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分 歷史 初中各大歷史事件的意義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1、中英鴉片戰爭(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料,傾銷商品。
(2)導火線:1839年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
(3)主要經過:1840年6月,英國挑起戰爭。1842年8月,英艦開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簽訂《南京條約》。
(4)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①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 ②賠款——2100萬銀元
③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④協稅——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5)影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2)參戰國家:英、法聯軍為主凶,美、俄兩國為幫凶。
(3)主要經過:1856年10月英、法發動,1860年,英、法軍隊進攻北京,火燒圓明園,俄國趁火打劫,共割佔了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4)影響: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
3、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成立了「洋槍隊」,1862年,太平軍在慈溪戰斗中,擊斃了洋槍隊頭目華爾。
4、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陰謀,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進軍新疆,左宗棠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收復了除沙俄強占的伊犁地區以外的新疆全部領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5、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
(1)起因:日本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
(2)經過:1894年,日本佔領朝鮮,侵略中國,在黃海戰役中,鄧世昌英勇抗敵,以身殉國,1895年初,日軍攻佔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同年4月,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馬關條約》,戰爭結束。
(3)《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
①割地——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 ②賠款——2億兩白銀
③開放通商口岸 ④設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廠
(4)影響:《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6、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
(1)起因:從1898年起,義和團掀起了一場反帝愛國運動,威脅到列強在華利益。
(2)經過:1900年由西摩爾率八國聯軍入侵,攻佔天津,隨後攻陷北京,慈禧太後帶領光緒帝倉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
(3)《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
①經濟—賠款白銀4.5億兩 ②政治—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③外交—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④軍事—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列強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4)影響:《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7、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內外交困 (2)目的:維護清朝統治
(3)學習對象:西方先進生產技術 (4)領導階級:地主階級
(5)時間:19世紀60—90年代 (6)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
(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 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8)主要內容: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了近代軍事工業,主要有安慶內軍機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簡稱「兩局一所」)
後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民用工業,主要有輪船招商局(李鴻章),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張之洞)。後來還籌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興辦了京師同文館等一批新式學堂。
(9)結果:甲午戰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滅,標志著洋務運動徹底破產。
(10)性質:封建統治者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
(11)評價:消極: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積極:通過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客觀上為中
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對西方列強、侵
略也起了一定的抵製作用。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8、戊戌變法(1895年—1898年)
(1)背景:《馬關條約》簽訂,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領導階級:資產階級維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4)學習對象:西方先進制度(君主立憲制)
(5)主要經過:序幕—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發起「公車上書」。
↓
發展—康有為、梁啟超創辦《萬國公報》(後更名為《中外紀聞》),組織強學
會,宣傳變法,維新派政治團體形成。
高潮—1898年,光緒帝發布變法法令,前後持續103天,
↓ 史稱「百日維新」(又叫戊戌變法)
結束—1898年9月,慈禧太後發政變,囚禁光緒帝,譚
嗣同等六人被殺害,變法失敗。
(6)「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經濟上—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軍事上—訓練新式軍隊
政治上—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文化教育上—開辦新式學堂,翻譯西方書籍,創辦報刊。
(7)性質:資產階級領導的一場政治改良運動。
(8)失敗原因:①資產階級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沒有實權的皇帝。
②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極力反對。
(9)歷史意義:這次變法廣泛傳播了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使資產階級的斗爭由改良轉向了革命。
9、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
(1)領導階級:資產階級革命派 (2)學習對象:西方先進制度(民主共和制)
(3)代表人物:孫中山
(4)指導思想—三民主義
(5)機關刊物—《民報》
(6)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7)主要經過:①革命准備—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
體興中會;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
立了中國同盟會。(意義:大大推進了全國
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②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
發動起義,佔領楚望台軍械所,到11日,
起義軍完全佔領武昌城,史稱「辛亥革命」。
③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
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
國正式成立,這一年為中華民國元年。
④結 束—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治。
(8)歷史意義: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失敗: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半封
建社會的性質,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完成。
10、新文化運動(1915年—20世紀20年代)
(1)領導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 (2)學習對象:西方先進思想、文化
(3)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4)性質:思想解放運動
(5)旗幟:「民主」和「科學」 (6)宣傳陣地:《新青年》
(7)主要內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對」
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1918年,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
爾會維主義的勝利》,頌揚十月革命,同年底,李大釗又在北京
創辦了《每周評論》。
(8)意義:①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
②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9)局限性:對東西方文化有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
第三單元 新民主義革命的興起
11、五四愛國運動(1919年5月4日—6月初)
(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2)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
(3)斗爭口號:「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
(4)經過:1919年5月4日—6月初,斗爭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以罷課為主要斗爭方式
1919年6月初以後,斗爭中心轉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成為主要斗爭方式。
(5)結果:取得初步勝利(表現在①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②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③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6)性質: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7)意義: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時間:1921年7月 (2)地點:上海,後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
(3)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
(4)內容:①通過了黨的綱領—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實現共產主義
②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③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5)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了。
13、北伐戰爭
(1)1924年5月,黃埔軍校在廣州成立,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黃埔軍校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2)北伐戰爭
①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 ②主要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③主戰場:湖南、湖北 ④主要戰役:汀泗橋、賀勝橋戰役(葉挺獨立團)
⑤戰果: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1927年初,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⑥結局:蔣介石、汪精衛等突然叛變革命,國民革命運動失敗。
(3)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
14、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
15、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隨後率領部隊向農村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6、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的起義軍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
17、紅軍長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原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嚴重失利,被迫長征。
(2)經過:瑞金出發→挺進湘西→沖破四道封鎖線→改向貴州→渡過烏江→奪取遵義→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到達陝北吳起鎮→甘肅會寧(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會師)。
(3)遵義會議(1935年1月)
①內容:解決了博古等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的軍事指揮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②意義: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長征勝利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5)長征精神:艱苦奮斗、百折不撓,嚴守紀律,不怕犧牲,堅定信念,以苦為樂等。
第四單元 抗日戰爭(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18、1931年9月18日,日軍有預謀地製造了柳條湖事件,並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城,九•一八事變爆發了,由於蔣介石下令不抵抗,不到半年,東三省完全淪陷,共產黨員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九•一八事變拉開了中國人民局部抗戰的序幕。
19、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
(1)背景:①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國已成為當務之急。
②催化劑—受中共呼籲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
③直接原因—蔣介石拒絕張、楊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建議。
(2)目的:逼蔣抗日
(3)經過:張學良,楊虎城聯合行動,扣押了蔣介石,實行「兵諫」,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4)解決: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派周恩來到西安調停,最後蔣介石接受了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5)意義: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20、1937年7月7日,日軍突然進攻盧溝橋,炮轟宛平城,中國守軍奮起抵抗,佟麟閣、趙登禹先後為國捐軀。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
21、盧溝橋事變後,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爭。
22、盧溝橋事變以後,日軍又發動八•一三事變,大舉進攻上海,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屠殺中國居民達三十萬人以上,國民政府被迫遷都重慶。
23、1937年9月的「平型關大捷」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大捷,1938年春天李宗仁將軍指揮的台兒庄戰役,殲敵一萬多人,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重大勝利。
24、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頑強抗戰,成為抗擊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延安是敵後戰場的戰略總後方。
25、為了粉碎敵人「囚籠」政策,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發動了「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26、中共七大
(1)時間:1945年4月 (2)地址:延安
(3)背景:抗戰即將勝利
(4)中心任務: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
(5)內容: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參見P82)
(6)意義:為爭取抗戰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准備了條件。
27、抗日戰爭的勝利
(1)原因:①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非正義,失道寡助;中國的抗日是正
義戰爭,得道多助。
②美蘇的配合與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③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敵後抗日武裝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④國共合作,全民族抗戰。
(2)經過:①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
②蘇聯進攻在中國東北的日軍;
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始由局部反攻轉入大反攻。
④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戰取得偉大勝利。
(3)啟示:反對戰爭,珍惜和平;勿忘國恥,發奮圖強;警惕日本軍國主
義復活等。
(4)意義:①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洗雪了百年恥辱。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
牲,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第五單元 解放戰爭的勝利(1946年6月—1949年4月)
28、重慶談判(1945年8月—1946年1月)
(1)背景:抗戰勝利後,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蔣介石在美國支撐下,陰謀發動內戰。
(2)目的——蔣介石:為發動內戰贏得時間,欺騙人民
毛澤東: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揭露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
(3)結果: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陪同下,赴重慶談判,國共雙方達成「雙十協定」。
29、1940年6月,蔣介石對原解放區發動瘋狂進攻,全面內戰爆發;1947年3月國民黨大舉進攻陝甘寧解放區,中共中央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陝北。
30、1947年夏,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開辟大別山根據地,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
31、從1948年9月到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了舉世聞名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共殲敵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
32、遼沈戰役(東北解放軍)先後解放了錦州、長春、沈陽和東北全境;淮海戰役(中原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殲敵最多,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平津戰役(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先後攻克張家口、天津和平解放北平,使華北全境解放。
33、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4月23日,解放南京,標志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台。
34、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原因
(1)共產黨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主要原因) (2)廣大解放軍戰士英勇善戰
(3)黨中央正確的戰略戰術 (4)國民黨統治腐敗,土氣低落
35、啟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B. 九一八事變的歷史意義
九一八事變是20世紀30年代初期發生在中國東北的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它不僅是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始,也是法西斯國家在世界上點燃的第一把侵略戰火,它的爆發標志著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序幕的揭開,同時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
毛澤東曾明確指出:「自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略中國以後,中國又變成了一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會。」「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華北地區擴展, 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中華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覺醒和團結。
九一八事變及時向全國人民敲起警鍾,「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越來越成為華夏兒女的共識。在民族危機感逐步加深的過程中,民族責任感也迅速提高,並付諸實踐。
許多愛國知識分子積極發表政見和主張,呼籲全國人民「徹底明了國難的真相!」「人人應視為與己有切膚之痛,以決死的精神,團結起來作積極的掙扎與苦鬥」,廣大民眾和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2)七八事件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的中國社會,是一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其主要矛盾是中國人民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矛盾。
「九一八」事變以後,特別是1935年華北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與中國的矛盾變得特別突出、特別尖銳。日本帝國主義實行完全征服中國的政策,企圖把整個中國從幾個帝國主義國家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狀態改變為日本獨占的殖民地狀態,從而加深了日本帝國主義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由此而來的中國軍閥割據和軍閥內戰的潛在矛盾,在中日矛盾面前也起了變化:日本帝國主義加力推進中國的割據和內戰,以便利其獨佔中國;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維護各自在華權益,則暫時對中國的統一與和平表示支持。
中日民族矛盾遂演變成為主要矛盾,國內階級矛盾和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降到次要和服從的地位,由此變動了中國國內的階級關系。「九一八」事變後中國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所不斷發生的變化,一直持續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歷經10多年,中日民族這個主要矛盾才得以解決。
C. 九一八事件的歷史影響與思考論文
1931年9月18日夜10時20分,沈陽北郊柳條湖村南滿鐵路轟地一聲巨響,驚醒了睡夢中的沈陽城,日本軍國主義者預謀已久、精心策劃的九一八事變爆發。這一聲巨響,拉開了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東北,進而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序幕;這一聲巨響,把日本法西斯戰爭陰謀暴露無遺。
從「大陸政策」、「滿蒙積極政策」到《對華政策綱領》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長期推行「大陸政策」的必然結果,也是日本少壯派軍人「滿蒙中心論」、「武力解決滿蒙問題」的具體實踐,從「大陸政策」、「滿蒙積極政策」到《對華政策綱領》是隨著日本軍國主義勢力不斷增長,對外侵略擴張政策不斷發展而逐漸形成的。
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產生與其民族固有的「大日本精神」和武士道精神密切相關。「大日本精神」宣揚「日本乃萬國之本的國家」、「有其獨一無二、不可企及的優越性,高站於世界之上」、所有其他國家「宛如朝露,轉瞬即逝」;武士道精神信奉「武力為立國之基礎」,對內主張殘酷鎮壓人民群眾,對外以殺伐征戰、窮兵黷武為榮。正是在這種狂熱的所謂民族優越感和以武力征服世界、統治世界的野心驅使下,明治政府在建立之初,就以天皇名義公然宣布要「繼承列祖列宗的偉業」、「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就把侵略擴張的目標確定為中國和朝鮮,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侵略擴張政策,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大陸政策」。在「大陸政策」的形成過程中,日本大軍閥山縣有朋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1890年3月,他以首相和陸軍大臣的身份向天皇呈遞一份奏摺,在奏摺中說:「國家獨立自衛之道有二:一曰捍衛主權線,不容他人侵害;二曰防護利益線,不失自己的有利地勢。何謂主權線?國家之疆域是也。何謂利益線?即同我主權線的安全緊密相關之臨近區域是也。」甲午戰爭後,他在給天皇的奏議中進一步闡述,「歷來之軍備,專以維持主權線為根本,然而,如欲不使此次勝利失其成效,進而成為東洋之盟主,則必須考慮利益線之開辟」。這里,「此次勝利」即指甲午戰爭的勝利,「利益線之開辟」,就是要加深和擴大對中國和朝鮮的侵略。
進入20世紀20年代,日本國內外形勢的變化促使日本「大陸政策」在理論上和實際上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即以「滿蒙積極政策」作為控制中國、控制亞洲大陸的「第一重大關鍵」。用後來《田中奏摺》中的話總結就是「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滿蒙」,即今天的中國東北和內蒙東部地區,這個有著遼闊土地和豐厚物產的地方,很早就被日本軍國主義看中;經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日本取得了在「滿蒙」的特殊地位與權益。但貪婪的日本帝國主義並不以此為滿足,處心積慮要把「滿蒙」地區從中國大陸分割出去,成為其獨占殖民地。早在1911年,日本就曾誘說清政府願意協助其鞏固政權,只要以東三省為代價,但由於英國干涉,未能實現。民國時期,日本當局又授意日本浪人糾集清朝貴族策劃了兩次「滿蒙獨立運動」,但都沒有成功。隨著中國革命形勢的高漲以及美國在遠東積極擴張的勢頭,日本對獨占「滿蒙」的前途憂心忡忡。1927年,一場全國性的金融危機把日本帝國主義推向了武力吞並「滿蒙」的邊緣。
1927年6月底,日本東京外相官邸召開了一個極其重要而神秘的會議――東方會議。參加會議的人員有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外務省次官森恪、駐華公使芳澤謙吉、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大將、陸軍次官火田 俊六等。這次會議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形成了一份正式文件――《對華政策綱領》,盡管這個綱領被一些含蓄而巧妙的外交辭令所包裹,但我們還可以從一些條款中看到日本當權者對「滿蒙」政策的巨大變化。比如第六條規定:「關於滿蒙,特別是東三省,由於在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關系」,「作為接壤的鄰邦,不能不負有特殊的責任」。第八條規定:「萬一動亂波及滿蒙,治安混亂,我國在該地之特殊地位與權益有受侵害之虞時,不問來自何方,均將予以防護」……東方會議的重要意義就在於,日本帝國主義把「滿蒙積極政策」以文件的形式確定了下來。
以東方會議為指導,日本軍部、參謀本部、關東軍、各右翼團體為武力侵佔「滿蒙」而競相活動起來。
戰爭准備態勢
在日本各種政治、軍事勢力中,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一直是侵略「滿蒙」的急先鋒。從1907年起,以守備鐵路的名義取得在東北的駐扎權後,這支部隊一直圖謀分割東北。他們霸佔土地,廣築軍營、靶場,派遣間諜,大搞顛覆活動,還於1925年非法出兵阻擊郭松嶺反奉部隊,1928年蓄意炸死張作霖,以擾亂東北局勢。東方會議確定以武力解決「滿蒙」問題的方針後,關東軍如魚得水,馬上進入陰謀策劃的戰備實施狀態。從1929年到1931年關東軍參謀先後組織了四次「旅行」,對北滿、遼西地區進行軍事偵察;作為軍事偵察的成果,關東軍制定一系列文件對如何武裝佔領東北,以及佔領後的行政統治等事宜作了明確規定。1929年7月,關東軍作戰主任石原莞爾起草文件《關東軍佔領滿蒙計劃》;1930年9月,關東軍參謀佐久間亮三起草完成《處理滿蒙問題方案》;同年,關東軍司令部制定《處理滿蒙問題方案》。此外,作為吞並「滿蒙」作戰方案的有機組成部分,關東軍還對佔領「滿蒙」的各種作戰技術進行了專門研究。1930年,石原和佐久先後研究出「夜襲弓長嶺的現場設計」和「奉天城進攻要領」。到了1931年,隨著局勢的日趨緊急,關東軍更是不惜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各種具體的現場作戰技術。總之,為了吞並「滿蒙」這一志在必得的戰略要地,關東軍精心制定了包括中心突破方案、具體作戰技術在內的一套多層次、密實的整體作戰方案。滿蒙在關東軍的陰謀策劃下,已是洶潮暗涌,羅網密布。
對於關東軍武力侵佔滿蒙的計劃,日本軍部尤其是掌握實權的少壯派軍官一向是心有默契的。隨著日本對「滿蒙積極政策」的確立,日本軍部進行了大規模的人事調動。1929年,岡村寧次調任陸軍省補任課課長,負責佐尉級軍官人事調動。岡村寧次是少壯派軍官的骨幹分子,當初在陸軍士官學校與永田鐵山、小火田敏四郎有「三隻烏鴉」之稱,對「滿蒙」問題一向主張武力解決。趁此機會,岡村寧次將陸軍省部之要職,調整為「適合要求」的人員充任,一些侵華的積極分子如今田新太郎、橋本欣五郎等都被安插在了重要崗位。1931年,本庄繁中將就任關東軍司令官,建川美次少將就任參謀本部作戰部長。本庄繁曾做過張作霖的顧問,是一個有名的「中國通」;建川美次調任前一個月作為解決「滿蒙」問題核心會議委員長剛剛領導制定出《解決滿洲問題方案大綱》,對武力侵佔「滿蒙」具有一套成熟而系統的想法。以岡村、建川為首的少壯軍官成為關東軍陰謀集團在軍部內的秘密同盟。這樣,關於在東北製造陰謀,進而達到武力佔領的計劃在日本陸軍省、參謀本部與關東軍之間形成了串通一氣、相互配合的通道。除了人事上的調配,軍部還在兵力部署方面積極配合關東軍的行動。1931年4月,調駐仙台的第2師團到南滿地區換防,第2師團的士兵在日本北部寒冷地區生長,適合在中國東北作戰。8月,調第16師團5000人前往朝鮮,朝鮮原駐部隊則集結於鴨綠江、圖們江沿岸,與對岸的關東軍遙相呼應。9月,又向朝鮮增派兩個師團。
就在軍方緊鑼密鼓地進行政治策劃和軍事調配的同時,日本國內的軍政要人、黨派頭目和「民間團體」的右翼分子,也都傾巢而出,為即將發生的武裝侵佔東北大造輿論,一時間,形形色色的武裝入侵東北的所謂理論根據紛紛出籠。有否認中國對東北的主權、鼓吹「滿蒙」獨立論的;有強調「滿蒙」是日本的「生命線」,日本要「牢固確保和死守」而「不必害怕任何國家和任何人」的;有叫囂「戰爭不可避免」、必須「武力解決滿蒙」問題的。在這其中,日本軍方也直接出面,向國民灌輸武裝入侵的思想,曾出動軍用飛機,向金澤、福井、富山、松本等地散發10萬份傳單,題目為《醒來吧,為了國防!》。
1931年七八月,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把日本朝野上下的戰爭狂熱推向極點。各路要人借題發揮,右翼組織青年聯盟頭目岡田猛馬要求立刻以武力佔領東北,對石原質問:「難道你們腰上的刀是竹刀嗎?」石原斷然回答:「不管是微薄之力還是竹刀」,「我作為作戰參謀主任,可以這樣說,一旦打起來,用不了兩天即可攻克奉天,事情要決斷於迅雷不及掩耳之中」!另一法西斯青年團體大雄蜂會頭目笠木良明宣揚:「天國總是存在於劍影之中。」政友會頭目森恪則公開聲稱:現在再也「不可能解決事態」,解決的辦法「只有動用國力」,並說「滿矇事實上已處於交戰前夜」的敵對狀態。
一場侵略戰爭已經不可避免,「滿蒙」上空陰雲密布。
柳條湖畔的爆破聲
九一八事變的導火線是由關東軍拉開的,一般認為,這一軍事行動的系統構想是由關東軍作戰主任石原莞爾最先提出的,並在坂垣征四郎的支持下付之實踐的。
石原畢業於陸軍大學,精明強干,善謀略,被譽為「陸大創建以來最為出類拔萃的人物」,1928年到關東軍司令部任作戰主任。他針對日本關東軍在兵力數量、武器裝備等方面不如中國東北軍的狀況,提出了「以寡制眾」的軍事學術觀點。1931年春天,石原作戰計劃初具雛形,「集中兵力攻克沈陽城」,要「閃電般地殲滅奉天附近的軍隊,推翻其政權」。為達此目的,坂垣征四郎、石原莞爾和花谷正等人多次密謀,於1931年6月底終於炮製了在柳條湖炸毀鐵路的計劃。這一具體的行動方案,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爆破地點選擇在距沈陽城北2.5公里、北大營西南1000米處的柳條湖,這里偏僻靜謐,更重要的是有利於攻擊北大營的中國駐軍。
(二)時間安排在9月28日,其時莊稼已經收割,大地裸露,便於野外作戰。
(三)確定以鐵路爆炸聲為暗號,攻擊北大營,進攻沈陽城。
為了秘密實施這一行動計劃,坂垣和石原將爆破任務交給奉天特務機關輔助官花谷正少佐和今田新太郎大尉。不久,今田又把工兵出身、熟悉爆破技術的河本末守中尉從虎石台獨立守備隊第2大隊第3中隊調到柳條湖分遣隊,負責現場爆破;同時,他們又網羅駐奉天的日本部隊的骨幹分子,尋求支持,以便行動。這些骨幹分子,有第2師團駐奉天第29聯隊大隊長名倉少佐、隊副兒島少佐;有獨立守備隊第2大隊第1中隊長小野正雄大尉、第2中隊長川上精一大尉,第3中隊長川島正大尉;還有奉天憲兵隊長三谷清少佐等人。
進入9月初,沈陽城內戰爭的火葯味越來越濃。為了爆破和攻城計劃的順利實施,日軍第29聯隊和獨立守備隊第2大隊,連同駐沈憲兵隊和警察,對北大營、兵工廠和沈陽城,進行多次圍攻演習:9月2日至5日,關東軍在文官屯、關帝廟等處進行圍攻北大營、兵工廠和沈陽城的各種作戰演習;9月8日,日軍公然在沈陽大北邊門外架設機槍,作攻城演習,在合堡大街進行巷戰演習;9月14日至17日,日軍天天在北大營一帶進行實戰演習,有時,甚至貼近北大營的圍牆,可謂囂張猖狂到了極點。
在旅順,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為了配合計劃,對沈陽實施致命一擊,先後調兵遣將,雲集沈陽:8月下旬,從日本國內運來飛機30餘架,野炮20餘門,存放於蘇家屯車站。8月27日,將駐大連柳樹屯守備隊秘密調往沈陽火車站。8月27日和28日,向在沈陽的日僑發放槍支。9月上旬,將駐安奉線守備隊第3大隊集中到沈陽、蘇家屯一帶。9月14日,授意撫順守備隊安排四輛可以隨時出動的編組列車,以便事變發生後可以立即進占奉天。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則從9月7日開始對日本第2師團和獨立守備隊進行了為期12天的檢閱,先後到達海城、鞍山、本溪、公主嶺、長春、沈陽、遼陽等地,其中沈陽是他視察的重點。在視察期間,本庄繁一方面檢閱各地武裝,進行戰前總動員,一方面觀看各地日軍舉行的軍事演習。在沈陽,他詳細觀看了第29聯隊、獨立守備隊、憲兵隊、特務機關聯合舉行的攻打沈陽城牆的夜間演習,這個軍事演習把具體作戰的每個步驟、每個細節都模擬了一遍。以至事變後一個日軍軍官驚訝地說,九一八夜間的軍事行動,使人「彷彿大夢初醒,這不是把白天的檢閱重做一遍嗎」?!
就在一切安排妥當之際,事情遭遇了小小的挫折。原來關東軍的緊鑼密鼓的行動引起了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的疑慮。林久治郎作為領事館官員,代表日本外務省的立場,對「滿蒙」問題主張以外交途徑,謹慎解決。因此9月15日,林久治郎給日本外相幣原喜重郎發出密電:「關東軍集結軍隊,攜出物資彈葯,最近有採取軍事行動之勢。」幣原就此事在當天的內閣會議上,向陸相南次郎提出質詢,考慮到大部分閣員的意見,南次郎決定派參謀本部作戰部長建川美次少將前往東北阻止關東軍的行動,並給本庄繁帶去密信,「希望暫時不行使武力」。眼看關東軍策劃的行動就要泡湯了,在這關鍵時刻,建川美次起了扭轉形勢的作用。他事先向坂垣泄露情報,要其提前行動,並一路耽擱,以造成既成事實之結果。這樣,在建川美次的大力協助下,柳條湖爆破事件比既定日期提前10天即9月18日順利實現了。
關於當天晚上的情形,負責爆破任務的花谷正是這樣回憶的:
九月十八日夜裡,一彎明月落進高粱地里,天色頓時昏暗下來。疏星點點,長空欲墜。島本大隊川島中隊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視鐵路為名,率領部下數名,向柳條溝方向走去。一邊從側面觀察北大營兵營,一邊選了個距北大營約八百米的地點。在那裡,河本親自把騎兵用的小型炸葯裝置在鐵軌旁,並親自點火。時間是十點鍾剛過,轟然一聲爆炸,炸斷的鐵軌和枕木向四處飛散。
不管怎麼說,也沒炸張作霖時那麼大的規模。這一次,不僅沒有必要把火車炸翻,而且還必須使在南滿線路上馳騁的列車免受損害。因此事先讓工兵做了計算,直線單面鐵軌即使炸斷一小段,遇上正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也只要它暫時地傾斜一下,還能夠通過,根據計算所得的這個安全系數,規定了所需的炸葯數量。
爆破成功後,日本關東軍一面進攻北大營和沈陽城,一面大造輿論:「華兵爆破鐵路,引起中日兩軍大沖突」。19日,東京各大報紙紛紛發表評論,「此次事件之發生,由於破壞滿鐵」,因此「日軍之行動,系屬正當」。關東軍怕敗露破綻,還製造假現場,他們在現場放置了三具穿著中國士兵服裝的屍體,偽裝成被擊斃的爆破鐵路「兇犯」。
但事情的真相是掩蓋不住的。1946年,在遠東國際法庭上,記者喬・畢・巴魯回憶他在事變第二天到沈陽調查時,在現場看到的是:「中國士兵的屍體放在離路軌約五十碼到一百碼的地方,用鐵板圍起來。他們的頭部沖著爆破地點的方向。同行中的一個夥伴,調查了一具屍體,他見到的是一個沒有血跡、被放置了相當長時間的屍體。」據說,當時的奉天省日本郵政局長歧部與平在參觀了現場後也認為:「日本的做法太愚蠢了,人們一看現場就知道是偽造的,屍體是在人死後扔到現場的。」戰後,日本戰犯對事變的真相供認不諱。曾任偽滿洲國總務長官的武部六藏於1946年的筆供中說:「昭和六年爆發了滿洲事變。事變爆發的契機,是由9月18日爆炸奉天北大營附近的鐵道而揭開序幕的。炸毀鐵路雖然是基於關東軍的計劃而實行的,可是關東軍卻說是中國軍隊所破壞的。」曾經親手炸死張作霖,並積極主張製造「滿洲事變」的關東軍高級幕僚河本大作,於1953年的筆供中說:「由於萬寶山事件和中村大尉事件的發生,導致日本國內輿論沸騰,他們(石原和坂垣)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於九月十八日夜,派虎石台守備中隊破壞柳條溝的橋梁(鐵路),如同奉天軍士兵乾的一樣」。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各方的態度
九一八事變爆發當晚,日本參謀本部、陸軍省、內閣、外務省陸續收到沈陽方面的情報,各方勢力對此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和反應。
以參謀本部和陸軍省為代表的軍部中央接到日本駐沈陽特務機關污衊「中國軍隊炸毀南滿鐵路和襲擊守備隊」的電報後,對關東軍的行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9月19日,陸軍大臣南次郎大將、參謀總長金谷范大將及陸軍中央部在參謀總長辦公室召開了軍部中央的首腦會議。會上,軍務局長小磯國昭說:「關東軍的這次行動是完全合理的行動。」對他的說法,與會者一致贊同。然後,確定了陸軍方針,即九一八事變作為解決「滿蒙」問題的理由,不但要確保原來在滿洲的權益,而且還要以此對整個東北實行軍事佔領。最後會議討論的結果,一致認為關東軍的「軍事佔領是適時宜的」,並考慮派兵「應急救援」。
與軍部中央接到的情報完全相反,外務省得到奉天領事館方面關於事變真相的報告是「此事系軍方積極策劃」,「中國軍隊並未抵抗」,「種種情況證明關東軍並非處於自衛」。受外務省情報的影響,內閣聯席會議做出了暫時「不擴大事態」的處理決定。
關東軍對於日本內閣的決定很不滿意,極力反對,連續發給軍部中央兩個電報,迫切要求擴大侵略軍事行動。對於關東軍擴大侵略的要求,陸軍省和參謀本部雖然表面上反對事變進一步擴大,但遲遲不肯發出制止關東軍軍事行動的命令。只是假裝軟弱無力,不負責任地要求關東軍「依內閣決議決定,不超過必要之限度」、「此次中日沖突事件」,「帝國政府仍不願事態擴大,希本此旨為之」。而若木規首相、幣原外相等政府首腦又遇事優柔寡斷,抱暗中默認的態度,對於九一八事變始終沒有採取積極措施。9月21日,日本內閣召開會議,南陸相提議向滿洲增兵,雖然遭到了幣原外相和井上藏相的反對,但駐朝鮮日軍卻不等日本政府的決定就獨斷越過國境進入東北。22日,南陸相在內閣會議上報告了這件事以後,內閣政府抱妥協的態度予以事後默認了。若木規 首相表示:「既然已經出動,也就沒有辦法了。」幣原外相此時雖認為駐朝鮮軍的獨斷越境是「干犯大權」的行動,但也已經沒有勇氣敢於提出這樣的主張了,最後只好「既已承認事實,亦決定支付經費」,一並上奏天皇,並很快得到了天皇批準的敕命。
至此,日本最高權力中樞完全站在了關東軍一邊,「不擴大事態」成為一紙空談。關東軍在東北大地上攻城掠地勢如猛虎,一日千里。以關東軍一區區駐外殖民軍能夠影響並左右東京軍部內閣的有關計劃,造成以下克上的結果,這充分暴露了日本參謀本部、陸軍省、內閣、天皇在侵華基本立場上的一致性,也從側面反映出九一八事變決不是一個偶然事件,它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政策日益發展的必然結果。
由於日本方面在事變前的周密計劃、事變中的不宣而戰、事變後的一致行動,加上中國國民黨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不抵抗」的賣國政策,致使日本武力侵佔東北的計劃進展得異常順利,九一八事變當夜佔領沈陽城,一日之內攻城20餘座、略地1000餘里,4個月零18天佔領東北3個省1個特區,一口氣吞下相當於日本國土3倍的中國國土,東北130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就這樣被日本侵佔了。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近現代史上決定性的轉折點,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陰謀由此而得逞,他們不斷地擴大侵略戰爭,妄想充當亞洲的霸主。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日本帝國主義的失敗以至滅亡也是從此開始。東條英機、坂垣等這些罪大惡極的戰爭罪犯也落得了可恥的下場。
D. 歷史:「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的事件和意義是什麼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局部抗戰開始
七七事變後中國全面抗戰(日本全面侵華)開始
E. 一·二八事件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積極的影響1,促進了國內團結。一二八事變前,蔣介石下野,國民黨內寧粵對峙並未結束,群龍無首。事變後,國民黨各派系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團結,汪蔣合作,蔣介石復出,自此南京政府的地位相對穩固。而國內各階層、各界人士,也因支援淞滬抗戰,激發了民族精神,促進了團結。2,建立了抗戰的信心,轉變了國際觀念。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對外戰爭幾乎逢戰必敗,而且幾乎每次都以割地賠款告終。淞滬抗戰期間,國軍屢挫強敵,迫使日軍三易主帥,而最後的停戰協議中,既無割地內容,又無賠款條款,實為百年來所罕見。一二八抗戰中,十九路軍和第五軍的廣大愛國官兵表現的高度愛國熱情和抗日救國的英勇犧牲精神,表明了為民族生存而戰的中國軍隊,雖然武器裝備遠不如敵軍,但抗日衛國的正義性質,和廣大人民的支援,使中國軍隊發揮出強大的戰鬥力,在中國的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榮的一頁。中國軍隊的英勇表現,也為在滬西方人所親見,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清末以來西方人輕視中國軍隊的心理,提高了中國軍隊的形象,改變了中國的國際觀感。不利的影響1,日本借上海事件,成功地轉移了中國和西方列強的焦點,完成了籌備偽滿洲國的工作。1932年3月1日,日本策劃的偽滿洲國宣布成立。3月8日,溥儀在「新京」正式宣布就任「偽滿洲國」執政,「偽滿洲國」宣布正式成立。2,日軍雖然依據《淞滬停戰協定》完全退到「一二八事變」爆發前的地界,中國也完全恢復了日軍曾經佔領地區的行政區和警察權。但是《淞滬停戰協定》第一條規定「關於停戰情形,遇有疑問發生時,由與會友邦代表查明之」,第二條稱「中國軍隊在本協定所涉及區域內之常態恢復,未經決定辦法以前,留駐其現在地位」,在中國領土發生的停戰疑問,需要第三國查明處理,中國軍隊還無權單方面決定在自己的領土上恢復「常態」,顯然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但中國軍隊後來以保安隊的名義仍然進入了該區域。)一二八淞滬抗戰後,日軍在上海租界仍保有一定的陸戰隊兵力,據日本防衛廳《中國事變海軍作戰史》第156頁記載,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前,日軍在上海保有陸戰隊2200餘人。
F. 1978年有什麼歷史事件及意義
十一屆三中抄全會召開
.主要襲內容:〔1〕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全會總結了建國以來經濟建設的經驗教訓,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方針,作出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全會還決定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嚴肅黨紀。
3.意義: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完成了黨在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標志著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思想開始形成,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形成。
G. 銘記九一八事變的歷史意義
銘記九一八事變的歷史意義如下:
九一八事變及時向全國人民敲起警鍾,「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越來越成為華夏兒女的共識。在民族危機感逐步加深的過程中,民族責任感也迅速提高,並付諸實踐;許多愛國知識分子積極發表政見和主張,呼籲全國人民「徹底明了國難的真相!」「人人應視為與己有切膚之痛,以決死的精神,團結起來作積極的掙扎與苦鬥」,廣大民眾和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國共兩黨是當時中國的兩大政黨,九一八事變後,隨著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民族團結也日益增強,兩黨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強,有力的促進了兩黨的再次合作,從東北地區到西北地區,最後發展到全中國,終於開創了團結禦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新局面,實現了民族大團結。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9月18日被不少中國人認為是「國恥日」,而中國民間要求將9月18日訂為國恥日的訴求也不時出現。沈陽從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鳴響防空警報3分鍾,以警示民眾勿忘國恥。
當前,已有哈爾濱、長春、昆明、合肥、杭州、烏魯木齊、南昌、齊齊哈爾、金華、本溪、太原、西安等百餘座城市選在每年9月18日進行防空警報鳴放。
H. 1978年中國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
1、知青返鄉
1977年高考被恢復,大多數在農村的知識青年想方設法要回到故鄉去。1978年冬在雲南的知識青年以請願和罷工的形式來將他們的要求表達出來,再次使的中央感覺到問題的急迫性。1980年5月8日,當時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鄉,10月1日中央基本上決定過去下鄉的知識青年可以回故鄉城市。
2、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169人,候補中央委員112人。會議由時任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主持。全會的中心議題是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指示討論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3、安徽鳳陽點燃「星星之火」
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十八位農民以「託孤」的方式,冒著極大的風險,立下生死狀,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了紅手印, 這一「按」竟成了中國農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變了中國農村發展史,掀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自強不息的小崗人創造出了「敢想敢幹,敢為天下先」的小崗精神。
4、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播出。
1978年1月1日起《新聞聯播》每天19:0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直播,同時各省級衛視進行轉播。播出時長20分鍾,給各個新聞影片加了配音。 並且啟用了新的片頭。5月1日,經中共中央批准,北京電視台更名為中央電視台。
5、中美確認建交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中美建交公報》發表,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它的發表,標志著中美隔絕狀態的結束和關系正常化進程的開始。決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系。
I. 九一八事件的歷史意義
1931年的今天,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這場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和損失,也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歷史血鑒。今天,面對第76個「九一八」,勿忘國恥,我們思考的應當更多、更深。
其一,勿忘國恥當思國運。走進沈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讓人深思再三的莫過於「國運」二字。從高聳的殘歷碑到蜿蜒的展廳,如同是用一串串「難」字勾畫出的國難圖,國家的災難、民族的苦難、抗爭的磨難……撫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當苦日子離去的時間越久遠,當富日子光臨的越急匆,我們心系國家、民族的命運,如何才能讓國恥一去不復返?歷史實踐告訴我們,國家與民族的興衰成敗,需要全國人民的人心支撐,而要把十三億人的力量凝集起來,惟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其二,勿忘國恥當思發展。76年前,我國經濟落後也是造成國門洞開、生靈塗炭的一個重要原因。看昨天知國恥,看今天想國興,看明天盼國強。只有致力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強食」,我們必須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以科學發展來大踏步地向前追趕。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我國經濟總體規模雖然比較大,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排在世界100位之後。面對現實,倍感發展之急迫,不思發展就如同當年的不抵抗,有發展才談得上民族尊嚴,才能在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中,使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國恥當思憂患。古往今來,我們的民族不乏「憂論」:憂國憂民、居安思危、先憂後樂、進亦憂退亦憂,等等。憂,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然而,這個道理,似乎沒有「直奔主題」,沒有「坐落」到目的上——憂患是為了圖強,而圖強又必須先進。如今,我國人民先進意識大大增強,國家也正在欣欣向榮地強大起來。這是個大醒、大幸。然而,世界風雲變幻,「落後就要挨打」還將是一個長久而嚴酷的現實。因此,面對76年後的「九一八」,正如中央領導同志指出,「居安思危」應成為我們須臾不可忘卻的憂患意識。
史路迢迢,多有一鑒:「兢兢以強,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奮發圖強」。惟有人人不怠,才有舉國不怠;惟有舉國不怠,我們民族才能長盛不衰,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J. 1840-1949中國發生的有歷史意義的事件
1840~1859年
鴉片戰爭 19世紀4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法、美等國也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更多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此時的中國處於農耕文明的晚期,政治腐敗,自然經濟占據統治地位,思想閉塞,已呈現出衰敗的跡象,於是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目標。腐敗的社會制度最終無法抵禦新興的資本主義,1840~1842年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被打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的失敗驚醒了先進的中國人,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第二次鴉片戰爭 19世紀50年代是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代,擴大國外市場和掠奪殖民地,成為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共同願望。由於中國自然經濟的抵制,資本主義的商品傾銷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英法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更加深入,中國逐步淪為外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太平天國運動 中國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最終引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它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由於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走向失敗。太平天國運動給清政府以沉重的打擊,同時也阻止了中國的殖民地化。
1860~1879年
洋務運動 19世紀60年代,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繼續發展,為掠取更多的侵略利益,在經濟上加緊侵略中國,使中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國內人民起義不斷,邊疆危機四起。面對內憂外患,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新式人才。洋務運動開始了中國的工業化,並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1880~1899年
中法戰爭 19世紀末期,世界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過渡。為了適應壟斷資產階級的要求,資本主義列強加緊爭奪商品市場、原料產地、資本輸出場所和殖民地。地域遼闊的中國成為它們爭奪的主要目標,中國邊疆危機四起,法國發動了中法戰爭。清政府以勝求和,與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法國奪取了越南,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中法戰爭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刺激了列強進一步侵略中國的野心。
甲午中日戰爭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發展。由於國內市場狹小,國內階級矛盾尖銳,日本急需從侵略擴張中尋找出路,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並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都帶有現代意義的對外戰爭,主要標志就是海軍的出場和角逐。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馬關條約》的簽訂,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社會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戊戌變法 甲午中日戰爭後,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已從商品輸出為主轉為資本輸出為主。它們不僅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而且加強了對中國的政治侵略,企圖瓜分中國的領土,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這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的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也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雖然變法最後失敗了,但是它宣傳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形成了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義和團運動 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浪潮,中國民族危機嚴重,外國傳教勢力活動猖獗,農民階級發動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同帝國主義進行頑強的斗爭,體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斗爭的精神,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計劃。但是,由於農民階級的時代局限性和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義和團運動歸於失敗。這是一次旗幟鮮明的反帝愛國運動,是甲午中日戰爭以後中國人民反侵略、反瓜分的最高峰。
1900~1919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後,對外侵略的要求變為資本輸出和分割世界。中國人民為反對外國侵略,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清政府企圖利用義和團抵制外國侵略。為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和迫使清政府屈服,英、俄、日、法、德、美、奧、意聯合發動了侵華戰爭。這次戰爭鎮壓了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迫使清政府徹底屈服並與西方十一國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從此,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辛丑條約》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資本輸出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的共同要求。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遇到了中國人民強烈的反抗。因此,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到,要想保證在中國的侵略利益,必需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所以,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8個侵略國和西、比、荷共11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這個條約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統治,並表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也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20世紀初,清政府完全變為帝國主義國家侵略中國的工具,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隊伍進一步擴大。這一切促使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廣泛建立。為了統一革命力量和進一步明確目標,在孫中山的倡導下,以興中會、華興會為基礎,聯合光復會等,於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民主革命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從此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清末「新政」 1900年後,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加劇,全國各地反壓迫、反侵略武裝起義風起雲涌,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迅猛發展,清政府統治危在旦夕。為了維護自身統治,清政府從1901年起陸續推行「新政」。「新政」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面對著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式,「新政」並不能幫助統治者度過危機。
黃花崗起義 同盟會成立以後,陸續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清政府的「新政」和預備立憲的破產,進一步暴露了其腐朽的本質。在孫中山、黃興等人的策劃下,1910年4月27日,由黃興直接領導的大規模反清起義——黃花崗起義,在廣州爆發。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它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式的發展,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
武昌起義 見前
辛亥革命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新政」的破產進一步暴露了清政府腐朽的本質。這一時期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擺脫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風起雲涌。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挽救民族危機,發展資本主義,掀起了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採取一系列革命措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成立了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洪憲帝制 袁世凱在鎮壓二次革命後,加緊復辟帝制。為取得帝國主義的支持,他大肆出賣國家主權,接受「二十一條」。帝國主義為擴大侵略利益,也積極支持袁世凱。1916年,袁世凱做上「中華帝國」的皇帝,改元「洪憲」。袁世凱稱帝不得人心,遭到舉國上下的一致反對。革命黨人掀起了護國運動,袁世凱調兵鎮壓無效,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凱憂郁而死。
新文化運動 辛亥革命失敗後,帝國主義通過扶植北洋軍閥,加深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繼續深化。一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西方啟蒙思想在中國進一步傳播,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袁世凱又在文化領域推行尊孔復古逆流。以陳獨秀等人為代表,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思想影響的進步知識分子,1915年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開始了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反封建斗爭——新文化運動。它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人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了宣傳動員作用。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1920~1929年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十月革命以後,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春天,工人階級隊伍壯大;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台,工人運動有了較大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共產國際對中國給予大力的幫助;1920年秋開始,共產主義小組在中國各地紛紛建立,這一切都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准備了條件。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舉行,後轉到浙江嘉興。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黨綱,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它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還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從此,它開始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並為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奮斗。它的誕生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光明和希望,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的召開 一戰結束後,帝國主義國家為了分割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特別是在中國的侵略利益,1921~1922年,美、英、日等國在華盛頓開會。華盛頓會議上,帝國主義國家達成了共同宰割中國的《九國公約》,這樣,中國仍然處於帝國主義列強共同統治的局面。在列強操縱下,中國各派軍閥展開更為激烈的爭奪,軍閥混戰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為了更好地領導人民進行民主革命,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制定了民主革命綱領,第一次在中國人民面前明確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 華盛頓會議以後,帝國主義既各自扶植依附於自己的封建軍閥,爭權奪利,又聯合干涉和鎮壓中國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國家卷土重來,加緊對中國進行掠奪,使一戰期間有所發展的中國民族工業,重新受到列強的壓迫。國內軍閥混戰不斷,戰火彌漫大半個中國。這一切導致國內經濟蕭條,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中國共產黨在二七罷工失敗後意識到,要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於是,積極倡導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孫中山在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後,也意識到以前單靠國民黨一黨領導,依靠一派軍閥打另一派軍閥的方法,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國民黨需要新鮮的血液」。在中國共產黨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4年初,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召開了旨在改組國民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孫中山在會上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並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這就使得國共兩黨實現了在政治上和組織上的合作。這次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礎,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在全國迅速開展起來。
北伐戰爭 革命統一戰線建立以後,全國的革命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工農運動迅速發展;以五卅運動為核心的反帝愛國運動日益高漲;經過兩次東征,廣東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而這一時期,在帝國主義的指使下,各派軍閥之間混戰不休,激起了人民的強烈反對。為了推翻軍閥統治,打倒帝國主義,1926年7月,國民政府出師北伐。北伐軍在不到半年時間里,就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直指黃河流域。北伐戰爭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有力地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南昌起義 見前
八七會議 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給中國革命造成了巨大損失。為了糾正陳獨秀的「右」傾錯誤,並為中國革命的發展指明方向,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會議給正處於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
1930~1939年
土地革命 1927年三大武裝起義失敗後,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向農村。為了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解除農民身上沉重的封建壓迫,充分調動農民的革命積極性,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的土地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線的指導下,各根據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使廣大貧雇農在政治上翻了身,經濟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證。它鞏固了工農聯盟,為中國革命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階級上和經濟上的保證。
九一八事變 日本對中國領土垂涎已久,早就確立了侵略中國的方針。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日本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日本政府急於發動一場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藉以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緩和階級矛盾,並依靠掠奪中國的財富,來醫治經濟危機造成的創傷。當時中國國民黨政府正竭力「圍剿」紅軍,給日本以可乘之機。1931年9月8日,日本關東軍製造了九一八事變。事變發生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時間東北三省全部淪陷。第二年,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做傀儡,建立偽滿洲國,中國東三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
紅軍的長征 由於王明左傾錯誤的影響,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國工農紅軍中南方革命根據地無法立足,1934年10月,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經過兩年的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宣告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長征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圍剿」紅軍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長征保留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構成了以後領導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主幹;在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廣泛播下革命的種子。總之,長征一結束,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就開始了。
遵義會議 見教材108頁
一二九運動 華北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嚴重威脅到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繼續進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中國共產黨主張「停止內戰,一致對外」,號召中國人民起來反對內戰,共同抗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北平學生率先開展抗日救亡斗爭,掀起了一二九運動。學生的愛國行為,打擊了國民黨的賣國政策,揭露了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陰謀,宣傳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救亡的正確主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它使學生開始走上了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西安事變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在全國人民「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要求的壓力下,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於1936年12月12日,扣押了到西安督促「剿共」的蔣介石,實行「兵諫」,逼蔣抗日,這就是「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從有利於抗日的大局出發,經過多方努力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顯示出中國各個階層要求實現團結抗日的強烈願望。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在全國人民面前表明團結抗日的誠意。它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七七事變 1936年,德、日、意法西斯在共同反共產國際的幌子下,勾結起來,同英法美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英法美對此採取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蓄謀已久的吞並中國、獨霸亞洲、稱雄世界的既定方針,1937年7月7日,悍然發動了七七事變,實施全面侵華的計劃。中國軍隊奮起抵抗,抗日戰爭由此開始。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為侵佔中國華北而蓄意製造了一系列事件,總稱「華北事變」,中華民族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中國共產黨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並接受了共產國際的建議,在瓦窯堡會議上,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要變中國為殖民地的野心,同時也威脅到國民黨的統治和英美帝國主義的在華利益。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成為中國人民最終獲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1940~1949年
中共七大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已發生根本變化,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也開始了局部反攻。為了迎接抗戰的勝利和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指明方向,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為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作了重要准備。
延安整風運動 為了肅清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的影響,加強黨的作風建設,1942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進行了整風運動。通過整風,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重慶談判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集團在美國的支持下,早已決定了內戰的方針,但為欺騙國內輿論,並為發動內戰做准備,採取了「假和平、真內戰」的反革命策略。1945年8月,先後三次電邀毛澤東去重慶,「共同商討」國內和平問題。為了盡力爭取和平,揭露美蔣反動派假和平的陰謀,以利於團結和教育廣大人民,中共中央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到重慶同國民黨當局舉行和平談判。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重慶談判的舉行,在全國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的誠意,它雖然不能制止美蔣反動派發動內戰,但為國內贏得了短暫的和平局面。
三大戰役 1948年秋,敵我力量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共中央經過分析,認為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主力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來,於是連續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賴以發動內戰的主力,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
七屆二中全會 1949年春,在民主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中國共產黨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這次會議解決了革命勝利以後,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具有重大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