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人物評說:王韜的思想特點
變法自強。王韜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根據易經中「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斷定「天下事未有久而不變者」;他寫道「中國何嘗不變」。王韜對中國前途充滿信心,「吾知中國不及百年,必且盡用泰西之法而駕乎其上」。王韜主張以歐洲強國為榜樣。
改革科舉取士法、改革練兵法、改革教育、廢除繁文
君民共主論。在中國歷史上王韜最早提倡廢除封建專制,建立「與眾民共政事,並治天下」的君主立憲制度。王韜將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分為三種
主張進行軍事改革。王韜主張革新兵器,廢除弓箭、大刀、長矛,換成新式火器;將帆船換為輪船,「師其所能,奪其所持。」王韜認為單按西法製造槍炮、輪船、建築鐵路,只不過是抄襲皮毛,更重要的是要變革軍隊的制度和訓練方法。
實業強國。王韜認為富強為強國之本,必須大力興利:
他是一個堅定的愛國主義者,是推動中國向前、促進中國近代化的先行者
Ⅱ 王韜的新聞思想
王韜的新聞思想:1、重視報紙信息傳播的功能;2、辦報目的是立言;3、強調報紙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4、言論自由;5、反對外報壟斷,允許國人自己辦報。
王韜的論說特點:語言暢達,說理明晰,內容廣泛,篇幅短小,論時政及時,鮮明透徹。不拘泥於形式,對後來的「時務文體」起了推動作用
王韜著作:《弢園文錄》,《瓮牖余談》《弢園文錄外編》(於1883年5月在香港出版,被稱為我國最早的一部報刊政論文集)
Ⅲ 五四文學革命的歷史意義和局限性
一、歷史意義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二、局限性
新文化運動中的先進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緒,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著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這種看法一直影響到後來。
(3)淺析王韜新聞思想的開創意義及其歷史局限性擴展閱讀:
五四文學革命不僅僅是語言的革命,由於其思想革命性質,甚至可以說,語言的革命也是為思想革命服務的。
新文化運動使中國社會思想文化向現代迅速轉變,這為文學革命提供了動力和契機。當時封建舊文化對國人的精神思想和話語表達方式造成了嚴重的桎梏。
如何去除作為封建載道工具的舊文學,創造表達新思想和新觀念的新文學,促進人的精神自由和個性解放,就成為五四文學先驅者承擔的重要社會使命。
這決定了文學革命論者不可能倡導「為藝術而藝術」。即使是被認為有此傾向的前期創造社,他們其實也是用自己的作品表現對社會的控訴、表達自己對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Ⅳ 論述《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特點、歷史意義和局限性。
1911年武昌起義後南京臨時政府公布臨時憲法————《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1912年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公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
1.根據孫中山民權主義學說,規定中華民國為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2.為了防止帝國主義的侵略,規定了中華民國領土的范圍;
3.根據資產階級三權分立的原則,規定中華民國的政治制度;
4.依據資產階級民主自由原則規定了人民的權利義務。
5.規定保護私有財產,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原則。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特點:
1.限制袁世凱的權力,規定實現內閣制;
2.為了加強對袁世凱的監督,進一步擴大參議院的權力;
3.為了防止袁世凱破壞臨時約法,規定了嚴格的修改程序;
4.增加「人民」一章。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意義:
臨時約法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產物,是資產階級憲法性質的文獻,它宣告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誕生。從此,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臨時約法不僅具有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意義,而且也寓意含有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民族分裂的作用。臨時約法主要缺點是沒有規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因此它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局限性:
1、沒有具體規定人民的權利,以及實現權利的保障;
2、沒有採取地方分權制,不利於民國的鞏固;
3、沒有貫徹五權憲法的理論。
Ⅳ 王韜對我國新聞事業的貢獻
鴉片戰爭後繼洪仁玕後比較系統的發表辦報主張的人有兩位:王韜和鄭觀應。
王韜是我國最早的報紙之一《循環日報》的創辦人,他在《倡設日報小引》、《本局日報通告》、《論日報漸行於中土》、《論各省會城宜設新報館》和《論中國自設西文日報之利》等文章中,論述了以下幾個重要問題:
一、論述了辦報的目的與意義。簡言之,王韜要借日報立言,通過報紙來宣傳其變法自強的政治主張。之後,「辦報立言」發展成為我國早期國人自辦報刊的主要傳統之一。
二、論述了報紙的功能和作用。
三、論述了新聞自由的思想。最早在國內提出了言論自由的主張。
四、論述了報紙的文風。認為報紙的文風應該是直抒胸臆,詞達而已。
五,論述了報紙編輯人員的條件。應該是知識廣博的通才。
王韜作為創辦人和主筆的《循環日報》,是我國第一份宣傳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公開鼓吹變法的報紙之一;在業務上,《循環日報》對中國近代報業發展最大的貢獻,就是首創一種以政論為靈魂的報紙。
王韜的政論文章,後匯編為《弢園文錄外編》,被稱為我國最早的一部報刊政論文集。
Ⅵ 中國新聞傳播史中的問題,大家幫幫忙哦!
這么多``
你一條一條輸入網路應該找得到``
Ⅶ 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歷史意義和歷史局限性
歷史意義:
五十年代中國共產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走社會主義道路,迅速發展國民經濟,盡快變農業國為工業國,擺脫貧困,消滅剝削制度的強烈願望,因此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烈擁護。同時,這一總路線,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中國社會發展和開創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創造性貢獻,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歷史局限性:
從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內容和三大改造的實踐中也可以發現,由於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層對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上仍受蘇聯模式的影響,以及不可避免的歷史局限,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我國原來是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缺乏充分的思想理論准備;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生產力是一項長遠的任務,總想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把生產資料私有制全部轉變為。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這就孕育著「求純」的傾向,不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參考資料:
http://www.chsi.com.cn/zkzx/zkxd/200805/20080512/6305711.html
Ⅷ 急需王韜新聞思想寫一篇3000字論文
我也是學新聞,共同探討下
首先你當然要了解他的主要思想:
王韜的新聞思想:
1、重視報紙信息傳播的功能;
2、辦報目的是立言;
3、強調報紙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
4、言論自由;
5、反對外報壟斷,允許國人自己辦報。
一下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新聞人才。黃天鵬曾說中國新聞界因出了個梁啟超而使「新聞記者之身價頓增萬倍」 。同樣,我們借用黃天鵬的話來評價王韜是一點也不過分的。王韜在長期的新聞實踐中,不僅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給新聞業的後來者樹立了足可效法的榜樣,而且在有關的文章中,第一次明確闡述了有道德、通古今的新聞人才觀。
作為一種專門職業,新聞人才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和修養呢?王韜特別強調了兩個方面。
第一,報人要具備優良的品德。
王韜的新聞學專文《論日報漸行於中土》集中闡述了人格與報格的關系,認為報人最重要的資格與條件就是「其立論一秉公平,其居心務期誠正」。如果利用報紙「挾私訐人,自快其忿,則品斯下矣,士君子當擯之而不恥」。在王韜看來,公平、誠正是新聞記者最重要的品德,有了這樣的品德,才會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從事采訪報道活動,「不參毀譽之私」,防止「采訪失實、紀載多誇」的「日報之通弊」。
王韜重視並強調報人的品德修養,一方面與他的人才思想密切相關,另一方面,也來自於他對報紙地位和作用的認識。王韜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的人才思想,認為,欲求事業之興旺,須以得人為先。他說:「天下事皆在乎得人而已,得其人則治,不得其人,則雖有良法美意,多敗於奉行故事人之手」 。而人才又以品德為先,對不同的人才應有不同的品德要求。作為報人,最重要的就是公平誠正,不然就難於擔當「直筆」之職責。中國近代直至當代新聞史上,所有新聞學論著都毫無例外地視品性為新聞記者的第一要素。而王韜則是最早具有這一認識的新聞學家。
王韜還從報紙的地位和作用上論證了新聞人才的品德之重要。他說:「日報一道,所系豈不重哉」,「所載上關政事之得失,足以驗國運之興衰;下述人心之事,亦足以察風俗之厚薄」 。辦報關繫到國計民生,責任非常重大。他說,在西方,報紙和報人(特別是主筆)的地位極高,其言論足可左右局勢和人心。「如英國泰晤士,人仰之幾如泰山北斗,國家有大事,皆視其言以為准則。蓋主筆之所持衡,人心之所趨向也」。 正因為如此,他主張對報紙從業人員「不可不慎加遴選」,「非絕倫超群者,不得預其列」。
第二,報人應是具備高材博識的「通才」。
王韜在《論日報漸行於中土》和《論各省會城宜設新報館》兩篇新聞學論文中,明確提出了新聞工作者的業務要求,即聘請「博古通今之士以操其簡」,認為報人「或非通才,未免識小而遺大」。這是中國新聞史上最早關於報人知識結構的論述,是「通才」辦報思想的最早表述。王韜認為,所謂「通才」,不是那種只有「一技之長、一材之擅」的專業技術人才,更不是那種只知「聖賢之經典、上下三千年之史冊」,而對於「泰西之國政、山川風土,茫然未有所聞」 的「迂才」,而是那種德行藝皆優、古今事皆通,尤其是以「通今為先」的人才。他認為,所謂「博古通今」,「古則通經術,諳史事;今則明經濟,嫻掌故,凡輿圖算術胥統於此」。
報人為什麼應是「博古通今之士」?王韜認為,這是由其業務本身需要決定的。報紙不僅要「博採群言、兼收並蓄」、傳播新知,而且要評論時事、直抒胸臆、開啟民智。「紀事」和「述情」兩個方面都要求報人具有「通才」的業務素質,「其間或非通才、未免識小而遺大」,是說沒有相應的知識結構,在辦報過程中就不免只抓芝麻而丟了西瓜。
王韜通過對西方人的接觸、了解和分析,認為「西士通今而昧古,中儒愛古而薄今。苟能各矯其失,庶免彼此交譏也夫」 。他熱切地希望中國的知識分子,特別是報人,不要總是停留在「溺心章句、迂視經猷」的狀態,而要開闊胸襟,開拓視界,在學習和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更多地了解外洋形勢,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不尚虛文,關心時事,成為「高材博識之士」。
其實,王韜本人在當時就稱得上是學貫中西、超乎時輩的「通才」。上海《字林西報》編纂主任蔡爾康當時評價王韜是「博極群書……凡鐵甲船、火輪船、槍炮、飛天球之制,以及算學、化學、重學,無不融會於心。」 。同時的《申報》也稱贊他「留心世事,博通中之典章,肆力陳編,宏備古今之淵鑒」。 正因為如此,王韜才能成為中國新聞史上出類拔萃、啟迪來者的傑出報人。
值得注意的是,自王韜首倡「通才」辦報之後,關於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便成了大家共同思考的問題。翻檢新聞學史籍,不難發現,從徐寶璜的《新聞學》開始,每一部新聞學著作在討論「新聞記者之資格」時,都毫無例外地認同了王韜的觀點。例如,徐寶璜說:「普通訪員所采編之新聞,非為一方面的、純一的,乃為各方面的、十分駁雜的,故非有各方面的知識,事事內行,觀察既不能透切,記載安望能明了?故其知識雖不必深,但不可不廣也。」任白濤在《應用新聞學》一書中說:「新聞記者必要之常識,比諸一般常識,尤當較高一等,既於普通常識之上,又須有相當之素養」。張靜廬在《中國的新聞記者與新聞紙》中說:「新聞記者要具備豐富的常識,可以說是包羅一切的常識,能具備了豐富的常識,才能熟知一切。然後無論采訪新聞,編審新聞、評論新聞,都不至有盲目之弊。」由此可見,王韜的「通才」辦報思想成了中國新聞學界的共識。即使是今天,我們也同樣承認這一見解的正確性。
總之,王韜作為中國新聞事業的開拓者和第一個報刊政論家,雖然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對新聞理論的探討還非常有限,對新聞自身規律的認識和總結也只是初步的。但是,他用自己的報刊實踐和對報紙功能的系統論述,提高了當時人們對報紙作用的認識,加速了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進程;他親手撰寫的針砭時弊、倡導改革的政論,開創了中國新聞界「文人論政」的優良傳統;他提倡的品性誠正、博古通今的新聞人才觀,對造就德才兼備的新聞人才和促進新聞工作者的自身修養起到了指路導航的作用。中國的新聞事業正因為有了王韜這樣傑出的人才為其開路奠基,才有了迅速發展、蔚為壯觀的歷史。
Ⅸ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特點、歷史意義和局限性各是什麼
基本要義是: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公布的、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文獻。1912年3月8日南京臨時參議院通過,11日公布施行。計分總綱、人民、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副總統、國務員、法院、附則等七章,共五十六條。
①臨時約法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國家制度。規定「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領土為二十二行省、內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
②臨時約法體現了民主主義精神。規定「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請願、訴訟、考試、選舉及被選舉等權利。同時規定,人民有納稅、服役等義務。
③在政府的組織形式上實行「三權分立」的原則。規定全國的立法權屬於臨時參議院,參議院有權議決一切法律、預算、決算、稅法、幣制及度量衡准則,募集公債,選舉產生臨時大總統、副總統,彈劾大總統和國務員,對臨時大總統行使的重要權力,具有同意權和最後決定權。
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統率全國海陸軍,制定官制官規,任免文武官員等,但行使職權時,須有國務員副署。受參議院彈劾時,由最高法院組成特別法庭審判;法官有獨立審判的權利,它否定了集大權於一身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此外,還規定了「人民有保有財產及營業之自由」。體現了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要求。
臨時約法是辛亥革命勝利的重要成果,是一個具有歷史性的進步。1914年5月廢除,由《中華民國約法》取代。
歷史意義是:《臨時約法》盡管未能提出反帝的革命任務,也沒有提出一個完整的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反封建綱領。但在那個時期是一個比較好的東西.其精髓在於它通過立法程序.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政權的組織形式.以及人民的民主權利。其實踐意義在於在中國第一次開創了以法治國的先河。其思想啟蒙的意義在於促進了人民的覺醒,鼓舞人民起來為維護自己的權利而斗爭。其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在於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為以後民主革命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條件。其憲法意義在於實現了憲政原則。正如陳旭麓先生所言:「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以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是『揖美追歐』的結果.也是『五·四』以前八十年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幾代人的奮斗而取得的最富深遠意義的結果。
局限性是:
1、沒有具體規定人民的權利,以及實現權利的保障;
2、沒有採取地方分權制,不利於民國的鞏固;
3、沒有貫徹五權憲法的理論。
Ⅹ 4怎樣理解戊戌變法運動的進步意義和歷史局限性
一.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1)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具有進步意義。
(2)愛國救亡運動,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
(3)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二.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主要是由於
1.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只採取改良的辦法,並對封建反動勢力和列強寄於幻想,遠離了民眾,又害怕民眾,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歸於失敗。
2.同時頑固派非常強大,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希望中國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於是,中外反動勢力共同絞殺了維新運動。
3.歸根到底是由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決定,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很低,經濟基礎還很薄弱,資產階級力量弱小。資產階級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勢力相抗衡,這是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
事實證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資產階級改良道路行不通。
三.戊戌變法的結果
康有為等維新派早有以「尊君權」、「去太後」為目的的軍事政變計劃,看到後黨頑固派加緊政變准備,亦多方努力促成軍事政變計劃之實施。他們拉攏袁世凱,企圖藉助其兵力誅殺榮祿,包圍頤和園,劫持西太後,保護光緒帝,捍衛變法新政。光緒帝不知維新派計謀,但召見袁世凱,破格賞其侍郎頭銜,以備緩急可恃;且孤注一擲,大量提拔維新人士,擬開懋勤殿以議制度;又定於八月初五召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維新派和帝黨官員亦頻頻接觸伊藤,上折請聘其為新政顧問官。這兩件事更引起後黨集團極大疑忌,他們最害怕帝黨掌握武裝,最擔心維新派與外國勢力結合,促使帝國主義扶植光緒帝從慈禧手中奪權。於是慈禧決定搶先在光緒接見伊藤之前發動政變。八月初三,後黨御史楊崇伊向慈禧上密折,請太後「即日訓政」。後黨主將榮祿於同日調兵遣將,為發動政變預作軍事部署。維新派亦加緊行動,譚嗣同於當日夜訪袁世凱,策動袁執行「殺(榮)祿錮後」計劃。袁佯作應允,但借詞延緩執行。初四,慈禧突然從頤和園回宮,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初五,光緒在慈禧嚴密監視下,處理了兩件原先預定的政務,一是召見袁世凱「請訓」,二是召見伊藤博文。初六,慈禧假光緒帝名義,發布吁請太後訓政的詔書,宣布第三次臨朝訓政,下令逮捕康有為和康廣仁。袁世凱於初五「請訓」後回津,立即向榮祿告密,榮沉吟良久,得悉政變「已自內先發」的訊息後,始將袁告密內容密報慈禧。初九,慈禧下令逮捕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十三日此五人與康廣仁一起被殺於北京菜市口,史稱「戊戌六君子」。康有為、梁啟超逃亡日本。支持變法維新的官員陳寶箴、江標、黃遵憲、李端?、張蔭桓等數十人或被捕系獄,或罷官,或遣成邊陲。除京師大學堂和通商、惠工、重農、育才等洋務項目外,廢除全部新政,戊戌變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