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文化鏈

歷史文化鏈

發布時間:2021-02-06 05:26:23

㈠ 《亞爾斯蘭戰記》有哪些歷史文化背景

裡面的歷史文化背景大概有包含了中樞令,軍機大臣這些歷史上會出現的官職。中樞令是這個地位在亞爾斯蘭兵收復國土,實際上就是地位比其其他的臣子優先負責御前會議書記工作是一個很重要的職位,公文書也都是由中書令起草的,這個地位最需要的不是謀略,而是人望而且也需要某種程度的年齡,地位,威嚴經驗和知名度。

㈡ 歷史文化相關知識

我回答下第一個問題:歐洲和中國封建制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中央集權的程度不同。中國封建制下中央集權相當集中,幾本處於人治的狀態,君主的權利幾乎是無窮大,對地方的統治力很強大,地方長官只有治理權,而無領土權;而歐洲的封建制下君主也只是對自己的領地有直接統治權,歐洲大小封地到處都是,幾本上整個領土都被分封掉。地方長官就是領主,領主的土地是君主也無法直接剝奪的,地方的平民是先向本地領主效忠,本地領主再向君主效忠,君權集中程度不夠,完全建立在封地領主的忠誠上。
ps:中國是政治獨立,宗教基本沒有進入統治階層;而歐洲是政、教同時擁有統治權,甚至教權在政權之上。
1、我國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總體上看,現階段我國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
2、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占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近年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影響了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從國情出發制定社會經濟發展戰略,設計社會經濟發展模式,是保證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協調均衡發展的根本保證。而正確認識和把握中國的國情是我們的第一要務。
我們建設新農村面臨的國情是怎樣的呢?

1、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不是農業強國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還未發生根本變化——中國仍然是一個農業占國民經濟比重很大的國家,也就是說,中國根本上還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不是一個工業大國。
與發達國家相比,這是我們的一大劣勢。然而,優勢與劣勢是相對的,不是絕的,從人口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就是糧食這個角度來看,農業大國自有其發展優勢。尤其中國有佔世界的1/6人口,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沒有農業大國這個優勢,我們就很難保證糧食自給自足,更別談對其他國家提供糧食援助了。

我們要放眼世界看中國。
在世界各國紛紛積極發展工業、服務業時,聯合國糧農組織於2006年10月9日發布的一項報告讓世界為之震驚。報告稱,全球正面臨著30年來最為嚴重的糧食危機,有40個國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糧食短缺,迫切需要國際社會提供糧食援助,否則就可能面臨飢荒。美國媒體則報道稱,目前全球的糧食儲備只能勉強滿足人們50多天的需求,已經跌破糧食儲備70天的安全線。這些警告是否言過其實?世界糧食安全到底處於什麼狀況?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名單,40個糧食短缺國中 有26個非洲國家(安哥拉、蒲隆地、衣索比亞、幾內亞、肯亞、賴比瑞亞、尼日、獅子山、索馬里、蘇丹、史瓦濟蘭、坦尚尼亞、烏干達、辛巴威等),10個亞洲國家(阿富汗、印尼、伊拉克、朝鮮、黎巴嫩、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東帝汶),3個拉丁美洲國家(哥倫比亞、古巴、海地)和俄羅斯(指車臣共和國)。
這項名為《農業收成預計和糧食現狀》的報告顯示,全球一些地區2006年農作物減產已成定局,預計全球糧食產量只有20.13億噸,與2004年的26.8億噸相比,已經是連續第二年呈下降趨勢。美國農業部對全球糧食產量的預測更為悲觀,認為2006年只有19.84億噸,這意味著將會有大量的缺口要靠往年的存糧來填補。
糧食安全不單單是解決溫飽問題,其戰略意義也不可小視。目前,世界糧食分布不均是一大特點。全世界共有近15億公頃的耕地,近1/2被用作糧食生產。從大洲看,世界糧食生產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糧食出口國主要集中在10幾個國家,而進口國則達100多個。近些年,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國不僅是儲糧大戶,更控制了世界糧食出口量的80%左右。一些發達國家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廣闊的耕地資源,生產著遠遠超過其本身消費量的糧食,而且這些糧食還成了對其他國家進行政治和經濟干預的「武器」。
造成目前世界上一些地區糧食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四個:
一是地理因素。土地退化,耕地數量減少,人口與土地的比例嚴重失衡,無法滿足糧食供應,導致很多國家常年糧食短缺,比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
二是自然災害。反常的炎熱和乾旱無雨的天氣使全球很多糧食生產國不同程度的減產。印度和巴基斯坦史無前例的洪水造成了上百萬人居無定所,食不果腹;而尼泊爾約有4.5萬人受乾旱和水災影響,急需外部糧食援助。反常的天氣也對蘇丹及東非一些地區造成了嚴重影響,使當地農民本就貧困不堪的生活雪上加霜。
三是政局不穩和持續的戰亂。伊拉克、阿富汗、蘇丹等國受到地區沖突和安全局勢惡化的影響,當地不少居民正在等待國際糧食援助。
四是政策因素。國際市場政策與國家發展政策的非科學,甚至背離人性、遠違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需求,盲目鼓勵工業發展,形成社會畸形格局。工業品不僅不能吃,而且有的工業生產還依賴農業,消耗糧食。
作為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在糧食問題上中國一直受到世界的關注,並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上個世紀,美國有個社會學家萊斯特·布朗曾寫了《誰來養活中國》一書,大肆炒作「中國糧食威脅論」。鄰國日本也不斷出現擔心中國人「吃掉」他們糧食的聲音。
事實卻是,中國沒有讓別人養,反而養活了世界上很多人。近25年來,世界主要農產品增長份額20%以上來自中國,中國糧食年產量從3億噸增至5億噸,不僅以事實回答了布朗的質疑,還得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官員「中國在全球千年發展目標中所做的貢獻,給予再高評價也不過分」的贊譽,同時讓所謂「中國糧食威脅論」不攻自破。
2006年成為一個分水嶺,此後中國不再接受聯合國的糧食援助。9月,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報告稱,中國在2005年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歐盟的世界第三大糧食援助捐贈國。報告說,中國2005年提供的對外糧食援助比上一年增長2.6倍。中國對外糧食援助的主要對象是朝鮮,其他的受援國有賴比瑞亞、幾內亞比索、斯里蘭卡等10多個國家。
如果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世界上約有1/5的國家處於缺糧狀態,那麼這種局面是否會蔓延,導致世界范圍內的飢荒呢?瑞典農業科技大學的糧食問題專家約翰松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飢荒問題的核心,是究竟多少糧食才能滿足當前的人口需要。關於這個問題,各國專家曾有過不同的統計。例如美國有一本書叫《挽救之道》,認為世界上只能生存5億到9億人,其餘的人全屬「多餘」,應該被消滅。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通過計算說,全球耕地的潛在供應力為360億人口。最近幾年,多數學者認為,按當今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科技水平,糧食供應的極限人口應在110億左右。
約翰松認為,就全球而論,當前糧食的供應基本能滿足需求,今後若干年也會如此,但只要糧食供求的不平衡沒有消除,在部分國家出現飢荒就會成為一種常態。同時他也指出,由於飢荒引起移民潮等動盪,會反過來影響到那些糧食生產和出口的發達國家,這樣,全球出現飢荒就不是危言聳聽。

我認為,中國的劣勢不在於農業大國,而在於不是農業強國。如果中國成為農業強國,不僅可以實現社會經濟更快、更好的持續發展,而且還可以為世界進步發揮更大的作用。
發達國家農業投資額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通常為10%以上。中國1990年財政支出用於農業的比重為10%,1995年下降為6.3%,2001年為5.5%。2006年有所增加,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對農業投資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年,但是與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農業資金投入不足,使許多相關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形成了政策落實斷層、基礎建設斷層、科研工作斷層、農技推廣斷層等問題。
在13億人口中,有70%是農民,可是農民的素質很低,大部分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還有相當數量的文盲和半文盲。
除了個別機械化大農場外,廣大的農村仍然使用著鐵犁、木耬、耕牛,生產工具極其落後,與春秋戰國時期沒有本質區別。
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有的因四季耕種不得輪休,導致地力極薄;有的因遠離水源,無灌溉條件,從古至今一直靠天種地、靠天放牧、靠天吃飯;有的因破壞了自然環境,造成沙化、鹽鹼化程度日趨嚴重。
除了水稻、小麥、玉米等幾種良種在一部分農村得到推廣外,大部分五穀雜糧仍舊用普通的種子,並沿用傳統的耕作方式,農產品產量和科技含量極低。有許多地方連台像樣的機器也沒有,農產品加工增值轉化能力極其微弱,甚至幾乎等於零。
農業組織化程度很低,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經營分散,無法開展集約經營、規模經營。山村耕地有限,不適宜大面積耕作,可是廣袤的大平原也是東一塊小麥、西一塊玉米,田間管理極其粗放,短期行為嚴重,既沒有規模效益,也沒有長期效益。
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土地產出率很低,農產品成本很高,質量很差,價格呈下降趨勢,不僅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而且農民面臨著增產不增收的尷尬處境。

2、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農民是主體公民

印度
參考資料:http://www.world68.com/sort.asp?bid=8(印度網站導航)

印度共和國位於亞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陸,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擁有十億人口以及上百種語言。如按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印度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印度的地形分為三部分:尼泊爾以西的中,印邊境為喜馬拉雅山地,北部主要是恆河平原,南部為德干高原
「印度"(舊譯:「天竺」、「身毒「)這個名字來源於梵文,得名於印度河。印度人自稱「婆羅多」(भारत / Bhārata)。與印度接壤的國家包括了孟加拉國、緬甸、中國、不丹、錫金(印度已將其歸並為自己的一個邦,而不再將其視為鄰國)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印度又與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隔海相望。(除此之外,按印度的觀點阿富汗也是它的一個鄰國)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政治
3 行政區
3.1 邦
3.2 聯合屬地
3.3 國家首都
4 地理
5 經濟
6 人口
7 文化
8 其他
9 外部鏈接

[編輯]歷史
參見:印度歷史

印度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至今已經有大約5000年的歷史了。來自西北部的雅利安人部落在公元前1500年侵略了這里;他們與當地人的結合創造了經典的吠陀文化(Vedic culture)。此後,阿拉伯人在公元8世紀侵犯了這塊土地,隨後是12世紀到來的土耳其人,以及15世紀末到達此地的歐洲商人。

在擊敗了當地的莫卧兒帝國後,英國在19世紀成功地獲得了印度全境的控制權。而由莫罕達斯·甘地和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領導的非暴力抵抗運動終於為印度在1947年贏來了完全的獨立。這塊次大陸最終被分成「世俗」印度以及較小的回教國家巴基斯坦。

雖然印度的經濟成就引人注目,她依然面臨了多項挑戰,例如與巴基斯坦關於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沖突、人口膨脹、環境破壞、貧窮以及印度國內的種族以及宗教沖突。

㈢ 開封有什麼文化歷史

開封是享譽中國的著名民間藝術之鄉,享有「中國戲曲之鄉」、「中國木版年畫之鄉」、「中國汴綉之鄉」、「中國菊花之鄉」等美譽,境內有汴綉、官瓷、朱仙鎮木板年畫等精美工藝品,現存有廟會、燈會、鳥市、花市、夜市、風箏、斗雞、盤鼓、舞獅、盤鼓、高蹺、旱船、嗩吶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

北宋時期,都城東京開封城內刺綉工藝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開封雲集各地及異國的巧匠綉工,官辦的有文綉院,民間的有秀巷,汴綉即在此傳統基礎上發展起來。近些年開封的汴綉獨樹一幟,山水人物,樓台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絨彩奪目,豐神宛然,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成為國內外遊客必買的藝術佳品。

(3)歷史文化鏈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開封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八荒爭湊,萬國咸通」、「汴京富麗天下無」、「東京夢華」的美譽。

風景名勝

開封境內的鐵塔、相國寺、包公祠、延慶觀、禹王台、繁塔等重點文物古跡,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及旅遊價值。開封作為河南三大石刻集中地之一,境內的名勝古跡中保存以及館藏有上自漢代、下至民國的各類石刻珍品1000餘件,是研究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科學技術和書法藝術的寶貴文物古跡。

㈣ 祖國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專思屬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5000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布廣闊,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㈤ 江西歷史文化

江西省,簡稱贛。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

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並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

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讀書成風的優秀傳統。相傳最早在江西傳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臺滅明。中國從隋唐以後,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至清代,歷代全國進士計98689人,江西進士10506人,佔10.7%;

全國狀元724人,江西狀元41人,佔5.6%。江西另有武狀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兩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寵大的宗教派別。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江西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發源地,創始人為漢代張道陵和他的曾孫張盛。

張道陵被張盛尊為掌教、正一天師,因而又稱天師道或正一道,為中國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後,正一派與全真派南北對峙,成為獨樹一幟的道門分支。廬山東林寺,是中國佛教十派之一凈土宗的發源地,創始人是晉代慧遠和尚。

因此,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廬山東林寺等,一直是全國重點寺院,近年來,多有外地和日本、韓國佛教徒前來朝拜。 另外,江西的農業自古就以種植水稻為主。隋唐以後,國家經濟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進一步開發,經濟繁榮興旺,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茶葉種植和加工也大大發展,數量和質量都居全國之首。同時,陶器、造船和銀、銅冶煉在全國亦居領先地位。明清時期,江西成為全國造紙業和以布為主的紡織業中心。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業市鎮。

(5)歷史文化鏈擴展閱讀:

江西建制沿革

江西開發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

江西境內有邗越(干越)、百濮,《荀子·勸學篇》註:「邗越古國名」。已進入青銅器時代,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一致。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三國分爭江西 。

秦設三十六郡,江西屬九江郡,置廬陵縣、新淦縣、南壄縣。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縣,下轄18縣。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江西屬揚州刺史部。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時,孫策分廬陵、雩都等縣置廬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厘置彭澤郡(旋廢)、鄱陽郡。嘉禾五年(236年),孫權廬陵南部都尉,隸揚州。

隋時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江西屬於江南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增為15道,屬江南西道,其監察區下轄8州,治洪州(南昌市)。

江西地區先轄於吳後轄於南唐。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958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初設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仍治洪州,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江西行省轄區大於今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和今廣東省的大部分。江西行省下轄13路、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轄13府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江西省共轄81縣。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省,1947年劃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省。

2014年,江西省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2016年6月,贛江新區成為第18個國家級新區。

㈥ 如何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旅遊文化產業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趨勢明顯。保持和發展民族文化特性,並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轉化為適應現代經濟需求的文化產品,對於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文化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日益成為各地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指標和關鍵因素,成為21世紀經濟全面持續協調發展的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對於一個地方而言,文化是靈魂、是其內在吸引力,文化產業對城市軟實力的提升有其他產業所不能比擬的優勢,特別是對城市形象、城市環境、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凝聚力、城市地位甚至城市的政治文明等方面的直接促進和價值提升作用非常巨大,是提升城市綜合實力、保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寧洱縣的文化旅遊產業要發展,以下幾個因素不容忽視。

依託資源,「創意為王」。

魅力源於實力,實力展現魅力。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是文化產業的基礎,發揮地方優勢,打造文化品牌的意義十分重要,我認為要本著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獨」的特色文化產業理念,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呼應時代,貼近大眾,適應市場,把文化資源提升為文化產品,創造一批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文化品牌,才能迅速提高地方知名度和美譽度。然而,有了好的資源如果沒有創意、包裝與整合,也難於形成產業基礎。要提升文化軟實力,必須在全面繁榮文化事業的同時,以戰略的思維和眼光推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麗江、鳳凰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能把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的效果發揮到了較高水平,且在不斷提升創意,體現和貼合群眾性和大眾消費的特點,較為吸引人。

努力創造市場的聚集效應。

文化產業除了有好產品,還要有市場的聚集效應,必須把旅遊、文化、科技、市場有機結合起來,要彰顯人氣,只有把人吸引進來,才能有效應。文化產業是綜合性產業,市場空間大,社會效益大,最為直接的就是能夠帶來就業崗位的增加,相關產業收入的提高。這就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相互協作,深層次地研究、挖掘、整理、開發,利用地域文化資源作為重要內容,開發各類衍生文化產品,形成高效益的文化產業鏈。綜合考慮文化產業的綜合性,提供所需的服務、配套設施,健全功能,使遊客既得到精神層面的享受,也得到物質方面的滿足,使之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政府主導、市場運作。

堅持用市場的眼光看待文化資源,用市場的方式配置文化資源,用市場的機制開發文化資源。我縣旅遊產品檔次低、品種少、總體上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積極主動挖掘整理當地文化資源,主導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調控和支配資源,同時大力營造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外環境,把市場運作交給企業,既要培養當地的文化企業人才,更要吸引省內外有實力有經驗的文化企業和經營人才到我縣投資文化產業,通過打造會展、傳媒及一大批文化服務和旅遊品牌,才能共同形成和做大做強一個地方的文化品牌。

科學規劃,保證投入。

規劃是做好文化產業的指導性文件,一方面能突出重點,即先做什麼項目,後做什麼項目;另一方面,可以明確文化產業的政治、經濟和市場的目標。文化產業是高投入的產業,特別是創意產業,要不斷的研討,不斷的創作,形成產品,還要進行市場運作,整個過程都與投入分不開,可以說,沒有投入就不可能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因此,要充分考慮發揮地域文化優勢,緊緊圍繞打造旅遊文化品牌的發展思路,制定旅遊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文化產業的發展要和自然、人文、社會環境相適應,開發與本地實際相結合的新興旅遊文化產業,以特色創名牌,以優勢爭市場,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於產品、管理、服務和營銷之中。我們要依託我縣多姿多彩的文化資源,深度開發和挖掘其人文價值、美學價值,加快建設民族文化旅遊。同時要注重把發展文化產業和調整產業結構結合起來,把文化產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結合實際,科學發展。

做好文化產業必須結合實際,把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人文資源、自然資源、交通基礎等和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結合起來,抓住重點,突顯亮點。享受文化成果是人類經濟社會的必然。藉助雲南旅遊文化市場比較熱的機遇,大力發展民族工藝品市場。但作為經濟文化欠發達的邊遠地區,做好這項工作也不宜過急,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幹下去,做一個項目成一個項目,逐步繁榮壯大。

幾條建議

當前,如何充分發揮寧洱文化優勢,打造寧洱旅遊文化品牌,是長期以來的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我們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整合寧洱文化旅遊資源,提升檔次,賦予新意。

如紅色旅遊方面,把民族團結文化展示從屋內移至公園,著力建設民族團結之聖地;招商引資規劃建設普洱茶文化城,著力打造普洱茶、普洱府及茶馬古道系列文化,形成滇南大觀園;磨黑古鎮建設中,把楊麗坤故居與鹽文化、磨中的紅色文化、飲食文化做大做強;還要把以銀飾品加工為代表的民族手工業壯大起來;把以那柯里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做大起來,做精做強文化產品,使遊客到寧洱後得到多方面的文化享受。

加強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環境支持。

藉助昆曼大通道及泛亞鐵路重點建設工程,極力改善寧洱的交通條件,使之真正成為大通道上的旅遊文化重鎮。同時,做好景區景點的軟硬體建設,提升賓館檔次和服務質量,著力打造縣城和特色街區,營造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

提高人文素質,服務文化產業發展。

傳統農耕文化觀念仍在束縛著寧洱文化產業的發展,對文化產業的認識,不少幹部和群眾中還比較模糊,甚至有不知道文化還是生產力,還能創收的理念與實踐都不足,所以,落實「旅遊文化活縣」的戰略,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大力培養文化經營人才,使文化產業的理念深入人心,自覺的參與到文化產業的發展中來。

出台鼓勵政策,使文化企業有所獲、有所樂。

要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龍頭企業,開發好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遊產品。要保護好、引導好民營資本投資旅遊文化產業的積極性,培育一批重點民營文化企業,積極促進文化產業投資主體多元化,逐步形成文化產業群,形成新的產業格局。要積極出台對現有文化企業經營戶如銀飾廠、奇石場的扶持政策,鼓勵其他產業的企業家投資文化產業,給他們有培訓學習的機會,對前來投資的文化企業,在用地、辦理手續等方面給予傾斜協調,使他們有所得、有所樂,我們有發展、有市場。並以文化發展帶動和促進旅遊、餐飲等的聯動發展。

大力發展經濟,以經濟發展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充分發揮寧洱資源、區位、交通之優勢,極力招商引資,大力發展縣城經濟。只有縣城經濟的綜合發展,才能帶動和促進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提高文化產業在縣城經濟中的比重,形成良性循環。在推動雲南省建設民族文化大省、文化強省的過程中,寧洱要彰顯特色、展示獨特魅力,通過大家持之以恆的不懈努力,不斷發展壯大文化產業,使之打造成為有活力、有競爭力、有濃厚文化底蘊、有國際化風格的特色產業。

㈦ 甘肅有多少歷史文化

第一、天下第一大姓李氏家族。盛唐帝國的創造者李世民世家,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李聃的中國哲學思想和對社會的巨大作用,在整個世界人文歷史當中都是及其璀璨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人民日報》對李氏家族已作報道,清楚的說明完整的李氏族譜保存在四川省雙流縣李德貴家。--世界上東南亞、歐美等很多國家都有中國隴西李氏文化研究會,回國歸宗認祖和拜祠的國際人士越來越多。據說隴西縣也有一個李氏文化研究會,隴西縣應當發揮他們的作用,對李氏家族作系統的發掘研究整理。一個有著九千五百萬人的同姓家族,且家史輝煌,人才輩出,分布五大洲四大洋,這本身就是一個世界人文奇觀,從任何角度看,它的意義遠超過了秦兵馬俑。四川能把一個小小的熊貓經常在國內外製造新聞,成為持續的宣傳熱點,使四川飲譽國內外。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中,有時一個月看不到甘肅的一篇新聞報道,「審時度勢」甘肅的宣傳人員「要深思」。從旅遊的角度看,設想國外有五分之一,國內有一半的李姓人一生中來隴西拜一次祖,再加其他遊客,這個旅遊的收入就十分可觀。這不是空想,這是中國幾千年形成的心理定式,旅遊就是吸引人們存在的一種獵奇心理定勢,旅遊也要開發發展,現在的東西看過了,下一步又看什麼。在其整個中國和世界范圍內,李氏家族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和整體人才群鏈不亞於孔氏家族,孔氏家族主要創立的是文化思想學說——中國儒學,而李氏家族創立的是中國道教、哲學體系,創立有一套完整的國家學說和民族學說。對優秀文化的吸收有利於現代社會的建設發展,有利於中華民族未來的強盛,這是我們發掘民族文化的目的所在。目前國內最大的道教場所四川成都的「青羊宮」是老子南下涵谷關的最後的落腳點。中國乃至世界,只有一個李白,全國紀念李白的建築不計其數,在『隴西布衣』的真正故鄉隴西也只能找到一方碑,甘肅能不能建一個「李白原故里」,這些都是甘肅人的精神資產,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資源,這些需要甘肅人乃至於外省來甘肅工作的同仁們通過努力去發掘和建樹,為甘肅老百姓留下自己的政績。屈原、司馬遷、王昭君等,他們的故鄉都建祠宣傳,以增強地方影響力。都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國的富饒是我們甘肅人李冰父子建造的,李冰父子的祖籍至今無確鑿的史料作定論,這個工作甘肅也應當做。(李冰父子的有關史料傳說可派人到山西解州李國榮處了解,隴西、會寧等地家存李氏族譜的人也不少,實際全國各處都還有李氏族譜)。甘肅人創造了陝西前期歷史的輝煌,陝西的重要名勝,主要出自秦時期和唐時期,而這些文物上並沒有標注「甘肅人」。有利當地經濟建設,兩地爭歷史名人爭歷史名勝,這是正常現象,問題是甘肅人為什麼不想法自己宣傳。當然陝甘在幾千年歷史中就本為一省。在甘肅台未通前,我把陝西台當甘肅台看,但是,我不能忘掉家鄉,我們甘肅人為陝西創造了那麼多輝煌,但至今連個名份都沒有,我不能不為甘肅說句公道話。(《新唐書》和各部史典均有李氏籍貫記載)

㈧ 有什麼關於古代歷史文化習俗的書

《中國人應知道的國學常識》,有「職官典制」、「法律文化」、「民生禮俗」、「衣食住行」
、「體育娛樂」、「哲學宗教」、「語言文學」、「書畫藝術」、「戲曲曲藝」、「建築園林」、「中華醫葯」

閱讀全文

與歷史文化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