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知道鍋包肉的由來
櫻桃肉:
豬五花條肉400克。 綠葉菜200克。姜5克、紅曲米粉2.5克、紹酒25克、大蔥10克、醬油1.5克。白糖25克、精鹽之克、味精0.5克、豬油15克
條肉刮凈細毛洗凈,置沸水鍋中米至五成熟,去血污,潷出肉湯待用,肉撈出待涼後放在砧板上,用刀在皮面上縱橫切成櫻桃大小的塊(瘦肉不可切斷)。炒鍋內鋪上蔥姜,將肉皮朝下放在姜蔥上,加紹酒、白糖、醬油、精鹽l.5克、肉湯200克,加蓋用旺火煮沸,置小火上燒約半小時,加入紅曲米粉,使肉呈深紅色,撈出裝在碗內,加原汁湯,上蒸籠旺火蒸酥為止。熱鍋加豬油,投入綠蔬菜,加精鹽0.5克和味精,炒熟出鍋,瀝於待用。把肉從蒸籠中取出,覆在盤中,鹵汁潷入鍋內,收濃,淋在肉上,綠蔬菜圍在四周即成
傳統「鍋包肉」
原料:豬裡脊肉300克 姜絲5克 蔥絲20克 香菜10克 精鹽、料酒、醬油、白糖、醋、味精、鮮湯、水澱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豬裡脊肉改刀成7厘米長、5厘米寬、0.2厘米厚的大片,用精鹽、料酒拌勻碼味;用水澱粉及少許色拉油調成稠糊;另用醬油、白糖、醋、味精、鮮湯、水澱粉等對成滋汁。
2.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六七成熱,先將碼好味的肉片與稠糊拌勻,再一片片展開,逐一下入鍋中,炸至外酥內嫩時撈出瀝油。
3.鍋留底油,投入姜絲、蔥絲炸香,下入炸好的肉片,烹入滋汁,翻拌均勻後起鍋裝盤,撒上香菜即成。
特點:色澤金黃,外酥內嫩,酸甜可口。
改進後的「鍋包肉」
改進後的「鍋包肉」前半部分的製法和傳統「鍋包肉」大體相同,只是在對滋汁的時候,借鑒了粵菜「糖醋汁」的調制方法,在滋汁中加入了一些粵菜調料,使成菜南北融合,風味別致。
原料:番茄醬750克 冰花酸梅醬3瓶 OK汁半瓶 李派林汁200克 番茄沙司1瓶 糖1500克 白醋2瓶 胡蘿卜3根 西紅柿2個 鮮檸檬1個 胭脂紅、檸檬黃色素各少許。
製法:
1.胡蘿卜、西紅柿、鮮檸檬均洗凈切片。
2.鍋置火上,摻入清水4500克,放入胡蘿卜、西紅柿片,用大火燒沸後,轉用小火煮至胡蘿卜、西紅柿酥爛,打去料渣不用,加入番茄醬、酸梅醬、OK汁、
② 鍋包肉是哪個地方的菜,起源於什麼時候
按菜系分不不在八大菜系之中,按文化流派分屬於東北菜
起源於清朝末年,是黑龍江省哈爾濱的名菜,是清末濱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學瀛首席廚師的鄭興文發明的。
③ 名菜典故 鍋包肉的菜系與來歷
鍋包肉在東北菜里是比較特別的,甜酸之於鮮咸,就像是一群粗狂大漢里嬌羞可人的大小姐。很多人都好奇鍋包肉是什麼地方的菜,鍋包肉的來歷。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嘮一嘮。 鍋包肉是什麼地方的菜 鍋包肉屬於東北菜系,是黑龍江省哈爾濱的名菜,是清末濱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學瀛首席廚師的鄭興文發明的。在中國現代飲食史上,鍋包肉讓哈爾濱人感到驕傲和自豪,它馳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沒有人沒吃過,這種菜餚兼有北方菜系的咸鮮,還略帶西洋風味的酸甜口,連外國人吃著,都豎起大姆指。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鍋包肉這道菜是哈爾濱人做出來的。下面就和大家說一說鍋包肉的來歷吧。 鍋包肉的來歷 鍋包肉是著名的東北菜,深受人們的喜愛。當年道台杜學瀛接待外國來賓,為了迎合他們的口味,作為濱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學瀛首席廚師的鄭興文冥思苦想才創出了「鍋包肉」這道菜。這個故事鮮為人知。 鄭家祖籍遼寧省建昌縣,鄭興文從小家道殷實,良好的家庭環境讓鄭興文逐漸對飲食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菜餚的製作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並能對菜餚的色、香、味、形加以點評,被人們譽為「小美食家」。鄭興文6歲隨父來到北京,14歲時已對美食和烹調極為偏愛。鄭興文曾在北京一官員家學做官府菜餚,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後,出徒的鄭興文於1881年 清光緒七年 在北京 當時稱北平 的一條街面上開了一家名為「真味居」的中檔酒家。1907年,受朋友舉薦,鄭興文帶了14個技術過硬的廚子進入了當時的道台府做主廚,專門給首任道台杜學瀛料理膳食。 作為當時北方重鎮的府衙,道台府里經常會宴請國外的賓客。由於外國人喜歡吃甜酸口味,北方的咸濃口味令外賓們很不適應。為了討好外國使節,道台杜學瀛就命府內廚師變換菜餚口味。幾經冥思的鄭興文就把原來咸鮮口味的「焦燒肉塊」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餚,這一改也就出現了新的菜餚,鄭興文按照菜餚的做法稱它為「鍋爆肉」,可能是洋人在點菜的時候發音有問題,到了現在就被叫成「鍋包肉」了。 遼寧菜中的鍋包肉用的是番茄汁,也是另一種風味。
④ 鍋包肉是誰創的歷史呢
東北網10月8日電 歷史因為有了人文氣息而鮮活起來,追尋道台府遺跡,訪尋道台府歷史見證人。7日,全國最年輕的「烹飪大師」——鄭樹國,向記者講述了他和他烹飪世家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據他講,他的曾祖父——鄭興文就是濱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學瀛的首席廚師。鄭樹國接受采訪時說:「小時候聽父親講,當年道台杜學瀛接待國外來賓,為了迎合他們的口味,作為廚師的曾祖父冥思苦想創出了『鍋包肉』這道菜。」
從曾祖父開始到現在,鄭家四代都是廚師。今年37歲的鄭樹國4年前在動力區文政街開了一家老店。由於家道淵源,鄭樹國在幾代人的烹調技術基礎之上,精益求精,在廚藝上取得了很大成就。2003年,鄭樹國被國家經貿委、中國飯店協會破格授予「中國烹飪大師」榮譽稱號,他成為了迄今為止中國最年輕的「烹飪大師」。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他,雖然沒有親眼看到「濱江道署第一廚」的風采,但是從小父輩們言傳身教讓他將烹飪世家這段歷史牢牢銘刻在心。
據鄭樹國介紹,鄭家祖籍遼寧省建昌縣,曾祖父鄭興文從小家道殷實,良好的家庭環境讓鄭興文逐漸對飲食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菜餚的製作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並能對菜餚的色、香、味、型加以點評,被人們譽為小「美食家」。鄭興文6歲隨父來到北京,14歲時已對美食和烹調極為偏愛。鄭興文曾在北京一官員家學做官府菜餚,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後,出徒的鄭興文於1881年(清光緒七年)在北京(當時稱北平)的一條街面上開了一家名為「真味居」的中檔酒家。1907年,受朋友舉薦,鄭興文帶了14個技術過硬的廚子進入了當時的關道台府做主廚,專門給首任道台杜學瀛料理膳食。說話間,鄭樹國拿出了一張已經發黃的老照片,他指著上面一個戴著瓜皮小帽的老者說:「這就是我的曾祖父鄭興文,旁面那個還沒有桌子高的小孩就是我的祖父。」
鄭樹國說,那個年代的廚師不好當,更何況是給官員們做飯,經常受到百般挑剔。特別是作為地方長官的官邸,道台府內的規矩更是多的出奇,平時不允許隨便走竄,更不許到大堂和西院。曾祖父當年最自由的就是買菜和上菜的時候,可以隨處逛逛。平時在府內,必須低眉附眼,舉止言談倍加小心,做飯時既不能『叫勺』,也不能『喊堂』。」
在談及祖上傳下來的美味佳餚時,鄭樹國眼中充滿了驕傲與自豪。鄭樹國說,作為當時北方重鎮的府衙,道台府里經常會宴請國外的賓客,尤其是俄羅斯人。由於外國人飲食習慣是喜歡吃甜酸口味,北方的咸濃口味令外賓們很不適應。為了討好外國使節,道台杜學瀛就命府內廚師變換菜餚口味。幾經冥思的曾祖父就把原來咸鮮口味的「焦燒肉塊」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餚,這一改也就出現了新的菜餚,祖父按照菜餚的做法稱它為「鍋爆肉」,可能是洋人在點菜的時候發音有問題,到了現在就被叫成「鍋包肉」了。鄭樹國告訴記者:「從小時候開始,父親就很驕傲地告訴我們,曾祖父就是現在『鍋包肉』的創始人。」
鄭樹國說:「道台府是沒有固定的菜系的,主要是以北方口味的菜餚為主。鄭家廚師是在魯菜傳入北京後,融會京菜發展而自稱體系。由於杜學瀛道台是浙江紹興人,很多菜餚都要重新改變才能合乎他的口味,像『清燉獅子頭』就是曾祖父自己在經歷了近百次實驗才作成的一道杜道台最喜歡的名菜。還有『熏鹵鴨』等,都是後來曾祖父自己研製的菜餚。也一代代傳了下來,成了他現在經營老店的招牌菜。」在采訪結束時,鄭樹國告訴記者:「道台府復建是哈爾濱市百年設治文化的延續,作為一名廚師,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做好每一道菜,將「濱江道署第一廚」的技藝傳承下去。因為,這也是道台府文化的一部分。」
⑤ 鍋包肉代表了什麼樣的文化,蘊含什麼文化信息
鍋包肉是東北菜系,是遼寧的代表菜。
鍋巴肉製作方法:
製作食材
新鮮豬裡脊肉300克 姜絲5克 蔥絲20克香菜10克 精鹽、料酒、醬油、白糖、醋、鮮湯、水澱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流程
1.新鮮的豬裡脊肉改刀成7厘米長、5厘米寬、0.2厘米厚的大片,用精鹽、料酒拌勻腌制十分鍾,再把腌好的肉上沾滿干澱粉,用水澱粉及少許色拉油調成稠糊;另用醬油、白糖、醋、味精、鮮湯、水澱粉等對成滋汁。
2.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六七成熱,先將碼好味的肉片與稠糊拌勻,再一片片,逐一下入鍋中,炸至外酥內嫩時撈出瀝油。
3.鍋留底油,投入姜絲、蔥絲炸香,下入炸好的肉片,烹入滋汁,翻拌均勻後起鍋裝盤,撒上香菜即成。
⑥ 鍋包肉的創始人是誰
歷史因為有了人文氣息而鮮活起來,追尋道台府遺跡,訪尋道台府歷史見證人。7日,全國最年輕的「烹飪大師」——鄭樹國,向記者講述了他和他烹飪世家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據他講,他的曾祖父——鄭興文就是濱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學瀛的首席廚師。鄭樹國接受采訪時說:「小時候聽父親講,當年道台杜學瀛接待國外來賓,為了迎合他們的口味,作為廚師的曾祖父冥思苦想創出了『鍋包肉』這道菜。」
從曾祖父開始到現在,鄭家四代都是廚師。今年37歲的鄭樹國4年前在動力區文政街開了一家老店。由於家道淵源,鄭樹國在幾代人的烹調技術基礎之上,精益求精,在廚藝上取得了很大成就。2003年,鄭樹國被國家經貿委、中國飯店協會破格授予「中國烹飪大師」榮譽稱號,他成為了迄今為止中國最年輕的「烹飪大師」。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他,雖然沒有親眼看到「濱江道署第一廚」的風采,但是從小父輩們言傳身教讓他將烹飪世家這段歷史牢牢銘刻在心。
據鄭樹國介紹,鄭家祖籍遼寧省建昌縣,曾祖父鄭興文從小家道殷實,良好的家庭環境讓鄭興文逐漸對飲食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菜餚的製作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並能對菜餚的色、香、味、型加以點評,被人們譽為小「美食家」。鄭興文6歲隨父來到北京,14歲時已對美食和烹調極為偏愛。鄭興文曾在北京一官員家學做官府菜餚,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後,出徒的鄭興文於1881年(清光緒七年)在北京(當時稱北平)的一條街面上開了一家名為「真味居」的中檔酒家。1907年,受朋友舉薦,鄭興文帶了14個技術過硬的廚子進入了當時的關道台府做主廚,專門給首任道台杜學瀛料理膳食。說話間,鄭樹國拿出了一張已經發黃的老照片,他指著上面一個戴著瓜皮小帽的老者說:「這就是我的曾祖父鄭興文,旁面那個還沒有桌子高的小孩就是我的祖父。」
鄭樹國說,那個年代的廚師不好當,更何況是給官員們做飯,經常受到百般挑剔。特別是作為地方長官的官邸,道台府內的規矩更是多的出奇,平時不允許隨便走竄,更不許到大堂和西院。曾祖父當年最自由的就是買菜和上菜的時候,可以隨處逛逛。平時在府內,必須低眉附眼,舉止言談倍加小心,做飯時既不能『叫勺』,也不能『喊堂』。」
在談及祖上傳下來的美味佳餚時,鄭樹國眼中充滿了驕傲與自豪。鄭樹國說,作為當時北方重鎮的府衙,道台府里經常會宴請國外的賓客,尤其是俄羅斯人。由於外國人飲食習慣是喜歡吃甜酸口味,北方的咸濃口味令外賓們很不適應。為了討好外國使節,道台杜學瀛就命府內廚師變換菜餚口味。幾經冥思的曾祖父就把原來咸鮮口味的「焦燒肉塊」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餚,這一改也就出現了新的菜餚,祖父按照菜餚的做法稱它為「鍋爆肉」,可能是洋人在點菜的時候發音有問題,到了現在就被叫成「鍋包肉」了。鄭樹國告訴記者:「從小時候開始,父親就很驕傲地告訴我們,曾祖父就是現在『鍋包肉』的創始人。」
鄭樹國說:「道台府是沒有固定的菜系的,主要是以北方口味的菜餚為主。鄭家廚師是在魯菜傳入北京後,融會京菜發展而自稱體系。由於杜學瀛道台是浙江紹興人,很多菜餚都要重新改變才能合乎他的口味,像『清燉獅子頭』就是曾祖父自己在經歷了近百次實驗才作成的一道杜道台最喜歡的名菜。還有『熏鹵鴨』等,都是後來曾祖父自己研製的菜餚。也一代代傳了下來,成了他現在經營老店的招牌菜。」在采訪結束時,鄭樹國告訴記者:「道台府復建是哈爾濱市百年設治文化的延續,作為一名廚師,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做好每一道菜,將「濱江道署第一廚」的技藝傳承下去。因為,這也是道台府文化的一部分。」
⑦ 東北菜(鍋包肉)的由來
鍋包肉的做法
鍋包肉,原名「鍋爆肉」,出自哈爾濱道台府府尹杜學贏專用廚師,「濱江膳祖」———鄭興文之手。由於用急火快炒,把鐵鍋燒熱,把汁淋到鍋里,浸透到肉里,所以起名叫「鍋爆肉」。俄羅斯人發「爆」這個音為包,時間一長,「鍋爆肉」就變成了「鍋包肉」。在西安事變以前,由於東三省歸屬張氏家族管轄,所以道台府的很多菜,都屬於禁菜、私菜。1911年在奉天(今沈陽)召開的萬國鼠疫研究會上鄭興文以高超的廚藝受到與會各國代表的高度贊譽,獲得大會頒發的榮譽牌匾《濱江膳祖》。日本佔領黑龍江以後,張學良對東北部部分地區控制漸松,一些民間工藝、美食菜譜逐漸外流,鍋包肉也開始在哈爾濱以及外部流傳。後來到了遼寧,遼寧人對其加入了自己的改造,最後一步改用番茄醬或者番茄沙司,外觀像極了哈爾濱的「櫻桃肉」,減少了鍋包肉(鍋爆肉)原有的香酥金黃。龍泉山莊的廚師曾在全國電視廚藝大賽上,展現過沈陽版本的「鍋包肉」。「濱江膳祖」的曾孫在哈爾濱花園街43號開辦了美食店。
⑧ 最早的鍋包肉是那個年代出來的!
濱江道署第一廚"後代講述鮮為人知歷史:東北名菜"鍋包肉"道台府首創
東北網10月8日電 歷史因為有了人文氣息而鮮活起來,追尋道台府遺跡,訪尋道台府歷史見證人。7日,全國最年輕的「烹飪大師」——鄭樹國,向記者講述了他和他烹飪世家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據他講,他的曾祖父——鄭興文就是濱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學瀛的首席廚師。鄭樹國接受采訪時說:「小時候聽父親講,當年道台杜學瀛接待國外來賓,為了迎合他們的口味,作為廚師的曾祖父冥思苦想創出了『鍋包肉』這道菜。」
從曾祖父開始到現在,鄭家四代都是廚師。今年37歲的鄭樹國4年前在動力區文政街開了一家老店。由於家道淵源,鄭樹國在幾代人的烹調技術基礎之上,精益求精,在廚藝上取得了很大成就。2003年,鄭樹國被國家經貿委、中國飯店協會破格授予「中國烹飪大師」榮譽稱號,他成為了迄今為止中國最年輕的「烹飪大師」。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他,雖然沒有親眼看到「濱江道署第一廚」的風采,但是從小父輩們言傳身教讓他將烹飪世家這段歷史牢牢銘刻在心。
據鄭樹國介紹,鄭家祖籍遼寧省建昌縣,曾祖父鄭興文從小家道殷實,良好的家庭環境讓鄭興文逐漸對飲食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菜餚的製作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並能對菜餚的色、香、味、型加以點評,被人們譽為小「美食家」。鄭興文6歲隨父來到北京,14歲時已對美食和烹調極為偏愛。鄭興文曾在北京一官員家學做官府菜餚,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後,出徒的鄭興文於1881年(清光緒七年)在北京(當時稱北平)的一條街面上開了一家名為「真味居」的中檔酒家。1907年,受朋友舉薦,鄭興文帶了14個技術過硬的廚子進入了當時的關道台府做主廚,專門給首任道台杜學瀛料理膳食。說話間,鄭樹國拿出了一張已經發黃的老照片,他指著上面一個戴著瓜皮小帽的老者說:「這就是我的曾祖父鄭興文,旁面那個還沒有桌子高的小孩就是我的祖父。」
鄭樹國說,那個年代的廚師不好當,更何況是給官員們做飯,經常受到百般挑剔。特別是作為地方長官的官邸,道台府內的規矩更是多的出奇,平時不允許隨便走竄,更不許到大堂和西院。曾祖父當年最自由的就是買菜和上菜的時候,可以隨處逛逛。平時在府內,必須低眉附眼,舉止言談倍加小心,做飯時既不能『叫勺』,也不能『喊堂』。」
在談及祖上傳下來的美味佳餚時,鄭樹國眼中充滿了驕傲與自豪。鄭樹國說,作為當時北方重鎮的府衙,道台府里經常會宴請國外的賓客,尤其是俄羅斯人。由於外國人飲食習慣是喜歡吃甜酸口味,北方的咸濃口味令外賓們很不適應。為了討好外國使節,道台杜學瀛就命府內廚師變換菜餚口味。幾經冥思的曾祖父就把原來咸鮮口味的「焦燒肉塊」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餚,這一改也就出現了新的菜餚,祖父按照菜餚的做法稱它為「鍋爆肉」,可能是洋人在點菜的時候發音有問題,到了現在就被叫成「鍋包肉」了。鄭樹國告訴記者:「從小時候開始,父親就很驕傲地告訴我們,曾祖父就是現在『鍋包肉』的創始人。」
鄭樹國說:「道台府是沒有固定的菜系的,主要是以北方口味的菜餚為主。鄭家廚師是在魯菜傳入北京後,融會京菜發展而自稱體系。由於杜學瀛道台是浙江紹興人,很多菜餚都要重新改變才能合乎他的口味,像『清燉獅子頭』就是曾祖父自己在經歷了近百次實驗才作成的一道杜道台最喜歡的名菜。還有『熏鹵鴨』等,都是後來曾祖父自己研製的菜餚。也一代代傳了下來,成了他現在經營老店的招牌菜。」在采訪結束時,鄭樹國告訴記者:「道台府復建是哈爾濱市百年設治文化的延續,作為一名廚師,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做好每一道菜,將「濱江道署第一廚」的技藝傳承下去。因為,這也是道台府文化的一部分。」
⑨ 鍋包肉的菜品歷史
清朝,旗人鄭興文6歲隨父來到北京,漸漸對廚藝產生了興趣,後拜淮陽菜傳人陳才保(音)門下。
1907年,鄭興文到哈爾濱濱江道衙門,當上官廚,給道台杜學瀛料理膳食。道台府里經常會宴請國外賓客,尤其是俄羅斯客人。由於外國人喜歡吃甜酸口味。杜學瀛就命府內廚師變換菜餚口味。鄭興文就把原來咸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餚,這一改使哈爾濱成為鍋包肉的起源地。
這道菜讓俄羅斯客人非常喜歡,每次吃飯都要點這道菜。由於用急火快炒,把鐵鍋燒熱,把汁淋到鍋里,浸透到肉里,所以起名叫「鍋爆肉」。俄羅斯人發「爆」音為包,時間一長,「鍋爆肉」就演變成為「鍋包肉」。
西安事變以前,東三省歸屬張氏家族管轄,很多道台府里的菜,都屬於禁菜、私菜。日本侵佔黑龍江以後,一些民間工藝、美食菜譜逐漸外流,鍋包肉也開始在哈爾濱以及外部流傳。遼寧人對鍋包肉進行了改造,最後一步改用番茄醬或者番茄沙司,外觀像極了哈爾濱的「櫻桃肉」,減少了鍋包肉原有的香酥金黃。