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昌起義起什麼作用
武昌起義歷史功績首先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治喪鍾革命軍攻克總督府佔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國腹心地區打開缺口成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突破口並全國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擊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統治其次吹響了共和國誕生號角武昌起義創建了湖北軍政府成共和政權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兩月誕生了華民國建立了孫山首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重大勝利
武昌起義革命精神首先表現武漢革命黨人歷史主動精神和首創精神們發揮主動性積極宣傳革命思想發展革命組織掌握革命武裝抓住歷史時機敢把皇帝拉下馬主動出擊發動首義創立湖北軍政府其次武漢革命黨人和人民群眾革命精神和獻身精神武昌起義勝利革命黨人長期艱苦奮斗和英勇流血犧牲換來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慷慨義程定國、熊秉坤勇於發難紀鴻鈞、王世龍捨身燒督署都表現了大無畏革命獻身精神廣大武漢三鎮人民群眾也同仇敵愾支援革命商人捐款工人、農民、市民踴躍參軍與革命軍並肩作戰痛擊清軍今天我們應該繼承並發揚辛亥先烈革命精神把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巨大動力
② 武昌起義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太平天國革命失敗以後,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更加瘋狂,加上清朝政府內的殘暴統治,壓得人容民喘不過氣來,他們的反抗越來越激烈。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仁人志士,為了拯救中國,紛紛組織革命團體,發動武裝起義。1894年11月,孫中山建立了興中會。1905年7月,興中會和其他幾個革命團體聯合一起組成了中國同盟會,發表宣言,主張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民國。1911年10月10日,駐扎在湖北武昌的新軍,在革命黨人的帶領下,舉行武裝起義。經過一夜的激戰,革命士兵們便佔領了武昌全城。
③ 武昌起義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的意義是什麼
革命軍攻克總督府,佔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
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武昌起義產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義的憲法草案《鄂州約法》
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11月初,宋教仁、居正、劉公、孫武、張知本等商議,認為僅有政府組織法還不夠,尚需有一個根本法類型的法規。眾人推宋教仁起草。宋教仁早年喜愛研習法律,曾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研究各國憲法和政治制度,對西方三權分立制度十分贊賞。
因而他為鄂軍政府草擬的約法(定名為《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簡稱《鄂州約法》),是一個三權分立的法律,共7章60條。規定「鄂州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與議會、法司構成之」。行政權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行使,立法權屬「議會」,司法權則歸「法司」。
《鄂州約法》對這三方面職權均有明確的劃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採用三權分立原則的政權根本法。它首次正式規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權利,享有「自由保有財產」和「自由營業」的權利。取得政權的中國資產階級在這里以法律形式宣告自己的勝利並維護既得的成果。
武昌起義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建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民國,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武昌起義即狹義的辛亥革命,同時又是廣義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後期腐敗的統治,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前後的系列事件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影響。
④ 南昌起義歷史意義
結束了封建統治
⑤ 武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共同的歷史意義
1.都是工人階級反抗國民黨反對派的斗爭.
2.起義失敗或改變路線後,都去了偏遠鄉村.
⑥ 武昌起義有什麼歷史意義100字
引領革命
革命軍攻克總督府,佔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
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5]
初創法治
武昌起義產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義的憲法草案《鄂州約法》
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
。11月初,宋教仁、居正、劉公、孫武、張知本等商議,認為僅有政府組織法還不夠,尚需有一個根本法類型的法規。眾人推宋教仁起草。宋教仁早年喜愛研習法律,曾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研究各國憲法和政治制度,對西方三權分立制度十分贊賞。[6]
因而他為鄂軍政府草擬的約法(定名為《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簡稱《鄂州約法》),是一個三權分立的法律,共7章60條。規定「鄂州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與議會、法司構成之」。行政權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行使,立法權屬「議會」,司法權則歸「法司」。[7]
《鄂州約法》對這三方面職權均有明確的劃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採用三權分立原則的政權根本法。它首次正式規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權利,享有「自由保有財產」和「自由營業」的權利。取得政權的中國資產階級在這里以法律形式宣告自己的勝利並維護既得的成果。[8]
開啟共和
武昌起義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建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民國,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9]
武昌起義即狹義的辛亥革命,同時又是廣義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後期腐敗的統治,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前後的系列事件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影響。
⑦ 武昌起義有什麼歷史意義
武昌起義的歷史功績,首先是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喪鍾。革命軍版攻克總督府,占權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擊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統治。
⑧ 武昌起義有什麼重要意義
中國同盟會成立後,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武漢是革命力量最集中的中心點之一。革回命黨人在這答里做了長期深入的工作,在湖北新軍里培養了大批骨幹;當地群眾也在革命黨人的宣傳鼓動下,積極傾向革命。武漢地區的革命運動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良好的條件。
武漢地區有兩個革命團體,一個叫共進會,一個叫文學社,都和同盟會保持著密切聯系。他們看到起義的時機已經成熟,便於8月間組成湖北革命軍總指揮部,推舉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為總司令,共進會負責人孫武為參謀長,劉堯征、彭楚藩等為軍事籌備員,負責組織起義。
1911年10月10日晚,起義發動之後,熊秉坤等率眾直奔楚望台軍械局。到11日拂曉,起義軍已全部佔領武昌城。11日晚和12日早,漢口和漢陽也發動了起義。武漢三鎮全部為革命軍所佔領。
武昌起義後,成立了湖北軍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宣布把國號改作「中華民國」,至此,清王朝的統治瓦解。因為1911年是舊歷辛亥年,所以這次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
一些投機分子看到起義成功,也都自稱「擁護共和」鑽進革命隊伍中,控制形勢發展,而且勢力越來越大,起義雖然成功,卻隱藏著巨大的危險。
⑨ 南昌起義 武昌起義,哪個歷史意義更大
武昌,因為它是打響武裝起義的第一槍。從世界各國情況看,南昌起義所建立起來的,將是內歷史中的短暫現容象,是人類歷史長河中所走的一小段彎路。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起義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
1927年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眾數萬人集會,慶祝南昌起義的偉大勝利和革命委員會的成立。會後各界青年踴躍參軍,僅報名的學生就有數百人。
⑩ 為什麼武昌起義又叫辛亥革命其歷史意義是什麼
因為武昌起義發生的年份為1911年,農歷是辛亥年,所以稱為辛亥革命。版其歷史意義是使得清朝滅亡,權結束了中國的封建王朝統治,建立中華民國。
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武漢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10)武昌起義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1、辛亥革命以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標,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沖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籠。辛亥革命不但從行動上堅決地打倒皇帝,並從輿論上對君權神授觀念和皇權思想進行鞭撻和批判,極大地促進了人民的思想解放,為探索救國興邦的道路打開了新的思想境界。
3、辛亥革命之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中國的進步開始變得不可阻擋。回望百年之前,社會風氣的變革,新舊兩種風氣的激盪,無不驚心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