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民族形成和發展歷史意義

民族形成和發展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15 13:00:18

『壹』 歷史淵源在民族發展起到什麼作用

歷史淵源是一個民族發展形成凝聚力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之一。

『貳』 史詩在一個民族發展史上的意義是什麼

史詩作為一種文類, 它是經過長期發展和演變的結果, 各種史詩傳統的發展過程是很不相同的。史詩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吸收了神話、傳說、故事等其他民間敘事文學的營養, 甚至還借鑒了抒情色彩濃重的民歌等體裁的成就,錘煉形成了自己獨特題材內容、藝術思維方式以及詩學等方面的體系。史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具備有機綜合的特點, 但卻不能用其中任何一個體裁標准, 也不能用所有這些體裁的特點拼湊出來的標准去衡量它。應該說, 史詩消化了各種民間口頭表達形式, 對於這些形式的運用是以史詩為導向的。換一種說法, 從文學類型的角度歷時地看, 史詩代表了在一個特定口頭傳統中得到充分發展的、在較高階段上達到的語言藝術成就。
談起史詩的時候, 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從黑格爾到馬克思、恩格斯對史詩的論述, 他們是從哲學和美學的高度, 從人類的社會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認識史詩的。在他們看來, 史詩是民族精神的結晶, 是人類在特定時代創造的高不可及的藝術範本, 是特定歷史時代的產物。這些論述是從文藝學的外部特徵出發的。原始社會的解體為產生英雄史詩的恢弘背景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歷史基礎。關於部落戰爭、民族遷徙和傑出軍事首領的傳說為英雄史詩的形成做了一定的資料准備。應該說, 英雄史詩是一定歷史時代的人們生活的全景反映。每一部史詩都是具體歷史的和具體民族的。不能用一個籠統的歷史時代的抽象的模式去解剖特定的史詩, 也不能用一般的人類社會的尺子去剪裁史詩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史詩與歷史有特殊關聯性, 但是即使史詩的歷史印記十分鮮明, 它也不是編年史式的實錄,甚至也不是具體歷史事件的藝術再現。史詩對歷史有著特殊的概括方式, 體現了史詩的創造者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和表現特點。

『叄』 怎樣認識民族形成及發展的情況論文1500

一、中華民族是歷史融合的產物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正如費孝通先生所指出的:「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幾千年的歷史過程所形成的.」(見《費孝通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602頁.)
中華民族是歷史融合的產物.早在新石器晚期,在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已經出現了許多部落和部落聯盟,產生了互不相同又互相影響的文化.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黃帝戰勝炎帝、擊殺蚩尤,炎、黃聯合戰勝太昊、少昊,以及堯、舜、禹禪讓,都是中原先民各部落在向外發展中互相沖突、融合的歷史痕跡.
考古發現已證明,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黃河下游的新石器文化——山東龍山文化,已經對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後繼者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發生相互滲透的聯系.與河南龍山文化階段大體相當的良諸文化(長江下游)與山東龍山文化關系更為密切.
夏、商兩代,漢民族的發展已具雛型.據有的史學家考證,夏的先民是從長江下游發展至黃河下游,商的先民是由遼河下游發展至中原,周的先民是由渭水流域向黃河下游發展.夏、商、周三代已經形成統一的分封制的奴隸制國家.中華民族的先人,在一萬年前已有百萬之眾.至夏初(公元前21世紀)已有1 355萬人口.在西周(公元前11—前8世紀)全盛時期人口約達2 000萬左右.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1—前221年)中華民族的融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經過500多年的戰爭兼並,原來的東夷、西戎、南蠻、 北狄都與中原華夏族相互融合,形成「五方之民共構天下」的局面.原來的秦、楚、吳、越,都已華化.盡管戰爭連綿不斷,由於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加上疆域的擴大,到西漢初年(漢平帝元始2年,即公元2年),人口數已達5 959萬人.漢代繼秦在全國推行郡縣制, 實現了空前的統一.漢族在漢代已基本形成.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華民族融合、發展的又一個高峰期.這一時期,不僅中原地區的居民融合程度更深,而且西北和北方的大量少數民族與中原進一步融合.五胡十六國時期,由匈奴、鮮卑、羯、氐、羌5個少數民族先後建立的13個政權,使東北、內蒙、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居民與中原居民得以廣泛深刻地交往、融合.至唐代(公元618—907年),中華民族的活動疆域和人口,都空前地擴大和增加起來.盛唐時期,人口總數約8 000萬左右.
宋、元、明、清(公元960—1911年)的近千年時間里, 中華民族的發展更趨成熟.宋代(公元960—1279年)北方先後建立的遼、 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使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得以進一步統一、融合.其中女真人建立金國(公元1115—1234年)曾將勢力推至淮河以北,先後在北京、開封建都.元朝(公元1271—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清朝(公元1644—1911年)是由滿族建立的朝代.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擴大和密切了他們和漢族的關系,還帶動了其征服地區各族和漢族的融合.
元代的疆土極其廣闊.在元朝統治下,不僅中原居民、北方居民得以進一步融合,而且西北、西南的民族和中原民族的關系也得以進一步密切.同時,在中國還湧入了信奉伊斯蘭教的中亞居民,以他們為主體,在吸納土著居民的基礎上,形成了人口眾多的回族.清代已形成今天中國的版圖(因清末被列強侵佔許多領土,當時的疆域比現在要大).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由幾十個民族共同形成的中華民族已發展成熟.清代乾隆31年(公元1766年)的人口已達到20 809萬,至道光 13年(公元1833年)增長到近4億人(39 894萬人).
近代(公元1840年以來),在與帝國主義列強的斗爭中,中華大地上的各民族更加覺醒,民族意識不斷增強.「四萬萬同胞共赴國難、共御外侮」,成為一致的呼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更標志中華民族的完全成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的半個世紀中,由56個民族構成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國家的徹底統一和民族的真正平等,各民族的融合也發展到嶄新的階段.這是一個既有鮮明個性又有深刻共性的民族共同體,這是一股積蓄了近萬年而形成的偉大力量.
二、中華民族歷史融合的特點
世界上所有歷史較久、人口較多的民族,都是長期廣泛融合的產物,也都有共同的規律.而中華民族的融合,更具有典型性.中華民族的歷史融合,至少有以下四個特點:
1.融合的向心性 綜觀近萬年的中華民族發展史,其融合的腹地是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其融合的核心是華夏族,繼而是漢族.
春秋戰國之前,是夷、戎、蠻、狄競相伸入中原,最後為華夏族所融合,「五方之民,共構天下」,漢族也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
秦漢之後,是更遙遠的地方,主要是塞北、西域的少數民族入侵乃至入主中原.最後,他們也大部甚至全部被漢化,使漢族在數量上擴大、質量上提高,中華民族得以在此基礎上形成.漢族人口佔中華民族總人口的90%以上,這是因為漢族在長期的發展中先後融合了大量其他成分.因這種融合,漢族的活動范圍也逐漸擴大.
2.內容的深刻性 華夏族最先是由黃河中下游以種稷等旱田作物為主的部落及部落聯盟與長江中下游以種稻為主的部落及部落聯盟融合而成的.華夏族的主要生產方式是農業.華夏族的西北部、北部是對立的戎、狄等游牧部落及部落聯盟.農業生產方式是較游牧生產方式穩定和先進的.因此,華夏族戰勝並融合戎、狄,並不奇怪.華夏族的西南部和南部,雖然也是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的部落(稱為蠻、夷),但由於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那裡生產力水平也較低下,因而最終也被生產力水平相對發達的華夏族所戰勝,並融合為華夏族的一部分.
自秦漢以降,漢民族的主要對手,是北部,包括東北、西北的游牧民族.這些游牧民族和漢族互相沖突、消長、融合.有的游牧民族曾在軍事上十分強大,如匈奴、蒙古、契丹等.但游牧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被漢化.這不僅是因為漢族的人口眾多,更深層的原因,還是因為漢族從事的農業生產方式更為先進.遼、金、元、清等朝代建立的結果,都使漢族融合進了更多的其他民族成分,也使農業地區向外擴大了.華夏族生長為漢族,以及漢族在歷史上的發展,都是與農耕范圍的擴大、農業技術的發展相伴隨的.所以,中華民族融合的向心性,是以追求先進的生產方式為目標的.
被漢族融合的其他民族不僅接受了漢族的先進生產方式,而且接受了漢族的先進文化,包括生活方式.尤其是作為漢族統治思想的儒家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思想指針.這一點,在滿族入關後的清代,表現得最為充分和完備.還應當指出的是,歷代,包括少數民族成為統治者的朝代,漢族的語言和文字都被列為官方的語言和文字,也是聯系一個多元民族的極重要條件.在今天的中國,象回族、東鄉、保安等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所以與漢族等其他非伊斯蘭民族有很強的親和力,通用漢語言文字,顯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散,是與其融合中經濟根基和文化根基的深厚相聯系的.
3.歷史的連續性 中華民族的融合經歷了上萬年的歷史.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有4000年以上.在這么長的歷史時期中,中華民族雖然在發展中也屢遭挫折,但總的趨勢是越來越強大的.
中華民族在發展中呈梯次推進.先是由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向黃河、長江的上游及主要支流推進,再由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向南推進到珠江流域及東南海濱,向西南推進到橫斷山麓和青藏高原,向西推進到天山南北,向東北推進到黑龍江流域,向北推進到杭愛山脈.雖然中華民族活動過的地方不等於今天的中國版圖,但其活動的范圍之廣、歷史之久,在世界民族中是罕見的.世界上的四大文明發祥地,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民族,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民族、印度河及恆河流域的古印度民族、都被外來民族所同化,其原始的文化都中斷了,惟有中華民族的古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和發展.
中華民族內部各民族的融合,其突顯的階段是戰爭.春秋戰國時代的500年混戰,南北朝時期的胡漢沖突,宋、遼、夏、金、 元及清代的非漢族入主中原,都是融合中的質變階段.而每次戰爭、征服後,各民族間互相消化、吸收彼此的優長,克服自己的短處,則是為下一次更大的融合進行量的積累.正是這種一張一弛的波浪式推進,形成幾千年的連續鏈條.
4.方式的交互性 中華民族的融合,是以漢化為主,但絕不是單純的漢化,而是交互融合.正是這一點成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來源之一.
漢族融入少數民族的情況,早在漢代就有大規模發生.有的學者估計,漢代匈奴盛時,有奴隸達30—50萬人,占匈奴人口少則1/7,多則1/3,這些奴隸的大部分是漢人.南匈奴於公元109 年一次向漢朝送還萬餘人,可見其規模.這些奴隸的大部,以及自動逃往匈奴的漢人,都融入匈奴.在後來的歷史中,匈奴之大部又返融中原,成為漢族新成分.漢末袁紹之子兵敗,率幽冀之殘部十萬余戶、數十萬人投奔烏桓;隋末楊氏政權傾覆後,亦有大量王族人口逃往突厥.
公元399—440年建於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國,其主體居民是漢人.可見漢族早在1500多年前已開始融入新疆各民族.今天的苗族中有宋家苗、蔡家苗,自稱其先人是先秦的宋國、蔡國人,其習俗還有一些漢人古禮,應是其言不妄.朝鮮族自稱祖先是漢人者不寡.
人種學家的研究證明,中華民族絕大多數屬蒙古人種,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呈漸變狀態.內眥褶的體質特徵,其出現頻率,從南向北遞增;波形發的出現率,從南向北遞減.從北向南,是從蒙古人種東亞類型向南亞類型過渡——傣族屬南亞類型,哈尼、瑤等民族屬過渡類型,藏、彝、白、漢等屬東亞類型.在西北地區,尤其是新疆,則有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混合跡象.所有這些,都說明中華民族的歷史融合是源遠流長、根深蒂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尤其是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民族的融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全國各地區、各民族日益緊密地結成一個經濟利益整體.從90年代開始的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的產業轉移,使遙遠的西部和濱海東部的關系空前密切起來.這一趨勢還將在深度、廣度上日益加大.一個民族只有在經濟結構、生產方式上形成內在的利益關系和統一整體,才能保持其牢固的聯系和持久的統一.伴隨著對外開放、文化教育的發展,具有科學內容和時代特色的生活方式,正逐漸滲入各民族的原有生活方式,使各民族生活方式中共性的新成分不斷增加起來.現在,全中國范圍的物資交流和人口流動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每年省際人口遷移數以千萬計.「川軍」、「湘軍」下廣東,已成為川、湘、粵三省共同重視的大事.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每天的流動人口都在200萬以上. 由於人口的大流動,通婚范圍越來越廣.因此,不僅在生活方式上,在語言上、血緣上,我國東與西、南與北的差距也在縮小.勿庸置疑,再過幾十年、幾百年,中華民族的統一性,將達到今天難以想見的高度.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已是鮮明的、不可逆轉的趨勢.幾個大的地區經濟——政治聯盟的形成,是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一體化的前奏和必經階段.在世界范圍內,商品、資本、技術、人才大流動.
由於科技進步,交通越來越便捷.以前從太平洋西岸到東岸,輪船要走幾個月.現在只要乘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就可以了.超音速客機的出現,將進一步縮短這個時間.衛星通訊、全球電視網路、信息高速公路,這一系列的新手段,使地球上各個角落發生的事情,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五大洲.
由於貿易在全球范圍擴展,產生了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乃至政治秩序的要求.一國或少數國家控制世界、謀取私利的時代終將成為歷史.聯合國的作用日漸突出,是一個生動的證明.全球性的共同利益、共同要求越來越多.和平與安全、禁毒與環保,甚至一些重要國家的經濟增速和幣值穩定,都成為全球各國關注的熱點.
伴隨著商品、資本流動的,是人口的大遷徙.1891 年至1920 的30年間,歐洲向北美、澳洲移民達2700餘萬.進入本世紀60年代,由於殖民統治的陸續結束,人口流動的限制放寬;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產生了人口流動的需要;還有局部地方武裝沖突造成大量難民,人口向發達地區流動的速度大大加快.據聯合國有關部門估計,「國際難民」數最低是1970年,為250萬;1993年達1890萬人,是逐年增加趨勢. 到國外從事勞務的人數,1991年是5000餘萬,1994年增加到7000萬,也呈逐年增加趨勢.在整個90年代,僅歐盟國家的外國人,就以每年50萬的數目在增加,1999年更達71.7萬人.這種趨勢表明一個世界范圍的民族融合時代已經到來.可以預見,再過幾百年、幾千年,地球上的人類將融合成一個「民族」,將形成一個新的人種、形成一套共有經濟活動方式和生活方式,包括一種新的共同的語言文字和交流方式.到那時,地球將成為真正的地球村,人類將成為真正的親兄弟.
中華民族的起源:
(1)中華民族的起源:原始社會至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炎、黃部落的融合,華夏族的產生.
(2)多民族融合的開始: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融合,也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准備了條件.
(3)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秦的統一,標志著我國多民族國家已初步建立.
(4)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初步發展:兩漢時期,實現了對西域、西南以及華南兩廣的統治,既大大擴展了疆域,又有效地開發了邊疆.
(5)多民族的大融合: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民族遷徙,各民族聯合斗爭以及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民族融合加強.
(6)多民族國家的大發展時期:隋唐時期是我國古代史上一個重要時期,隋唐高度繁榮的經濟文化,對周邊少數民族有很強的吸引力,加上統治者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所以與少數民族的聯系范圍更廣,數量更多,形式多樣,關系也融洽,特別是在西北和東北奠定了祖國疆域的基礎.
(7)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周邊各少數民族藉助自己政權力量,加強了與漢族的交往,相互學習,逐步縮小了與漢族的差距,為元朝更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國家的重新統一作了准備.
(8)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時期: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採取有力措施,解決了周邊少數民族問題,特別是在清朝,粉碎了少數民族貴族與西方侵華勢力分裂國家的陰謀;同時採取了得力措施加強了地方行政管理和中央集權,我國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形式鞏固下來.

『肆』 民族時期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的基本理論

最早:南朝顧歡《夏夷論》;
中國現代意義的「民族」一詞的來源:西方——日本——中國
(三)第二國際機會主義者的民族概念
(四)馬克思主義民族概念
1913年,斯大林在《馬克思主義與民族問題》中:
「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
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六個基本特徵
(一)構成民族的6個基本特徵:
1. 共同歷史淵源(A地域淵源(共同地域)、
B族體淵源(共同族源));
2. 共同生產方式;
3. 共同語言;
4. 共同文化;
5. 共同風俗習慣;
6. 共同心理認同(A成員對民族整體、B民族成員之間)
(二)中國共產黨六個基本特徵理論的特點:內容豐富、表達通俗、歸納科學.
(三)民族基本歷史類型
1.三大屬性:A自然屬性;B 社會屬性;C 生物屬性
2.分類的依據:A民族屬性(3個)、
B 民族特徵(6個)
3、具體分類:從自然屬性分: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現代民族從社會屬性分:奴隸制民族;封建主義民族;資本主義民族;社會主義民族
第二節
民族與宗教
一、民族與宗教的區別
1.是不同的社會現象:
民族是客觀存在的實體,屬社會歷史范疇;宗教是觀念形態,屬思想意識范疇.
2. 產生和發展的規律不同
二、民族與宗教的聯系
有的民族全民族信仰宗教;
宗教在一些民族的形成發展中起重要作用;
宗教對一些民族的特徵有重要影響.
第三節
民族結構與民族素質
一、民族結構
民族結構的內容:人口結構、家庭結構、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意識結構.
民族結構的特點:整體有機性;相關同步性;相對穩定性;自動調節性;動態開放性;調控可塑性.
民族結構的社會作用:
1.民族發展的最大動力在於民族自身的內部活力;
2.民族內部結構對民族關系有重大的影響.
二、民族素質
內容:科學文化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心理意識素質、身體素質
特點:群體性;積淀性;傳承性;變異性;綜合指標性
民族結構與民族素質關系:
第四節
中國的民族識別
一、民族識別的必要性
第一,民族識別是黨和國家民族平等團結政策,使各少數民族真正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員的需要.
第二,民族識別是確定我國民族數量和稱謂的需要.
第三,民族識別是順利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礎.
5 第四,民族識別是增強民族內部的凝聚力,推動中華民族的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民族識別的依據
1.民族特徵;
2.民族源流;
3.民族意願;
4.就近認同
三、實踐的三個階段
(一)三階段:
1.第一階段(1950—1954年)
2.第二階段(1954—1965年)
3.第三階段(1978—1987年)
(二) 恢復和更改民族成分的規定
思考題:
1.民族與宗教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
2.簡述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民族的六個特徵.
3.我國為什麼要進行民族識別?
4.我國民族識別的依據是什麼?
5.簡述民族結構和民族素質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民族發展的規律

民族發展規律
:
產生——發展——消亡

第一節

民族的產生

一、形成的基本條件

條件:內在條件:社會生產力發展;私有制出現;產品交換發展

外在條件:戰爭;軍事沖突

形成時間:在原始社會末期(野蠻時代高級階段)進入階級社會時形成的.

二、形成的基本規律

一般規律(原生形態民族)
:氏族——部落——部落聯盟——民族(從血緣到地緣)

特殊規律(次生形態民族)
:同源異流;異源同流

第二節

民族的發展

一、民族發展的基本動因


1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
決定性因素


2


階級斗爭
——
非常重要的因素


3


民族精神
——
重要動因

縱向:奴——封——資——社(質變)

橫向:在特定歷史階段上經濟、政治、文化、人口等民族特徵方面的發展.
(量變)

基本內容:
1.
民族經濟發展

2.
民族政治發展

3.
民族文化發展(交流與交融)

4.
民族人口發展(通婚)

二、民族發展的基本條件

內因:民族屬性——自然、社會、生物;民族結構——經濟、政治、文化、意識、家庭、人口;民族
素質——科文、思政、心意、身體.

外因:民族關系、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三、基本規律

6
一般過程

基本模式:常態、異態、跳躍

基本趨勢: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民族發展中,一方面是民族趨同的趨勢,另一方面是民族性增強的趨勢.在
社會主義的民族發展中,出現了各民族充分發展繁榮的趨向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性日益增多的趨向.

第三節

民族的消亡

一、民族同化

概念:民族在自身發展和交往過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接受別的民族特徵,變成別的民族的組成部
分的社會現象和社會過程.

類型:強迫同化:是憑借暴力和民族特權進行的.

自然同化:是指各民族在長期密切的經濟聯系和文化交流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特點:
1.
民族同化是一個過程.

2.
民族同化中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並存.

3.
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種向較高經濟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

4.
民族同化首先涉及顯露於外的民族特徵,因此民族特徵的消失標志著民族同化的完成.

5.
民族同化是民族發展過程中的局部現象.

二、民族分化與組合

民族分化(同源異流)


民族組合(異源同流)

三、民族融合與消亡

民族融合、民族消亡的含義:

民族融合
,
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徵在經過長期的共同性增長的基礎上融為一體,
最終導致民族特徵、
民族特點和民族差別的完全消失.

民族消亡
,是指世界各民族經過民族融和,實現民族大同,民族實體作為客觀存在自行消失的現象.

民族融合的特點:
1.
民族融合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2.
民族融合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3.
民族融合將是一個自然漸進的過程

4.
民族融合是民族發展過程與民族接近過程的辨證統一的結果

5.
民族融合是一個特定的概念.

民族消亡的條件和一般規律
:
階級消亡——國家消亡——民族消亡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區別:
1.
發生的時間不同
;

2.
發生的范圍不同

3.
發生的結果不同

4.
實現的途徑不同

『伍』 近代中國民族觀念發展的意義

(1)觀點:建立民族國家實現民族救亡 背景:民族危機加劇;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西方進化論的影響 (2)變化:由強調排滿,建立漢族國家到建立統一的中華民族國家 貢獻:結束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族共和國。 推動近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形成。 (3)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中國近代反抗外來侵略的徹底勝利,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推動「中華民族」這一概念的明確確立。

『陸』 如何理解民族的形成發展和消亡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民族問題的長期性,是由民族的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決定的。民族的產生、發展和消亡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只要民族存在,民族問題必然存在,民族問題的解決是一個相當長期的過程。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各民族相互學習、相互接近,共同因素在不斷增多,但民族特點、民族差異將長期存在,民族問題也必將長期存在。

『柒』 中國民族理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階段和每一階段的成果

4

最早:南朝顧歡《夏夷論》


中國現代意義的「民族」一詞的來源:西方——日本——中國

(三)第二國際機會主義者的民族概念

(四)馬克思主義民族概念

1913
年,斯大林在《馬克思主義與民族問題》中:
「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
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六個基本特徵

(一)構成民族的
6
個基本特徵:

1.
共同歷史淵源(
A
地域淵源(共同地域)

B
族體淵源(共同族
源)


2.
共同生產方式;
3.
共同語言;
4.
共同文化;

5.
共同風俗習慣;
6.
共同心理認同(
A
成員對民
族整體、
B
民族成員之間)


(二)中國共產黨六個基本特徵理論的特點:內容豐富、表達通俗、歸納科學。

(三)民族基本歷史類型

1
.三大屬性:
A

自然屬性;
B
社會屬性;
C
生物屬性

2
.分類的依據:
A

民族屬性(
3
個)

B
民族特徵(
6
個)

3
、具體分類:從自然屬性分: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現代民族

從社會屬性分:奴隸制民族;封建主義民族;資本主義民族;社會主義民族

第二節

民族與宗教

一、民族與宗教的區別

1.

是不同的社會現象:

民族是客觀存在的實體,屬社會歷史范疇;宗教是觀念形態,屬思想意識范疇。

2.
產生和發展的規律不同

二、民族與宗教的聯系

有的民族全民族信仰宗教;
宗教在一些民族的形成發展中起重要作用;
宗教對一些民族的特徵有重要影響。

第三節

民族結構與民族素質

一、民族結構

民族結構的內容:人口結構、家庭結構、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意識結構。

民族結構的特點:整體有機性;相關同步性;相對穩定性;自動調節性;動態開放性;調控可塑性。

民族結構的社會作用:
1
.民族發展的最大動力在於民族自身的內部活力;

2
.民族內部結構對民族關系有重大的影響。

二、民族素質

內容:科學文化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心理意識素質、身體素質

特點:群體性;積淀性;傳承性;變異性;綜合指標性

民族結構與民族素質關系:

第四節

中國的民族識別

一、民族識別的必要性

第一,民族識別是黨和國家民族平等團結政策,使各少數民族真正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員的需要。

第二,民族識別是確定我國民族數量和稱謂的需要。

第三,民族識別是順利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礎。

5
第四,民族識別是增強民族內部的凝聚力,推動中華民族的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民族識別的依據

1.
民族特徵
;

2.
民族源流
;

3.
民族意願
;

4.
就近認同

三、實踐的三個階段

(一)三階段
:

1.
第一階段(
1950

1954
年)
2.
第二階段(
1954

1965
年)
3.
第三階段(
1978

1987
年)

(

)

恢復和更改民族成分的規定

思考題:

1.
民族與宗教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

2.
簡述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民族的六個特徵。

3.
我國為什麼要進行民族識別?

4.
我國民族識別的依據是什麼?

5.
簡述民族結構和民族素質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民族發展的規律

民族發展規律
:
產生——發展——消亡

第一節

民族的產生

一、形成的基本條件

條件:內在條件:社會生產力發展;私有制出現;產品交換發展

外在條件:戰爭;軍事沖突

形成時間:在原始社會末期(野蠻時代高級階段)進入階級社會時形成的。

二、形成的基本規律

一般規律(原生形態民族)
:氏族——部落——部落聯盟——民族(從血緣到地緣)

特殊規律(次生形態民族)
:同源異流;異源同流

第二節

民族的發展

一、民族發展的基本動因


1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
決定性因素


2


階級斗爭
——
非常重要的因素


3


民族精神
——
重要動因

縱向:奴——封——資——社(質變)

橫向:在特定歷史階段上經濟、政治、文化、人口等民族特徵方面的發展。
(量變)

基本內容:
1.
民族經濟發展

2.
民族政治發展

3.
民族文化發展(交流與交融)

4.
民族人口發展(通婚)

二、民族發展的基本條件

內因:民族屬性——自然、社會、生物;民族結構——經濟、政治、文化、意識、家庭、人口;民族
素質——科文、思政、心意、身體。

外因:民族關系、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三、基本規律

6
一般過程

基本模式:常態、異態、跳躍

基本趨勢: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民族發展中,一方面是民族趨同的趨勢,另一方面是民族性增強的趨勢。在
社會主義的民族發展中,出現了各民族充分發展繁榮的趨向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性日益增多的趨向。

第三節

民族的消亡

一、民族同化

概念:民族在自身發展和交往過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接受別的民族特徵,變成別的民族的組成部
分的社會現象和社會過程。

類型:強迫同化:是憑借暴力和民族特權進行的。

自然同化:是指各民族在長期密切的經濟聯系和文化交流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特點:
1.
民族同化是一個過程。

2.
民族同化中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並存。

3.
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種向較高經濟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

4.
民族同化首先涉及顯露於外的民族特徵,因此民族特徵的消失標志著民族同化的完成。

5.
民族同化是民族發展過程中的局部現象。

二、民族分化與組合

民族分化(同源異流)


民族組合(異源同流)

三、民族融合與消亡

民族融合、民族消亡的含義:

民族融合

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徵在經過長期的共同性增長的基礎上融為一體,
最終導致民族特徵、
民族特點和民族差別的完全消失。

民族消亡
,是指世界各民族經過民族融和,實現民族大同,民族實體作為客觀存在自行消失的現象。

民族融合的特點:
1.
民族融合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2.
民族融合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3.
民族融合將是一個自然漸進的過程

4.
民族融合是民族發展過程與民族接近過程的辨證統一的結果

5.
民族融合是一個特定的概念。

民族消亡的條件和一般規律
:
階級消亡——國家消亡——民族消亡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區別:
1.
發生的時間不同
;

2.
發生的范圍不同

3.
發生的結果不同

4.
實現的途徑不同

『捌』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有哪些歷史影響

1、經濟上來,作為新的經濟因素,它推源動社會進步,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2、政治上,為維新變法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提供社會基礎,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產生准備了階級條件.
3、思想上,不斷沖擊和動搖封建正統思想,為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民族資本主義推動了近代的民主革命發展,對反封建有重要作用,但也有其兩面性,一方面不敢與封建勢力徹底決裂,另一方面又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有妥協性和軟弱性,因此無法擔當民主革命的領導角色,但可以作為團結力量.

『玖』 各民族融合和民族關系的發展有何意義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的劃分,中國目前有漢族、藏族、滿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回族、壯族等56個民族。漢族是中國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廣的民族。漢族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甘陝以及雲貴川渝等地區。根據中國大陸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大陸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其中漢族佔91.51%。其他55個民族統稱為「少數民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和雲南等地;滿族分布在東北;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回族主要分布在寧夏;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台灣當局將大陸通稱的台灣高山族稱為原住民,並將其劃分為12個民族。 中華民族雖然僅僅是一個政治概念和政治宣傳,並非人類學社會學里的民族。但全球華人在「中華民族」這一大背景、大前題下團結奮進,氣壯山河的歷史卻堪與天地同壽,日月同輝!從洪秀全的金田起義、康梁的維新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再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不得益於炎黃子孫始終以國家民族大義為己任、敢為天下先、善為天下先、屹立潮頭、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國民族分布圖民族指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人的共同體。 廣西民族大學的龔永輝教授認為,該斯大林給民族所下的定義過於封閉和呆板,幾乎沒有現實意義。根據他的研究給民族下了一個定義:民族是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一般來說,民族在歷史淵源、生產方式、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以及心理認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徵。有的民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宗教起著重要的作用。 民族是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時代的必然產物,但民族的要素是資本主義以前的時期逐漸形成的。當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後,經過一個很長時期,經濟文化高度發展,民族差別逐漸消失,世界各民族將形成為一個共同的整體。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用來表達類似「民族」概念的語詞,為數不下數十種,既有「民」、「族」、「種」、「部」、「類」等單音詞,也有「民人」、「種人」、「民群」、「民種」、「部族」、「部人」、「族類」等雙音詞,獨獨未見「民」「族」二字連綴並用成詞者。(韓錦春、李毅夫,1984:36)目前已知漢語中最早使用「民族」一詞者,見諸1837年西洋傳教士編纂之《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所刊<喬舒亞降迦南國>一文。2(方維規,2002:2)茲後王韜與康有為所編《強學報》中,分別都曾使用過這個詞彙。(彭英明,1985:8-9)不過,「民族」一詞在中國之廣泛流傳,則是遲至二十世紀初期之事,而此時一般所使用者,卻與上述的語言先例略無瓜葛,而是借自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知識分子拼湊「民」、「族」二字,以對譯西文nation一詞所成的漢語新詞。易言之,吾人今日慣用之「民族」一詞,實為一翻譯名詞,也是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中、西、日等不同文化系統間跨語際(translingual) 文化實踐的特殊產物。(Liu, 1995) 「......學術界普遍認為:作為中國現代學術上頻繁出現的「民族」術語和概念根源於西方。這便是今人探討和解讀「民族」術語和概念時大多先從西方「民族,術語說起的原因之一。現代英文、法文、德文中含義為「民族」的術語有「people」、「nation」、「nationality"、「race "、「ethnic group" ,"yolk」等,它們大多起源於希臘語、古義大利語和拉丁語。英文「people」一詞(現代含義包括人、人民、民族、人類、公民、民眾、種族、黎民、百姓等)源於拉丁文「populus」一詞。西方語言學家一般認為拉丁文「populus」一詞來源於現已消失的伊特魯里亞語(義大利中西部古國語)。由於伊特魯里亞語的語源關系一直未得到解明,因而無法解明拉丁文「popu-lus」出自伊特魯里亞語的何詞何義。"populus」一詞的本義為「震動、顫抖、沙沙響、沙沙聲」,與希臘文的"pallo"嘈雜、喧嘩、沙沙響、沙沙聲)同義;而「popu-lus"引申義指「人、人民、市民」,一般指「在古羅馬公共廣場上聚會於樹蔭下的人」。......【摘自黃現璠遺稿 甘文傑、甘文豪整理《試論西方「民族」術語的起源、演變和異同(一)》,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總第151期)】 正因傳統漢語中並無足以適切表達「民族」概念的語匯,中外學界對於前近代中國是否有過堪稱「民族主義」的政治 / 文化概念,遂亦不免各持一辭,相爭不下。一般來說,中文學界的學者大都根據《左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嚴夷夏之防一類的話語,認為中國人的族群與文化之自我辨識(self-identification)確立甚早,中國民族主義思想的歷史淵源,可以遠溯先秦;因而晚清以來的民族主義思想,「並不是由西方NATIONALISM一字直接譯來」,而是「一種時代的醒覺與反應」,其效應所及,殆不過「使傳統民族思想之內容有所擴充」而已。(王爾敏,1970:209,229;李國祁,1980:21)然而,如羅志田所指出者,「族類」觀念所構成的「夷夏之辨」,並非如近代「民族」概念對外深拒固閉的嚴格界線(hard boundary),而是因勢而異,漂移不定的柔性界線(soft boundary)。《左傳》上固然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同時卻也明白宣示「入於夷狄則夷狄之,入於中國則中國之」的信念,易言之,這種觀念原即揉雜著「種族」與「文化」兩層不同意涵,何者較占優勢,端視漢族與其它族群相對勢力的強弱而定。大略而言,歷代漢族政權強盛時,常常是以文化優劣作為區分華夷的標准;反之,季世勢衰,則轉而強調血統的傳承,以「堅夷夏之防」。(羅志田,1998:35-60)就此而言,族類,充其量只是一個高度含混,難以明確界定的概念。也正由於族類觀念內在的曖昧性,傾向中國民族主義自發論的論者,也往往偏好刻意彰顯傳統中國「民族意識」中包容性相對較強的文化側面,乃至視之為一種「原型的」(proto)文化民族主義。3 (余英時,1988:18-21) 民族(ethnic group / ethnogenesis / ethnos●nation●people●race) 民族是指人們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民族」一詞使用非常廣泛。但不同場合,其所表達的含義也有所不同。一種是廣義的,泛指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歷史階段的各種共同體,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現代民族、土著民族等,甚至氏族、部落也可以包括在內。或用以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各民族,如中華民族、阿拉伯民族等。另一種是狹義的民族,指資產階級民族和社會主義民族,即指各個具體的民族共同體。如英吉利人、德意志人、法蘭西人、漢族、蒙古族、滿族、回族、藏族等。 民族屬於一定社會發展階段的歷史范疇,不是在人類社會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當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才產生的。同樣,隨著社會的發展,到了一定的歷史時期,民族就會消亡。民族形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民族語言、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經濟和生活,即民族文化、民族特徵形成的過程。民族形成之後,各民族在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過程中,共同性必然越來越多,差異性越來越小,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因素也就逐漸增加,最終達到民族差別的消失,即民族融合的實現,人類又恢復到無民族差別的狀態。但這不是恢復到史前史期那種無民族差別的狀態,而是在高級形態上的恢復和發展。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數千年來,曾有許多民族活躍在各個時期的歷史舞台上。經過長期的分化、融合和發展變化,最終形成今天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並存的局面。 中國共產黨歷來十分重視民族和民族問題,無論是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民族獨立、民族解放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時期,始終把解決我國的民族問題,把尊重、團結和幫助各族人民共同發展繁榮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創立和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在中華大地上建立起了一個空前的、各民族平等、團結的社會主義民族大家庭。 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政策、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少數民族地區社會改革政策、少數民族人口政策、加快發展少數民族經濟建設政策、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政策、尊重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政策、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等。 為廣泛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及各級地方政府都設立了民族事務委員會等主管民族事務的工作部門。在民族聚居區建立了3級150多個民族自治地方。在北京等地建立了民族出版社、《中國民族》雜志社、《民族畫報》社等多家民族類新聞出版和宣傳機構,出版了大量的優秀圖書和報刊雜志。在北京等地建立了13所民族學院和眾多的民族研究所等教學、科研機構,為民族地區培養了大批建設人才,涌現出大量科研成果。 從世界范圍來看,作為一個多民族大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是最科學和完善的,中國的民族問題是處理得最好的。56個民族間平等、友愛、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是最穩定和牢固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的未來將更加輝煌、燦爛!

『拾』 縱觀古今中國民族關系的發展歷程,概述民族關系對中國歷程的影響

漢民族是一個人口規模龐大、發展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和內部發展差異較大的民族群體。在這一民族群體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曾以封建政治制度的完善性、經濟社會發展的先進性和農耕文化的發達而深刻地影響了周邊民族,與此同時,漢民族的發展也受到周邊少數民族社會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正是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間的長期互動,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社會基礎和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的關系基礎。
一、周邊少數民族人口不斷融入與漢民族人口規模的擴大
漢民族以華夏人們集團形成為起點,歷經春秋戰國的民族大遷徙與大融合鑄就發展基礎,而秦漢封建國家的形成,特別是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統一度量衡等策略的實施,大大推進了漢族的整合,為漢民族人們共同體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此後,一次又一次的民族沖突、遷徙、融合,使周邊少數民族人口不斷融入漢民族。

古代人口研究的成果表明,漢民族在漫長的發展進程中,大量吸納了周邊民族人口,周邊民族人口通過幾種不同的方式和途徑納入漢民族發展大流並歷經歲月的磨合融入漢民族人們共同體。
秦漢之後,周邊民族人口由於融入漢民族的時代不同,方式、規模、融入方向上都有一定的差別,這些人口猶如新鮮血液,為漢民族發展帶來活力。首先,北方游牧民族的融入在漢民族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影響深遠,歷史上曾聲名顯赫的匈奴、鮮卑、烏桓、柔然等漸次融入漢民族人們共同體。漢族融合北方游牧民族的過程說明,一定的歷史時期,漢族與周邊民族間人口的融合實際上是雙向,不僅是周邊民族被融入漢民族中,也有相當數量的漢族人口融入周邊民族,經歷長期互動後,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段,少數民族最終融入漢民族。漢民族對於百越、蠻、夷等民族的融合則主要通過設縣置郡等方式得以實現。
總之,難以計數的少數民族人口由於戰爭、遷移、避災禍或與漢族人口的長期接觸逐步融入了漢民族群體,大大加快了漢民族人口的增長速度,而且豐富了漢民族人口來源。少數民族人口大量融入,不僅對漢民族人口質量和規模有著重要影響,由於相當多的少數民族上層和精英分子的融入,對推動漢民族文化與制度的發展作用十分顯著。
二、周邊少數民族不斷融入對漢民族文化豐富性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民族這個人們共同體的發展進程中,封閉和缺少吸納力便不太可能創造出豐富、多樣、具有持久性的文化。而漢民族文化的豐富性、持久性在相當程度上與漢民族發展進程中對周邊少數民族文化精華的吸納歷史過程相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漢民族正是通過不斷融入周邊民族文化因素,吸收各民族文化的精華和成果,並在調整自身與周邊民族關系中拓展了自身文化的豐富性,正是這樣一個歷史過程使得漢民族文化具有穿越數千年的活力。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語言文字的統一對民族集團的整合和凝聚有著特殊重要作用,特別是對於象漢族這樣一個具有龐大人口規模的人們共同體來說其意義更為重要。漢語言的形成過程中,民族的融合的影響十分顯著,正是由於各民族融合的不斷產生,才有了各不同民族語言的互滲、換用和復雜的混合。如果說漢字系統是推動漢民族整合的重要工具,那麼統一的漢字條件下各具特色的方言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人口來源的極大影響,換言之,大量的方言應當屬於漢民族語言與特定地域少數民族語言融合的產物,而方言的豐富性也直接影響了漢語文字系統的發展。此外,各不同少數民族在語匯、語音、語法等多方面影響了漢語的豐富和發展。

衣食住行是每一個民族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民族衣食住行受到周邊少數民族的重要影響。這種影響廣泛存在於漢民族衣服的面料、款式、食品的種類、食用方法以及漢民族居住的行為等方面。從衣著來說,眾所周知的「胡服騎射」,以及不勝枚舉的唐時衣飾。在制衣的面料方面,隨著植棉技術和棉紡技術從周邊民族傳入並在漢族地區的發展,到元、明時開始廣泛穿著和使用棉布衣料。在日常飲食方面,漢族不僅從北方游牧民族那裡學會了多種食用牛羊等大畜肉食的方法,還從西域各族那裡學會食用「胡飯」、「胡餅」、「胡椒酒」、「胡羹」、「胡麻羹」等。此外,少數民族在歷法、文化藝術等方面都給漢族以強烈的影響,可以說正是周邊少數民族的不斷融入,使各民族智慧的結晶得到發揚光大並融入漢民族文化之中,使漢民族文化發展得如此豐富多彩並具有無盡的活力。
三、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長期互動提升漢民族社會吸納力
有道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長期互動,無論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戰爭、壓迫,還是民間人士為討生活而進行的遷移或流徙,都使漢族與周邊民族結成不同層級或深度的關系。漢民族在長期處理其與周邊民族的關系過程中,通過知識、智慧、策略、制度等,達成在戰爭中求得和平,在沖突中求得和解,在合作中求得發展的歷史成就,從而十分有效地吸收、容納並消解了周邊民族對其發展進程的影響,鑄就了自身對周邊民族影響的吸納能力,可以說,漢民族社會的吸納力成就了其輝煌和持久的發展。
當然,漢民族社會的吸納力並非一朝形成,這種能力是歷經數千年時間,通過不斷有效處理自身與周邊民族關系而獲得。秦漢之後,特別是經過五代十國時期的歷煉,漢民族社會的吸納力達到一個頂峰,經歷了全唐盛世則得以進一步提升,以至於在元、清,當游牧民族一統天下時,漢民族雖然是被統治民族,其仍可對當時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產生直接的、重要的影響。形成這一歷史狀況的原因除了與游牧社會或山地農業相較,中原漢民族農業社會特有的技術先進、方法優長、財富積累和制度先進等特點外,更重要的是漢民族所持有的文化是此前各個歷史時期各民族文化的結晶,正是這一結晶使得漢民族獲得吸納力,而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強化了漢民族社會的吸納力,使各民族通過包容多樣、相互吸收達成共處共生關系。
漢民族社會的吸納力表現於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從語言上來說,漢字書寫系統不僅對漢民族集團本身的整合產生了重要影響,還深刻地影響了周邊民族社會文化的發展,影響范圍之廣度、程度之深不得不令今人嘆服,這種影響所及除今天中國境內各少數民族外,遍及東亞各國,我們今日鄰國歷史上大多受到漢字、漢文化的深刻影響;從政治制度上來說,漢民族社會除了發展出一套管理不斷整合著的漢民族社會的制度體系,還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處理與周邊民族關系過程中發展了一套調整民族關系的制度體系,無論是官員的設置還是機構的設置都有效地協調整了漢民族社會與周邊民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關系,如和親、互市、朝貢、行政設置等,都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擴展了漢族與周邊民族交往程度與深度,促成漢民族社會與周邊少數民族社會關系調整制度水平的提高;從經濟發展上來說,秦漢以後各朝雖然都有興衰治亂的變遷,但是周邊少數民族社會同樣也經歷著這樣的歷史進程,與周邊少數民族相較,漢民族社會有更為發達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基礎,使其有能力供給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的生存和發展,由此對周邊民族也產生了極大的吸納力;漢族龐大的人口規模使之有足夠社會空間消解來自於周邊少數民族各種各樣的沖擊,從而進一步吸納各民族發展成果並獲得自身發展的力量,擴展其吸納能力。
漢民族在人口規模、社會制度、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多個層面表現出極大的吸納能力,這些能力的生成、發展和增強都與各不同歷史時期與周邊民族的全面互動和民族融合相關。

總之,從歷史發展的視角來說,漢民族人口規模擴大、人口素質提高的外部力量來自於周邊少數民族;漢民族文化的活力和豐富性來自於少數民族;漢民族群體巨大包容性形成源於與少數民族社會的長期互動。正是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間密切的歷史文化關系,奠定了今日中國各民族關系的歷史基礎,也奠定了漢民族現代發展中的無限活力,成為當代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了重要歷史和現實條件。

閱讀全文

與民族形成和發展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