的研究方法,運用歸納和演繹,重視證據,「無征不信」、「孤證不立」,摒棄主觀成見,抱著冷靜、客觀的態度,以理性方法對確定的對象進行具體、准確的認知活動。在自然科學中運用顯微鏡、望遠鏡、以及其它科學儀器和實驗手段,在社會科學中則著重調查研究的方法,獲取第一手的實際材料。20世紀的學術文化追求的是精確而具體地把握現實世界的豐富多樣性,進而認識其本質和規律。近現代學術崇尚的是理性精神而非感悟、信仰或權威。
四、高揚愛國主義精神。中國進入20世紀,帝國主義的侵略更加兇狠,封建軍閥和國民黨政府的壓迫更加殘酷,內憂外患,民不聊生。20世紀的中國學者們目睹山河破碎,人民苦難,抱著無限的同情,喚起自己的責任感,慷慨以拯救天下為己任,在各個學術領域中苦心探索,矢志鑽研,目的就是為了救國。20世紀的中國學術是在風雨如磐的苦難歲月中誕生發育的。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封建主義壓迫,使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20世紀學者們共同的強烈願望。搞自然科學的希望科學救國,搞經濟學的希望實業救國,搞教育學的希望教育救國,搞政治學的希望國家繁榮昌盛,搞哲學的希望振興民族精神,搞歷史學的希望以歷史經驗教育和喚起民眾,搞文學的塑造了眾多威武不屈的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伴隨中國的苦難而產生,它推動國家的前進、呼喚民族的奮起、激勵大眾的斗爭,因此,愛國主義滲透其中,成為它主要的精神支持。20世紀的中國學術高揚著愛國主義的旗幟。
5. 中國文化發展史上主要受到哪些外來文化的影響
延續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史,曾經歷過兩次大規模的外來文化的沖擊。
一次發生在三世紀漢代末期,來自西域近鄰諸國的印度佛教文化,跨山越水,綿延不斷地傳入中土,前後長達數百年,其對華夏文化的影響,涉及到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文學、建築等多個方面,在唐朝更是達到了頂峰(這第一次只是對中國的宗教信仰影響很大,對社會經濟基本沒有什麼影響);
另一次發生在19、20世紀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為代表的幾乎所有當時已進入資本主義擴張階段的西方列強,挾持武力上的絕對優勢,強行撞開了中國的國門,一種具有現代形態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湧入中國,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統江山,這里主要包括對文學的影響、社會經濟的影響以及生活方式的影響。
6. 中國文化發展史上主要受到哪些外來文化的影響
外來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特別是對現代中學生的影響具體又表現在哪裡?這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話題。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千年一日,不斷重復,如果不是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的影響,現在我們或許還依舊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搞不好我們的女同學現在還要纏著小腳呢。中國傳統文化本以仁愛、孝悌、忠信、和平、謙恭、中庸、因循、團聚、勤儉、自強等等為美,並以此標准評判社會、領導人生,這種儒家的傳統思想統治了華夏民族2000年,咋看一眼,似乎沒什麼不妥,列強要是不來,我們也就這么過日子了。這和我們的現代生活根本就是大相徑庭,很明顯是外國文化的沖擊改變了這一切,即是說「現代」的概念和外來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首先,我們簡單了解一下中國傳統文化受外來文化沖擊的情況。
延續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史,曾經歷過兩次大規模的外來文化的沖擊,一次發生在三世紀漢代末期,來自西域近鄰諸國的印度佛教文化,跨山越水,綿延不斷地傳入中土,前後長達數百年,其對華夏文化的影響,涉及到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文學、建築等多個方面,在唐朝更是達到了頂峰(這第一次只是對中國的宗教信仰影響很大,對社會經濟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另一次發生在19、20世紀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為代表的幾乎所有當時已進入資本主義擴張階段的西方列強,挾持武力上的絕對優勢,強行撞開了中國的國門,一種具有現代形態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湧入中國,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統江山,這里主要包括對文學的影響、社會經濟的影響以及生活方式的影響。 當然在這里我們先澄清一個概念,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我們90年代的孩子們心目中的傳統文化是什麼?我想不會是女子十二樂坊穿著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鬧哄哄的演奏那所謂的傳統民樂吧?還是認為魯迅先生筆下那個滿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國的古代文人?如果90年代的孩子們是從周傑倫的《東風破》或是SHE的《長相思》里才開始接觸體會到中國古典詩詞之美是不是太遲了?其實中國傳統文化是歷經千年,在漫長歷史過程中逐步創造發展起來的。她幾經建構-解構-再建構,綿延不絕,生生不息,慢慢沉澱而成。前面說到,佛教是印度傳入的,但是在後來的幾百年發展中產生了中國自己的特色,產生了自己的朝拜方式,這就算是中國的文化了。英國的威廉斯曾給出文化定義的三個方法:
(1)用來「描述知識、精神與美學發展的一般進程」。
(2)用來指涉「一個民族、一個時期、一個團體或整體人類的特定生活方式」。
(3)用來象徵「知識,尤其是藝術活動的實踐及其成品」
我本人比較傾向第二種定義方式,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比如打火機在傳入中國幾十年後,中國工匠按自己的設計在上面雕上龍鳳的圖騰,就算是中國式的打火機了,可以算是中國文化的范疇。有句玩笑話這么說的:「一個人夢游是神經,一百個人夢游是集體神經,一個鎮上的人夢游就是一種文化了」也有一定的道理,符合「一個民族、一個時期、一個團體或整體人類的特定生活方式」的規范,當然這是笑話。
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外來的文化影響著我們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現在的中學生為例,至少他們現在的生活,從家用的電視、冰箱、洗衣機,到出門吃的快餐、坐的汽車,所有的生活工具都是外國傳入的,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的東西除了貼在家門口的對聯之外似乎並不多。連打火機這種生活必備的小玩意都是外國發明的。
通過調查發現,現在的中學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知之甚少並且興趣不大,而對外來的文化卻表現出很大的熱情,這可能與他們所處的生活方式有關,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中國的傳統文化跟不上腳步,大家的選擇有自己的合理之處也有些無奈之處。比如說京劇,近年來在珠海似乎都沒有較大規模的正式演出(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很明顯是因為喜歡京劇的人群少得可憐,另外京劇的演出樣式也與現代生活格格不入,看來如果京劇不尋求自己本身變革的話,難保不會被社會所淘汰。現在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外來文化沖擊所表現出來的情況,包括對文學、社會經濟、生活方式三個主要方面。
一、外來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學的影響。
我個人的觀點有三個方面的變革:一是留學生運動及其相應的翻譯小說的興起;二是由翻譯小說引發的白話文的突破;三是現實主義文學(在中國的歷史中,現實主義少得可憐,我印象中就看了一部《紅樓夢》算是有瓜葛的)在中國的長盛不衰。
本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首先受打擊的是中國軍隊,面對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攻擊,它己經老朽得不堪一擊了。奇怪的是一直到近半個世紀之後,這個打擊才落到中國傳統文學的頭上,不同的是,這一次,是我們中國人自己掄起大錘,砸向了自己的傳統文化,而這把大錘,不是別的,恰恰是被我們罵為「洋鬼子」們的「西洋小說」,所以引發了以上三方面的變革。我現在教的學生,之所以能寫白話文而並不是傳統的文言文,見了老師的面說「Good morning」而不是「小生晨妙遇先生,敬尊矣」也是拜外來文化沖擊所賜。中國的白話文興起的確有利於人民之間的交流,所以現在有人認為文言文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堅持認為在21世紀的今天,文言文比白話文先進,他們舉常用的例子,假如母親在家裡病了,希望你趕快回去。要拍電報:
英語:your mother is seriously ill,please come home back quickly.
白話文:你媽媽得了重病,希望你趕快回家。
文言文:母病重,盼速歸。
由上至下,表達含義越來越明確,用字個數卻是越來越少,由此可以自然得出結論:英語不如中文,白話文又不如文言文。這是一種俠義的比較,我個人認為沒有道理的,因為電報屬於在淘汰邊緣的通信方式。最多是用在軍事的無線電中,而軍事信息的傳遞是不需要加入個人的情感的。像母親病倒這種情況,打個電話表達會更加清楚。所以,白話文更適應現代的生活。外文對中國文學的影響總體來講是利大於弊。
當然,現在的感覺是外來文學的影響也有些過了頭,中學生看古詩詞的基本沒有了,用英文寫情詩的倒是不乏少數;自己動筆的情況少了(都是用電腦打字),所以寫錯別字的人越來越多了(包括我)。不可否認電腦時代的大趨勢就是打字寫文章,因為論文在電腦上總比書面上好改的多,但是沒有筆跡的區別體現不出來學生自己的風格,所以在大學之前還是提倡學生們寫作用筆來完成。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發現,現在的學生寫字水平已經無法和上一輩的人相比,普遍潦草無比,字跡難辨,倒是練簽名的興趣盎然。另外受到香港文化的影響,在作文中夾雜的半英文和不規范的語法現象也很多,這令許多老教授大為感慨。
在這種情況下要引導學生多讀些古詩,讓他們發現中國文化的精髓,畢竟那種押韻的詩詞有著自己的意境,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詩詞是一個國家文化的體現,只有精通本國語言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奧妙,所以我並不提倡學生看外國的翻譯詩篇,因為翻譯過來的東西往往離了神,要看就看原版的東西,包括電影也一樣,不要看配音版的。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現在的學生還是更傾向看傳統的文學,這是一個好的現象。關鍵是如何引導的問題。
二、外來文化對中國社會經濟的影響。
列強的入侵為中國帶來了新的文化、新的技術革命,隨之而來的便是中國社會經濟的迅速但畸形的發展,雖然畸形,但好歹發展了,從洋務運動到民國初年的民營資本,再到現在的中外合資,外國的技術文化始終影響著中國的社會經濟狀況。可以說,現在的社會經濟騰飛90%是因為外國的文化影響所致。
那為何中國的社會沒有自己進行經濟生產的變革呢?美國的瓊斯有一種觀點,認為經濟一旦上了軌道,就會持續自我再生產。除非是被某些沒有道理的干預使之越出軌道,否則經濟成長仍是自然而然的現象。對於當時的中國,他認為政府是一種負面力量,既未為經濟的持續成長提供必要的構架,又阻礙了原有的積極發展。他代表了一種自相矛盾的觀點:一方面認為國家太過軟弱,以致不能積極有為;另一方面則又認為國家十分強大,足以對進步起否決作用。而中國的學者則比較統一一個觀點:中國以農業為主導的社會經濟形態不具備資本到技術變革的條件。
現在的生產能力提高了,人們不像500前一年只能換4到5套衣服,而是可以隨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愛好買靚衫,所以現在的學生經常上午和下午穿的衣服都不同,並且有的一身的衣服超過7種顏色,在這種情況下,互相攀比的風氣就會越來越猛,為了消除這種影響,統一的校服是一種不錯的方法。當然校服產生最初的目的並不在此,而是統一外表形式和表現內在的學校精神。
三、外來文化對中國生活方式的影響。
其實生活方式的變化包括思想和物質上的兩個主要方面。
思想的解禁令中國人的思維一下子活躍了不少,現在的教師不難發現如今的學生不再像以前我們那樣的「填鴨式」思維了,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在美國60年代流行的叛逆潮流現在在中國可謂是如日中天,你告戒學生:「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結果他回答:「可惜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半」足把你氣死。
學生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現在的教學不僅同以前的私塾大為不同,沒了體罰(當然在內地的學校中體罰還比較嚴重),而且學生有許多都不在家裡吃飯(午餐),而節省時間做別的事情。社會在變革,以珠海為例,現在的家庭自己做飯下廚的已經很少(在內地還是比較多),原因是沒有時間,相應的快餐店因此長盛不衰。當然快餐店最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出現的,它的出現壓縮了人們花在進食方面的時間成本,大大提高了社會的生產效率。通過調查發現中學生並不是有些人現象中的特別青睞肯德雞或麥當勞,中餐店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中國人還是更喜歡中國菜,但是這種快餐的經營形式仍是由外國傳入的。這說明還是外來文化比較適應現代生活的腳步。和日本的比較
最後我們再比較一下日本,這個彈丸小國的文化基本都是源自中國的,在明治以前,幾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漢字,除了語言,這個大和民族幾乎和中華民族一模一樣。十九世紀的世界列強同樣沖擊著日本的傳統,在「明治維新」之後,短短三十年,迅速崛起的日本已經有實力和強大的沙俄叫板了。在文化的改革方面,日本在受外來文化沖擊「陣痛」的同時,卻不斷將自己的文化溶入其中,比如在文字方面根據自己的發音習慣發明了如同英文字母的平片假名,大大降低了閱讀和書寫的麻煩,歷史上稱為日本字的拼音化。日本的繪畫傳統原來也是中國式的山水畫,只講境意不求精準,而隨著不斷地創新,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寫實風格。
不得不提得是現代漫畫的起源也在日本,它突破了四格漫畫的框架,試著用「電影」的模式來解讀漫畫,較出名的有鳥山明、北條司、井上雄彥、車田正美等等,75-85年這一代的孩子(包括我)就是看這些漫畫長大的,那些算是漫畫的精品了,反觀現在的孩子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因為現在的漫畫泛濫成災,質量普遍很差。日本的漫畫自成一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並且引導國際的潮流趨勢,你看,這就形成了一種文化。所以說自創的東西是最容易形成文化的一種產物。中國也有自己的漫畫風格,只可惜數量太少,沒有發揚光大。
現在的初中生大多是90年以後出世的,在他們的童年時期沒有好的兒童漫畫來引導他們的世界觀,所以在教育階段上面會出現一個真空,好的動漫作品可以在孩子最需要性格完善的關鍵時候給予正確的引導。最近網路上不是一直在批評央視的動畫片《虹貓藍兔七俠傳》充滿血腥暴力么?甚至還有兒童欲效仿劇情割破動脈,這也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再說說日本的服裝,老的和服不說了,說說現在流行的日本學生校服,特別是女生穿裙子、打領結、加長襯襪子的風格,讓全世界的人都能一眼將其從各國的人群中分離出來,這就是日本自己的服裝風格了,應該說效果還是不錯。中國其實也可以借鑒一下這種創意的方式,前段時間在網上看見有人提倡將中國的大學畢業學士服改成符合亞洲人身形的漢服款式,我覺得就挺不錯,要是設計成功,不就是中國的文化了?
日本的傳統文化在受到外來文化沖擊的時候同樣面臨消亡的危機,但是它們比較好地將兩者進行了結合,從而派生出來了屬於自己的新的文化,並且將其向外界推行。中國在這方面做的就不太夠。看著滿大街的「哈日」、「哈韓」的中學生,我們難道不覺得有些慚愧?說實在的本人從內心深處並不喜歡日本,但是仍然覺得它們的有些做法的卻值得借鑒。 宗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現在流行文化(PopularCulture)對中學生的影響很大,中學生現在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很注重「自我」方式,簡單一點說,思想上幼稚,行為上成熟。由於沒有童年生活的艱苦磨難,現在的珠海中學生普遍嬌生慣養,自理和自製能力都非常差,並且不太有禮貌,這也不能全怪他們,家長的溺愛和老師縱容是要擔很大責任的。另外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缺乏革新所致,在人們需要信仰和規范的年代,中國的傳統文化卻不能提供相關的思想服務或者說是流行因子,而中學生最容易感興趣的就是新奇的事物,這直接導致他們更加容易喜歡上肯德雞、街舞、韓流服裝等外來的文化,因為相比之下,傳統慢節奏的中國菜、太極拳、中山裝等的卻不太符合生活的需求。
現在有的老一輩人比較悲觀,認為傳統文化一旦消亡了,中國就不是中國了,其實不然,我說過了文化是一個動態的東西,因時而變,因勢不同,現在的中國文化和20年前相比都已經大為不同,中學生節假日去滾軸、照貼紙、卡拉OK等活動也不能視為和傳統的文化趨勢向孛,這是一種結合的關系。中國的傳統文化必須根據社會的需求而做出變革,當然原來的也可以保留,比如說文言文,我們可以視白話文是文言文的進化版本,它是流行的趨勢,但是文言文本身還是要保留,可以專門開設一個科目去派專人學習,使之得以延續,但是這種不適應現代生活的文書形式不能強求每一個人學習。日本的落語文化和相撲文化歷經了一千多年仍可以延續,中國難道做不到么?只要能變革,中國的傳統文化定能引發中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導新的潮流。
一個能創新的民族才是有生命力的民族,看來我們做教育的人,平時在教導學生的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傳統文化變化的走向。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7. 中國傳統文化對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現實社會的積極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在當今國際化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和諧國家,實現民族復興乃至實現世界大同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文化是增強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她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層面的具體標志,是矗立於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別是在中國歷史上一些名副其實的不朽之作,世代相傳,百讀不厭,而且其智慧之火將永不會熄滅,照耀著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此,珍惜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維護中華民族的文化尊嚴,搶救保護民族文化,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樹立尊重傳統文化的理念,不僅要自覺從書本上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還要懂得中華傳統民俗、習慣,既要懂得民族的現實,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歷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實質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說到底,只有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從根本上推動中華民族的發展。只有不斷強化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華民族的資源得到更為充分和有效的發揮與利用,才能使中華民族在地球村中發出更為響亮的聲音,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傳統文化是構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礎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多與王朝政治或社會理想相關聯。一部陳舊老書,一部古代文學經典,披散著歷史的灰塵,脫落於現代社會,特別是易中天、於丹等當代大家以古人聖賢道理為原料,深人淺出地將中國歷史文化與現實社會及其生活緊密結合,使老百姓入心人胃,並給大眾生活中遇到的一個個鮮活的實際問題以啟示,而且能與實際生活中為人處事的經驗總結相驗證,也能給受過創傷者的心靈以撫慰,提升著人們的思想道德品位,開闊著人們的眼界與胸懷,在診譯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中發揮了構造民族心理的作用。
3、傳統文化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精神資源
按照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的觀點,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經濟、科技、軍事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而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並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8. 影響文化發展根本因素
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 (1)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1分) (2)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文化發展的起重要的推動作用(1分) (3)思想運動是促進文化發展的助推器(1分)。
(4)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1分) 二者的關筏膽摧感詆啡搓拾撣漿系:在繼承的基礎上中發展,(2分)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2分) 略
影響文化發展的根本因素是不是社會實踐呢
這也就類似於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樣的,生產力的發展也就是說社會生水平,社會生產出來的消費品越快,越豐富表現為生產力發展水平高。
生產關系也就是說生產力發展水平越高,社會的各種需求就越來越復雜和多樣化,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往舊的生產關系就不在適應生產力的而發展,需要改變,你說生產關系,生產力都發生了變化,整個社會的社會制度還會繼續存在嗎?你其實可以看看以往重大的社會歷史變革,改朝換代,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生產力、生產關系之間在變化促進社會制度的變化,文化發展的方向也就隨著改變就是理所當然了,至於文化的繼承或者是拋棄是屬於文化的章節了,也取決於當時繼承者的主觀能動性了。
社會制度的都發生變化了,思想還會延續以往的嗎?就會產生一些新的思想觀念適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就會發生思想運動,「百家爭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就產生社會變革,文化發展。
其實你可以去選擇一個國家從開始建立開始,以及他的發展過程,你就會理解教材這些觀點了。
9. 思想文化對歷史發展的影響
歷史我有好幾年沒有學了,不過要說思想文化對歷史的發展,不外乎以下幾點:專1.政治上,促進屬了政治的變革,比如說新文化運動,尤其是後期使得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 2. 經濟上,思想文化引起了生產關系的變革,以至於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其實每一次生產關系的變革都是從思想上先開始的,這個例子好找 商鞅變法 中國土地法 三大改造都是可以說明問題的 3文化上,促進新文化的發展,引起思想大解放,初秋戰國 諸子百家爭鳴;關於真理大討論。4.總而言之,思想文化促進了社會的變革,推動了歷史往前進,正如哲學上所講。前途是光明額,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和舊事物長久爭奪,在矛盾中存進歷史的發展
10. 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歷史產生了的影響:
1、傳統文化基因和封建政治制度表現出了歷史持續性和穩定性,進而維護了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當然,傳統文化的自然經濟基礎、文化自身的政治保守性在某種程度上又會壓抑經濟發展的活力,延緩社會前進的步伐。
2、傳統社會建立於血親關系的基礎上,相對於公共社會而言,它是一個以生產勞動為中心的固定血緣和親屬關系的集合體,是一個熟人社會。因此,傳統社會注重人際脈絡和家族歸屬,建構起「以孝為本」的家庭關系模式。
3、傳統文化有助於培育以「德」為中心的個體價值取向。
在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認知中,傳統文化注重人的德性的形成和培養。但是,傳統道德體系中的「政權、族權、夫權和神權」阻滯了個體的自由選擇,束縛了人的個性發展。
(10)文化的歷史發展的影響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
1、傳統文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思想基礎和精神保障。
現代化並非西化,也無固定模式,但任何國家的現代化都無法脫離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否則現代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2、傳統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是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價值紐帶。
兼容並蓄、融會貫通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它可以凝聚社會各領域的力量,激發各民族成員的歸屬意識、認同意識和進取意識,形成推動社會發展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3、傳統文化的思想智慧可以為當今社會發展提供有益幫助。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標識,是華夏兒女保持族群認同和精神團結的文化符號。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中,我們既要保持民族文化底色,守住民族精神陣地,又要參與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為世界文明進步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