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氣象歷史發展

氣象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06 06:17:36

A. 世界氣象日的發展歷史

為紀念世界氣象組織的成立,每年的3月23日被定為「世界氣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稱「國際氣象日」。
國際氣象組織原為非官方性國際氣象合作機構,在其各成員國代表簽訂的世界氣象組織公約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改組為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為政府間的國際氣象合作機構,並與聯合國建立關系。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決定把每年3月23日定為世界性紀念日,要求各成員國每年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並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氣象日都有一個中心活動內容,各成員國在這一天可根據當年的中心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和紀念活動,如組織群眾到氣象台站參觀訪問,舉行有政府領導人參加的群眾慶祝儀式,舉辦氣象儀表裝備、照片、圖表和資料的展覽,舉行記者招待會,由報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報道特寫文章和講話,放映氣象科學電影,發行紀念郵票等。
中國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創始國之一。
極地地區是全球氣候系統的冷源,對全球的氣候變化至關重要。通過對兩極地區冰蓋上大氣沉積物的詳細觀測,可以了解兩極地區乃至全球的氣候環境變化。
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2006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2006年全球大部地區氣候持續偏暖,極地冰層正在迅速溶化。2007年2月1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專家預測,從現在開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可能升高1.8至4攝氏度,海平面可能升高18至59厘米。
科學界已記錄到了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冰原正在不斷消失,並發現由於氣候變暖,北極地區的結冰時間越來越短,過去基本在海冰上度過一生的北極熊開始逐漸向陸地轉移。專家預測,如果北極附近的格陵蘭地區冰層消失,那麼全世界的海平面將上升7米,這對於一些國家和地區來說意味著「滅頂之災」。因此,保護極地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為提高全球對北極海冰、南極冰蓋變化的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國際社會對極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世界氣象組織確定了2007年氣象日的主題——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旨在探討全球變暖對極地氣象的影響。這一主題的確立還與2007年3月1日啟動的2007-2008年「第四次國際極地年」活動密切相關。
國際社會對極地的關注由來已久。早在1882年至1883年,世界氣象組織的前身國際氣象組織就發起組織了「第一次國際極地年」活動,有12個國家的科學家聯合對南北極進行了考察,標志著極地考察從探險時代進入到科學考察時代,也宣告了極地科學考察國際合作的開始。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
1947年9月—10月,國際氣象組織(IMO)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了45國氣象局長會議,決定成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並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公約規定,當第30份批准書提交後的第30天,即為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正式生效之日。
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30份批准書,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正式生效,標志著世界氣象組織正式誕生。為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執委會第20屆會議決定,把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
並從1961年開始,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的氣象工作者都要圍繞一個由WMO選定的主題進行紀念和慶祝。
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各國廣大群眾更好地了解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情況以及氣象部門在經濟和國防建設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推動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利、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
世界氣象組織是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開展氣象業務和氣象科學合作活動的國際機構,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世界氣象組織擁有成員151個,中國是世界氣象組織最早的創始國和簽字國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的主要任務包括:促進世界范圍氣象觀測網的建立和推行氣象觀測業務標准化。促進國際間的氣象資料交換和提出觀測、統計資料的統一規格;促進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資源、農業以及其它方面的應用;促進水文業務的開展和加強氣象部門與水文部門間的合作;鼓勵氣象學及有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員培訓。
本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氣象組織主要活動集中在以下幾項國際合作計劃;世界天氣監視網計劃;全球大氣研究計劃;人類和環境的相互作用計劃;技術合作計劃;教育和訓練計劃以及世界氣候計劃等。
1971年10月,第2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此後,中國陸續加入了聯合國所屬的一些專門機構,其中最早批准加入的專門機構就是世界氣象組織。
全球氣候變暖使世界各地極端天氣引發的自然災害明顯增多,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通過全球綜合觀測,人類可獲得有關天氣、氣候和水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掌握這些信息雖然無法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但可以做到對災害進行早期預警,提前防範,以及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所造成的影響。

B. 中國氣象局的歷史發展

中國氣象局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它的前身是中央軍委氣象局,成立於1949年12月。專1994年由國務院直屬機屬構改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後,經國務院授權,承擔全國氣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職能,負責全國氣象工作的組織管理。全國氣象部門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氣象部門與地方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以氣象部門領導為主的管理體制。我國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堅持「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無微不至、無所不在」的服務宗旨。2000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開始施行,之後頒布實施了《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辦法》、《防雷減災管理辦法》、《施放氣球管理辦法》等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

C. 中國古代氣象學說發展史

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抄,古代的各朝各代都對農業非常重視,人類從狩獵、採集過渡到種植業以後,便逐步積累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影響的知識。
中國早在春秋時代己知用土圭測日影的辦法定季節,有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個節氣。
在《詩經·豳風·七月》中已經有「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的物候記載。
西漢初的《淮南子·天文訓》一書中已有二十四節氣的全部名稱。
《逸周書·時訓解》中將一年分為七十二候,每個節氣為3候,每候5天,各有一相應的物候現象。這是中國最早形成的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歷法。這可看作古代農業氣象學的萌芽。
氣象學形成一門完整的獨立的學科並進行系統的研究則只是20世紀30~40年代以來的事。

D. 氣象武器的發展歷史進程是怎樣的

軍事和氣象歷來有著緊密的聯系,從諸葛亮借東風火燒曹營開始,人類歷史上利用氣象條件在戰爭中打擊敵人保護自己的例子層出不窮。

戰爭與氣象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從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到本世紀初的伊拉克戰爭,氣象與戰爭如影隨形。無論作戰樣式如何變化,武器裝備如何發展,戰爭都要受到氣象的影響。

氣象條件是把雙刃劍,對作戰雙方來說都是公平的,關鍵看誰能駕御它而不受其影響,如果能合理利用氣象條件,氣象將成為戰鬥力的「倍增器」。

海灣戰爭中,海灣地區特殊的氣候條件是多國部隊戰略決策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在選擇對伊作戰的時機時,美軍氣象部門向國防部提供海灣地區的氣候報告時指出:對伊作戰的時機應選擇在12月至次年3月,盡管這一時期陰雨和霧日多,但比起4—10月份的高溫、風沙天氣,這種影響要小得多。

早在20世紀50年代艾森豪威爾總統執政美國期間,美國軍方就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氣象控制比原子彈還重要」的觀點。美政府還在佛羅里達州坦帕灣空軍基地建立了「麥金萊氣候實驗室」,用以開發氣象武器。

20世紀60年代開始,「麥金萊氣候實驗室」開發的氣象武器開始陸續用於實戰。越戰期間,美軍出動飛機26000架次,在越南作戰區域上空施放降雨催化彈474萬多枚,其製造的大量暴雨和洪水使越軍補給線「胡志明小道」變得泥濘不堪,嚴重影響了越軍的作戰行動。

E. 世界氣象組織的發展歷史

2009 WMO全球大氣監測 (GAW)成立20周年
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氣候大會(1979年和1990年)基礎上召開第三次世界氣候大會
2008 WMO/UNEP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成立20周年
2007 WMO-UNEP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與美國前副總統,環保人士阿爾.戈爾先生分享諾貝爾和平獎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印度尼西亞巴厘)通過將於2009年進行的新談判過程的巴厘路線圖,它將形成2012年後國際氣候變化協議。
蒙特利爾議定書20周年:WMO榮獲蒙特利爾議定書夥伴獎 Protocol Partners Award
由WMO和國際科聯共同發起國際極地年 2007-2008
安全和可持續的生活:天氣、氣候和水服務的社會經濟效益國際會議(西班牙馬德里)
2006 WMO溫室氣體公報問世
WMO北極地區臭氧公報問世
發生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南極臭氧空洞
2005 第一次世界減災大會 (日本兵庫)
審查關於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行動綱領執行情況的國際會議(模里西斯)
在WMO秘書處設立國際地球觀測組秘書處
2003 慶祝布魯塞爾大會(1853)150 周年
第二次婦女參與氣象水文技術會議(日內瓦)
發起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計劃、WMO空間計劃和最不發達國家計劃(LDC)(歸屬技術合作計劃)
2002 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南非約翰內斯堡)
2001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
2000 世界氣象組織五十周年慶典
1999 WMO新總部大樓在日內瓦落成
1997 京都會議確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和時間表
婦女參與氣象水文國際會議(泰國曼谷)
1995 建立氣候信息和預測服務(CLIPS)項目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二次評估報告
WMO新大樓奠基儀式
1993 發起世界水文循環觀測系統(WHYCOS)
1992 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大會(巴西里約熱內盧)
建立全球氣候觀測系統(GCOS)
國際水和環境大會 (愛爾蘭都柏林)
1991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1990 第二次世界氣候大會發起全球氣候觀測系統
國際減災十年開始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一次評估報告
1989 建立全球大氣監測網以監測大氣成分
WMO 和UNEP 啟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談判過程
1988 建立WMO/UNEP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1987 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
1985 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
1983 建立WMO 長期規劃過程
1979 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建立WMO世界氣候計劃
1978/1979 在全球大氣研究計劃下的全球天氣試驗和季風試驗
1977 WMO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聯合建立國際全球綜合海洋服務系統
1976 WMO開展首次國際全球臭氧狀況評估
1972 指定WMO的業務水文活動為業務水文計劃
1971 建立熱帶氣旋項目,後升格為熱帶氣旋計劃
1963 發起世界天氣監視網
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決定將公約生效日期和世界氣象組織更名日——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
1957 發起國際地球物理年1957-1958
建立全球臭氧觀測系統
1951 WMO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
1950 3月23日WMO公約生效 ,國際氣象組織也正式更名為世界氣象組織
1947 氣象局長大會在華盛頓召開大會,通過《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決定成立世界氣象組織通過WMO公約
1946年7月,挪威學者海塞貝格博士在巴黎舉行的一次國際氣象組織的會議上,起草了一份世界氣象公約草案,並提議國際氣象組織改名為世界氣象組織,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
1932 發起第二次國際極地年1932-1933
1882 發起第一次國際極地年1882-1883
1873 WMO的前身,國際氣象組織(IMO)誕生,總部瑞士日內瓦(維也納)
1853 第一次國際氣象大會(布魯塞爾)

F. 天氣預報的發展歷史

天氣預報隨著時代的進步,預報的方法也產生了很多。 注意事項
1.應該留在室內,並關好門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員應躲入建築物內。
2.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不宜使用水龍頭。
3.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築物外牆,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4.避免使用電話和無線電話。
5.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不宜進行戶外球類、攀爬、騎駕等運動,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尋找有防雷設施的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於山頂、樓頂或其他凸出物體,切勿近導電性高的物體。
7.切勿處理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
8.在曠野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築物內時,應遠離樹木、電線桿、桅桿等尖聳物體。
9.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等工具物品扛在肩上。
10.不宜駕駛、騎行車輛趕路。 注意事項
一、要注意在戶外工作時,採取有效防護措施,切忌在太陽下長時間裸曬皮膚,最好帶冰涼的飲料;
二、要注意不要在陽光下疾走,也不要到人聚集的地方。從外面回到室內後,切勿立即開空調吹;
三、要盡量避開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這一時段出行,應在口渴之前就補充水分;
四、要注意高溫天飲食衛生,防止胃腸感冒;
五、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有規律地生活和工作,增強免疫力;
六、要注意對特殊人群的關照,特別是老人和小孩,高溫天容易誘發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和小兒不良症狀;
七、要注意預防日光照曬後,日光性皮炎的發病。如果皮膚出現紅腫等症狀,應用涼水沖洗,嚴重者應到醫院去治療;
八、要注意出現頭暈、惡心、口乾、迷糊、胸悶氣短等症狀時,應懷疑是中暑早期症狀,應立即休息,喝一些涼水降溫,病情嚴重應立即到醫院治療。 在戶外遭遇雷電天氣時應盡快關掉手機,把身上的金屬製品暫時放到5米以外。如果在樹林里要避開最高的樹,也不要站在樹林邊緣的樹下,臨時在樹林的中間部位蹲下,盡量保持與樹干5米的距離。如果是自駕車,要關好車窗,與車門、車窗保持一定的距離。在船上時,要躲到甲板下的艙內,遠離金屬物品。在空曠地方,手要放在膝蓋上,並攏腿下蹲,切忌躺在地上,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不能在水邊、窪地停留,以防發生山洪、泥石流。
當在室內遭遇雷電時,應拔掉賓館內的電視、冰箱、電話、電腦等電源線。關閉門窗,與門窗保持距離。不要洗澡,特別是不要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暖氣管、煤氣管等電力設備。分散旅伴,不要擠在一起,更不要手牽手。此外,保持沉著冷靜的心態也是雷暴天氣避險成功的重要因素。

G. 氣象學的歷史

第一位建立氣象學的人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專書《氣象匯論》中,他最先敘述和粗淺地解釋了風、雲、雨、雪、雷、雹等天氣現象,而這書是世界上最早的氣象書籍。直到18-19世紀,由於物理學和化學的發展以及氣壓、溫度、濕度和風等測量儀器的陸續發明,使大氣科學研究由單純的描述進入了可以定量分析的階段。1820年,德國人布德蘭繪制了第一張地面天氣圖,開創了近代天氣分析和預報方法。1835年,法國人科利奧里提出風偏轉的概念;而1857年荷蘭人白貝羅提出風和氣壓的關系,他們的概念都成為大氣動力學和天氣分析的基礎。
1920年前後,挪威的皮耶克尼斯父子提出了一套名為「極鋒學說」的理論,來說明中緯度地區的天氣變化情況。這套理論在1920年代發表之後,至今已有70多年,但仍然是今日作天氣預報的主要理論依據,亦為分析和預報未來1-2天的天氣奠定了理論基礎。1930年代,無線電探空儀的廣泛使用,真正開始了三維空間的大氣科學研究。根據大量探資料繪制的高空天氣圖,發現了大氣長波。1939年羅斯貝提出了長波動力學,他的理論亦對天氣預報有莫大的貢獻。到了1950年代至60年代,電腦、天氣雷達,衛星和遙感的技術的應用,使大氣的各種現象,大至大氣環流,小至雨滴的形成過程,都可依照物理學和化學的數學形式來表示,從而使大氣科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H. 中國氣象發展

全國氣象科學技術大會今天在北京開幕。這是氣象行業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科技大會,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行業的動員大會,必將成為我國氣象科技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進入21世紀,在科學技術的引領和推動下,人類正經歷著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的演進。科學技術創造出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在解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和財富形成的主要源泉。
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氣象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是我們國家,更是氣象科技工作者面臨的艱巨任務和嚴峻挑戰。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稍縱即逝的難得機遇,顯著提高氣象科技實力特別是自主創新能力,才有可能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

今天,我們站在「十一五」的開端,回望過去的五年,氣象事業前進的軌跡依然讓人心潮澎湃。

"戰略"促發展「十五」是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關鍵"首先突出地體現在整體戰略的探索、凝練和提升,為「十五」氣象事業和科技發展譜下了精彩的序曲和奏鳴。期間,中國氣象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首先提出了「拓展領域、科技興氣象、人才強局」三大戰略,有力地促進了事業發展,進而於2004年開始了中國氣象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略研究工作,歷時一年多的時間,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為什麼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戰略研究?答案很明確,就是「發展」。因為隨著氣象科技的不斷進步,世界范圍內對天氣的認識已經擴展到氣候系統五大圈層及其相互作用,氣象業務已經從傳統的天氣預報擴展到氣候預測、氣候變化預估、大氣成分監測與分析等領域,氣象事業已經深入到政治、經濟、社會、國家安全、環境外交和可持續發展等方方面面並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此,站在國家利益和整個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層面上統一規劃中國氣象事業,進一步認識氣象事業的真正內涵;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層面上,重新審視經濟社會發展對氣象的需求;站在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和經濟、科技全球化的層面上,確定未來20年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已成為緊迫而現實的任務,更成為戰略研究的動因。
戰略研究成果與《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等國家戰略緊密銜接,提出了「堅持公共氣象的發展方向,大力提升氣象信息對國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氣象資源為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的戰略思想和「公共氣象、安全氣象和資源氣象「的發展理念,展現出了「大氣象」的宏偉格局。

新年伊始,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務院3號文件」),進一步明確了中國氣象事業"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的戰略定位,強調了氣象事業對國家安全、社會進步的基礎性作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性作用,對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作用。這是對戰略研究成果的總結和升華,同時也對中國氣象事業的改革創新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這些基於發展的宏偉戰略帶動和引領,使「十五」氣象事業前進的腳步更加堅實,方向更加明晰。當前,全國氣象部門貫徹落實國務院3號文件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新一輪氣象業務技術體制改革正在全面鋪開,跟隨著「十一五」氣象事業發展的進行曲,戰略的提升指揮出愈加激越和跳動的和聲。

「十五」創輝煌
在「十五」氣象事業的輝煌樂章里,我們可以找出無數跳躍的音符,沿著它們澎湃的內涵,我們能夠感受到鼓舞雀躍的內驅力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領悟著氣象事業交響的宏大主題。
主題詞一:發展
發展是永恆的主題——「十五」期間,我國氣象事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氣象科學技術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科技體制改革和研究型業務建設取得初步成效,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氣象科學技術領域的國際合作日益活躍。越來越多的我國科學家擔任了國際一些重要氣象學術組織的委員和國際刊物的編委。葉篤正先生榮獲2003年度世界氣象組織(WMO)「國際氣象組織獎」,2005年又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WMO青年科學家獎自1993年以來曾六度授予我國青年科學家。這些都表明了國際國內對我國氣象科技水平的充分肯定。
——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下,圍繞我國重大天氣和氣候災害、城市大氣環境污染問題、數值預報技術等開展了相關研究,在東亞氣候變動理論和預測、氣候-生態系統的相互作用、溫室氣體排放和地氣碳氮交換、短期氣候預測系統、大氣污染數值模擬和預報、中層大氣探測理論和技術、天氣過程動力學理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氣象行業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7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近400項。我國氣象科技論文的數量大幅攀升。
——我國在大氣科學領域已擁有10餘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0多個部門重點實驗室和一批共建的聯合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瓦里關大氣本底觀象台等台站被列入國家野外科學觀測台站體系。「十五」期間,中國氣象局系統建成了101部新一代天氣雷達、7514個自動氣象站和風雲一號D、風雲二號C氣象衛星,並投入業務運行,引進了21.5萬億次/秒的高性能計算機。同時,各級政府對平台建設的投入逐步加大,為氣象現代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礎。
——我國氣象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國際機構組織的活動和科學計劃。中國氣象局牽頭組織國內各相關部門的專家廣泛參與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組織的第四次評估報告的編寫工作。目前我國科學家在世界氣象組織(WMO)、IPCC、地球觀測組織(GEO)、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世界天氣研究計劃(WWRP)和地球系統科學聯盟(ESSP)等國際組織和國際科學計劃中都擔任了重要職務。我國還積極開展了國際雙邊和多邊氣象科技合作,學術交流日益頻繁,合作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我國成功地舉辦了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會科學大會,表明了中國氣象國際地位與科技影響力日益提高。
主題詞二:改革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中國氣象局是「十五」期間科技部首批啟動的公益類科研院所改革部門之一,所屬的一院八所和省局研究所已順利完成了結構調整、人員分流、機制轉變等改革任務,2004年10月,首家通過了由科技部、財政部和中編辦組織的聯合驗收。國家級業務在探測、信息傳輸處理、預報服務、科研等方面都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建成了國家和省(區、市)兩級氣象科研機構體系,加強了區域氣象中心的作用,提高了資料和數據的共享水平和集約化服務能力,促進了研究與業務的結合,使氣象業務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結構調整後,國家級氣象科研院所重點學科專業從原來的74個凝練到51個,專業學科研究布局更趨合理,突出了國家目標,適應了中國氣象事業發展對科技的需求和學科領域發展趨勢,實現了氣象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初步形成了與氣象事業發展相適應的氣象科技創新體系。

隨著改革進程的加快,現行業務技術體制逐漸顯現出與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日益凸現。中國氣象局黨組審時度勢,充分認識到業務技術體制改革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國務院3號文件,落實「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理念的需要;是繼續推動氣象現代化建設、增加業務科技含量、優化站網布局和業務分工、全面提升業務能力的需要;是著力提高服務水平和覆蓋面、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適應國家政治和經濟體制等各項改革的需要。中國氣象局確定了近期改革重點:發展天氣、氣候、氣候變化、生態與農業氣象、大氣成分、人工影響天氣、空間天氣、雷電等8個業務體系,進而力爭在3到5年內,建立基本滿足國家需求、功能先進、結構優化的"多軌道、集約化、研究型、開放式"業務技術體制。新一輪業務技術體制改革大刀闊斧全面展開。
主題詞三:創新
創新是騰飛的羽翼。「十五」期間,氣象科技創新亮點頻現,異彩紛呈。

——研發了我國新一代數值預報系統。中國氣象局組建了中國氣象數值預報創新基地,通過聯合攻關,取得了包括全球中期預報模式、區域中尺度預報模式、資料變分同化系統以及面向超級城市群的精細化數值預報示範系統在內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自主開發出了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系列產品,特別是風雲二號地面應用系統集中體現了我國氣象衛星科技的發展水平,解決了靜止氣象衛星定位這個世界難題,實現了氣象衛星天地系統的一體化和「大運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風雲二號氣象衛星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在國際對地觀測衛星系統網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氣象科學數據率先實現共享。2001年12月,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國氣象局站在國家的高度,率先啟動氣象科學數據共享工作,為打破在我國長期存在的「數據壁壘」起到了推動和示範作用。初步建立了全國分布式的數據共享網路服務系統,包括國家級的主平台和6個省的分平台,為46項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2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7項「863」計劃項目、37項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87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提供了高質量的氣象基礎數據共享服務。
——成立了大氣成分觀測與服務中心。目前,中國氣象局已布設了30個大氣成分觀測站,並按照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發展規劃,牽頭開展國家大氣成分本底野外研究台站體系建設。由該中心研製的沙塵暴數值預報系統入選「十五」國家科技重大成果展。
——氣候預測成果寫進IPCC評估報告。經過十年的科技攻關,我國科學家建立了自己的氣候預測模式系統
——「動力氣候模式預測系統」,並投入業務化運行。該系統由海洋資料同化系統、海氣耦合模式和高解析度的區域氣候模式組成,於2003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些重要成果及揭示的事實以及所持的觀點已提供給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並得到了承認與採納。
我們能夠聽到這首激昂的進行曲里,「創新」始終是嘹亮的最強音。
「創新」無止境全國氣象科技大會的召開將為我們奏響「加速科技自主創新,全面建設氣象強國」的序曲。創新無止境,此刻,「十一五」不止是一個時段和概念,氣象事業和科技發展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和舞台上。
我們能夠感到肩上的任務和心中的遠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落實國務院3號文件精神,堅持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發展理念,面向國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實現農業氣象科學技術新突破,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科技支撐;實現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預報科學技術新突破,為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提供科技支撐;實現全球和區域氣候預測和氣候變化預估科學技術新突破,為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保障國家安全提供科技支撐;實現氣候資源區劃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科學技術新突破,為應對我國資源壓力、保障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技術支撐;實現氣象與其他領域科學技術系統集成新突破,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改善廣大人民生活質量提供科技支撐。
回顧歷史,50年前「向科學進軍」的號角音猶在耳,28年前擁抱科學春天的欣喜仍駐心間。今天,十幾億中國人親歷了科技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享受著科技進步創造的豐厚財富,深切感受到建立在科技自立、自強基礎之上的國家實力和民族尊嚴。
今天,氣象科技工作者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自主創新,努力開創氣象科技發展的新局面,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這次科技大會後,一幅波瀾壯闊的自主創新的畫卷隨之展開。氣象科技界要立即行動起來,高揚自主創新的旗幟,總結經驗,凝聚共識,繼往開來,奮力開拓,為實現我國從氣象大國向氣象強國的跨越,竭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

I. 氣象預測經歷了哪些發展

雲、雨、雹、雪、風和太陽都是每日頻繁出現的天氣特色,長久以來都吸引著人版類。無數的人權們在思考它並設法預測它的變化。祈求神靈重視它那巨大而又駭人的自然神力。占星者們利用星辰的移動預測天氣,農夫和水手們積累氣象規律,依照現有的條件顯示未來大氣狀況的特點。

然而,試圖預測天氣並不等同於成功。對於大部分人類歷史而言,氣象預測總能令人失望和驚愕。有時或絕大多數時間里,經驗法則更起作用。一旦它們失去功效,其結果是極悲哀的。公元前340年,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在他的《氣象學》論著中概述了很多有價值的氣象知識,盡管亞里士多德對物質世界有些錯誤概念(例如他認為根本不存在真空),但他的觀點持續了近1500年之久,被看做氣象學科學的前奏曲。17世紀在歐洲,人們創造力的發揮導致了溫度表、晴雨表的發明,並將風速表、溫度計加以改良。這就為嚴格的天氣變數(諸如氣溫、氣壓、風和濕度)的系統記錄,奠定基礎。

J. 新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簡史

全國氣象科學技術大會今天在北京開幕。這是氣象行業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科技大會,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行業的動員大會,必將成為我國氣象科技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進入21世紀,在科學技術的引領和推動下,人類正經歷著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的演進。科學技術創造出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在解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和財富形成的主要源泉。
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氣象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是我們國家,更是氣象科技工作者面臨的艱巨任務和嚴峻挑戰。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稍縱即逝的難得機遇,顯著提高氣象科技實力特別是自主創新能力,才有可能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

今天,我們站在「十一五」的開端,回望過去的五年,氣象事業前進的軌跡依然讓人心潮澎湃。

"戰略"促發展「十五」是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關鍵"首先突出地體現在整體戰略的探索、凝練和提升,為「十五」氣象事業和科技發展譜下了精彩的序曲和奏鳴。期間,中國氣象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首先提出了「拓展領域、科技興氣象、人才強局」三大戰略,有力地促進了事業發展,進而於2004年開始了中國氣象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略研究工作,歷時一年多的時間,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為什麼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戰略研究?答案很明確,就是「發展」。因為隨著氣象科技的不斷進步,世界范圍內對天氣的認識已經擴展到氣候系統五大圈層及其相互作用,氣象業務已經從傳統的天氣預報擴展到氣候預測、氣候變化預估、大氣成分監測與分析等領域,氣象事業已經深入到政治、經濟、社會、國家安全、環境外交和可持續發展等方方面面並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此,站在國家利益和整個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層面上統一規劃中國氣象事業,進一步認識氣象事業的真正內涵;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層面上,重新審視經濟社會發展對氣象的需求;站在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和經濟、科技全球化的層面上,確定未來20年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已成為緊迫而現實的任務,更成為戰略研究的動因。
戰略研究成果與《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等國家戰略緊密銜接,提出了「堅持公共氣象的發展方向,大力提升氣象信息對國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氣象資源為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的戰略思想和「公共氣象、安全氣象和資源氣象「的發展理念,展現出了「大氣象」的宏偉格局。

新年伊始,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務院3號文件」),進一步明確了中國氣象事業"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的戰略定位,強調了氣象事業對國家安全、社會進步的基礎性作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性作用,對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作用。這是對戰略研究成果的總結和升華,同時也對中國氣象事業的改革創新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這些基於發展的宏偉戰略帶動和引領,使「十五」氣象事業前進的腳步更加堅實,方向更加明晰。當前,全國氣象部門貫徹落實國務院3號文件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新一輪氣象業務技術體制改革正在全面鋪開,跟隨著「十一五」氣象事業發展的進行曲,戰略的提升指揮出愈加激越和跳動的和聲。

「十五」創輝煌
在「十五」氣象事業的輝煌樂章里,我們可以找出無數跳躍的音符,沿著它們澎湃的內涵,我們能夠感受到鼓舞雀躍的內驅力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領悟著氣象事業交響的宏大主題。
主題詞一:發展
發展是永恆的主題——「十五」期間,我國氣象事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氣象科學技術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科技體制改革和研究型業務建設取得初步成效,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氣象科學技術領域的國際合作日益活躍。越來越多的我國科學家擔任了國際一些重要氣象學術組織的委員和國際刊物的編委。葉篤正先生榮獲2003年度世界氣象組織(WMO)「國際氣象組織獎」,2005年又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WMO青年科學家獎自1993年以來曾六度授予我國青年科學家。這些都表明了國際國內對我國氣象科技水平的充分肯定。
——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下,圍繞我國重大天氣和氣候災害、城市大氣環境污染問題、數值預報技術等開展了相關研究,在東亞氣候變動理論和預測、氣候-生態系統的相互作用、溫室氣體排放和地氣碳氮交換、短期氣候預測系統、大氣污染數值模擬和預報、中層大氣探測理論和技術、天氣過程動力學理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氣象行業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7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近400項。我國氣象科技論文的數量大幅攀升。
——我國在大氣科學領域已擁有10餘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0多個部門重點實驗室和一批共建的聯合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瓦里關大氣本底觀象台等台站被列入國家野外科學觀測台站體系。「十五」期間,中國氣象局系統建成了101部新一代天氣雷達、7514個自動氣象站和風雲一號D、風雲二號C氣象衛星,並投入業務運行,引進了21.5萬億次/秒的高性能計算機。同時,各級政府對平台建設的投入逐步加大,為氣象現代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礎。
——我國氣象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國際機構組織的活動和科學計劃。中國氣象局牽頭組織國內各相關部門的專家廣泛參與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組織的第四次評估報告的編寫工作。目前我國科學家在世界氣象組織(WMO)、IPCC、地球觀測組織(GEO)、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世界天氣研究計劃(WWRP)和地球系統科學聯盟(ESSP)等國際組織和國際科學計劃中都擔任了重要職務。我國還積極開展了國際雙邊和多邊氣象科技合作,學術交流日益頻繁,合作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我國成功地舉辦了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會科學大會,表明了中國氣象國際地位與科技影響力日益提高。
主題詞二:改革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中國氣象局是「十五」期間科技部首批啟動的公益類科研院所改革部門之一,所屬的一院八所和省局研究所已順利完成了結構調整、人員分流、機制轉變等改革任務,2004年10月,首家通過了由科技部、財政部和中編辦組織的聯合驗收。國家級業務在探測、信息傳輸處理、預報服務、科研等方面都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建成了國家和省(區、市)兩級氣象科研機構體系,加強了區域氣象中心的作用,提高了資料和數據的共享水平和集約化服務能力,促進了研究與業務的結合,使氣象業務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結構調整後,國家級氣象科研院所重點學科專業從原來的74個凝練到51個,專業學科研究布局更趨合理,突出了國家目標,適應了中國氣象事業發展對科技的需求和學科領域發展趨勢,實現了氣象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初步形成了與氣象事業發展相適應的氣象科技創新體系。

隨著改革進程的加快,現行業務技術體制逐漸顯現出與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日益凸現。中國氣象局黨組審時度勢,充分認識到業務技術體制改革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國務院3號文件,落實「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理念的需要;是繼續推動氣象現代化建設、增加業務科技含量、優化站網布局和業務分工、全面提升業務能力的需要;是著力提高服務水平和覆蓋面、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適應國家政治和經濟體制等各項改革的需要。中國氣象局確定了近期改革重點:發展天氣、氣候、氣候變化、生態與農業氣象、大氣成分、人工影響天氣、空間天氣、雷電等8個業務體系,進而力爭在3到5年內,建立基本滿足國家需求、功能先進、結構優化的"多軌道、集約化、研究型、開放式"業務技術體制。新一輪業務技術體制改革大刀闊斧全面展開。
主題詞三:創新
創新是騰飛的羽翼。「十五」期間,氣象科技創新亮點頻現,異彩紛呈。

——研發了我國新一代數值預報系統。中國氣象局組建了中國氣象數值預報創新基地,通過聯合攻關,取得了包括全球中期預報模式、區域中尺度預報模式、資料變分同化系統以及面向超級城市群的精細化數值預報示範系統在內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自主開發出了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系列產品,特別是風雲二號地面應用系統集中體現了我國氣象衛星科技的發展水平,解決了靜止氣象衛星定位這個世界難題,實現了氣象衛星天地系統的一體化和「大運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風雲二號氣象衛星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在國際對地觀測衛星系統網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氣象科學數據率先實現共享。2001年12月,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國氣象局站在國家的高度,率先啟動氣象科學數據共享工作,為打破在我國長期存在的「數據壁壘」起到了推動和示範作用。初步建立了全國分布式的數據共享網路服務系統,包括國家級的主平台和6個省的分平台,為46項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2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7項「863」計劃項目、37項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87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提供了高質量的氣象基礎數據共享服務。
——成立了大氣成分觀測與服務中心。目前,中國氣象局已布設了30個大氣成分觀測站,並按照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發展規劃,牽頭開展國家大氣成分本底野外研究台站體系建設。由該中心研製的沙塵暴數值預報系統入選「十五」國家科技重大成果展。
——氣候預測成果寫進IPCC評估報告。經過十年的科技攻關,我國科學家建立了自己的氣候預測模式系統
——「動力氣候模式預測系統」,並投入業務化運行。該系統由海洋資料同化系統、海氣耦合模式和高解析度的區域氣候模式組成,於2003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些重要成果及揭示的事實以及所持的觀點已提供給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並得到了承認與採納。
我們能夠聽到這首激昂的進行曲里,「創新」始終是嘹亮的最強音。
「創新」無止境全國氣象科技大會的召開將為我們奏響「加速科技自主創新,全面建設氣象強國」的序曲。創新無止境,此刻,「十一五」不止是一個時段和概念,氣象事業和科技發展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和舞台上。
我們能夠感到肩上的任務和心中的遠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落實國務院3號文件精神,堅持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發展理念,面向國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實現農業氣象科學技術新突破,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科技支撐;實現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預報科學技術新突破,為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提供科技支撐;實現全球和區域氣候預測和氣候變化預估科學技術新突破,為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保障國家安全提供科技支撐;實現氣候資源區劃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科學技術新突破,為應對我國資源壓力、保障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技術支撐;實現氣象與其他領域科學技術系統集成新突破,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改善廣大人民生活質量提供科技支撐。
回顧歷史,50年前「向科學進軍」的號角音猶在耳,28年前擁抱科學春天的欣喜仍駐心間。今天,十幾億中國人親歷了科技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享受著科技進步創造的豐厚財富,深切感受到建立在科技自立、自強基礎之上的國家實力和民族尊嚴。
今天,氣象科技工作者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自主創新,努力開創氣象科技發展的新局面,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這次科技大會後,一幅波瀾壯闊的自主創新的畫卷隨之展開。氣象科技界要立即行動起來,高揚自主創新的旗幟,總結經驗,凝聚共識,繼往開來,奮力開拓,為實現我國從氣象大國向氣象強國的跨越,竭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

閱讀全文

與氣象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