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鎮海樓的起源
鎮海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岡上。該樓又名「望海樓」,因當時珠海河道甚寬,故將「望江」變為「望樓」。又因樓高5層,故又俗稱「五層樓」。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右側陳列有12門古炮。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擴建廣州城時,把北城牆擴展到越秀山上,同時在山上修築了一座五層樓以壯觀瞻。鎮海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現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是1928年重修時由木構架改建成。1929年成為廣州市市立博物館。1950年改名廣州博物館,分朝代陳列廣州城2000多年發展的文物史料。
鎮海樓是廣州標志性建築之一,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樓高25米,呈長方形,闊31米,深16米。下面兩層圍牆用紅砂岩條石砌造,三層以上為磚牆,外牆逐層收減,有復檐5層,綠琉璃瓦覆蓋,飾有石灣彩釉鰲魚花脊,朱牆綠瓦,巍峨壯觀,被譽為「嶺南第一勝覽」。
鎮海樓頂層正面高懸「鎮海樓」橫匾。鎮海樓兩側對聯:「千萬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
鎮海樓氣宇非凡,古今曾以「鎮海層樓」、「越秀遠眺」和「越秀層樓」先後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交通:5、6、10、21、24、33、58、63、101、122、127路公交車越秀公園站下。
門票:10元(70歲以上老人免票,1.2米以下兒童半票)
開放時間:9:00-17:00
『貳』 鎮海樓的鎮海樓簡介
福州鎮海樓始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附馬都尉王恭跨山築城,在山巔建樓意為其他諸城門樓的樣樓,為城正北的標志,所以屏山也稱樣山。樓前右側有七星罡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築此樓以寓北斗之水厭火祥之意,保佑全城平安;樓以鎮海名,工在樓意在海。鎮海樓六百年間十三次建十三次毀。鎮海樓是福州古城的標志性建築,為江南三大鎮海樓之一,也是我國古代名樓。明清以來,鎮海樓除了作為歷史名樓,還被作為「太平盛世」的象徵,所以屢毀屢建不絕於世。
鎮海樓重建工程項目於2006年11月18日開工,2008年4月28日竣工,結束了福州鎮海樓有記無樓的歷史。鎮海樓雄居於福州古城中軸線端點的屏山之巔,是市民、遊客俯瞰福州城的重要制高點和登高眺望點。從建成後效果看,無論其高度、體量、形式與色彩都是合適的;從樓閣上能看到福州三山及西湖周邊景色,它充分契合了福州古城的特色及城市總體格局,其建築重檐飛角,沖霄凌漢,再現了福州鎮海樓的雄姿;並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復了三山二塔之間的視廊關系,得到了各方的認同與好評。
『叄』 為什麼建福州鎮海樓
八郡河山閩故國
雙門樓閣宋行都
這是明代閩中才子陳亮《登北城鎮海樓》的詩對。
福州鎮海樓原來建在鼓樓屏山山頂。屏山在福州舊城正北,是福州「三山」之一,因為山峰形狀像一座大屏風,所以稱屏山。越王時在山麓建故都,所以又名越王山。
明初,福州時有海患。為了防禦倭寇的入侵,也為了城市的發展,明洪武四年(1371年)駙馬都尉王恭負責砌築石城,稱為福州府城。府城北面跨屏山,南繞於山、烏山。城牆東、西、南三面依宋代的外城遺址修復。如今,在南門兜於山腳下,還保留有一段明福州府城的城牆,成為歷史的見證。
重建福州府城時,王恭先在屏山頂修建一座譙樓,作為各城門樓建造的樣本,所以稱為「樣樓」(如圖)。樣樓是重檐歇山頂的雙層城樓,高約20米,是當時福州最高的建築物,成為城正北的標志。樣樓樓上祀真武帝君,樓前廣場有七口石缸,排列如北斗七星,稱「七星缸」,人們說當年石缸中的積水,從來不幹涸。
據說登樣樓可以望見大海,所以又名鎮海樓,與杭州吳山、廣州越秀山的鎮海樓齊名,歷來被視為省城的標志性建築。登樓可遠瞰閩江口乃至東海。過去海船夜航進閩江口,都以此樓為航標。清代謝章鋌在光緒年間《重建鎮海樓記》中說:「且夫樓以鎮海名,意在樓,實在海。嗟呼,海風叫嘯,海水飛揚,登斯樓也,其忍負中流砥柱之心哉。」
「三山」是福州的標志和代稱。而三山之上,又各有標高之志。屏山有鎮海樓,烏山有烏塔,於山有白塔,形成三山兩塔一座樓。鎮海樓,北倚北峰,南有五虎山為案,東襯鼓山,西托旗山。左前於山相扶,右前烏山呼應。烏龍、白龍雙江如玉帶環腰。明代「閩中十才子」之一的陳亮,寫下《登北城鎮海樓》詩:「東西屹立兩浮屠,百里台江似帶纖。八郡河山問故國,雙門樓閣宋行都。自從風俗歸文化,幾見封疆入版圖。惟有越王城上月,年年留影照西湖。」當年的「樣樓望海」與「龍舌品泉」等被列入西湖八景,載入《新修西湖志》。
宋代詩人陳軒那首著名的贊美福州的詩:「城裡三山古越都,樓台相望跨蓬壺;有時細雨微煙罩,便是天然水墨圖」,也許就是在煙雨蒙蒙的三月,在鎮海樓寫下的。
歷史上,鎮海樓屢毀屢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曾作為中山紀念堂,民國中毀於火。1945年改建為林森紀念堂,「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拆廢。如今,要重建起來,將是福州城區的一個新標志。
屏山東南為冶山,旁有歐冶池,相傳為春秋時歐冶子鑄劍處,又稱劍池。池旁還有歐冶亭、劍光閣。南麓有座建於宋代的長江以南第一木構巨作華林寺。屏山北麓有屏山公園。
『肆』 請問鎮海樓的由來和歷史
鎮海來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自岡上。該樓又名「望海樓」,因當時珠海河道甚寬,故將「望江」變為「望樓」。又因樓高5層,故又俗稱「五層樓」。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右側陳列有12門古炮。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擴建廣州城時,把北城牆擴展到越秀山上,同時在山上修築了一座五層樓以壯觀瞻。鎮海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現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是1928年重修時由木構架改建成。1929年成為廣州市市立博物館。1950年改名廣州博物館,分朝代陳列廣州城2000多年發展的文物史料。
鎮海樓是廣州標志性建築之一,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樓高25米,呈長方形,闊31米,深16米。下面兩層圍牆用紅砂岩條石砌造,三層以上為磚牆,外牆逐層收減,有復檐5層,綠琉璃瓦覆蓋,飾有石灣彩釉鰲魚花脊,朱牆綠瓦,巍峨壯觀,被譽為「嶺南第一勝覽」。
鎮海樓頂層正面高懸「鎮海樓」橫匾。鎮海樓兩側對聯:「千萬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鎮海樓氣宇非凡,古今曾以「鎮海層樓」、「越秀遠眺」和「越秀層樓」先後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伍』 鎮海樓人從古到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什麼時候改建
鎮海樓,又名望海樓,座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崗上。1380年(明朝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擴建廣州城,把城牆擴展到越秀山上,並在山頂建樓五層,俗稱五層樓。因當時珠江水面寬闊,登樓而望,水波盪漾,蔚為壯觀,故稱「望海樓」。後取其雄鎮海疆之意,又稱鎮海樓
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樓高25米,呈長方形,闊31米,深16米。下面兩層圍牆用紅砂岩條石砌造,三層以上為磚牆,外牆逐層收減,有復檐5層,綠琉璃瓦覆蓋,飾有石灣彩釉鰲魚花脊,朱紅牆綠瓦砌成,巍峨壯觀,被譽為「嶺南第一勝覽」。鎮海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岡上。該樓又名「望海樓」,因當時珠海河道甚寬,故將「望江」變為「望海」。又因樓高5層,故又俗稱「五層樓」。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右側陳列有12門古炮。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擴建廣州城時,把北城牆擴展到越秀山上,同時在山上修築了一座五層樓以壯觀瞻。鎮海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現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是1928年重修時由木構架改建成。1929年成為廣州市市立博物館。1950年改名廣州博物館,分朝代陳列廣州城2000多年發展的文物史料。2013年3月,鎮海樓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陸』 建造福州鎮海樓的意義是什麼
意義不大,浪費人力物力。
『柒』 清代以後鎮海樓屢毀屢建是什麼樣的
鎮海樓自明清以來,除了作為歷史名樓,還被作為「太平盛世」的象徵,所以屢毀屢建不絕於世。歷史進入清代後,鎮海樓在1659年7月又被台風吹倒了。《榕城紀聞》記載:
順治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大風起,自辰至未,壞樣樓、鰲峰亭,開元寺大殿、鐵佛殿、尊經堂、石坊並七門城樓,其餘衙門、公署、民居無不飄盪。其風比辛巳年更大,所在倒折更多。
在康熙初年,鎮海樓再次。但後又被毀,在康熙年間進行了3次重建。據雍正年間的《福建通志》說:
康熙初重建,復毀。後總督姚啟聖、郭世隆相繼興建。
1678年至1684年間,姚啟聖任福建總督。後來,又有6位任總督。接著,1695年至1703年郭世隆任總督。其中,有兩次重建的鎮海樓存在的時間較短,只有20年左右。而總督郭世隆重建的鎮海樓,存在時間較長,
約有50年,但後來不幸於1760年秋毀於雷火。
關於這次被毀,乾隆年間的《福州府志補》記載較詳細:
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向夕,山上霹靂一聲,樓四面火出如燈,綠色,人皆以為雷火,乃屬人意。按:自國初以來,毀已數次。
論者采形家言,謂:『山尖而銳者,為火星,圓而秀者為文星。越王山其形尖銳似火,作屋不宜復用稜角。屋脊作卷棚以培之,庶可無患。』或亦有見。
鎮海樓經歷這次大火,於是就有人給它「算過命」,說越王山山形尖銳屬火星之相,建築物不宜再用稜角屋脊,應改作卷棚式的圓形,就可以防火了,但鎮海樓實際上並未因此免於大火。
1785年,雷火再度焚毀了鎮海樓。但不久,經「官匠建立」的鎮海樓再度於1792年被雷火焚毀了。當時,為鎮海樓大興土木的主要是官方倡建並與民間共集資。鎮海樓仍為上下兩層,以明代制式重建,雖經多次毀建,但其基本尺寸變化不太大。
過了68年,在1860年鎮海樓又被雷火焚毀了。過了3個月,鎮海樓就再次重建起來了。清代學者林楓在《觀我錄》中說:
咸豐十年庚申……九月微雷小雨,鎮海樓災後數月重建,物料偷減,制視昔獨卑。形家言其失前人創造之意,於風水有礙,未知然否。
這次重建,因資金緊缺,其寬度縮減了三尺。據光緒年間的《晦訥齋文集》記載說:
咸豐間改造,規制卑陋,不及四十稔,傾圯隨之。
果然,不到40年,鎮海樓於1892年又一次坍塌了。按清代光緒年間歷任芝山書院、白鹿洞書院、致用書院主講的謝章鋌撰寫的《重建鎮海樓碑記》的記載:
且夫樓以鎮海名,意在樓,實在海。嗟呼,海風叫嘯,海水飛揚,登斯樓也,其忍負中流砥柱之心哉。
關於重建後的鎮海樓,謝章鋌在《重建鎮海樓碑記》寫道:
高六丈三尺,深七丈二尺,廣十三丈七尺,周邊的城牆厚五尺三寸。
1892年,閩浙將軍希元、總督譚鍾麟和官紳都捐了錢,整整用了一年時間的修建,於第二年就竣工了。樓的建造按舊制「尺無所短,寸有所長」,其尺寸與舊制誤差不超過一尺。福州學者謝章鋌撰《重建鎮海樓碑記》,由清末翰林院庶吉士陳寶琛揮毫題寫碑文。
據說,在清代末年時,登上鎮海樓仍可以看見大海。清末福州田園詩人魏傑《越王樓遠眺》詩道:
欲窮千里目,獨上越王樓。
雙塔排城市,三山鎮福州。
人從台際望,海入眼中收。
地傑鍾王氣,雄風自昔留。
因此,後來的福州西湖新增八景之一就有「樣樓望海」一景。它與當年的福州的「龍舌品泉」等景一起被載入《新修西湖志》。
後來,光緒年間重建的鎮海樓曾失於大火。之後,重修的鎮海樓基本保持了明代時期的制式,城樓外觀為重檐歇山頂加腰檐,城門式高台二層樓閣。施以斗拱,屋面使用陶制簡瓦和板瓦,檐口飾有瓦當、滴水,適當增加一些配套工程。
為了凸顯該樓,重建時特地抬高了一層約11米左右的架空台基,使它更宏偉、壯觀。主體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台基採用城牆磚、首層台基地面採用金磚鋪設,欄桿使用漢白玉雕作,所有露明樑柱外飾木質材料,小木作均採用實木,重建後的樓高、進深、面寬均嚴格按古建築的尺寸和規制建設。
鎮海樓樓高22.3米,台基高10米,由基座層、台基層,基座層內設地下宮。面闊43.5米,進深24.5米。門窗及牛拱等均為實木,吊頂為平暗式,並與梁架之間施以彎枋、一斗三升,為典型的福州傳統建築式樣。
在鎮海樓門前,在七星缸附近,有一座外面插著四簇雕花小石柱的三層圓台,其中心鑲嵌陰陽魚,共60甲柱,代表時間的周期。在此設60甲柱,寓意福州百姓的福祉周而復始,無窮無盡。
此外,鎮海樓前還建有登山的青石道,道路中間有三組各9層台階,海浪翻滾,蟠龍出海,堪比皇家「御路」規格。
鎮海樓的一樓大廳中央,設有金絲楠木梅花雕屏,上面題有「清客肯來榻還下我」的詞句。陪侍這扇屏風的,是七八十厘米高、一剖為二的巴西紫水晶洞。
在大廳西側,供養在鎮海樓建築模型右側的,是熱心人費盡心力從海南弄來的「佛教七寶」之硨磲、珊瑚。水晶、硨磲、珊瑚,都是辟邪之物,有了它們,庇佑福州城的鎮海樓,更加法力無邊了。
大廳東側書案正中豎屏是光緒三年一甲一名進士王仁堪的手跡。此人不僅「善設色花卉,書法為時所稱」,而且當官也當得很出色,授修撰,入直上書房,出為鎮江知府,殉職於蘇州知府任上,官聲頗佳。
二樓門額懸掛有「鎮海樓」三字匾額。樓內布置有各色紅木傢具、古董及珊瑚等,還有著名愛國將領林則徐所撰對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整座鎮海樓雄居於福州古城中軸線端點的屏山之巔,仍然是俯瞰福州城及福州三山及西湖周邊景色的登高眺望點。其建築重檐飛角,沖霄凌漢,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復了三山二塔之間的視廊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