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

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

發布時間:2021-03-15 10:32:21

① 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說明為什麼一些過去農民「想

新形勢下繼續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基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走中國特色現代化道路,堅持保障農民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才能充分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這五個堅持精闢概括了農村改革30年的主要經驗,這五條經驗不僅理論上具有創新意義,而且實踐上具有指導意義。
1、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這是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成功經驗最集中的體現。農村改革以來我們黨每年都召開一次農村工作會議,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進入啟動階段,我們連續發出了五個指導農村改革發展的一號文件。二十一世紀初期,改革發展進入了關鍵性的戰略機遇期,中央又陸續出台了五個新的一號文件,正因此農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農村發展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歷史經驗反復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強化農業基礎地位,把農業作為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地位,都要強化農村發展機制,把農村
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都要強化農民權益保護,把農村問題作為中國改革發展中的根本問題,切實體現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
2、堅持農業基礎地位。
堅持農業基礎地位,這是我國農村改革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的關鍵之舉。農業生產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人類發展源遠流長,農業必須可持續發展。在傳統的農業社會里,農業是人類的衣食資源,也是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歷朝歷代無不以農為本。
人類社會進入工業化以後,農業的發展水平和所能提供的農產品決定了二、三產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同時也決定城市化的規模和程度。在現代化過程當中農業的比重逐年下降,這是一個客觀規律,但是基礎地位和作用絲毫沒有降低,我國改革開放所以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最基本的前提是我們始終強化農業基礎地位,穩定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著力點。始終把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任務,不斷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和農產品保障供應水平,這就為深化農村改革,促進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做到鞏固農業基礎的弦要始終綳緊,糧食安全的警鍾要始終長鳴。
3、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這是貫穿中國農村改革的一條主線,農村改革過程當中,我們不斷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農村金融和財稅體制改革等等,都是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設計和實施的,目的就是按照供求決定價格,引導資源配置的市場取向,大力的培養農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推進農業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
進入新世紀以後,我們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城鄉經濟社會形成一體化新格局,都是為了把農業、農村經濟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軌道,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激活農村資源和活力,促進城鄉資源的流動,促進城鄉優勢的結合,為農村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實踐證明,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必須繼續沿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向進一步完善農村經濟結構和經濟體制。
4、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
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這是我國農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根本任務。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生產方式的一場革命,是兩百多年來世界農業發展的大趨勢。改革開放以後,
中央始終把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兩個車輪,明確要求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中國農業逐步的由簡單勞動和土地相結合的傳統農業,走向了以資本為主的各種生產要素通過市場作用優化配置的現代農業。
進入新世紀,中央通過新一輪的一號文件和一系列的改革舉措,大力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農業科學技術、農業裝備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農村管理思想、增長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農業正在出現質的飛躍。今後我們要實現中國農業的歷史性跨越,必須進一步的開辟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道路。
5、堅持保障農民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
堅持保障農村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這是我國農村改革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中國農村改革是內容最復雜、環節最多、層次最深、難度最大的改革,改革始終從人民利益出發,順應民心民意,尊重群眾創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指出,必須在經濟上關心農村的物質利益,在政治上切實保障他們的民主權利。20年以後十五屆三中全會決定又一次重申核心是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農村改革當中,土地承包、鄉鎮企業、村民自治、新農村建設等等都是在農民首創的基礎上總結推廣的。
改革過程當中始終優先改善民生,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就業難、增收難、讀書難、看病難、養老難等等的突出問題,讓農民共享發展的成果,而這些也正是改革得到農民支持擁護,並取得巨大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因此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充分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保護好、調動好、發揮好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切實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農村改革三十年成就如此重大,意義如此重大,值得我們紀念,經驗如此寶貴,更值得我們尊重,所以繼續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無疑是對農村改革30年最好的紀念。

② 結合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歷史進程說明為什麼過去農民想都不敢想的問題現在已經得到了解決或是正在解決.

文革時期,中國農村發展停滯。在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下。抓資本主義尾巴是農村核心任務。長期的階級斗爭運動,人民公社運動等造成生產力的極度浪費。在一大二工的控制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嚴重打壓。1978年,從小崗村開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推廣,分田單干不再受限制。農民可以有自己的私有財產。1992年,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農民可以進入城市打工,開展私營經濟,個體經濟。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000年後,三農問題被放在國家核心層面,每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三農問題,農副產品流通體制不斷健全完善,菜籃子,米袋子不斷健全。惠農政策不斷出台。2008年,中國廢除二千多年的田稅制。2012年,中國開始同票同權,農民的政治權利得到保障。中國的對農民的生活保障不斷提高。因此是過去農民想都不敢想的問題現在得到解決或正在解決。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③ 回顧農村改革30年的光輝歷程,可以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重點是什麼

可以從4個階段來
第一階段(1978-1984年):重點是廢除人民公社,確立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建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率先搞起了「大包干」。1980年,中央明確提出在農業領域普遍建立各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到1983年底,全國農村基本實行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1984年,中央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在15年以上。

第二階段(1985-1991年):重點是改革農產品統派購制度,發展鄉鎮企業,探索市場化取向的農村改革。1985年,國家取消糧食、棉花統購,改為合同定購,其他農產品實行價格放開,由市場供求調節。1990年10月以建立鄭州小麥批發市場為標志,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各種類型的農貿市場快速發展,為最終取代主要農產品計劃調撥創造了物質基礎和制度條件。在國家的鼓勵下,20世紀80年代中期,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帶動了農村勞動力「離土不離鄉」的大轉移,推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大調整,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大發展。

第三階段(1992-2002年):重點是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完善農產品和要素市場體系,開展農村稅費改革試點。通過立法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規定土地承包關系延長至30年保持不變,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20世紀90年代中期,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流動和跨區轉移就業,國家採取改革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管理制度等措施,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就業。1998年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此後按照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協議的要求,改革農產品貿易的市場准入、國內支持和進出口政策,農業對外開放水平大幅提高。

第四階段(2003年到現在):重點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在形成新時期強農惠農政策體系和構建統籌城鄉發展制度框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強調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方略,提出「兩個趨向」的基本論斷,作出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段的基本判斷,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針,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任務。放開糧食市場和價格、全面取消農業稅、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等一系列政策舉措的出台,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逐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促進了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④ 結合我國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說明為什麼一些過去農民「想都不敢想」的問題現在已經解決或正在解決

提出參考書籍:大氣候——直言三農 李昌平

⑤ 關於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

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人真正自覺地開始認識現代化,一系 列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重新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機制,明確了中國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緊迫性,全面開創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思想
為了全面糾正十年「文革」的錯誤路線,實行全面的拔亂反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完成後,如何 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中心任務突出地擺到了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鄧小平就明確提出:「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 化道路。」[1](P163)他還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重視的兩個重要特點,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進行了分析。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在總結我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基礎上 ,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論斷和現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鄧小平強調「革命和建設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國革命的成功,是毛澤東同志把馬克 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現在中國搞建設,也要把馬克思列寧主 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鄧小平特別強調指出 :「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 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 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2](P225)至此,「走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經趨於成熟,並成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開展各項工作 的根本指導思想。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論的核心是全面現代化的思想。與此前的「中國工業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強調工業化的重要,也強調中國的現代化應該是工業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現代化的統一,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導致現代化 過程中的種種失衡現象出現。關於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現代化的思想,在黨的十三大報 告中被規范地表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 表述被黨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並被固定下來,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奮斗目標。
二、「兩個文明」建設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主要內容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了全面的拔亂反正,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 現了由片面現代化向全面現代化的轉變。使以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主要內容 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重新開始起步。起步後,首先抓住了農業和農村工作,實行家庭 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業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通過調整工業結構解決輕重工業的比例 失調問題,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上了正確的道路,並全面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設的新局面。
1982年,黨的十二大明確了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當時,已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當作 社會主義兩個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徵進行了詳細闡述。在實際進程中,一方面由於改革開 放沖破了僵化的經濟體制,使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以不可阻擋之勢蓬勃發展。沿海地區, 從南到北,形成了廣闊的前沿開放地帶,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三大產業的 協調發展,而且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會范圍內廣泛開展,人們的思想沖破了舊觀念的束縛。追求變革、勇於開拓、講 求實效形成潮流。實踐中,使我們對自己所處的歷史階段和基本任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黨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任 務是要實現別的許多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現 代化。確立了我國經濟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在這當時和之後的一段時間,盡管 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但仍實現了國內社會穩定、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保證了改革 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繼續進行。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開始,在「以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 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思想的指導下,不僅使現代化 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還突破了姓「資」姓「社」的束縛,提出了建立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想。從此,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得以加快推進, 國內生產總值連年增長。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資源的開發極大地適應了科學技術的迅 猛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劇烈競爭。
具有重要意義的黨的十五大,確立了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總結了近20 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抵制了 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全面規劃了邁向21世紀的戰略目標,提出要實現工 業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的偉大構想。
三、這一時期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1.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20多年來,現代化建設的成 功經驗告訴我們,在一個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仍居於世界後列的大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歷史任務。它既承擔 著完成傳統工業化的任務,又承擔著進行新的產業革命的任務。在國際經濟和科學技術 激烈競爭的形勢下,科學技術是盡快改變我國生產力的落後面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的關鍵因素,是當今中國發展生產力的突破口。
當今世界,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並且正在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被應用於生 產,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面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要實現「 四個現代化」,必須比以往更加重視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在農業方面,我 們要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計 算機技術、核技術等高新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來改造傳統農業,發展新興農業。工業 方面,則必須應用以電子信息和自動化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用 於新產品開發,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於國防現代化,就更離不開科學技術。此外, 決策的自主化、科學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也都離不開科學技 術。
2.改革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動力。20多年前,鄧小平深刻地指出,「四個現 代化」是一場「偉大革命」,「這場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變落後的生產力,就必須要 多方面地改變生產關系,改變上層建築,改變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國家對工農業企 業的管理方式,使之適應於現代化大經濟的需要。各個經濟戰線不僅需要進行技術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進行制度上組織上的重大改革。進行這些改革,是全國人民的長遠 利益所在,否則,我們不能擺脫目前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的落後狀態。」[1](P135~13 6)在這里鄧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與現代化之間的內在聯系:現代化本身就是一場革命 ,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實現現代化。20年的實踐使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這些論斷的認識 。改革舊的體制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為我國的現代化掃清了障礙、開辟了道 路,改革使從經濟、政治到思想、文化,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到行為方式、思維方式 完成了現代化所要實現的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型。全面改革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 化不斷向縱深發展,也為實現全面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開放,不僅適應了世界經濟的客觀狀況和發展趨勢,也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中國的現代化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加強了同世界各國在貿易、科 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國的經濟管理和科學技術的水平,擴大了對外貿易,彌補了國內建設資 金的不足,這一切都是推動現代化的直接動力。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將被作為社 會主義現代化的持久動力而被繼續堅持下去。實踐也證明,改革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現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穩定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保障。在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進行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我們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和優勢,也有許多不利因素和 困難,如眾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帶來的資源相對短缺、交通運輸緊張、就業壓力大、生態 環境惡化等。在這樣的國情下,如果全體人民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地進行現代化建設, 就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優勢。反之,如果政治不穩定,社 會動亂、人民內部發生分裂,那就不僅會加劇原有矛盾和困難,而且會喪失我們的有利 條件和優勢,現代化的實現就無從談起。從這個意義上講,保持政治的穩定是實現現代 化的重要保證。用鄧小平同志的話來說就是:「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 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2](P284)為此,所有 關於中國現代化的設計都要把保持社會穩定放在首位,一切有關現代化的方針、政策、 方案都要服從於穩定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須把現代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 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實現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協調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貫思想。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現代化建設 與可持續發展內在地統一起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 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我們不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搞好,還要為我們 的子孫後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糧,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 我們不能為謀求一時的發展而以犧牲長久利益為代價。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立足於中國的現實,吸納和借鑒了 世界的和我國的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找到了一條真正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 代化建設道路,實現了經濟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現代化的全面發展。

⑥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大歷程

一、改革的初始、試點和探索歷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又稱市場取向改革)正式起步。全會實現了一次歷史性的偉大轉折,清算了長期以來「左」的錯誤,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向現代化經濟建設,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

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貫徹「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要正確劃分指令性計劃、指導性計劃和市場調節的各自的范圍和界限;堅持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發展多種經濟形式;實行對外開放,按照平等互利原則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

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樣把社會主義經濟界定為商品經濟,而不是計劃經濟,的確是認識上的一次質的飛躍。

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改革開放雖然存在一些爭論,但改革開放的步伐並未停止。主要的改革措施有:通貨膨脹的出現及其治理;繼續加深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資本市場開始起步並有所發展;新的社會保障體系開始運行。

二、確立目標模式和基本框架歷程

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和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的決議標志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他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

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密切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健康運行;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些主要環節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按照上述框架設計,在各個領域各種層次上展開了全方位的改革與開放: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化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積極引導和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大力推進財政、金融體制改革;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

三、以完善為主題的改革開放新歷程

2002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六大」和2003年10月召開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標志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與開放進入了以完善為主題的新階段。


總之,改革開放已經經歷了初始、探索、試驗階段和確立目標模式、基本框架階段。應當說,我國經濟體制已基本轉軌,市場已開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有待於通過深化改革去解決。

(6)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擴展閱讀

必須選擇漸進式改革的方式

所謂漸進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經濟制度不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對經濟發展過程中限制或阻礙經濟發展的經濟體制進行逐漸地改革。

中國的漸進式改革體現在許多方面:從農村改革開始,然後擴展到城市;先著力發展比較適應市場經濟的非國有制經濟,然後重點推進國有經濟的改革;先發展商品市場,然後著重發展生產要素市場;價格改革先調後放,調放結合,並逐步同國際市場價格相聯系;生產、流通、價格等都出現計劃內外雙軌制,然後向市場單軌制過渡;

經濟特區、沿海城市改革開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內地推開,實現全方位開放等等。在改革推進的方法上,也是這樣。先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後隨著經驗的積累,逐步實行相互協調、相互配套的整體推進;還有是先易後難,先改革那些比較容易改的領域,最後搞攻堅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從目前的改革情況來看,中國的漸進式改革比較成功。但是,它同樣有其局限性。而且,我們也不能認為或斷定激進式改革就不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切有待更長時期的實踐去檢驗。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的制度變遷所面臨的環境和約束條件不同,改革道路的選擇也可能不同。

⑦ 我國農村改革的歷史和現實

郭曉鳴:三十年歷史跨越:我國農村改革的回顧與展望

——摘自於第64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論文集[摘 要]: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是從農村改革拉開序幕並逐步推向高潮的,回顧和展望農村改革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文從30年農村改革的歷程出發,總結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經驗,在此基礎上,針對當前農村改革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提出了下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的五個政策選擇。 [關鍵詞]:農村改革;基本經驗;政策選擇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中國農村改革已經走過風雨激盪的30年歷程,實現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性跨越。站在新的高度,深刻總結農村改革的歷史經驗,准確分析和判斷當前形勢,深入研究深化農村改革的主要策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一、30年農村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經驗 </B>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從農村改革拉開序幕並逐步推向高潮的,農村改革的主要創新和進展,不僅實現了自身的飛躍,而且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推動和支撐作用。 把握中國農村改革的重大歷史脈絡和線索,可以清楚地看到,農村改革進程是從幾個方面的重大突破啟動並不斷向前推進的。 1.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重構並不斷完善農村經濟微觀基礎 </B>1978年1月,四川省廣漢縣金魚公社率先實行「包產到戶,聯產計酬」的農業生產責任制;1978年12月,安徽省小崗村的18戶農民摁血手印簽「生死契約」,分田到戶;1979年秋,四川廣漢縣向陽公社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由此,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范圍得到快速推廣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僅重構了農村微觀經營基礎,並且通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就是自己的」的新分配模式,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我國農產品長期短缺的狀況得到迅速改變,在此背景下,中國農業一舉擺脫長期停滯不前的困境而進入了一個黃金發展時期。 2.改革農產品統購統銷流通體制,全面啟動農業市場化進程 </B>實施家庭聯產承包制雖然在生產領域發揮了十分顯著的政策績效,但卻不能改變農產品統一低價收購對農民利益的嚴重損害。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農產品統購統銷體制,嚴重侵害了農民利益,抑制了市場需求對生產的導向作用。通過80年代中期相繼實施的農產品購銷體制改革,逐步全面開放農產品收購市場。這一重大改革不僅使農民更完整地獲得了生產經營自主權,而且在真正意義上啟動了農業的市場化進程,從而為中國農業突破計劃經濟體制束縛,實現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基礎。 3.促進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非農產業加快發展,培育多元化農村經濟主體 </B>舊體制之下我國長期實施「重工輕農」的非均衡發展戰略以及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使得農業與工業發展之間出現了巨大差距,農民始終被排斥在工業化之外,無法參與並分享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利益,同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釋放出的巨大生產力讓農村勞動力的「隱性失業」日益顯化。在此條件下,農村改革的重心轉為從政策上支持以鄉鎮企業為主的農村非農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總產值佔到農村社會總產值的半壁河山,對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工業化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大量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不同經濟主體蓬勃突起,進一步增強了農村經濟活力,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繁榮。 4.創新支持農民離土進城的政策,開創農村勞動力多元化流動就業的新格局 </B>在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矛盾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允許和支持農民離開土地進城務工經商政策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對農民的流動禁錮,使農民可以脫離土地尋求新的發展機會,從而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動,引發全國范圍內波瀾壯闊的「民工潮」。「民工潮」的大規模興起,表明城鄉之間生產要素長期隔絕的格局發生了實質性改變,一方面擴大了農民的就業空間,推動了農村多元就業格局的形成,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另一方面有力地沖擊並削弱了傳統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有效地促進了經濟轉軌下城鄉要素的合理流動,以獨特的方式加快了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歷史進程。 5.全面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從根本上實現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目標 </B>嚴重向城市傾斜的傳統經濟發展戰略,必然導致農民負擔日益加重,並逐步成為農村社會的一個不穩定因素。在此背景下,安徽和四川按照「三個取消、兩個調整、一個改革」的基本內容,在2001年先期啟動了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此後又根據「人人減負,戶戶受益」的指導思想,在全國全面推開稅費改革工作;2005年正式宣布在全國范圍內停止徵收農業稅及附加稅。稅費改革的重大意義不僅在於取消了延續兩千多年的「皇糧國稅」,還在於從根本上改變了建國以來通過索取農業剩餘實現工業化的非均衡化發展道路。農村稅費改革有效調整了國家、集體和農戶之間的利益關系,從根本上減輕了農民負擔,緩解了基層干群矛盾,推動了鄉鎮機構精簡和職能轉變。 6.實施城鄉統籌發展戰略,初步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機制 </B>在我國總體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之後,貧富懸殊、城鄉和地區差距拉大等問題逐漸凸顯,「三農」問題已經不能單純依靠農村自身的改革和發展得到解決。正因為此,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戰略部署。通過實施一系列強農惠農措施來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由於我國已經具備實施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基本能力,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的實質,就是通過調整國民收入宏觀分配格局,合理校正長期以工業和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增長模式,真正實現以工補農和以城帶鄉,進而推動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己有的實踐充分表明,深入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已經初見成效,對逐步改變城鄉非均衡發展現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中國30年農村改革的成功實踐中,可以總結出以下重要經驗: 1、始終堅持保護農民根本利益 </B>改革是一個利益重新分配的過程,不可避免會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強硬反彈,使改革進程面臨阻力。我國農村改革能夠穩步推進並取得巨大成效,其最重要的成功之處就是始終堅持保護和實現農民的根本利益,無論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還是農產品統購統銷流通體制改革,以及此後的稅費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是賦權於民、讓利於民、還利於民的過程。 2、始終堅持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 </B>農民是農村改革最重要的利益主體,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是確保農村改革順利推進的首要條件。不論是早期推行家庭聯產承包制,還是當前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都要堅持以尊重農民意願、農民首創精神為基本前提,通過制定一系列惠民政策充分激發廣大農民追求自身利益和改善農村面貌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通過增強農民的發展能力來推動改革的深入發展。 3、始終堅持市場化的改革取向 </B>農村改革的基本取向是促進從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的轉變,這是來自農產品統購統銷流通體制和大力發展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非農產業的直接經驗。30年農村改革的基本經驗在於在促進農村發展中必須合理界定政府的作用空間,有效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促進城鄉產品和生產要素充分流動,構建以市場為基礎的新的農業發展機制,堅定不移地堅持農村的市場化進程。 4.始終堅持以改革求發展的基本選擇 </B>農村改革面臨著調整利益關系的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不斷的攻堅克難,在此過程中,必然會因各種障礙存在或者因改革方案不完備而面臨各種困難,乃至遭遇挫折。但農村改革的成功實踐表明,面對因改革而產生的各種錯綜復雜的矛盾,倒退是不會有出路的,改革中的問題只能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加以化解,我國農村改革不斷向前發展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不斷以改革求突破、以改革求發展的過程。 5、始終堅持城鄉協調均衡發展 </B>現代化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城鄉互動的過程,其主線就是城鄉資源的重新優化配置,只有如此才能實現國民經濟的良性互動。農村改革的實踐充分證明,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中國農村發展的根本性制度障礙,如果改革只是局限在農村內部,就農業談農業,就農村談農村,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城鄉差距不斷擴大的矛盾。因此,在中國整體步入工業化中期之後,農村改革的重點轉向更加註重堅持城鄉均衡發展,更加重視從宏觀上調整城鄉關系。現實表明,這一發展戰略的重大調整是十分有效的,在探索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方面,我們已經初步實現、但卻是極其重要的突破。

⑧ 詳談''三農''問題的的歷史原因農村改革的歷程當前的農村政策急-----謝謝

「三農」作為一個概念則由經濟學家溫鐵軍博士於1996年正式提出[1],自此漸漸被媒體和官方廣泛引用;2000年初,湖北省監利縣棋盤鄉黨委書記李昌平給朱鎔基總理寫信提出「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2]以及出版《我向總理說實話》後,「三農」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反響[來源請求];2001年三農問題的提法寫入文件,正式成為大陸理論界和官方決策層引用的術語;中共中央於2003年正式將「三農」問題寫入工作報告[3]。

農民問題:是「三農問題」中的核心問題,表現為農民收入低,增收難,城鄉居民貧富差距大,實質表現為農民權利得不到保障。
農村問題:集中表現為農村面貌落後,經濟不發達。形象比喻為中國的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
農業問題:集中表現為農民種田不賺錢,產業化程度低。
解決三農問題實質: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增長、農村穩定。這是一個關系十三億人口大國的,經濟社會國計民生的大問題。

閱讀全文

與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