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充市李渡中學的歷史進程
回首五十年歷史,李渡中學從最初的3個初中班、150名學生的學校,專發展成為今天擁有屬46個班 3500餘名學生的著名高中學校。如今的李渡中學已發展成一所管理科學、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優良、基礎設施一流、文化氣息濃厚、校園環境優美的市級示範高中,成為學生嚮往、家長滿意、社會歡迎的教育園地,成為農村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幟。形成了「以人為本、以德治校、科研興校、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辦學理念,明確了 「爭創一流學校、培養一流人才」的辦學目標。學校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凝聚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關心和支持,凝聚了李渡中學歷任領導和教師的智慧和心血。
❷ 李渡的發展狀況
李渡鎮有良好的輕工業基礎,是江南毛筆之鄉,江西名酒之鄉,國家出口內煙花基地容。江南毛筆發祥於李渡,具有悠久的歷史,李渡高梁三十多年蟬聯江西名酒,並獲得烏蘭巴托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李渡煙花流光溢衫,譽滿全球,堪稱世界一流,在西班牙,義大利等國際煙火比賽和表演中獲金獎、銀獎。為天安門廣場國慶50 周年之夜,申奧之夜以及第21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和上海APEC 會議添光增彩,受到廣泛贊譽。醫療器械、享譽國內。李渡鎮已形成了以醫療器械,焰花鞭炮為主,文化用品、釀酒、五金、化工、建材等為輔的產業格局,擁有江西李渡煙花集團公司,江西益康醫療器械集團公司和中外合資江西錦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及南昌市康潔、益民、愛博、康佳、淑蘭、普利諾、廣源等一批新升企業。李渡鎮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文化教育比較發達,文化中心,調頻廣播、應有盡有。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一應俱全文體活動豐富多彩。李渡萬壽宮為西山萬壽宮的鄉友、 鄉里 重建以嶄新的姿態,迎接中外遊客和香客,並有待進一步開發李渡鎮人才濟濟,有教育界知名人士張富、有樂壇的大師盛中國,有書法界的奇才周國富,有微雕巧匠李秋銘有窗外博士李曉春。
❸ 重慶涪陵容易混淆的地名:馬鞍和李渡,有什麼關系
重慶市涪陵區有9個街道(辦事處),即李渡、敦仁、崇義、荔枝、江東、江北、龍橋、白濤、馬鞍。李渡和馬鞍是“平級”的兩個街道,但也是兩個容易混淆的地名。
圖:長江邊的李渡老場(高岩口)
❹ 重慶市涪陵區李渡聚龍98號歷史文化與民族學院電話號碼
長江師范來學院:重慶市涪自陵區李渡聚龍大道98號
政治與歷史學院
院長聯系方式 電話:023-72790025 QQ:316577833 郵箱:[email protected]
書記聯系方式 電話:023-72790108 QQ:305790858 郵箱:[email protected]
這個學校沒有你說的歷史文化與民族學院
❺ 李渡的歷史沿革
李渡鎮歷史悠久,明朝時鎮址在今嘉陵江北上游3公里羊口小學處,名羊耳鎮專,明末毀於戰火;清初遷於今址屬。李渡悠久的水運史使李渡給人以「水碼頭」印象,李渡鎮迄今已有長達638年的歷史。
清乾隆年間,李渡場被皇帝冊封為主簿署,李渡因此是只比縣小一點的行政單位。明洪武元年(1368),李渡嘉陵江邊一姓李的老漢用所購66畝田土出租為生計,在江邊置船免費渡人。人們感激老人,給他封了個「李渡」。
李渡鎮是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後的建制鎮,當時轄李渡、羊口、新場、土門四個鄉,共37個行政村,5.9萬人。後經3次建制調整,現李渡轄16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2.96萬人,其中場鎮人口1.2萬人。
❻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的簡介
遺址位於李渡鎮紅石橋李渡酒廠老廠區內,元代至近現代燒酒作坊遺址。遺址考古勘探面積1600平方米,2002年考古發掘面積300平方米。揭露的文化堆積主要為元、明、清遺跡與遺物。其文化堆積的11個層面分為南宋、元、明、清、近代、現代6個時期,未見南宋遺跡,其餘5個時期的釀酒遺跡有水井、爐灶、晾堂、酒窖、蒸餾設施、牆基、水溝、路面、灰坑、磚柱等。水井位於遺跡中心部位,始建於元代,後經增高,深4.25米,六邊形紅麻石井圈,口徑0.66-0.72米,井台三合土築。爐灶始建於明代,紅石與青磚砌,長徑2.80米,短徑1.42米,殘高1.98米,煙道位於頭端兩側;灶前操作坑呈「凹」字形,長2.70米,寬1.60米,深1?84米。晾堂2處,明代晾堂50平方米,清代晾堂40平方米,卵石與三合土築,表面不平,邊界用紅石砌。酒窖22個,其中元代酒窖13個,直徑約0.65-0.95米,深約0.56-0.72米;明代酒窖9個,有6個至今仍在使用,直徑0.9-1.1米,深約1.52米。蒸餾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
設施2處,圓桶形磚座,明代蒸餾設施經清代修補,直徑0.80米,高0.62米,東南距灶0.85米。清代蒸餾設施直徑0.42-0.54米,高0.38米。遺址出土遺物350件,有陶瓷器、石器、銅器、鐵器、竹木器等,以陶瓷器為主,陶瓷器又以酒具為多。? 李渡是江西古鎮,江南糧倉,其釀酒歷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文豪王安石、歐陽修、詞人晏殊等每過李渡必豪飲一番。因此這里留下了「聞香下馬、知味攏船」的千古美譽。中國白酒評比專家組組長周恆剛稱贊道:「李渡燒酒作坊遺址歷史跨度近800年,是中國酒行業難得的『國寶』。」
❼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的發現
中國燦爛酒文化最真實、最完整的證物——李渡燒酒作坊遺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是中國的財富,也是世界的財富。
2002年6月,江西李渡酒業有限公司對老廠無形堂生產車間進行改擴建。工作人員在施工時,鐵鍬碰上了硬物。刨開四周的土,發現硬物原來是個陶缸。大家不敢大意,於是小心翼翼地挖,初步判斷是挖到了古代釀酒遺跡。李渡酒業公司立刻向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匯報。經過現場勘察並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後,報中國國家文物局批准,對李渡燒酒作坊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挖掘。 經挖掘,一個完整齊全的釀酒遺址驚現在世人面前:元代的陶質地缸、酒窖、水井,以及明代的爐灶、晾堂、蒸餾設施、水溝、牆基。出土文物共350餘件,其中70多件為陶瓷酒器。整個遺址呈凸字形,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挖掘面積約350平方米。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的發現,再一次見證了江西悠久的釀酒歷史,豐富了李渡酒文化內涵。北宋詞人晏殊《浣溪沙》「紅蓼花香夾岸稠,綠波春水向東流,小船輕舫好追游。漁父酒醒重撥棹,鴛鴦飛去卻回頭,一杯消盡兩眉愁。」正好與當年撫河兩岸情景相印照,折射出李渡古鎮與酒的淵源。杭州商學院食品院副院長、教授鄧少平認為,李渡燒酒作坊遺址的發現和發掘在中國釀酒歷史上具有三大意義:第一,它是中國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蒸餾酒作坊遺址;第二,在工藝、布局配套上,遺址並沒有缺項;第三,它是一個一直沿用至今的釀酒作坊 。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有著其它遺址無法比擬的價值。從時代上講,李渡釀造燒酒自元代開始,延續至今已有700餘年之久,不僅在中國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是最早且延續時間最長的酒業文化載體。而水井坊是從明代開始,劍南春則是從清代開始。從規模上講,李渡燒酒作坊遺址是目前我國發掘的最大酒窖作坊遺址,已發現的地下遺存面積至少有15000平方米。加上地面的街區、酒肆、商埠,共同形成完整反映中國古代酒業發達狀況的遺產格局,這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而河北徐水,四川成都水井坊、綿陽劍南春等地都是僅存地下釀酒作坊,而無酒肆等遺存。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不單單是南昌和中國的財富,它還是世界的財富。李渡燒酒作坊,歷經700餘年,見證人類的繁華,滄桑,醇香永流傳。
❽ 李渡為啥叫李渡和詩人李白有沒有關系
李渡是重慶市涪陵區的一個地名,如今有李渡街道辦。如果上溯到地級涪陵市時期,還有市轄區李渡區的存在,不過和涪陵市一樣僅僅存在約兩年時間。
(致韓場,今李渡街道駐地)
❾ 李渡的文化名人
李渡鎮歷史悠久,物華天寶,英才輩出。明朝有陳以勤、陳於陛父子宰相;清內朝有探花侯會侗;容近代有少將胡炳雲等歷史文化名人。
陳以勤、陳於陛父子宰相祖籍李渡鎮閣老墳村。陳以勤明朝正德辛未年(公元1511年)九月二十日生於南充縣水西里平川壩(現李渡鎮閣老墳村5組),辛丑年(公元1541年)第進士,癸卯年(公元1543年)入翰林院,歷任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位列宰相,60歲告老還鄉,倡導並捐資修建西河「廣恩橋」(今老西河橋),創金泉書院,建嘉湖(今北湖公園)書院。他遍歷家鄉山水大川,每到一處都題有詩文,現有《青居集》流傳於世。76歲壽終,葬於南充市棲樂山。陳於陛(陳以勤之子),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生於京邸,穆宗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進士及第,四年(公元1570年)授翰林院編修,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提升為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兼東閣大學士,任宰輔,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進太子太保。因傷寒癆疾而死,享年五十四歲,御葬於南充城西火鳳山下桂花坪。
❿ 歷史上的李渡桂橋中學
南昌市進賢縣李渡中學是一所集初、高中為一體的農村普通中學,創專建於1956年。全校現有55個教屬學班,其中初中有27個教學班,高中有28個教學班。在校生總人數為2777人,其中初中學生為1251人,高中學生為1526人。
學校的前身是由民族教育家桂瑞藩先生1919年創建的江南名校--私立桂橋小學。1956年至1966年,李渡中學屬撫州地區臨川縣管轄,1966年劃撥進賢縣管轄並於1983年並入南昌地區,其間,李渡中學一直是撫州地區重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