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即墨城區發展歷史

即墨城區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5 00:14:14

『壹』 即墨的由來

由來

「即墨」因故城(位於今平度市古硯鎮大朱毛村一帶)地臨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

春秋戰國時期就是齊國通商名衢,秦代置縣。漢初成為膠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隋朝建城於現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

1898年,德國強租膠州灣,把青島從即墨分割出去,歷史上先有即墨、後有青島,也有「千年即墨、百年青島」之說。

(1)即墨城區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據考古確認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該地區繁衍生息。

商、周時,即墨屬萊夷地。

秦統一中國,即墨始定為縣,屬膠東郡。

西漢時,今即墨市境內除含有古即墨縣的東南部外,尚包括壯武縣、皋虞縣、不其縣等地。

晉統一後,即墨、壯武兩縣的隸屬關系未變,不其縣屬長廣郡,且為郡治所在。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重建即墨縣於今址,兼有原壯武、不其、皋虞三縣故地,屬萊州(東萊郡)。唐及五代時,屬河南道萊州。

元時,山東作為「腹里」直屬中書省,即墨先後隸益都路膠州、般陽府路萊州;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即墨縣再次被廢,析地入掖縣、膠水(今平度市),約在元至正九年(1349年)前恢復建制。

清初,即墨縣屬萊州府膠州。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膠州升為直隸州,屬登萊青膠道,即墨縣隨屬。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德國借口曹州教案,出兵侵佔膠州灣,強迫清廷劃出沿岸的部分土地為德之膠澳租界,其中包括即墨縣仁化鄉的白沙河以南地區和里仁鄉的陰島地區。

民國元年(1912年),沿襲清末舊制,即墨縣隸屬於登萊青膠道膠州。

抗日戰爭之後,南京國民政府在山東省境內的國統區設立行政督察區,即墨縣屬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析第八行政督察區的部分縣設立第十三行政督察區。即墨縣隸屬於第十三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26日即墨城解放,即墨、即東兩縣也隨即全境解放。

1989年7月,經國家民政部批准撤縣建市。

2017年9月20日,國務院、山東省政府批復了青島市區劃調整的請示,同意撤銷縣級即墨市,設立青島市即墨區。

『貳』 青島即墨市歷史,青島即墨市哪裡最繁華

即墨市位於中國山東半島西南部,是山東省的一個縣級市。秦代置縣,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餘年。擁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是國家環保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省級文明城市。2015年,位居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第15位、山東省縣域經濟「十強」第7位。
「即墨」因故城(位於平度市古硯鎮大朱毛村一帶)地臨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春秋戰國時期就是齊國通商名衢,秦代置縣,漢初成為膠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隋朝建城於現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1898年,德國強租膠州灣,把青島從即墨分割出去,歷史上先有即墨、後有青島。

『叄』 為什麼說青島的歷史實際上是即墨的歷史

人們抄總是說青島的歷史就是即墨的歷史,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青島在古代的時候是圍繞著墨城發展而來的,後來因為戰爭才把青島和墨城分割開來了,歷史上是先有墨城後有青島的,所以青島的歷史實際上就是即墨的歷史。

在古代的時候,並沒有青島這一個名稱,而是即墨。在秦朝的時候,青島這一塊並沒有發展得那麼快速,即墨只是一個縣城,後來在隋朝的時候,才慢慢的發展起來,成了一個大城市。而即墨非常出名,是因為它接近於墨水河,所以才會稱為墨城。河流是人類的發源地,因為有水才有生命所在,才能夠進行各種生命活動。一座大城市正是從河邊開始的,慢慢地人們在這里繁衍生息,壯大了城市的規模。如果不是因為後來的戰爭問題,被迫把青島強行與墨城分割開來的話,青島至今與墨城仍然是一個整體。因此,青島的歷史也就是即墨的歷史。

『肆』 請詳細介紹即墨市的由來

由來

「即墨」因故城(位於今平度市古硯鎮大朱毛村一帶)地臨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

春秋戰國時期就是齊國通商名衢,秦代置縣。漢初成為膠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隋朝建城於現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

1898年,德國強租膠州灣,把青島從即墨分割出去,歷史上先有即墨、後有青島,也有「千年即墨、百年青島」之說。

(4)即墨城區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據考古確認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該地區繁衍生息。

商、周時,即墨屬萊夷地。

秦統一中國,即墨始定為縣,屬膠東郡。

西漢時,今即墨市境內除含有古即墨縣的東南部外,尚包括壯武縣、皋虞縣、不其縣等地。

晉統一後,即墨、壯武兩縣的隸屬關系未變,不其縣屬長廣郡,且為郡治所在。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重建即墨縣於今址,兼有原壯武、不其、皋虞三縣故地,屬萊州(東萊郡)。唐及五代時,屬河南道萊州。

元時,山東作為「腹里」直屬中書省,即墨先後隸益都路膠州、般陽府路萊州;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即墨縣再次被廢,析地入掖縣、膠水(今平度市),約在元至正九年(1349年)前恢復建制。

清初,即墨縣屬萊州府膠州。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膠州升為直隸州,屬登萊青膠道,即墨縣隨屬。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德國借口曹州教案,出兵侵佔膠州灣,強迫清廷劃出沿岸的部分土地為德之膠澳租界,其中包括即墨縣仁化鄉的白沙河以南地區和里仁鄉的陰島地區。

民國元年(1912年),沿襲清末舊制,即墨縣隸屬於登萊青膠道膠州。

抗日戰爭之後,南京國民政府在山東省境內的國統區設立行政督察區,即墨縣屬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析第八行政督察區的部分縣設立第十三行政督察區。即墨縣隸屬於第十三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26日即墨城解放,即墨、即東兩縣也隨即全境解放。

1989年7月,經國家民政部批准撤縣建市。

2017年9月20日,國務院、山東省政府批復了青島市區劃調整的請示,同意撤銷縣級即墨市,設立青島市即墨區。

『伍』 青島的發展歷史

青島的發展歷史:

1、1891年,清朝在膠澳設防,這也是青島建設的起始。後來德國派兵佔領青島,並在此建造了德國建築群,以殖民地為目的為青島制定了鎮區規劃布置,依照一系列規章制度確保社會運行秩序,出資修造交通運輸通道,為以後城市建立奠定了基礎。

2、辛亥革命爆發後,日本迅速佔領青島,並且利用青島獨特的地理優勢,大力開辟對外貿易港口,加快建設工業企業,此時青島的經濟發展達到空前繁榮,人口、基礎設施及物質需求承載達到飽和,城區規劃建設進一步擴張。

3、抗戰時期結束後,青島回歸中國,降格為地級市,歸屬山東省,地域大幅減少。青島結合自身實際,創建了技術產業的開發區,運用這里眾多特色的旅遊地理位置,打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旅遊瀕海城市,籍此開始大發展之路,城市規模再一次擴大。

4、青島在城市規劃史上融入了西方管理方式,形成了獨特的城市結構,對其他都市建設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近代時青島的社會形態參考西方國家經驗也進一步發展,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形成了充滿人文特徵的地方,城市個性獨特。

5、大面積的城市建築群與汪洋大海相連,雋永美觀,經濟產值逐漸成為青島經濟發展的重要脈絡之一,社會結構逐步趨於完善,濱海樓屋櫛次鱗比,高大壯觀,城市與自然形態和諧統一。近代的青島城市從無到有,慢慢變成如今繁榮興盛的模樣,把青島建設成文明美麗的海濱之城。

(5)即墨城區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青島人口發展狀況:

青島建置前夕,僅有數處漁村350餘戶人家;建置後人口逐漸增多,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春達1萬餘人。德國侵佔後,全市分為青島區和李村區。面積擴大,人口增加。宣統二年(1910年),青島市全市人口增至16萬1140人。其中,市區3萬4180人,李村10萬1939人,薛家島、陰島、黃島等地2萬5021人。

此後,青島的人口發展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由於區劃擴大,1935年有夏庄、嶗東、嶗西三個地區劃入青島市,人口增加12萬餘人;1946年,浮山、黃島、薛家島等地劃入青島,人口增加8萬餘人。二是外地人口遷入,宣統二年(1910年)市區人口僅3萬4180人,1925年增至16萬3010人,增長3.8倍,每年凈增8600餘人。

至1935年市區人口又增至30萬1192人,比1925年增長84.77%,每年凈增13800人。1945年市區人口增至51萬4956人,比1935年增長71.0%,每年凈增51496人。

1948年國民政府主計處統計局公布的統計資料,青島市人口為75萬9057人,至1948年底,青島城市人口突破100萬大關。

『陸』 即墨悠久的歷史100字

即墨來歷史悠久,曾是山東半島源最古老的縣,因地鄰墨水而得名。夏、商、周三代這里為萊夷地,春秋時期屬萊子國,齊滅萊後歸齊國所屬,邑治設在今天的平度朱毛村。秦統一天下後設置即墨縣。北齊天保七年廢縣。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即墨縣,縣城遷至今址,沿用至今。1989年7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從此,一座新城在黃金海岸興起。

『柒』 請教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的歷史沿革拜託各位大神

「即墨」是膠東半島上的一個古老的地名,它載荷著豐富而沉重的歷史內容。「即墨」之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濱(今平度市朱毛村處)而得名,春秋戰國時屬齊國。秦設即墨縣,屬齊郡。西漢時,即墨縣城同時為膠東王國都城。東漢及兩晉時,屬青州。隋、唐及明清時期均屬萊州。1943年分設即東、即墨兩縣,1944年4月,即東縣並入即墨縣,1945年7月,恢復即東縣。建國初期,屬膠州專區。1956年3月,即東縣並入即墨縣,改屬萊陽專區。1958年10月,改屬青島市。1961年3月,改屬煙台專區。1978年12月,改屬青島市。1989年9月,撤縣設市。 [編輯本段]區劃沿革 1949年即墨縣劃為15個區、3個鎮。1951—1952年建鄉,即墨縣劃為172個鄉。1956年即墨、即東兩縣合並劃為18個區。1957年改為15個區,2個鎮;1958年成立37個人民公社,後合並為30個。1961年,將城陽、棘洪灘、馬戈庄、河套、陰島五個公社劃歸嶗山區;全縣改為24個公社。1963年改為26個公社。1972年改為30個公社。1984年以公社的范圍為基礎劃為10個鎮、20個鄉。以後有15個鄉先後撤鄉設鎮。1998年5月,將白廟鄉並入鰲山衛鎮,同時,撤銷即墨鎮、三里庄鄉,設立環秀、潮海、通濟三個街道辦事處;9月,設立即墨經濟開發區, 同時將潮海辦事處和留村鎮的9個村莊劃歸經濟開發區。1999年劃為營上、留村、段村、鰲山衛、溫泉、王村、田橫、豐城、金口、店集、大官莊、華山、靈山、長直、段泊嵐、瓦戈庄、劉家莊、移風店、七級、藍村、南泉、普東、大信、馬山24個鎮,太祉庄、石門、喬家屯3個鄉,環秀、潮海、通濟3個街道辦事處,山東省即墨經濟開發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2001年經鄉鎮規模調整後,劃為營上、留村、龍泉、鰲山衛、溫泉、王村、田橫、豐城、金口、店集、華山、靈山、段泊嵐、劉家莊、移風店、七級、藍村、南泉、普東、大信20個鎮,環秀、通濟2個街道辦事處,山東省即墨經濟開發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2001年8月設立北安街道辦事處(原營上鎮)。2002年5月17日,龍山街道辦事處在原留村鎮的基礎上成立,全市共有1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

『捌』 即墨市的經濟發展歷史

網路 http://ke..com/view/99675.htm

綜合實力
綜合
經濟總量持續攀升,產業結構穩步改善。經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3.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7.6%,總量和增幅穩居青島五市首位,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99億元,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名列全國百強縣第19位。2010年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25強,即墨位列第11位。

『玖』 青島的即墨市要變成即墨區了嗎

是的,2017年9月20日,國務院、山東省政府批復了青島市區劃調整的請示,同意撤銷縣級即墨市,設立青島市即墨區。

即墨區,是山東省青島市轄區。秦代置縣,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餘年。位於中國山東半島西南部,東臨黃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南依嶗山,近靠青島。境內地貌總體為低山丘陵,屬暖溫帶季風大陸型氣候區。截至2016年底,即墨區共有7個鎮、8個街道,總人口121.45萬人。

(9)即墨城區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即墨」因故城(位於今平度市古硯鎮大朱毛村一帶)地臨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

春秋戰國時期就是齊國通商名衢,秦代置縣,漢初成為膠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隋朝建城於現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是「膠東之花」--柳腔的故鄉。

有與威海衛、天津衛齊名的鰲山古衛,與青島浮山所並稱於世的明朝雄崖古所,以及漢代皋虞古城、清代金口古港等眾多歷史遺跡;即墨古縣衙是山東省唯一現存三堂老縣衙;田橫祭海節、禿尾巴老李的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898年,德國強租膠州灣,把青島從即墨分割出去,歷史上先有即墨、後有青島,也有「千年即墨、百年青島」之說。

閱讀全文

與即墨城區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