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我軍的發展歷史

我軍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6 09:17:34

⑴ 中國軍隊的發展史

以下是中國來人民解放自軍(包括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參加的戰爭、戰役及事件。

1946年—1949年:國共內戰(1948年1月前,包括東北民主聯軍)。
1951年—1953年:{zh-cn:朝鮮戰爭;zh-tw:韓戰;zh-hk:韓戰}(「抗美援朝」)。(為表示中國不是跟美國宣戰,支援朝鮮的部隊稱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並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號。)
1954年—1955年: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
1958年:{zh-cn:金門炮戰;zh-tw:八二三炮戰(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
1962年:中印戰爭。
1969年—1978年:中蘇邊界沖突(大陸稱「珍寶島保衛戰」)。
1974年:西沙之戰(交戰方為南越)。
1979年:中越戰爭(「對越自衛還擊戰」,交戰方為越南)。
1988年:南沙之戰(交戰方為越南)。
1995年—1996年:台灣海峽導彈危機(第三次台灣海峽危機)。
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

⑵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史

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1933年,中共中央確定南昌起義的日子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後來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日。
1928年4月,由朱德、陳毅率領部分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起義農民武裝到達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勝利會師。兩軍會師後,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全軍約一萬餘人。紅軍在井岡山開展武裝斗爭,井岡山的根據地不斷鞏固擴大。
1937年7月7日,瀘溝橋事變引發了全國性的抗日戰爭。根據抗日形勢的需要,同年8月19日,通過國共兩黨談判,在西北地區的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八路軍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參加會戰。朱德擔任八路軍總指揮,彭德懷擔任八路軍副總指揮,下設三個師,總兵力約四萬五千人。在湘、豫 、閩、浙等8個省邊界13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集中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1938年1月6日,新四軍軍部在南昌成立,下設四個支隊和一個特務營。1938年底,抗日根據地遍及華北、華中、華南的廣大地區,總面積約2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600萬。八路軍、新四軍發展到近20萬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
經過八年抗日戰爭,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於1945年8月15日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期間,人民軍隊發展到130多萬人,擁有19個抗日根據地,面積達104萬平方公里,人口擴大到一億多人,消滅日軍130多萬人,偽軍118萬人。抗日戰爭勝利後,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自由。但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又把中國推向內戰的苦難深淵。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對全國各個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解放區以人民解放軍為主體的廣大軍民對國民黨軍的大舉進攻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抵抗,值此,全國內戰爆發,解放戰爭開始。通過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打敗了蔣介石國民黨反動軍隊,推翻了蔣家王朝。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只能這樣簡單的描述一下

⑶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與發展 50字左右

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於1927年8月1日 。土地革內命戰爭時期稱容中國工農紅軍,抗日戰爭時期稱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和國民革命軍新四軍,從國共內戰時期起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緊密依靠基層民眾,進行了土地革命戰爭、參加了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歷經艱難曲折,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戰勝了國內外的強大敵人,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不朽功勛,贏得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愛戴與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解放軍抵禦外來侵略,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維護國家獨立與安全,參加和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同時,在加強自身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鞏固國防、維護國家領土完整與安全的堅實基礎。
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於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

⑷ 中國解放軍的歷史與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從統一全軍服裝開始,先後經歷了10次改革,其中變動較大的有6次。 1950年,經中央軍委批准,統一了全軍的軍服制式和供給標准,樣式分為幹部、戰士、男女。單衣,幹部為開襟式,戰士為套頭式。女軍人為連衣裙,均戴大檐帽。用料為棉平紋布。顏色,陸軍為綠色,海軍單衣為上白下藍色、棉衣為藍色,空軍為上綠下藍色。佩戴「八一」五星帽徽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 1955年實行軍銜制時,參照蘇軍服裝樣式,對全軍軍服進行了全面改革。全軍軍官和士兵配發常服,校以上軍官配發禮服。常服樣式,男軍官為立翻領四個挖袋,西式褲,夏季戴大檐帽(1958年加發解放帽),冬季戴栽絨帽,男士兵為立翻領兩個上挖袋,西式褲,夏季戴船形帽(1958年改戴解放帽),冬季戴栽絨帽。海軍士兵為披肩領套頭式,褲子旁開口。女軍人夏服為小翻領兩個挖袋,戴無檐軟帽。 顏色,陸軍為棕綠色,海軍夏服為上白下藍色、冬服藏藍色,空軍為上棕綠色下藏藍色。軍官佩戴肩領章,士兵佩戴領章,官兵均佩戴軍兵種符號和圓形「八一」五星帽徽。校尉官扎武裝帶。 60年代初期,針對冬季只有棉衣,夏季只有單衣,脫了棉衣換單衣,不利隨氣候調節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在小改變制式的原則下,對冬服的結構配套進行了改革。用罩衣、緊身棉衣、絨衣和襯褲取代老式棉衣,並普遍配發了大衣,較好地解決了服裝換季問題,提高了軍服的衛生性能。 1968年,全軍軍服就化纖材料用於軍服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與試驗,從1971年開始,逐步將單衣、罩衣和大衣用料改為滌棉混紡織物,提高了軍服的質量。 1985年,全軍換發了「八五」式服裝,與原來服裝相比,主要變化是:幹部、戰士配發了制式襯衣、大檐帽,圓形「八一」五星帽徽和軍種肩領章。冬服、夏服、大衣,軍以上幹部改用純毛料製作,師團幹部改用混紡毛料製作。 1987年,87式服裝改革區別於我軍歷史上任何一次軍服改革。建立了禮服、常服、作訓服系列,較好地解決了軍人執行不同任務著穿不同服裝問題。 87式服裝,官兵夏常服、女軍人冬常服都由立領改為開領,士兵常服由兩個口袋改為4個口袋,官兵著夏常服時配襯衣扎領帶。作訓服、迷彩服樣式新穎,有時代感。大衣、襯衣、軍帽、軍鞋等也作了相應改進,都有較大創新。尉官常服、士官夏常服用料由滌棉布改為混紡毛料。軍官的硬肩章,官兵的軟肩章,其樣式威嚴、莊重、大方,銜級標志清晰,區分明顯。軍種符號設計簡明新穎,便於區分,綴釘也較方便。大帽徽加設松枝葉和天安門圖案,象徵明顯,寓意深刻。文職幹部的肩章、符號,軍官禮服的領花,大檐帽的飾帶等,都與87式服裝相匹配。 07式新軍裝(網上有就不介紹了)

⑸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於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國共產黨先後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湘南起義和湖北東部等地區的起義。這些地區起義後保留下來的部隊,當時叫中國工農革命軍,1928年5月以後,陸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簡稱「紅軍」。
1937年7月7日爆發抗日戰爭,8月25日紅軍的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9月11日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活動在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集中起來,10月2日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1945年,八路軍總司令朱德批下七道抗日反攻命令,並在其中第四道命令中首次提出「人民解放軍」一詞。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中共領導下的關內各解放區部隊大批進入東北地區,10月31日和東北抗日聯軍等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
1946年中國爆發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各部隊由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民主聯軍等陸續改稱人民解放軍。經過數年的國共內戰,打敗了國民政府的軍隊,進軍西藏,統一了中國大陸。
從建國初至建國五十周年為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在天安門廣場上進行過共13次閱兵式。
2005年12月31日,解放軍完成體制編制調整改革,裁減員額20萬。總員額下降為230萬,陸軍占總員額的比例下降至歷史最低點。
2006年,解放軍全面啟動非現役公勤人員制度,軍級以上單位的機關和非作戰部隊中由士官和義務兵承擔的炊事、駕駛等部分公勤崗位,逐步使用社會聘用人員。
http://ke..com/view/24050.htm

⑹ 中國軍隊發展史(從古代我們的祖先創建軍隊開始,一直到現在)

軍事行為是伴隨著整個人類發展史的,隨著人類的成長壯大,軍事行為的形式、規模也在不斷發展。軍隊的戰鬥力、戰爭的規模都與社會生產力直接相關。
最初的軍事力量是為保護族群或部落利益而存在的,那時候的軍隊實際並非一種職業,全部青壯男丁都有份,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冷兵器時代武器材料隨生產力發展而變,原始社會主要是石器,人們掌握了金屬冶煉技術,先後開始大量使用青銅兵器、鐵器。
以上為一般過程,世界各文明大體一致。而各國家、民族軍隊發展的具體軌跡則大有不同,各具特色。
中國軍隊走向職業化、規模化是在奴隸制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原文化下的軍隊作戰主要以戰車和長戈為主,弓箭為輔,士兵揮戈近戰。這樣一來,北方的燕趙等國在與以弓馬為戰的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戰時就顯得老態龍鍾,十分吃虧。戰國後期發生了我國歷史上很有名的軍事改革事例,即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武靈王下令全國著胡服、習騎射,摒棄長襟寬袖的服飾、機動性極差的車戰,打造了一支趙國新軍提升了戰鬥力。
但「胡服騎射」僅是趙國的變化,並未改變整個中華文明的軍隊作戰特徵。後來的秦朝及漢初還是以步兵作戰為主,只不過戰車地位逐漸下降。秦統一後名將蒙恬曾率30萬秦軍步兵大破30萬匈奴騎兵,一舉收復河套地區,堪稱軍事奇跡。根據考古學推斷,秦軍的弓弩使用對打擊匈奴騎兵發揮了巨大作用。總之由此可見秦軍的戰鬥力是極其強悍的,
然而眾所周知,經過秦末亂世連年征戰,到了漢朝初期,中原政權又在與北方游牧民族的較量中完全處於下風。隨後,漢武帝時期國力鼎盛,漢軍大力發展了騎兵用於對匈作戰(至此戰車正式淡出軍事舞台),衛青霍去病等名將也都擅長率軍長途奔襲作戰,打運動戰殲敵,取得了對匈作戰的階段性勝利。
後世比較有名的軍事力量有宋朝水軍、蒙元騎兵鐵騎(盡管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國軍隊,但也是中國歷史中存在過的軍事力量)、明代水軍、滿清初期的八旗騎兵。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歷史並非始終在進步的,我國對火器使用巔峰期是明代,當時的火器廣泛應用與軍隊(努爾哈赤之死便是拜紅衣大炮所賜),一度遙遙領先於西方。而到了清朝,不知是否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統治者對火器不屑一顧,棄之不用,許多先進的火器製造、使用技術皆逐漸失傳。傳聞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後在京郊發現了一個廢棄多年的軍工廠,裡面存放了一些明朝時期的火器兵器,部分技術竟比西方的還要先進。滿清的迂腐誤國令人憤怒嘆息。
清末,隨著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國門,走向終結的除了封建王朝、自然經濟體制,還有我國的冷兵器時代。

⑺ 中國軍隊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前身:

1、創建了中共部隊: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葉挺、朱德、賀龍等 在江西南昌領導發動了「八一南昌起義」,打響 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創建了中共部隊。

2、秋收起義: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國民革命軍 起義部隊在湖南和江 西發動了秋收起義。

3、井岡山會師:1928年4月,朱 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合編為 工農紅軍第四軍。

4、接受改編:1937年8月22日,國 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紅軍改編為國 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

5、1945年8月15日,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羅榮桓等提出部隊番號改稱「人民解放軍」,山東軍區機關稱山東解放軍總部。

6、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解放區各部隊由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民主聯軍等陸續改稱人民解放軍,編成了五大野戰軍。經過數年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政府的統治,後又進駐西藏,統一了中國大陸。

解放軍成立後:

1、1949年11月11日,成立了空軍領帶機關1950年4 月14日,成立了海軍領導機關。

2、1950年5月1日, 成立了軍委通訊部。

3、 1950年8月,成立了炮兵司令部。

4、 1950年9月,成立了裝甲兵司令部。

5、 1950年11月8日,成立了公安部對領導機關。

6、 1950年12月,成立了防空司令部和工程兵司令部。

7、1953年9月9日,成立了鐵道兵領導機關。

8、1956年1月,成立了防化學兵部。至此,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兵種已基本上得到了完善。

(7)我軍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軍隊現有的兵種:

我國主要有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武警部隊六個軍種。

1、陸軍又分:

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裝甲兵(坦克兵)、炮兵、工程兵、通信兵、化學兵(防化兵)、導彈兵(火箭兵)、陸軍防空兵、陸軍航空兵,空降兵等。

還有最常見的就是中國的偵查兵和炮兵,他們都是中國陸軍的核心力量,而偵察兵也就相當於是中國陸軍的眼睛,他們主要就是為了打探敵人消息等等。

2、海軍:

現代海軍的主要兵種有,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兵、海軍陸戰隊等。

3、空軍:

現代空軍的兵種主要有: 航空兵(包括殲擊航空兵、轟炸航空兵、殲擊轟炸航空兵、偵察航空兵、運輸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導彈兵、雷達兵、中滑翔翼特戰部隊等。

有些國家將高射炮兵、地空導彈兵列為防空軍的兵種。空降兵,有的國家作為陸軍的一個兵種,有的國家作為空軍的一個兵種,有的國家則作為獨立的兵種。

4、火箭軍:

中國火箭軍作為原來「第二炮兵」的繼承者,不但擁有原來的戰略導彈部隊,而且還有這眾多先進的戰術常規導彈部隊。後者明顯不擔負國家戰略核威懾的功能,反而是我軍高技術局部戰爭的高精度「殺手鐧」武器,甚至擔負著首波打擊的突擊作用。

5、戰略支援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新型作戰力量,是我軍新質作戰能力的重要增長點,主要是將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都很強的各類保障力量進行功能整合後組建而成的。

6、武警部隊:

武警部隊由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實行統一領導管理與分級指揮相結合的體制。主要由內衛總隊、機動總隊、海警總隊、院校和科研機構等組成,主要擔負執勤、處突、反恐怖、海上維權執法、搶險救援以及防衛作戰等任務。

⑻ 中國軍隊的發展歷史

1、創建了中共部隊: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葉挺、朱德、賀龍等 在江專西南昌領導發動了「八一屬南昌起義」,打響 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創建了中共部隊。

2、秋收起義: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國民革命軍 起義部隊在湖南和江 西發動了秋收起義。

3、井岡山會師:1928年4月,朱 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合編為 工農紅軍第四軍。

4、接受改編:1937年8月22日,國 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紅軍改編為國 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

5、

⑼ 請簡述中國人民解放軍歷程

1、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發動和領導了"八一"南昌起義。起義部隊沿用原國民革命軍番號,編成" 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起義部隊主力在廣東潮汕地區遭到失敗後,余部由朱德、陳毅等率領經江西轉入湖南南部,進行游擊戰爭,這一番號即自行消失。

2、工農革命軍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發動和領導了湘鄂贛邊界秋收起義,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這是我黨第一次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此後各地黨領導的起義武裝大多使用這個名稱。

3、中國工農紅軍

1928年4月下旬,南昌起義的余部和湘南起義的農民軍,轉戰到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5月4日,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1928 年5月25日,黨中央規定各地工農革命軍一律改稱"中國工農紅軍"。

4、八路軍、新四軍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根據中共中央同國民黨政府達成的協議,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在江西、福建、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個地區堅持斗爭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5、中國人民解放軍

1946年6月下旬,抗日戰爭結束後,內戰全面爆發,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番號取消,我軍正式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9)我軍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迎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新時代,也是人民軍隊迎來為強國復興提供戰略支撐的新時代。直面新的時代風雲,我軍必須以更高的標准要求,牢記初心、履行使命,譜寫強軍事業新的恢宏篇章。

必須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歷史經驗表明,越是在矛盾問題復雜、困難挑戰嚴峻的時期,越是在承平日久、事業興旺的時期,越是要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

必須發揚赤誠的以身許黨精神。我軍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與聽黨指揮的忠心是有機統一的。必須發揚積極的開拓進取精神。我軍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與實現強軍目標的雄心是有機統一的。必須發揚強烈的鐵肩擔當精神。我軍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與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是有機統一的。

牢記初心履行使命是一個重大時代課題,不可能一勞永逸解決,必須時刻銘記初心使命,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戰略清醒,勇敢地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閱讀全文

與我軍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